重庆沿江高速绕城东枢纽互通交通组织方案_第1页
重庆沿江高速绕城东枢纽互通交通组织方案_第2页
重庆沿江高速绕城东枢纽互通交通组织方案_第3页
重庆沿江高速绕城东枢纽互通交通组织方案_第4页
重庆沿江高速绕城东枢纽互通交通组织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工程概况一、工程概况绕城东枢纽互通立交工程位于重庆市南岸区迎龙镇大坪村、石梯子村境内,主线里程K0+830K2+820,交叉桩号K1+992.945(主线沿江高速公路)LK176+497.201(G50+497.201绕城高速公路),主线与绕城高速公路采用变异苜蓿叶型互通连接。互通沿江高速起点桩号K0+830,终点桩号K2+820,互通绕城高速起点桩号LK175+400(G49+400),终点桩号LK177+490(G51+490)。本互通枢纽主线2桥、A匝道1号桥、G匝道2号桥分别上跨绕城高速公路。主线2#桥第二联上跨绕城高速公路,主线交叉点桩号为K1+993.082,与绕城高速公路交叉

2、点桩号为(G50+497.201);G匝道2号桥第三联上跨绕城高速,G匝道交叉桩号为GK0+535.17,与绕城高速交叉点桩号为G50+359.2;A匝道1号桥上跨绕城高速公路,A匝道交叉点桩号为AK0+813.832,与绕城高速公路交叉点桩号为 (G50+681.429)。绕城高速是重庆“二环八射”高速公路中的重要组成,该段是重庆北碚与巴南方向的重要通道。绕城高速目前为双向六车道(远景规划八车道)高速公路,设计速度为12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35.5米。重庆沿江高速绕城东枢纽互通立交总平面图主要工程特点:1、本工程A匝道1号桥、G匝道2号桥和主线2桥上跨已运营路段,须搭设钢管贝雷支架进行上跨

3、连续现浇箱梁施工,并须保证高速公路正常通行。2、本工程在已营运高速公路路段施工,工期紧、任务重,既要保证按期施工,又要保证交通畅通,施工作业受交通组织影响较大。3、本工程土石方、桥梁、防排水等各分项施工交叉,施工环境较复杂。二、沿江高速绕城东枢纽互通与绕城高速公路的二、沿江高速绕城东枢纽互通与绕城高速公路的主要交叉点主要交叉点1、沿江绕城高速公路沿线的匝道路基施工、沿江绕城高速公路沿线的匝道路基施工 在本工程项目中,沿江高速绕城东互通立交A、G、J匝道路基与高速公路路基或边坡存在交界,需要在施工期间进入高速公路围网以内,进行开挖及路基填筑。 注:图中红色部分为A、G、J匝道路基与高速公路路基存

4、在交叉部分2、互通立交、互通立交A匝道匝道1号桥、号桥、G匝道匝道2号桥上跨绕号桥上跨绕城高速城高速重庆沿江高速绕城东枢纽互通立交A匝道1号桥、G匝道2号桥各有两联现浇连续箱梁上跨绕城高速公路。注:图中红色部分为A匝道1号桥、G匝道2号桥上跨绕城高速公路部分3、主线、主线2桥上跨绕城高速桥上跨绕城高速主线2桥45m现浇预应力混凝土箱梁上跨绕城高速公路。注:图中红色部分为主线2桥上跨桥 4、互通立交、互通立交A、G、J匝道与高速公路接口部位匝道与高速公路接口部位 沿江高速绕城东枢纽互通立交A、G、J匝道与绕城高速公路相接,需要在平面位置及标高上接顺。注:图中红色部分为A、G、J匝道与高速公路接口

5、部分三、交通组织及转换方案三、交通组织及转换方案根据重庆市高速公路管理局及相关部门的要求和重庆沿江高速绕城东枢纽互通立交建设的需要,结合绕城高速公路的实际情况,为了最大限度减小施工对现状绕城高速公路(立交段)交通的影响,拟将本工程的交通组织和交通转换分九个阶段实施。本次报审第一、二、三阶段的交通组织及转换方案。开工后,在绕城高速公路上主线2桥的4墩处(绕城高速G50+539处),打开一段防撞护栏供设备进场使用。并设置临时防护栏杆,确保交通安全。第一阶段:在绕城高速公路外圈(北碚至巴南方向)实施主线2跨线桥的门洞钢管贝雷支架搭建施工,实行高速公路内圈(巴南至北碚方向)单道双通交通组织方式。实施时

6、间为:2011年11月15日开始至2011年12月10日。第二阶段:在绕城高速公路内圈(巴南至北碚方向)实施主线2跨线桥的门洞钢管贝雷支架搭建施工,实行高速公路外圈(北碚至巴南方向)单道双通交通组织方式。实施时间为:2011年12月11日至2012年1月10日。第三阶段:在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内实施A匝道1号桥3墩、G匝道2号桥8墩的桩基、桥墩施工,实施主线2桥预应力现浇箱梁施工,实行单道双通超车道(北碚至巴南方向)占道施工。实施时间为:2012年1月11日至2012年4月30日。第四阶段:在绕城高速公路内圈(巴南至北碚方向)实施互通立交A匝道1号、G匝道2号跨线桥的门洞钢管支架搭建施工,实施主

7、线2桥门洞钢管贝雷支架的拆除施工,实行高速公路外圈(北碚至巴南方向)单道双通交通组织方式。实施时间为:2012年5月1日至2012年5月20日。 第五阶段:在绕城高速公路外圈(北碚至巴南方向)实施互通立交A匝道1号、G匝道2号跨线桥的门洞钢管支架搭建施工,实施主线2桥门洞钢管贝雷支架的拆除施工,实行高速公路内圈(巴南至北碚方向)单道双通交通组织方式。实施时间为:2012年5月21日至2012年6月20日。第六阶段:实施互通立交A匝道1号、G匝道2号跨线桥的预应力现浇箱梁施工,实行高速公路内圈(巴南至北碚方向)单道双通交通组织方式。实施时间为:2012年6月21日至2012年8月25日。第七阶段

8、:实施互通立交A匝道1号、G匝道2号跨线桥钢管贝雷梁支架的拆除施工,实行单道双通交通组织方式。实施时间为:2012年8月26日至2012年9月10日。第八阶段:实施中央分隔带原貌恢复施工,实行占道施工(双向占用超车道)。实施时间为:2012年9月11日至2012年9月25日。第九阶段:实施新建匝道与绕城高速公路顺接施工,实行占道施工(双向占用应急车道)。实施时间为:2012年9月26日至2012年10月30日。开工后,同时实施与绕城高速内圈(巴南至北碚方向)临近的新建匝道A,B,C.G的路基开挖施工,该地段采用分台阶浅孔控制爆破施工,施工必须确保行车正常运行,必须确保既有线安全,因此该地段尽量

9、安排在第二,第三阶段施工完成,同时采用炮被覆盖,钢管排架进行防护的安全措施。 (一)、第一阶段交通组织1、前期准备工作(1)、项目部会同绕城高速公路相关管理部门和本工程建设、设计、监理单位完善本工程交通组织方案。(2)、与绕城高速公路管理部门联系,确定主线2桥的4墩处临时开口的具体位置、开口宽度以及交通设施、标志、标牌的规格、型号、数量及相关管理要求。(3)、联系绕城高速公路管理部门对沿江高速绕城东枢纽互通立交范围内的已有建、构筑物、管网、管线、护栏、防护网等设施进行清理,并登记备案。2、交通组织封闭北碚至巴南方向车道,进行主线2桥门洞钢管贝雷梁支架搭设。此处搭架工程共搭一处钢管支架,此处钢管

10、支架长度为18.5米,宽46米。拟在该方向的桥位位置处搭设门洞钢管贝雷梁支架,钢管门洞净宽10m,双车道门洞净宽4.5m,门洞净高大于5m。搭设支架时封闭该方向道路,去巴南的车通过最近的开口改由另一侧道路双向行驶,通过施工区域后由最近的开口改回原道。 3、主线2桥上跨绕城高速支架总体设计方案简介主线2桥,从4#墩5#墩分别设置A、B、C、D、四排钢管柱支承墩。被跨绕城高速公路桥左、右幅分别为A、B排和C、D排。为了确保绕城高速公路最小安全净空要求,结合现场实际测量数据,选用I40工字钢做支架横梁。左右幅各形成一孔10 m(净宽)5 m(净高)的门式支架。整个四排钢管柱下面都是砼扩大基础。砼扩大

11、基础与钢管柱、钢管柱与横向工字钢、贝雷梁纵梁、横向与纵向工字钢连接,均采用螺杆、U形扣连接或焊接。在I40工字钢上架设贝雷梁纵梁,贝雷梁上布设工I20和工I10分配梁,底板处在工I10上布设方木横梁,翼板处在分配梁上搭设碗扣脚手架顶托。方木横梁上铺1010cm方木、方木上铺1cm夹板,作为安全防护板,防护板上面,四周焊接钢筋护栏,也用木板封闭,进行全封闭施工。4、交通组织期间设施、标识、标牌配置(1)在此阶段内需完成北碚至巴南方向车道的主线2桥钢管门洞支架搭设。在搭设支架前,与绕城高速公路管理等部门联系,封闭绕城高速G49+780G51+700的北碚至巴南方向车道,打开距施工区域最近的两个开口

12、,实现施工区域段的单道双向通行。(2)在绕城高速公路(立交段)前后距沿江高速绕城东枢纽互通立交工程2公里的范围内,按绕城高速公路交通管理部门的要求,由专业公司制作、安装各类标志、标牌,指示、引导车辆通行;配置的类型和数量见下表(具体数量根据现场情况和绕城高速交通管理部门确定)。 交通安全组织设施、标志、标牌配置表5、具体施工内容完成北碚至巴南方向车道沿江高速绕城东枢纽互通立交主线2桥钢管贝雷梁支架搭建。(二)、第二阶段交通组织1、前期准备工作在2011年12月11日前,联系绕城高速公路交通管理部门,利用北碚至巴南方向车道的钢管门洞支架,进行交通转换,实现交通单道双向通行。并随后封闭巴南至北碚方

13、向车道,进行此方向主线2桥钢管贝雷梁支架施工。2、交通组织封闭巴南至北碚方向车道,进行主线2桥门洞钢管贝雷梁支架搭设。此处搭架工程共搭一处钢管支架,此处钢管支架长度为26.5米,宽46米。拟在该方向的桥位位置处搭设门洞钢管贝雷梁支架,钢管门洞净宽10m,双车道门洞净宽4.5m,门洞净高大于5m。搭设支架时封闭该方向道路,去北碚的车通过最近的开口改由另一侧道路已经搭设好的钢管门洞支架实现双向行驶,通过施工区域后由最近的开口改回原道。注:红色部分是本次交通组织施工区域3、交通组织期间设施、标识、标牌配置(1)在此阶段内需完成巴南至北碚方向车道的主线2桥钢管门洞支架搭设。在搭设支架前,与绕城高速公路

14、管理等部门联系,封闭绕城高速G49+780G51+700的巴南至北碚方向车道,打开距施工区域最近的两个开口,实现施工区域段的单道双向通行。(2)在绕城高速公路(立交段)前后距沿江高速绕城东枢纽互通立交工程2公里的范围内,按绕城高速公路交通管理部门的要求,由专业公司制作、安装各类标志、标牌,指示、引导车辆通行;配置的类型和数量见下表(具体数量根据现场情况和绕城高速交通管理部门确定)。 交通安全组织设施、标志、标牌配置表4、具体施工内容完成巴南至北碚方向车道沿江高速绕城东枢纽互通立交主线2桥钢管贝雷梁支架搭建。 (三)、第三阶段交通组织1、前期准备工作在2012年1月6日前,联系绕城高速公路交通管

15、理部门,封闭北碚至巴南方向车道G50+330G50+380,G50+650G50+700的超车道,利用第二阶段北碚至巴南方向车道,进行交通转换,实行单道双通。进行主线2桥跨绕城高速的现浇箱梁施工和A匝道1号桥,G匝道2号桥的中央分隔带处的桩基和桥墩施工。2、交通组织封闭巴南至北碚方向车道,利用北碚至巴南方向车道的门洞支架,实现交通单道双向通行,封闭北碚至巴南方向车道门洞外G50+330G50+380,G50+650G50+700的超车道区域,进行占道施工。3、交通组织期间设施、标识、标牌配置(1)本次交通组织需要占用绕城高速公路巴南至北碚方向车道及北碚至巴南方向车道的单向超车道,以便进行互通立

16、交主线2上跨桥现浇箱梁的施工及A、G匝道桥的桩基和桥墩施工。(2)为确保绕城高速公路行车安全、交通畅通和满足沿江高速绕城东枢纽互通立交工程的正常施工,在施工区域内用彩钢板隔离超车道,在隔离区域内进行封闭施工。(3)在绕城高速公路前后距沿江高速互通立交工程2公里的范围内,按绕城高速公路交通管理部门的要求,由专业公司制作、安装各类标志、标牌,指示、引导车辆通行;配置的类型和数量见下表(具体数量根据现场情况和绕城高速交通管理部门确定)。交通安全组织设施、标志、标牌配置表3、具体施工内容:(1)、完成沿江高速绕城东枢纽互通主线2桥上跨绕城高速的第二联预应力混凝土现浇箱梁施工。(2)、完成A匝道1号,G

17、匝道2号跨线桥中间分隔带内的桩基、桥墩施工。四、施工期间交通组织管理四、施工期间交通组织管理1、建立管理组织机构项目部建立沿江高速绕城东枢纽互通立交工程交通组织管理小组:组长1人,副组长3人,组员18人(每天3班、每班6人);交通组织管理小组具体负责施工期间与绕城高速公路相关管理部门的协调与配合,并协助绕城高速公路管理部门负责施工期间的交通组织管理工作。交通组织管理小组负责人定期对交通组织管理小组成员进行交通管理知识的统一培训,严格实行上下班交接制度。2、管理小组设备配置为交通组织管理小组配置太阳伞共4把,为全部22名管理小组成员配置反光背心、服装,每人一套共计22套,对讲机共计10台。施工期

18、间交通管理机构设备配置表3、施工期间交通标志、标牌的管理(1)、在施工期间,值班室24小时派人值班,值班人员共计6人(分3班,每班2人),负责指挥、监督施工车辆的正常通行,引导施工人员及附近行人由安全通道通行。(2)、配备12人分3班对进入绕城高速公路的施工材料车辆进行冲洗;禁止车辆带泥上路。 (3)、每天安排16人分2班对施工范围内道路、防护设施等进行清扫和维护;必要时安排水车洒水,严格控制扬尘污染。(4)、管理小组定期(每15天)对立交范围内各种标志、标牌及安全防护设施进行巡视、清理,如有破损、丢失,及时补齐。五、交通转换应急预案五、交通转换应急预案1、建立与绕城高速公路交通管理部门的联系,明确联系责任人员,发现紧急情况及时通报绕城高速公路交通管理部门,以便及时处理突发事件。为保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