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台湾文学史纲起心动念阅读叶石涛_第1页
从台湾文学史纲起心动念阅读叶石涛_第2页
从台湾文学史纲起心动念阅读叶石涛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書名:葉石濤全集作者:葉石濤出版社:高雄市政府文化局出版日期:2009年11月1日從台灣文學史綱起心動念閱讀葉石濤文學是以語言文字為媒介的藝術.語言文字是每個人表現情感思想的一套隨身法寶,他與情感思想有最直接的關係。因為這緣故,文學是一般人接近藝術的一條最直捷簡便的路;也因為這個緣故,文學是一種與人生最密切相關的藝術。這是朱光潛於談文學一書中提及對文學時下的定義。文學影響人心之深可見一斑。由中國文學發展史當中可知,各個年代因政治或環境或社會變遷,盛行之文體一再地變化,但唯一不變的是人們藉由文字、文章來表述心中的情感,希冀藉由口頭、書面的文章來溝通彼此的靈魂。 曾有人對藝術下過如此之定義:藝術欣

2、賞是一種三度創作,原創者其心靈閃動,創作構念即是第一度創作;而借用具有表象或符號所呈現出來的即是二度創作,如語言、文字、音樂、舞蹈、畫作.等等即是二度創作的體現;觀賞者藉助這些二度創作在其心靈產生共鳴,雖此共鳴與原創者不見得一致,因每個人對這些表象的解釋並不相同,文化利基點亦不一致;因此產生了第三度創作。 就是有這麼美妙的過程,所以文學創作一直是前仆後繼,未曾間斷過,為的就是能在人世間留下些什麼,過去文學承載了太多這個社會的壓力,有些人要文以載道,有些人認為要文以貫道,但在白話文學盛行的近代,文學已脫掉了這層神聖的外衣,他不再只是貴族或知識份子的專利,而可以為凡夫俗子,平民百姓所共享的知識饗宴

3、,其中又以小說為甚! 葉石濤先生是台灣本土文學作家中,具備日本經驗,致力於小說創作與台灣鄉土文學評論,頗見成績的卓越人才;前後出過九本短篇小說集,總計有三十八篇小說。葉先生於民國十四年誕生在台南古都打銀街一個赫赫有名的地主家庭,入日本公學校之前,於私塾接受漢文教育,中學時代已開始寫作。戰爭末期,他擔任國小老師,曾被徵召入營為陸軍二等兵。光復後他重新學習國語文,自民國五十四年至六十年間,他克服日文的羈絆,把戰爭前後的經驗融入以南台灣為背景的小說裡。他塑造各種角色:有自我投影的世家子弟,清苦儉樸的教師,有勞苦奔波的農夫農婦,有醫生有騙徒,有忍辱負重的抗日志士,有情深意重的風塵女郎,有無賴。有潑婦,

4、有名士有淑女。他的視野相當寬廣,對人生的關照普遍而又深刻。 葉石濤先生在其台灣文學的困境曾提到對其影響甚深的四部作品:羅曼.羅蘭的大河小說約翰.克利司朵夫、雷蒙特的秋春夏東四卷的小說農民、蕭洛霍夫的靜靜的頓河、以及日本作家長塚節的土。 這些小說其實用心去挖掘,都可發現其有一特點,那就是他們都帶有濃郁的鄉土意識,從己身的經驗出發去描寫周遭的事物;若從吾人經驗觀之,最能吸引人們關懷的還是周遭的人、事、時、地、物,如約翰.克利司朵夫他雖是一本教養小說、成長小說,但其產生的背景德國貧瘠的大地,雖然他不是一本農民小說,但失去了土地的支撐,抽離了其生長的樂土,便只是一個虛無的軀殼罷了!也唯有德國的黑森林、

5、萊因河、肥沃的黑土才能灌溉出一片富有民族色彩的高貴小說。 雷蒙特的小說農民是不折不扣的以土地與農民為主題的小說,這部小說深深紮根於波蘭寒冷的土地,把四季裡的農民現實的更價生活,刻劃的栩栩如生,他把農民與土地密切不可分離關係,農村的生產力和生產體系之間的關係闡述的淋漓盡致,沒有土地哪來的農民與糧食呢?土地真可說是我們的母親呀!走筆至此不禁讓我想起以前的戒嚴時代,冷戰時期的政治力量無所不在,遍地充滿了白色恐怖的陰影,我們至小生長的這塊土地台灣,台灣這個名詞似乎只存在於教科書中,國際中我們踏不出去,於國內則是個禁忌名詞,若稍微談及便被冠以台獨的大帽子,唉!叫出生長的母親的名字竟是如此的困難,莫怪前一

6、陣子竟有一首歌為勇敢的叫出母親的名字,實是生長在這塊土地的悲哀連李登輝總統接受司馬遼太郎訪問時都要疾呼台灣人的悲哀,擁抱母親竟是如此的困難! 而日本作家長塚節的土則是與葉石濤先生無比的創作啟發,因日本在清朝末年間與中國大量接觸,雖是壓迫中國人的多,但其與我們類似同文同種,且清末台灣又接受了日治五十年,葉石濤先生在這樣的環境中自然興起與長塚節一樣的情愫對土地深刻的印象及描述,日本殖民統治下的台灣土地所有制度與農民生產體系,和明治時代長塚節小說理的世界是無所分別的,都是屬於封建制度,貴族、地主擁有大量土地,而千辛萬苦渡過黑水溝來台的羅漢腳則是無數的佃農,地主向佃農收租之多,如以現今之標準視之,簡直

7、是一種剝削,受到了此種層層的剝削,自然社會要生出一種反動的聲音;再加上台灣這有開發的歷史中一直都是外來的政權統治著,當然國民政府是否認的,其認知是光復了台灣這要視其從何角度而言,再加上剛剛所提的白色恐怖陰影,台灣作家不管取材於古代或現代,亦或是有錢人、士、農、工、商,他所描繪的對象,其背景都有看不見的政治黑手在操縱;從日據時代到戰後,所有盡職的台灣作家,他們的作品都帶有濃厚的政治批判的意味在,除非台灣真有一天真正民主,否則其宿命是不會停止的。 有人認為台灣意識是來自於對大陸或統一的反動,甚至有人認為是對日據時代的懷念,但葉石濤先生卻是從另一角度視之關懷這塊土地的人文情懷。幸而這種視台灣為禁忌的時代隨著解嚴而遠颺,台灣不再是一種禁忌,台灣不再是一種悲哀,台灣不再是一個不能提出的名詞;這些從教育中即可看出一些端倪,如在過去講母語被視為沒水準,違犯規矩的事情,現今不但鼓勵瞭解母親的話,甚至在中小學的課程中還設科教學,在比較教育中可知世界中很少有一國家專門為鄉土教育專設一科教學,因其認為鄉土教育是一件再自然也不過的事,但矯往需過正,現在各縣市不但為鄉土教育編寫教材,甚至有專人負責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