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现代文阅读题答题技巧_第1页
中考现代文阅读题答题技巧_第2页
中考现代文阅读题答题技巧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考现代文阅读题答题技巧中考现代文阅读包括记叙文阅读、说明文阅读、议论文阅读。一、记叙文(含文学作品)阅读题答题技巧。一要弄清题干。记叙文阅读题的答案一般都在阅读的原文中,在原文中找答案,是我们的解题的方法。因此,我们要在把握文章内容、明辨文体,确定方向之后,弄清题意,挖出题眼,明确考察的知识点和命题意图,并从题干中发现隐含条件,理出解题思路,然后针对问题再读文章,从原文中辨别和筛选出有效信息,找到正确答案。二要确定大题要点。记叙文阅读题常见的四类考点及答案技巧。1.概括文章内容:(1)依据中心句进行概括;(2)通过提炼要点、关键词语进行概括;(3)通过辨认语句之间或语段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概括

2、。2.理解词语:找出选项相对应的内容,画出文章中对应的词语,联系词语的本义,抓住具体语义、语境。3.理解句子:理清复杂句子的结构关系,认真思考句子的修饰成分,找出与句子相对应的阐释,与题目所列举的答案选项逐字逐句对照、比较。4.仿写句子:(1)审题要仔细,仿写句子要注意标点符号;(2)形式要注意限制,仿句要把握修辞、定数等要求;(3)内容要创新,要开拓思路;(4)上下要协调,特别是要结合语境的句子,一定要注意上下文的暗示,使上下文协调。三要善于表述。1.要紧扣题意,选用恰当的句式,选取适宜的角度回答,“答”与“问”要有直接的关联性。2.要善于运用文中的相应词句。3.要整合文中的相关信息,在原文

3、中找出所传达的信息的共同点,然后把那些具体的、形象化的语言转换为概括性的语言,针对问题来准确答题。下面是2010年黄冈市中考题中的一道记叙文阅读题,我们以此为例来探讨记叙文阅读题的答题技巧。阅读下面小品文,完成后面题。简单的心哲人把一个小孩子,一个物理学家,一个数学家同时请到一个密闭的房间里,在黑暗的房间里,哲人吩咐他们说:“请你们分别用最廉价又能使自己快乐的方法,看谁能最快地把这个房间填满。”哲人吩咐后,物理学家就马上伏在桌子上开始画这个房间的结构图,然后埋头分析这个季节里哪里是光射最佳的方位,在哪堵墙哪个位置开一扇窗最合适,草图画了一大堆,绞尽脑汁的物理学家还是因为不能确定在哪堵墙上开一扇

4、窗而深深苦恼着。而数学家在听到吩咐后,立即找来了卷尺开始丈量墙的长度和高度,然后伏案计算这房间的体积,又在苦苦思索能用什么最廉价的东西恰到好处地把这个房间迅速填满。只有那个小孩不慌不忙,他找来一根蜡烛,然后从口袋里掏出一根火柴,哧地燃亮了蜡烛,昏暗的房间一下子就亮了。在物理学家和数学家还迟迟皱着眉头设计着自己的种种方案时,小孩子已经欢快地在屋子里围着摇曳的烛光幸福地跳舞和歌唱了。物理学家和数学家看着盛满烛光的小屋,看着那个不费吹灰之力就简简单单获胜的小男孩不禁面面相觑。哲人问物理学家和数学家:“难道你们没听过用烛光盛屋这个古老的民间故事吗?”数学家和物理学家说:“我们知道这个故事,可我们是数学

5、家和物理学家,怎么会用这么简单的方法来获取胜利和幸福呢。”哲学家叹口气说:“假若你们还是孩子,你们也一定会用这个方法的,但因为你们成了大名鼎鼎的数学家和物理学家,简单就能马上获取的快乐和幸福,却被你们套上了一堆堆的图纸和公式。简单的心一旦复杂起来,欢乐和幸福就离你们越来越远了。”听了哲人的吩咐后,物理学家和数学家马上伏案工作,短文中最能体现他们为了完成任务而辛苦工作的词语分别是和。仔细品读短文,理解文意。请写出读后得到的启示。我的启示:。考题分析题干说是小品文,实际上我们可以把它当作一篇小小说来阅读。题的题干要求从原文中找出“最能体现他们为了完成任务而辛苦工作的词语”,显然答案应在原文的第二段

6、中找。 “草图画了一大堆,绞尽脑汁的物理学家”数学家“苦苦思索”,两个四字词语就是最佳答案:绞尽脑汁和苦苦思索。题题干要求写读后的启示。由于阅读的人不同,角度不同,启示也会有所不同,但是答案离不开“简单”二字,答案应从原文最后一段去分析。可以从简单的心易获得成功与幸福的角度去答。答案示例:生活中应拥有一颗简单的心,这样离成功与幸福或许更近,更便捷。可以扣住思考解决问题的角度,做任何事情先从简单处着手,再由简单到复杂。答案示例:解决任何问题,首先用简单的方法去解决,遇到障碍时,再由简单到复杂。二、说明文阅读题答题技巧。一要读懂全文,整体把握。通读原文,抓住文中提供的主要信息,把整体文意,找出关键

7、词、句,以备解题之需。二要找准答案,准确答题。说明文试题的答案也在原文中。我们要针对说明对象的特征、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语言等角度,在原文中确定答案的位置、范围,针对问题,组织好答题语言。下面,以贵州省黔东南2009年的中考题为例加以分析。阅读下面选文,按要求回答文后各题。绿色技术所谓“绿色技术”简单地说,就是指人们能充分节约地利用自然资源,而且在生产和使用时对环境无害的一种技术。绿色技术在环境保护上的重要贡献使得绿色技术随着全球环保事业的全面兴起而逐渐成长。最先闻名于世的绿色产品是各种绿色食品。它们都贴有特殊的绿色偌食品标志,象征着该产品是无污染的、充满健康和活力的产品。现在国际上绿色食

8、品的生产企业已达到1.65万家,它们的产品行销全球各地。我国绿色食品行业发展也很快,目前已有203家企业开发出389种绿色食品。绿色技术决不能仅仅局限于食品行业,实际上大量的、更先进的绿色技术集中于高技术产业,像能源、新材料等行业。目前人类使用的能源主要是化石能源,如石油、煤、天然气,全世界能源的90都自于此,我国95%的能源也是化石燃料,这些化石燃料一方面储量的限,另一方面使用后排放的废气和废物量大,危害严重。因此可更新的、无污染的绿色能源就成了各国竞相研制的热点。美国科学家在非洲发现了一种能代替石油的植物藿藿芭,这项研究为新能源的开发开创了广阔的前景。1992年,日本就研制出了以太阳能为动

9、力的汽车,把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使用时既无有害气体排出,又不发出嗓音。诚然,绿色技术仅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中的一种手段,随着科学技术发展,人们依靠科技,还会发明和创造出更多的办法来发展经济,保护人类共同的生态环境,让绿色在地球上常驻,让我们的星球更欢快地在太空旋转。(选文有改动)1. 选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它有哪些特征?2. 结合选文内容,给“绿色食品”下一个定义。“绿色食品”就是:。1. 文中第段画线句子采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请你说说其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2. 绿色能源成为各国竞相研制的热点,其主要原因是什么?3. (1)“绿色”一词在选文中的含义是什么?(2)针对当前互联网现状,一些专家

10、呼吁尽快建立适合未成年人的“绿色网站”,你认为这其中的“绿色”一词的含义具体又是指什么?考题分析选文是一篇反映时代前沿的科普说明文,考点是常见说明文阅读题的主要考点,参考答案:选文的说明对象是选文的题目:绿色技术。它的特征是:能节约利用自然资源,在生产和使用中对环境无害。“绿色食品”是指无污染的、充满健康和活力的食品。通过具体的数字来说明我国绿色食品行业发展很快。因为目前化石燃料一方面储量有限,另一方面使用后排放的废气和废物量大,危害严重,而绿色能源能解决这两方面的问题。(1)“绿色”指无污染。(2)“绿色网站”中“绿色”是指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没有暴力、凶杀、色情等危害的内容。三、议论文阅

11、读题答题技巧。阅读议论文,首先要把握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然后针对试题,通读全文,注意三点:统观全文,逐句逐段地归纳文意,把握文意,弄清文章的论点、论据、论证。按照议论文的结构特点(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弄清句之间、段之间的关系。针对试题,确定答案在原文中的位置,组织好语言,准确答题。下面,以北京市2009年中考题中的一例议论文阅读题为例来分析。阅读俯而学与仰而思,完成题。俯而学与仰而思古人所说的“俯而学,仰而思”实际上说的是一个“怎么学”的问题,指的是一种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72年出版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中,曾特别警示世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

12、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我们今天的学习,不能只停留在学了什么,而应致力于学会什么;不只是需要明确学什么,更应当知道怎样学,要用乙去学习,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而“俯而学”与“仰而思”的有机结合,正是这样一种丙。“俯而学”,就是在沉下心去深入学习,潜心钻研。这就是说要树立“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钻研精神,细细揣摩,穷追不舍。否则,知其一,不知其二,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将难以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难以承担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毛泽东同志曾指出:“有了学问,好比站在山上,可以看到很远很多的东西;没有学问,如在暗沟里走路,摸索不着,那会苦煞人。”但要真正学得“学问”,能

13、够“看到很远很多的东西”,不“俯”下身潜心地,深入地去学习是不行的。“仰而思”,就是要在学习过程中注意放眼观察周围的事物,理论联系实际。只读书,读死书,不善于读思结合,最终是无法达到读书的真正目的的。战国时的赵括可谓熟读兵书,谈起兵事头头是道,可到了战场上,却只知道按照兵书行事,而不能根据实际情况运用战术,结果导致惨败,在历史上留下“纸上谈兵”的笑柄。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在编撰史记的过程中,追求的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境界。这里的“究”“通”就是思考;“天人之际”“古今之变”就是指客观世界和客观规律;“一家之言”就是在深思熟虑后,结合客观现实形成的独到见解。实践也一再证明:在

14、学习时不联系实际思考问题,读书时功夫仅下在书本上,就只会人云亦云,就难有真知灼见,也就提不出新思路,拿不出新办法。孔子曾告诫我们:“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思是说,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怠惰而无所成就。孔子这句话再精辟不过地论述了“俯而学”与“仰而思”的辩证关系。我们应牢记先贤的教导,在实践中学有所得,思有所获。1. 请按照第一段的论证思路,将下面三个词语分别填入文中甲乙丙处(只填序号。2. 科学的学习方法(2)常用的学习方法(3)联系实际的方法甲处应填:乙处应填:丙处应填:。1. 文中所说的“俯而学”与“仰而思”分别指的是什么?2. 简要分析第三段中列举赵括与司马迁的例子各有什么作用。考题分析阅读议论文的常见方法是抓题目,抓关键词语,这种阅读方法对这篇议论文考题很适用。“俯而学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