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动物地理分布_第1页
第23章—动物地理分布_第2页
第23章—动物地理分布_第3页
第23章—动物地理分布_第4页
第23章—动物地理分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第22章章 动物进化基本原理动物进化基本原理进化的基本论点:地球上的一切生命具有同一起源。进化的基本论点:地球上的一切生命具有同一起源。论据:论据: 比较解剖学、胚胎学、古生物学、动物地理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比较解剖学、胚胎学、古生物学、动物地理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分子生物学证据:所有细胞都具有细胞色素分子生物学证据:所有细胞都具有细胞色素C;一切生物的遗传密码大体相同。;一切生物的遗传密码大体相同。生命在地球上已存在生命在地球上已存在38亿年之久,亿年之久,生命自诞生之日起就不停息地变化,在生命自诞生之日起就不停息地变化,在变化中延续、演进。变化中延续、演进。生命的演化是一个真实、漫长

2、、仍未终生命的演化是一个真实、漫长、仍未终止的历史过程。止的历史过程。自有生命之时起自有生命之时起, ,已绝灭了的生物种数占已绝灭了的生物种数占地球地球3838亿年来物种总合的亿年来物种总合的99.999%99.999%。一、生命史一、生命史为什么要保护现存的稀有物种为什么要保护现存的稀有物种濒危物种濒危物种1、现存物种与人类具有环境同适应现存物种与人类具有环境同适应,保护,保护它们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的生存环境!它们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的生存环境! 物种灭绝意味着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物种灭绝意味着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 保护的原则是保护它们的栖息地,生境。保护的原则是保护它们的栖息地,生境。2、现存物

3、种处于生态平衡系统之中,人类、现存物种处于生态平衡系统之中,人类不能预料某种物种灭失对生态平衡的影响。不能预料某种物种灭失对生态平衡的影响。3、物种在未来可能对人类具有利用价值、物种在未来可能对人类具有利用价值。动物进化的形式动物进化的形式以系统树系统树(phylogenetic tree)或进化树进化树(evolutionary tree)表示 现时生存的和过去存在过的生物之间的祖裔关系(亲缘关系),可以形象地现时生存的和过去存在过的生物之间的祖裔关系(亲缘关系),可以形象地表示为一株树:从树根到树顶代表时间向度,下部的主干代表共同祖先,大小枝表示为一株树:从树根到树顶代表时间向度,下部的主

4、干代表共同祖先,大小枝条代表互相关联的线系。条代表互相关联的线系。线系进化线系进化趋同进化趋同进化平行进化平行进化停滞进化停滞进化趋异进化(适应辐射)趋异进化(适应辐射)线系进化(前进进化)线系进化(前进进化)l以物种的进化改变为横坐标,以一条由以物种的进化改变为横坐标,以一条由下向上的线代表一个在时间上世代延续下向上的线代表一个在时间上世代延续的种,这一条线就是线系,在一条线系的种,这一条线就是线系,在一条线系内的地质时间中发生的进化改变内的地质时间中发生的进化改变线线系进化(前进进化)系进化(前进进化)2 2、趋同进化(、趋同进化(convergenceconvergence)u完全不同的

5、物种或类群,由于生活完全不同的物种或类群,由于生活在极为相似的环境条件下,经选择在极为相似的环境条件下,经选择作用而出现表型的相似。作用而出现表型的相似。 水中游泳的不同门类的脊椎动水中游泳的不同门类的脊椎动物都具有与鱼相似的体型。物都具有与鱼相似的体型。 哺乳纲哺乳纲 鲸、海豚;爬行类鲸、海豚;爬行类 鱼龙。鱼龙。3 3、平行进化(、平行进化(parallelismparallelism)u不同类群的动物因共存于极为相似的环境,不同类群的动物因共存于极为相似的环境,而分别独立地进化出相似的性状、表型特征而分别独立地进化出相似的性状、表型特征和行为。和行为。 u平行进化导致的相似性既是同源的又

6、是同平行进化导致的相似性既是同源的又是同功的。功的。 澳大利亚有袋类大陆的真兽类澳大利亚有袋类大陆的真兽类 是非常相似的对应物种是非常相似的对应物种袋狼狼袋狼狼小袋鼠老鼠小袋鼠老鼠大袋鼠跳鼠大袋鼠跳鼠4、停滞进化:一个物种的线系在很长、停滞进化:一个物种的线系在很长时间中没有前进进化,也无分支进时间中没有前进进化,也无分支进化。化。5、趋异进化、分支进化(适应辐射):、趋异进化、分支进化(适应辐射):由同一祖先线系分支成多个线系的由同一祖先线系分支成多个线系的进化形式。进化形式。如果趋异进化发生在一个较短的时如果趋异进化发生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则称适应辐射。间内,则称适应辐射。u 它们具有较近

7、的共同祖先、较短的进化历史、不同它们具有较近的共同祖先、较短的进化历史、不同的适应方向,的适应方向,u 因而能进入不同的适应域,占据不同的生态位。因而能进入不同的适应域,占据不同的生态位。 u 在系统树上则表现为从一个线系向不同的方向密集在系统树上则表现为从一个线系向不同的方向密集的分支,形成一个辐射状枝丛的分支,形成一个辐射状枝丛辐射。辐射。 (1 1)生物种数)生物种数目前已经鉴定的生物种数约目前已经鉴定的生物种数约200200万万种。其中动物种。其中动物150150万种,植物万种,植物3030多万种,多万种,微生物微生物1010多万种。多万种。(2 2)同源器官)同源器官 指不同类群动物

8、的某些器指不同类群动物的某些器官有时在外形上不同,功用也不同,但其胚官有时在外形上不同,功用也不同,但其胚胎发育的来源相同,基本结构相同。胎发育的来源相同,基本结构相同。如鸟翼和蝙蝠的翼,鲸鱼的鳍状肢和人的手臂属同源器官。如鸟翼和蝙蝠的翼,鲸鱼的鳍状肢和人的手臂属同源器官。(3 3)同功器官)同功器官 608页 指功能上相同,有时形状也相似,但其胚指功能上相同,有时形状也相似,但其胚胎发育的来源不同,结构不同的器官。胎发育的来源不同,结构不同的器官。 如鸟翼和蝴蝶的翼就属同功器官。如鸟翼和蝴蝶的翼就属同功器官。(4 4)痕迹器官)痕迹器官 指动物体或人体中的一些残存器官,它们指动物体或人体中的

9、一些残存器官,它们的功用已经丧失或很小。的功用已经丧失或很小。如鲸鱼的腰带,人的盲肠。如鲸鱼的腰带,人的盲肠。 痕迹器官的存在对研究动物进化提供了有意义的证据。痕迹器官的存在对研究动物进化提供了有意义的证据。 (5 5)生物发生率)生物发生率 个体发育的历史是系统发育历史简单而迅速的重演。个体发育的历史是系统发育历史简单而迅速的重演。(6)物种与物种形成物种与物种形成 物种:以种群方式存在,占有一定生境,同一物种个体物种:以种群方式存在,占有一定生境,同一物种个体形态基本一致,如有差别,其差异在遗传上是连续的,个体形态基本一致,如有差别,其差异在遗传上是连续的,个体之间能交互繁殖,享有一个共同

10、的基因库,与其它物种群具之间能交互繁殖,享有一个共同的基因库,与其它物种群具有生殖隔离的动物集合。有生殖隔离的动物集合。 物种形成:从原有物种中形成一个新的物种。物种形成:从原有物种中形成一个新的物种。(7)基因库)基因库 一个种群在一定时期内,其组成成员的全部基因的总合一个种群在一定时期内,其组成成员的全部基因的总合称为该种群的基因库。称为该种群的基因库。 第第2323章章 动物地理动物地理动物地理学:动物地理学: 主要研究动物在地球上的分布格局以及这种格局形成的历史原因的学科。主要研究动物在地球上的分布格局以及这种格局形成的历史原因的学科。第一节第一节 动物的分布动物的分布 动物离不开自然

11、环境,也是自然环境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动物离不开自然环境,也是自然环境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1 1)动物栖息地)动物栖息地:动物能维持其生存所必需的全部条件的具:动物能维持其生存所必需的全部条件的具体地区。例如河流,海洋、森林、草原等。体地区。例如河流,海洋、森林、草原等。(2 2)耐受区限)耐受区限:动物能耐受的环境因子变动范围。:动物能耐受的环境因子变动范围。 任何一种动物的生活,都要受栖息地内各种要素的制约。任何一种动物的生活,都要受栖息地内各种要素的制约。一般而言,动物的栖息地经常处于相对稳定状态,但又时时一般而言,动物的栖息地经常处于相对稳定状态,但又时时刻刻处在不断变化过程中,当环

12、境变化超过了动物所能耐受刻刻处在不断变化过程中,当环境变化超过了动物所能耐受的范围,动物将无法在原地继续生存下去和进行繁殖,这个的范围,动物将无法在原地继续生存下去和进行繁殖,这个范围就是动物对环境适应的耐受区限。范围就是动物对环境适应的耐受区限。耐受区限决定着动物耐受区限决定着动物分布的临界限。分布的临界限。 通常每种动物的耐受区限是比较宽广的,但临界线却很难逾越,如懒通常每种动物的耐受区限是比较宽广的,但临界线却很难逾越,如懒猴、印度象、野牛等只能分布在常年无霜冷的地区。霜冻就是它们的耐受猴、印度象、野牛等只能分布在常年无霜冷的地区。霜冻就是它们的耐受区限阈值临界线。区限阈值临界线。(3

13、3)适宜区限与最适区限)适宜区限与最适区限 可以使动物存活的地理区域称动物的可以使动物存活的地理区域称动物的适宜区限。适宜区限。 一般情况下,动物均可在一个较广阔的适宜区限内生活,但其生存仍一般情况下,动物均可在一个较广阔的适宜区限内生活,但其生存仍然有然有最适区限。最适区限。最适区限:最适区限:指动物可终生任何时间,包括其幼体发育时期也能指动物可终生任何时间,包括其幼体发育时期也能生活的区限。生活的区限。最适区限比适宜区限范围更狭窄。(4 4)动物的广适性与窄适性)动物的广适性与窄适性 不同动物对栖息地的适应能力,有广、窄的不同。不同动物对栖息地的适应能力,有广、窄的不同。 广适性动物对栖息

14、的要求不严,适宜区限较宽,栖息地的范围大。广适性动物对栖息的要求不严,适宜区限较宽,栖息地的范围大。 窄适性动物对栖息地的要求严,适宜区限狭窄,栖息地范围小。窄适性动物对栖息地的要求严,适宜区限狭窄,栖息地范围小。(5 5)动物分布区)动物分布区l 动物分布区:指某种动物所占有的地理空间。动物分布区:指某种动物所占有的地理空间。在这个空在这个空间里,动物能够充分地进行生长发育,繁殖。在动物的分布区里,并非到间里,动物能够充分地进行生长发育,繁殖。在动物的分布区里,并非到处都有动物的踪迹。处都有动物的踪迹。动物只能生活动物只能生活在可以满足其生存所必在可以满足其生存所必需的基本条件的地域,这些地

15、域就是动物的栖息地需的基本条件的地域,这些地域就是动物的栖息地。所以,所以,分布区是地理概念、指必需占有地球上一定地分布区是地理概念、指必需占有地球上一定地区,而栖息地是生态学概念。区,而栖息地是生态学概念。l 分布区与栖息地的划分:在地图上标出某种动物的分分布区与栖息地的划分:在地图上标出某种动物的分布点,然后用线将地图上的边界点连接起来,就能清布点,然后用线将地图上的边界点连接起来,就能清晰的勾划出某种动物的分布区及其边界。晰的勾划出某种动物的分布区及其边界。第二节第二节 动物分布和动物地理区系动物分布和动物地理区系一一. .自然生态气候类型自然生态气候类型与生态地理动物群与生态地理动物群

16、 按气候带和地表类型结合划分按气候带和地表类型结合划分由于地球呈椭圆形并按一由于地球呈椭圆形并按一定的轨道旋转,以致投射到地表各个区域的太阳热能不均匀,从气候上定的轨道旋转,以致投射到地表各个区域的太阳热能不均匀,从气候上由赤道开始自南向北分为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同时由于地表自由赤道开始自南向北分为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同时由于地表自然条件的不同,如山地、平原、丘陵、高原、盆地等,从而对自然生态然条件的不同,如山地、平原、丘陵、高原、盆地等,从而对自然生态气候按二者(气候特征和自然地理条件)结合又划分为几种基本类型:气候按二者(气候特征和自然地理条件)结合又划分为几种基本类型:(1

17、1)寒带苔原气候)寒带苔原气候 (2 2)温带针叶林气候)温带针叶林气候(3 3)温带阔叶林气候)温带阔叶林气候 (4 4)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5 5)温带草原气候)温带草原气候 (6 6)温带沙漠气候)温带沙漠气候(7 7)亚热带森林气候)亚热带森林气候 (8 8)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 (9 9)热带沙漠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1010)热带草原气候)热带草原气候(1111)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气候, (1212)山地气候。)山地气候。 生态地理动物群生态地理动物群在每一种不同的自然生态气候地带内,在每一种不同的自然生态气候地带内,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和动物类群

18、,尤其是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和动物类群,尤其是优势种类群在不同的自然生态气候地带内不优势种类群在不同的自然生态气候地带内不同,这些处在不同自然生态气候地带的动物同,这些处在不同自然生态气候地带的动物群就称为群就称为生态地理动物群生态地理动物群。生态地理动物群。生态地理动物群内的优势种和常见种是组成内的优势种和常见种是组成“生态地理动物生态地理动物群群”的基本成分。的基本成分。二二. . 生物群落生物群落最大生态单位最大生态单位指由栖息在相似生活环境条件地带指由栖息在相似生活环境条件地带里的许多动植物种所组成的生态单位。里的许多动植物种所组成的生态单位。生物群落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生物群

19、落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是在许多环境因素及生物种群间互相关系下形是在许多环境因素及生物种群间互相关系下形成的一个动态平衡整体。成的一个动态平衡整体。地球上的生物群落分地球上的生物群落分为两大系统:陆地生物群落和水域生物群落。为两大系统:陆地生物群落和水域生物群落。水域生物群落水域生物群落o包括淡水生物群落、海洋生物群落包括淡水生物群落、海洋生物群落 淡水生物群落(流水水体群落、静水水体群落)淡水生物群落(流水水体群落、静水水体群落) 海洋生物群落(沿岸带、浅海带、远洋带)海洋生物群落(沿岸带、浅海带、远洋带)陆地生物群落陆地生物群落o 包括草原生物群落、沙漠生物群落包括草原生物群落、沙漠

20、生物群落 。三三. .世界动物地理分区世界动物地理分区1. 1. 动物地理区划动物地理区划:研究各地区动物群及组成的特:研究各地区动物群及组成的特点、划分动物地理区,称为动物地理区划。点、划分动物地理区,称为动物地理区划。2. 2. 动物区系动物区系:指某一地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指某一地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而在现代生态条件下存在的动物综合体(动物群)。而在现代生态条件下存在的动物综合体(动物群)。 动物区系、动物地理分区,都是动物地理区划的结果。动物区系、动物地理分区,都是动物地理区划的结果。 制定动物地理分区的原则:制定动物地理分区的原则:主要根据三个因素主要根据三个因素:历史因:历史因素,素,指过去的生态条件和动物本身的进化历史是怎样的;指过去的生态条件和动物本身的进化历史是怎样的;生态生态因素,因素,指当地的生态条件及其衍变;指当地的生态条件及其衍变;生产实践生产实践,区划工作要符,区划工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