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课程标准》优化初中物理教学(黄恕伯)_第1页
学习《课程标准》优化初中物理教学(黄恕伯)_第2页
学习《课程标准》优化初中物理教学(黄恕伯)_第3页
学习《课程标准》优化初中物理教学(黄恕伯)_第4页
学习《课程标准》优化初中物理教学(黄恕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前言:义务教育前言: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课程标准修订进程修订进程赵保钢西南大学物理学西南大学物理学院教授院教授陈 峰福建省普教室主福建省普教室主任、特级教师任、特级教师彭前程人教社物理编辑人教社物理编辑室主任室主任赵恩广中国科学院理论中国科学院理论所教授、博导所教授、博导黄恕伯南昌市第三中学南昌市第三中学特级教师特级教师廖伯琴西南大学物理学西南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博导院教授、博导何润伟安徽省教科所前安徽省教科所前所长、特级教师所长、特级教师甘子钊北京大学物理学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院士院教授、院士成立成立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修订组修订组反复调查、分析、研究、讨论、修改反复调查、分

2、析、研究、讨论、修改一、调整了内容,以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一、调整了内容,以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1. 删去了与物理学关联不强、要求比较宽泛的删去了与物理学关联不强、要求比较宽泛的条目,以减少课程内容。条目,以减少课程内容。一、调整了内容,以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一、调整了内容,以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2. 初中学生普遍感到有一定难度的知识,他们初中学生普遍感到有一定难度的知识,他们进入高中后将会进一步学习这些知识,删去后并不进入高中后将会进一步学习这些知识,删去后并不影响初中知识结构的系统和完整,这些内容也都可影响初中知识结构的系统和完整,这些内容也都可以删去。以删去。 一、调整了内容,以减轻学生的课业负

3、担一、调整了内容,以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3. 小学科学课程中已学习的物理知识,初中又小学科学课程中已学习的物理知识,初中又没有进一步提升的内容,则没有必要进行简单地重没有进一步提升的内容,则没有必要进行简单地重复。复。一、调整了内容,以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一、调整了内容,以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4. 知识内容尽管不做调整,但通过降低教学知识内容尽管不做调整,但通过降低教学要求的层次,达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目的。要求的层次,达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目的。一、调整了内容,以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一、调整了内容,以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二、二、 明确了要求,使教学心中有底明确了要求,使教学心中有底1. 认知领域中只设

4、立了解、认识、理解三个认知领域中只设立了解、认识、理解三个层次,不再使用层次,不再使用“初步认识初步认识”、“大致了解大致了解”等等介于两者之间的说法。介于两者之间的说法。2. 通过一定的行为动词结合概念、规律、现象通过一定的行为动词结合概念、规律、现象的具体表述,使教学要求进一步得到明确。的具体表述,使教学要求进一步得到明确。原(实验)稿原(实验)稿 现(修订)稿现(修订)稿 尝试将生活和自然界中尝试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与物质的熔点或的一些现象与物质的熔点或沸点联系起来。沸点联系起来。 知道物质的熔点、凝固知道物质的熔点、凝固点和沸点,了解物态变化过点和沸点,了解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和

5、放热现象。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 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和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的规律。折射的规律。 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定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定律,探究并了解光的折射现律,探究并了解光的折射现象及其特点。象及其特点。 二、二、 明确了要求,使教学心中有底明确了要求,使教学心中有底2. 通过一定的行为动词结合概念、规律、现象通过一定的行为动词结合概念、规律、现象的具体表述,使教学要求进一步得到明确。的具体表述,使教学要求进一步得到明确。原(实验)稿原(实验)稿 现(修订)稿现(修订)稿 通过实验探究,学习压通过实验探究,学习压强的概念。能用压强公式进强的概念。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行简单计算。

6、通过实验,理解压强。通过实验,理解压强。 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在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在电流一定时,导体消耗的电电流一定时,导体消耗的电功率与导体的电阻成正比。功率与导体的电阻成正比。 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焦耳定律。焦耳定律。 会测量温度。会测量温度。 会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会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度。 二、二、 明确了要求,使教学心中有底明确了要求,使教学心中有底2. 通过一定的行为动词结合概念、规律、现象通过一定的行为动词结合概念、规律、现象的具体表述,使教学要求进一步得到明确。的具体表述,使教学要求进一步得到明确。原(实验)稿原(实验)稿 现(修订)稿现(修订)稿 能描述物质

7、的一些属性。能描述物质的一些属性。 通过实验,了解物质的通过实验,了解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如弹性、磁一些物理属性,如弹性、磁性、导电性和导热性等性、导电性和导热性等。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物的关系。 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物的关系, , 知道平面镜成像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应用。的特点及应用。 二、二、 明确了要求,使教学心中有底明确了要求,使教学心中有底3. 明确了对科学探究的知识要求。明确了对科学探究的知识要求。原(实验)稿原(实验)稿 现(修订)稿现(修订)稿 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场的方向。探究探究并了解

8、并了解通电螺线管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外部磁场的方向。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探究探究并了解并了解导体在磁场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件。 二、二、 明确了要求,使教学心中有底明确了要求,使教学心中有底4. 明确提出了学生实验具体项目。明确提出了学生实验具体项目。二、二、 明确了要求,使教学心中有底明确了要求,使教学心中有底标准标准对具体实验项目的要求有对具体实验项目的要求有31条,哪些应条,哪些应该作为学生实验,过去不明确。该作为学生实验,过去不明确。本次修改明确提出了本次修改明确提出了20

9、个实验项目作为学生实验。个实验项目作为学生实验。31条实验4. 明确提出了学生实验具体项目。明确提出了学生实验具体项目。二、二、 明确了要求,使教学心中有底明确了要求,使教学心中有底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用表测量时间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用表测量时间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用电流表测量电流用电流表测量电流用电压表测量电压用电压表测量电压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1)(1)基本操作类:基本操作类:7 7项项4. 明确提出了学生实验具体项目。明确提出了学生实验具体项目。二、二、 明确

10、了要求,使教学心中有底明确了要求,使教学心中有底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测量水平运动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测量水平运动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2)(2)测定性实验:测定性实验:4 4项项4. 明确提出了学生实验具体项目。明确提出了学生实验具体项目。二、二、 明确了要求,使教学心中有底明确了要求,使教学心中有底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探究平

11、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 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3)(3)探究性实验:探究性实验:9 9项项4. 明确提出了学生实验具体项目。明确提出了学生实验具体项目。二、二、 明确了要求,使教学心中有底明确了要求,使教学心中有底学生实验对比三、微调条目,优化三维目标三、微调条目,优化三维目标在在“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目标方面:目标方面:增加了增加了“摩擦起电摩擦起电”、“同种电荷相斥、异种电同种电荷

12、相斥、异种电荷相吸荷相吸”、“磁场磁场”、“热机工作原理热机工作原理”等知识点,等知识点,这些都是学生能接受的内容,补充后,知识结构得到这些都是学生能接受的内容,补充后,知识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进一步优化。在在“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目标方面:目标方面:标准标准进一步强调科学探究,强化物理实验,进一步强调科学探究,强化物理实验,增加了增加了“通过实验,探究液体压强与那些因素有关通过实验,探究液体压强与那些因素有关”条目,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条目,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三、微调条目,优化三维目标三、微调条目,优化三维目标在在“情感情感态度态度价值观价值观”方面:方面:标准标准进一步强化了物理知

13、识了跟生产、生活的联进一步强化了物理知识了跟生产、生活的联系,更加关注知识的实践应用。增加了以下内容系,更加关注知识的实践应用。增加了以下内容了解电磁感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了解电磁感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运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说明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运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说明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知道大气压强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知道大气压强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了解提高机械效率的途径和意义;了解提高机械效率的途径和意义;用焦耳定律说明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用焦耳定律说明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三、微调条目,优化三维目标三、微调条目,优化三维目标原(实验)稿原(实验)稿 现(修订)稿现(

14、修订)稿 (3) (3) 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了解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了解重力、弹力和摩擦力。认识力的作重力、弹力和摩擦力。认识力的作用效果。用效果。 能用示意图描述力。会测能用示意图描述力。会测量力的大小。知道二力平衡条件。量力的大小。知道二力平衡条件。了解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了解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4) (4) 通过实验探究,理解物体的通过实验探究,理解物体的惯性。能表述牛顿第一定律。惯性。能表述牛顿第一定律。2.2.3 2.2.3 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了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了解重力、弹力和摩擦力,认识力的解重力、弹力和摩擦力,认识力的作用效果。作用效果。 2.2.4 2.2.4

15、 用示意图描述力。会测量用示意图描述力。会测量力的大小。知道二力平衡条件。力的大小。知道二力平衡条件。2.2.5 2.2.5 通过实验,认识牛顿第一通过实验,认识牛顿第一定律。用物体的惯性解释自然界和定律。用物体的惯性解释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三、微调条目,优化三维目标三、微调条目,优化三维目标原(实验)稿原(实验)稿 现(修订)稿现(修订)稿 (6) (6) 通过实验探究,学习压通过实验探究,学习压强的概念。能用压强公式进行强的概念。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知道增大和减小压简单计算。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了解测量大气压强强的方法。了解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的方法。(8

16、)(8)通过实验探究,初步了通过实验探究,初步了解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2.2.7 2.2.7 通过实验,理解压强。通过实验,理解压强。知道日常生活中增大和减小压知道日常生活中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强的方法。2.2.8 2.2.8 通过实验,探究并了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解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知道大气压强及其与人类生活知道大气压强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了解流体的压强与流的关系。了解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速的关系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三、微调条目,优化三维目标三、微调条目,优化三维目标三、微调条目,优化三维目标三、微调条目

17、,优化三维目标附录解读四、正确实施科学探究四、正确实施科学探究学生的科学探究跟科学工作者的科学探究在目学生的科学探究跟科学工作者的科学探究在目的上有不同的地方,这就是学生的科学探究把提高能的上有不同的地方,这就是学生的科学探究把提高能力作为重要目的,而不完全是探究的结果。力作为重要目的,而不完全是探究的结果。标准标准在在“教学建议教学建议”中指出:在科学探究中指出:在科学探究中,教师不仅应关注让学生通过探究发现某些规律,中,教师不仅应关注让学生通过探究发现某些规律,而且应注重在探究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提高而且应注重在探究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提高探索兴趣,增进对探究本质的理解,培养科

18、学态度和探索兴趣,增进对探究本质的理解,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科学精神。 1.1.正认识确科学探究的目的正认识确科学探究的目的2.2.处理好课堂中科学探究教学中的两个矛盾处理好课堂中科学探究教学中的两个矛盾课堂时间少和探究过程多的矛盾课堂时间少和探究过程多的矛盾学生学生“自主自主”和教师和教师“指导指导”的矛盾的矛盾解决办法:侧重部分环节解决办法:侧重部分环节属于本课题侧重的能力目标,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属于本课题侧重的能力目标,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独立完成;不属于本课题侧重的的过程,教师可性,让学生独立完成;不属于本课题侧重的的过程,教师可以大胆指导。让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在所侧

19、重强化的要素上。以大胆指导。让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在所侧重强化的要素上。一个课题究竟需要强化哪一个要素,应该根据探究课题的特一个课题究竟需要强化哪一个要素,应该根据探究课题的特征进行合理和全面规划。看起来一节课似乎只突出了某一两征进行合理和全面规划。看起来一节课似乎只突出了某一两个要素,而实际上不同的课题分别突出了不同的要素,学生个要素,而实际上不同的课题分别突出了不同的要素,学生所得到的是深入和全面的发展。所得到的是深入和全面的发展。 四、正确实施科学探究四、正确实施科学探究课内的探究课内的探究课外的探究课外的探究能力目标能力目标 在课内完成,各要素不能面在课内完成,各要素不能面面俱到,只能侧重

20、部分要素。面俱到,只能侧重部分要素。 在课外完成,时间机动而且在课外完成,时间机动而且充裕,可以经历完整探究过程。充裕,可以经历完整探究过程。课题内容课题内容 按教材的进度,探究按教材的进度,探究课程课程标准标准所规定的科学内容项目。所规定的科学内容项目。 不受不受标准标准和教材约束。和教材约束。其内容和生活联系比较紧密。其内容和生活联系比较紧密。课题提出课题提出 由教材的内容和进度决定。由教材的内容和进度决定。 可以由学生自主决定。可以由学生自主决定。探究能力探究能力的形成的形成 通过不同课题侧重不同要素,通过不同课题侧重不同要素,使学生的探究能力得到深入和全使学生的探究能力得到深入和全面的

21、发展。面的发展。 整个初中物理课只完成几个整个初中物理课只完成几个大的课外探究项目,通过完整探大的课外探究项目,通过完整探究过程,发展全面的探究能力。究过程,发展全面的探究能力。3.3.体现课内探究与课外探究的不同特点体现课内探究与课外探究的不同特点四、正确实施科学探究四、正确实施科学探究4.4.标准标准用实例消除教师困惑用实例消除教师困惑标准标准原有科学探究实例两个,在当时情况原有科学探究实例两个,在当时情况下,实例的的编写目的,是增强对科学探究要素的认下,实例的的编写目的,是增强对科学探究要素的认识。识。四、正确实施科学探究四、正确实施科学探究修订时,只保留了其中一个作为课外探究的实修订时

22、,只保留了其中一个作为课外探究的实例;重新撰写了两个,作为课堂内的实例,引导教师例;重新撰写了两个,作为课堂内的实例,引导教师认识:课内的探究和课外的探究有什么区别?案例是认识:课内的探究和课外的探究有什么区别?案例是怎样处理上面所说两对矛盾的?怎样处理上面所说两对矛盾的? 新案例原案例5.5.对科学探究项目能力要求进行规划对科学探究项目能力要求进行规划发现问题:发现问题: 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四、正确实施科学探究四、正确实施科学探究猜想、设计实验:猜想、设计实验: 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进行实验、观

23、察记录数据:进行实验、观察记录数据: 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分析与论证:分析与论证: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 1996年以前:年以前: 物理物理教学大纲教学大纲中没有关于评中没有关于评价的内容价的内容五、评价促进学生发展五、评价促进学生发展(2) 1996年年:高中物理教学大纲(供试验用)高中物理教学大纲(供试验用)中,中,第一次对第一次对“考试考试”提出要求,这是在物理提出要求,这是在物理大纲大纲中首中首次出现关于学习评价的内容。次出现关于学习评价的内容。1.1.我国物理我国物理教学大纲教学大纲、课程标准课程标准关于学生关于学生评价的

24、发展历程评价的发展历程五、评价促进学生发展五、评价促进学生发展(3) 2000年年高中物理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高中物理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中,以中,以 “考核考核” 为标题,第一次提出为标题,第一次提出“除书面考试除书面考试”,还应还应“对学生的实验能力进行考查对学生的实验能力进行考查”,但整个,但整个“考核考核”主题的内容仍然是对主题的内容仍然是对“考试考试”要求的说明。要求的说明。 1.1.我国物理我国物理教学大纲教学大纲、课程标准课程标准关于学生关于学生评价的发展历程评价的发展历程(4) 2000年在年在初中物理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初中物理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中,中,第一次出现第

25、一次出现“评价评价”这一用词。这一用词。指出评价应帮助学生发现自己学习的长处和问题,明指出评价应帮助学生发现自己学习的长处和问题,明确努力的方向;提出不仅要把笔试成绩作为评定学生学习确努力的方向;提出不仅要把笔试成绩作为评定学生学习水平的根据,还要在实验操作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实水平的根据,还要在实验操作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活动情况,以及在兴趣与动机、态度与习惯等方面的表践活动情况,以及在兴趣与动机、态度与习惯等方面的表现,作为评定根据。现,作为评定根据。至此,已看到了发展性评价的萌芽。至此,已看到了发展性评价的萌芽。五、评价促进学生发展五、评价促进学生发展1.1.我国物理我国物理教学

26、大纲教学大纲、课程标准课程标准关于学生关于学生评价的发展历程评价的发展历程 (5) 2001年,年,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试验稿)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试验稿)中,中,第一次提出第一次提出“发展性评价发展性评价”概念,并把概念,并把“构建新的评价体构建新的评价体系系”作为五大课程理念之一,明确把作为五大课程理念之一,明确把“促进学生素质的全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教师的不断进步面提高和教师的不断进步”作为课程评价的重要目的。作为课程评价的重要目的。五、评价促进学生发展五、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标准标准第一次在教育部关于国家课程要求的正式文第一次在教育部关于国家课程要求的正式文件中,系统地对学习评价提

27、出实施建议。但鉴于新的课程件中,系统地对学习评价提出实施建议。但鉴于新的课程改革刚刚起步,建议中关于评价内容和形式的可操作性还改革刚刚起步,建议中关于评价内容和形式的可操作性还有待于优化。有待于优化。1.1.我国物理我国物理教学大纲教学大纲、课程标准课程标准关于学生关于学生评价的发展历程评价的发展历程 五、评价促进学生发展五、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6) 2003年,年,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中,第一次把中,第一次把“体现评价的内在激励功能和诊断功能,体现评价的内在激励功能和诊断功能,关注过程性评价,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过程性评价,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等发展性评

28、价等发展性评价特点,写进了课程理念。特点,写进了课程理念。1.1.我国物理我国物理教学大纲教学大纲、课程标准课程标准关于学生关于学生评价的发展历程评价的发展历程 五、评价促进学生发展五、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1) 标准(标准(2011年版)年版)进一步完善了关于发展性进一步完善了关于发展性评价的概括,明确指出:在新的评价观念指导下,构建多评价的概括,明确指出:在新的评价观念指导下,构建多元化、发展性的评价体系,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元化、发展性的评价体系,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发展性评价与甄别性评价结合,以促进学生科学素结合,发展性评价与甄别性评价结合,以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教

29、师专业素质的发展和物理教学的改进。养的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和物理教学的改进。1.1.我国物理我国物理教学大纲教学大纲、课程标准课程标准关于学生关于学生评价的发展历程评价的发展历程 2.2.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2011年版)年版)关于学关于学生评价的修订生评价的修订 五、评价促进学生发展五、评价促进学生发展1.1.我国物理我国物理教学大纲教学大纲、课程标准课程标准关于学生关于学生评价的发展历程评价的发展历程 (2) “评价建议评价建议”把评价的实施进一步落实在操作层面上:把评价的实施进一步落实在操作层面上:强调了发展性评价的指导思想强调了发展性评价的指导思想明

30、确了评价的三维目标内容明确了评价的三维目标内容对多种评价方法的使用作出了说明对多种评价方法的使用作出了说明提出了评价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提出了评价应注意的几个问题2.2.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2011年版)年版)关于学关于学生评价的修订生评价的修订 1.1.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知识答案的获得已不再是难事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知识答案的获得已不再是难事2.2.技能的具体内容总是在与时俱进技能的具体内容总是在与时俱进一、知识与技能当今已不是目标的唯一要素一、知识与技能当今已不是目标的唯一要素一、知识与技能当今已不是目标的唯一要素一、知识与技能当今已不是目标的唯一要素3.“3.“

31、过程过程”目标和目标和“情感情感”目标对学生基本素质的形目标对学生基本素质的形成具有关键意义成具有关键意义 4.4.初中物理初中物理课程标准课程标准修订时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修订时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适当减少了内容要求的条目,但在适当减少了内容要求的条目,但在“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和和“情感情感态度态度价值观价值观”方面,不仅没有弱化,方面,不仅没有弱化,而且有一定程度的加强。而且有一定程度的加强。1.1.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知识答案的获得已不再是难事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知识答案的获得已不再是难事2.2.技能的具体内容总是在与时俱进技能的具体内容总是在与时俱进二、从二、从“过程过程”和和“情感情

32、感”目标思考教学的有目标思考教学的有效性效性怎样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怎样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怎样养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良好怎样养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良好怎样形成并增强实践怎样形成并增强实践怎样养成严谨、求实、认真、平和的科学怎样养成严谨、求实、认真、平和的科学怎样提高解决问题的各种怎样提高解决问题的各种二、从二、从“过程过程”和和“情感情感”目标思考教学的有目标思考教学的有效性效性怎样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怎样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怎样养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良好怎样养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良好怎样形成并增强实践怎样形成并增强实践怎样养成严谨、求实、认真、平和的科学怎样养成严谨、求实、认真、平和的科学

33、怎样提高解决问题的各种怎样提高解决问题的各种1.1.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二、从二、从“过程过程”和和“情感情感”目标思考教学的有目标思考教学的有效性效性(1) 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有趣(出乎意料)的问题,让学生研究设计有趣(出乎意料)的问题,让学生研究增添联系自然、联系生活的教学内容增添联系自然、联系生活的教学内容创设生动活泼的研究情境和学习氛围创设生动活泼的研究情境和学习氛围布置有趣的学习任务布置有趣的学习任务人类通向深海的道路十分崎岖和艰难,其原因之一,是深海人类通向深海的道路十分崎岖和艰难,其原因之一,是深海

34、的海水压力大得令人难以置信,人要潜入深海,是一个高科技难的海水压力大得令人难以置信,人要潜入深海,是一个高科技难题。题。2011 年,我国自主研制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潜入了年,我国自主研制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潜入了5 km级级的深海中,敲开了这一神秘的深海中,敲开了这一神秘“龙宫龙宫”的大门。的大门。深海深海5 km意味着什么?有人说,设想你在意味着什么?有人说,设想你在5 km深的蛟龙号深的蛟龙号潜水器中把一只脚伸到外面的水里,海水对你脚背的压力相当于潜水器中把一只脚伸到外面的水里,海水对你脚背的压力相当于1 000 个人叠起来踩在你的脚上!海水压力果真有这么大吗?个人叠起来踩在你的脚上!海水压

35、力果真有这么大吗?激发学生对自然界的好奇,让学生领略自然现象中的激发学生对自然界的好奇,让学生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对大自然有亲近、热爱、和谐相处的情感。美妙与和谐,对大自然有亲近、热爱、和谐相处的情感。 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情感情感态度态度价值观价值观”目标的要求目标的要求图图9.1-2 骆驼有宽大的脚掌,骆驼有宽大的脚掌,不会深陷沙中不会深陷沙中(2) 控制教学要求的难度,使学生所解决的物理控制教学要求的难度,使学生所解决的物理问题既不是高不可攀,也不是唾手可得,让学生获问题既不是高不可攀,也不是唾手可得,让学生获得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时的喜悦。得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时的喜悦。 学

36、生对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物理学习的兴趣。1.1.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二、从二、从“过程过程”和和“情感情感”目标思考教学的有目标思考教学的有效性效性2.2.帮助学生养成分析问题的良好习惯帮助学生养成分析问题的良好习惯对于新情境的问题的解决,是抽象套用理论还是对于新情境的问题的解决,是抽象套用理论还是进行具体分析,这是一个重要的解题习惯。它是影响学进行具体分析,这是一个重要的解题习惯。它是影响学生学习生学习“后劲后劲”的重大因素。的重大因素。 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二、从二、从“过程过程”和和“情感情感”目标思考教学的有目标思考教学的有效性效性把物

37、理问题分成一些类型,让学生感悟和概括某一把物理问题分成一些类型,让学生感悟和概括某一类问题的解题思路,有利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类问题的解题思路,有利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把方法当成知识来灌输,让学生死记一些解题但是,把方法当成知识来灌输,让学生死记一些解题套路来套出问题的答案,这并不是好的教学过程。套路来套出问题的答案,这并不是好的教学过程。甚至于,把各种具体题目的解答也命名为甚至于,把各种具体题目的解答也命名为“法法”,让学生记住解答的最后公式在考试中套用。它不仅增加了让学生记住解答的最后公式在考试中套用。它不仅增加了学生不必要的课业负担,更严重的是对学生正确思维的形学生不必要的课业

38、负担,更严重的是对学生正确思维的形成有很大摧残作用。成有很大摧残作用。 初中物理初中物理“方法方法”教学的一个调查记录的启示教学的一个调查记录的启示2.2.帮助学生养成分析问题的良好习惯帮助学生养成分析问题的良好习惯二、从二、从“过程过程”和和“情感情感”目标思考教学的有目标思考教学的有效性效性例:例:老师让学生记住测电阻的各种老师让学生记住测电阻的各种“法法”。方法方法1:伏安法:伏安法AVR1R21URI 方法方法2:双伏法:双伏法V1R1R2V21122URRU 方法方法3:双安法之一:双安法之一2121IRRI R2R1A1A2方法方法4:双安法之二:双安法之二R2R1A1A1121I

39、IRRI 例:例:老师让学生记住测电阻的各种老师让学生记住测电阻的各种“法法”。方法方法5:单伏法之一:单伏法之一1121URRUU V1R1R2方法方法6:单伏法之二:单伏法之二VR1R01101URRU U 方法方法7:单安法之一:单安法之一2121IRRI R2R1 A方法方法8:单安法之二:单安法之二R2R1 A1121IIRRI 例:例:老师让学生记住测电阻的各种老师让学生记住测电阻的各种“法法”。方法方法9:单安法之三:单安法之三1121IRRII R1R2 A方法方法10:等效法等效法12RR R1R2 A这种要学生死记题目类型答案的教学方式,它不仅盲目这种要学生死记题目类型答案

40、的教学方式,它不仅盲目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并让学生产生对物理课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并让学生产生对物理课“呆板、乏味呆板、乏味”的误解,丧失对物理学的兴趣,致使学生发出的误解,丧失对物理学的兴趣,致使学生发出“我讨厌欧我讨厌欧姆!姆!”的呼声;更严重的是这样下去,学生难以养成具体分的呼声;更严重的是这样下去,学生难以养成具体分析的习惯,将贻误学生的一辈子。析的习惯,将贻误学生的一辈子。3.教学联系生活、社会,增强学生实践意识教学联系生活、社会,增强学生实践意识二、从二、从“过程过程”和和“情感情感”目标思考教学的有目标思考教学的有效性效性(1)实践意识不仅是学生终身发展所必须的,也实践意识不仅是

41、学生终身发展所必须的,也是教学现实中提高纸笔测验成绩所必须的。是教学现实中提高纸笔测验成绩所必须的。教育部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基础教育课程杂志对杂志对2011年新课程高考试年新课程高考试题进行题进行“红黑榜红黑榜”式点评之式点评之后,又对后,又对2011年全国各地中年全国各地中考试题进行了点评。为此,考试题进行了点评。为此,中国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在中国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在学会网站上举行了高考题、学会网站上举行了高考题、中考题的中考题的“最佳题最佳题”和和“欠欠佳题佳题”评选活动。评选活动。以上举措对以上举措对2012年高考年高考和中考试卷命题有很好的导和中考试卷命题有很好的导向作用,从而对今后高

42、、初向作用,从而对今后高、初中教学产生积极影响。中教学产生积极影响。对对“最佳题最佳题”的评选中,的评选中,实践意识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实践意识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方面。最佳题之一:昆明市中考物理试卷第最佳题之一:昆明市中考物理试卷第24题题 为提高电网对极端气候、重大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国家为提高电网对极端气候、重大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国家电网公司电网公司2008年重点科技减灾防灾项目年重点科技减灾防灾项目直流熔冰装置研制成功。直流熔冰装置研制成功。该装置需要该装置需要1至至2万千瓦的功率,最大融冰电流可达万千瓦的功率,最大融冰电流可达6000安,最长融安,最长融冰距离可达冰距离可达200公里,从而避免因线路结冰而倒杆断线。如图公里,从而避免因线路结冰而倒杆断线。如图13为为位于某电网线路上相距几十公里的甲、乙两地之间输电线路和处于位于某电网线路上相距几十公里的甲、乙两地之间输电线路和处于乙地的熔冰装置示意图,熔冰装置上的乙地的熔冰装置示意图,熔冰装置上的“+”、“-”是两个接线端子。是两个接线端子。(进行熔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