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Endocrine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内分泌内分泌1. 1. 熟悉内分泌系统和激素的概念、激素分类、激素作用的熟悉内分泌系统和激素的概念、激素分类、激素作用的一般特征及作用机制。一般特征及作用机制。 2. 2. 掌握下丘脑与垂体的功能联系掌握下丘脑与垂体的功能联系, ,下丘脑调节多肽的主要下丘脑调节多肽的主要功能及肽能神经元功能及肽能神经元,神经垂体激素。神经垂体激素。 3. 3. 掌握腺垂体、甲状腺、肾上腺皮质等激素的作用及其分掌握腺垂体、甲状腺、肾上腺皮质等激素的作用及其分泌调节。应激和应急反应的概念。泌调节。应激和应急反应的概念。 4. 4. 熟悉胰岛、肾上腺髓质激素的作用及其分泌调节。熟
2、悉胰岛、肾上腺髓质激素的作用及其分泌调节。 5. 5. 了解松果体激素的特点。了解松果体激素的特点。 学习要求学习要求第一节第一节 概概 述述一、概念一、概念 内分泌系统(内分泌系统(endocrine systemendocrine system):): 由内分泌腺和分散于某些组织器官中的内分泌细由内分泌腺和分散于某些组织器官中的内分泌细胞构成的信息传递系统。与神经系统密切配合,共胞构成的信息传递系统。与神经系统密切配合,共同调节机体各种功能活动,维持内外境的相对稳定。同调节机体各种功能活动,维持内外境的相对稳定。 激素(激素(hormonehormone):): 由内分泌细胞分泌的高效能生
3、物活性物质,作为由内分泌细胞分泌的高效能生物活性物质,作为化学信使经组织液化学信使经组织液/ /血液传递并调节各种靶细胞功血液传递并调节各种靶细胞功能活动。能活动。二、激素的作用与传递方式二、激素的作用与传递方式 (一)激素的作用(一)激素的作用 1. 1. 调节机体的新陈代谢,参与维持内环境稳态。调节机体的新陈代谢,参与维持内环境稳态。 2. 2. 促进细胞的生长、分化、发育、成熟和衰老过程。促进细胞的生长、分化、发育、成熟和衰老过程。 3. 3. 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活动,参与学习记忆和行为。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活动,参与学习记忆和行为。 4. 4. 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成熟,调节生殖功能。
4、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成熟,调节生殖功能。 5. 5. 增强机体对有害刺激和内环境急剧变化的抵抗力或适应增强机体对有害刺激和内环境急剧变化的抵抗力或适应能力。能力。 (二)激素传递方式(二)激素传递方式1. 1. 远距分泌远距分泌 2. 2. 旁分泌旁分泌 3. 3. 自分泌自分泌 4. 4. 神经分泌神经分泌 三、激素作用的一般特性三、激素作用的一般特性 1. 1. 激素的信息传递作用激素的信息传递作用 对靶组织的生理生化过程起加强对靶组织的生理生化过程起加强/ /减弱的作用减弱的作用, ,调节其功能调节其功能活动。活动。 2. 2. 激素作用的相对特异激素作用的相对特异 选择性地作用于某一器官
5、、组织选择性地作用于某一器官、组织和细胞。其特异性与靶细胞上特异性受体有关。和细胞。其特异性与靶细胞上特异性受体有关。 3. 3. 激素的高效能生物放大作用激素的高效能生物放大作用 含量极少(含量极少(nmolnmol/L/L、pmolpmol/L/L),但其作用很强。),但其作用很强。 激素与受体结合后,在细胞内发生一系列酶促放大作用,激素与受体结合后,在细胞内发生一系列酶促放大作用,逐级放大,形成一效能极高的生物放大系统。逐级放大,形成一效能极高的生物放大系统。 如:如:0.10.1gg CRHCRH腺垂体分泌腺垂体分泌1 1gg ACTHACTH肾上腺皮质分肾上腺皮质分泌泌4040gg
6、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400400倍)。倍)。4. 4. 激素间的相互作用激素间的相互作用(1 1)竞争作用)竞争作用 结构相似的激素可竞争同一受体位点,并取决于激素与结构相似的激素可竞争同一受体位点,并取决于激素与受体的亲和力和激素的浓度。受体的亲和力和激素的浓度。 如:孕酮与醛固酮受体亲和力小,当孕酮如:孕酮与醛固酮受体亲和力小,当孕酮时,与醛固时,与醛固酮受体亲和力酮受体亲和力醛固酮作用醛固酮作用。 (2 2)协同作用)协同作用(如胰高血糖素与肾上腺素的升高血糖作(如胰高血糖素与肾上腺素的升高血糖作用)用) 多种激素调节同一生理过程时,引起同一生理功能增强多种激素调节同一生理过程时,引
7、起同一生理功能增强/ /减弱。减弱。 (3 3)拮抗作用)拮抗作用(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两种激素调节同一生理过程,可产生相反的生理效应两种激素调节同一生理过程,可产生相反的生理效应 。 (4 4)允许作用)允许作用(糖皮质激素与儿茶酚胺)(糖皮质激素与儿茶酚胺) 激素发挥生理效应,必须要有另一激素的存在,即为另一激素发挥生理效应,必须要有另一激素的存在,即为另一种激素的调节起支持作用。种激素的调节起支持作用。四、激素的分类四、激素的分类按其化学性质分按其化学性质分. .含氮激素:蛋白质、肽类和胺类含氮激素:蛋白质、肽类和胺类 (1)(1)蛋白质、肽类激素蛋白质、肽类激素
8、: : 下丘脑调节性多肽、神经神经垂体激素、腺垂体激素、下丘脑调节性多肽、神经神经垂体激素、腺垂体激素、胰岛素等。胰岛素等。 (2)(2)胺类激素胺类激素: : 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 . .类固醇激素(甾体)激素类固醇激素(甾体)激素 皮质醇、醛固酮、雌激素、孕激素及雄激素等。皮质醇、醛固酮、雌激素、孕激素及雄激素等。 胆固醇的衍生物胆固醇的衍生物-1-1,25-25-二羟维生素二羟维生素D D3 3。五、激素的作用机制五、激素的作用机制1. 1. 含氮激素含氮激素的作用机的作用机制制第二第二信使学说信使学说 第二信使第二信使学说是学说是Su
9、therlandSutherland学派在学派在6060年年代提出的。代提出的。 含氮激素的作用机制含氮激素的作用机制第二信使学说内容第二信使学说内容 激素激素H(H(第一信使第一信使) )把调节信息带到靶细胞把调节信息带到靶细胞, ,与靶细胞膜上与靶细胞膜上专一性受体结合;专一性受体结合; H-R H-R通过通过GG蛋白蛋白激活膜上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膜上腺苷酸环化酶(AC)(AC)系统;系统; AC AC ATPcAMP ATPcAMP(第二信使)(第二信使) Mg2+ Mg2+ cAMP cAMP PKA PKA激活激活PKAPKA系系磷酸化酶系磷酸化酶系引起靶细胞生引起靶细胞生理反应。理反
10、应。 其中其中GG蛋白蛋白:鸟苷酸调节蛋白(:鸟苷酸调节蛋白(GTPGTP结合蛋白)分为:结合蛋白)分为: 兴奋型兴奋型GG蛋白(蛋白(GsGs)和抑制型)和抑制型GG蛋白(蛋白(GiGi) 膜受体膜受体:兴奋型受体(:兴奋型受体(RsRs)和抑制型受体()和抑制型受体(RiRi) 含氮激素除以含氮激素除以cAMPcAMP为第二信使传递系统外,其为第二信使传递系统外,其它第二信使的化学物质还有它第二信使的化学物质还有: cGMPcGMP 三磷酸肌醇(三磷酸肌醇(IPIP3 3) 二酰甘油(二酰甘油(DGDG) CaCa2+2+特点:特点: 1.1.分子量小分子量小(MW300) (MW300)
11、 2.2.脂溶性脂溶性3.3.可透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可透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 4.4.两步骤影响基因表达而发挥作用两步骤影响基因表达而发挥作用 2.2.类固醇激素作用机制类固醇激素作用机制基因表达学说基因表达学说第一步第一步 激素与胞浆受体结合激素与胞浆受体结合-激素胞浆受体复合物激素胞浆受体复合物 类固醇激素受体特点类固醇激素受体特点:1. 1. 存在于胞浆内存在于胞浆内2. 2. 为蛋白质为蛋白质3. 3. 与激素结合专一性强,亲和性大与激素结合专一性强,亲和性大4. 4. 与受体结合后,受体蛋白构型变化,使激素胞浆受体与受体结合后,受体蛋白构型变化,使激素胞浆受体复合物获得进入核内的能力复
12、合物获得进入核内的能力基因表达学说特点基因表达学说特点第二步第二步 与核内受体结合与核内受体结合-激素核受体复合物激素核受体复合物 生理作用生理作用:1. 1. 激发激发DNADNA转录过程转录过程2. 2. 生成新生成新mRNAmRNA3. 3. 诱导蛋白质合成诱导蛋白质合成4. 4. 产生生物效应产生生物效应含氮激素含氮激素 第二信使第二信使 cAMPcAMP IP3-DG IP3-DG AC AC ( (腺苷酸环化酶腺苷酸环化酶) ) PLC PLC ( (磷脂酶磷脂酶C) C) 蛋白激酶蛋白激酶C C 磷酸化反应磷酸化反应 -生物效应生物效应 Ca2+ Ca2+ 类固醇激素类固醇激素
13、激素激素- -胞浆受体胞浆受体 复合物复合物 激素激素- -核受体核受体 复合物复合物 激发激发DNADNA转录转录 新新MRNAMRNA生成生成 蛋白质合成蛋白质合成 -生物效应生物效应 激素结合、激素结合、 DNADNA结合、结合、 转录增强、转录增强、 结构域结构域 激素激素 总结总结六、激素分泌的调控六、激素分泌的调控( (一一) )神经调节神经调节( (二二) )体液调节体液调节1 1激素的反馈调节激素的反馈调节2 2代谢物的反馈调节代谢物的反馈调节下丘脑下丘脑- -垂体解剖特点垂体解剖特点胼胝体胼胝体 丘脑丘脑 垂体垂体 漏斗漏斗 小脑小脑 脑干脑干 丘脑下部丘脑下部 第二节第二节
14、 下丘脑内分泌功能下丘脑内分泌功能一、下丘脑与腺垂体的功能联一、下丘脑与腺垂体的功能联系系视上核视上核 室旁核室旁核 促垂体区促垂体区核团核团 1 1正中隆起正中隆起 2 2弓状核弓状核 3 3腹内侧核腹内侧核 4 4视交叉上核视交叉上核 5 5室周核室周核 小细胞肽能神经元小细胞肽能神经元 肽能神经元肽能神经元 正中隆起正中隆起 腺垂体腺垂体 第一级毛细血管网第一级毛细血管网 下丘脑下丘脑 门脉系统门脉系统 下丘脑下丘脑- -垂体系统分泌示意图垂体系统分泌示意图 第二级毛细血管网第二级毛细血管网 神经垂体神经垂体 丘脑下部垂体束丘脑下部垂体束 腺垂体和神经垂体的区别腺垂体和神经垂体的区别下丘
15、脑下丘脑- -垂体功能单位垂体功能单位(unit of hypothalamus-(unit of hypothalamus-hypophysishypophysis)-)-下丘脑与垂体组成神经内分泌调节系统。下丘脑与垂体组成神经内分泌调节系统。下丘脑神经元的生理作用及特点:下丘脑神经元的生理作用及特点:1. 1. 分泌激素,具有内分泌细胞的作用;分泌激素,具有内分泌细胞的作用;2. 2. 保持神经细胞的功能;保持神经细胞的功能;3. 3. 换能作用换能作用: : 将从大脑将从大脑/ /中枢神经系统其他部位传来的神经中枢神经系统其他部位传来的神经信息转变为激素信息;信息转变为激素信息;4. 4
16、. 将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紧密联系起来。将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紧密联系起来。二、下丘脑调节性多肽(二、下丘脑调节性多肽(HRPHRP)由下丘脑促垂体区肽能神经元分泌的肽类激素,调节腺由下丘脑促垂体区肽能神经元分泌的肽类激素,调节腺垂体的功能活动。共垂体的功能活动。共9 9种:种: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TRH)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GnRH) )生长素释放抑制激素生长素释放抑制激素(GHRIH)(GHRI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CRH)生长素释放激素生长素释放激素(GHRH)(GHRH)催乳素释放抑制因
17、子催乳素释放抑制因子(PIF)(PIF)催乳素释放因子催乳素释放因子(PRF)(PRF)促黑素细胞激素释放因子促黑素细胞激素释放因子(MRF)(MRF)促黑素细胞释放抑制因子促黑素细胞释放抑制因子(MIF)(MIF) 调节下丘脑肽能神经元活动的递质调节下丘脑肽能神经元活动的递质 1.1.肽类物质肽类物质: : 脑啡肽,内啡肽,神经降压素,脑啡肽,内啡肽,神经降压素,P P物质,血管活性肠肽,物质,血管活性肠肽,胆囊收缩素胆囊收缩素 2. 2. 单胺类物质单胺类物质:Dopamine:Dopamine,NENE,5-HT.5-HT.特点特点: 1)1)下丘脑促垂体区正中隆起附近浓度最高;下丘脑促
18、垂体区正中隆起附近浓度最高;2)2)直接与释放下丘脑调节肽发生突触联系;直接与释放下丘脑调节肽发生突触联系;3)3)调节肽能神经元活动;调节肽能神经元活动;4)4)不断受不断受CNSCNS其他部位影响;其他部位影响;5)5)对下丘脑调节肽分泌调节作用复杂。对下丘脑调节肽分泌调节作用复杂。 此外还有:组胺、胆碱能系、此外还有:组胺、胆碱能系、- -氨基丁酸等。氨基丁酸等。三、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反馈调节三、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反馈调节第三节第三节 垂垂 体体一、腺垂体一、腺垂体 腺垂体是体内最重要的内分泌腺。由腺垂体是体内最重要的内分泌腺。由6 6种腺细胞组成,分种腺细胞组成,分泌至少泌至少7 7种激素
19、,均属含氮类激素。又称内分泌之首。种激素,均属含氮类激素。又称内分泌之首。 在腺垂体与靶腺形成:在腺垂体与靶腺形成: 下丘脑下丘脑- -垂体垂体- -甲状腺轴;甲状腺轴; 下丘脑下丘脑- -垂体垂体- -肾上腺皮质轴肾上腺皮质轴 下丘脑下丘脑- -垂体垂体- -性腺轴性腺轴1)1)生长素生长素(GH)-(GH)-生长素细胞分泌生长素细胞分泌2)2)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TSH)-(TSH)-TSHTSH细胞分泌细胞分泌3)3)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ACTH)-ACTHACTH细胞分泌细胞分泌4)4)促黑素细胞激素促黑素细胞激素(MSH)-(MSH)-ACTHACT
20、H细胞分泌细胞分泌5)5)卵泡刺激素卵泡刺激素(FSH)(FSH),6)6)黄体生成素黄体生成素(LH)-(LH)-促性腺激素细胞分泌促性腺激素细胞分泌7)7)催乳素催乳素(PRL)-(PRL)-催乳素细胞分泌催乳素细胞分泌TSHTSH,ACTHACTH,FSHFSH,LHLH有各自靶腺有各自靶腺形成三个轴:形成三个轴:1. 1. 下丘脑下丘脑- -垂体垂体- -甲状腺轴;甲状腺轴;2. 2. 下丘脑下丘脑- -垂体垂体- -性腺轴;性腺轴;3. 3. 下丘脑下丘脑- -垂体垂体- -肾上腺轴肾上腺轴 GHGH,PRLPRL,MSHMSH不通过靶腺。分别直接调节个不通过靶腺。分别直接调节个体生
21、长、乳腺发育与泌乳、黑素细胞活动。体生长、乳腺发育与泌乳、黑素细胞活动。(一)生长素(一)生长素(GHGH,躯体刺激素),躯体刺激素)191191氨基酸氨基酸,MW: 22 000,MW: 22 000,化学结构与催乳素化学结构与催乳素(PRH)(PRH)近似。近似。分泌量大,有种属特异性,与催乳素有交叉作用。分泌量大,有种属特异性,与催乳素有交叉作用。 1.1.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促生长作用促生长作用: : GHGH诱导肝产生生长介素诱导肝产生生长介素( (IGFIGF) ),其结构近似胰岛素,又,其结构近似胰岛素,又称称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可促进软骨、骨、肌肉
22、及其他组织细可促进软骨、骨、肌肉及其他组织细胞分裂增殖,蛋白质合成增加。胞分裂增殖,蛋白质合成增加。 幼年缺乏幼年缺乏GH-GH-侏儒症侏儒症,GH,GH过多过多-巨人症巨人症成年成年GHGH过多过多-肢端肥大症肢端肥大症: :手足粗大,鼻大唇厚,下颌突出手足粗大,鼻大唇厚,下颌突出 原因:长骨骨骺已钙化,软骨成分较多的手脚肢端短骨、原因:长骨骨骺已钙化,软骨成分较多的手脚肢端短骨、面骨及其它软组织生长异常面骨及其它软组织生长异常。 直接促进代谢作用直接促进代谢作用 蛋白质代谢蛋白质代谢:促进氨基酸进入细胞,:促进氨基酸进入细胞,加速蛋白质加速蛋白质合成合成。 脂脂 肪肪 代代 谢谢:促进脂肪
23、分解,促进脂肪分解,增强脂肪氧化。增强脂肪氧化。 糖糖 代代 谢谢:抑制外周组织摄取与利用葡萄糖,:抑制外周组织摄取与利用葡萄糖,抑抑制糖消耗,制糖消耗,血糖血糖。生长素作用的示意图生长素作用的示意图生长素分泌不足生长素分泌不足/ /过多时的影响过多时的影响2 2生长素分泌的调节生长素分泌的调节GHGH的分泌受下丘脑的分泌受下丘脑GHRHGHRH与与GHRIHGHRIH的双重调节,的双重调节,前者促进前者促进GHGH分泌,后者则抑制分泌,后者则抑制GHGH的分泌。的分泌。IGFIGF刺刺激下丘脑释放激下丘脑释放GHRIHGHRIH,直接抑制垂体,直接抑制垂体GHGH分泌。此分泌。此外还受:外还
24、受: 睡眠的影响睡眠的影响: 觉醒时觉醒时GHGH分泌少,分泌少, 入睡入睡1h1h后分泌达高峰后分泌达高峰, ,与慢波与慢波睡眠一致。呈日周期变化睡眠一致。呈日周期变化. . 代谢因素的影响代谢因素的影响: 血糖血糖、氨基酸、氨基酸、脂肪酸、脂肪酸GHGH分泌分泌。 其它,运动、应激刺激、甲状腺激素、性激素均其它,运动、应激刺激、甲状腺激素、性激素均能促进能促进GHGH分泌。分泌。(二)催乳素(二)催乳素(PFL) (PFL) 不同类群脊椎动物的催乳素可产生不同效应:不同类群脊椎动物的催乳素可产生不同效应: 如,如,PFLPFL可促进哺乳动物乳腺泌乳活动,可促进哺乳动物乳腺泌乳活动, 鸽子嗉
25、囊的鸽乳形成,鸽子嗉囊的鸽乳形成, 蝾螈的趋水效应,蝾螈的趋水效应, 硬骨鱼类的鳃对离子通透性的降低硬骨鱼类的鳃对离子通透性的降低 1.1.对乳腺的作用对乳腺的作用 促进乳腺发育生长,引起并维持泌乳。促进乳腺发育生长,引起并维持泌乳。 妊娠期,妊娠期,PRLPRL、孕激素、雌激素共同使乳腺组织发育,、孕激素、雌激素共同使乳腺组织发育, 分娩后,孕激素、雌激素下降,分娩后,孕激素、雌激素下降,PRLPRL促进泌乳。促进泌乳。 2.2.对性腺的作用对性腺的作用 雌性雌性:小量:小量PRLPRL对卵巢雌激素、孕激素合成起允许作用,大量对卵巢雌激素、孕激素合成起允许作用,大量则抑制。则抑制。 雄性雄性
26、:促进前列腺、精囊腺的生长,增强:促进前列腺、精囊腺的生长,增强LHLH对间质细胞的作对间质细胞的作用,使睾酮合成增加。用,使睾酮合成增加。 3.3.参与应激反应参与应激反应 在应激状态下,血中在应激状态下,血中PRLPRL浓度与浓度与ACTHACTH、GHGH同时同时。 4.PRL4.PRL分泌的调节分泌的调节 PRLPRL受下丘脑双重控制受下丘脑双重控制,PRF,PRF促进其分泌促进其分泌, ,PIFPIF抑制其分泌抑制其分泌( (经常经常性性). ). 此外,多巴胺此外,多巴胺下丘脑下丘脑/ /腺垂体腺垂体抑制抑制PRLPRL;TRHPRLTRHPRL; 吸吮动作吸吮动作-传入神经传入神
27、经-脊髓脊髓-下丘脑下丘脑-PRF-PRL -PRF-PRL 为典型的神经内分泌反射。为典型的神经内分泌反射。二、神经垂体二、神经垂体 由视上核和室旁核的神经元轴突延伸终止于神经垂体,形由视上核和室旁核的神经元轴突延伸终止于神经垂体,形成成下丘脑下丘脑- -垂体束垂体束,也称,也称神经垂体神经垂体。分泌两种激素,抗利尿激。分泌两种激素,抗利尿激素(素(ADHADH)与催产素()与催产素(OXTOXT)。)。 (一)抗利尿激素(升压素)(一)抗利尿激素(升压素) 1.1.促进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尿量减少,抗促进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尿量减少,抗利尿作用。利尿作用。 2.2.
28、促使血管平滑肌收缩,血压升高。促使血管平滑肌收缩,血压升高。 (二)催产素(二)催产素 催产素具有促进乳汁排出和刺激子宫收缩的作用。催产素具有促进乳汁排出和刺激子宫收缩的作用。 1.1.对乳腺的作用:促使哺乳期乳腺排乳。对乳腺的作用:促使哺乳期乳腺排乳。 2.2.对子宫的作用:促进子宫收缩。对子宫的作用:促进子宫收缩。 但对非孕子宫的作用较弱,而对妊娠子宫的作用较强。但对非孕子宫的作用较弱,而对妊娠子宫的作用较强。 第四节第四节 甲状腺甲状腺动物进化到脊椎动物才具有能被识别的甲状腺。甲状腺的主动物进化到脊椎动物才具有能被识别的甲状腺。甲状腺的主要功能是调节机体的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要功能是调节
29、机体的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 1.1.形态与分布部位形态与分布部位 哺乳动物哺乳动物喉后方,甲状软骨旁,左右两叶,岬部相连。喉后方,甲状软骨旁,左右两叶,岬部相连。 鸟类鸟类胸腔入口,气管两侧,左右两叶。胸腔入口,气管两侧,左右两叶。 爬行类爬行类心脏附近,为单叶。心脏附近,为单叶。 鱼类鱼类滤泡散在于腹主动脉周围。滤泡散在于腹主动脉周围。 2.2.组织学特点组织学特点 由囊状腺泡组成。泡腔充满胶质,内含甲状腺球蛋白。正常由囊状腺泡组成。泡腔充满胶质,内含甲状腺球蛋白。正常腺泡壁为单层立方上皮细胞。机能活动增加时细胞呈柱状,腺泡壁为单层立方上皮细胞。机能活动增加时细胞呈柱状,活动减弱时呈扁平状。
30、活动减弱时呈扁平状。甲状腺甲状腺 腺泡腺泡 腺泡上皮细胞腺泡上皮细胞 合成甲状腺素合成甲状腺素 部位,贮存在部位,贮存在 腺泡内。腺泡内。 腺泡内胶质腺泡内胶质 由腺泡上皮细胞由腺泡上皮细胞 分泌,主要成分分泌,主要成分 甲状腺球蛋白甲状腺球蛋白 滤泡旁细胞滤泡旁细胞 又称又称CC细胞,细胞, 分泌降钙素分泌降钙素 甲状腺内含有许多腺泡甲状腺内含有许多腺泡 一、甲状腺激素的化学和生物合成一、甲状腺激素的化学和生物合成 (一)化学(一)化学 T T4 4、T T3 3由一碘酪氨酸由一碘酪氨酸(MIT)(MIT)和二碘酪氨酸和二碘酪氨酸(DIT)(DIT)聚合而成。聚合而成。(二)生物合成(二)生
31、物合成 甲状腺激素合成的主要原料是甲状腺激素合成的主要原料是碘和酪氨酸碘和酪氨酸,合成部位在,合成部位在甲甲状腺球蛋白(状腺球蛋白(TGTG)上,合成过程分四步:上,合成过程分四步: (1 1)腺泡聚碘作用)腺泡聚碘作用 碘由肠吸收入血碘由肠吸收入血, ,甲状腺细胞通过甲状腺细胞通过碘泵碘泵逆浓度差摄取血中逆浓度差摄取血中I- I-,腺泡内腺泡内I- I-浓度为血液的浓度为血液的20202525倍。碘泵活动依赖倍。碘泵活动依赖Na+-Na+-K+ATPK+ATP酶提供能量。哇巴因可抑制酶提供能量。哇巴因可抑制ATPATP酶的活性。酶的活性。(2 2)I I- -的活化(氧化过程)的活化(氧化过
32、程) 进入腺泡细胞的进入腺泡细胞的I I- -在细胞顶端的微绒毛处经过氧化物酶在细胞顶端的微绒毛处经过氧化物酶(TPOTPO)迅速氧化)迅速氧化为活化为活化碘(碘(I2/I+I2/I+)。(3 3)酪氨酸碘化)酪氨酸碘化 I I2 2/I /I+ +TG(TG(含酪氨酸含酪氨酸) ) 酪氨酸碘化酶酪氨酸碘化酶 碘化酪氨酸碘化酪氨酸 胞顶部近腺泡腔处胞顶部近腺泡腔处 碘化酪氨酸碘化酪氨酸(MIT(MIT和和DIT)DIT) 酪氨酸碘化位点酪氨酸碘化位点:在苯环的:在苯环的3/53/5位位 2 2个酪氨酸聚合个酪氨酸聚合甲腺甲腺原氨酸原氨酸。 (4 4)碘化酪氨酸的耦联(聚合)碘化酪氨酸的耦联(聚
33、合) DITDITDITDIT聚合聚合T4T4,即,即3,5,3,5-3,5,3,5-四碘甲腺原氨酸(四碘甲腺原氨酸(T4T4)。 DITDITMITMIT聚合聚合T3T3,即,即3,5,3-3,5,3-三碘甲腺原氨酸(三碘甲腺原氨酸(T3T3)。 MITMITDITDIT反向聚合反向聚合rT3rT3,即,即3,3,5-3,3,5-三碘甲腺原氨酸三碘甲腺原氨酸( (反反T T3 3) )。 T3T3的生物活性是的生物活性是T4T4的的3 35 5倍,倍,rT3rT3无活性。无活性。 酪氨酸碘化和碘化酪氨酸的耦联过程需要酪氨酸碘化和碘化酪氨酸的耦联过程需要TPOTPO。TPOTPO的活性的活性受
34、受TSHTSH的调控,大鼠摘除垂体的调控,大鼠摘除垂体4848小时后,小时后,TPOTPO的活性消失,注的活性消失,注射射TSHTSH后此酶活性再现。后此酶活性再现。二、甲状腺激素的生物学作用二、甲状腺激素的生物学作用 (一)对生长和发育的作用(一)对生长和发育的作用 (1 1)促生长作用:协同)促生长作用:协同GHGH促进组织分化、生长、发育和成熟。促进组织分化、生长、发育和成熟。 糖代谢:促进糖原分解与利用,血糖糖代谢:促进糖原分解与利用,血糖。 脂肪代谢:促进脂肪分解。脂肪代谢:促进脂肪分解。 蛋白质代谢:促进蛋白质合成。蛋白质代谢:促进蛋白质合成。 (2 2)促变态反应:促进两栖类和鱼
35、类的变态反应。)促变态反应:促进两栖类和鱼类的变态反应。 如,破坏蝌蚪甲状腺原基则蝌蚪发育停止,不能变态成蛙,如如,破坏蝌蚪甲状腺原基则蝌蚪发育停止,不能变态成蛙,如补充甲状腺激素又可恢复发育变成蛙。补充甲状腺激素又可恢复发育变成蛙。 缺乏甲状腺激素,比目鱼的眼睛不能移到一边。缺乏甲状腺激素,比目鱼的眼睛不能移到一边。(3 3)对神经系统发育的影响)对神经系统发育的影响 甲状腺激素对生长发育、成熟的影响程度与动物年龄有关。年甲状腺激素对生长发育、成熟的影响程度与动物年龄有关。年龄越小,影响越显著,尤其是脑的发育影响最大。主要影响:龄越小,影响越显著,尤其是脑的发育影响最大。主要影响: 促进脑细
36、胞正常分裂:甲状腺激素不足则延缓细胞分裂;促进脑细胞正常分裂:甲状腺激素不足则延缓细胞分裂; 维持神经细胞正常迁移和神经纤维网络的发育;维持神经细胞正常迁移和神经纤维网络的发育; 影响突触形成和神经递质系统的发育:影响突触形成和神经递质系统的发育: 甲状腺激素不足时,大脑感觉和运动皮层、视觉皮层及小脑甲状腺激素不足时,大脑感觉和运动皮层、视觉皮层及小脑皮层等都出现突触数量减少;皮层等都出现突触数量减少; 促进髓鞘成分(脑磷脂、硫脂、糖脂等)合成。促进髓鞘成分(脑磷脂、硫脂、糖脂等)合成。 总之总之, ,甲状腺激素对于促进组织分化、发育、成熟比甲状腺激素对于促进组织分化、发育、成熟比GHGH更为
37、重更为重要。要。 (二)生热作用(二)生热作用 1. 1. 促进氧消耗和基础代谢促进氧消耗和基础代谢 (1 1)生热反应的靶组织)生热反应的靶组织:骨胳肌、心、肝、肾等;对脑、:骨胳肌、心、肝、肾等;对脑、脾、性腺和副性腺等无明显影响。脾、性腺和副性腺等无明显影响。 (2)(2)产热效应产热效应:lmgT4lmgT4可使产热量增加可使产热量增加1000kcal1000kcal,相当于,相当于250g250g葡萄糖葡萄糖/110g/110g脂肪所产生的热量。脂肪所产生的热量。 (三)其他作用(三)其他作用 促进心脏泵血功能。促进心脏泵血功能。 二、甲状腺激素分泌功能的调节二、甲状腺激素分泌功能的
38、调节 (一)下丘脑(一)下丘脑- -腺垂体腺垂体- -甲状腺轴反馈调节甲状腺轴反馈调节 通过下丘脑通过下丘脑- -腺垂体腺垂体- -甲状腺轴系统的调节。甲状腺轴系统的调节。 1.TRH1.TRH的调节作用的调节作用 下丘脑下丘脑TRHTRH通过垂体门脉系统通过垂体门脉系统腺垂体腺垂体TSHTSH。 TRHTRH分泌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如,分泌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如, 寒冷寒冷TRHTRH;高热;高热/ /应激应激TRHTRH,影响,影响TSHTSH分泌量。分泌量。 2.TSH2.TSH的调节作用的调节作用 TSHTSH促进促进I- I-摄取、甲状腺激素合成、贮存和分泌,甲状腺生摄取、甲状腺
39、激素合成、贮存和分泌,甲状腺生长发育。长发育。TSHTSH刺激后刺激后5 510hT410hT4出现高峰。出现高峰。 TSHTSH与膜受体结合与膜受体结合通过激活通过激活ACcAMPPKcACcAMPPKc发挥作用。发挥作用。 此外,此外,GHGH、胰岛素、糖皮质激素对、胰岛素、糖皮质激素对TSHTSH有允许作用。有允许作用。(二)甲状腺激素的反馈性调节(二)甲状腺激素的反馈性调节 血中游离血中游离T4/T3T4/T3负反馈抑制垂体负反馈抑制垂体TSHTSH的分泌的分泌( (反馈调节环路反馈调节环路) )。 (三)甲状腺的自身调节(三)甲状腺的自身调节 根据食物中含碘量的增减变化,调节甲状腺细
40、胞摄取和浓缩碘根据食物中含碘量的增减变化,调节甲状腺细胞摄取和浓缩碘的能力,使腺体保持充足的碘贮备。的能力,使腺体保持充足的碘贮备。 如,当食物中缺碘时,自身调节表现为:如,当食物中缺碘时,自身调节表现为: 甲状腺对碘化物的聚碘能力加强;甲状腺对碘化物的聚碘能力加强;TGTG碘化程度碘化程度T4T4分泌分泌而而T3T3合成合成节约节约1/41/4的碘;甲状腺对的碘;甲状腺对TSHTSH的反应的反应;甲状腺增生。;甲状腺增生。 甲状腺利用的碘异常甲状腺利用的碘异常/ /改变甲状腺对碘的摄取和利用能力,改变甲状腺对碘的摄取和利用能力,是甲状腺自身调节方式。使甲状腺合成激素量保持一定水平。是甲状腺自
41、身调节方式。使甲状腺合成激素量保持一定水平。 (四)自主神经对甲状腺活动的影响(四)自主神经对甲状腺活动的影响 交感神经兴奋交感神经兴奋T4/T3T4/T3合成合成;副交感神经兴奋;副交感神经兴奋T4/T3T4/T3合成合成。第五节 肾上腺第五节 肾上腺肾上腺功能特点肾上腺功能特点第五节 肾上腺 一、肾上腺皮质一、肾上腺皮质 (一)肾上腺皮质的组织结构与分泌功能特点(一)肾上腺皮质的组织结构与分泌功能特点: 1 1球状带分泌盐皮质激素(球状带分泌盐皮质激素(MCMC),以醛固酮为主。),以醛固酮为主。 2 2束状带分泌糖皮质激素(束状带分泌糖皮质激素(GCGC),以皮质醇为主。),以皮质醇为主
42、。 3 3网状带分泌少量性激素,以脱氢表雄酮、雌二醇为主。少网状带分泌少量性激素,以脱氢表雄酮、雌二醇为主。少量糖皮质激素。量糖皮质激素。 合成皮质激素的合成皮质激素的原料原料:胆固醇:胆固醇 合成场所合成场所:皮质细胞皮质细胞线粒体线粒体内膜或内质网内膜或内质网 降解部位降解部位:肝脏,并随尿排出体外。:肝脏,并随尿排出体外。 70-80%70-80%皮质激素与血中皮质类固醇胶合球蛋白结合,皮质激素与血中皮质类固醇胶合球蛋白结合,15%15%与与血浆白蛋白结合,血浆白蛋白结合,5-10%5-10%为游离型。结合型为游离型。结合型 游离型。游离型。 半衰期半衰期:皮质醇为:皮质醇为70min7
43、0min,醛固酮为,醛固酮为20min20min。肾上腺皮质激素合成的主要步骤肾上腺皮质激素合成的主要步骤 胆固醇胆固醇 孕烯醇酮孕烯醇酮 17-羟羟 孕烯醇酮孕烯醇酮 17-羟羟 孕酮孕酮 孕酮孕酮 皮质醇皮质醇 醛固酮醛固酮 11-脱氧脱氧 皮质醇皮质醇 皮质醇皮质醇 脱氧脱氧 异雄酮异雄酮 雄烯二酮雄烯二酮 雌酮雌酮 雄烷二醇雄烷二醇 睾酮睾酮 雌二醇雌二醇 球状带球状带 11,21羟化酶羟化酶 18甲基氧化酶甲基氧化酶 束状带束状带 11、17、21 羟化酶羟化酶 网状带网状带 11、17、21、 羟化酶羟化酶 17、20裂解酶裂解酶 皮质细胞线粒体内膜或内皮质细胞线粒体内膜或内 质网
44、中裂解酶与羟化酶质网中裂解酶与羟化酶 血液血液 75-80%皮质类固醇皮质类固醇 结合蛋白结合结合蛋白结合(CBG) 15%血浆白蛋白结合血浆白蛋白结合 5-10%游离游离肝中降解肝中降解 双氢皮质醇双氢皮质醇 四氢皮质醇四氢皮质醇 皮五醇皮五醇 T1/2 70分钟分钟 C4C5间双键间双键 加氢还原加氢还原 C3的酮基的酮基 变成羟基变成羟基 与葡萄糖与葡萄糖 醛酸结合醛酸结合 C20酮基酮基 变为羟基变为羟基 17-氧类固醇氧类固醇 C17脱脱 侧链侧链 皮质醇皮质醇 *网状带分泌的性激素网状带分泌的性激素 *睾丸分泌的睾酮的代谢产物睾丸分泌的睾酮的代谢产物 *皮质分泌的皮质醇和雄激素皮质
45、分泌的皮质醇和雄激素 尿尿45-50% 尿20% 尿尿10% 17-羟类固醇羟类固醇 (C17位羟基位羟基) 皮质醇代谢示意图皮质醇代谢示意图 第五节 肾上腺 一、肾上腺皮质一、肾上腺皮质 肾上腺皮质激素作用广泛,是维持生命的必需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作用广泛,是维持生命的必需激素。 去除动物双侧肾上腺后,如不适当治疗,去除动物双侧肾上腺后,如不适当治疗,1-2周内即死去;如周内即死去;如果进切除髓质,则动物可存活较长时间。说明肾上腺皮质是果进切除髓质,则动物可存活较长时间。说明肾上腺皮质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其维持生命所必需的。其死因死因: 1. 缺乏盐皮质激素缺乏盐皮质激素机体水、盐损失严重,
46、导致血压下降,机体水、盐损失严重,导致血压下降,因循环衰竭而死。因循环衰竭而死。 2. 缺乏糖皮质激素缺乏糖皮质激素三大物质代谢紊乱,对有害物质抵抗能三大物质代谢紊乱,对有害物质抵抗能力降低,导致死亡。力降低,导致死亡。第五节 肾上腺(二)肾上腺皮质激素的生物学作用(二)肾上腺皮质激素的生物学作用: 1糖皮质激素(如皮质醇)糖皮质激素(如皮质醇) (1)对物质代谢的作用)对物质代谢的作用: 糖代谢糖代谢:促进肝促进肝GnGn异生异生( (开源开源),),抑制抑制G G消耗消耗( (节流节流) )血血G G 促进促进PrPr分解分解AAAA入肝入肝增强肝内与糖异生的酶活性增强肝内与糖异生的酶活性
47、促进糖异生促进糖异生. . 抗胰岛素作用抗胰岛素作用肝外组织对胰岛素敏感性肝外组织对胰岛素敏感性对糖利用对糖利用。 蛋白质代谢蛋白质代谢:促进肝外组织促进肝外组织蛋白质分解蛋白质分解AAAA入肝入肝肝肝GnGn。 脂肪代谢脂肪代谢:促进脂肪分解促进脂肪分解游离脂肪酸游离脂肪酸, ,但不同部位作用不同但不同部位作用不同. . 四肢脂肪组织分解增强,躯干脂肪组织合成增强四肢脂肪组织分解增强,躯干脂肪组织合成增强。 当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当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长期大量使用皮质激素长期大量使用皮质激素向心性肥胖。向心性肥胖。 (2)对水、盐代谢的作用)对水、盐代谢的作用:对远曲小管集合管有弱的保钠排钾作
48、对远曲小管集合管有弱的保钠排钾作用;用;肾小球入球动脉阻力肾小球入球动脉阻力肾小球滤过率肾小球滤过率利于排水。利于排水。第五节 肾上腺(3 3)对其他器官的影响)对其他器官的影响: 对血细胞的影响对血细胞的影响: :血中红细胞、血小板和中性粒细胞的数量。血中红细胞、血小板和中性粒细胞的数量。淋巴细胞、嗜酸细胞数量。淋巴细胞、嗜酸细胞数量。 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血管平滑肌对儿茶酚胺敏感性血管平滑肌对儿茶酚胺敏感性( (允许作允许作用用)利于维持血管张力和血压;利于维持血管张力和血压;毛细血管通透性毛细血管通透性血浆滤血浆滤过过利于血容量维持;增强心肌的收缩力。利于血容量维持;增
49、强心肌的收缩力。 对胃肠道的影响对胃肠道的影响:促进胃液分泌。:促进胃液分泌。 对骨和肌肉对骨和肌肉:增强骨骼肌收缩力,抑制骨形成而促进其分解。:增强骨骼肌收缩力,抑制骨形成而促进其分解。 药理作用药理作用:有抗炎、抗病毒、抗过敏和抗休克等作用。:有抗炎、抗病毒、抗过敏和抗休克等作用。第五节 肾上腺(4 4)在应激反应中的作用:)在应激反应中的作用: 将能引起将能引起ACTHACTH和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加的各种刺激称为和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加的各种刺激称为应激刺激应激刺激,而,而产生的反应称为产生的反应称为应激应激。应激反应应激反应是以是以ACTHACTH和糖皮质激素分泌为主,和糖皮质激素分泌为主,
50、多种激素参与的使机体抵抗力增强的非特异性反应。多种激素参与的使机体抵抗力增强的非特异性反应。 应激反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调整提高机体对应激刺激的耐受力和适应激反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调整提高机体对应激刺激的耐受力和适应能力:应能力: 减少应激刺激引起的不良物质的产生量减少应激刺激引起的不良物质的产生量( (缓激肽、蛋白水解酶、缓激肽、蛋白水解酶、前列腺素前列腺素) )及不良作用;及不良作用; 使能量代谢以糖代谢为中心使能量代谢以糖代谢为中心, ,保证对重要器官的供应;保证对重要器官的供应; 对血压的维持起允许作用。对血压的维持起允许作用。 此外,交感此外,交感- -肾上腺髓质系统、肾上腺髓质系统、GHG
51、H、ADHADH、胰高血糖素、催乳素等、胰高血糖素、催乳素等多种激素也参与使机体抵抗力增强的非特异反应。多种激素也参与使机体抵抗力增强的非特异反应。第五节 肾上腺2盐皮质激素的生物学作用盐皮质激素的生物学作用 醛固酮醛固酮: 促进肾远端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钠、水和排出钾。增强促进肾远端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钠、水和排出钾。增强血管平滑肌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作用(比皮质醇强)血管平滑肌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作用(比皮质醇强)。 3皮质性激素皮质性激素: 以脱氢表雄酮为主,其作用远弱于睾酮。以脱氢表雄酮为主,其作用远弱于睾酮。 在雌性动物能促进骨骼生长及第二性征出现。在雌性动物能促进骨骼生长及第二性征出现。
52、(三)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的调节:(三)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的调节: 1糖皮质激素分泌的调节:糖皮质激素分泌的调节: (1)下丘脑)下丘脑-腺垂体腺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轴:肾上腺皮质功能轴: ACTH:39个氨基酸的多肽。个氨基酸的多肽。1-24位氨基酸为生物位氨基酸为生物活性所必需。活性所必需。 生理作用:促进肾上腺皮质合成和分泌糖皮质激素;生理作用:促进肾上腺皮质合成和分泌糖皮质激素;刺激束状带和网状带的发育增生。刺激束状带和网状带的发育增生。 ACTH的分泌调控:呈现日周期,的分泌调控:呈现日周期,0点最低,觉醒起床点最低,觉醒起床前进入分泌高峰。由下丘脑前进入分泌高峰。由下丘脑CRH分泌节
53、律性决定的。分泌节律性决定的。 ACTH分泌的调节分泌的调节 ACTH分泌受下丘脑分泌受下丘脑CRH控制和糖皮质激素反馈调控制和糖皮质激素反馈调节节.第五节 肾上腺(三)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的调节(三)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的调节: 2盐皮质激素的调节盐皮质激素的调节: 受肾素受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调节。血管紧张素系统的调节。 受血受血K+和血和血Na+的调节。的调节。第五节 肾上腺第五节 肾上腺 二、肾上腺髓质二、肾上腺髓质 髓质嗜铬细胞分泌髓质嗜铬细胞分泌和储存两种儿茶酚胺和储存两种儿茶酚胺激素激素: 肾上腺素肾上腺素 去甲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髓质激素生物合成示意图 去甲肾上腺素去甲肾上
54、腺素 肾上腺素肾上腺素 多巴胺多巴胺 羟化酶羟化酶 (ACTH促进促进) 多巴胺多巴胺 多巴多巴 酪氨酸酪氨酸 肾上腺素肾上腺素 去甲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 酪氨酸羟化酶酪氨酸羟化酶 NADPH ACTH 交感神经交感神经 ACH PNMT + 苯乙醇胺氮位苯乙醇胺氮位 甲基移位酶甲基移位酶 (ACTH促进促进) 灭活灭活 MAO,儿茶酚,儿茶酚 甲基移位酶甲基移位酶 + 髓质嗜铬细胞髓质嗜铬细胞 - 第五节 肾上腺(一)髓质激素的生物学作用(一)髓质激素的生物学作用: 在应激反应中的作用在应激反应中的作用: 在机体内外环境急剧化在机体内外环境急剧化 时,时,交感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肾上腺髓质系
55、统立即被调动,立即被调动,并通过对中枢神经、呼吸、循环等系统及物质代谢的作用,增并通过对中枢神经、呼吸、循环等系统及物质代谢的作用,增加机体抵御应急情况以渡过紧急时刻的能力,称为加机体抵御应急情况以渡过紧急时刻的能力,称为应急反应应急反应。 (二)髓质激素分泌的调节(二)髓质激素分泌的调节 髓质激素分泌除负反馈调节、交感神经调节外,还受髓质激素分泌除负反馈调节、交感神经调节外,还受ACTH与糖皮质激素的调节。与糖皮质激素的调节。 ACTH能促进髓质分泌。这一作用部分是通过糖皮质激素,能促进髓质分泌。这一作用部分是通过糖皮质激素,部分是直接作用。部分是直接作用。 (三)交感神经系统和肾上腺髓质在
56、应急反应中的作用(三)交感神经系统和肾上腺髓质在应急反应中的作用 第六节 胰岛 胰岛细胞胰岛细胞: A A细胞约占胰岛细胞的细胞约占胰岛细胞的20%20%,分泌胰高血糖素,分泌胰高血糖素 B B细胞占细胞占70%70%80%80%,分泌,分泌胰岛素;胰岛素; D D细胞仅占细胞仅占1%1%8%8%分泌生分泌生长抑素。长抑素。 第六节 胰岛 一、胰岛素一、胰岛素 胰岛素的生理作用胰岛素的生理作用: 糖代谢糖代谢:促进糖的摄取、储存与利用,肝糖原合成,:促进糖的摄取、储存与利用,肝糖原合成,抑制糖异生,血糖降低。抑制糖异生,血糖降低。 脂肪代谢脂肪代谢:促进脂肪合成与储存,抑制分解。:促进脂肪合成
57、与储存,抑制分解。 蛋白质代谢蛋白质代谢:促进蛋白质合成。:促进蛋白质合成。 第六节 胰岛 2胰岛素分泌的调节胰岛素分泌的调节: (1)血糖浓度)血糖浓度:血糖浓度升高,胰岛素分泌明显增高。:血糖浓度升高,胰岛素分泌明显增高。 (2)氨基酸和脂肪作用)氨基酸和脂肪作用:氨基酸刺激胰岛素分泌。但脂肪分:氨基酸刺激胰岛素分泌。但脂肪分解产物作用较弱。解产物作用较弱。 (3)其他激素的作用其他激素的作用:胃肠道激素促进胰岛素分泌,为从食物:胃肠道激素促进胰岛素分泌,为从食物中吸收的营养物质的利用做准备。胰高血糖素、甲状腺素、中吸收的营养物质的利用做准备。胰高血糖素、甲状腺素、生长素以及糖皮质激素等也
58、具有促进作用。生长素以及糖皮质激素等也具有促进作用。 (4)神经调节)神经调节:迷走神经直接刺激胰岛素分泌,通过刺激胃:迷走神经直接刺激胰岛素分泌,通过刺激胃肠道激素间接促进胰岛素分泌。交感神经则抑制胰岛素分泌。肠道激素间接促进胰岛素分泌。交感神经则抑制胰岛素分泌。 第六节 胰岛 二、胰高血糖素二、胰高血糖素 胰高血糖素与胰岛素的作用相反。胰高血糖素与胰岛素的作用相反。 1. 生理作用生理作用: (1)促进糖原分解和糖异生作用,血糖升高。)促进糖原分解和糖异生作用,血糖升高。 (2)促进脂肪分解,游离脂肪酸增多。)促进脂肪分解,游离脂肪酸增多。 (3)使氨基酸加速进入肝细胞,经糖异生途径转化成
59、糖。)使氨基酸加速进入肝细胞,经糖异生途径转化成糖。 2. 分泌调节分泌调节: (1)血糖浓度)血糖浓度:血糖降低时,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血糖降低时,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 血糖升高时则减少。氨基酸作用与血糖相反。血糖升高时则减少。氨基酸作用与血糖相反。 (2)胰岛素作用)胰岛素作用:间接刺激胰高血糖素分泌,直接抑制胰高:间接刺激胰高血糖素分泌,直接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血糖素分泌。 第七节 松果体 松果体生理活动特点松果体生理活动特点: 1. 有明显的昼夜节律性,白天分泌降低,夜间分泌增加。有明显的昼夜节律性,白天分泌降低,夜间分泌增加。 2. 有明显的年龄变化,性成熟前逐渐增大;性成熟后逐有
60、明显的年龄变化,性成熟前逐渐增大;性成熟后逐渐钙化。渐钙化。 3. 参与调节昼夜节律和季节性节奏。参与调节昼夜节律和季节性节奏。 4. 激素主要有激素主要有褪黑素和肽类激素褪黑素和肽类激素。受颈前神经节节后纤。受颈前神经节节后纤维控制。维控制。 第七节 松果体 一、褪黑素一、褪黑素 化学结构为化学结构为5-5-甲氧基甲氧基-N-N-乙酰色胺。色氨酸经松果体内羟化酶、乙酰色胺。色氨酸经松果体内羟化酶、脱羧酶、乙酰移位酶及甲基移位酶的作用转变为褪黑素。脱羧酶、乙酰移位酶及甲基移位酶的作用转变为褪黑素。 色氨酸色氨酸经经5 5位羟化、脱羧位羟化、脱羧形成形成5-TH5-TH( (前体前体)经经N-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持续追踪CAD工程师试题及答案
- Adobe认证设计师考试中必要的技能练习试题及答案
- 扎实基础知识助力2024年纺织机械操作考试试题及答案
- 中国多用途应急闪灯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2025-2028版
- 了解市场需求的2024年Adobe设计师试题及答案
- 中国垂直导风片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2025-2028版
- 小学生家长会课件图片
- 酒店微信营销应用试题及答案
- 路线导航质量工程师2024年试题及答案
- 中国单级液下泵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2025-2028版
- 单位食堂承包经营餐饮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香港繁体合同协议
- 【课件】2025届高三英语一轮复习语法填空专题课件
- 关于大学生创业成功的案例
- 2025届陕西省高考适应性检测(三)数学试题+答案
- 上海外服招聘考试试卷
- 天津市河西区2025届高三一模试卷语文试题(含答案)
- 易制毒危险化学品管理制度
- 知识产权服务公司简介
- 初中会考地理试题及答案
- DB11∕T1130-2024公共建筑节能运行管理与监测技术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