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分部分厂内机动车辆安全操作技术_第1页
第四部分部分厂内机动车辆安全操作技术_第2页
第四部分部分厂内机动车辆安全操作技术_第3页
第四部分部分厂内机动车辆安全操作技术_第4页
第四部分部分厂内机动车辆安全操作技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在使用中驾驶员要坚持在使用中驾驶员要坚持“三检三检”: 出车前、作业中、收车后出车前、作业中、收车后三检的重点:三检的重点: 车辆的转向、制动、信号、灯光、车辆的转向、制动、信号、灯光、牵引装置、工作装置等。牵引装置、工作装置等。 对检查出的问题按以下要求处理:对检查出的问题按以下要求处理:1、出车前:检查出对有碍于行车作业安全的隐患,应修复后方能运行。2、行驶中:检查出对有碍于行车作业安全的,应解决后方能继续运行。3、收车后:应对车辆全面检查擦拭,自修或报修。转向、制动装置修复后应进行检验。第一节内燃式平衡重式叉车安全操作第一节内燃式平衡重式叉车安全操作一、叉车的安全操作(一)一、叉车的安全

2、操作(一)1、首次使用叉车前要认真阅读使用说明书。2、要特别注意特别说明、警告、标志等。3、要特别注意车上的各种标识。4、要明确踏板、操纵杆、按钮、指示灯、 开关的功用。5、一旦发生危险,能正确迅速处理。一、叉车的安全操作(二)一、叉车的安全操作(二) 6、经培训考试合格后取得国家统一格式的上岗证书才能上岗。7、开车前应检查各控制、制动、警报装置。8、搬运货物时,不应超载,不用单叉挑物。9、在潮湿、光滑的路面,转向时需减速。10、装物行驶应把货物重心放低,门架后倾。一、叉车的安全操作(三)一、叉车的安全操作(三) 11、坡道行驶要小心,上坡向前行驶,满载下坡应向后退行驶,上下坡忌转向,勿装卸。

3、12、行驶时应注意行人,障碍物和坑洼路面,并注意叉车上方的间隙。13、不准站在货叉上,车上不准载人。14、不准站在货叉下面或在货叉下行走。15、不准在司机座以外的位置上,操作车辆和属具。16、不要搬动未固定或松散堆垛的货物,搬运尺寸较大的货物时应特别小心。一、叉车的安全操作(四)一、叉车的安全操作(四)17、起升高度大于3米的高起升叉车应注意上方的货物掉下,必要时应采取防护措施。18、高起升叉车工作时应尽量使门架后倾,装卸作业应在最小范围内作前,后倾。19、司机不要在车上加燃油,并使发动机熄火。检查电并或油箱液位时,不使用明火。20、带属具叉车空车运行时,应当作有载叉车来操作。21、离车时,将

4、货叉下降着地,手柄置于空档,发动机熄火并断开电源。坡道停车要将制动装置拉好。二、新机的磨合须知二、新机的磨合须知叉车新车投入100小时里,要细心使用。1、紧固、加油2、发动时空转5分钟 ,3、避免急刹车、加速、剧烈起步。4、使用200小时后,应对发动机底壳、变速器、差速器、液压油箱进行换油。三、操作叉车之前应注意的事项三、操作叉车之前应注意的事项 1、先阅读说明书,熟悉各操作杆与仪表的位置和作用。2、按规定检查轮胎气压。3、给润滑部位加油。4、检查方向盘的自由间隙。(8-15度)5、检查离合器踏板的自由行程。(20-25mm)6、检查脚刹制动踏板的自由行程。(9-15mm)7、检查电气系统接触

5、情况。(松动、短路)四、发动机的启动四、发动机的启动1、手柄放在空档。2、手刹处于制动状态。3、将汽化器的节气门关闭、以得到浓的混合汽。4、踏开离合器,以减轻起动发动机的负荷。5、转动点火开关的钥匙,置于起动的位置以启动发动机。但启动时间不能超过5秒钟,每次起动时间间隔不得少于15秒。6、起动后,点火开关立即扳开,使其自动回复到点火位置。并部分打开阻风门,使发动机温度升高,直至全开位置。(如果三次打不开,可同时打开阻风门和节气门。)五、发动机的停车五、发动机的停车?在大负荷运转时,如要停车,应先降低速度运转2-3分钟,然后再关闭点火开关,停止工作。其目的是使发动机逐渐冷却。?寒冷天气停车,应先

6、放掉发动机的冷却水。放水时,把加水盖打开,再打开放水开关把水放掉,最好在水放掉后,再起动一下发动机,低速运转半分钟左右,将水放净。第二节第二节 蓄电池平衡式叉车安全操作蓄电池平衡式叉车安全操作安全使用可参考内燃式叉车,还应注意对蓄电池的防护。注意事项: 1、行驶前检查电池壳体是否裂纹、极板是否提起、电解质是否渗漏、电解液比重是否合适。3、千万不要把蓄电池暴露在火花和明火中,以防爆炸。2、叉车的蓄电池为铅酸蓄电池,电解质为硫酸和水溶液,有毒、酸性、工作时要注意防护。第三节轮胎式装载机安全操作第三节轮胎式装载机安全操作一、作业前的检查:一、作业前的检查:1、检查燃油、润滑油、冷却水,符合要求方可起

7、动。、检查燃油、润滑油、冷却水,符合要求方可起动。2、检查行车、驻车制动的可靠性必须符合要求。、检查行车、驻车制动的可靠性必须符合要求。3、检查空载时工作装置运行情况。、检查空载时工作装置运行情况。4、启动前取下车体安全连接杆。、启动前取下车体安全连接杆。 并妥善保管。并妥善保管。 二、作业中注意事项二、作业中注意事项(A)1、观察四周、呜号后平稳起步、(制动油压读数要达到)2、运载物料时,动臂下铰点离地400mm,但不得举升到最高位置。3、发动机水温、润滑油温达到规定值时方可进行全负荷作业。超过规定值时要及时检查,恢复正常后重新作业。4、禁止在前后车体形成角度时铲装货物,取货时铲斗平行接触地

8、面,对正并靠近货堆取货。 二、作业中注意事项二、作业中注意事项(B)五、除散料外,不准以高速档取货;不准边行驶边起升铲斗。六、禁止用铲斗进行挖掘作业。是用来装载和短途运输的。七、禁止用铲斗举升人员进行高处作业。八、铲斗下面严禁站人,或进行检修作业。九、为载重汽车倾卸物料时,动作要平缓不得刮碰车辆; 操作要谨慎不得强行前进。三、作业后的注意事项三、作业后的注意事项一、应将铲斗放在地上,禁止悬空离车。二、换向手柄放在中央位置,将前后车体安全连接杆连接好。三、长时间停放,应放尽冷却水及燃油、外露部件点要润滑防锈。四、冬季时,水箱应加防冻液,车要保温。1.2.1 电流及其参考方向(四)电流及其参考方向

9、(四)5.在分析与计算电路时, 常可任意规定某一方向作为电流的参考方向或正方向。(a)(b)(c)(d)i参考方向实际方向iababi参考方向实际方向ibaba图图1.2 电流的参考方向电流的参考方向1.2.2 电压及其参考方向(一)电压及其参考方向(一)1. 电路中A、 B两点间的电压是单位正电荷在电场力的作用下由A点移动到B点所减少的电能, 即式中, q为由A点移动到B点的电荷量, WAB为移动过程中电荷所减少的电能。dqdWqWuABABqAB0lim1.2.2 电压及其参考方向(二)电压及其参考方向(二)2. 电压的实际方向:是使正电荷电能减少的方向。 电压的SI单位:是伏特, 符号为

10、V。 常用的单位:千伏(kV)、毫伏(mV)、 微伏(V)等。 1.2.2 电压及其参考方向(三)电压及其参考方向(三)3.量值和方向都不随时间变化的直流电压, 用大写字母U表示。交流电压, 用小写字母u表示。(a)(b)uuABBA图1.3 电压的参考方向1.2.2 电压及其参考方向(四)电压及其参考方向(四)4.若电压的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一致,电压为正。 若电压的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相反,电压为负。5.分析电路时,首先应该规定电流电压的参考方向。1.2.2 电压及其参考方向(五)电压及其参考方向(五)6.元件的电压参考方向与电流参考方向是一致的, 称为关联参考方向。iu图1.4 电流和电压的

11、关联参考方向1.2.3 电位(一)电位(一)1. 在电路中任选一点, 叫做参考点, 则某点的电位就是由该点到参考点的电压。 0aaUV 1.2.3 电位(二)电位(二)2.如果已知a、 b两点的电位各为 , , 则此两点间的 电压bababaabVVUUUUU0000即两点间的电压等于这两点的电位的差 3.参考点不同,各点的电位不同,但两点间的电压与参考点的选择无关。教学方法教学方法通过自学的方法引入参考方向的定义思考题思考题1. 为什么要在电路图上规定电流的参考方向?请说明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的关系?2.电压参考方向都有哪些表示方法?1.3 电功率和电能电功率和电能目的与要求目的与要求1. 会

12、计算电功率和电能 2. 会判断电源、负载重点与难点重点与难点重点重点 电功率和电能的计算难点难点 关联参考方向和非关联参考方向下电功率1.功率iupdtdqdqdwdtdwpdqdwudtdqi,定义:传递转换电能的速率叫电功率,简称功率, 用p或P表示。2.功率的正负 如果电流、 电压选用关联参考方向, 则所得的p应看成支路接受的功率, 计算所得功率为负值时, 表示支路实际发出功率。 如果电流、 电压选择非关联参考方向, p应看成支路发出的功率, 即计算所得功率为正值时, 表示支路实际发出功率; 计算所得功率为负值时, 表示支路接受功率。3.直流功率在直流情况下UIP 功率的单位为瓦特, 简

13、称瓦, 符号为W,常用的有千瓦(kW)、兆瓦(MW)和毫瓦(mW)等。4.电能的计算(一)从t0到t时间内, 电路吸收(消耗)的电能为ttpdtW0)(0ttPW直流时, 有4.电能的计算(二)JhkW63106 . 33600101 所有元件接受的功率的总和为零。这个结论叫做“电路的功率平衡”。 例例1.1(一)(一)图图1.5所示为直流电路, U1=4V, U2=-8V, U3=6V, I=4A, 求各元件接受或发出的功率P1、 P2和P3, 并求整个电路的功率P。U1IU2U3P1P2P3图 1.5 例1.1图例例1.1(二)(二)解解 : P1的电压参考方向与电流参考方向相关联, 故P

14、1=U1I=44=16W (接受16W)P2和P3的电压参考方向与电流参考方向非关联, 故 P2=U2I=(-8)4=-32W (接受32W)P3=U3I=64=24W (发出24W)整个电路的功率P, 设接受功率为正, 发出功率为负, 故 P=16+32-24=24W、教学方法讲授法、思考题 1.当元件电流,电压选择关联参考方向时,什么情况下元件接受功率?什么情况下元件发出功率? 2.有两个电源,一个发出的电能为1000kW.h,另一个发出的电能为500kW.h。是否可认为前一个电源的功率大,后一个电源的功率小?1.4 电阻元件和欧姆定律电阻元件和欧姆定律目的与要求目的与要求 1.掌握电阻元

15、件上的欧姆定律2.理解电路短路、开路时的特点重点与难点重点与难点 重点重点 欧姆定律、电导难点难点 1.短路、开路 2.应用欧姆定律时正负号的确定1.电阻元件(一) 电阻元件是一个二端元件, 它的电流和电压的方向总是一致的, 它的电流和电压的大小成代数关系。 电流和电压的大小成正比的电阻元件叫线性电阻元件。 元件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曲线叫做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 线性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为通过坐标原点的直线, 这个关系称为欧姆定律。1.电阻元件(二)Oiu图 1.6 线性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2.欧姆定律iRu 在电流和电压的关联参考方向下, 线性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如图1.6所示, 欧姆定律的表达式为

16、式中, R是元件的电阻, 它是一个反映电路中电能消耗的电路参数, 是一个正实常数。 式中电压用V 表示, 电流用A表示时, 电阻的单位是欧姆, 符号为。电阻的十进倍数单位有千欧(k)、 兆欧(M)等。(1.7).非线性电阻元件电流和电压的大小不成正比的电阻元件叫非线性电阻元件。本书只讨论线性电阻电路。4.电导令G=1/R, 则式(1.7)变为uGi 式中, G称为电阻元件的电导, 单位是西门子, 符号为S。如果线性电阻元件的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不关联, 则欧姆定律的表达式为GuiiRu或(1.8)5.功率222GuRuRiuip 在电流和电压关联参考方向下, 任何瞬时线性电阻元件接受的电功率为

17、线性电阻元件是耗能元件。6.焦耳定律dtRudtRipdtWQtttttt00022若电流不随时间变化,TRUTRIPTttPWQ220)(以上两式称为焦耳定律。如果电阻元件把接受的电能转换成热能, 则从t0到t时间内。电阻元件的热量 Q, 也就是这段时间内接受的电能W为7.两种特殊情况 线性电阻元件有两种特殊情况值得注意: 一种情况是电阻值R为无限大, 电压为任何有限值时, 其电流总是零, 这时把它称为“开开路路”; 另一种情况是电阻为零, 电流为任何有限值时, 其电压总是零, 这时把它称为“短短路路”。例例1.2有220V, 100 W灯泡一个, 其灯丝电阻是多少?每天用5h, 一个月(按

18、30天计算)消耗的电能是多少度?解解 灯泡灯丝电阻为48410022022PUR一个月消耗的电能为度5115305101003hkWPTW教学方法 “欧姆定律”在物理课中曾经接触过,这里可采用先自学的形式,提出问题:电工基础课中的“欧姆定律” 与物理中的 “欧姆定律” 有何不同?思考题 1.线性电阻元件的伏安关系是怎样的? 2 .线性电阻元件接受功率的计算公式有哪些?1.5 电压源和电流源电压源和电流源目的与要求目的与要求理解理想电压源、理想电流源的特点重点与难点重点与难点重点重点 理想电压源、理想电流源的 特点难点难点 独立源、受控源 1. 电压源是一个理想二端元件。它具有两个特点: (1)

19、 电压源对外提供的电压u(t)是某种确定的时间函数, 不会因所接的外电路不同而改变, 即u(t)=us(t)。 (2) 通过电压源的电流i(t)随外接电路不同而不同。常见的电压源有直流电压源和正弦交流电压源。一、电压源(一)一、电压源(一)一、电压源(二)一、电压源(二)u(t)0usi(t)(a)us(t)t(b)us(t)t0Um0.5TT(c)Us图 1.7 电压源电压波形一、电压源(三)一、电压源(三)0UIUs图1.8 直流电压源的伏安特性图 1.8 是直流电压源的伏安特性。一、电压源(四)一、电压源(四)2.电压为零的电压源相当于短路。 3.由图1.7(a)知, 电压源发出的功率为

20、 p0时, 电压源实际上是发出功率;p0时, 电压源实际上是接受功率。iups1.电流源也是一个理想二端元件,它有以下两个特点:(1)电流源向外电路提供的电流i(t)是某种确定的时间函数, 不会因外电路不同而改变, 即i(t)=is, is是电流源的电流。 (2) 电流源的端电压u(t)随外接的电路不同而不同。 2.如果电流源的电流is=Is (Is是常数), 则为直流电流源。二、电流源(一)二、电流源(二)ui(a)is0ui(b)Is图1.9 电流源及直流电流源的伏安特性二、电流源(三)uip 3.电流为零的电流源相当与开路。 4.电流源发出的功率为 p0, 电流源实际是发出功率; p0,

21、 电流源实际是接受功率。5.电压源和电流源,称为独立源独立源。在电子电路的模型中还常常遇到另一种电源, 它们的源电压和源电流不是独立的, 是受电路中另一处的电压或电流控制, 称为受控源或非独立源受控源或非独立源例例1.3(一)(一)计算图 1.10 所示电路中电流源的端电压U1, 5电阻两端的电压U2和电流源、电阻、电压源的功率P1, P2, P3。 2 AU1U25 U3 3 V图 1.10 例1.3图例例1.3(二)(二)VUUUVU1331010253212电流源的电流、电压选择为非关联参考方向, 所以P1=U1Is=132=26W (发出)电阻的电流、电压选择为关联参考方向, 所以P2

22、=102=20W (接受)电压源的电流、 电压选择为关联参考方向, 所以P3=23=6W (接受)解:教学方法以实际电池为例来阐述电压源的特点 1.直流电压源的电流是怎样变化的? 2 .直流电流源的端电压怎样确定?举例说明。思考题1.6 基尔霍夫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目的与要求目的与要求 1.理解支路、节点、回路、网孔的定义2.掌握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基尔霍夫电压定律重点与难点重点与难点 重点重点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基尔霍夫电压定律难点难点 用基尔霍夫定律分析电路基尔霍夫定律是集中参数电路的基尔霍夫定律是集中参数电路的基本定律基本定律, 它包括电流定律和电压它包括电流定律和电压定律定律(1)支路支路:

23、 电路中流过同一电流的一个分支称为一条支路。(2)节点节点: 三条或三条以上支路的联接点称为节点。 (3) 回路回路: 由若干支路组成的闭合路径,其中每个节点只经过一次, 这条闭合路径称为回路。 (4) 网孔网孔: 网孔是回路的一种。将电路画在平面上, 在回路内部不另含有支路的回路称为网孔。一、相关名词一、相关名词二、二、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一)(一)1.在集中参数电路中, 任何时刻, 流出(或流入)一个节 点的所有支路电流的代数和恒等于零, 这就是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简写为KCL。 二、二、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二)(二)0431iii(

24、1.14)写出一般式子, 为i=0把式(1.14)改写成下式, 即i1=i3+i4对图 1.11 中的节点a, 应用KCL则有二、二、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三)(三)657892134gi3i4bi5ci2fdei6Sai1图1.11 电路实例二、二、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四)(四)2.在集中参数电路中, 任何时刻, 流入一个节点电流之和等于流出该节点电流之和。 3. KCL原是适用于节点的, 也可以把它推广运用于电路的任一假设的封闭面。例如图1.11所示封闭面S所包围的电路。126iii三、三、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

25、(一)(一) 0u(1.16)1.定义: 在集中参数电路中, 任何时刻, 沿着任一个回路绕行一周, 所有支路电压的代数和恒等于零, 这就是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简写为KVL。 用数学表达式表示为三、三、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二)(二)2. 在写出式(1.16)时, 先要任意规定回路绕行的方向, 凡支路电压的参考方向与回路绕行方向一致者, 此电压前面取“+”号, 支路电压的参考方向与回路绕行方向相反者, 则电压前面取“-”号。在图1.11中, 对回路abcga 应用KVL, 有0gacgbcabuuuu三、三、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三)(三)0gacgacuuu(1.17)3. 如果一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