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计算机及仪表电缆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计算机及仪表电缆的代号、规格、结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验收规则等。本标准包括了阻燃、无卤低烟、耐火类型的电缆。本标准适用于电子计算机系统、监控回路、自动化控制系统的信号传输及检测仪器、仪表连接等连接线路。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 1.1 标准化工作导则GB/T 2900.10 电工术语 电缆GB/T 395
2、6 电缆的导体GB/T 9330 塑料绝缘控制电缆GB/T 2952 电缆外护层GB/T 6995 电线电缆识别标志JB/T 8137 电线电缆交货盘GB/T 19666 阻燃和耐火电线电缆通则GB/T 2951 电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GB/T 3048 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GB 5441 通用电缆试验方法GB/T 17650 取自电缆或光缆的材料燃烧时释出气体的试验方法JB/T 10696 电线电缆机械和理化性能试验方法3 产品代号、表示方法和规格3.1 产品代号系列代号计算机及仪表用电缆 DJ导体代号铜导体 省略绝缘代号 聚氯乙烯绝缘 V聚乙烯绝缘 Y无卤低烟阻燃聚烯烃绝缘 E交
3、联聚乙烯绝缘 YJ屏蔽代号铜丝编织屏蔽 P铜带或铜塑复合带屏蔽 P2铝塑复合带 P3护套代号聚氯乙烯护套 V聚乙烯 Y无卤低烟阻燃聚烯烃护套 E铠装代号 双钢带铠装 2外护套代号聚氯乙烯护套 2聚乙烯护套 3无卤低烟阻燃聚烯烃护套 3结构代号软结构移动敷设用) R燃烧特性代号 阻燃A类 ZA阻燃B类 ZB阻燃C类 ZC阻燃D类 ZD无卤低烟 WD耐火 N3.2 产品表示方法3.2.1 产品用型号、规格和标准编号表示3.2.2 产品表示方法举例1)10对2芯1.0mm2铜导体聚乙烯绝缘铜丝编织总屏蔽聚氯乙烯护套计算机电缆。DJYVP 10X2X1.0 Q/LT 02-20152)20对2芯1.0
4、mm2铜导体聚乙烯绝缘铜带分屏蔽铜带总屏蔽双钢带铠装聚氯乙烯护套计算机电缆。 DJYP2VP2-22 20X2X1.0 Q/LT 02-2015 3.3 产品规格 产品规格见表1表1 产品规格标称截面mm2成缆元件结构对线组三线组四线组0.5 0.75 1.0 1.5 2.51501241104 使用特性4.1 工作电压交流50Hz U0/U 300/500V4.2 电缆长期最高工作温度聚氯乙烯绝缘电缆 70聚乙烯绝缘电缆 70无卤低烟阻燃聚烯烃绝缘电缆 70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 905 技术要求5.1 导体5.1.1 导体应符合GB/T 3956的第1种、第2种的要求,软导体应符合GB/T 3
5、956中的第5种导体。镀锡铜线还应符合GB/T 4910中TXR型镀锡铜线的要求5.1.2 导体表面应光洁、无毛刺、无油污、无机械损伤。5.2 绝缘5.2.1 绝缘应为表2所列的挤包固体介质的一种5.2.2 绝缘标称厚度应符合表3规定。绝缘的平均厚度应不小于标称厚度。其最薄处厚度应不小于标称厚度的%90-0.1mm。5.2.3 绝缘线芯如采用颜色识别标志,其颜色应符合GB/T 6995规定,颜色应不迁移、不褪色。5.2.4 绝缘物理机械性能符合表5的要求。5.2.5 绝缘线芯应按GB/T 3048的规定经受4kV交流50Hz火花试验检查。表2 绝缘混合料绝缘混合料代号最高工作温度聚氯乙烯PVC
6、/A70聚乙烯PE70无卤低烟阻燃聚烯烃WJ170交联聚乙烯XLPE90表3 绝缘厚度导体标称截面mm2绝缘厚度mm聚氯乙烯聚乙烯交联聚乙烯无卤低烟阻燃聚烯烃0.50.60.50.40.60.750.60.60.50.61.00.60.60.50.61.50.70.60.60.72.50.70.70.60.7表4 绝缘线芯色谱线对序号12345678910中心对1蓝/白中心对2蓝/白红/蓝中心对3蓝/白红/白红/蓝中心对4蓝/白红/白绿/白红/蓝中心对5蓝/白红/白绿/白红/白红/蓝层绞对蓝/白除第1对(蓝/白),最后1对(红/蓝)以外的奇数对和偶数对以此类推红/蓝注:绝缘颜色可按用户要求选用
7、5.3 成缆元件5.3.1 成缆元件的结构1)对线组两根绝缘导体相互绞合在一起,并分别标定为a线、b线;2)三线组三根绝缘导体相互绞合在一起,并分别标定为a线、b线和c线;3)四线组四根绝缘导体相互绞合在一起,并分别标定为a线、b线、c线和d线。5.3.2 成缆元件的节距成品电缆中,1.5mm2及以下任一成缆元件的最大绞合节距应为100mm;2.5mm2及耐火型电缆任一成缆元件的最大绞合节距应为120mm。电缆中非屏蔽成缆元件相邻宜采用不同的绞合节距。5.3.3 成缆元件的识别成缆元件可采用色带或数字或色谱识别。如采用色谱识别,对线组色谱推荐采用蓝/白、红/白、绿/白、红/蓝,蓝/白对为标志对
8、,其色谱推荐按表4规定执行。三线组和四线组色谱制造企业自定。5.3.4 对于非屏蔽两对电缆也可采用四芯星绞组型式,星绞节距应不大于150mm。5.4 成缆元件分屏蔽5.4.1 分屏蔽可采用金属带绕包或纵包或金属丝编织型式。软电缆如用于移动场合应采用铜丝编织结构型式。5.4.2 对于金属带屏蔽,屏蔽带下应纵放一根标称截面不小于0.2mm2的圆铜线或镀锡圆铜线作为引流线,确保屏蔽的电气连续性。金属屏蔽带的厚度为0.050.10mm,重叠绕包层的重叠率应不低于25%,纵包重叠率应不低于15%,复合带材其金属面应向内侧,包带层应平整不得漏包。5.4.3 对于编织屏蔽层,编织单线直径不小于0.12mm,
9、编织密度不小于80%,编织密度按5.6.3计算。5.4.4 在屏蔽层的外面应绕包二层0.05mm厚的聚酯带或其它在电缆最高额定工作温度下不会熔融的非吸湿性带材,每层的最小搭盖为25%,或是绕包一层,最小搭盖为50%。表5 绝缘物理机械性能序号性能项目单位性能要求PVC/APEWJ1XLPE1机械性能(GB/T 2951.11)1.1原始抗张强度 最小N/mm212.512.59.012.5原始断裂伸长率 最小%1501501252001.2空气烘箱老化试验(GB/T 2951.12)处理条件温度(偏差±2)100100100135时间h168168168168老化后的抗张强度 最小N
10、/mm212.5一一一变化率 最大%±25±25±30±25老化后的断裂伸长率 最小%150一100一变化率 最大%±25±25±40±252热延伸试验(GB/T 2951.21)处理条件温度(偏差±3)一一一200负荷时间min15机械应力N/mm20.2载荷下伸长率 最大%175冷却后永久伸长率 最大%153抗开裂试验(GB/T 2951.31试验条件温度(偏差±3)V150一130一时间h114高温压力试验(GB/T 2951.31试验条件温度(偏差±2)V80一80一5收缩试验
11、(GB/T 2951.13标志间长度Lmm一一200200温度(偏差±3)100130持续时间h11最大允许收缩率%446低温性能试验(GB/T 2951.14未经老化前进行试验冷弯曲试验(直径12.5mm)温度(偏差±2)-15一-15一温度(偏差±2)-15-157吸水试验GB/T 2951.13电气法温度(偏差±2)持续时间h70240一8吸水试验(08/12951.13)重量分析法温度(偏差±2)一一一85持续时间d14重量最大增量mg/cm219耐酸碱试验(附录B10腐蚀性(无卤)(GB/T 17650.2PH值 最小S/ mm一一4
12、.3一电导率 最大S/ mm105.5 缆芯结构5.5.1 缆芯绞合缆芯按同心式绞合,相邻层绞向相反,最外层绞向为右向。缆芯绞合节距不大于成缆外径的25倍。5.5.2 缆芯包带缆芯外重叠绕包一层厚度为0.05mm聚酯带,也可采用其它在电缆最高额定工作温度下不会熔融的非吸湿性带材作为包带材料,其绕包重叠率不小于50%;或绕包二层,绕包重叠率不小于25%。5.6 总屏蔽5.6.1 屏蔽形式屏蔽形式分铜丝编织,复合带材绕包或纵包,铝塑复合带+铜丝编织等型式。软电缆如用于移动场合应采用铜丝编织结构型式。5.6.2 金属带绕包或纵包采用0.050.10mm的软铜带或符合金属带重叠绕包或纵包,重叠率应不小
13、于15%。复合带材其金属面应向内侧。包带时应在金属带下纵向放置一根标称截面不小于0.5mm2的圆铜线或镀锡圆铜线构成的引流线。5.6.3 铜线编织如果采用铜线编织,编织用圆铜线的标称直径应符合表6的规定,其编织密度应不小于80%。铜线编织时不允许铜线头裸露在编织层外面,铜线头裸露时应停车修整。铜线编织层不允许整体焊接。表6 编织用圆铜线标称直径编织前假定直径dmm圆铜线标称直径mm编织前假定直径dmm圆铜线标称直径mmd100.1520d300.2510d200.2030d0.30注:假定直径计算方法按照GB/T 9330.1-2008的附录A的规定(以下同), 其中:对线组线对假定外径 dp
14、=DC×2+2pmm三线组线对假定外径 dp=DC×2.16+2pmm四线组线对假定外径 dp=DC×2.42+2pmm式中:DC为绝缘线芯假定直径 p分屏蔽层(若有)的标称厚度,其值按照GB/T 9330.1-2008的附录A中A.2.4的规定。成缆外径:对线组:Dp=dp×k×cfmm cf:分屏为0.89,总屏为0.82;三线组:Dp=dp×k×cfmm cf:分屏为0.94,总屏为0.87;四线组:Dp=dp×k×cfmm cf:分屏为1.0,总屏为1.0。k为成缆系数,见GB/T 9330.1-
15、2008的附录A编织层编织密度按公式(1)计算P=(2p-p2)×100 (1) 式(1)中:P编织层编织密度,%P单向覆盖系数式(2)中:D编织层的平均外径,mm d编织铜线的直径,mm m编织机同一方向的锭数n每锭的编织线根数L编织节距,mm5.6.4 采用铝塑复合带铜丝编织的编织型式时,铝塑带的金属面应朝向铜丝编织层,其绕包重叠率和编织密度分别符合5.6.2和5.6.3的要求。5.6.5 总屏蔽层外允许重叠绕包一层0.05mm聚酯带或在电缆最高额定工作温度下不会熔融的非吸湿性带材。5.7 铠装如果用户对电缆有铠装要求,铠装应符合GB/T 2952标准的规定。5.8 电缆外护层5
16、.8.1护套材料护套应为表7所列的挤包固体介质的一种。外护套材料应与绝缘的工作温度等级相适应。表7 护套混合料护套混合料代号正常运行时导体最高温度聚乙烯PE70无卤低烟阻燃聚烯烃WH170聚氯乙烯ST1ST27095.8.2 护套厚度挤包护套标称厚度值TS以mm计)应按下列公式计算:TS=0.025D十0.9最小厚度为1.0mm 式中:D挤包护套前电缆的假定直径,mm。上式计算出的数值应按四舍五入修约到0.1mm。护套平均厚度应不小标称厚度,其最薄处厚度应不小于标称厚度的85%一0.1mm 5.8.3 护套应紧密挤包在缆芯上,护套应均匀光洁圆整无缺陷。护套机械物理性能符合表9的规定。6 成品电
17、缆6.1 电缆外径如用户对电缆外径上下限值有要求,其电缆外径平均上限值和平均下限值的规定值按照用户要求值,若用户没有具体值,则按附录C计算。6.2 成品电缆绝缘物理机械性能符合第5.2.5条的要求6.3 成品电缆护套物理机械性能符合第5.8.3条的要求6.4 成品电缆的电压试验。成品电缆不浸入水中进行下述工频电压试验。对无屏蔽和无铠装的电缆,电压应加在导体之间,试验电压值应为1500V;对有屏蔽或有铠装的电缆, 电压应加在导体之间和导体与接地的屏蔽和铠装之间,试验电压值应为1000V,电压应逐渐增加,并维持满1分钟,绝缘应不击穿。 表9 护套物理机械性能6.5 绝缘电阻6.5.1 待测的每一导
18、体相对于其余束在一起的导体/屏蔽/铠装之间的绝缘电阻,用直流500V电压试验,稳定充电1分钟后,PE、XLPE绝缘20时每公里应不小于3000M,PVC、WJ1绝缘20时每公里应不小于25M。6.5.2对于有单独屏蔽对的电缆,当试验电压为直流500V,稳定充电1分钟后测得的屏蔽之间的绝缘电阻,20时每公里应不小于1M。6.6工作电容成缆元件1kHz时的工作电容和电感电阻比L/R应不超过表10的规定表10 电气特性序号电气特性单位绝缘材料PE、XLPEPVC、WJ1mm20.50.751.01.52.50.50.751.01.52.51最大工作电容1.1无屏蔽电缆pF/m758590250250
19、2501.2只有总屏蔽电缆(除1成缆元件与2成缆元件外)7585902502502501.3有总屏蔽的1成缆元件和2成缆元件的电缆以及所有带单独屏蔽对的电缆。1151251302802802802最大的L/R尺比H/2540652540656.7 电容不平衡6.7.1 屏蔽电缆线对对地的最大电容不平衡值,长度为250m,频率为1kHz时,应不超过500pF。对不是250m长度测量值应做如下核正:测量值应乘上250/L, L是试验电缆的长度(m),少于100m长度作100m考虑。6.7.2 无分屏蔽电缆线对与线对的最大电容不平衡值,长度为250m,频率为1kHz时,应不超过250 pF, 对不是
20、250m长度测量值应做如下核正:测量值应乘上250/L,L是试验电缆的长度(m),少于100m长度作 100m考虑。6.8 屏蔽抑制系数电缆屏蔽抑制系数,只有总屏或只有分屏的电缆最大应不超过0.05,分屏加总屏的电缆最大应不超过0.01。其试验方法按附录B。注:该项试验在用户要求时测试。6.9 如产品代号前有燃烧特性代号,其性能和要求符合GB/T 19666的要求。6.10 成品电缆标志成品电缆的护套表面应有制造厂名称、产品型号及额定电压的连续标志,标志应字迹清楚、容易辨认、耐擦。成品电缆标志应符合GB/T 6995规定7 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7.1 产品应有制造厂检查合格后方能出厂,每个出厂的
21、包装件上应附有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7.2 每批抽样数量按交货批至少抽取1个试样,也可由供需双方协议规定。抽样检验项目的结果不合格时,应加倍取样对不合格项目进行第二次试验,仍不合格,应对整批产品逐一进行试验。7.3 产品外观应在正常视力下逐批检查。7.4 产品按表11规定的试验项目进行试验验收。表11 试验方法序号检验项目条文号检验规则试验方法1结构尺寸1.1绝缘厚度5.2.2T、SGB/T 2951.111.2绞合节距5.3.2、5.4.5、5.5.1.2T、S正常目力和直尺1.3屏蔽5.4、5.6T、S正常目力和千分尺1.4成缆5.5T、S正常目力1.5铠装5.7T、SGB/T 2951.1
22、11.6护套厚度5.8.2T、SGB/T 2951.111.7电缆外径6.1用户要求时GB/T 2951.112绝缘物理机械性能6.2T、S表5性能项目所列3护套物理机械性能6.3T、S表9性能项目所列4电性能4.1导体电阻(20)5.1.4T、RGB/T 3048.44.2电压试验6.4TGB/T 3048.64.3绝缘电阻试验6.5TGB/T 3048.84.4工作电容6.6TGB 5441.24.5电容不平衡6.7TGB 5441.34.6屏蔽抑制系数6.8用户要求时附录B5燃烧性能6.9T、SGB/T 196666标识6.10T、RGB/T 69957交货长度8T、R计米器8 交货长度
23、根据双方协议长度交货。双方如无协议时允许交货长度应不小于100m。允许长度不小于20m的短段电缆交货,其数量应不超过交货总长度的10%长度计量误差不超过±0.5%9 电缆、运输和保管9.1 电缆应妥善包装在符合JB/T 8137规定要求的电缆盘上交货。电缆端头应可靠密封,伸出盘外的电缆端头应加保护保护罩,伸出的长度应不小于300mm,重量不超过80Kg的短段电缆,可以成圈包装。电缆的筒体直径应符合下列规定:金属带屏蔽型电缆其用电缆盘筒体直径应不小于电缆外径的12倍。其它型式电缆其用电缆盘筒体直径应不小于电缆外径的8倍。电缆盘外应加竹笆或其它更好的材料作为电缆的保护层。9.2 成盘电缆
24、的电缆盘外侧的及成圈电缆的附加标签应标明: a)制造厂名称或商标; b)电缆型号和规格; c)长度,md)毛重,Kge)制造日期:年 月;f)表示电缆盘正确滚动方向的符号;g)本标准编号。9.3 运输和保管应符合下列要求:a)电缆应避免在露天存放,电缆盘不允许平放;b)运输中严禁从高处扔下装有电缆的电缆盘,严禁机械损伤电缆;c)吊装包装件时,严禁几盘同时吊装。在车辆、船舶等运输工具上,电缆盘必须放稳,并用合适方法固定,防止互撞或翻倒。附录A(规范性附录)耐酸碱试验方法应按GB/T 2951.21-2008第10条的方法做试验。使用如下条件:处理条件:酸液类型 N盐酸标准溶液(1mol/L)碱液
25、类型 N氢氧化钠标准溶液(1mol/L) 温度 (23+2)时间 168h试验要求:抗张强度变化率 最大±30%断裂伸长率最小 100%注:需要做两项独立的试验,一项使用酸液,一项使用碱液。附录B(规范性附录) 屏蔽抑制系数模拟试验方法B1试验原理线路图见图B1图B1试验原理线路图图中:RT一感应调压器 HT一高压变压器D高压整流器Rs充电电阻C一高压脉冲电容器SG一导火球隙Rp一放电电阻S支柱瓷套HV一高压导线10被试电缆B2试验方法试验包括两根样品:一根为测试电缆样品,另一根为相同结构的无屏蔽比对电缆样品。将采用200mm铜管的高压导线,水平放置在绝缘支柱上,模拟高压变电站的高压
26、母线(暂态高压源),在高压导线的正下方,沿地坪水平放置电缆样品,耦合长度20m。样品一端浮空,另一端直接引入控制室内,任一线芯接至瑞士Hacfely64脉冲峰值电压表(或其它相当脉冲峰值电压表),对有屏蔽层的电缆样品,利用短引接线将屏蔽层接至测量仪器的接地端并接地,对无屏蔽层的电缆样品,仅测量任一线芯对地的电压。当暂态高压源通过250mm导火球隙放电而施加至高压导线时,仪器立即自动记录电缆样品线芯上所耦合的暂态电压值。B3试验结果计算在暂态高压源为同一电压值下,分别记录测试电缆样品线芯上所耦合的暂态电压值(Ux,取30个点的数学平均值),和无屏蔽层电缆线芯所耦合的暂态电压值(Uo,取30个点的
27、数学平均值),按下式计算屏蔽结构电缆的屏蔽抑制系数(R)。 附录C(规范性附录) 圆形导体的电缆外形尺寸平均值上限和下限的计算C.1概述 本附录规定了圆形铜导体电缆外径平均值的上限和下限的计算方法。C.2平均外径下限的计算C.2.1取导体直径为D,其值见表C.2给出的导体下限值。C.2.2导体直径(见C.2.1)两倍绝缘厚度的规定平均值和线芯上任何其他规定的包覆层的两倍规定平均值来计算线芯的标称直径。C.2.3将C.2.2得到的值乘以表C.1的绞合系数k的值和对绞系数cf来计算绞合缆芯后的标称直径。对绞系数cf:对线组 分屏为0.89,总屏为0.82;三线组 分屏为0.94,总屏为0.87;四
28、线组 分屏为1.0,总屏为1.0。表C.1绞合系数k值芯 数绞合系数k芯 数纹合系数k22.00246.0032.16256.0042.42266.0052.70276.1563.00286.4173.00296.4173.35306.4183.45316.7083.66326.7093.80336.7094.00347.00104.00357.00104.40367.00114.00377.00124.16387.33125.00397.33134.41407.33144.41417.6715 4.70 427.67164.70437.67175.00448.00185.00458.00187.00468.00195.00478.00205.33488.15215.33528.41225.67619.00235.67各芯绞合在一层中C.2.4将由C.2.3所得值加两倍护套厚度规定平均值和电缆绞合缆芯规定的其他包覆层必须或任选)的两倍厚度规定的平均值来计算成品电缆的标称外径DO。编织层的厚度为编织单线直径的2.5倍。C.2.5把DO乘以0.97修约后得到的值,即为电缆平均外径的下限Dmin如果0.97DO5m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国木浆水刺纸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农业GIS成图与处理软件系统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京式月饼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4D影院仿真设备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童拖鞋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协议转换器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二零二五年度教育机构消毒设施安装与维护合同2篇
- 2025版物业管理合同法律制度与社区物业管理市场拓展3篇
- 二零二五年度绿色能源项目借款合同汇编与环境效益3篇
- 二零二五版双方自愿离婚手续办理及法律咨询合同2篇
- GB/T 16895.3-2024低压电气装置第5-54部分:电气设备的选择和安装接地配置和保护导体
- 安徽省合肥市2025年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题(含答案)
- 计划合同部部长述职报告范文
- 统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经典常谈》阅读指导 学案(含练习题及答案)
- 风光储储能项目PCS舱、电池舱吊装方案
-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期末试卷
- GJB9001C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培训专题培训课件
- 二手车车主寄售协议书范文范本
- 窗帘采购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策略的探究
-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同步课时作业(全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