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法律法规讲义第一讲 概述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经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考核审查,颁发资质证书。2004年4月1日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制度,2005年开始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全国统一考试。第一章 概论第一节 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概念一、环境以人为主体的整个外部世界,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而生物科学和生态学所称的环境以生物为主体。环境质量指一个具体环境中,环境总体或某些要素对人群健康、生存和繁衍以及社会经济发展适宜程度的量化表达。包括综合环境要素和各要素的环境质量。二、环境容量一定地区、自然净化能力、环境目标值、污染物最大排放量。三、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
2、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 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分类如下:按照评价对象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按照环境要素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声环境影响评价、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按照时间顺序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环境影响预测评价、环境影响后评价。“三同时”制度建设项目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是环境影响评价的延续。第二节 环境影响评价的产生与发展一、环境影响评价的由来1969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国家环境政策法,1970年1月1日正式实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把环境影
3、响评价用法律固定下来 并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国家。二、我国环境影响评价的发展沿革引入和确立阶段1. 1973年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后,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开始引入我国。2. 1979年4月关于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情况的报告把环境影响评价作为一项方针政策再次提出,北京师范大学等单位 开展了我国第一个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3. 1979年9月,环境保护法(试行)颁布,标志着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正式确立。规范和建设阶段1. 1981年,颁发基本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明确把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纳入基本建设项目审批程序中。2. 1986年,颁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证书管理办法(试行),在我国开始
4、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单位的资质管理。3. 1989年12月26日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为行政法规中具体规范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提供了法律依据和基础。强化和完善阶段1. 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开发区);加强生态影响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2. 1998年11月29日国务院253号令颁布实施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这是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第一个行政法规。3. 1999年3月,国家环保总局颁布第2号令,公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格证书管理办法;同年4月,关于公布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试行)的通知公布了分类管理名录。提高和拓展阶段1. 2002年10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
5、响评价法,环境影响评价从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扩展到规划影响评价,2003年9月1日正式实施。2. 2004年2月,人事部、国家环保总局决定在全国环境影响评价系统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制度。第三节 中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体系环境影响评价作为一个完整体系应包括:健全的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制度;实用完善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评价标准和评 价方法研究成果;一支高素质的技术服务的机构和人员队伍。第四节 环境影响的基本原则8点基本原则第二讲 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第一节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适用范围和要求1. 环境影响评价法要求“国务院有关部门”和“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组织编制的有关规定
6、须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2. 环境影响评价的规划分为三种类型,即综合性规划、专项规划和指导性规划。3.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分为两种类别,即环境影响的篇章或者说明、环境影响报告书。4. 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七条规定综合性规划要求编写“该规划编制的有关环境影响的篇章或者说明”;专项规划和指导性规划应提出环境影响报告书。对一些专项规划也属于宏观的、综合指导性的,环境影响评价法第八条第二款规定,应编写该规划有关环境影响的篇章或者说明,不须提交环境影响报告书。5. 编制环境影响的篇章或者说明的规划的具体范围土地利用的有关规划,区域、流域、海域的建设、开发利用规划等综合性规划;6. 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规划的具
7、体范围工业、农业、畜牧业、林业、能源、水利、交通、城市建设、旅游、自然资源开发的有关专项规划。第二节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内容及工作程序一、主要内容1. 规划有关环境影响的篇章或说明的内容2. 专项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的主要内容:(一)实施该规划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的分析、预测和评价;(二)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三)环境影响评价的结论。两者的区别在于“专项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更强调必须有环境影响评价的明确结论。二、工作程序3.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时段是在规划的编制过程中和规划草案上报审批前进行4.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公众参与只限于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专项规划,并且还应是规划实施
8、可能造成不良环境影响并直接涉及公众环境权益的。其形式有论证会、听证会或者其他形式。5. 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报送与审查环境影响报告书与规划草案一并送审。6. 规划审批7. 规划的跟踪评价是指规划实施后,及时组织力量,对该规划实施后的环境影响及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对策和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调查、分析、评估,发现有明显的环境不良影响的,及时提出并采取新的相应改进措施。第三节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律责任一、规划编制部门有关人员的法律责任1. 弄虚作假或者失职行为“五种情况”2. 环境影响评价是否严重失实的“三方面”判定3. 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负责人员,由上级机关或者监察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分二、
9、规划审批机关有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违法批准了违法的规划草案,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上级机关或者监察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分。第三讲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分类管理一、分类管理的原则1. 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全面、详细的评价。2. 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轻度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进行分析或者专项评价。3. 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很小,不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应当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二、有关分类管理的具体规定1. 环境影响报告书2. 环境影响报告表3. 环境影响登记表“环境敏感区”需特殊保护地区、生态敏感与脆弱区、社会关注区建设项目环
10、境影响评价文件的编制要求一、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基本内容1. 报告书的基本内容: “七个方面”2. 环境影响报告表和环境影响登记表的内容和格式二、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的要求1. 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的总体要求内容应“全面”、“概括”;文字应简洁、准确;采用图表、照片;原始数据、全部计算过程等不必在报告书中列出,必要时可编入附录;参考文献按发表时间次序由近至远列出目录。2. 环境影响评价大纲的编制要求环评工作需要较长的工作周期,有些工作不可重复,为减少工作失误,要求首先编制“评价大纲”环评的工作方案、调查方案、监测方案、预测方法和评价方法等。3. 工程分析的原则资料、数据通过复核校对后引用;可定量表述的
11、内容尽量给出定量结果。4. 环境现状调查的原则根据建设项目的环境特点,确定环境要素的现状调查范围,并筛选出应调查的有关参数。5. 环境影响预测的原则6. 方法及其应用原则单项评价方法是以国家、地方的有关法规、标准为依据,评定与估价各评价项目的单个质量参数的环境影响。注意预测 值应叠加环境质量现状值,评价某个环境质量参数在不同情况下的预测值;单项评价应有重点。多项评价方法适用于各评价项目中多个质量参数的综合评价。注意重点选择适当的质量参数进行评价。7. 环境影响报告书结论的编写原则:“客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报批一、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编制时段1.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第九条规定2. 20
12、04年国家发改委与国家环保局联合发文二、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审批权限1. 2. 2004年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环保局联合发文进一步明确“分级审批权限”国家环保总局审批、省级环保部门审批、地市 级以上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审批三、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审批时限和重新报批审批时限60、30、15天内;重新审核10天内。“两种特殊情况”四、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中提出的环境保护对策措施要求 “三同时”制度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五、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后评价1.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预先评价) 建设、运行过程中出现重大变化 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后评价2. 重大变化,出现不符合审批
13、文件的情形(3点)3.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的主要内容主要针对建设项目的变化进行补充预测评价。第四讲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律责任一、建设单位及其工作人员的法律责任2种法律责任,单位处于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款,负责人员给予行政处罚 二、负责预审、审核、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部门的法律责任2种违法行为,行政处分第五讲 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管理第一节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的确立和沿革 1986年3月,发布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指出实行资格审查制度;同年6月,颁布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证书管理办法(试行)。 一、实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证书管理办法(试行)阶
14、段(19861989) 综合证书和专项证书、两级核发、两级管理; 二、实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证书管理办法阶段(19891998) 甲级证书和乙级证书、两级核发、事业单位级别限制 三、实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格证书管理办法阶段(1998至今) 1998年11月,国务院253号令发布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以国家法规形式首次明确规定实行资格审查制度。 甲级证书和乙级证书、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核发、评价证书包含评价等级和范围
15、0; 2004年2月发布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 第二节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管理的法律法规规定 第三节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的资质管理 1.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的条件 起码条件、基础条件、重要条件 2.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的分级 甲级4名高级和6名中级技术职称的专职人员,且最少有6名专职技术人员具有3年以上从业经验。 乙级至少配备6名中、高级技术职称的专职人员, 3.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工作范围的划分 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须按照评价工作范围进行,而编制
16、环境影响报告表不受限制 评价工作范围包括:评价的环境影响要素(10种)和行业类别(18个)两部分。 4.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资质的申请和审查 申请包括4项内容,申请呈报国家环保总局; 审查统一安排、严格公正、综合考评(材料审查,专家评议,现场考察) 5. 环境影响评价资格证书的管理与考核 (1)合同标明评价证书的级别和编号; (2)附评价资格证书的缩印件; (3)盖公章; (
17、4)填写“环境影响评价单位工作业绩记录表”,上报; (5)评价工作的考核(定期考核、日常考核); (6)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收费标准; (7)公布评价单位名单。 6. 环境影响评价的收费管理 收费依据1981发布的基本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和1986年发布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提出按工作量收费的原则,从可行性研究经费中支出。 2001年财政部和国家计委联合发文,将收费性质由行政事业性收费转为经营服务性收费,由价格部门管理。 现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收费依据2002年1月发布关于规范环境影响咨询收费有关问题的通知。属于中
18、介服务收 费,按照规定,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收费实行政府指导价,以基准收费价为基础,可以上下浮动20。 7.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收费的两种方式 估算投资额分档定额方式计费、咨询服务工日计费第六讲 环境影响评价人员的管理第四节 环境影响评价人员的管理2004年2月联合发布了关于印发<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实施办法>和<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核认定办法>的通知,规定从2004年4月1日实施环评工程师职业资格制度。1. 环评工程师职业资格制度实施目的2. 申请
19、报名考试条件3. 环评工程师职业资格制度的主要规定 “三个文件”第五节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的法律责任评价单位不负责任或弄虚作假的行为(4种)处罚:降低评价资质等级、吊销资质证书、所收费用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双罚原则)。评价单位“五种行为”处理规定:3个月以上、12个月以下的限期整改,逾期未整改的降低评价证书级别或吊销评价证书。 “双罚原则”评价单位构成犯罪,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对评价单位处以罚金,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处以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刑法第二百
20、二十九条)。第七讲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第一节 环境保护设施建设 环境保护设施各类污染控制设施、生态保护设施、节约资源和资源回收利用设施、环境监测设施“三同时”管理制度1973年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确定“三同时”正式确立为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一项基本管理 制度。内容。其核心是“同时投产”或“同时运行”。 第二节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 1.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建设项目竣工后,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根据环保法律法规的规定,依据环境保护验收监 测或调查结果,并通过现场检查等手段,考核该建设项目是否达到环境保护要求的活动。 其主要法律依
21、据是环境保护法第二十六条。 2. 2001年发布了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对环境保护验收的各个方面做出具体规定。 一、验收的分类管理 验收管理权限原则与评价文件审批权限相同(谁“审批”谁“验收”) 建设单位申请验收须提交的材料: 报告书监测报告或调查报告; 报告表监测表或调查表; 登记表登记卡。第八讲 验收的工作程序验收的工作程序 三、验收的范围 包括两方面与建设项目有关的各项环境保护设施;报告书(表)或登记表和有关项目设计文件规定应采取的其他各项环境保护措施。 &
22、#160; 四、验收时限 分为:建设单位提出验收申请的时限要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行政审批的时限要求。 1. 建设单位提出验收申请的时限要求分为正常情况、需延期情况和分期建设情况三类。 正常情况自建设项目投入试生产之日起3个月内申请 需延期情况最长不超过1年,核设施最长不超过2年;申请延期的几种情况。 分期建设分期验收 2.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行政审批的时限要求自收到申请之日起30日内完成验收。 五、验收条件 1.办法第十六条规定验收条件包括九个方面 2. 验收申请需
23、提交的资料主要包括申请报告(表)或登记卡、监测报告(表)或调查报告(表)、执行报告 第三节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中的法律责任 1. 建设单位的法律责任 (1)环保设施未与主体工程同时投入试运行限期整改,否则令其停止生产,同时处5万元以下罚款; (2)投入生产超过3个月而未申请验收或者延期验收限期办理,否则令其停止生产,同时处5万元以下罚款; (3)环保设施未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主体过程正式投入生产使用责令停产使用,整改,验收,否则处以10万元以下罚款。 2.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工作人员的法律责任
24、; 条例第三十条规定l 主要违法事实4点 处罚按照公务员条例规定给予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第九讲 环境保护基本法的有关规定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一、环境保护法的适用范围及监督管理1. 适用范围(注意环境定义)2.
25、; 监督管理“两大特点”:横向配置、纵向配置;“五种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教育手段、技术手段。3. 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有关规定“四层含义”4. 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标准定义;标准体系由“三级”、“五类”构成;5. 环境监测和状况公报制度环境监测定义;环境监测报告;环境状况公报制度二、保护和改善环境的有关规定1. &
26、#160; 特殊区域的环境保护特殊区域2. 农业环境的保护农业环境3. 海洋环境的保护4. 城市环境保护三、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1. 排污单位的环境保护责任申报登记,缴纳超标排污费并治理2. 污染严重单位的法律义务及污染事故的处理限期治理,及时处理,及时通报3 “三同时”管理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作用于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阶段,“三同时”管理
27、制度作用于建设项目立项后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第十讲 污染防治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一、水污染防治法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1. 2000年3月20日颁布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2. 水污染防治法适用范围和监督管理3. 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优先保护,设立保护区,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有权划定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保护区的划分等级及保护要求,保护区适用标准4. 防止地表水污染5. 防止地下水污染二、大气污染防治法的有关规定我国大气污染属于煤烟型污染,主要是粉尘和二氧化硫。1. 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2. 大气环境质量状况公报、预报制度3. 防治燃煤产生大气污染是我国大气污染防治的重要内容,主要防治措施4点4
28、. 防治废气、尘和恶臭污染(工业生产)三、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的有关规定1. 环境噪声及其污染环境噪声污染定义2. 规划布局减轻噪声污染3. 环境影响评价与“三同时”管理4. 工业噪声污染防治5. 建筑施工噪声污染防治工程开工15日内申报6.
29、 交通运输噪声污染防治第十一讲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有关规定四、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有关规定固体废物定义工业固体废物、城市生活垃圾以及有关的危险废物1. 适用范围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物品、物质适用本法,固体废物污染海洋环境的防治和放射性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纺织部适用该法2. 固体废物管理的原则“三化原则”、全过程管理原则、分类管理原则、污染者负责原则。3. 固体废物处理设施及选址
30、要求4. 危险废物的处理处置危险废物的分类管理禁止过境转移危险废物五、海洋环境保护法防止海岸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和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1. 适用范围适用于规定的地域管辖,和保护性管辖,即造成我国管辖海域污染的也适用于该法。2 海洋生态保护海洋自然保护区和特别保护区第十二讲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有关规定(续)1. 防治陆源污染物污染海洋环境入海排污口的设置审批、特殊污染源控制2.
31、 防治海岸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海洋环境3. 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海洋环境 六、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的有关规定1. 适用范围2 核设施的环境影响评价第十三讲 自然资源保护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一、草原法、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渔业法和自然保护区条例等1. 草原法的有关规定基本草原及特殊草原的保护、保护草原生态措施2. 森林法的有关规定天然林
32、保护区3 野生动物保护法的有关规定野生动物定义及保护分级、保护措施第十四讲 自然资源保护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续)1. 自然保护区条例的有关规定建立条件、自然保护区分级、自然保护区的分区及保护要求二、水法、防洪法和河道管理条例有关规定1. 水法2. 防洪法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法律法规精讲班第21讲讲义环境政策一、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1.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环境保护工作的基本原则协调发展,互惠共赢。正确处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关系,在发展中落实保护,在保护中促进发展,坚持节约发展、安全发展、清洁
33、发展,实现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强化法治,综合治理。坚持依法行政,不断完善环境法律法规,严格环境执法;坚持环境保护与发展综合决策,科学规划,突出预防为主的方针,从源头防治污染和生态破坏,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解决环境问题。不欠新账,多还旧账。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所有新建、扩建和改建项目必须符合环保要求,做到增产不增污,努力实现增产减污;积极解决历史遗留的环境问题。依靠科技,创新机制。大力发展环境科学技术,以技术创新促进环境问题的解决;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投入机制和部分污染治理设施市场化运营机制,完善环保制度,健全统一、协调、高效的环境监管体制。分类指导,突出重点。因地制
34、宜,分区规划,统筹城乡发展,分阶段解决制约经济发展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问题,改善重点流域、区域、海域、城市的环境质量。2.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有关要求促进地区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各地区要根据资源禀赋、环境容量、生态状况、人口数量以及国家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明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将区域经济规划和环境保护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在环境容量有限、自然资源供给不足而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实行优化开发,坚持环境优先,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和产品的升级换代,同时率先完成排污总量削减任务,做到增产减污。在环境仍有一定容量、资源较为丰富、发展潜力较大的地区实行重点开发,加快基
35、础设施建设,科学合理利用环境承载能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同时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做到增产不增污。在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和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实行限制开发,在坚持保护优先的前提下,合理选择发展方向,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确保生态功能的恢复与保育,逐步恢复生态平衡。在自然保护区和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地区实行禁止开发,依法实施保护,严禁不符合规定的任何开发活动。要认真做好生态功能区划工作,确定不同地区的主导功能,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格局。必须依照国家规定对各类开发建设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对环境有重大影响的决策,应当进行环境影响论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各地区、各部门要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编制各项发展规划的重
36、要指导原则,制订和实施循环经济推进计划,加快制定促进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相关标准和评价体系,加强技术开发和创新体系建设。要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根据生态环境的要求,进行产品和工业区的设计与改造,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法律法规精讲班第22讲讲义环境政策(续)在生产环节,要严格排放强度准入,鼓励节能降耗,实行清洁生产并依法强制审核;在废物产生环节,要强化污染预防和全过程控制,实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合理延长产业链,强化对各类废物的循环利用;在消费环节,要大力倡导环境友好的消费方式,实行环境标识、环境认证和政府绿色采购制度,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大力推行建筑节能,发展绿
37、色建筑。推进污水再生利用和垃圾处理与资源化回收,建设节水型城市。推动生态省(市、县)、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环境友好企业和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等创建活动。积极发展环保产业。要加快环保产业的国产化、标准化、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强政策扶持和市场监管,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打破地方和行业保护,促进公平竞争,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环保产业的发展。重点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环保技术装备和基础装备,在立足自主研发的基础上,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努力掌握环保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大力提高环保装备制造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推进重大环保技术装备的自主制造。培育一批拥有著名品牌、核心技术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能够提供较多就业机会的
38、优势环保企业。加快发展环保服务业,推进环境咨询市场化,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的作用。1.切实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1)以饮水安全和重点流域治理为重点,加强水污染防治。要科学划定和调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切实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建设好城市备用水源,解决好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坚决取缔水源保护区内的直接排污口,严防养殖业污染水源,禁止有毒有害物质进入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强化水污染事故的预防和应急处理,确保群众饮水安全。把淮河、海河、辽河、松花江、三峡水库库区及上游,黄河小浪底水库库区及上游,南水北调水源地及沿线,太湖、滇池、巢湖作为流域水污染治理的重点。把渤海等重点海域和河口地区作为海洋环保工作重点。严
39、禁直接向江河湖海排放超标的工业污水。(2)以强化污染防治为重点,加强城市环境保护。要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到2010年,全国设市城市污水处理率不低于7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不低于60%;着力解决颗粒物、噪声和餐饮业污染,鼓励发展节能环保型汽车。对污染企业搬迁后的原址进行土壤风险评估和修复。城市建设应注重自然和生态条件,尽可能保留天然林草、河湖水系、滩涂湿地、自然地貌及野生动物等自然遗产,努力维护城市生态平衡。(3)以降低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为重点,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加快原煤洗选步伐,降低商品煤含硫量。加强燃煤电厂二氧化硫治理,新(扩)建燃煤电厂除燃用特低硫煤的坑口电厂外,必须同步建设脱硫设施或者
40、采取其他降低二氧化硫排放量的措施。在大中城市及其近郊,严格控制新(扩)建除热电联产外的燃煤电厂,禁止新(扩)建钢铁、冶炼等高耗能企业。2004年年底前投运的二氧化硫排放超标的燃煤电厂,应在2010年底前安装脱硫设施;要根据环境状况,确定不同区域的脱硫目标,制订并实施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防治规划。对投产20年以上或装机容量10万千瓦以下的电厂,限期改造或者关停。制订燃煤电厂氮氧化物治理规划,开展试点示范。加大烟尘、粉尘治理力度。采取节能措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地热、生物质能等新能源,积极发展核电,有序开发水能,提高清洁能源比重,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4)以防治土壤污染为重点,
41、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开展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和超标耕地综合治理,污染严重且难以修复的耕地应依法调整;合理使用农药、化肥,防治农用薄膜对耕地的污染;积极发展节水农业与生态农业,加大规模化养殖业污染治理力度。推进农村改水、改厕工作,搞好作物秸秆等资源化利用,积极发展农村沼气,妥善处理生活垃圾和污水,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创建环境优美乡镇、文明生态村。发展县域经济要选择适合本地区资源优势和环境容量的特色产业,防止污染向农村转移。(5)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为重点,强化生态保护。坚持生态保护与治理并重,重点控制不合理的资源开发活动。优先保护天然植被
42、,坚持因地制宜,重视自然恢复;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天然草原植被恢复、退耕还林、退牧还草、退田还湖、防沙治沙、水土保持和防治石漠化等生态治理工程;严格控制土地退化和草原沙化。经济社会发展要与水资源条件相适应,统筹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建设节水型社会;发展适应抗灾要求的避灾经济;水资源开发利用活动,要充分考虑生态用水。加强生态功能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加强矿产资源和旅游开发的环境监管。做好红树林、滨海湿地、珊瑚礁、海岛等海洋、海岸带典型生态系统的保护工作。(6)以核设施和放射源监管为重点,确保核与辐射环境安全。全面加强核安全与辐射环境管理,国家对核设施的环境保护实行统一监管。核电发展的规
43、划和建设要充分考虑核安全、环境安全和废物处理处置等问题;加强在建和在役核设施的安全监管,加快核设施退役和放射性废物处理处置步伐;加强电磁辐射和伴生放射性矿产资源开发的环境监督管理;健全放射源安全监管体系。(7)以实施国家环保工程为重点,推动解决当前突出的环境问题。国家环保重点工程是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举措,从“十一五”开始,要将国家重点环保工程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有关专项规划,认真组织落实。国家重点环保工程包括:危险废物处置工程、城市污水处理工程、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燃煤电厂脱硫工程、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农村小康环保行动工程、核与辐射环境安全工程、环境管理能力建设工程
44、。2.加强环境监管制度的有关要求要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将总量控制指标逐级分解到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并落实到排污单位。推行排污许可证制度,禁止无证或超总量排污。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对超过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生态破坏严重或者尚未完成生态恢复任务的地区,暂停审批新增污染物排放总量和对生态有较大影响的建设项目;建设项目未履行环评审批程序即擅自开工建设或者擅自投产的,责令其停建或者停产,补办环评手续,并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对生态治理工程实行充分论证和后评估。要结合经济结构调整,完善强制淘汰制度,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及时制订和调整强制淘汰污染严重的企业和落后的生产能力、工艺、设备与产品目录
45、。强化限期治理制度,对不能稳定达标或超总量的排污单位实行限期治理,治理期间应予限产、限排,并不得建设增加污染物排放总量的项目;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务的,责令其停产整治。完善环境监察制度,强化现场执法检查。严格执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按照有关规定全面负责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环保总局及国务院相关部门根据情况给予协调支援。建立跨省界河流断面水质考核制度,省级人民政府应当确保出境水质达到考核目标。国家加强跨省界环境执法及污染纠纷的协调,上游省份排污对下游省份造成污染事故的,上游省级人民政府应当承担赔付补偿责任,并依法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赔付补偿的具体办法由环保总局会同有关部
46、门拟定。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法律法规精讲班第23讲讲义环境政策(续)注意: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p113)一、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两控区”)的环境政策污染控制要求:7点(P115116)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1. 重要生态功能区的类型和生态功能保护区的级别江河源头区、重要水源涵养区、水土保持的重点预防保护区和重点监督区、江河洪水调蓄区、防风固沙区和重要渔业水域等重要生态功能区,在保持流域、区域生态平衡,减轻自然灾害,确保国家和地区生态环境安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对这些区域的现有植被和自然生态系统应严加保护,通过建立生态功能保护区,
47、实施保护措施,防止生态环境的破坏和生态功能的退化。跨省域和重点流域、重点区域的重要生态功能区,建立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跨地(市)和县市)的重要生态功能区,建立省级和地(市)级生态功能保护区。2. 对生态功能保护区采取以下保护措施:停止一切导致生态功能继续退化的开发活动和其他人为破坏活动;停止一切产生严重环境污染的工程项目建设;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区内人口已超出承载能力的应采取必要的移民措施;改变粗放生产经营方式,走生态经济型发展道路,对已经破坏的重要生态系统,要结合生态环境建设措施,认真组织重建与恢复,尽快遏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3. 各类资源开发
48、的生态环境保护要求 切实加强对水、土地、森林、草原、海洋、矿产等重要自然资源的环境管理,严格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各类自然资源的开发,必须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依法履行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手续;资源开发重点建设项目,应编报水土保持方案,否则一律不得开工建设。4. “保护优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作方针四、关于资源综合利用1.资源综合利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容2.资源综合目录涉及的产品分类(P130)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法律法规精讲班第24讲讲义产业政策一、国家关于加强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协调配合的有关要求当前部
49、分行业制止低水平重复建设目录分“禁止”和“限止”两大类二、国家工商投资领域和外商投资产业目录三、国家关于制止钢铁、电解铝、水泥行业盲目投资及严格控制铁合金生产能力的有关规定1. 关于制止钢铁行业盲目投资的若干意见(1) 加强产业政策和规划导向(2) 严格市场准入管理(3) 强化环境监督和执法(4) 加强用地管理
50、(5) 加强和改进信贷管理(6) 认真做好项目的清理工作2. 关于制止电解铝行业违规建设盲目投资的若干意见(1)加强规划引导,严格项目管理(2)调整经济政策,控制新建项目(3)整顿开采秩序,合理利用资源(4)加强监督检查,规范建设行为3. 关于防止水泥行业盲目投资加快结构调整的若干意见(1) 完善产业政策(2) 科学规划布局(3) 严格市场准入(4) 强化环境监督(5) 加强资源管理环境影响评
51、价相关法律法规精讲班第25讲讲义钢铁产业发展政策四、 钢铁产业发展政策1. 钢铁产业布局调整的原则要求a) 要综合考虑矿产资源、能源、水资源、交通运输、环境容量、市场分布和利用国外资源等条件。b) 钢铁产业布局调整,原则上不再单独建设新的钢铁联合企业、独立炼铁厂、炼钢厂,不提倡建设独立轧钢厂,必须依托有条件的现有企业,结合兼并、搬迁,在水资源、原料、运输、市场消费等具有比较优势的地区进行改造和扩建。c) 新增生产能力要和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相结合,原则上不再大幅度扩大钢铁生产能力。d) 重要环境保护区、严重缺水地区、大城市市区,不再扩建钢
52、铁冶炼生产能力,区域内现有企业要结合组织结构、装备结构、产品结构调整,实施压产、搬迁,满足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要求。2. 钢铁工业装备水平和技术经济指标准入条件a) 建设烧结机使用面积180平方米及以上;焦炉炭化室高度6米及以上;高炉有效容积1000立方米及以上;转炉公称容量120吨及以上;电炉公称容量70吨及以上。b) 沿海深水港地区建设钢铁项目,高炉有效容积要大于3000立方米;转炉公称容量大于200吨,钢生产规模800万吨及以上。c) 钢铁联合企业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吨钢综合能耗高炉流程低于0.7吨标煤,电炉流程低于0.4吨标煤,吨钢耗新水高炉流程低
53、于6吨,电炉流程低于3吨,水循环利用率95%以上。其它钢铁企业工序能耗指标要达到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平均水平。d) 钢铁建设项目要节约用地,严格土地管理,有关部门要抓紧完成钢铁厂用地指标和建筑系数标准修订工作。 五、 电石行业准入条件、铁合金行业准入条件、焦化行业准入条件 电石行业准入条件 为有效遏制当前电石行业盲目投资,制止低水平重复建设,规范电石行业健康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按照调整结构、有效竞争、降低消耗、保护环境和安全生产的原则,对电石行业提出如下准入条件
54、。 1. 生产企业布局根据资源、能源状况和市场需求情况,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编制电石行业发展规划,引导本地区电石行业的发展,抑制盲目扩张。在国务院、国家有关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的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内,城市规划区边界外2公里以内,主要河流两岸、公路干路两侧,居民聚集区和其它严防污染的食品、药品、精密制造产品等企业周边1公里以内,不得新建电石生产装置。新建或改扩建电石生产装置必须符合本地区电石行业发展规划。鼓励新建电石装置与大型工业企业配套建设,以便做到资源、能源的综合利用。在电石生产能力
55、较大的地区,地方政府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建设区域性电石等高耗能、高污染工业生产区,做到集中生产,便于三废集中治理。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法律法规精讲班第26讲讲义焦化行业准入条件(续)2. 工艺与装备为满足节能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的要求,实现合理规模经济。 1)新建电石生产装置单台炉容量25000KVA;中西部具有独立运行的小水电及矿产资源优势的国家确定的重点贫困地区,单台炉容量12500KVA。 2)新建电石生产装置必须采用密闭式电石炉或内燃式电石炉,鼓励炉气的综合利用;中西部小水电丰富地区、孤网运行的地区,可以采用内燃式电石炉。 3)现有生产能力1万吨(单台炉容量5000KVA)以下电石炉和敞开
56、式电石炉必须依法淘汰;环保不达标的电石炉要立即停产改造,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改造为密闭式电石炉;改造为内燃式电石炉的企业,排污必须达到国家环保要求。 4)新建电石装置要求采用先进成熟技术,保证电石炉的安全、稳定和长期运转。具体要求如下:a)、采用先进的原料破碎、筛分、烘干设备,确保原料粒度、水分达到工艺要求;b)、采用自动配料、加料系统;c)、电极升降、压放、把持系统,必须采用先进的液压自动调节系统,使电极操作平稳,安全稳定可靠;d)、采用微机等先进的控制系统3. 能源消耗和资源综合利用 1)新建电石生产装置,吨电石(标准)电炉电耗应3250kwh。 2)现有电石生产装置经改造后,吨电石(标准)电
57、炉电耗应3400kwh。 3)密闭式电石装置的炉气(指CO气体)必须综合利用,正常生产时不允许炉气直排或点火炬。 4)粉状炉料必须回收利用。4、环境保护 1)所有电石生产必须达到国家环保要求。电石炉大气污染物排放必须符合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国标GB9078-1996)中“其它炉窑”的排放标准(国家新的环保标准出台后,按新标准执行)。 2)含尘炉气或利用后的再生气必须经除尘处理,达标排放。捕集后的粉尘不能造成二次污染。 3)原料和产品破碎、储运等过程产生的无组织排放含尘气体,必须集中收集除尘后达标排放。5. 监督与管理1)新建和现有电石生产装置进行改扩建,必须符合
58、上述准入条件。电石生产建设项目的投资管理、土地供应、环境评估、信贷融资等必须依据本准入条件。环境影响评估报告必须经省级及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2)新建或改扩建电石生产装置建成投产前,要经省级及以上投资、土地、环保、质检等管理部门及有关专家组成的联合检查组,按照准入条件要求进行监督检查。经检查未达到准入条件的,投资主管部门应责令限期完成符合准入条件(企业备案材料提供)的有关建设内容。环境保护行政执法部门要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加大处罚力度,同时限期整改。 3)新建电石生产装置,须经过有关部门验收合格后,按照有关规定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和排污许可证,企业方可进行生产与销售。现有符合条件及改
59、造后经省级有关部门验收合格的电石生产企业,也要按规定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和排污许可证。 4)各级电石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强对电石生产企业执行准入条件情况进行督促检查。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各级电石工业协会要宣传国家产业政策,加强行业自律,协助政府有关部门做好行业监督、管理工作。 5)对不符合准入条件的新建或改扩建电石生产项目,环保部门不得办理环保审批手续,金融机构不得提供信贷支持,电力供应部门依法停止供电。地方人民政府或相关主管部门依法决定撤销或责令关闭的企业,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责令其办理变更登记或注销登记。6、附则 1)铁合金矿热炉等矿冶炉改造为电石炉,视同新建电石生产装置。 2)本准入条件适
60、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台湾、香港、澳门特殊地区除外)所有类型的电石生产企业。 3)本条件自2005年1月1日起实施,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解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将根据电石行业发展和国家宏观调控要求进行修订。 铁合金行业准入条件 为遏制铁合金行业低水平重复建设和盲目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按照调整结构、有效竞争、降低消耗、保护环境和安全生产的原则,对铁合金生产企业提出如下准入条件。1. 工艺与装备 1)铁合金矿热电炉采用矮烟罩半封闭型或全封闭型,容量为25000KVA及以上(中西部具
61、有独立运行的小水电及矿产资源优势的国家确定的重点贫困地区,单台矿热电炉容量12500KVA),变压器选用有载电动多级调压的三相或三个单相节能型设备,实现操作机械化和控制自动化。中低碳锰铁和中低微碳铬铁等精炼电炉,可根据产品特点选择炉型,容量一般不得低于3000KVA。锰铁高炉容积为300立方米及以上。 2)原料处理、熔炼、装卸运输等所有产生粉尘部位,均配备除尘及回收处理装置,并安装省级环保部门认可的烟气和废水等在线监测装置。各类铁合金电炉、高炉配备干法袋式或其它先进适用的烟气净化收尘装置。湿法净化除尘过程产生的污水经处理后进入闭路循环利用或达标后排放。采用低噪音设备和设置隔声屏障等进行噪声治理。所有防治污染设施必须与铁合金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3)配备火灾、雷击、设备故障、机械伤害、人体坠落等事故防范设施,以及安全供电、供水装置和消除有毒有害物质设施。所有安全生产和安全检查设施必须与铁合金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2. 能源消耗 主要铁合金产品单位冶炼电耗:硅铁(FeSi75)不高于8500千瓦时/吨、硅钙合金(Ca28Si60)不高于12000千瓦时/吨、高碳锰铁不高于2600千瓦时/吨、硅锰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9月高一上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范文
- 2025年电销工作总结与2025年计划
- 度宣传工作总结及某年工作计划
- 9月份销售工作计划例文
- 第二学期保教管理的工作计划
- 2025财务出纳工作总结与2025计划
- 2025幼儿园健康教育工作计划范例
- 关于学生个人实习计划
- 《食品农药残留检测》课件
- 《食管癌鉴别诊断》课件
- 2023-2024学年云南省昆明市小学语文三年级期末高分试卷
- 量具检具清单
- 2023-2024学年江苏省昆山市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期末模考试题
- 江苏市政工程计价表定额计算规则
- 电缆桥架施工方案
- TFSRS 2.4-2019“抚松人参”加工技术规程 第4部分:生晒参片
- GB/T 18742.2-2017冷热水用聚丙烯管道系统第2部分:管材
- GB 22128-2019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企业技术规范
- 复读生励志主题班会
- 2023年复旦大学博士研究生科研计划书-模板
- 胶囊内镜的临床与应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