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辅导_第1页
高中作文辅导_第2页
高中作文辅导_第3页
高中作文辅导_第4页
高中作文辅导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石家庄精英中学学生课堂学习提纲 编号YWTG作文-5 时间:2013-10-10 编制:张小松 分论点论证班级: 姓名: 小组: 评价: 【学习目标】1、了解议论文的分论点论证。2、掌握分论点论证的三种方法。【重点难点】会运用分论点论证。【学法指导】(一)分论点论证的基本方法1.为什么要理解并掌握分论点论证在议论文写作中,学生时常犯这样的毛病:一篇文章在亮出观点之后,接下来便是举例,举了一个又一个,看看字数差不多了便收尾,简单照应一下中心论点。结果形成了“论点+论据”的格局,这样的文章,写得再有文采也只能是勉强及格。 当一篇议论文的中心论点明确之后,如何准确地分解成几个分论点,这是写好议论文的

2、一个重要环节。分论点是与中心论点相对而言的,但又从属于中心论点, 为论证中心论点而服务。一篇文章围绕中心论点,一般要分解出两个以上的分论点,这样既摆事实,又讲道理,文章才有说服力;如果不设置分论点,或者分论点立得不好,中心论点就得不到有力的证明。2.分论点论证的五种方法、概念分析法、因果分析法、辩证分析法、条件分析法、比较分析法(二)分论点论证举例 1、概念分析法。这里的概念指的是文章中心论点中的关键词语,对这些词语加以分析,明确其内涵和外延,有助于我们对中心论点进行分解。如“说面子 ”,有篇文章论证的中心是“维护国家人民尊严的面子不可丢,太看重个人面子的思想不可留”。要论述这个中心,必须分两

3、层来说:一是强调要维护国 家和人民的尊严;二是强调不要太注重个人的虚荣。这就是从中心论点中分解出来的两个分论点。 2、因果分析法。这里的“因”是指分论点,“果”是指中心论点。在确立了中心论点(果)后,再来分析达成这个结果的原因。如要论证“青年时代是黄金时 代”,可以先提问一下,为什么说青年时代是黄金时代呢?可以列出下面几个分论点:青年时代是体力充沛,精力旺盛的时代;青年时代是积累知识,增长才干 的时代;青年时代是建功立业的时代。这三个分论点分别从三个不同角度证明了中心论点。 3、辩证分析法。它包括两个方面:对中心论点进行正反对照分析,对中心论点进行一分为二的分析。正反对照分析,如要证明“实践出

4、真知”,我们可 以从正反两个方面立论:a、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认识事物,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b、不参与实践,不从实际出发,闭门造车,就不能寻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这样 正反对照,就可以进一步明确“实践出真知”的观点。一分为二地分析,如要论证 “成才的关键不在于逆境”,便应该一分为二地分析:a、逆境可以造就人才,古今中外有许多事实证明了这一点;b、并非所有的逆境都可以造就人才。这两个论 点看似矛盾,但都统一在“逆境能否出人才”的总论点之下。 4、条件分析法。这里的中心论点是指结果,而分论点是指满足结果的“条件”。如要论证“争做跨世纪的接班人”,对于这个题目就可以采用条件分析的方 法,先设想一下,“要做

5、跨世纪的接班人需要具备什么条件?”,这样就可以得到下列三个分论点:要有报效祖国的决心,要有过硬的本领,要有良好的心理 素质。 5、比较分析法。这是将中心论点展开为分论点常用的比较简易的一种方法。如“常立志与立常志”,这篇文章的中心是提倡树立远大志向,而不能三天打鱼, 两天晒网。在论述时,可以把“常立志”和“立常志”这两种做法进行比较,分析它们各自的特征和不同的结果,通过比较阐明只有树立远大的理想,并且为之奋斗 才能有所建树(三)分论点论证运用例一: 撑起一片诚信的蓝天有人曾问我:”诚信是什么?”我说:”诚信是清泉,能说清你节操的一眼清泉。 有人曾问我:诚信是什么?我说:诚信是浑然天成的美玉,容

6、不下半点垢点。也有人问我:诚信是什么?我说:诚信是花,能给整个世界带来芳香的花。是啊!诚信是清泉。我们生活的世界太需要这样的清泉,我们的周围有太多的欺骗和谎言,我们多么想拥有一片承诺于人,守信于人的蓝天,有人因为欺骗而失去了最珍贵的友谊,有人因为谎言而众叛亲离,也有人因为欺骗而走上了生与死的边缘,试问,我们身边没有欺骗,那该有多好啊!有人为了信守承诺而至死不渝,那桃园里的三拜首,岂能忘记?关老爷的诚信又怎样?面对高官厚禄,面对加官进爵,他毅然过五关斩六将,留下千古美名,只为一个信字。诚信是玉,是一块价值连城的宝玉。它有着玉的清洁,它有着玉的高贵,它更有玉的坚贞,历来文人学士以玉为友,以玉为伴,

7、这就是玉与信的融合吧!他们在玉的身上学到了信,一个传唱千古的立身准则。言而无信,不知其可。古人也有无信的代表,一代豪杰吕布,手持方天化戟,身骑赤兔烈马,那是何等威风,何等的英雄,可到头来,却为一个信字搭上了身家性命,他把承诺别人的话当作儿戏,只仗自己一身好武艺,那是他愚啊!那是他无信啊!假若给他一个机会,一个从信开始的机会,历史或许真的要重写。诚信是花,是一花一世界的豪语。是的,我们的生活更需要鲜花来装点,我们的人生更需要鲜花来陪伴,陶渊明先生为了实现自己心中的诺言,与菊花结缘,他守望着那一棵棵诚实的菊花,活的多么自在,又怎愿与那充满欺骗,黑暗的统治势力同流合污?他做不到,他也不想做到,因为有

8、那诚信的山菊为他作伴,他生活得很充实,很自然。在这片诚信的蓝天,不需要欺骗,不需要谎言,要的只是那清澈的泉,坚贞的玉,芬芳的花,因为在它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字-信。看!诚信的蓝天下站着三个人,你、我、他。简评:文中运用了三个喻体,从三个角度对诚信进行概念分析。诚信是清泉,能说清你的节操;诚信是美玉,容不下半点垢点;诚信是花,能给整个世界带来芳香。使文章形象生动,富于感染力。例二: 情感.理性.认知 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以丰富的主观情感以及对客观世界的认知构筑起纷繁复杂的社会体系。情感为人与人之间心灵的交融架设自由的桥梁,它以亲情、友情、爱情维系着整个社会;认知则为人与客观的

9、事或物之间的理解与探知铺就了通途!情感与认知之间,本就是相对独立的,对等的。然而实际上,冲动的感情和不明智的主观认识往往驾驭着人类的 言行,替代了客观的认知,使得理性的天平倾斜了! 寓言中的富人在面对失窃的事实时,对同样作出劝诫的儿子与邻家的老人,抱持着完全不同的两种态度。原因何在 感情上亲疏之别左右了他对客观事实的评价! 诚然,正是由于有了人类之间曼妙的情感,全社会乃至全世界才不至于陷入一种盲目的、机械性的单调之中 就如同电影摩登时代和城市之光中描绘的那样,人的言行似乎在工业革命的浪潮中变得毫无生气,如同机器人一般。缺乏感情的社会是僵硬的,是脆弱的。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仅仅凭借情感就可以主导全世

10、界,就可以来评判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 这还需要客观的评价标准,诸如法律、法规等等 而这些则又需要认知与进一步的探索。否则,理性的天平就难以使得整个世界在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之下继续发展。 历史上的教训,足以使我们对此有更为清醒的认识!太平天国的洪秀全,领导农民起义,开创了反帝反封建的创举,却由于统治者洪秀全的独断专行,任人唯亲,大肆提拔同宗族的亲信,封王封侯,排挤同属统治阶层中非其宗族的开国元勋、元老,诸如石达开、杨秀清、韦昌辉导致苦心经营的大好山河断送人手,石达开愤然率天国精锐出走天京,韦昌辉滥杀无辜酿成震惊中外的天京事变?是当时农民阶级中深厚的封建宗族思想,占据了洪秀全的心智,以所谓的亲情葬送

11、了太平天国以及千百年来农民斗争的血泪结晶! 历史的硝烟,并不曾掩去人们心申的理性。建国后,毛泽东同志毅然拒绝调用湘潭老家的亲友赴京任职的请求,甚至将自己的亲生儿子送上抗美援朝的前线,提拔任用党内外有识之士,为共和国奠定了良好的基石。毛泽东同志不愧为任人唯贤的典范! 用理性的思维来衡量感情与认知,在主观与客观之间寻求一个和谐的统一,不失为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人事关系的绝佳手段! 俗语说得好:帮理不帮亲!先人为我们积淀了深厚的历史,今人又将以理性的天平衡量情感与认知,打造更为美好的明天。 简评:作者对客观事物的认知是充满辩证分析的。文中列举两方面精当的典型事例。首先列举历史上太平天国起义失败惨痛教训

12、,突出农民阶级中深厚的封建宗族思想占据洪秀全的心智,以所谓亲情葬送农民革命。接着精当列举毛泽东任人唯贤事例,具有不可批驳的作用。 (三)针对性练习1. 【原材料】 1968年,在墨西哥奥运会的百米赛道上,美国选手吉o海因斯撞线后,转过身子看运动场上的记分牌。当指示灯打出995的数字后,海因斯摊开双手自言自语地说了一句话。但他到底说了什么,谁都不知道。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前夕,一位叫戴维o帕尔的记者在办公室回放奥运会的资料片,突然对这个地方产生了兴趣。他找到了海因斯,海因斯一头雾水,甚至否认当时说过话。戴维说,你确实说话了,有录像带为证。海因斯看完戴维带去的录像带,笑了,说:难道你没听见吗

13、?我说,上帝啊!那扇门原来是虚掩着的。 海因斯接着解释说,以詹姆斯.格拉森医生为代表的医学界断言,人类的肌肉纤维所承载的运动极限不会超过每秒10米。30年来,这一说法在田径赛场上非常流行,我也以为这是真的,但是,我想我应该跑出1001秒的成绩。于是,每天我以自己最快的速度跑50千米。因为我知道,百米冠军不是在百米赛道上练出来的。当我在墨西哥奥运会上看到自己995秒的纪录之后,我惊呆了,原来,10秒这个门不是紧锁着的,它虚掩着,就像终点那根横着的绳子。 1、 以“勇于挑战极限”为话题,运用”因果分析法”,写一篇200字的片段。 2. 以“勇于挑战极限”为话题,用“辨证分析法”写一段200字左右的

14、片段。 课海拾贝/反思纠错课海拾贝/反思纠错马年果然都是马的新闻:我们熟悉的演员午马去世了,马航出事了,马云余额宝遭围剿了,马化腾股票乱跌了。有个叫马伊利的,家里又据说.马英九,奥巴马现在焦头烂额,舒马赫可能成植物人了,连皇马也似乎木有戏了,就连背地里偷偷删博的冯绍峰,也带着个马.马年,愿老同学们健康快乐,祝福每个人!师:同学们,在王安石的眼中啊,乡愁是那一片吹绿了家乡的徐徐春风。而到了张继的笔下,乡愁又成了那一封写了又拆,拆了又写的家书。那么在纳兰性德的眼中,乡愁又是什么呢?请大家打开课本,自由朗读长相思这首词。注意,仔仔细细地读上四遍。读前两遍的时候注意词当中的生字和多音字,争取把它念得字

15、正腔圆。读后两遍的时候,争取把它念通顺,注意词句内部的停顿,明白吗?好自由读长相思,开始。 (学生在齐读) 师:按自己的速度和节奏读。 (学生放声自由朗读,教师在一旁巡视,了解学生的读书情况。) (师出示课件长相思) 师:好,谁来读一读长相思。来,孩子。其他同学注意听,这首词当中的一个生字和一个多音字,听他有没有念错。 (学生朗读) 师:读得字正腔圆,真好。“风一更”这个“更”字是个多音字。“聒碎乡心”的“聒”是个生字,他都念准了。来!我们一起读一读”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预备起! (生跟着读一遍,教师又读一遍,带一点感情,学生跟着又读一遍) 师:真好,谁再来读一读长相思。其他同学

16、听,特别注意听词句的中间,她是怎么停顿的,读得是不是有板有眼,听清楚吗?好,开始。 (学生朗读) 师:真好,你们有没有注意到这位同学在读“身向榆关那畔行”的时候,哪个地方停顿了一下? 生:她在“身向榆关”的后面停顿了。 师:你还有没有注意到她在读“夜升千帐灯”的时候哪个地方又停顿了一下? 生:她在“夜升”后面停顿了一下。 师:真好,你们都听出来了吗?对!这叫读得有板有眼.我们读这两句词“身向榆关那畔行, 夜升千帐灯”。预备起! (学生齐读) 师:再来一遍:“身向榆关那畔行, 夜升千帐灯”(有感情地读),读。 师:真好!同学们,读古代的诗词,我们不但要把它读正确,读得有节奏,而且还要尽可能读出它

17、的味道来.比如长相思这个题目我们可以有许多读法.有的读“长相思”(语调平平)。有“长”的味道吗?有“相思”的感觉吗?比如你这样念“长?相?思”(充满感情)有感觉吗?有味道吗? 生齐答:有味道,有感觉 师:读词争取读出这种感觉和味道,你们自己再试着读一读长相思,争取读出你的味道和感觉来,明白吗?好,按自己的节奏读。 (学生自由朗读, 教师在一旁巡视,了解学生的读书情况。) 师:谁来读一读长?相?思 (一学生站起来) 师:读出你的味道和感觉来。注意听,你听出了什么味道,什么感觉,预备开始。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一遍) 师:好一个“故园无此声”,有味道。谁还想读?来,孩子。 (另一位学生朗读) 师:好

18、一个“聒碎乡心梦不成”!来,我们一起读,读出你自己的味道和感觉来。“长相思”读! (学生有感情地齐读) 师:真好,同学们,词读到这儿为止,你的脑海里留下了什么印象和感觉?谁来说一说? 生:我感觉到了纳兰性德非常思念家乡。 师:好,你感到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谁有别的印象和感觉? 生:我感觉到了纳兰性德他思念家乡的梦都睡不好了。 师:不是梦都睡不好了,是觉都睡不好了,根本就没有梦,是吧。这一点的印象留给你特别深。同学们,对家乡的思念,梦都做不成,觉都睡不好,带着这种感觉我们再来读一读长相思,把这种感觉读进去,读到词的字里行间去。长相思读。 (学生有感情地齐读长相思) 师:好!长相思长相思,作者为什

19、么会如此的长相思?请大家默读这首词,读的时候注意仔细地看看书上的插图,仔细地看看书上的注解,然后试着去想一想这首词大概在讲什么意思。明白?默读长相思。 (学生默读词并思考词的意思, ,教师在一旁巡视,了解学生的读书情况。) 师:好了,王老师提两个问题,看看你对这词大概的意思掌握了多少。 (老师板书:身) 师:第一个问题听清楚:作者的“身”,身体的“身”,身躯的“身”, 作者的身在哪里?身在何方?孩子你说。 生:作者的在前往山海关外。 师:请站着(没让这个学生坐下),山海关外。继续说谁还有不同的继续说?身在哪?来,请你说。 生:作者的在前往山海关外的路上。 师:路上,请请站着。继续说。你说。 生

20、:作者的身在山海关。 师:山海关,你站着。谁还有不同的理解,身在何方?来,你说。 生:他的身在山海关那边。 师:山海关那畔,那么“山一程”身在哪?还可能在哪?孩子你说。 生:他的身可能在山上。 师:那是怎样的山? 生:是非常高。 师:好,非常高的山上。在崇山峻岭上。那么“水一程”呢?他的身还可能在哪? 生:他的身可能在船上。 师:身可能在船上。是的,那么“夜升千帐灯”呢?他的身又可能在哪? 生:他的身可能在营帐里面。 师:营帐里面,请站着。孩子们,这里站着一,二,三,四,五,六,七位同学。作者的身在哪儿?七位同学就是作者的身经过的七个点,他经过了崇山峻岭,他经过了大河小川,他经过了山海关外,经

21、过了军营的帐篷,他还经过了许许多多的地方,这就是作者的身在何方。一句话:“作者的身在征途上”。 (板书:身在征途) 师:请坐,已经读懂了一半。下面我提第二个问题。 (板书:心) 师:纳兰性德的心(稍做停顿)心在哪儿? 生:他的心在故乡 (教师连着问了第一排的学生,回答都是故乡) 师:用词当中的一个词一起说,纳兰性德的心在哪? 生齐答:故园。 (教师板书:心系故园) 师:好,孩子们,身在征途,心却在故园,把它连起来(把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用一个圆圈圈起来),你有什么新的发现,新的体会? (看学生没回答,老师一边做手势,一边说:) 师:身在征途,心却在故园。你有什么新的发现,新的体会? 生:我发现了

22、他身却在征途,但心很思念故乡。 师:恩,不错。你说。 生:我发现了纳兰性德他既想保家卫国,但又很想念自己的家人。 师:你理解了更深了一层。你说。 生:我觉得纳兰性德他肯定很久没回家乡了。 师:你的心思真细腻啊! 生:我还觉得纳兰性德他不管在什么地方,心里总是有家乡的。 师:好一个“不管在什么地方,心总是在家乡”。你说。 生:纳兰性德虽然远离家乡,可是他仍然思念着家乡。师:一个远离,一个思念,同学们,就是这种感受,这种感情,这种心灵的回想,我们一起带着这种感觉再来读一读长相思。先自各读,试着把作者身和心分离的那种感受,那种心情读出来,自各读。放开声音读,按自己的节奏读,可以轻轻地读。 (学生放声

23、自由朗读) 师:好,谁再来读一读长相思? (指一学生读后,教师放音乐教师范读。) 师:一起读,预备起。 (学生齐读。) 师:孩子们,请闭上你们的眼睛,让我们一起随着纳兰性德,走进他的生活,走进他的世界,随着老师的朗读,你的眼前仿佛出现怎样的画面和情景? (教师范读) 师:孩子们,睁开眼睛,现在你的眼前仿佛出现怎样的画面和情景?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你仿佛处在一个怎样的世界里面? 生:我看见了士兵们翻山越岭到山海关,外面风雪交加,士兵们躺在帐篷里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在思念他的故乡。 师:你走进去了。 生:我看见了纳兰性德在那里思念家乡,睡不着那样的情景。 师:你看到了作者辗转反侧的画面

24、。 生:我看见了纳兰性德走出营帐,望着天上皎洁的明月,他思乡的情绪也更加地重了起来。 师:你看到了纳兰性德抬头仰视的画面。 生:我还看到了山海关外,士兵们都翻来覆去睡不着,但是在他们的家乡没有这样的声音,睡的很宁静。 师:你们都看到了,是吗?你们看到了跋山涉水的画面,你们看到了辗转反侧的画面,你们看到了抬头仰望的画面,你们看到了孤独沉思的画面。但是,同学们,在纳兰性德的心中,在纳兰性德的记忆里面,在他的家乡,在他的故园,又应该是怎样的画面,怎样的情景呢?展开你的想象,把你在作者的家乡,在作者的故园看到的画面写下来。 (教师放音乐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学生写片段。) 师边巡视边说:那可能一个春暖花

25、开的日子,在郊外,在空旷的田野上那也可能是几个志趣相投的朋友围坐在一起,一边喝酒,一边唱吟着什么那也可能是在暖暖的灯光下,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在在故园,在家乡,你将会看到很多很多美好的画面和场景。 (学生继续写片段,教师继续巡视) 师:好,孩子们,请停下你手中的笔,让我们一起回到作者的家乡,走到纳兰性德的故园去看看,在他的家乡有着怎样画面和情景。谁来? 生:我看见了纳兰性德的家乡鸟语花香,纳兰性德的家人在庭院中聊天;小孩子们在巷口玩耍嬉戏;牧童赶着牛羊去吃草;姑娘们坐在家门口绣着花;放学归来的孩童们放下书包,趁着风,放起了风筝;还有的用花朵变成了花环带在了头上,家乡一片生气勃勃。 师:好一个生气

26、勃勃,好一幅乡村乐居图啊!这是她看到的。继续看。 生:我看见了晚上月光皎洁,星星一闪一闪的,他的亲人坐在窗前望着那圆圆的月亮,鸟儿不在唧唧喳喳地叫,外面只听见阵阵呼呼的微风,花儿合上那美丽的花瓣,亲人是多么希望纳兰性德能回到家乡与他们团聚啊! 师:一个多么宁静多么安逸多么美好的夜晚啊! 生:我看到了那个晴朗的天气,妻子正绣着锦缎,孩子们在门外的草地里玩耍,一会儿捉蝴蝶,一会儿逮蚂蚱,汉子们正挑着一桶水回家做饭,做好饭后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喝酒,聊天。 师:天伦之乐,温馨融融,多美好的生活。但是现在,此时此刻,这样的画面全都破碎了,这样的情景全破碎了。 (板书:碎 在身在征途,心系故园上写“碎”)

27、师:谁来读长相思?在这里没有鸟语花香,没有亲人的絮絮关切,在这里有的只是? (指名学生读长相思) 师:在这里,没有皎洁的月光,没有在皎洁的月光下和妻子相偎依在一起的那份温暖,那份幸福,在这里有的只是? (指名学生再读长相思) 师:孩子,听得出,你是在用自己的心在读。在这里没有郊外的踏青,没有和孩子在一起的捉迷藏,没有杨柳依依,没有芳草青青,这里有的只是一起读?长相思(学生齐读) 师:长相思啊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程程都是长相思!风一更,雪一更,更更唤醒长相思。孩子们,闭上眼睛,想象画面,进入诗人的那个身和心分离的世界,我们再一起读:长?相?思。 (学生齐读) 师:同学们,长相思读到现在为止,

28、我们已经非常真切地感受到了作者身在征途,心系故园的那一颗破碎的心。我想,读到现在为止,读到这个时候,你是不是应该问一问纳兰性德。你的脑子里冒出了什么问题?想问一问纳兰性德。 生:纳兰性德,既然你这么思念家乡,那你为什么还要去从军呢? 师:问的好!再来问。 生:纳兰性德,你快点回家吧!你为什么不回家呢? (学生说不出来了) 师:我知道,你想问纳兰性德,你为什么不早点回家呢?是吧。好,继续问。 生:纳兰性德,如果你想回家,就应该早点用心打仗,为什么不用心打仗?不用心打仗,仗打不好,你还会死在途中。 师:是啊!你身在征途,就一门心思去干你的事业,为什么对自己的故园又要牵肠挂肚,辗转反侧呢?问的好!谁

29、还想问一问纳兰性德? 生:你既然这么想念家乡,那你为什么不把你所想念的,对家人想说的话写下来,让一个老乡帮你送过去呢? 师:好!孩子们,你们都问我是吗?你们可曾知道这些问题纳兰性德也在问自己,就在征途上,纳兰性德还写了一首词,题目叫菩萨蛮其中有这两句就是纳兰性德问自己的,谁来读一读? (出示课件“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学生朗读) 师:问的好啊!问自己,孩子,问自己。 (学生朗读。) 师:问的好!孩子们,请你们再想一想,除了纳兰性德在问自己以外,还有谁要问一问纳兰性德“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 生:还有深深思念他的妻子。 师:对!你就是纳兰性德的妻子,你问一问纳兰性德,孩

30、子你问。 生: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 师:妻子问丈夫,那个“君”字改成? (学生说问“夫”) 师:好,来,你再问一问。等一下,我们一起到一个地方去问一问,好吗?长亭外,杨柳依依,妻子在送别的路上问纳兰性德? 生:问夫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 师:好一个贤德的妻子。还有谁会问一问纳兰性德? 生:还有纳兰性德的儿子。 师:儿子好。儿子问一问,你现在是纳兰性德的儿子,你问一问,把这个“君”字改成什么? 生:父。 师:“父”好!长亭下,芳草青青,儿子拉着父亲的手问? 生:问父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 师:毕竟是儿子,感受还不是很深。 师:谁还会问纳兰性德? 生:还有他的父亲。 师:还

31、有纳兰性德的父亲是吗?你是纳兰性德的父亲。长亭下,秋风瑟瑟,白发苍苍的老人问纳兰性德: 生:问儿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 师:年纪的确已经很大了。还有谁也还会问纳兰性德? 生:还有他的哥哥。 师:他的哥哥是吧,你是他的哥哥。虽然纳兰性德没有哥哥,但是你可以暂且做他的哥哥。 生:问弟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 师:是啊!孩子们,许许多多的人,他的老父,他的爱妻,他的娇儿,他的长兄,还有他的朋友都在问纳兰性德。我们再一起问问纳兰性德: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 生齐问: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师:孩子们,轻离别,你们居然说我轻离别?(板书:轻?) 师:我纳兰性德真的“轻”离别?

32、再读长相思,默读,你从哪儿体会到我纳兰性德没有轻离别呀?我不是轻离别呀!长相思的什么地方让你体会到这一点。 师:我是纳兰性德,我想先问问我的老父:“老父,我是轻离别吗?” 生:不是,我从“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中看出你不是轻离别,而是为了保家为国。 师:好一位开明的父亲!我再想问一问我的爱妻:“我是轻离别吗?” 生:你不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你是为了保卫祖国。你离别家乡,是为了到前线去杀敌。所以我不怪你。师:请坐。好一位贤德的良妻。是的,我何曾是轻离别呀!我是那样的重离别呀!但是我身为康熙皇帝的一等侍卫,我重任在肩,我责任如山,我不得不离,不得

33、不别啊!长相思,我的重离别,我的重重的离别,我的一切的一切,都已经化在了长相思中了。 (学生有感情朗读长相思。) 师:这就是为什么我身在征途却心系故园的原因所在,这就是为什么我的那个梦会被破碎,我的那颗心会被破碎的原因所在。为了我的壮志和理想,思念家乡的孤独和寂寞,就这样化做了纳兰性德的长相思。 (教师出示“长相思”三个字,放音乐怆) 师:山一程,水一程,程程都是?(生齐说:长相思)。风一更,雪一更,更更唤醒?(生齐说:长相思)。爱故园,爱祖国,字字化做(生齐说:长相思)。 师:下课!谢谢同学们! 生:谢谢老师!(一)反复诵读 教师配乐范读;由学生齐读;教师作适当点拨,如在停顿、轻重、节奏、情

34、感等的处理上要着重指导强调:“催”、“霁”“声”“影” 等字要重读,要表达出沉郁、悲凉的情感。节奏、停顿如下所示:阁 夜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学生齐读 (二)、合作探究,理解诗意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教师提问:开头两句点明了写作的时间、地点分别是什么? “催”和“霁”如何理解?作者处在怎样的一个特定环境中? 1、学生合作、交流、作答。 2、教师点拨、点评、补充、归纳: 注释: 岁暮:一年即将终结;指冬季。阴阳,指日月;短景,指冬

35、天日短。 赏析要点:一“催”字,形象地说明夜长昼短,使人觉得光阴荏苒,岁序逼人。次句天涯,指夔州,又有沦落天涯意。当此霜雪方歇的寒冬夜晚,雪光明朗如昼,诗人对此凄凉寒怆的夜景,不由感慨万千。霁,原指雨后或雪后转晴,这里指霜雪之后转晴。红楼梦中有写晴雯的诗句:“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这里的“霁月”指雨后月出,古人常用这种自然现象比喻人的品德高尚。 3、学生根据分析朗读句。 五更鼓角声悲壮, 三峡星河影动摇。 教师提问:作者听见了什么声音?看见了什么景色?同学们根据诗歌内容展开想象,并把作者的所闻所见用带有文学色彩的语言描绘出来。 1、学生:想象、进行再创造的描述、畅所欲言。

36、2、教师:组织学生互评、给予肯定、补充、归纳: 注释: 五更:时间已从初夜到夜尽,点出诗人独坐之久,思绪之多。 鼓角:暗示当时军民混战,内乱不已的时代环境。用悲壮加以形容,说明作者心之悲凉。 动摇:山河之动摇,社会的动摇。说明诗人心之“动摇”。 赏析要点:这两句写“寒宵”的所见所闻,上句紧承上文“宵”字,写黎明前听到的当地驻军的鼓角,暗示了诗人的彻夜未眠,可见忧心之重。“鼓角声”“声悲壮”与“五更”的巧妙结合显示了夔州一带的战争气氛之浓。下句写三峡美丽的夜景,因为雪过天晴,故三峡中隐星可见,群星参差,映照峡江,星影在湍急的江流中摇曳不定。此联的妙处在于诗人把对时局的关怀和三峡夜深美景的欣赏有机

37、地结合起来,巧妙地将诗人悲壮深沉的情怀融入深深的景色之中, “伟丽”中深蕴着诗人悲壮深沉的情怀。 3、学生根据分析朗读句。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教师提问:这里的“野哭千家”和“夷歌”各指什么?如何理解? 1、学生:合作、思考、交流、回答。 2、教师引导、点评、补充、归纳: 注释: 野:村落之荒凉。 千家:死者之多,灾难之重。 野哭千家:千家恸哭传彻四野,暗指军阀混战给广大人民生命财产所带来的严重损失。 夷歌:少数民族的歌谣,异乡的歌谣,暗指自己衰年多病仍流落异乡。与“巴东三峡巫峡长,猿啼三声泪沾裳”用法相同。 赏析要点:“野哭”二句,写拂晓前所闻。一闻战伐之事,就立即引起千家的恸哭

38、,哭声传彻四野,其景多么凄惨!夷歌,指四川境内少数民族的歌谣。夔州是民族杂居之地。杜甫客寓此间,渔夫樵子不时在夜深传来“夷歌”之声。“数处”言不只一起。这两句把偏远的夔州的典型环境刻画得很真实:“野哭”、“夷歌”,一个富有时代感,一个具有地方性。对这位忧国忧民的伟大诗人来说,这两种声音都使他倍感悲伤。 3、学生根据分析朗读句。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教师提问:“卧龙”、“跃马”和“人事”、“音书”分别指什么?这两句表达诗人怎样的情感? 1、学生交流、谈论、作答。 2、教师引导、点评、补充、归纳: 注释: 卧龙:诸葛亮忠臣。蜀书诸葛亮传:“徐庶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 跃马:公

39、孙述 逆臣。王莽篡汉時,他自立为蜀王。述在西汉末曾乘乱据蜀,自称白帝。这里用晋左思蜀都赋“公孙跃马而称帝”意。 人事:交游,指家人、朋友。 音书:书信。 人事音书漫寂寥:漂泊天涯,音书断绝。 赏析要点:诸葛亮和公孙述在夔州都有祠庙,故诗中及之。象诸葛亮、公孙述这样的历史人物,不论他是贤是愚,都同归于尽了。现实生活中,征戍、诛掠更造成广大人民天天都在死亡,我眼前这点寂寥孤独,又算得了什么呢?这话看似自遣之词,实际上却充分反映出诗人感情上的矛盾与苦恼。尾联借古人贤愚同归于尽聊以自慰,感慨深沉,更显示出内心的凄苦万状。 3、学生根据分析朗读句。 六、总括 这首诗是诗人在大历元年()寓于夔州西阁作所。

40、全诗写冬夜景色,有伤乱思乡的意思。作者从寒宵雪霁写到五更鼓角,从天空星河写到江上洪波,从山川形胜写到战乱人事,从当前现实写到千年往迹,将恢弘的意象和沉郁顿挫的情感结合在一起,表达了作者那上天下地、俯仰古今的悲怆之慨,表现了作者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情怀。 七、反复诵读,感悟提升 在深入理解诗歌内涵之后,再次配乐让全班同学插上想象的翅膀,有感情朗读课文,之后,分组朗读、个人朗读,学生互评。注意读出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来。 七、作业 在把握杜甫诗歌的基础上朗读前面四首诗歌,并背诵课文。 八、板书设计: 寒宵雪霁 五更鼓角 天空星河 江上洪波 有上天下地、俯仰古今之慨 山川形胜 战乱人

41、事 当前现实 千年往迹 【教学评析】 本教学设计思路清晰,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点、难点突出,并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主要特点如下: 一、反复诵读,加强学生对诗歌的感悟、理解,让学生真正走进诗人所描写的诗歌的场。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诗歌的教学尤其要注重朗读,以读为本,让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不断加深对诗歌感情、意境、内涵的理解。本教学设计中,教师能充分认识到这一点,让朗读贯穿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初步感知诗意先是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之后教师配乐范读,再由学生齐读,在学生齐读之后,了解到学生朗读中的不足,又适时的对学生的朗读如在停顿、轻重、节奏、升降、情绪等的处理上进行纠正、点拨,在反复的声情并茂的朗读中,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理解力,从而初步感知诗歌风格,把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