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叩茶问道 茶席茶席是从酒席、筵席、宴席转化而来,最早出现在日本、韩国茶事活动中。中国古代是没有茶席一词的。 茶茶 席席 设设 计计 01席席的本义是指用芦苇、竹篾、蒲草等编成的坐卧垫具。如:竹席、草席、苇席、篾席、芦席等,可卷而收起。 “我心非席,不可卷也”诗经,邶风,柏舟 “席卷天下” 贾谊过秦论虽然唐代有茶会、茶宴,但在古籍中未见“茶席”一词。 茶席”一词在日本的茶事中出现较多, 有时也兼指茶室、茶屋。v韩国“茶席”为喝茶或喝饮料而摆得席。v“茶席是泡茶、喝茶的地方,包括泡茶的操作场所、客人的坐席以及所需气氛的环境布置。”(童启庆主编影像中国茶道,浙江摄影出版社,2002年。)v“茶席是
2、沏茶、饮茶的场所,包括沏茶者的操作场所,茶道活动的必需空间、奉茶处所、宾客的坐席、修饰与雅化环境氛围的设计与布置等,是茶道中文人雅艺的重要内容之一。”(周文棠茶道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年。)v我们说茶席不同于茶室,茶席只是茶室的一部分。v茶席泛指习茶、饮茶的桌席。它是以茶器为素材,并与其它器物及艺术相结合,展现某种茶事功能或表达某个主题的艺术组合形式。v茶席的特征有:实用性,艺术性,综合性,独立性。茶席的分类:普 通 茶 席(生活茶席、实用茶席)艺术茶席茶席设计概念 “茶席设计与布置包括茶室内的茶座,室外茶会的活动茶席、表演型的沏茶台(案)等。”(周文棠茶道,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年) “所谓
3、的茶席设计,就是指以茶为灵魂,以茶具为主体,在特定的空间形态中,与其它的艺术形式相结合,所共同完成的一个有独立主题的茶道艺术组合整体。”(乔木森茶席设计上海文化出版社2005) 茶席设计就是以茶具为主材,以铺垫等器物为辅材,并与插花等艺术相结合,从而布置出具有一定意义或功能的茶席v 茶具组合是茶席设计的基础,也是茶席构成因素的主体。茶具组合的基本特征是实用性茶具组合是茶席设计的基础,也是茶席构成因素的主体。茶具组合的基本特征是实用性和艺术性相融合。实用性决定艺术性,艺术性又服务实用性。因此茶具组合在它的质地、和艺术性相融合。实用性决定艺术性,艺术性又服务实用性。因此茶具组合在它的质地、造型、体
4、积、色彩、内涵等方面,应作为茶席设计的重要部分加以考虑,并使其在整个造型、体积、色彩、内涵等方面,应作为茶席设计的重要部分加以考虑,并使其在整个茶席布局中处于最显著的位置。茶席布局中处于最显著的位置。v中国的茶具组合可以追溯到唐代陆羽。陆羽在茶经,四之器设计和归整了二十四件中国的茶具组合可以追溯到唐代陆羽。陆羽在茶经,四之器设计和归整了二十四件茶器具及附件的茶具组合茶器具及附件的茶具组合 ,此后历代茶人又对茶具在形式和功能上不断创新,发展,并,此后历代茶人又对茶具在形式和功能上不断创新,发展,并融入人文艺术精神,使茶具组合这以艺术表现形式不断充实和完善。融入人文艺术精神,使茶具组合这以艺术表现
5、形式不断充实和完善。v茶具组合既可以茶具组合既可以茶具组合茶树的活化石v茶树为喜阳耐阴作物,茶树为喜阳耐阴作物,喜漫射光,即光波较喜漫射光,即光波较短的蓝紫光,虽耐阴,短的蓝紫光,虽耐阴,但光照过弱时影响茶但光照过弱时影响茶树发芽数、茶青产量树发芽数、茶青产量和生产效益。和生产效益。1. 我国利用茶的历史我国利用茶的历史v(1)神农时期:“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 唐陆羽茶经(世界第一部茶书,陆羽因之被誉为“茶圣”。)这是关于饮茶历史最早的记录。v(2)西周时期: “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荼蜜皆纳贡之。” (晋常璩华阳国志巴志。)这一记载表明在周朝的武王伐纣时,巴国就已经以茶与其他珍贵产品
6、纳贡与周武王了。v(3)秦汉时期:“烹荼尽具”,“武阳买荼” 。(西汉王褒僮约)经考证荼即今茶。v(4)唐宋时期:“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唐 陆羽茶经)唐以前无茶字,只有荼字的记载。不过无论是哪一时期,都证明了中国饮茶的历史源远流长。2. 茶的时代性茶的时代性v 现今的社会,人们更加注重健康、高质量的生活。茶是健康饮品。增进人们友谊,体验慢生活的乐趣。同时茶叶对人体能起一定的保健和治疗作用。正如宋代诗人苏轼所言:“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七碗茶。”苏轼认为经常饮茶胜过服药。 v 事实也是如此。现代生物化学和医学研究证明,在茶叶的化学成分中,含有多种机化合物和无机矿物营养元素,由此可见,茶叶对
7、人体既有营养价值,又有药理作用,与人们的身体健康息息相关。3. 名人茶缘v尼克松与龙井茶v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期间,周恩来总理在杭州 “楼外楼”宴请,席面有一道别致的菜名“龙井虾仁”,尼克松大饱口福,饭后又一杯龙井茶入肚,清香沁人心脾,简直妙不可言。杭州人民将一包西湖龙井茶送给美国人民的友好使者尼克松总统。尼克松回国后将龙井茶分赠亲友。由于中美关系大门打开,在美国掀起一股中国热,龙井茶亦成为美国人特别是美籍华人的热门话题。毛泽东喝茶v毛泽东同志也喜欢喝茶还有吃茶渣的习惯。当年曾与诗人柳亚子在广州茶楼里一边品茶,一边探讨革命真理v毛泽东吃茶:毛泽东一生精于品茶,曾写有“饮茶粤海未能忘”
8、的咏茶名句。他最喜欢喝的是杭州龙井茶,习惯也很特别,不仅要喝,还要把茶杯中茶渣放到嘴里津津有味地咀嚼。v鲁迅论茶v鲁迅爱茶。他对品茶有独到见解:“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 “有好茶喝,会喝好茶”“茶界泰斗”张天福“茶界泰斗”张天福长寿秘诀v茶学泰斗高寿老人张天福仍然坚持良好生活习惯,黎明即起,清茶一杯,晨练“国粹”,再听一段新闻广播或浏览报纸,接着进早膳,然后又迈着矫健的步伐投入新一天的各项茶事活动。v【注】张天福,1910年8月18日出生于上海名医世家茶学家、制茶和审评专家。长期从事茶叶教育、生产和科研工作,特别在培养茶叶专业人才、创制制茶机械,提高乌龙茶品质等方面有很大贡献,对福建
9、省茶叶的恢复和发展作出重要贡献。晚年致力于审评技术的传授和茶文化的倡导。 张天福老人二、茶艺二、茶艺v1. 茶艺一词的由来茶艺一词的由来v“茶艺”一词的广泛使用,最早出现在宝岛台湾。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一群知识分子迫切地希望回归到中华民族文化的摇篮里,1977年,以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娄子匡教授为主的一批茶爱好者,倡议弘扬中华茶文化,为了有别于日本的“茶道”,同时也鉴于中国人对“道”的敬重,于是“茶艺”一词应运而生。于当年成立了“台北市茶艺协会”,1982年又成立了“中华茶艺学会”。2. 茶艺的概念v最早给茶艺下定义的是浙江湖州的冠丹先生。在1997年第四期农业考古上发表 茶艺初论中提出:“
10、广义的茶艺是:研究茶叶的生产、制造、经营、饮用的方法和探究的原理、原则,以达到物质和精神全面满足的学问。即广义的茶艺横跨了自然、社会、人文科学领域。侠义的解说是:泡茶的技艺和品茶的艺术。3. 茶艺内容v包括茶叶品评技法和艺术操作手段的鉴赏以及品茗美好环境的领略等整个品茶过程的美好意境,其过程体现形式和精神的相互统一,是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现象。茶艺具体包括:选茗、择水、烹茶技术、茶具艺术、环境的选择创造等一系列内容。 三、茶文化三、茶文化v世界著名科技史家李约瑟博士,将茶叶作为中国继四大发明(火药、 造纸、指南针和印刷术)之后,对人类的第五个重大贡献。在中国,茶叶不仅仅是一种饮料,更是以茶
11、为载体形成了博大精深的茶文化。v1. 茶文化内容茶文化内容v茶文化是以茶为载体来传播各种文化,是茶与文化的有机融合。其内容十分丰富,涉及文化艺术、医学保健、历史考古、经济贸易等诸多方面。2. 茶文化对现代社会的意义(一)陶冶个人情操v茶文化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和康乐性,品尝名茶、茶具、茶点,观看茶俗茶艺 ,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历代文人都研习茶叶本身的特性和内在韵味,把深层的文化素质与人格熏陶作为修身之本,陶冶情操、净化心灵。v(二)协调人际关系v在生活中,茶已成为友好、尊敬、和睦的象征。客来敬茶是以茶示礼;朋友相聚,品茶叙旧,可以曾进友谊,向长辈敬茶,表示尊敬之意。以茶会友,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友爱。 v社区茶文化以茶睦邻(三)促进城市开放,推进国际文化交流v上海市自1994年起,已连续举办多届国际茶文化节,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振奋民族精神为主旨,以“茶,品味健康生活”为主题,用“健康城市”、“和谐城市”的理念对应“城市,显示出都市茶文化的特点与魅力。 v国际茶文化的频繁交流,使茶文化跨越国界 ,广交天下成为人类文明的共同精神财富。一张名片,在国内外有较大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国际化文化名片(四)少儿茶艺(1)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少儿茶艺是茶文化、中华茶艺新的亮点,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程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辽宁木工雕刻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东坑有机蔬菜配送合同范本
- 代位追责合同范本
- 珠宝出租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兼并重组机会研究报告
- 2025年度办公室租赁及企业文化建设服务合同
- 2024年鄂尔多斯市朝乐蒙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招聘考试真题
- 2025年船舶机械配套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企业个人合作合同范本
- 2025年度手货车改装技术许可合同规范
- 2025年度租赁房屋租赁合同风险评估与预警服务合同
- 高中化学教材(人教版)课本实验(回归课本)
- DB41T 2542-2023 燃气锅炉烟气余热回收利用技术规范
- DB11∕T 1847-2021 电梯井道作业平台技术规程
- 2020光伏组件用接线盒 安全要求和试验IEC62790
- 兽药GSP质量管理制度汇编
- USB-3.1-TYPE-C-培训资料公开课获奖课件
- 《机械制图(多学时)》中职全套教学课件
- 2024-2025学年小学信息技术(信息科技)第二册电子工业版(2022)教学设计合集
-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表
- 人工智能通识-课件全套 黄君羡 01-12 初识人工智能 -AIGC安全与伦理
- 婚姻家庭咨询师服务流程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