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导论_第1章_物联网概述_第1页
物联网导论_第1章_物联网概述_第2页
物联网导论_第1章_物联网概述_第3页
物联网导论_第1章_物联网概述_第4页
物联网导论_第1章_物联网概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物联网导论 教材物联网导论 作者:刘云浩 著 出 版 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08-01 实验(14学时) 博创物联网实验箱 百度定位SDKAndroid 条形码软件的扫描和制作Android RFID读卡器Android 云计算软件分布式文件系统 Hadoop 蓝牙防盗软件Android 课程设计(16学时) 网站+微信,手机扫描条形码,上传数据库 信息规则:网络经济的策略指导 卡尔夏皮罗 著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0-06-01 已经绝版,打印电子版 浪潮之巅 第2版 上下册 吴军 著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06-01物联网导论Int

2、roduction to Internet of Things第1章 物联网概述 作 者:刘云浩 著 出 版 社:科学出版社 1.1 起源与发展(了解) 1.2 核心技术 1.3 主要特点 1.4 发展趋势 1.5 应用前景45温家宝 “”IBM “智慧地球” 国际电信联盟 ITU互联网报告2005无所不在的“物联网”通信时代即将来临 Bill Gates 未来之路 物物互联199520052009200920112011年年“物联网工程物联网工程”本科专业本科专业,开始招生。开始招生。 RFID 2015年,全球RFID市场规模超100亿美元。有多大? 普适计算 计算机本身从人们的视线里消失

3、,和环境融为一体。 人们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进行信息的获取与处理。 嵌入式系统 20世纪90年代末,无线传感器网络。6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 这个概念实际是中国人提出的,整合了美国CPS(Cyber-Physical Systems)、欧盟IoT(Internet of Things)和日本U-Japan等概念。 定义 基于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等信息载体,让所有能被独立寻址的普通物理对象实现互联互通的网络。 三个重要特征 普通对象设备化 自治终端互联化 普适服务智能化78:沟通物理世界与信息世界 1.1 起源与发展 1.2 核心技术 1.3 主要特点 1

4、.4 发展趋势 1.5 应用前景910信息生成信息应用信息处理信息传输综合应用层管理服务层网络构建层感知识别层11本科课程设置本科课程设置本课程设计 感知识别层 位于四层模型的最底端,是所有上层结构的基础。 让物品“开口说话、发布信息”是融合物理世界和信息世界的重要一环。 信息生成设备 自动生成方式:RFID、传感器、定位系统等 人工生成方式:智能手机、PDA、多媒体播放器、上网本、笔记本电脑等等。1213RFID无线传感器智能设备信息生成方式多样化是物联网最重要的特点 基本组成: RFID系统分为标签,阅读器和天线三大组件。 工作原理: 阅读器通过天线发送电子信号,标签接收到信号后发射内部存

5、储的标识信息,阅读器再通过天线接收并识别标签发回的信息。14标签阅读器天线 发展历程: 传感器无线传感器无线传感器网络 大量微型、低成本、低功耗的传感器节点组成的无线网络15 应用举例: VigilNet: 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研制的用于军事监测的系统。传感节点具有自主成网、多跳传输等特点。 Mercury:美国哈佛大学研制的可穿戴的医疗监控传感器。传感器具有设计人性化、高精度感知、连续长期采集数据等特点。 GreenOrbs(绿野千传):森林监测传感网系统,适用于长期、大规模、自动化的环境监测任务16VigilNetMercury17监测运动量、睡眠质量、闹钟震动待机30天,防水18参考视频:机

6、器参考视频:机器猫猫-第第517话话 失物回来的喷雾失物回来的喷雾19拨打电话,接听电话拨打电话,接听电话眨眼眨眼拍照,抬头拍照,抬头激活激活 位置信息的内涵扩展: 空间信息=地理位置+时间+对象 定位系统与技术: GPS卫星定位 蜂窝基站定位(GSM/CDMA/3G) 室内精确定位(红外线/超声波/超宽带) WiFi基站定位 物联网环境下对定位技术的挑战: 复杂环境下的精准定位 位置信息带来的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问题20打车软件,结合了时间,对象,位置 网络构建层 物联网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 网络构建层,具有强大的纽带作用。 高效、稳定、及时、安全地传输上下层的数据。 物联网四层模型和OSI

7、参考模型 有什么区别? 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2122互联网物联网的核心网络无线个域网BluetoothZigBee无线城域网WiMax无线广域网3G/4G无线局域网WiFiTCP/IP 互联网: 互联网是物联网的核心网络,提供平台和技术支持。 无线宽带网: WiFi/WiMAX等:覆盖范围较广,传输速度较快,为物联网提供高速可靠廉价且不受接入设备位置限制的互联手段。 无线低速网: ZigBee/蓝牙/红外等:能够适应物联网中能力较低的节点的低速率、低通信半径、低计算能力和低能量来源等特征。 蜂窝移动网: 移动通信网络:成为“全面、随时、随地”传输信息的效平

8、台。23 管理服务层云计算 位于感知识别和网络构建层之上,综合应用层之下,是物联网智慧的源泉。通常把物联网应用冠以“智能”,如智能交通、智能物流、智能建筑等。 需要解决的问题 数据如何存储(大数据与海量存储) 数据如何检索(数据库系统) 数据如何使用、不被滥用(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24 传统的网络存储体系结构: 直接附加存储,网络附加存储,存储区域网络 缺点:只能满足中等规模商业需求 数据中心: 是一大型的系统工程,包括冗余的数据设备及安全装置,提供及时持续的,安全可靠的数据服务,为物联网应用提供支持。 典型的数据中心:Google, Apache Hadoop25 关系数据库系统 近半个世纪

9、历史的主流数据库。 为物联网的运行提供支撑。 新兴数据库系统(NoSQL 数据库) 物联网的新需求:海量性,多态性,关联性及语义性 不要求数据库具有确定的表模式 通过避免连接操作提升数据库性能。26 RFID安全 安全隐患:窃听、跟踪、中间人攻击、欺骗/重放/克隆、物理破解、篡改信息、拒绝服务攻击、RFID病毒 保护手段:物理安全机制,密码学安全机制 位置隐私 定义:用户对自己位置信息的掌控能力:用户能自由决定是否发布位置信息,将信息发布给谁,通过何种方式来发布,以及发布的信息有多详细。 保护手段:制度制约、隐私方针、身份匿名、数据混淆27 物联网丰富的内涵催生出更加丰富的外延应用。28 1.

10、1 起源与发展 1.2 核心技术 1.3 主要特点(了解) 1.4 发展趋势 1.5 应用前景29 1)联网终端规模化 物联网时代每一件物品均具通信功能成为网络终端,5-10年内联网终端规模有望突破百亿。 2)感知识别普适化 无所不在的感知和识别将传统上分离的物理世界和信息世界高度融合。 3)异构设备互联化 各种异构设备利用无线通信模块和协议自组成网,异构网络通过“网关”互通互联。30 4)管理处理智能化 运筹学,机器学习,数据挖掘,专家系统等决策手段将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 5)应用服务链条化 以工业生产为例,物联网技术覆盖从原材料引进,生产调度,节能减排,仓储物流到产品销售,售后服务等各个环

11、节。31 1.1 起源与发展 1.2 核心技术 1.3 主要特点 1.4 发展趋势(了解) 1.5 应用前景32 更广泛的互联互通 互联互通的对象从人延伸到物体 互联互通方式的扩展(DTN) 更透彻的感知 通信功能使传感器能够协同工作 更深入的智能 多传感器实现“人多力量大”的智能 多维感知数据实现“防患于未然”的智能 大数据挖掘实现“见微知著”的智能33 1.1 起源与发展 1.2 核心技术 1.3 主要特点 1.4 发展趋势 1.5 应用前景34 智能交通:通过在基础设施和交通工具当中广泛应用信息、通讯技术来提高交通运输系统的安全性、可管理性、运输效能同时降低能源消耗和对地球环境的负面影响

12、。 35实时路况与导航车联网参考资料:无人驾驶汽车视频 智能物流:现代物流系统希望利用信息生成设备,如RFID设备、感应器或全球定位系统等种种装置与互联网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并能够在这个物联化的物流网络中实现智能化的物流管理。36 智能建筑:物联网技术为绿色建筑带来了新的力量。通过建立以节能为目标的建筑设备监控网络,将各种设备和系统融合在一起,形成以智能处理为中心的物联网应用系统,有效的为建筑节能减排提供有力的支撑。参考资料:凤凰宽频-监拍台北101大楼阻尼器受地震影响左右摇摆 环境监测:传感器网络已经用于污染监测、海洋环境,森林生态、火山活动等很重要领域。38 物联网发展缓慢 与可穿戴设备的概念相比,物联网仿佛更贴近生活,但现实中,后者相比前者进展缓慢。 物联网不是一个完全新生的产业,在互联网平台实现了“人联网”之后,紧接着就轮到“物联网”了; 我们的周围已经有的物联网:智能交通、智能物流等 还没有走入生活:智能家居,智能农业,自动驾驶。39物联网为何发展地这么“龟速”?参考资料http:/ 没有统一标准,没有成熟的商业模式 互联网之所以成功,很好的解决了标准问题。 目前物联网软件、传感器、传输出现大量不同的技术标准。 多数企业孤军奋战,相互封闭,无法降低研发成本,不能产生规模经济网络初期。 经验:从初期的百家争鸣,到三国鼎立,打破隔阂,实现网络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