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校设计规范_第1页
中小学校设计规范_第2页
中小学校设计规范_第3页
中小学校设计规范_第4页
中小学校设计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小学校设计规范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50099-20111 总总 则则1.0.1满足办学标准要求,适应建筑满足办学标准要求,适应建筑安全、适用、经济、安全、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绿色、美观的需要,制定本规范。的需要,制定本规范。1.0.3中小学校设计应遵守下列原则:中小学校设计应遵守下列原则: 1、满足教学、满足教学功能要求功能要求 2、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3、校园、校园本质安全本质安全,师生在学校内全过程安全。校园,师生在学校内全过程安全。校园具备国家规定的防灾避难能力;具备国家规定的防灾避难能力; 4、以人为本、精心设计、保护环境、节地、节能、以人为本、精心

2、设计、保护环境、节地、节能、节水、节材的基本方针;节约投资、可持续发展。节水、节材的基本方针;节约投资、可持续发展。2 术术 语语2.0.8安全设计安全设计:安全设计应包括教学活动的:安全设计应包括教学活动的安全保障、自然与人为灾害侵袭下的防御安全保障、自然与人为灾害侵袭下的防御备灾条件、救援疏散时师生的避难条件等。备灾条件、救援疏散时师生的避难条件等。2.0.9本质安全本质安全:本质安全是从内在赋予系统:本质安全是从内在赋予系统安全的属性,由于去除各种早期危险及潜安全的属性,由于去除各种早期危险及潜在隐患,从而能保证系统与设施可靠运行。在隐患,从而能保证系统与设施可靠运行。2.0.11学校学

3、校可比总用地可比总用地:校园中除环形跑道:校园中除环形跑道外的用地,与学生总人数成比例增减。外的用地,与学生总人数成比例增减。3 基本规定基本规定3.0.5满足国家有关安全规定,并与应急策略满足国家有关安全规定,并与应急策略相结合。相结合。安全设计安全设计应包括校园内防火、防应包括校园内防火、防灾、安防设施、通行安全、餐饮设施安全、灾、安防设施、通行安全、餐饮设施安全、环境安全等方面的设计。环境安全等方面的设计。3.0.8宜按绿色校园、绿色建筑的有关要求进宜按绿色校园、绿色建筑的有关要求进行设计。行设计。3.0.11环境设计、建筑的造型及装饰设计应环境设计、建筑的造型及装饰设计应朴素、安全、实

4、用朴素、安全、实用。4 场地和总平面场地和总平面4.1.6学校主要教学用房学校主要教学用房设置窗户的外墙设置窗户的外墙与高与高速路、地上轨道交通线或城市主干道的距速路、地上轨道交通线或城市主干道的距离不应小于离不应小于80米米。距离不足,采取有效隔。距离不足,采取有效隔声措施。声措施。4.2.1中小中小学校用地学校用地应包括建筑用地、体育用应包括建筑用地、体育用地、绿化用地、道路及广场用地、停车场地、绿化用地、道路及广场用地、停车场用地。有条件留发展用地。用地。有条件留发展用地。4 场地和总平面场地和总平面4.2.4建筑用地包括:建筑用地包括: 1、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行政办公和生活、教学及教

5、学辅助用房、行政办公和生活服务用房等全部建筑的用地;有住宿生学服务用房等全部建筑的用地;有住宿生学校的建筑用地应包括宿舍的用地;校的建筑用地应包括宿舍的用地;建筑用建筑用地应计算至台阶、坡道及散水外缘;地应计算至台阶、坡道及散水外缘; 2、自行车库及机动车停车库用地;、自行车库及机动车停车库用地; 3、设备与设施用房的用地、设备与设施用房的用地4 场地和总平面场地和总平面4.3.1总平面设计应包括总平面布置、竖向设总平面设计应包括总平面布置、竖向设计及管网综合设计。计及管网综合设计。总平面布置总平面布置应包括建应包括建筑布置、体育场地布置、绿地布置、道路筑布置、体育场地布置、绿地布置、道路及广

6、场、停车场布置等。及广场、停车场布置等。4.3.2主要教学用房,小学设在四层以下,中主要教学用房,小学设在四层以下,中学五层以下。学五层以下。4.3.3普通教室普通教室冬至日满窗日照不应少于冬至日满窗日照不应少于2h。4.3.7各类教室的各类教室的外窗外窗与相对的教学用房或室与相对的教学用房或室外运动场地边缘间的距离不应小于外运动场地边缘间的距离不应小于25米米。4.3.9在校园显要位置设置国旗在校园显要位置设置国旗升旗场地升旗场地。5 教学用房及教学辅助用房教学用房及教学辅助用房5.1.1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应包括普通教室、专用教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应包括普通教室、专用教室、公共教学用房及其各自

7、的辅助用房。室、公共教学用房及其各自的辅助用房。5.1.4教师休息室宜与普通教室同层设置。各专用教教师休息室宜与普通教室同层设置。各专用教室宜与其教学辅助用房成组布置。室宜与其教学辅助用房成组布置。5.1.8各教室前端侧窗窗端墙的长度不应小于各教室前端侧窗窗端墙的长度不应小于1米米。窗间墙宽度不应大于窗间墙宽度不应大于1.2米米。5.1.11除音乐教室外,各类教室的除音乐教室外,各类教室的门门均宜设置均宜设置上亮上亮窗;除心理咨询室外,教学用房的窗;除心理咨询室外,教学用房的门扇门扇均宜附设均宜附设观察窗观察窗。5 教学用房及教学辅助用房教学用房及教学辅助用房5.1.12教学用房的地面应有防潮

8、处理。寒冷地区应设教学用房的地面应有防潮处理。寒冷地区应设保温措施。保温措施。5.1.14教学用房及学生公共活动区的墙面宜设置教学用房及学生公共活动区的墙面宜设置墙裙墙裙,小学不宜低于小学不宜低于1.2米,中学不宜低于米,中学不宜低于1.4米,舞蹈教米,舞蹈教室、风雨操场不应低于室、风雨操场不应低于2.1米。米。5.1.15教学用房教学用房黑板的宽度黑板的宽度,小学,小学3.6米,中学米,中学4.0米。米。黑板高度黑板高度不应小于不应小于1.0米。米。讲台长度讲台长度应大于应大于黑板长度,每边不应小于黑板长度,每边不应小于0.4米;米;讲台宽度讲台宽度不应小不应小于于0.8米,米,高度高度宜为

9、宜为0.2米。米。5 教学用房及教学辅助用房教学用房及教学辅助用房5.2.1普通教室内单人课桌的平面尺寸应为普通教室内单人课桌的平面尺寸应为0.6米米0.4米。米。5.2.2普通教室课桌椅布置:课桌普通教室课桌椅布置:课桌排距排距0.9米米;最前排最前排与黑板的水平距离与黑板的水平距离2.2米米,最后排最后排与与黑板的水平距离,黑板的水平距离,小学小学8.0米,中学米,中学9.0米米;最后排后应设横向最后排后应设横向疏散走道疏散走道,不应小于,不应小于1.1米米;纵向走道宽度;纵向走道宽度0.6米米。看黑板的水平视。看黑板的水平视角不应小于角不应小于30。5.2.3普通教室内应为每个学生设置一

10、个专用普通教室内应为每个学生设置一个专用的小型储物柜。的小型储物柜。5 教学用房及教学辅助用房教学用房及教学辅助用房5.3.6科学教室内应设置科学教室内应设置密闭地漏密闭地漏。5.3.7化学实验室宜设在建筑物化学实验室宜设在建筑物首层首层。朝向不宜朝西。朝向不宜朝西或西南。或西南。5.3.8每一间化学实验室内应至少设置一个急救冲洗每一间化学实验室内应至少设置一个急救冲洗水嘴,水压不得大于水嘴,水压不得大于0.01MPa。5.3.9化学实验室的外墙至少应设置两个机械排风扇,化学实验室的外墙至少应设置两个机械排风扇,排风扇排风扇下沿应在距地面以上下沿应在距地面以上0.1米米-0.15米米高度处。高

11、度处。室内设置保护罩,室外设置挡风罩。室内设置保护罩,室外设置挡风罩。5.3.10楼地面宜采用易冲洗、耐酸碱、耐腐蚀做法,楼地面宜采用易冲洗、耐酸碱、耐腐蚀做法,并装设密闭地漏。并装设密闭地漏。5 教学用房及教学辅助用房教学用房及教学辅助用房5.3.25综合实验室综合实验室中部中部宜设宜设100平米平米开敞空间。开敞空间。5.3.28演示实验室宜设计为阶梯教室。演示实验室宜设计为阶梯教室。5.4.4史地教室应配置挂镜线。史地教室应配置挂镜线。5.5.3计算机教室应设置书写白板。计算机教室应设置书写白板。5.6.3语言教室宜采用语言教室宜采用架空地板架空地板。不架空时,。不架空时,应铺设可敷设电

12、缆槽的地面垫层。应铺设可敷设电缆槽的地面垫层。5.7.3美术教室应有良好的美术教室应有良好的北向北向天然采光。天然采光。5.7.4美术教室应设置书写白板,应配置挂镜美术教室应设置书写白板,应配置挂镜线。线。5 教学用房及教学辅助用房教学用房及教学辅助用房5.8.3音乐教室讲台上应布置教师用琴的位置。音乐教室讲台上应布置教师用琴的位置。5.8.4音乐教室宜在紧接后墙处设置音乐教室宜在紧接后墙处设置2排排3排阶梯式排阶梯式合唱台,每级高度宜为合唱台,每级高度宜为0.2米,宽度米,宽度0.6米。米。5.8.5音乐教室应设置五线谱黑板。音乐教室应设置五线谱黑板。5.8.6音乐教室的门窗应隔声。墙面及顶

13、棚应采用吸音乐教室的门窗应隔声。墙面及顶棚应采用吸声措施。声措施。5.9.1舞蹈教室每个学生的使用面积不宜小于舞蹈教室每个学生的使用面积不宜小于6平米平米。5.9.2舞蹈教室应附设更衣室。舞蹈教室应附设更衣室。5.9.6舞蹈教室宜采用舞蹈教室宜采用木地面木地面。5 教学用房及教学辅助用房教学用房及教学辅助用房5.12.1小学宜配置能容纳小学宜配置能容纳2个班个班的合班教室。的合班教室。5.12.2中学宜配置能容纳一个年级或半个年中学宜配置能容纳一个年级或半个年级的合班教室。级的合班教室。5.12.3容纳容纳3个班个班及以上的合班教室应设计为及以上的合班教室应设计为阶梯教室阶梯教室。6 行政办公

14、用房和生活服务用房行政办公用房和生活服务用房6.1.2主要行政办公用房的位置应设置在相应主要行政办公用房的位置应设置在相应功能要求空间附近。功能要求空间附近。6.1.3中小学校应依据需要设置中小学校应依据需要设置安防监控中心安防监控中心。6.1.5网络控制室宜设空调。网络控制室宜设空调。6.1.6卫生室卫生室(保健室)的设置:(保健室)的设置: 1、应设在首层,宜临近体育场地,方便急、应设在首层,宜临近体育场地,方便急救车辆就近停靠;救车辆就近停靠; 6、卫生室(保健室)宜朝南。、卫生室(保健室)宜朝南。6 行政办公用房和生活服务用房行政办公用房和生活服务用房6.2.1中小学校生活中小学校生活

15、服务用房服务用房应包括饮水处、应包括饮水处、卫生间、配餐室、发餐室、设备用房,宜卫生间、配餐室、发餐室、设备用房,宜包括食堂、淋浴室、停车库。寄宿制学校包括食堂、淋浴室、停车库。寄宿制学校应包括学生宿舍、食堂、浴室。应包括学生宿舍、食堂、浴室。饮水处:饮水处:6.2.3教学用建筑内应每层设饮水处,每教学用建筑内应每层设饮水处,每40-45人人设置一个饮水水嘴。设置一个饮水水嘴。6.2.4饮水处前应设置等候空间饮水处前应设置等候空间6 行政办公用房和生活服务用房行政办公用房和生活服务用房卫生间卫生间6.2.5教学用建筑教学用建筑每层每层均应分设男、女卫生间均应分设男、女卫生间及男、女教师卫生间。

16、当教学用建筑中每及男、女教师卫生间。当教学用建筑中每层学生少于层学生少于3个班时,男、女卫生间可隔层个班时,男、女卫生间可隔层设置。设置。6.2.6卫生间位置应方便使用且不影响其周边卫生间位置应方便使用且不影响其周边教学环境卫生。教学环境卫生。6.2.7在中小学校内,当体育场地中心与最近在中小学校内,当体育场地中心与最近的卫生间的距离超过的卫生间的距离超过90米米时,可设置室外时,可设置室外厕所。厕所。6 行政办公用房和生活服务用房行政办公用房和生活服务用房6.2.8学生卫生间卫生洁具的数量规定:学生卫生间卫生洁具的数量规定: 1、男生每、男生每40人人/大便器(大便器(1.2米大便槽)米大便

17、槽) 每每20人人/小便斗(小便斗(0.6米小便槽)米小便槽) 女生每女生每13人人/大便器(大便器(1.2米大便槽)米大便槽) 2、每、每40人人-45人人/洗手盆(洗手盆(0.6米盥洗槽)米盥洗槽) 3、卫生间内或卫生间附近应设污水池。、卫生间内或卫生间附近应设污水池。6.2.12卫生间应设前室。男、女生卫生间卫生间应设前室。男、女生卫生间不不得共用得共用一个前室。一个前室。7 主要教学用房及辅助用房主要教学用房及辅助用房7.1.1面积指标:面积指标:普通教室:小学普通教室:小学1.36 中学中学1.39科学教室:小学科学教室:小学1.78实验室:实验室: 中学中学1.92综合实验室:综合

18、实验室: 中学中学2.88演示实验室:演示实验室: 中学中学1.44史地教室:史地教室: 中学中学1.92计算机教室:小学计算机教室:小学2.0 中学中学1.92语言教室:语言教室: 小学小学2.0 中学中学1.927 主要教学用房及辅助用房主要教学用房及辅助用房美术教室:美术教室: 小学小学2.0 中学中学1.92书法教室:书法教室: 小学小学2.0 中学中学1.92音乐教室:音乐教室: 小学小学1.7 中学中学1.64舞蹈教室:舞蹈教室: 小学小学2.14 中学中学3.15合班教室:合班教室: 小学小学0.89 中学中学0.9学生阅览室:小学学生阅览室:小学1.8 中学中学1.9教师阅览室

19、:小学教师阅览室:小学2.3 中学中学2.3视听阅览室:小学视听阅览室:小学1.8 中学中学2.0报刊阅览室:小学报刊阅览室:小学1.8 中学中学2.37 主要教学用房及辅助用房主要教学用房及辅助用房7.1.5主要教学辅助用房的使用面积主要教学辅助用房的使用面积教师休息室:教师休息室: 小学小学3.5 中学中学3.5实验员室:实验员室: 小学小学12 中学中学12仪器室:仪器室: 小学小学18 中学中学24药品室:药品室: 小学小学18 中学中学24准备室:准备室: 小学小学18 中学中学24标本陈列室:小学标本陈列室:小学42 中学中学42计算机资料室、语言资料室、美术教具室:计算机资料室、

20、语言资料室、美术教具室: 小学小学24 中学中学24乐器室:乐器室: 小学小学24 中学中学24舞蹈更衣室:小学舞蹈更衣室:小学12 中学中学127 主要教学用房及辅助用房主要教学用房及辅助用房7.2净高净高7.2.1主要教学用房的最小净高(米)主要教学用房的最小净高(米)普通教室、史地、美术、音乐教室:普通教室、史地、美术、音乐教室: 小学小学3.00 初中初中3.05 高中高中3.10舞蹈教室:舞蹈教室:4.50科学教室、实验室、计算机教室、劳动教室、科学教室、实验室、计算机教室、劳动教室、技术教室、合班教室:技术教室、合班教室:3.10阶梯教室:最后一排,最小净高阶梯教室:最后一排,最小

21、净高2.20米米8 安全、通行与疏散安全、通行与疏散8.1建筑环境安全建筑环境安全8.1.1中小学校应装设周界视频监控、报警系中小学校应装设周界视频监控、报警系统。统。8.1.5临空窗台的高度不应低于临空窗台的高度不应低于0.9米米。8.1.6上人屋面、外廊、楼梯、平台、阳台等上人屋面、外廊、楼梯、平台、阳台等临空部位必须设防护栏杆,高度不应低于临空部位必须设防护栏杆,高度不应低于1.1米米。最小水平推力应不小于。最小水平推力应不小于1.5KN/M。8.1.7通道、走道、用水房间通道、走道、用水房间楼地面防滑楼地面防滑构造。构造。8 安全、通行与疏散安全、通行与疏散8.1.8教学用房的门窗设置

22、应符合下列规定:教学用房的门窗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疏散通道门疏散通道门不得使用弹簧门、旋转门、不得使用弹簧门、旋转门、推拉门、大玻璃门。推拉门、大玻璃门。 2、各教学用房的门均应向、各教学用房的门均应向疏散方向开启疏散方向开启,开启的门扇不得挤占走道的疏散通道;开启的门扇不得挤占走道的疏散通道; 3、教室内隔墙的窗开启后,不得挤占走道、教室内隔墙的窗开启后,不得挤占走道的疏散通道,不得影响安全疏散。的疏散通道,不得影响安全疏散。 4、二层及二层以上的临空外窗的开启不得、二层及二层以上的临空外窗的开启不得外开。外开。8 安全、通行与疏散安全、通行与疏散8.2 疏散通行宽度疏散通行宽度8.2

23、.1中小学校内,每股人流的宽度应按中小学校内,每股人流的宽度应按0.6米米计算。计算。8.2.2疏散通道宽度最小应为疏散通道宽度最小应为2股人流,并应按股人流,并应按0.6米米的整数倍的整数倍增加疏散通道宽度。增加疏散通道宽度。8.2.3安全出口、疏散走道、疏散楼梯和房间疏散门,安全出口、疏散走道、疏散楼梯和房间疏散门,一、二级耐火等级,每一、二级耐火等级,每100人的净宽度(米):人的净宽度(米): 地上一、二层:地上一、二层:0.7 地上三层:地上三层:0.8 地上四、五层:地上四、五层:1.05 地下一、二层:地下一、二层:0.8 教学用房内走道净宽不应小于教学用房内走道净宽不应小于2.

24、4米,外廊米,外廊1.8米。米。8 安全、通行与疏散安全、通行与疏散8.3校园出入口校园出入口8.3.1中小学校的校园应设置中小学校的校园应设置2个出入口个出入口。出。出入口的位置应符合教学、安全、管理的需入口的位置应符合教学、安全、管理的需要,出入口的布置应避免人流、车流交叉。要,出入口的布置应避免人流、车流交叉。宜设置机动车专用出入口。宜设置机动车专用出入口。8.3.2校园出入口应与市政交通衔接,但不应校园出入口应与市政交通衔接,但不应直接与城市主干道连接。校园主要出入口直接与城市主干道连接。校园主要出入口应设置缓冲场地。应设置缓冲场地。8 安全、通行与疏散安全、通行与疏散8.4校园道路校

25、园道路8.4.1校园内道路应与各建筑的出入口及道路校园内道路应与各建筑的出入口及道路衔接,构成安全、方便、明确、通畅的路衔接,构成安全、方便、明确、通畅的路网。网。8.4.2中小学校校园应设置消防车道。中小学校校园应设置消防车道。8.4.3校园道路每通行校园道路每通行100人道路净宽为人道路净宽为0.7米米,每一路段的宽度不宜小于每一路段的宽度不宜小于3.0米。米。8.4.5校园道路人流集中的道路不宜设置台阶。校园道路人流集中的道路不宜设置台阶。设置台阶时,设置台阶时,不得少于不得少于3级级。8 安全、通行与疏散安全、通行与疏散8.5建筑物出入口建筑物出入口8.5.1校园内出建筑面积不大于校园

26、内出建筑面积不大于200平米,人数不超平米,人数不超过过50人的单层建筑外,每栋建筑应设置人的单层建筑外,每栋建筑应设置2个出入个出入口。口。非完全小学非完全小学内,单栋建筑面积不超过内,单栋建筑面积不超过500平平米,且耐火等级为一、二级的低层建筑可只设米,且耐火等级为一、二级的低层建筑可只设1个出入口。个出入口。8.5.2教学用房在建筑的主要出入口处宜设教学用房在建筑的主要出入口处宜设门厅门厅。8.5.3教学用建筑物出入口净宽通行宽度不得小于教学用建筑物出入口净宽通行宽度不得小于1.4米米,门内与门外各,门内与门外各1.5米范围米范围内不宜设置台阶。内不宜设置台阶。8 安全、通行与疏散安全

27、、通行与疏散8.5.4在寒冷或风沙大的地区,教学用建筑物在寒冷或风沙大的地区,教学用建筑物出入口应设挡风间或双道门。出入口应设挡风间或双道门。8.5.5教学用建筑物的出入口应设置无障碍设教学用建筑物的出入口应设置无障碍设施,并应采取防止上部物体坠落和地面防施,并应采取防止上部物体坠落和地面防滑的措施。滑的措施。8.6走道走道8.6.1教学用建筑的走道宽度应符合下列规定:教学用建筑的走道宽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根据在该走道上各教学用房疏散的总、应根据在该走道上各教学用房疏散的总人数,按照人数,按照百人指标百人指标规定计算走道的疏散规定计算走道的疏散宽度;宽度;8 安全、通行与疏散安全、通行与

28、疏散 2、走道疏散宽度内不得有壁柱、消火栓、走道疏散宽度内不得有壁柱、消火栓、教室开启的门窗扇等设施。教室开启的门窗扇等设施。8.6.2中小学校的建筑物内,当走道有高差变中小学校的建筑物内,当走道有高差变化应设置台阶时,台阶处应有天然采光或化应设置台阶时,台阶处应有天然采光或照明,踏步级数不得少于照明,踏步级数不得少于3级级,并不得采用,并不得采用扇形踏步。当高差不足扇形踏步。当高差不足3级踏步时,应设置级踏步时,应设置坡道。坡道的坡度不应大于坡道。坡道的坡度不应大于1:8,不宜大于,不宜大于1:12。8 安全、通行与疏散安全、通行与疏散8.7楼梯楼梯8.7.2中小学校教学用房的楼梯梯段宽度应

29、为人流股中小学校教学用房的楼梯梯段宽度应为人流股数的整数倍。梯段宽度不应小于数的整数倍。梯段宽度不应小于1.2米米,并应按,并应按0.6米的整数倍增加梯段宽度。每个梯段可增加不米的整数倍增加梯段宽度。每个梯段可增加不超过超过0.15米的摆幅宽度。米的摆幅宽度。8.7.3中小学校楼梯每个梯段的踏步数不应少于中小学校楼梯每个梯段的踏步数不应少于3级,级,且不应多于且不应多于18级,并应符合下列规定:级,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各类、各类小学楼梯小学楼梯踏步的宽度不得小于踏步的宽度不得小于0.26米,高米,高度不得大于度不得大于0.15米。米。8 安全、通行与疏散安全、通行与疏散 2、各类、各类中学

30、楼梯中学楼梯踏步的宽度不得小于踏步的宽度不得小于0.28米,高度不得大于米,高度不得大于0.16米。米。 3、楼梯的坡度不得大于、楼梯的坡度不得大于30。8.7.4疏散楼梯疏散楼梯不得不得采用螺旋楼梯和扇形踏步。采用螺旋楼梯和扇形踏步。8.7.5楼梯两梯段间楼楼梯两梯段间楼梯井净宽梯井净宽不得大于不得大于0.11米,大于米,大于0.11米时,应采取有效的安全防米时,应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两梯段扶手间的水平净距宜为护措施。两梯段扶手间的水平净距宜为0.10-0.20米。米。8 安全、通行与疏散安全、通行与疏散8.7.6中小学校的楼梯扶手的设置应符合下列中小学校的楼梯扶手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31、规定: 1、楼梯宽度为、楼梯宽度为2股人流时,应至少在一侧设股人流时,应至少在一侧设置扶手;置扶手; 2、楼梯宽度为、楼梯宽度为3股人流股人流时,两侧均应设置扶时,两侧均应设置扶手;手; 3、楼梯宽度为、楼梯宽度为4股人流股人流时,应加设中间扶手,时,应加设中间扶手,中间扶手两侧的净宽均应满足中间扶手两侧的净宽均应满足8.7.2条的规定;条的规定;8 安全、通行与疏散安全、通行与疏散4、中小学校、中小学校室内楼梯室内楼梯扶手高度不应低于扶手高度不应低于0.9米,米,室外楼梯室外楼梯扶手高度不应低于扶手高度不应低于1.1米;水米;水平扶手高度不应低于平扶手高度不应低于1.1米;米;5、中小学校的楼梯栏杆不得采用易于攀登的、中小学校的楼梯栏杆不得采用易于攀登的构造和花饰;杆件或花饰的镂空处净距不构造和花饰;杆件或花饰的镂空处净距不得大于得大于0.11米米;6、中小学校的楼梯扶手上应加装防止学生溜、中小学校的楼梯扶手上应加装防止学生溜滑的设施。滑的设施。8 安全、通行与疏散安全、通行与疏散8.7.7除首层及顶层外,教学楼疏散楼梯在中除首层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