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生物复习资料_第1页
古生物复习资料_第2页
古生物复习资料_第3页
古生物复习资料_第4页
古生物复习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古生物复习资料第一篇 古生物学基本理论古生物学 是研究地质历史时期的生物界及其发展的科学,其研究范围包括各地史时期地层中保存的生物遗迹和遗迹,以及一切与生命活动有关的地质记录。第2章 化石的形成,分类及研究意义 第一节 化石及其形成过程1 化石(概念):指保存在各地质时期岩层中的生物遗体和生命活动的痕迹。古生物学的研究对象是化石。强调以下三点: (1)生物特征(形态、结构、文饰、成分、或活动的痕迹) (2)地质历史时期(1万年以后,与文物相区别) (3)岩层中(非现代沉积层)2 化石的保存条件: (1)生物本身的条件具硬体的生物保存为化石的可能性较大,软体不利于保存。其次,具角质层、纤维质和几

2、丁质薄膜的生物,如植物的叶子等。 (2)埋藏条件需要有利的环境,能迅速地将生物埋藏起来,并且不遭受其他因素(如地下水)破坏。要素是埋藏快、沉积物细、搬运短。 (3)时间因素生物遗体或其硬体部分必须经历长期的埋藏,才能随着周围沉积物的成岩过程而石化成化石。 (4)成岩作用的条件只有在压实作用小,且重结晶作用轻微的情况下,才能保存完好的化石。3 化石化作用(石化作用):从遗体埋藏开始,经过一系列变化成为化石的作用。化石化作用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1)充填作用:指生物硬体内部的各种空隙被地下水中的矿物质所充填的一种作用。 作用:使硬体变得更加致密。这种石化作用没有改变生物体原来的组织结构,但增加了

3、重量和成分。 (2)交替作用:指原来生物的硬体部分,由于地下水的作用逐渐被溶解,而同时又由水中外来物质逐渐补充代替的过程。常见的有硅化、钙化和白云石化作用。 作用:这种石化作用保持了原来生物硬体的形态、大小和结构构造(如果溶解和交代速度相当,则可以以分子形式交代,这样可以看清其细胞结构),但改变了生物硬体的成分。 (3)升馏作用:指生物遗体被埋藏后,其中的易挥发成分(氢,氧,氮)经蒸腾作用而逃逸,留下较稳定的炭质薄膜。如:植物的叶子、笔石和某些节肢动物的化石。4 化石记录的不完备性:种类的不完整性;数量的不完整性;种间的不平衡性;形态的不完备性。第二节 化石的保存重点 化石的保存类型: (1)

4、实体化石:指地史时期中保存下来的生物遗体(特别是硬体),为生物遗体的全部或某一部分。多为骨骼部分。主要有2类。1.未变质实体化石这类化石很少见,只能在特定的情况下保存。他们一般没有经过明显的变化(氧化)。如琥珀、干尸、细菌、猛犸象等。2.变质实体化石当生物被沉积物掩埋后,经过了明显石化作用而形成的化石。 (2)模铸化石:生物遗体在围岩中留下的印痕、印模和铸形物等总称为模铸化石,据与围岩的关系可分四种类型: 1.印痕化石生物尸体在细粒或化学沉积物中留下的痕迹,一般由软躯体生物所形成。如:水母、蠕虫等。 2.印模化石具凸凹壳的生物硬体在围岩表面上留下的印模。包括外模和内模。外膜与内膜所表现的凹凸情

5、况与原物正好相反。 外模生物体的外表部分在围岩上的印模,它体现了生物体外表的大小、形态和纹饰。 内膜生物体的内面在围岩上的印模,它反映了生物体内表面的大小、形态和纹饰。3. 核化石生物遗体内、外模形成后,生物硬体本身溶解,溶解的空间被其他物质的再充填,便形成了“核化石”,可分为内核和外核。 外核是当生物壳体溶解后留下的空间被再次充填后所形成的核化石。 内核壳体内部的空腔被填充后的核化石,其表面就是内模4. 铸型化石当外膜、内核形成后,它们之间的壳体溶解而被另一种矿物质充填而形成了形态逼真的“壳”。这种“壳”没有原来壳的微细构造,但有内核。这种外核包内核,类似工艺铸成品一样,称为铸型。 (3)遗

6、迹化石:是指地史时期的生物在沉积物中所保存下来的活动时的遗迹或遗物。可反映生活方式、生态,有些也是标准化石。如:足迹、爬迹、粪、卵、孔、穴、石器。 (4)化学化石:古生物体中的软体虽然遭受分解,但分解后的有机质成分如脂肪酸、氨基酸等仍保存在地层中,它们仍具有一定的有机化学分子结构,称之为化学化石。相应分支学科有:分子古生物学 ;古生物化学;生物成矿学. 化学化石的研究对于探索生命的起源,阐明生物发展历史,以及对有机矿产的探查都有重要意义。化石形成过程:生物群:生活在共同的环境,彼此关系密切的生物群死亡群:各种原因死亡的尸体堆积,有可能非同一生物群埋藏群:堆积埋藏在一起的动物遗体,有混杂或损失化

7、石群:埋藏群经过成岩作用第3节 古生物的分类与命名(一)古生物的分类:主要分类等级包括:界,门,纲,目,科,属,种。根据需要,其中还可以设立亚门、亚纲、超科、亚科、亚属和亚种等等一些辅助性的分类单位。1 种:又称物种;是生物学和古生物学的基本分类单位,它不是人为规定的单位,而是生物进化过程中客观存在的实体。它是由一个或许多个居群(或称种群)所组成的一个自然单位。特征:有共同的起源;有基本相同的形态、构造和生理特征;有相同的地理分布和生态等特征;能互相交配繁殖后代。 不同种的个体之间不能交配繁殖,这种现象叫做生殖隔离。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基础。 自然界同一个物种,常常由于环境的隔离居群

8、之间的(基 因)差异,一旦差异达到一定程度时,即使它们又重新生活在一起,彼此间也不能交配而繁殖后代,结果形成新种。2 属:是由起源上有直接联系,在形态、构造、生理、生态等特征上相似的若干个物种所构成的分类单位。或是由一些具有某些共同特征,亲缘关系又十分亲近的一些物种所组成的较高一级的分类单位。3 科:一些特征相似而亲近的属,继而构成科级单位,并以此类推,便可建立起各级分类单位。4 在分类学上,这种以亲缘关系逐步建立起来的分类,反映了生物之间演化发展的内在联系,因此称为自然分类。5 古生物的分类系统:以化石形态和构造的相似程度为基础。这种分类的最大优越性在于它是以许多形态学上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的总

9、和为基础的,基本能反映生物界的自然亲缘关系,因此也被称为自然分类系统。(2) 古生物的命名:生物分类的各个单位名称都采用拉丁文或拉丁化的文字来命名。1 从门至科级分类单位的命名。都采用单名法名字,用正体字书写或印刷,第一字母大写。门、纲、目的名称没有固定的词尾。科级名称则有固定的词尾,它是由属于这个科的一个典型属名的词根加上一个固定的词尾-idae或-aceae构成的。2 属级分类单位的命名(单名法)。属的命名采用单名法。但属名要用斜体字来书写和印刷。第一个字母也要大写。3 种级分类单位的命名(双名法)。种名采用双名法,它由本身的种名和它所从属的属名两个名字一起组成,属名在前,种名在后。都用斜

10、体字书写和印刷。但属名的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种名全用小写。4 亚种采用三个拉丁词构成学名,即属名+种名+亚种名三个词均用斜体字 ,属名第1个字母大写,种名、亚种名第1个字母小写5 优先律 1.生物学分类单元的有效名称,应以符合国际生物命名法则的最早刊出名称为准,后来提出的名称(同一类生物)应作为同义名而废除。 2.必须附上命名者的姓氏和日期。 3.分类单元的命名需要用两国文字在正式刊物上发表。第4节 化石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一.化石的研究方法:(1)化石标本和样品的采集。(2)标本的处理和观察 如磨制薄片、机械破碎、酸处理等。(3)标本的鉴定和描述。(4)标本的照相、制图和复原。二、化石的研究意

11、义(1)地层系统和地质年代表的建立。(2)划分、对比地层(标准化石)。(3)重建古地理和古气候。(4)解释地质构造、构造运动等问题。(5)验证大陆漂移。(6)用于古天文学(历史天文学)的研究。(7)在矿产研究中的应用。第3章 生命的起源与生物的演化第二节 生物进化的基本理论和规律一 生物进化的基本理论(1) 生物进化的证据:1. 化石记录是生物进化发展的直接历史证据2. 比较解剖学上的证据 (1)同源器官:指不同生物的器官不同,形态各异,但起源和内部结构基本一致。 (2)同功器官:指不同的生物具有结构和来源不同,而机能相似的器官。3. 胚胎学上的证据(2) 生物进化的途径与原因:1. 遗传 2

12、.变异 3.隔离 4.自然选择 书P24(3) 成种作用的模式:1. 渐变模式 2.突变模式 书P25(4) 生物进化的模式:1. 趋异和辐射趋异:起源于同一始祖类型的生物在进化过程中,为适应不同环境条件而发生物种的分化,由一个种分化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种。适应辐射:某一类生物在其演化中向着不同的方向发展,以适应各种不同的生活条件,这种多方向的趋异就叫做适应辐射。2. 趋同和平行进化趋同:指一些类别不同、亲缘疏远的生物,由于适应相似的生活环境而在体形上变得相似,不对等的器官也因适应相同的功能而出现了相似的性状。平行进化:对等器官因适应相似的环境而产生了相似的性状,这种现象称为平行进化。3. 特化

13、:一种生物对某种生活条件特殊适应的结果,使其在形态和生理上发生局部的变异,而整个身体的组织结构和代谢水平并无变化。这种现象叫做特化。(5) 生物进化的基本特点和规律:1. 进步性发展 2.不可逆律 3.相关律和重演律 4.生物演化的总貌 书P27第4章 古生物与古环境第1节 生物的生活方式1 活动方式 (一)水生生物1. 底栖生物(1) 固着底栖 (2)移动底栖 (3)孔栖 (4)埋栖 书P302. 游泳生物3. .浮游生物(2) 陆生生物 书P312 营养类型:生物的营养方式有光合作用,吸收和摄食三种。根据食物的大小,生物可区分为微食性和显食性两大类。(1) 微食性生物:1.悬食生物 2.碎

14、食生物 3.泥食生物(2) 显食性生物:这类生物根据食物的种类不同分为植食动物,肉食动物,腐食动物,杂食动物和寄生生物。第三节 生物之间的生态关系生物间关系1 对抗关系:1.抗生关系 2.捕食关系 3.竞争关系 书P352 共生关系:1.寄生关系 2.共栖关系 3.互惠共生关系第4节 群落与生态系一般来说,要实现一个生态系统的整体运行和物质循环,其内部必须具有以下四种基本的组成部分:(1)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包括无机物,水,气体和日光能等。(2) 生产者,也叫自养生物,主要是指植物。(3) 消费者,也称异养生物,主要是指植物。(4) 还原者或分解者,主要是指微生物。 书P39第5节 古生态环

15、境的分析方法1 指相化石法2 形态功能分析法3 群落古生态分析方法4 沉积学方法 详细见书P39章节重点 生命演化的主要历程1 细胞生物演化阶段2 动物界的第一次爆发阶段3 动植物从水生到陆生的发展4 动植物的分支演化阶段 书P20第二篇 古生物学各论第3章 腔肠动物门第一节、概述1. 细胞有了明确的分工,是多细胞后生动物2. 属于二胚层多细胞动物,体壁具有外胚层和内胚层。在两胚层之间还有中胶层。3.有组织、无器官。4.多为海生固着生活,有单体和群体之分,身体成辐射或两侧对称。5.外胚层细胞可分泌角质或钙质骨骼。6.消化腔中央有口,既是食物的进入口,又是废物的排泄孔。属于原口动物。口的周围具一

16、圈或多圈的触手。7.绝大多数腔肠动物外胚层中具刺细胞,有御敌作用。根据刺细胞的有无,软体构造特点,有无骨骼及其特征,可分为两个亚门:1 具刺细胞的刺胞亚门刺胞亚可根据软体特点,生活史以及骨骼有无和性质等可分为水螅纲 原始水母纲 钵(bo)水母纲 珊瑚纲2 无刺细胞的无刺胞亚门,又称栉水母亚门,本亚门无化石。第2节 四射珊瑚亚纲一.珊瑚体外形1 四射珊瑚已经绝灭,据其软体构造和分泌骨路的机能推想可能与现代的六射珊瑚相似。2 生活着的珊瑚软体称珊瑚虫。它分泌的全部骨筋称为珊瑚体。3 珊瑚虫营单独生活的称单体,群集在一块生活的称群体。4 保存为化石的均属珊瑚的硬体部分,所以四射珊瑚硬体又可分为单体和

17、复体。5 四射珊瑚具有六个原生隔壁,后生的一级隔壁仅在四个部位按一定顺序生长,每轮仅增生四个。因此隔壁数为4的倍数,故称这类珊瑚为四射珊瑚。又因珊瑚体外壁上,尤其是单体珊瑚,常具纵脊与横的皱纹,所以这些珊瑚又称皱珊瑚(1) 单体外形 书P52(2) 复体外形 书P532 四射珊瑚骨骼基本构造(1) 外部构造珊瑚的外部构造:外壁,表壁,萼部。(1) 外壁:外壁是珊瑚个体周围的墙壁,有时不是独立的构造,它由隔壁外端加厚联接而成。(2) 表壁:表壁位于外壁表面,细的称生长线或横纹,较粗的称生长皱。生长线与生长皱的形成,则与珊瑚生长周期有关。(3) 萼部:萼部是珊瑚体的末端常具杯状凹陷,为珊瑚虫的栖息

18、之所。(2) 内部构造(1) 隔壁发生及排列 (2)隔壁沟的排列 (3)横板(4) 鳞板,泡沫板 (5)轴部构造 详细见书P55 第3节 横板珊瑚亚纲 横板珊瑚多数具发育的横板,因而得名。它最早出现于晚寒武世,在晚奥陶世至早二叠世繁盛,至晚二叠世大多绝灭,少数残存十中生代。世界广布。 这类瑚珊主要特点有:1.是横板发育,而隔壁多不发育.2.是均为复体,由出芽或分裂繁殖而成。3.是个体一般较小,个体间多具联接构造或共骨。(1) 复体类型:可分块状、丛状和蔓延状复体。后者个体紧附干固着物,多组成网状,个体末部向上伸起。块状复体外形多样,有球状、半球状、不规则结核状、铁饼状和皮完状等。丛状复体可分为

19、:笙状,个体间由联接管连接;分枝状个体间不平行; 链状,由个体侧向连接、有的具中间管。(2) 联接构造:是沟通个体内腔或使个体间相互连接的种特征构造,可分三类:联接孔:在某些块状复体中发育,孔为圆形或椭圆形,沟通相邻个休,可分为角孔与壁孔,前者分布在个体的棱角上、后者分布在个体的体壁上。联接管:在某些丛状复体中发育,连接相邻个体,其外形呈水平管状。联接板,一般呈水平分布,是由两种构造组成,即体壁上环状排列的壁孔和个体之间相连的水平板。(3) 横列构造(4)隔壁构造(5)轴部构造 详细见书P55第4节 珊瑚的生态及地史分布1 珊瑚动物全为海生,固着底栖。一般生活于180米深度以内温暖正常浅海里,

20、少数可生活在深海的低温环境。2 造礁型珊瑚其生态适应性很窄。3 非造礁型珊瑚,多为单体单带型珊瑚,其生态适应性较广。4 横板珊瑚最早出现于晚寒武世,在晚奥陶世至早二叠世繁盛,至晚二叠世大多绝灭,少数残存于中生代。5 四射珊瑚始现于中奥陶世,至二叠纪绝灭。在其发展历程中有4个繁盛期,分别是晚奥陶世至中志留世,早中泥盆世,早石炭世和早二叠世。四射珊瑚演化趋势:1 构造类型:单带型 双带型 三带型2 边缘带: 无 有; 窄 宽3 横板带: 完整 不完整 内斜板出现4 轴 部: 无 有;简单 复杂5 外 壁: 完整 部分消失 全部消失 珊瑚虫个体发育 软体底盘外壁 表壁横板隔壁 四射珊瑚的构造类型及时

21、代根据珊瑚的三种构造的组合特征,分为以下类型单带型 横板+隔壁 O-S为主双带型 横板+隔壁+鳞板(泡沫板) S-D为主三带型 横板+隔壁+鳞板+轴部构造 C-P为主泡沫型 泡沫板 O2 - D2第4章 软体动物门第1节 概述软体动物的一般特征1 是动物界第二大门类,数量多、分布广,已知现生及化石共约12万种,占动物总数11%。2 适应能力强,陆上和海洋均有分布,如蜗牛、田螺、乌贼、鲍鱼等。3 身体可分为头、足、内脏团和外套膜四部分,外套膜包裹内脏团,并能分泌钙质硬壳。4 水生种类用鳃呼吸,陆生种类以外套膜(微血管)呼吸。5 根据硬壳与软体形态等特征,分为十个纲:单板纲 腹足纲多板纲 双壳纲

22、无板纲 头足纲 掘足纲 竹节石纲 喙壳纲 软舌螺纲。第2节 腹足纲(非重点掌握)(1) 基本特点:1.此类动物因足生长在腹部而得名。2.腹足纲动物的头部两侧对称3.在生长发育中内脏囊发生扭转,外套膜也随之扭转,因此其外壳也成旋转形。 腹足类是一类对各种环境都能适应的类型,海洋、淡水及陆地都可见到腹足类动物,随环境的不同,壳形、壳面装饰等变化很大。分布时代:寒武纪至现代,但以新生代为主。(2) 外形:腹足类外形多种多样,有锥、塔、盘、球、陀螺状等。(3) 基本构造:胎壳:螺壳上最早形成的部分,光滑。螺环:螺壳沿中轴旋转3600体螺环:最后一个螺环,容纳头足之处螺塔:除体螺环之外的螺环总和。缝合线

23、:螺环和螺环之间的接触线。体螺环的开口处称为壳口,形态多样此外还有:前沟、后沟、缺口、裂带等构造。(4) 定向:1 顶部向上,旋轴直立2 壳口向着鉴定者3 壳口在旋轴的右侧为右旋壳,在左侧为左旋壳第3节 双壳纲(重点)1 一般特征:1 双壳类全为水生软体动物,两侧对称,具左右两片外套膜分泌的两瓣外壳如海扇、蚶(han)、珠蚌等故最早被命名为双壳纲。2 它们的头部退化,所以又名为无头纲,两侧外套膜之间的空腔叫外套腔,腔内具瓣状鳃,故有人称瓣鳃纲。3 鳃是呼吸器官,其结构由简单变复杂,可分原鳃、丝鳃、真瓣鳃和隔鳃四种。4 双壳类的肉足位于身体的前腹方剧以斧形,因此又彼称为斧足纲。足出于两壳瓣之间,

24、用于挖掘泥沙移动身体或钻孔等。某些双壳类还在足后伸出簇丝状的足丝、用于附着在外物上。足丝发育的成年个体,足常退化。2 硬体构造:(1) 壳形 (2)壳的外部结构 (3)壳饰 (4)壳的内部结构。1、 壳形: 主要看侧视的形态,有圆形、三角形、卵形、扇形、壳菜蛤形、四边形、偏顶蛤形、不等壳形。两瓣壳一般相互对称、大小相等。但每个壳瓣一般前、后不对称。固着、躺卧、漂浮生活者壳形变异而不对称。2、 壳的外部结构:(1)喙 壳体最早形成的壳尖为喙。 前转多数指向前方正转指向上方后转指向后方(2)壳顶区包括喙在内的壳体最大弯曲区。(3)后壳顶脊自喙向后腹方伸展的一条隆脊。 前壳顶脊较少见。壳顶所在一侧为

25、背,开口一侧为腹。另有前缘和后缘之分。(4)基面喙与铰合线之间的平面或曲面叫基面。新月面喙前基面常呈心形,称新月面盾纹面喙后基面常呈长矛状,称盾纹面后壳面后壳顶脊与后背缘之间的壳面(5)耳以足丝附着的双壳类,在喙的前端和后端各有一个翼状伸出部分称为耳。可分为前耳和后耳;一般后耳大于前耳。 耳凹耳与壳体之间的槽状凹陷。(6)足丝凹口右壳前耳下方的凹缺 足丝凹曲左壳前耳下方的凹缺3.壳饰:双壳类壳饰通常分为同心饰和放射饰两类。按其强度及粗细,壳饰有线、脊、褶等。(1)同心饰同心饰有同心线、同心脊、同心褶或同心层;(2)放射饰放射饰有放射线、放射脊、放射褶等; (3)网状壳饰有些种类同时具有上述两类

26、壳饰,相交成网状壳饰;(4)此外有的具剌、瘤、节等。4. 内部构造:1 外套线外套膜近外缘部分附着于壳内面所留下的痕迹。与腹缘平行 。外套湾外套线后部的一凹弯。由水管系统的伸缩造成。2 肌痕闭合两壳用的闭肌在壳内面留下的印痕 单柱型1个闭壳肌痕(位于中部偏后位置)双柱型2个闭壳肌痕,等大的称为等柱型,前小后大的称为异柱型3 韧带痕 位于壳喙之下,壳内或壳外,由韧带所留下的平面、凹面或凹坑。(1)外韧带痕位于壳外,由三种类型:两韧式新月面+盾纹面前韧式新月面后韧式盾纹面(2) 内韧带痕位于壳内铰缘中央之下,由弹回体(弹性小球)、弹体窝组成(海扇类具有)。三壳的定向与度量:(1)定向(3个方向):

27、背腹两壳铰合的一方称背方,相对壳开闭的一方为腹方。前后生活时的运动方向为前方,反之为后。前后判断的标志:一般喙指向前方;壳前后不对称者,一般后部较前部长;放射及同心纹饰一般由喙向后方扩散;有耳的种类,后耳常大于前耳;外套湾位于后部;单个肌痕时,一般位于中偏后部。两个肌痕有大小不同时,前小后大。新月面在前,盾纹面在后。左右当壳的前后确定以后,将壳顶向上,前端指向观察者的前方,左侧壳瓣为左壳,右侧为右壳。(2)度量壳长-前后两端的最大的水平距离。壳高-壳顶至腹缘并垂直与壳长的最大距离。壳厚-垂直于双壳接合面的最大距离。4 双壳纲生态及地史分布1 生态生活环境: 生活领域广,赤道至两极均有,潮间带至

28、5800深的海底,由咸化海到淡水湖都有分布,但以海生为主。生活方式: 复杂多样, 有以下几种:正常底栖壳直立,海底爬行、两壳对称足丝固着常有耳、翼潜穴生活常有外套湾、壳体较长壳体固着两壳不对称、壳厚钻孔生活壳体较长、较薄2 地史分布双壳类始现于早寒武世,奥陶纪为双壳类主要分化辐射时期,志留纪至泥盆纪进一步分化许多新类别,并出现了淡水类型,至中生代迅速发展,现达到全盛。第4节 头足纲1 概述1 头足纲是软体动物门中最高级、发育最完善的一纲,包括鹦鹉螺、杆石、菊石、箭石和现代的章鱼、乌贼等。2 全为海生的肉食性动物,善于在水底爬行或水中游泳。3 具有头,在前方而显著,头部中央有口,两侧具发达的眼。

29、4、具有触腕,触腕一部分环列于口的周围,用以捕食;另一部分则在腹侧构成排水漏斗。5 身体两侧对称,有四个鳃或两个鳃,前者具外壳,后者的壳体则被外套膜包裹而形成内壳或无壳。根据壳的位置,头足纲可分为外壳亚纲和内壳亚纲。6 外壳亚纲为多房室壳,一般几厘米-10余厘米,大的可达十几米。壳体直-旋转。 2 外壳类基本特征(一)壳形壳形多种多样,为多房室壳体,有直形、弓形、环形和旋卷形,少数为其他形状。旋卷壳大多数为平旋,即围绕一根假想轴旋转,而且在同一平面上排列。少数为其他方式旋转,如松旋形、螺旋形等。平旋壳每旋转一周称为一旋环,最后一旋环为外旋环,外旋环以内的所有旋环为内旋环。 平旋壳种类:据旋卷程

30、度,可以分为四种:外卷外旋环与内旋环接触或仅包围其一小部分称外卷。内卷外旋环完全包围内旋环或仅露出内旋环极少部分的为内卷。半外卷外旋环包围内旋环的侧面不超过一半。半内卷外旋环包围内旋环的侧面超过一半。(2) 壳的定向确定前、后、背、腹直壳或弯壳:尖端为后,口部为前,靠近体管的一侧为腹、另一侧为背。平旋壳:原壳为后,口部为前,旋环外侧为腹,内侧为背。(3) 壳饰光滑或具装饰平行壳口边缘:生长纹、生长线平行旋卷方向:纵旋纹、纵旋线垂直旋卷方向:横肋。网状饰壳刺和瘤(4) 外部构造1 脐平旋壳体的两侧中央下凹部分称为脐,脐四周壳面叫脐壁。2 脐接线内、外两旋环之交线称脐接线。3 腹弯腹部排水管在壳口

31、处造成的凹缺。 (5) 内部构造1 胎壳壳体最早形成的原始壳。有圆形、椭圆形、滴珠状等。2 住室最前方具壳口的房室最大,为软体居住的场所,叫住室。3 气室除住室之外的其余各房室中充满气体,称气室。 闭锥所有气室总称闭锥。 4 隔壁及相关构造隔壁:壳壁内横向板状构造称为隔壁,隔壁把壳体分为许多气室。(1)隔壁孔隔壁上连接两个气室的开口 。(2)隔壁颈沿隔壁孔的周围延伸出的颈状或领状小管。(3)连接环隔壁颈之间或其内侧的环状连接小管。5 体管及其类型 体管头足类的壳中有一条贯穿住室到胎壳的钙质管道,它包围着软体的肉质体管索,由隔壁颈和连接环组成。体管位置:一般位于壳体中央或偏腹侧,少数位于背方。体

32、管形状:一般为细长的圆柱形或串珠状。体管类型:根据隔壁颈的长短、弯曲程度和连接环形状,体管可分为五种类型:1 无颈式:隔壁颈甚短或无,无连接环。2 直短颈式:隔壁颈短而直,连接环直。3 亚直短颈式:隔壁颈短、尖端微弯,连接环微外凸。4 弯短颈式:隔壁颈短而弯,连接环外凸。5 全颈式:隔壁颈向后延伸,达到或超过后一隔壁,连接环或有或无。6 缝合线及其类型(1) 缝合线隔壁边缘与壳壁内缘的交线,需要将表皮剥去后才能看到。如果隔壁不褶皱,则缝合线平直;如果隔壁褶皱,则缝合线弯曲。(2)缝合线的基本要素鞍缝合线向前弯曲的部分。叶缝合线向后弯曲的部分。有腹叶和侧叶等。(3) 缝合线的类型:据隔壁的褶皱程

33、度鹦鹉螺型:鞍、叶平直或平缓波状,无明显的鞍、叶之分 无棱菊石型:鞍、叶数目少,形态完整,侧叶宽而圆。棱菊石型:鞍、叶数目多,完整,常呈尖棱状。齿菊石型:鞍、叶数目多,鞍部完整,叶呈锯齿状。菊石型:鞍、叶数目多,鞍、叶均呈锯齿状。3、 头足纲的演化趋势缝合线:简单 复杂壳形:直壳 旋卷,由外卷 内卷体管:小 大 小壳饰:光滑 简单 复杂个体:小 大四生态及地史分布(一)生态:全为海生、肉食动物现代鹦鹉螺(只有一个属Nautilus)生活于浅海区,也可达较深的海区,营游泳或底栖爬行生活。化石外壳类都具气室,壳壁较薄,壳面的脊或瘤也是空的,因此推测具有一定的游泳能力,其游泳能力的强弱因壳形不同而有

34、所差别。旋壳头足类:快速游泳、缝合线越复杂适应水体越深直壳头足类:体管小、无沉积物的类型快速游泳(O2-3);体管大、有沉积物的类型底栖游泳或爬行(O1)。(2) 地史分布:始现于晚寒武世,早古生代全为鹦鹉螺类,晚古生代到中生代菊石较为繁盛,尤其中生代被称为菊石的时代,白垩纪末菊石绝灭,新生代以内壳类繁盛为特征。第5章 节肢动物门第一节 概述节肢动物门的一般特征1 门类最庞大,占现生动物的85%,如虾、蜘蛛、蚊子、苍蝇等。2 生态领域极广,几乎遍布所有生态领域,部分寄生。3 身体分节、附肢分节。有的体节愈合成头、胸、腹或头、胸、尾三部分。4 体披甲壳或厚皮,几丁质或磷酸钙质,周期性脱壳生长。5

35、 分类非常复杂,共有九大超纲:三叶虫超纲、有鳌肢超纲、坚角蛛超纲、甲壳超纲、多足超纲、六足超纲、有爪超纲、五口超纲、慢步超纲等。第2节 三叶虫纲(重点)一 特点1 三叶虫是节肢动物门中已绝灭的一个纲,仅在古生代的海洋中生活。2 身体扁平,背部被以坚固的甲壳,成份以碳酸钙和磷酸钙为主。腹侧为柔软的腹膜和附肢。3 背甲被两条背沟纵分为中部的轴叶和两侧的两个肋叶,因而得名。身体自前而后分为头部、胸部和尾部。通常长3-10cm,最小不及5mm,最大可达70cm。二 背甲构造(1) 头甲 是分类和属、种划分的主要依据,多呈半椭圆形,中间有隆起的头鞍和颈环,其余称颊部。 主要构造有:头鞍、面线、眼、头盖1

36、头鞍:是头部中间隆起部分,两侧为背沟所限,其形状有两侧平行的,有向前收缩的,有中部收缩的,也有向前扩大等等。头鞍沟:成对颈环:瘤和颈刺。前边缘:内、外边缘2 颊角、颊刺:头甲的后缘与侧缘之间的夹角,它可向后伸长成颊刺。3、眼及相关构造:三叶虫的视觉器官,位于眼叶的外侧。眼叶:在面线内侧头盖外缘有一对半圆形隆起部分称为眼叶,对眼起支持作用。 眼脊:眼叶前端有一条凸起的脊线与头鞍相连。4 面线通过眼的内侧与眼叶之间有一对切穿头甲的狭缝,称为面线。面线有四种类型(据后支的延伸方向)(1)后颊类面线面线后支切于头甲后缘。(2)前颊类面线面线后支切于头甲侧缘。(3)角颊类面线面线后支切于头甲的颊角。(4

37、)边缘面线面线切于头甲的腹边缘,背视看不到,也称无面线类。 5 头盖面线之间部分统称头盖,是固定颊和头鞍的统称。固定颊面线和头鞍之间的区域称固定颊。活动颊面线外部的颊面,常脱落保存。(2) 胸甲构造1 由若干形状相似,相互连衔接并可活动的胸节组成,胸节数目最少节,最多40节2 每一胸节上都有一对背沟,把胸节分为中央的轴节和两侧的肋节3 间肋沟、肋沟:各肋节之间的为间肋沟,每个肋节上的沟为肋沟。肋沟深而宽,间肋沟窄而细。4 肋节末端或钝圆,或延长形成刺肋刺。(3) 尾甲多呈半圆形或近三角形由若干体节愈合而成,少则1节,多达30节中央为尾轴,两侧为肋叶肋沟较间肋沟深而宽边缘宽窄不一,有时具有各种尾

38、刺(侧刺、末刺) 尾甲类型据尾甲与头甲的比例:(1)小尾型尾极小(2)异尾型尾头甲(3)等尾型头、尾等大(4)大尾型尾头三 、 三叶虫的生态 全部海生,生活方式多种多样:1 底栖型:底栖爬行:身体扁平、眼在上。挖掘泥沙:头甲坚硬,前缘似扁铲,肋剌发育,尾刺发达,无眼或眼不发育。如三瘤虫类。2 游泳型:个体小,身体流线形,眼在头侧方或腹方。3 漂游型:个体小而轻,刺多而长;球状,无眼。四 三叶虫的地史分布分布时限:寒武纪至二叠纪最繁盛期:寒武纪,占统治地位退居次要:奥陶纪,不占统治地位急剧衰退:志留纪至二叠纪,只留少数类别二叠纪末: 绝灭第6章 腕足动物门第1节 概述腕足动物的一般特征1、腕足动

39、物全为海生底栖,单体群居。多数用肉茎固着生活。幼虫约有数天至两周的浮游期,其后产生硬壳,以肉茎附着于海底营固着生活。也有以次生胶结物或壳刺固着于海底和自由躺卧类型。2、具体腔,不分节而两侧对称。3、体外披有两瓣大小不等的壳,为钙质或几丁磷灰质。大壳为腹瓣,小壳为背瓣。两壳不对称,但单壳对称:两侧对称。4、大小一般3-8cm,最大可达40cm。5、属滤食性生物,其摄食器官是纤毛腕。 6、现代生活的腕足类约有100多属,300余种。腕足动物在古生代曾相当繁盛,其化石在确定地质时代上有重要意义。第2节 硬体的基本特征(一)壳的定向1 背、腹:有肉茎的壳较大,称为腹壳,和它相对较小的壳称为背壳。2 前

40、、后:有茎孔(或三角孔)的一边为后方,最早分泌的硬体部分或鸟喙状部分称壳喙,喙附近的边缘为后缘。与喙相对的一边即壳体增长的一方为前方,其边缘称前缘。3 两侧:壳的两侧边缘称为侧缘。(2) 壳的度量1、长从喙到前缘中间的距离。2、宽垂直于长度线,两个侧缘间的最大距离。3、厚垂直于长度线和宽度线,腹壳和背壳之间的最大距离。(三)壳的外形观察腕足类壳体的外形可分正视、侧视和前视(1)正视:从腹壳或背壳方向观察壳体轮廓腕足动物背、腹壳的外形有圆形,长卵形,三角形,五角形,方形及横椭圆形等。(2) 侧视:因壳体两瓣凹凸程度的不同,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种形态:(背在前、腹在后)双凸型两壳凸度近于相等时称为双凸

41、型平凸型背壳近平而腹壳凸的称平凸型凹凸型背壳凹而腹壳凸称为凹凸型凸凹型背壳凸而腹壳凹双曲型幼年时为凹凸型,成年时变为凸凹型(3)前视:在壳的前端进行观察(背壳朝上)直缘型前缘接合线平直单槽型前缘接合线下凹单褶型前缘接合线上凸中槽:壳面中央到前缘的槽状凹陷(一般为腹壳) 中隆中褶:壳面中央到前缘的褶状隆起(一般为背壳) (4) 壳饰同心饰: 同心纹 细弱的线纹 同心线 较粗线状 同心层 明显且呈叠瓦状 同心褶 粗而波状起伏放射饰:放射纹 细线且多分叉 放射线 粗线 放射褶 粗大,已影响到内部(5) 茎孔附近的构造1 喙:最早生成的部分,似鸟嘴。2 茎孔:位于喙下方的一个圆孔,只在腹瓣上具有,供肉

42、茎伸出固着之用。3 铰合线:壳体后部的接合缘称为铰合线或铰缘。一般不分离,描述为长、短、直、弯等。4 主端铰合线的两端。主端有圆、方、锐角、展翼状等。5 基面(三角面)喙与铰合线之间呈三角形的壳面。通常腹基面发育,背基面较小或不发育。6 壳肩由壳喙向两侧伸展到主端的壳面。7 三角孔腹喙下的基面中央有一个三角形的孔,为肉茎伸出之处。少数情况下背壳也有,称为背三角孔。 三角板三角孔上覆盖的三角形小板。 三角双板有时由两块板胶合而成,称三角双板。8 茎孔与三角孔之间的关系有3种:三角孔三角孔+茎孔茎孔壳内构造(一)铰合构造: 1、腹瓣:(1)铰牙(齿):腹瓣内部三角孔的前侧角各有一个显著的突起。(2

43、)牙(齿)板:铰牙下的支板,以支持铰牙。(3)匙形台牙板相向弯曲并联合在一起。(4)中板匙形台下的支板。 2、背瓣:(1)铰窝(齿槽):与铰牙相对应的两个凹陷。(2)铰(窝)板:支持铰窝两个板状构造,与牙板相似。(3)主突起:喙下一个小突起,它附着开肌,供开壳之用。(4)腕基:生长于铰板中部的突出物。是悬挂和附着纤毛腕的构造,有各种形状:突起、棒状、环状、螺旋状等。主基背壳内部以上4种构造的合称。(2) 腕骨构造:是悬挂纤毛腕的构造:腕棒、腕环、腕螺1 腕棒:腕基向前延伸呈棒状的构造。2 腕环:两个腕棒向前延伸形成环状的构造。3 腕螺:两个腕棒作螺旋状向前延伸。常见有3种类型:石燕贝型、无窗贝

44、型、无洞贝型 石燕贝型腕螺顶指向主端 无窗贝型腕螺顶指向壳的两侧 无洞贝型腕螺顶指向背部(壳)(3) 腕足动物背、腹壳的鉴别方法腹壳、腹喙、腹铰合面大于背壳、背喙、背铰合面。腹中槽,背中隆。腹铰齿(牙),背铰窝。背壳有支腕(腕骨)构造。主基在背壳上。 腕足动物与双壳纲的比较(重点) 腕足动物 双壳动物单瓣壳:两侧对称 两侧不对称(前短)两瓣壳:大小不等 大小相等壳定向:分背、腹 分左、右对称面:垂直两壳结合面 位于两壳结合面固着构造:肉茎孔 足丝凹缺齿和窝:分别在不同壳上 在同一壳上间列一 演化方向铰合:无铰合构造 有铰合构造支腕构造:逐步复杂化从腕棒腕环腕螺壳质成分:从几丁磷灰质钙质 二 腕

45、足动物生态 1 生活环境 现代腕足动物以正常浅海为主,各种水深均能生存,但在水深200以内最多(70%)。化石腕足类大多数生活在温暖、盐度正常的浅海环境中,但中生代以来发现它们与某些深水类别共生。2 生活方式肉茎固着:如Lingula腹壳固着:如李希霍芬贝(Richtofenia)类的腹壳特化成珊瑚状,并以根状刺固着以腹壳自由躺卧,如扭月贝类以腹壳的刺支撑,如长身贝类 三 腕足动物地史分布始现于早寒武世三次大繁盛:奥陶纪、泥盆纪、石炭二叠纪。二叠纪末急剧衰退。进入中生代,数量虽然还较多,但己明显进入衰退期,而软体动物却大发展。新生代,腕足动物面貌己接近现代(约有100属,300余种)。第7章

46、半索动物门笔石纲第1节 概述1、半索动物又称隐索动物,是非脊索动物与脊索动物之间过渡类型。因具有腹神经索,故单独立一门。2、具有原始的背神经索,是背神经管的雏形,并具有鳃裂。3、口腔背面向前伸出一条短的盲索,称口索,它可能是脊索的前身。4、以底栖生活为主,有固着、爬行、潜穴等, 也有漂浮的类型。5、有两类现生类型及一类灭绝类型:(1)肠鳃纲呈蠕虫状(2)羽鳃纲呈苔藓虫状,群体生活。(3)笔石纲已绝灭,为单枝或多枝状群体。个体生活在胞管中,胞管很小(<1mm),胞管连接在一起构成群体。第2节 笔石的硬体构造一笔石纲(Graptolithina)一般特征:1、笔石是已经绝灭的海生群体动物,其

47、化石被压扁,保存在岩石上。好像用铅笔写上的象形文字。2、群体具有外骨骼,以出芽方式繁殖,其成分为几丁质,经石化升馏作用而保存为碳质薄膜化石 。3、个体很小,通常只有几毫米。以胞管作为栖居所。4、有两种生活方式一种营漂浮生活的正笔石类,一种营固着生活的树形笔石类 。5、 中寒武世( 2)出现,早石炭世(C1)绝灭。奥陶纪和志留纪为繁盛期。是很好标准化石和指相化石。底栖固着(可以假漂游): 有类似于根和茎的构造。漂浮:对于漂浮者,有的和腕足、三叶虫等共生,为正常浅海相。有的笔石不和其他生物化石共生,保存在黑色页岩中,构成笔石相。二笔石的骨骼构造 胎管胞管笔石枝笔石体笔石簇 (一)胎管笔石体第一个个

48、体分泌的圆锥形外壳,开口朝下,尖端朝上 ,每个笔石群体只有一个胎管。胎管可分为基胎管和亚胎管两个部分。(1)基胎管胎管的尖端部分,表面常具螺旋状纹饰。(2)亚胎管胎管的口端部分,表面常具平行于口缘的生长线。胎管刺由亚胎管一侧的管壁上延伸出的一条长而直的刺,其方向与胎管的延长方向一致。芽孔位于亚胎管侧面上的一个小孔,是笔石进行出芽繁殖的第一个小孔,由它生长出第一个胞管。 (2) 胞管胞管是虫体的管状住室,是笔石体的外壳, 是笔石鉴定的主要依据。第一个胞管由胎管生出,其余胞管均由前一个胞管生出。胞管有三种类型:正胞管、副胞管、茎胞管(茎系)。树形笔石类:有三种胞管,较大的正胞管和较小的副胞管,均向

49、外开口,茎胞管连接成枝体。正笔石类:仅有正胞管,但其胞管形态复杂多样 。 1、 胞管的类型(1)正胞管个体较大,可能是雌性笔石虫的住室。(2)副胞管个体较小,可能是雄性笔石虫的住室。(3)茎胞管不开口,无笔石虫居住,由茎胞管连接成笔石枝。2、 正笔石目胞管(正胞管)的类型 正胞管可分为4大类和10小种(1)直管式胞管直(均分笔石式)(2)外弯式向外作不同程度弯曲,分为 4 小种。外弯呈钩状(单笔石式)外弯强烈,卷曲成球状(卷笔石式)轻微外展,胞管呈三角形(半耙笔石式)外展呈直线型,胞管孤立状(耙笔石式) (3)内弯式向内作不同程度的弯曲,分 3 小种 轻微内折,弯曲成波状(纤笔石式) 强烈内折

50、,弯曲成方形(栅笔石式) 强烈内折,胞管口部向内卷曲(叉笔石式)(4)具褶式胞管强烈弯曲,在背侧或腹侧形成褶皱状。 背褶式:背侧形成褶曲,腹侧则形成内折(瘤笔石式) 背褶和腹褶式(中国笔石式)(3) 笔石枝成列的胞管构成笔石枝1 定向:(1)背、腹胞管口所在的一侧为腹侧,相反的一侧为背侧。(2)始、末端靠近胎管的一端为始端,远离胎管的一端为末端。(3)共通管(沟)在笔石枝背部连通各个胞管的管状构造 ,它起着茎胞的作用。2 笔石枝的生长方向 以胎管尖端向上,口部向下为基准,可以分为7种类型:(1)下垂式(2)下斜式(3)下曲式(4)平伸式(5)上斜式(6)上曲式(7)上攀式3 胞管的排列方式(1

51、)单列式枝上有1排胞管(2)双列式枝上有2排胞管(3)三列式枝上有3排胞管(稀少)(4)四列式枝上有4排胞管(四)笔石体笔石体:由一枝以上的笔石枝构成。正笔石类的笔石体有一个或多个笔石枝。树形笔石类的笔石体由多个复杂分支的笔石枝构成。(五)笔石簇:由多个笔石体聚在一个浮胞上,以中轴相连形成的综合体。三·笔石的演化与阶段性 演化方向笔 石 枝:多 少生长方向:下垂 上攀胞管类型:简单 复杂 阶段性 寒武纪: 树形笔石奥陶纪 :无轴类志留纪 :有轴类(上攀)四、笔石生态及地史分布 1 生态:生活方式:树形笔石类大部分为固着(或假漂游)生活,其它各类笔石大都是浮游生活生活环境:滨海、陆棚边缘到陆棚斜坡盆地等海域保存岩性:可以保存在各类沉积岩中,但以页岩为主,尤其是黑色页岩 2 地史分布:始现于中寒武世寒武纪:以树形笔石类为主奥陶纪:正笔石类极盛志留纪开始衰退早泥盆世末:正笔石类绝灭树形笔石目的少数分子延续到早石炭世绝灭(笔石完全绝灭)第9章 古植物学第1节 概述1 古植物学:是研究地史时期植物界的科学植物界与动物界最根本的区别是自养、光合作用2 研究意义:生命起源-最早出现的生命属于植物界地层划分-尤其对元古宙地层和各时代非海相地层最为重要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