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深切的亡国之痛 炽热的爱国之情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最后一课说课设计山海关南园中学 王丽一、说教材1、 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以爱国为主题选编了五篇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表现了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人民热爱祖国、发愤图强的美好情操。最后一课是其中的一篇外国作品,这是都德的一篇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文章通过阿尔萨斯省的一个小学生小弗朗士的视角,写在最后一堂法语课中的见闻和感受,把一个重大历史事件(普法战争)产生的悲剧性后果通过日常生活的一角揭示出来,真实地反映了法国沦陷区的人民惨遭异族统治的悲愤和对祖国的热爱
2、,以及争取祖国解放和统一的坚定意志,集中地表现了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本文以小见大,具有强烈的艺术力量和深刻的思想意义。所以,通过学习这篇课文,让学生受到爱国主义的熏陶和感染,从而去爱自己的母语汉语,爱自己的祖国,就是顺理成章的事。另外,小说形象生动地塑造了小弗郎士和韩麦尔先生这两个人物形象,学习时可以让学生重点掌握通过外貌、动作、语言等各种描写方法来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逐步提高记叙文的写作能力。2、 单元教学目标:反复朗读,整体感知课文的思想内容,培养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操,并揣摩精彩段落和关键词句,学习语言运用的技巧。根据单元教学目标,我确定本课教学目标如下。3、 本课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3、目标:(1)、积累本课的生字词语,了解整理及时代背景。(2)、熟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把握文章的主旨。(3)、理清文章的故事情节,了解主要人物形象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人物语言、行动、心理的描写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2、揣摩文中精彩段落和关键词句,在阅读中体会文中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的作用。3、赏读课文,把握文章以小见大的写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悟小说所表现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培养他们对汉语、对民族语言的热爱之情。4、 教学重点难点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在向学生传播新知识的同时,应考虑到教学对象原有的知识基础,有针对性确立重难点。对刚上初一的学
4、生来说,整体感悟一篇较长的文章有一定的难度,根据这个情况,为了达到“长文短教”的目的,我确立以下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整体感知文意,把握文章的主旨。(2)、理清文章的故事情节,分析主要人物形象 ,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 (3)在阅读中体会文中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的作用。教学难点:文章中精彩段落和关键词句的分析以及文章中处处照应是本文的难点,在学习的过程中应加以启发和点拨。二、说学情基于在在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已经学习过一篇小说,学生初步具备了阅读小说的基本能力和方法,但是理解能力有限,生活阅历贫乏,再加上时代背景久远和东西方地域文化的差异,不大容易体会主人公的悲愤与沉痛。同时,文章篇幅较
5、长,整体感悟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本单元教学目标的引领下,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小说的浓厚兴趣,加之本文故事性强,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本文的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学生在教师的强调下进行充分的课前预习,在以往的课堂上采用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能够自己去阅读,感知文中的人物形象,品味语言,从而培养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三、说教法根据有效课堂教学的要求,应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所以建议采用以下教法学法: 1、诵读法,要求学生反复朗读文章,熟悉小说的故事情节;2、探究法,在边读边议的过程中,分析人物的思想感情发展与变化,体会
6、人物的内心活动,进而理解人物的思想品质、个性特征及社会意义。3、讨论点拨法;4、创新法,启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进行写作迁移。5、涵咏品味法,赏析人物性格,品味小说语言,领略小中见大的艺术美。四、说教学过程:本课的学习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点:导入新课。了解整理及时代背景: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精读课文,感知主要人物形象,领情文章情节发展脉络;品读课文,体味语言,把握人物性格特征及思想。教学步骤(一) 导语设计屏显:视频播放台湾S.H.E的歌曲中国话。引言:从歌曲中我们知道汉语在全世界越来越有魅力了。对于语言的热爱与学习,表达着人们对语言文化的向往与追求。世界上任何国家和组织都无权干涉人
7、们学习语言文化的权力,但是在人类历史上,却有这样一个地方上演了人们被剥夺学习母语权利的悲剧。今天,让我们走进都德的最后一课,去感受法国人民深厚的爱国情感。(二) 整理及背景文体简介:1、整理简介:都德是法国19世纪后半期一位杰出的小说家,一生共创了13部长篇小说,两部回忆录,一部剧本和四部短篇小说,最后一课是都德爱国主义短篇小说的代表作之一。2、背景简介:1870年,普鲁士入侵法国,爆发了普法战争。但由于法国政府当时执行了一条卖国主义路线,战争失败后,鉴定和约,把阿尔萨斯和洛林两个州割让给普鲁士。普鲁士政府占领后,为了让当地人民永远忘记祖国,自己好永远统治这些地方,下了一道命令:这两个州的学校
8、只准教德语,不准再教法语。最后一课这一短篇小说反映了当时的时代背景。3、小说常识(1)属于叙事性文学体裁,以人物形象刻画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环境描写来反映现实生活的叙事作品。(2) 分类:按篇幅、容量分长篇、中篇、短篇、微型小说。按内容特点分历史、科幻、爱情、讽刺小说。(3)小说要素:人物:(通过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细节描写来塑造人物)环境:社会环境:交待时代背景 自然环境:交待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景物、烘托气氛,表现人物性格、感情情节:(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三)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1、 教师播放示范朗读录音,学生边听边看课文,积累字词,初步感知文
9、意。2、 学生朗读课文,对文章进行圈点勾画,理清文章的故事情节脉络。3、 请两位同学以小弗郎士的口吻分别用第一、第三人称复述故事情节,其余同学仔细听,然后评价并补充或更正。4、 师生互动,理清文章思路。教师把全班同学分为六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文章故事情节的发展脉络。(四) 品读课文,分析人物形象及其思想感情。1、教师提示:情节是人物性格的发展史。阅读小说的一般方法是从情节入手分析人物形象。本文的主要人物有小弗郎士和韩麦尔先生,课文正是通过小弗郎士在最后一课中的见闻和感受以及韩麦尔先生高度的民族责任感来表现法国人民深厚的爱国热情。2、教师将六个小组分成两大组,一、二、三组为一组,研讨小弗郎
10、士,四、五、六组为一组,研讨韩麦尔先生。学生边读课文边勾画出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外貌等重要语句。围绕下列问题:文章是如何塑造这两个人物形象的?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品读小弗郎士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要求学生结合课后练习第二题,边读边用笔勾画出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重要语句,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按小弗郎士的三个思想感情变化,分成三组,每组回答一个问题。a、从贪玩、不爱学习到热爱语法b、从怕老师到理解、同情并敬爱老师c、从幼稚不懂事到热爱祖国小结:整理抓住小弗朗士上课前后心情、态度的变化来塑造这一人物形象的。小弗郎士是个顽皮的孩子,学习上要求自己不严,怕老师骂就想逃学
11、。但在最后一课上,他的思想感情发生了急剧的变化,这种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他原本就不是个坏孩子,他贪玩,但“还能管住自己”。他有一个好老师,韩麦尔的一言一行对他有着巨大的教育作用。但更重要的,是亡国的惨痛带来的巨大震撼,是“最后一课”的典型环境,是普鲁士侵略者对法兰西人民民族感情的无情伤害促成了小弗郎士心灵深处爱国主义思想的猛醒。(板书:语言动作心理)(五) 激发想象,联想拓展根据课文结尾展开合理想象,假如你是小弗朗士,请以“散学以后”为题续写一段话,不少于350字。学生可就情节构想讨论交流,然后互相评议,选出较好的合理的想象。(六) 布置作业1、文章是如何塑造喊麦尔先生这一人物形象的?请写一
12、段文字描述韩麦尔先生。2、整理散学以后,把它收到成长的足迹中第二课时教学要点:继续分析韩麦尔这一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思想内涵,进而把握文章的主旨;在理解的基础上美读课文,力求声情并茂,再现人物形象;揣摩语言,感悟思想,理解其内涵,把握文章精髓;学生自由赏析课文,把握文章以小见大的写法。教学步骤:(一) 继续品读课文,分析韩麦尔先生这一人物形象,体味人物的思想感情1、品读关于韩麦尔先生的语段。2、教师提示:小说是从小弗朗士的视角来观察、描写韩麦尔先生的,由于角度的限制,整理不能直接将笔触深入到韩麦尔先生的内心,只能借助服饰、神态、语言、动作描写来表现他的心理活动和性格特征。3、第四小组代表发言,
13、五、六小组评价补充。4、教师小结:小弗朗士和韩麦尔先生是这篇小说中的两个主要的人物形象。通过他们,反映了沦陷区法国人民遭异族统治的悲愤和对祖国的热爱,以及争取祖国解放和统一的坚定意志,表现了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二)变换视角、激发想象,创新写作1、教师要求:试以韩麦尔先生为第一人称,改写课文中从上课到下课部分的内容。2、教师提示:要根据文中的重要语句进行合理想象。想象要符合文中的具体情境和人物的身份,应着重体味人物的心理活动,如当韩麦尔先生看到镇上居民来听课时会有什么感受?当他坐在椅子里一动不动时究竟在想些什么?教堂的钟声响起时他究竟想说什么?板书设计: 最后一课(短篇小说)(三)美读
14、课文,再现人物形象,深切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1、教师提示:美读,即表情朗读,力求声情并茂,体现作品的感情基调。有两处应注意体现:小弗朗士上课时心情的变化:愤激难过懊悔对祖国语言的爱对老师的深切同情和爱戴;韩麦尔先生宣布下课时,“我我”这里绝不是感情苍白的声音延长,而是心情极为激动,说不下去,他的心情是极为复杂的,最终凝为一句话“法兰西万岁”,此处应读得有力些,充满信心!2、教师范读这两处。3、教师领读,学生跟读。4、学生练读。(四)揣摩语言,理解其深刻内涵,把握文章的思想精髓学生自由质疑问难,就文中最难理解的文句进行讨论,交流看法,必要时,教师可提出自己的见解,供学生参考。(五)赏读课文,领略文
15、章的美,探究其不朽的艺术魅力1、教师提问:这一篇文章为什么能跨越国界、跨越时间,健步行进在密密匝匝的文字从丛林中,长存不衰?2、学生思考并自由发言。3、教师总结:同学们从各个反面谈到了这篇课文不朽的艺术魅力。美在情感、美在手法,美在人物、美在细节。让我们美读课文,再次感受课文多样的美。4、学生自选感兴趣的段落,美读课文,也可自荐上台演读课文。(六)激活思维,创新写作1、教师要求学生:紧承文末一句话,围绕爱国主义主题,以<最后一课>之后为题,续写一段话,要求想象要合理,结构要完整。2、学生思考并自由发言。(七)课堂小结真正属于民族的东西唯有语言语言是民族的根基。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语
16、言,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尊严。学习热爱民族的语言,就是维护国家的尊严,就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最后一课描述了向侵略者缴出语言的痛苦,19世纪黑非洲身上最深的伤痕,也许不是来自帝国的入侵和掠夺,而是语言殖民化所带来的文化残疾。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都不愿重演历史悲剧。汉语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我们有必要有义务想捍卫祖国一样,捍卫汉语,捍卫汉语就是爱国的最高体现。同学们,学了这一课,你们热爱汉语吗?在这节课即将结束之际,让我们高唱国歌来表达我们对汉语的热爱,多祖国的热爱!(师生齐唱国歌)(八)布置作业:将本文与郑振铎的最后一课进行比较阅读,归纳两文的异同。五、说板书设计(法) 都德线索:“我”的见闻感受。故事情节:(1-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文化地理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玉溪市峨山彝族自治县2024-2025学年五下数学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 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公司治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重庆市渝北区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初三开学摸底考试-生物试题试卷含解析
- 重庆能源职业学院《数字化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天津理工大学《功能性食品概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市2025年小升初全真模拟数学检测卷含解析
-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固定资产投资审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三明学院《视音频剪辑》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电解池+金属的腐蚀与防护-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知识清单
- 小学创建“五好”学校关工委实施方案
- 2022可调节负荷并网运行与控制技术规范+第4部分-数据模型与存储
- 一年级数学20以内三个数加减混合运算竞赛考核例题大全附答案
- 2025届河南省五市高三第一次联考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统编版2024~2025学年度六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中测试卷(有答案)
- 2025-2030中国内联pH传感器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荆州学院辅导员考试题库
- 静配中心与临床科室沟通
- 《2B-3型谷物播种机的结构设计》12000字
- 教学设计: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
- 交通设计(Traffic Design)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同济大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