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复习-一词多义(一)_第1页
初中文言复习-一词多义(一)_第2页
初中文言复习-一词多义(一)_第3页
初中文言复习-一词多义(一)_第4页
初中文言复习-一词多义(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师姓名丁娟娟上课日期学生姓名年级学科语文课 题 一词多义(一)学习目标 讲解课本知识点要点及相关练习,并针对学生薄弱项进行强化训练。教学重点 让学生掌握知识外能够在薄弱项方面有所提高。教学难点 让学生将所学过的知识融汇运用到题型当中。教学过程【知识点1】例词词 义例 句昂抬高1、袒胸露乳,矫首昂视。傲 1、骄傲,傲慢2、轻视、蔑视3、傲然自得1、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2、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3、以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包1、 裹包取、据有(包举:全部占有)既而投笔触几,震震作声,便闻撮药包裹苏苏然(作名词)2、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比1、 并列,挨着2、

2、 比较、相比3、 及,等到4、 勾结1、 其两膝相比者 /2、 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3、 比至陈,车六七百乘/比去,以手阖门4、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兵1、 军队2、 兵器、武器3、 兵士4、 军事、战争1、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2、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3、 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4、 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病1、 辱 精疲力竭、困苦不堪2、 弊病3、 疾病,生病4、 怨恨、忧愁1、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2、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3、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1、 未果,寻病终。/病瘘,隆然状行。2、 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察

3、1、 明察,识别。2、 观察,细看 察举,考察后予以推荐1、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2、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3、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彻通达,贯通,穿透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乘1、 坐、架(车) 趁着,凭借,引申为“冒2、 量词(shèng)3、 顺应1、 公与之乘。/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2、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3、 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4、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从1、 跟从,跟随2、 顺从,听从3、 依傍4、 介词,“自”5、 使跟从,带领1、 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2、 小惠未遍,

4、民弗从也/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3、 樊哙从良坐4、 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5、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当1、 占着,把着处在某个地方或某个时候2、 应当3、 相抵,当作4、 恰当,适合,合宜5、 面对,向6、 通“挡”,抵挡。7、 执掌,主持1、 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2、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3、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4、 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5、 名我固当。6、 有风飒然至者,王披襟当之。7、 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会使辙交驰,北邀当国者相见道1、 路,途2、 道理,道义3、 说,谈论4、 取道5、 风尚,风气6、 学问7、 方法,规律8、 主张,思想1、 伐

5、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2、 唯道之所成而已矣。3、 不足为外人道也。4、 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5、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6、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7、 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8、 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例题精讲1】齐欲伐魏 齐欲伐魏,淳于髡谓齐王曰:“韩子卢者,天下之疾犬也;东郭逡者,海内之狡兔也。韩子卢逐东郭逡,环山者三,腾山者五。兔极于前,犬废于后;犬兔俱罢,各死其处。田父见之,无劳倦之苦,而擅其功。今齐魏久相持,以顿其兵、弊其众,臣恐强秦大楚承其后,有田父之功。”齐王俱,谢将休士也。(选自战国策·齐策) 【注释】淳于髡(kn):战国时齐国的上大夫。

6、齐王:齐宣王,战国时齐国国君,姓田,名辟疆。环山者三:相当于“三环山”,意思是围绕着山追了三圈。无劳倦之苦:意思是没有费一点力气。顿:困倦,这里是“使困倦”的意思。弊:疲劳,这里是“使疲劳”的意思。 【阅读指津】 淳于髡用形象的寓言故事巧谏君王,避免了一场战争,可谓大功一件。淳于髡告诫齐王既要看到眼前利益,更要看到身后的危险。这和成语“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何其相似。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天下之疾犬也(快 ) (2)各死其处( 分别 ) (3)臣恐强秦大楚承其后( 怕,担心 ) (4)无劳倦之苦,而擅其功(独得,据有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东郭逡者,海内之狡兔也。 (1)

7、东郭逡是人所共知的极其狡猾的兔子。 (2)田父见之,无劳倦之苦,而擅其功。 (2)农夫看见了,没有遭受任何劳碌之苦,就独得了利益。 3.文中故事与寓言故事 鹬蚌相争 有异曲同工之处,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 渔人得利不要因双方相争持,让第三者得了利。 。 4.寓言故事的作用是 4.寄寓了一定道理,对人们有一定警示作用 。【译文】齐国要攻打魏国,淳于髡对齐王说:“韩子卢是天下跑得极快的犬;东郭逡是人所共知的极其狡猾的兔子。韩子卢追逐东郭逡,环山追跑了三圈。跳跃翻山追了五次。兔子筋疲力尽地跑在前面。犬疲惫不堪地跟在后面,犬与兔都疲惫至极,最后分别死在了自己所在的地方。农夫看见了,没遭受任何劳碌之苦,就

8、独得了利益。现在齐国与魏国长期相对峙,以致士兵困顿、百姓疲乏。我担心强大的秦国和楚国会等候在身后。坐收农夫之利呀。”齐王害怕了。遣散了将帅,让士兵回家休息了。【实践练习1】无愧于心钱徽,字蔚章。入拜礼部侍郎。宰相段文昌以所善杨浑之、学士李绅以周汉宾并诿徽求致第籍。浑之者凭子也,多纳古帖秘画于文昌,皆世所宝。徽不能如二人请,自取杨殷士、苏巢。巢者李宗闵婿,殷士者汝士之弟,皆与徽厚。文昌怒,方帅剑南西川,入辞,即奏徽取士以私。访绅及元稹,时稹与宗闵有隙,因是共挤其非。有诏王起、白居易覆试,而黜者过半,遂贬江州刺史。汝士等劝徽出文昌、绅私书自直,徽曰:“苟无愧于心,安事辨证邪?”敕子弟焚书。(选自新

9、唐书)【注释】诿:通“委”,委托。第籍:考取(进士)。凭:杨凭。善诗文,曾任刑部侍郎。帅:掌管。黜者:落选者。敕:命令。 【阅读指津】 钱徽,乃唐代著名诗人钱起之子,曾任礼部侍郎。选文主要写钱徽负责科举考试,不徇私情,得罪了宰相段文昌等人,遭他们排挤,贬为江州刺史的故事,其中钱徽受人诬告而不辩白,更是烧掉足以洗雪冤屈的私信,表明了他的坦荡从容。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宰相段文昌以所善杨浑之( ) (2)多纳古帖秘画于文昌( ) (3)时稹与宗闵有隙( ) (4)因是共挤其非(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多纳古帖秘画于文昌 苟无愧于心 宰相段文昌以所善杨浑之

10、即奏徽取士以私A.与相同,与相同 B.与相同,与不同C.与不同,与相同 D.与不同,与不同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徽不能如二人请,自取杨殷士、苏巢。 (2)苟无愧于心,安事辨证邪? 4.从文中可以看出钱徽是一个怎样的人? 【知识点2】例词词 义例 句伐1、 击,刺杀2、 进攻,征伐3、 砍伐1、 扰龙伐蛟,登龟守麟 十年春,齐师伐我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犯1、 冒着2、 侵犯,触犯3、 侮辱1、 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2、 并皆暴犯百姓3、 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方 方法,办法,道理1、 方圆,周围2、 正当,正在 方才,刚刚1、 多方以捕之

11、,弗得2、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者也3、 方其破江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4、 庑下一生伏案卧,文方成草负1、 背,以背载物2、 辜负3、 背弃,违背4、 凭借,依靠1、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廉颇闻之,肉坦负荆2、 师略授小技,此来为不负也/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也3、 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4、 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赋1、 赋税2、 征收,敛收3、 一种文体4、 写作,创作1、 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2、 岁赋其二3、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4、 等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更1、 改变,更换 更加,越发,愈加2、 再,又3、 交替,轮换1、 更

12、若役,复若赋,则何如?2、 加之官贪吏虐,民日贴妇卖儿,更无休止3、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4、 每有警,辄数月不就寝,使将士更休,而自坐幄幕外故1、 故意2、 旧,与新相对3、 原因,缘故4、 所以,因此5、 本来6、 从前,原先7、 年长者8、 故交,交情9、 死亡1、 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2、 骨将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入故/至于长洲之滨,敌墙之墟3、 既克,公问其故/且以一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4、 虽约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5、 此物故非西产6、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7、 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8、 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9、 单于召回武官属,前以

13、降及物故,凡随武还者九人顾1、 回头看2、 看3、 但 顾念,顾虑,顾及1、 庄子持竿不顾2、 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王顾左右而言他3、 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不如拼命博一笑4、 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大行不顾细谨观1、 看,观赏2、 观察,考察3、 景象4、 观赏5、 宫殿1、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2、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3、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4、 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5、 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归1、 归属,归到一处2、 归还3、 返回,归来4、 出嫁,娶 归向5、 归降,归附6、 归趋,归宿1、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2、 而其归书也必

14、速3、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4、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5、 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6、 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7、 君臣相顾,不知所归好1、喜欢,喜好2、友好3、容貌美1、余幼好书,家贫难至2、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3、得更求好女,后日送之号 大声喊叫,大声哭1、 号令,命令2、 称号,别号3、 号召1、 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号呼而转徙2、 号令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3、 故自号醉翁也/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4、 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还1、 同“旋”,回转2、 返回3、 交还,归还

15、1、 扁鹊望桓侯而还走2、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3、 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入于太庙,还矢先王【例题精讲2】刘宽忠厚刘宽字文饶,弘农华阴人也。尝坐客,遣苍头市酒,迂久,大醉而还。客不堪之,骂曰:“畜产。”宽须臾遣人视奴,疑必自杀。顾左右曰:“此人也,骂言畜产,辱孰甚焉!故吾惧其死也。”夫人欲试宽令恚,伺当朝会,装严已讫,使侍婢奉肉羹,翻污朝衣。婢遽收之,宽神色不异,乃徐言曰:“羹烂汝手?”其性度如此。海内称为长者。(选自后汉书)【注释】坐客:招待客人。苍头:指奴仆。装严已讫:已穿好官服。肉羹:肉汤。 【阅读指津】 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体现了一个有道德修养之人的宽广胸怀。选文中的刘宽就是这样

16、一个有道德修养之人。他看见仆人被骂,担心其自寻短见,妻子有意让奴婢将肉汤泼在他穿好的官服上,他非但不生气,反而询问其手是否烫伤,难怪“海内称为长者”。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遣苍头市酒( 买 ) (2)客不堪之( 能忍受 )(3)辱孰甚焉( 厉害 ) (4)宽神色不异( 不同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1)宽须臾遣人视奴,疑必自杀。 2. (1)刘宽即刻派人去探视这个仆人,怀疑他定会自杀。 (2)其性度如此。海内称为长者。 (2)他的性情气度如此(温和慈爱)。国内的人都称他是性情谨厚之人。 3. 你认为刘宽“性度”如何?请写出你的评价。 3.性情气度温和慈爱。 【译文】刘宽字文

17、饶,是弘农郡华阴县人。(他)曾经招待客人,派奴仆去买酒。隔了好久,仆人醉醺醺地回来了。客人不能忍受他,骂道:“畜生。”刘宽即刻派人去探视这个仆人,怀疑他定会自杀。(刘宽)回过头对身边的人说:“他是个人啊,骂他是畜生,还有什么样的污辱比这更厉害呢?所以我害怕他会自杀。”夫人想试试让刘宽发怒,待他准备上朝,已穿好官服的时候,让侍女送上肉汤,故意打翻弄脏了他的官服。侍女匆忙收拾,刘宽神情没有不同,竟然缓缓地对侍女说:“汤烫伤你的手了吗?”他的性情气度如此(温和慈爱)。天下的人都称他是性情谨厚之人。【实践练习2】游黄山记初四日。十五里,至汤口。五里,至汤寺,浴于汤池。扶杖望朱砂庵而登。十里,上黄泥冈。

18、向时云里诸峰,渐渐透出,亦渐渐落吾杖底。转入石门,越天都之胁而下,则天都、莲花二顶,俱秀出天半。路旁一歧东上,乃昔所未至者,遂前趋直上,几达天都侧。复北上,行石罅中。石峰片片夹起;路宛转石间,塞者凿之,陡者级之,断者架木通之,悬者植梯接之。下瞰峭壑阴森,枫松相间,五色纷坡,灿若图绣。因念黄山当生平奇览,而有奇若此,前未一探,兹游快且愧矣! (选自徐霞客游记)【注释】浴:洗澡。扶杖:拄着拐杖。向:先前。胁:山腰。歧:岔路。纷坡:缤纷。 【阅读指津】 徐霞客游黄山,不是一般的游山玩水,而是进行地理考察。他写游记,是为了给大自然作真实的写照,因此,选文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记叙详细。文中旅游的日期、里程、

19、方向、沿途经过的地点,一一点明,不厌其详。文章脉络十分清晰,像是为我们画出了一条导游的路线图,使读者清晰地了解了徐霞客的游踪。这些记叙,都是实地考察的记录,很有科学价值。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渐渐透出( ) (2)俱秀出天半( )(3)乃昔所未至者( ) (4)因念黄山当生平奇览(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1)扶杖望朱砂庵而登。十里,上黄泥冈。 (2)而有奇若此,前未一探,兹游快且愧矣! 3.作者先后四次游黄山,为什么认为这次游山“快且愧”? 【知识点3】例词词 义例 句及1、 赶上,追上,赶得上2、 到,到达3、 趁着,等到时4、 如,比得上5、 和,同6、 涉及,牵连到

20、7、 来得及1、 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呜呼,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2、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天高地迥,号呼糜及3、 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及诸河,则在舟中矣4、 君美德,徐公何能及君也/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5、 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6、 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7、 战,守,迁皆不及施极尽头,极点,(天)边1、 到极点(直达)2、 穷尽3、 极其,非常极天云一线,须臾成五彩1、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2、 渔歌互答,此乐何极3、 以筒水灌之,始出,状极俊健济1、 有利,有益2、 成功3、 渡过1、 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2、 探石发穴,糜计不施,迄无济3、

21、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计1、 计算,计量2、 盘算,谋划3、 计谋,策略1、 通计一舟,为人五/2、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 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例题精讲3】强记之法 叶奕绳尝言强记之法:“某性甚钝,每读一书,遇所喜即札录之,录讫朗诵十余遍,粘之壁间,每日必十余段,少也六七段。掩卷闲步,即就壁间观所录,日三五次以为常,务期精熟,一字不遗。壁既满,乃取第一日所粘者收笥中。俟再读有所录,补粘其处。随收随补,岁无旷日。一年之内,约得三千段。数年之后,腹笥渐满。每见务为泛滥者,略得影响而止,稍经时日,便成枵腹,不如予之约取而实得也。” (选自篙庵闲话) 【注释】讫(qì

22、):完毕。掩卷:合上书本。务期:一定要达到。笥 (xì):竹箱。俟(sì):等到。务为泛滥者:务为;力求。泛滥:此指多而杂乱。影响:此处指印象。枵( xio)腹:空腹,指毫无学问。约:简要,精练。 【阅读指津】 世界上许多名人之所以成功,与他们善于读书有关。读书有成效,不仅取决于读什么,而且决定于怎样读,一目十行,二分群书,利用“三余”本文的读书法和苏轼在稼说送张琥所阐述的“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相一致。叶奕绳要告诉我们的是与其贪多而杂乱无章地读书,以致无所得;不如精练地阅读而能得到实际的收获。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即就壁间观所录( 走近,靠近 ) (2)

23、一字不遗(遗漏 ) (3)壁既满( 已经 ) (4)岁无旷日( 空缺,废缺 )2.下列句中“之”与“粘之壁间”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C ) A.叶奕绳尝言强记之法 B.马之千里者 C.跪而拾之以归 D.不如予之约取而实得也 (A项是结构助词,“的”;B项是宾语前置的标志;C项与例句都是代词;D项是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3.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 ) A.录讫朗诵十余遍 B.每见务为泛滥者 C.略得影响而止 D.其实味不同(A项的“朗诵”古今同义,都指“清清楚楚地高声诵读”。B、C两项古义注释已有;今义分别是“江、湖水溢出,淹没土地”和

24、“指以间接或无形的方式来作用或改变”。D项的古义是”它们的果实”;今义是“真实情况”)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日三五次以为常,务期精熟,一字不遗。 每天看三五遍成了习惯,一定要达到非常熟练(的程度),一个字也不漏掉。 (2)不如予之约取而实得也。 不如我精练地阅读而能得到实际的收获。 5.作者在文中倡导“约取而实得”的读书方法。“约取”的具体表现为 遇所喜即札录之 , “实得”的具体表现为 数年之后,腹笥渐满 。与“约取”相对的是 务为泛滥 , 与“实得”相对的是 稍经时日,变成枵腹 。 【译文】叶奕绳曾经谈到(读书)加强记忆的方法,(说):“我天资迟钝。每当阅读一本书,遇到

25、喜欢的内容就把它摘录下来。摘录完以后,朗诵十多遍,(然后)把它贴在墙壁上。每天一定(摘录张贴)十多段,至少也要六七段。(有时)合上书本,闲适散步时,就靠近墙壁,观看摘录(的文章片段)。每天看三五遍成了习惯,一定要达到非常熟练(的程度),一个字也不漏掉。墙壁贴满以后,就把第一天所贴的收到竹箱中。等到再读书有摘录时,补贴到那个地方。(这样)随时收取,随时补贴上,一年到头不空一天。一年之内,大约可以摘录和记得三千段。几年以后,腹中记忆的和竹箱中储存的(文章片段)渐渐地满了。我常常看到(一些)一心贪多而杂乱无章地阅读的人,(他们)略微有点印象就不再阅读了,(这样)稍微经过一段时间,就腹中空空了。不如我

26、精练地阅读而能得到实际的收获。”【实践练习3】 (二)薛谭学讴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秦青顾谓其友曰:“昔韩蛾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欐,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过逆旅,逆旅人辱之。韩娥因曼声哀哭,一里老幼悲愁,垂涕相对,三日不食。遽而追之。娥还,复为曼声长歌。一里老幼喜跃抃舞,弗能自禁,忘向之悲也。乃厚赂发之。故雍门之人,至今善歌哭,放峨之遗声也。(选自列子·汤问) 【注释】讴:唱歌。郊衢:城外的大道。遏:阻止。鬻(yù):卖。欐

27、(lì):屋梁。抃 (biàn):鼓掌。赂:赠送的财物, 亦泛指财物。放:同“仿”,效仿。 【阅读指津】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学习是永无止境的,千万不可有骄傲自满的心态,不要浅尝辄止地学习,学习必须虚心、持之以恒。它还给我们教育方面的启示:恰当的正面教育可收到很好的效果。道理是从实际生活中抽象出来的,当用它来指导别人实际时,就应具体化、形象化。针对容易自满的人,这样的导向往往能使其看到别人身上的闪光点,使其客观地评价自己和他人,让其真正懂得如何做到全面发展,进而激励他们锐意进取的可贵精神。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未穷青之技( ) (2)薛谭乃谢( ) (3)秦青顾

28、谓其友曰( ) (4)弗能自禁( )2.下列对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薛谭学讴于秦青饯行于郊街忘向之悲也故雍门之人A.与相同,与相同。B.与相同,与不同。C.与不同,与相同。D.与不同,与不同。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2)既去而余音绕梁欐,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4.文中说薛谭意识到自己的不足,求返后,“终身不敢言归”,对于这一点,你有什么看法? 【知识点4】例词词 义例 句加1、 增加2、 加以,加之3、 施加 一物放在另一物上面4、 多,增益1、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2、 加之官贪吏虐,民日贴妇卖儿,更无休止3、 恩所

29、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4、 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5、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假1、 借 假,与“真”相对2、 凭借,借助3、 请假,假期1、 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2、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3、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4、 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间1、 中间,期间 间隔,断断续续地2、 秘密地,悄悄地3、 夹缝,间隙4、 隔阂,离间1、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2、 数月之后,时时而渐进予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3、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4、 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5、 赵玉信秦之间简1、 选择,挑选2、 简单,简陋1、

30、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2、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见 表示对自己怎么样1、 会见,接见2、 看见,看到3、 表示被动4、 出现5、 位于动词前“我”1、 翼君实或见恕也2、 于是入朝见威王/秦王坐章台见相如3、 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4、 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5、 故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 6、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节1、 符节2、 气节,节操3、 节拍,节奏4、 礼节5、 节约1、 于是上乃使使节诏将军 2、 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本图宦达,不矜名节3、 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4、 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

31、5、 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竭1、 枯竭,完 竭尽,尽力做某事1、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取之无尽,用之不竭2、 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尽1、 完,没有了2、 穷尽,竭尽3、 使穷尽 终止,引申为死亡4、 全,全部5、 全部用出1、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只有剩骨 2、 取之无尽,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3、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4、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5、 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6、 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进1、 到朝廷出来做官2上前,前进,上进2、 进献,推荐3、 进攻,进军1、 是进亦忧,退亦忧2、 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3、

32、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4、 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居1、 坐2、 停留,停着3、 居住4、 处于5、 积蓄,储存6、 占有7、 平时1、 佛印居左,鲁直居右2、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3、 自吾氏三世居是乡/ 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4、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5、 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直,居为奇货6、 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7、 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举1、 提出,举出2、 推荐,推举3、 举起,抬起 发动起义,干(大事)4、 尽,全5、 举止6、 列举1、 举先王之政2、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后刺史臣荣举

33、臣秀才3、 举烛而索,中有死鼠/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4、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约以连兵大举5、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6、 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7、 其余以俭立名,以奢自败者多矣,不可遍数,聊举数人以训汝具 具备,完备,具有 全部,一五一十地1、 器械,器具2、 备办,准备3、 拟写1、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2、 故今具道所以 / 私见张良,具告以事3、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 / 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4、 居则具一日之积,行则备一夕之卫5、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俱1、 全,都2、 在一起1、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心目耳力俱穷,绝无踪响2、 虽与之俱学

34、,弗若之矣/ 毋从俱死也【例题精讲4】造酒忘米 一人问造酒之法于酒家。酒家曰:“一斗米,一两曲,加二斗水,相参和,酿七日,便成酒。”其人善忘,归而用水二斗,曲一两,相参和,七日而尝之,犹水也,乃往诮酒家,谓不传与真法。酒家曰:“尔第不循我法耳。”其人曰:“我循尔法,用二斗水,一两曲。”酒家曰:“可有米么?”其人俯首思曰:“是我忘记下米!” 噫!并酒之本而忘之,欲求酒,及于不得酒,而反怒怨教之者之非也。世之学者,忘本逐末,而学不成,何异于是!(选自明·江盈科江盈科集)【注释】造酒:制酒。曲:酒曲,酒母,酿酒所用的发酵剂。参:同“掺”。犹:还,还是。诮(qiào):责备,讽刺。

35、第:只是,一定。循:按照,遵循。下:做动词,放下,放进。并:连。于:在。 【阅读指津】 凡事应该分清主次,不能舍本逐末,本末倒置;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抓住根本,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做事要细心,要多自我反思,少埋怨别人;不管学什么都要打好基础,认真学习,不可一步登天文章寓意很多,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类似。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一人问造酒之法于酒家( 对,向 ) (2)相参和( 相互 ) (3)而反怒怨教之者之非也(过错 ) (4)何异于是( 这 )2.翻译下列句子。 (1)谓不传与真法。 (他)说人家不教他真正的酿酒之法。 (2)何异于是! (2)和这个人相比有什么区别!3.文中隐含的一个成

36、语是舍本逐末,意思是比喻做事不从根本上着手,只是在细枝末节上用功 。4.本文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4.做任何事都应抓住根本。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做事应细心,多反思自我,少埋怨他人)(三)造酒忘米【译文】有一人向一家做酒的人家请教酿酒的方法。酒家告诉他:“一斗的米,加上一两酒引(酒药子),再加上二斗的水,三样相互掺和,这样过了七天,就变成酒了。”然而这个人容易忘记,回家后用了二斗水,一两酒引,这样掺和起来做酒了。过了七天后尝一尝,还跟水差不多,于是就跑过去责怪酒家,说人家不教他真正的酿酒之法。酒家说:“你一定没有按照我说的方法去做呀。”这个人说:“我是按照你说的做的:用二斗水,一两酒引子。”酒家

37、问他:“米放了没有?”他低下头想了想,说:“是我忘记放米了!”哎!连酒最基本的东西都忘了,想要自己酿酒却酿不出酒,反而生气怨恨教他方法的人的不好。当今世上不少求学的人,忘记去打基础,却想着一步登天,结果什么也学不到,和这个人相比有什么区别!【实践练习4】圣琵琶传闻 有书生欲游吴地,道经江西,因风阻泊船,闲步入林,过一僧院。僧已他出,房门外,小廊数间,傍有笔砚。书生攻画,遂把笔,于素壁上画一琵琶,大小与真不异。画毕,风静船发。僧归,见画处,不知何人。乃告村人曰:“恐是五台山圣琵琶。”当亦戏言,而遂为村人传说,礼施求福,甚效。 书生往吴,经年,乃闻人说江西僧院,有圣琵琶,灵应非一,心窃疑之。因还江

38、西时,令船人泊船旧处,上访之。僧亦不在,所画琵琶前,已幡花香炉供养矣。取水洗之尽,还宿船中。至明日,又上。僧夜已归,以失琵琶故,邻人大集,方共悲叹。书生故问,具言前验:“今应有人背着琵琶,所以潜隐。”书生大笑,为说所画及拭却之由,自是灵圣亦绝。(选自唐·皇甫氏原化记) 【注释】过:寻访。攻:善于。把:拿。当亦:当时也是。经年:过了几年。非一:不止一二次。幡花:挂着幡,供着花。背:违背。 【阅读点津】 文中写了一个书生无意间在寺院墙上画了个琵琶,最后被人们当成圣物来敬仰。这个故事体现人们的迷信思想,庆幸的是书生最后把画擦掉,还原了事物的本质。他告诫人们对此应以科学的态度对待、解释,要实

39、事求是,不能凭主观臆断。其实,对于一个理论,人们不去深入探讨而一味膜拜,也会犯文中人们的错误。1.解释加点字的意义。 (1)书生攻画( ) (2)于素壁上画一琵琶( ) (3)心窃疑之( ) (4)以失琵琶故( )2.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有书生欲游/吴地 B.过/一僧院 C.而遂为/村人传说 D.僧夜已/归3.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于素壁上画一琵琶,大小与真不异。 (2)而遂为村人传说,礼施求福,甚效。 4.把书生所画琵琶当作神验,是怎么形成的?对此,人们能得到什么启示? (八)无愧于心1. (1)交好(2)送(3)嫌隙(4)排挤2. D句中的“于”分别为“

40、给”和“在”;句中的“以”分别为“替”和“用”)3. (1)钱徽没有让二人如愿以偿,自行选取杨殷士、苏巢(为进士)。 (2)如果心中无愧,哪里用得上辩解证明呢?4.心胸坦荡、正直的人。【译文】钱徽,字蔚章。召入拜受礼部侍郎。宰相段文昌为与自己交好的杨浑之、翰林学士李绅以及周汉宾来委托钱徽让他们考取进士。杨浑之是杨凭的儿子,给段文昌送了许多古代的法帖字画,都是世上的珍宝。钱徽没有让二人如愿以偿,自行选取杨殷士、苏集(为进士)。苏巢是李宗闵的女婿,杨殷士是杨汝士的弟弟,都和钱徽关系密切。段文昌很生气,正要前往剑南西川任节度使,入朝辞行,就上奏说钱徽凭私情来选拔进士。皇帝询问李绅和元稹,当时元稹与李

41、宗闵有嫌隙,因此一同排挤钱徽说他徇私。皇帝下诏命王起、白居易复试,结果落选者超过一半,于是贬(钱徽为)江州刺史。杨汝士等人劝钱徽拿出段文昌、李绅的私人书信为自己辩白,钱徽说:“如果心中无愧,哪里用得上辩解证明呢?”命令子弟烧掉了那些书信。(九)刘宽忠厚(十)游黄山记1. (l)露出(2)都(3)从前,过去(4)想到2. (1)拄着拐杖望着朱砂庵攀登。(走了)十里,上到黄泥冈。(2)而像这样的奇景,前次游山却未来探访,这次游山真是既痛快而又惭愧呀!3.“快”是因为看到平生未看到的奇景;“愧”是因为本来是先前就可以看到的,可直至这次才看到。【译文】(九月)初四这天,(动身行走)十五里到汤口。(又走)五里到汤寺,在汤池洗了澡。拄着拐杖望着朱砂庵攀登。(走了)十里,上到黄泥冈。(这时)先前云雾笼罩着的那些山峰,渐渐地露出来了,也渐渐地落到我的手杖底下。转身进入石门峰,经过天都峰的山腰下来,就(望见)天都、莲花两峰顶,都(高高地)耸出半天之外。路旁有一条岔路向东直上,是从前(游山时)没有到过的,于是向前直往上走,差不多到了天都峰侧面了。再往北上,走在峡谷中的小道上。石峰一片片地夹立高耸;路就在石峰间宛转延伸,石头堵塞的地方就把它凿开,陡峭的地方把它凿成石级,中断的地方就架上木头使它畅通,高悬的地方就树起梯子使它连接起来。向下看,(只见)陡峻的山谷气象阴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