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平(学号:181120050)毕业设计芦塘说明书_第1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6/7/ef6c5ada-499e-481f-a597-7cd91ca67946/ef6c5ada-499e-481f-a597-7cd91ca679461.gif)
![罗平(学号:181120050)毕业设计芦塘说明书_第2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6/7/ef6c5ada-499e-481f-a597-7cd91ca67946/ef6c5ada-499e-481f-a597-7cd91ca679462.gif)
![罗平(学号:181120050)毕业设计芦塘说明书_第3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6/7/ef6c5ada-499e-481f-a597-7cd91ca67946/ef6c5ada-499e-481f-a597-7cd91ca679463.gif)
![罗平(学号:181120050)毕业设计芦塘说明书_第4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6/7/ef6c5ada-499e-481f-a597-7cd91ca67946/ef6c5ada-499e-481f-a597-7cd91ca679464.gif)
![罗平(学号:181120050)毕业设计芦塘说明书_第5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6/7/ef6c5ada-499e-481f-a597-7cd91ca67946/ef6c5ada-499e-481f-a597-7cd91ca67946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 国 矿 业 大 学成人教育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姓 名: 罗 平 学 号: 181120050 函授站: 重 庆 学 院: 矿业工程学院 专 业: 采矿工程 设计题目: 重庆芦塘煤矿0.3Mt/a技改扩建设计 指导教师: 郑西贵 职 称: 副教授 2014年 10 月 中国矿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毕业设计 ( 论文 ) 任务书函授站(点) 重 庆 专业年级 采矿工程2012 学生姓名 罗 平 任务下达日期: 2014 年 7 月 20 日设计(论文)日期:2014年 7月30 日至 2014 年 10 月 30 日设计(论文)题目: 重庆芦塘煤矿0.3Mt/a技改扩建设计 设计(论文)主要内容和要
2、求:1、本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0.3Mt/a,矿井原设计能力0.06 Mt/a,核定能力0.09 Mt/a,实际生产能力0.06 Mt/a,故按净增0.24 Mt/a进行设计。2、本矿井原为斜井开拓,本次设计在原工业场地内增加一主平硐,矿井采用平硐+暗斜井开拓方式。在8号勘探线附近设+825m回风平硐,矿井采用中央并列式通风方式。全井田共划分为+820m、+620 m和+500 m三个水平水平,其中+500 m水平为现生产水平。矿井主要开发单一煤层(K1)的资源。3、 本矿井选择三个方案,根据这三个方案的各自的优缺点最终选者方案三作为扩建设计的推荐方案。指导教师签字:中国矿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毕业
3、设计(论文)指导教师评阅书指导教师评语(包含基础理论及基本技能的掌握;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研究内容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方法;取得的主要成果及创新点;工作态度及工作量;总体评价及建议成绩;存在问题;是否同意答辩等):建议成 绩: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中国矿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及综合成绩函授站(点) 专业年级 学生姓名 说明书 页 图纸 张 其它材料 答 辩 情 况提 出 问 题回 答 问 题正 确基本正确有一般性错误有原则性错误没有回答答辩委员会评语及建议成绩:答辩委员会主任签字: 年 月 日目 录第一章 矿区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216第一节 矿区概况第二节 井田地质特征第
4、三节 煤层特征第二章 井田境界和储量1724第一节 井田境界第二节 矿井工业储量第三节 矿井可采储量第三章 矿井工作制度及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2525第一节 矿井工作制度第二节 矿井设计能力及服务年限第四章 井田开拓2636第一节 井田开拓的基本问题第二节 矿井基本巷道第五章 采区巷道布置3743第一节 采区巷道布置及生产系统第二节 巷道掘进第六章 采煤方法4448第一节 采煤工艺方式第二节 回采巷道布置第七章 井下运输4952第一节 概况第二节 巷道设备选择第八章 矿井提升5358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主副井提升第九章 矿井通风系统及安全技术5986第一节 矿井通风系统选择第二节 防止特殊灾
5、害的安全措施第十章 设计矿井基本技术经济指标8789第一章 矿区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第一节 矿区概况一、交通位置芦塘煤矿位于彭水县城北东38度方向,行政区划属彭水县芦塘乡板栗村所辖。主斜井井口直角坐标:X=3266150.000;Y=36531720.383;Z=+614.000。矿井工业广场有乡级公路到郁山镇12km,东南到彭水乌江码头60km与乌江水道相连,与川湘公路相接,郁山镇北东到黔江68km。距彭水县城直距30km,运输距离42km。矿区简易公路与国道319线公路相连。水陆交通网络便利,矿井交通位置详见图1-1-1。二、地形地貌区内地形起伏大,向斜北西翼山峰陡峭,南东翼被季节性溪沟切三
6、江口,标高+250m,相对高差500m1100m。属低中山地形。区内遍布石灰岩、溶斗、溶洼、竖井、落水洞等十分发育,具典型的岩溶地貌特征。三、河流郁江为区内主要河流,其支流后江、普子河(下游称小河)分别在郁山镇、三 江口汇入郁江,流至彭水县城注入乌江,属乌江水系。洪水期间河水暴涨,水流湍急,滩多浪险,枯水季节江面狭窄。据保家楼水文站观测,流量为7.209750m3/s。四、气象及地震(一)气象国内属亚热带湿润气候,据彭水县气象局19531991年资料:最高气温44.1,最低-3.8;年日照1035.4小时;据19821991年资料,年降雨量最大1707.1mm,最小957.4mm,年平均降雨量
7、1220.2mm,降雨多集中在610月;年蒸发量最大1187.4mm,最小873.3mm;1991年相对湿度平均79%;近10年最大风速11.3米/秒,瞬时最大风速18.0米/秒,风向多北风。(二)地震根据中国地震烈度参数区划分图GB18306-2001,该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0.35s,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属抗震设防烈度为度。五、矿区经济概况彭水县地处川东南山区,总面积3905km2,其中森林1370 km2。总人口64.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8.61万人,非农业人口6.19万人。区内经济以农业为主。工业以中、小企业为主。2006年生
8、产总值30.47亿元,其中工业生产总值3.73亿元,农业生产总值7.48亿元,全年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76万元,比上年增长11.7%。矿井建设所需材料除钢材需从区外调入外,其它所需的砖、水泥、料石、砂等建筑材料均可在区内就地解决。六、邻近煤矿现状评述芦塘煤矿东北与郁江煤矿相邻,其它各方无小煤矿开采。开采范围无矿权纠纷。七、现有煤炭运销和经济效益情况本矿井所在位置行政区划属彭水苗族土家族自县管辖。从重庆市的煤炭供需状况及资源条件来看,重庆市属自身缺煤省市,其领地的煤矿开发主要是以满足自身发展为主要目标。根据重庆市的煤炭工业发展规划,彭水县不属于十大产煤区县,其规划定位属于当地工业与民用煤自给和周
9、边调节区,以满足当地自给为主要目标。本矿井的煤炭产品主要供应彭水县的火力发电厂和县水泥厂。根据市场情况,其一部分原煤可供给当地其它工业与民用。根据目前芦塘煤矿的生产经营状况,其年产原煤近90Kt左右,2007年企业营利1350万元,经济效益较好。八、电源、水源(一)电源矿井双回10kV电源线路取自郁山火电厂的不同10kV母线段。线路导线型号选用LGJ-240/40,线路长度为28km。并在芦塘煤矿工业场地内设一个10kV中心配电所,中心配电所设两台SC10-50/10,50kVA型变压器,彭水县电网现已建成郁山火电厂一座,装机容量26MW;小型水电站共25座,总装机容量约16.4 MW,其中并
10、入县电网运行的水电站9座,装机容量14.355MW。除上述水、火电外,彭水县电网还通过彭水220kV变电站与国家电网连网运行,通过大河口水电站与乌江电力集团电网连网运行。(二)水源矿井生活用水取自矿井井下龙洞水,在+675m处设400m3高位水池,矿方应取样化验其水质,并采取相应的净化消毒措施,满足矿井的工业用水和民用水。在原有水源水量无法满足后期生产需要的情况下,可在郁江河河岸修建取水泵站、净水站和加压泵站。将郁江河水处理达标后通过输水管加压输送至工业场地高位水池和风井场地高位水池,供矿井生产、生活用水。第二节 井田地质特征一、 区域地层及构造井田位于四川盆地东南缘鄂黔台褶带的郁山背斜与老厂
11、坪背斜之间的普子向斜南东翼之次级褶皱清水溪向斜中段。清水溪向斜是井田主体构造,小褶皱和断裂主要分布于向斜南东翼4号勘探线附近及其以南西地区,构造复杂程度属中等。(一)褶皱清水溪向斜长46km,呈北东南西向展布,轴线走向北4045东,两端仰起,仰起角为40左右,轴面倾向北西,倾斜角30左右。轴部出露最新地层(井田内)为大冶组,翼部出露最老地层为韩家店组。地层走向与轴线基本一致,地层倾角北西翼陡,倾角1368;南东翼缓,倾角832。在主体褶皱南东翼发现大小褶皱8个,其中位于三尖角一带的S5、S6两个规模较大,与主体褶皱一起控制煤层底板等高线形态,对煤层无影响。井田内小型褶曲见表1-2-1。1-2-
12、1小型褶曲一览表编号出露长度性质轴向轴面倾向对煤影响S7270m背斜S5560wNW无S8300m向斜S5560wNW无S11400m背斜S5560wNW无S21300m向斜S5560wNW无S31350m背斜S5560wNW无S41300m向斜S5560wNW无S51100m背斜S3035wNW有S61000m向斜S3035wNW有(二)断层井田内共发现断层14条,其中正断层8条、逆断层6条,破坏煤层的有5条,其中浇差大于30m的3条,30m20m的1条,2010m的1条。现将主要断层分述如下:1、F1:走向逆断层,展布于向斜北西翼边缘,经白岩函、扇子土、核桃坝延伸井田外。长12500m,其
13、中井田内7300m。断层走向北4045东,倾向南东,倾角6574,落差160360m,造成长兴组、吴家坪组和茅口组地层重复,对开采上盘煤层无影响。2、F2:斜交走向逆断层,位于大湾附近,长150米,走向北62西,倾向南西,倾角48,落差10m左右,造成吴家坪组和茅口组地层界线错开15m,破坏了浅部煤层。3、F3:斜交走向正断层,位于李家堡附近,经三尖角延深入茅口组灰岩,使大冶组一段与长兴组地层界线错开200余米,可见断层角砾、擦痕和糜棱岩,长1400m,走向北2530西,倾向北东,倾角51,落差20m60m,对煤层有一定破坏作用。4、F4:斜交走向正断层,北西起于千溪沟附近,南东消失于茅口组灰
14、岩中,使吴家坪组与茅口组地层界线错动130m,可见断层角砾岩,长1200m,走向北2025西,倾向南西,倾角56,落差10m25m,对煤层有一定破坏作用。5、F5:斜交走向逆断层,位于十字堡附近,长320m,走向北30东,倾向北西,倾角45,落差10m50m,茅口组与吴家坪组地层界线错动230m,破坏了浅部煤层。其余地表断层统计表断层见表1-2-2。10表1-2-2 地表断层统计表断层编号断层性质断层地前长度(m)断层落差(m)断层产状断层证据走向倾向倾角F6斜交走向正断层58050N16ESE69切开F1断层,使P1m、P2w地层重复,地表痕迹清楚。F7垂直走向逆断层56010N57WNE6
15、7T1d1/P2c地层界线平移30余米。F8垂直走向正断层30020N57WNE56T1d1/P2c地层界线错开150m。F9垂直走向正断层40020N50WSW48T1d1/P2c界线错开240m,地表痕迹明显。F10垂直走向正断层1402025N26WSW65T1d1/P2c、T1d2/T1d1地层界线移开60m,可见糜棱岩。F11垂直走向正断层5001520N50WNE56T1d2/T1d1/P2c地层界线移开65m,可见糜棱岩。F12垂直走向正断层30030N29WSW54T1d1/T1d2地层界线错开100m,可见糜棱岩。F13斜交走向正断层27025N57ESE62造成T1d1地层
16、缺失,可见断层角砾及糜棱岩。F14斜交走向正断层300510N75ENE40T1d2/T1d1/P2c界线移开55m,重复T1d1地层。二 、井田地层及构造井田位于清水溪向斜中段,区域分水岭之南西侧。就井田两侧而言,地势北东高,南西低。井田中部又低于两端,就两翼而言,北西翼较高陡,一般标高900-1300m。按地形相对高差划分,北西翼属中低山地貌,南东翼属中山地貌。井田内无河流,仅有一条常年性小溪沟干溪沟,为带年性小溪但季节性溪沟较发育,大雨后山洪急,久晴则干,总流量一般为58.26Ls。郁江、小河的深切割,使井田高悬于区域排泄基准面上。过路滩标高265m,为井田最低排泄基准面。井田内岩溶地貌
17、发育,常见岩溶沟槽及小型溶蚀洼地、漏斗、落水洞等,成为地表水及大气降水向地下流通的良好通道。(一)井田地层1、地层出露最新地层为三迭系下统大冶组(T1d),分布于清水溪向斜轴部,两翼地层依次为二迭系上统长兴组(P2c),吴家坪(P2w),下统茅口组(P1m),栖霞组(P1g),梁山组(P1t)。泥盆系上统水车坪组(D3s)和志留系中统韩家店组(S2h)。缺失石炭系、泥盆系中、下统和志留系上统地层。第四系(Q)地层零星分布于山麓和沟谷地带。区域地层见表1-2-3,井田地层见表1-2-4。2、煤系地层含煤地层为二迭系上统吴家坪组,主要为浅海相的碳酸盐沉积,仅底部6.53m 10.28m为海陆过渡相
18、含煤沉积,厚48.46 m67.78m,平均56.84m,岩性由泥质岩、石灰岩及煤组成,其中泥质岩占24%、石灰岩占74%,含煤系数为2%,根据岩性组合特征和煤层赋存情况, 表1-2-3 区域地层表界系统组(群)代号厚度(m)接触关系新生界第四系Q/下第三系东湖群K2Edn120190不整合中生界白垩系上统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235不整合中下统自流井组J1-2zc368整合三叠系中统巴东组T2b6001140假整合下统嘉陵江组T1j570750整合大冶组T1d308415整合古生界二叠组上统长兴组P2c55190整合吴家坪组P2w48276整合下统茅口组P1m200419假整合栖霞组P1g
19、80200整合梁山组P1l0.720整合泥盆系上统水车坪组D3s400假整合志留系中统韩家店组S2h500800假整合下统水河坝组S1x180480整合龙马溪组S1l200350整合奥陶系上统五峰组O3w219整合临湘组O3c113整合中统宝塔组O2b2342整合十字铺组O2s1372整合下统大湾组O1d130204整合红花园组O1h4690整合桐梓组O1t170250整合寒武系上统毛田组3m118197整合后坝组3m250356整合中统平井组33h330490整合茅坪组2p200377整合高台组2m6262整合下统清虚洞组2g111216整合金顶山组ig1g148231整合明心寺组1m216
20、64整合牛碲塘组1n21664整合元古界震旦系上统灯影组Zbdn471假整合表1-2-4 井田地层一览表界系统组段厚度(m)岩性特征及化石组合最小最大平均新生界第四系Q)/风化表土层中 生 界三叠系下统大冶组第三段(T1d3)150.00182.00165.00上部及下部为浅灰色厚中厚层状石灰岩;中部为灰色薄中厚层状石灰岩,白云质灰岩及生物碎屑灰岩。第二段(T1d2)117.70260.00190.00上、中部为浅灰色中厚层状粉晶灰岩夹泥灰岩,具缝合线构造,含泥质结构,下部为灰色含泥灰岩。第一段(T1d1)16.0424.4019.00灰绿灰色薄中厚层钙质泥岩,具水平层理,中下部含少量钙质结核
21、。古生界三叠系上统长兴组(P2c)144.78173.86159.00上部及下部为深灰色厚层状生物碎屑粉晶灰岩,含团块状,似层状燧石。中下部为深灰色石灰岩,夹硅质白云岩。古生古生界二叠系上统48.4667.7856.84分三段:三段为黑色含生物碎屑钙质泥岩,具水平层理,二段为灰色中厚层状石灰岩,深灰色厚层状生物碎屑。二叠系上统长兴组(P2c)灰岩,具缝合线构造,含大量团块状,似层状燧石,一段上部为深灰色砂质泥岩,中下部含煤一层,厚0.063.31m,平均1.07m,结构单算,层位稳定。下统茅口组(P1m)243.00419.00277.00上部深灰灰黑色中厚层状石灰岩,夹深灰色薄层状硅质灰岩,
22、中下部为深灰色黑灰色薄层状泥灰岩,厚层状石灰岩。栖霞组(P1g)83.9190.4586.00顶部1.00m的灰黑色含钙泥岩,夹薄层状灰色石灰岩,局部夹燧石结核;中下部为灰深灰色中厚层状石灰岩。梁山组(P1l)0.791.501.00灰深灰色高岭石泥岩,含黄铁矿结构,偶夹炭质泥岩及薄煤层。泥盆系志留系上统水车坪组(D3s)15.0034.5020.00顶部为灰深灰色泥质灰岩,中下部为灰白色层状细粒石英砂岩及粉砂岩。中统韩家店组灰绿黄灰色水云母泥岩,夹粉砂岩。18分为三段:(1)三段(P2w3):灰黑色含生物碎屑钙质泥岩,具水平层理偶夹极薄层状灰灰白色细粒砂屑灰岩、粉砂屑灰岩。厚5.96m8.8
23、7m,平均7.30m。 (2)二段(P2w2):上部为灰色中厚层状石灰岩;中下部为深灰色厚层状生物碎屑灰岩,具缝合线构造,含大量团块状,似层状燧石结核。厚38.00m 48.63m,平均42.00m。 (3)一段(P2w1):为含煤段。上部为深灰色砂质泥岩,生物碎屑泥灰岩,含星散状黄铁矿;中部为灰黑色半亮型煤(K1煤层),厚0.06m3.31m,平均1.07m,结构简单,层位稳定;底部为深灰色含水云母高岭石泥岩,含黄铁矿结核,厚6.53 m 10.28m,平均7.54m。第三节 煤层特征一、煤层及煤质(一)煤层K1煤层为井田内唯一的可采煤层,位于吴家坪组一段下部,上距吴家坪组二段灰岩3.06m
24、 8.67m,平均4.81m;下距茅口组灰岩0.05m 2.86m,平均1.66m,K1煤层厚度为0.06m 3.31m,平均1.07m。除6-6、7-7号孔和X28厚度不可采圈定了不可采区外,其余地段厚度均达可采。属大部可采煤层。在可采范围内煤层厚度变化不大。据数据统计,煤层厚度变化标准差为0.4,变异系数为38%,属较稳定煤层。K1煤层厚度变化受茅口组灰岩顶部古风化壳的影响,由于煤层沉积基底不平导致煤层厚薄不均。当煤层底板凸起时,煤层变薄;当煤层底板凹下时,煤层增厚。据坑道观测,煤层变薄不可采范围一般为28m;据资料分析,5号勘探线以西煤层有变薄的趋势,稳定程度较差。K1煤层一般为单一结构
25、煤层。偶含透镜状夹矸一层,岩性为泥岩、炭质泥岩,厚0.04m 0.27m,属结构简单煤层。(二)煤质K1煤层煤种单一,为中灰、高硫、特低磷贫煤。洗选后降灰明显,降硫效果差,该煤层可作发电粉煤、锅炉用煤,还可作民用煤。K1煤层原煤灰份为16.16%30.48%,平均21.43%,而且从向斜南东翼到北西翼灰分有增高的趋势;原煤全硫为2.25%9.36%,平均5.54%,硫分变化大,而且由南向北有增高的趋势;磷0.001%0.029%,平均0.007%;发热量为22.62%28.48MT/kg,平均26.31MJ/kg,属中灰、高硫,中中高发热量,特低磷烟煤。二、瓦斯、煤尘、煤的自燃情况(一)瓦斯根
26、据彭水县煤矿安全技术服务站2007年“芦塘煤矿瓦斯等级鉴定的报告”的报告的测定结果:相对瓦斯涌出量为7.33m3t,属低瓦斯矿井。(二)煤尘根据重庆煤田地质研究所测试中心2006年11月23日提出交的报告,K1煤层其火焰长度为5-20MM,属爆炸危险煤层(三)煤的自燃据样品测定,还原样与氧化样燃点之差T040,属容易自燃煤层。五、水文地质井田位于清水溪向斜中段,区域分水岭之南西侧,就井田两端两言,地势北东高,南西低,井田中部又低于两端,就两翼而言,北西翼较高陡,一般标高9001300m,接地形相对高差划分,北西翼属中山地貌,南东翼属中低山地貌。井田内无河流,但季节性溪沟较发育,大雨后山洪急泄,
27、久睛则干涸,仅千溪沟为常年性小溪,总流量一般为58.26L/s。郁江、小河的深切割,使井田高悬于区域排泄基准面上,过路滩标高265m,为井田最低排泄基准面。(一)含、隔水层情况含水层主要有茅口组(P1m)、长兴组(P2c),均为强含水层,但其节理、裂隙较发育,蓄水性差。隔水层主要有吴家坪(P2W)、大冶组(P2d)。隔水性好。含隔水层见表1-2-5。(二)老窑水目前矿井浅部无生产小窑,废弃老窑多有积水。总积水量约85万方。据调查,积水老窑多分布在向斜南东翼5号勘探线以西。老窑积水是矿井充水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开采浅部煤层时,必须坚持“有疑必须探、先探后掘”的探放水原则,防止老窑积水溃入。(三)矿
28、井涌水量本矿井涌水量较小,+480m水平一般在87.56m3/d,最大为281.80m3/d,最小为29.32m3/d。但根据矿井在开采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在局部地段大气降水可能通过老窑及岩溶管道直接进入坑道,其瞬时涌水量将远远大于上述最大值,届时应引起注意。2、由于钻孔和勘探线布置较稀疏,对煤层厚度的变化规律及一些小褶皱的延伸长度不够。清水溪向斜南东翼发育的次级小褶皱(波幅20m)影响煤层底板等高线,矿井生产时应进一步查明。3、5号勘探线以西因66,77号孔和X28的K1煤层不可采,储量计算为不可采区,建议矿井开采时可边探边采,以延长矿井的服务年限。表1-2-5 区域(清水溪向斜北中段)含隔水
29、层特征表地质时代含隔水层平均厚度(m)水文地质特征系统组段代号三叠系下统嘉陵江组一段T1j1含水层不全中厚层状灰岩,含泥质。垂直裂隙及岩溶发育。含水性强。大冶组四段T1d4隔水层30.435.3钙质泥岩,薄中厚层状白云岩、灰岩,含裂隙水,由上覆地层渗透补给,流量较稳定。三段T1d3含水层165上部及下部为厚层巨厚层状,假耐状石灰岩,下部夹微晶灰岩,中部夹薄层状灰岩及生物碎屑灰岩。岩溶发育,多见天然竖井及落水洞,垂直裂隙很发育,含水性较强。二段T1d2190薄中厚层状灰岩,沿向斜轴附近岩溶发育,多为天然竖井和浇水洞,泉水流量575升/秒。一段T1d1隔水层19泥岩及泥质灰岩,夹薄层灰岩,含层间裂
30、隙水,由上覆T1d2渗透补给,泉水流量小于0.01升/秒,含水性极弱视为隔水层。二叠系上统长兴组P2c弱中等含水层159中巨厚层状灰岩,含较多燧石团块,垂直岩溶发育,含水性较强。吴家坪组P2w中等含水层56.84共分三段,三段:以泥岩及砂质泥岩为主,二段:为中厚层状灰。一段:为泥岩,煤层、粘土岩,含水性较强,泉水流量小于0.01升/秒,中下部岩溶较发育。二叠系下统茅口组西霞组P1mP1g强含水层22786厚巨厚层状生物碎屑灰岩,含大量的燧石团块,垂直,层面,构造裂隙均发育,岩溶沿裂隙发育,含水性强,泉水流量数十至娄百升/秒。梁山组P1t隔水层1高岭石泥岩,隔水性能较好。泥盆系上统水车坝组D3s
31、隔水层20细粒石英砂岩,由硅质、铁质胶结,底部夹薄层砂岩,基本不含水,为隔水层。志留系中统韩家店组S2h隔水层500800泥岩、砂质泥岩、石英粉砂岩,含少量层间裂隙水,基本不含水,为隔水层。下统小河坝组S1x隔水层180480薄中厚层状水云母质石英粉砂岩,石英粉砂质水云母页岩。龙马溪组S11隔水层200350水云母页岩,水云母质石英粉砂岩,含炭质石英粉砂质水云母页岩。奥陶系上统五峰组O3w隔水层219含炭质石英粉砂质水云母页岩,普遍弱硅化,呈板状。临湘组O3l弱含水层113薄层状泥质灰岩夹水云母页岩,泥质灰岩局部具瘤状构造。中统宝塔组O2b弱含水层2342含生物碎屑灰岩,具干裂纹构造。第二章井
32、田境界及储量第一节 井田境界一、井田境界根据2006年5月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颁发的采矿许可证(5000000630117),矿井范围由6个坐标拐点圈定(26勘探线),开采K1煤层,开采标高+450 m+1100m,矿区面积为8.0146 km2,拐点坐标见表2-1-1。表2-1-1 矿井原范围拐点坐标一览表拐点号XY拐点号XY13265530.0036530950.0043268050.0036533980.0023266930.0036529520.0053267310.0036532820.0033269560.0036532480.0063266350.003632050.00芦
33、塘煤矿拟申请扩区的井田范围是由9个拐点圈定(1勘探线西南部煤层露头线),开采K1煤层,开采标高+450 m+1100m,垂高650m。整个范围走向长8.6km,宽1.5m2.5km,矿区面积17.79km2。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见表2-1-2。表2-1-2 矿井拟扩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表拐点号北京直角坐标拐点号北京直角坐标XYXY132652203653077063271370365335202326387036528580732694103653514033265130365274508326805036533980432669303652952093266350365320505326956036
34、532480井田走向长8.6km,倾向宽度1.5km2.5km,井田面积17.79km2。本次设计根据重庆两江能源开发有限公司的规划,矿井边界拟由6号勘探线西南延伸至煤层露头线及向北东部由2号延伸至1号勘探线,将西南2.5km和北东部1.9km的走向长度紧邻本矿井的区域纳入矿井开采范围。根据四川煤田地质局135队1993年5月提供的四川省彭水芦塘井田(详终)地质报告整个边界范围走向长8.6Km,宽1.5km2.5 km,矿区面积17.79km2,由于上述两区域未经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批准,故本次设计的边界是根据地质报告提供的煤层底板等高线及储量计算图的边界确定。建议企业应及时申报调整后的
35、开采范围,作到依法合理开采。第二节 矿井工业储量一、矿井资源/储量(一)矿井地质资源量1、计算范围矿井拟扩区后的井田范围。2、工业指标井田储量计算系根据四川省煤炭工业局川煤地(1981)364号文规定, 本矿井开采的K1煤层属非焦煤用煤,依照原重庆煤炭工业管理局1981年6月6日颁发的渝煤地(1981)364号文规定的标准,储量计算采用的工业指标:煤层最低可采厚度0.5m,原煤最高可采灰分40%,列为能利用储量;煤层最低可采厚度0.4m,原煤最高可采灰分50%,列为暂不能利用储量。详见表2-1-3。3、计算结果根据四川省彭水芦塘井田(详终)地质报告,本矿井地质资源量(331+332+333)为
36、16010kt。矿井地质资源量见表2-1-4。分 类 煤种标准项目能利用储量(表内)暂不能利用储量(表外)炼焦用煤非炼焦用煤褐煤炼焦用煤非炼焦用煤褐煤二叠纪三叠纪二叠纪三叠纪最低可采厚度(米)250.400.400.500.600.300.300.400.50250.30最高可采灰分(Ad)40%50%表2-1-3 重庆市地县煤矿储量计算标准(二)地质资源/储量根据四川省彭水芦塘井田(详终)地质报告提供的井田地质资源/储量为17010kt,其中表外地质资源/储量1000kt。能利用的地质资源/储量为16010kt,扣除芦塘煤矿开采消耗储量3487kt后,芦塘井田本次设计范围内地质资源/储量为1
37、3523kt,其中能利用的探明的内蕴经济储量(331)3123kt、控制的内蕴经济储量(332)8560kt、推断的内蕴经济储量(333)1840kt;暂不利用的控制的内蕴经济储量(332)340kt、推断的内蕴经济储量(333)660kt。井田资源/储量见表2-1-4。(三)矿井工业资源/储量根据煤炭工业小型矿井设计规范的规定,矿井工业资源/储量按下式计算: 矿井工业资源/储量=111b+122b+333kK为可信度系数,取0.70.9,本矿取0.8。根据上述规定,结合本矿井的地质资源量估算结果,本矿井的工业资源/储量为12287kt,+620m水平以上的工业资源/储量为7238.4 22表
38、2-1-4 井田地质资源/储量表 能利用储量 (kt)暂不利用储量(kt)水平北西翼南东翼合计北西翼南东翼合计331332333331332333331332333332333332333332333111b122b111b122b111b122b2S222S222S22芦塘井田范围分区域、分级别、分水平地质资源/储量+800m以上2902140480210290235048030300+800m+650m9607103101620120960233043040140190150230290+650m+480m134090016015102880110285037802708028090803
39、70小计2590375095015104710230410084601180150420190240340660+480m以下6305014501402080190000合计3220380095029604850230618086501180150420190240340660芦塘井田范围扣除开采消耗后分区域、分级别、分水平的地质资源/储量+800m以上290214048021029023504803030+800m+650m9607103101620120960233043040140190150230290+650m+620m25315111446464253615178196590191
40、45小计15033001904229418415035295108889205190240279435消耗-430小计150330019040186418415034865108889205190240279435+620m+480m1087749461510241646259731659261215061225+480m以下63050145014020801900小计17177994629602556464677335592612150061225消耗-1107-1950-30570小计6107994610102556461620335592612150061225合计21133800950
41、10104850230312382201180150420190240340660kt,占总地质资源量的53.5%。(四)矿井设计资源/储量矿井工业资源/储量减去设计计算的永久煤柱(断层煤柱、防水煤柱、井田境界煤柱、地面建构筑物煤柱)的损失量后,计为矿井设计资源/储量。经计算矿井设计资源/储量11853.4kt。其中+620m水平以上的设计资源/储量6825.8kt。详见表2-1-5。三、安全煤柱及各种煤柱的留设根据本矿井的地质条件及开拓开采部署,结合原国家煤炭工业局制定的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的相关规定,设计的各种煤柱的留设如下:(一)井田境界煤柱及采区边界煤柱本
42、矿井井田边界三面均有露头,均以露头为界,地质报告计算储量已扣除风化带,不需留设煤柱,部分地段沿露头浅部有关闭多年的小煤窑,根据小煤窑开采下界留设边界煤柱40m。在井田北东侧1#勘探线与郁江煤矿相邻按矿井之间边界煤柱留设40m的要求,本矿井界内留设20m。本矿井采区边界煤柱留设20m。表2-1-5 矿井可采储量汇总表水平煤层工业储量永久煤柱(kt)设计资源储量保护煤柱(kt)开采损失可采储量(kt)境界煤柱防水煤柱小计工业场地主要井巷小计(kt)(kt)+620m以上K17238.443369.6412.66825.844.544.51017.1955764.1+620m以下5048.62121
43、5027.6118.3118.3736.3954172.9全矿井合计1228764369.6433.611853.4162.8162.81753.599937.039陷落柱周边留设20m煤柱。(二)水平防水煤柱本矿井水平防水煤柱留设20m。根据本矿井新的开拓部署,主要于+620 m与+500 m水平之间留设防水煤柱。(三)地面建(构)筑物保护煤柱井田内除乡村公路外,无铁路和等级公路通过;地面除小溪沟外,没有大的水体存在;针对上述情况,设计未留设相关保护煤住。区内存在一些分散的民房,不便留设煤柱保护。井下开采,地面建筑将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生产期间,建设方应加强地面沉陷观测,及时对采
44、后房屋损坏情况进行修复或依托当地政府,作好城镇规划,统一进行搬迁处理。(四)工业场地煤柱矿井工业场地位于煤层底板,开采对工业场地不会有影响,不留设煤柱。风井场地利用井筒保护煤柱,不单留设煤柱。(五)主要井巷保护煤柱1、井筒煤柱本矿井原主斜井位于煤系底板,不留设煤柱。新设主平硐和回风平硐,布置在煤层顶部,按原煤炭部制定的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规定,井筒两侧按各宽20m,以75岩层移动角斜推到煤层。2、采区上山保护煤柱本矿井采区设轨道、回风、溜煤上山布置在煤层底板,不留设煤柱。第3节 矿井可采储量矿井设计资源/储量减去主要井巷保护煤柱、工业场地煤柱的煤量后乘以采区回采率
45、,计为矿井设计可采储量。本矿井开采煤层均为薄煤层,采区回采率根据规范要求,85%计算。经计算,扣除煤柱、开采损失等,本矿井的设计可采储量为9937kt,其中+620m水平以上的设计可采储量为5764.1 kt,占总地质资源量的58.0%。详见表2-1-5。第三章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第一节矿井工作制度根据煤炭工业小型矿井设计规范(GB 503992006),矿井年工作日330d,每天净提升时间16h。第二节矿井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芦塘煤矿现核定年生产能力为110 kt/a。本次设计根据矿井的煤层赋存条件,设计考虑了300 kt/a和210 kt/a两个井型。由于本井田只有一层薄煤层可采,上述
46、两个井型都需要布置二个采区二个回采工作面。矿井生产能力为210 kt/a时,矿井服务年限为36.4a。矿井生产能力为300 kt/a时,矿井服务年限为25.5a。两个井型矿井服务年限均能满足煤炭工业小型矿井设计规范的要求。经比较,矿井两个井型的井巷工程量基本相同。因此为了矿井有更好的经济效益,矿井的生产能力设计确定为300 kt/a。(一)矿井服务年限矿井服务年限按下式计算:式中:T服务年限,a;Zm可采储量,Mt;A年产量,300kt/a;K储量备用系数,取1.3。矿井服务年限T=9937/(3001.3)=25.5a(二)第一水平服务年限经计算,第一水平资源/储量为7456kt,可采储量为
47、5764.1 kt,第一水平服务年限为14.8a。第4章 井田开拓第一节井田开拓的基本问题一、井田开采条件(一)地质构造清水溪向斜是井田主要构造,小褶曲和断裂主要分布于向斜东翼4号勘探线附近及其以南地区,井田地层走向东西,倾向北南,清水溪向斜南翼倾角为1526。向斜北翼倾角为2350,向斜轴部倾角在615。构造程度属中等。井田较大的F1断层,展布于向斜北西翼边缘,对开采煤层无影响;另有4条断层破坏煤层,对煤层开采有一定的影响。但影响不大。(二)乡镇煤矿及老窑对开采的影响目前在井田范围内,没有其它矿井开采,井田东北部与郁江煤矿相邻,本矿浅部老窑区,设计已采取留设煤柱的安全措施。但矿井生产中应需注
48、意老窑积水的危害,注意探放水。(三)煤层条件K1煤层为井田内唯一的煤层,位于吴家坪组一段下部,上距吴家坪组二段灰岩3.068.67m,平均4.81m;下距茅口组灰岩0.052.86m,平均1.66m,K1煤层厚度为0.063.31m,平均1.07m。除6-6、7-7号孔和X28厚度不可采圈定了不可采区外,其余地段厚度均达可采。属大部可采煤层。在可采范围内煤层厚度变化不大。据数据统计,煤层厚度变化标准差为0.4,变异系数为38%,属较稳定煤层。K1煤层厚度变化受茅口组灰岩顶部古风化壳的影响,由于煤层沉积基底不平导致煤层厚薄不均。当煤层底板凸起时,煤层变薄;当煤层底板凹下时,煤层增厚。据坑道观测,煤层变薄不可采范围一般为2m 8m;据资料分析,5号勘探线以西煤层有变薄的趋势,稳定程度较差。K1煤层一般为单一结构煤层。偶含透镜状夹矸一层,岩性为泥岩、炭质泥岩,厚0.04m 0.27m,属结构简单煤层。(四)水文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450亿广告投放框架合同正式签署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与劳动合同法改革探讨
- 个体户全职员工标准劳动合同合同范本
- 个人小型店面租赁合同样本
- 个体药店并购转让合同及附件
- 产业合作投资合同
- 交通事故赔偿合同范本大全
- 个人家政服务劳务合同
- 丧葬礼仪服务合同模板
- 二手拖拉机买卖合同协议书范本
- 父母赠与协议书
- 驾照体检表完整版本
- 简易劳务合同电子版
- 明代文学绪论
- 通用税务自查情况说明报告(7篇)
- 体育赛事的策划、组织与实施 体育赛事利益相关者
- 分析化学(高职)PPT完整版全套教学课件
- 晚熟的人(莫言诺奖后首部作品)
- m拱顶储罐设计计算书
- 2023外贸业务协调期中试卷
- 新人教鄂教版(2017)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