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习题与解答(含答案)_第1页
操作系统习题与解答(含答案)_第2页
操作系统习题与解答(含答案)_第3页
操作系统习题与解答(含答案)_第4页
操作系统习题与解答(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 操作系统引论一、 选择题1 在计算机系统中配置操作系统的主要目的是( ),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管理计算机系统中的( ),其中包括( )管理和( )管理,以及设备管理和文件管理。这里的( )管理主要是对进程进行管理。(1)A.增强计算机系统的功能;B.为了使用系统的资源;C.提高系统的运行速度;D.提高系统使用效率,合理地组织系统的工作流程,以提高系统吞吐量。(2)A.程序和数据;B.进程;C.资源;D.作业;E.任务。(3)(4)A.存储器;B.虚拟存储器;C.运算器;D.处理机;E.控制器。.操作系统有多种类型:()允许多个用户以交互方式使用计算机的操作系统,称为( );()允许多用

2、户将若干个作业提交给计算机系统集中处理的操作系统称为( );()在( )的控制下,计算机系统能及时处理由过程控制反馈的数据,并做出响应。A.批处理操作系统;B.分时操作系统;C.实时操作系统;D.微机操作系统;E.多处理机操作系统。3.在下列性质中,哪一个不是分时系统的特征。( ) A.交互性 B.多路性 C.成批性 D.独占性4.实时操作系统追求的目标是( )。A.高吞吐率 B.充分利用内存 C.快速响应 D.减少系统开销5. 现代操作系统的两个基本特征是( )和资源共享 A.多道程序设计 B.中断处理 C.程序的并发执行 D.实现分时与实时处理6.引入多道程序的目的在于( )。A.有利于代

3、码共享,减少主、辅存信息交换量。 B.提高实时响应速度。C.充分利用CPU,减少CPU等待时间 D.充分利用存储器7.操作系统是一组( ).A.文件管理程序 B.中断处理程序 C.资源管理程序 D.设备管理程序8.( )不是操作系统关心的主要问题.A.管理计算机裸机 B.设计、提供用户程序与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界面C.管理计算机系统资源 D.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的编译器9.用户在一次计算机过程中,或者一次事物处理中,要求计算机完成所做的工作的集合,这是指( ).A.进程 B.程序 C.作业 D.系统调用10订购机票系统处理各自各个终端的服务请求,处理后通过终端回答用户,所以它是一个( )。 A分时系统

4、 B多道批处理系统 C计算机网络 D实时信息处理系统11多道程序设计是指( )。A在实时系统中并发运行多个程序B在分布系统中同一时刻运行多个程序C在一台处理机上同一时刻运行多个程序D在一台处理机上并发运行多个程序12( )操作系统允许多个用户在其终端上同时交互地使用计算机。A批处理 B实时 C分时 D多道批处理13设计批处理多道系统时,首先要考虑的是( )。A灵活性和可适应性 B系统效率和吞吐量C交互性和响应时间 D实时性和可靠性14在分时系统中,为使多个用户能够同时与系统交互,最关键的问题是系统能及时接受多个用户的输入,当用户数为100时,为保证响应时间不超过2秒,此时的时间片最大应为( )

5、。A10ms B20ms C40ms D100ms15UNIX操作系统最初是由Bell实验室推出的,它属于( )操作系统。A单用户多任务B单用户单任务C多处理机 D多用户多任务16在下列系统中( )是实时控制系统。A民航售票系统 B办公室自动化系统C激光照排系统 D火箭飞行控制系统17在多道系统中,为了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系统总是优先选择( )的多个作业投入运行。A适应于内存容量的 B计算量大的 CI/O量大的 D计算型和I/O型均衡的18作业调度程序应从处于( )状态的队列中选取适当的作业投入运行。A就绪 B提交 C等待 D后备19下列进程状态转换中,绝对不可能发生的状态转换是( )。A由就绪

6、到执行 B由执行到就绪 C由就绪到阻塞 D由阻塞到就绪20( )不是设计实时操作系统主要的追求目标。A安全可靠 B.资源利用率 C.及时响应 D.快速处理二、 填空题1操作系统的主要设计目标是( )和( )。2网络操作系统把计算机网络中的各台计算机有机地联结起来,实现各台计算机之间的( )及网络中各种资源的( )。3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是( )、( )、( )、( )。三、 简答题:1 操作系统具有哪几大特征?它的最基本特征是什么?答:操作具有四个特征:1.并发性,即宏观上在一段时间内有多道程序在同时运行。2.共享性,即系统中的资源可供内存中多个并发执行的进程共同使用。3.虚拟性,即通过某种技术

7、把一个物理实体虚拟为多个逻辑上的对应物。4.异步性,即每道程序每一次在内存中的执行方式都是不可预知的。并发和共享是操作系统两个最基本的特征,它们又是互为存在条件。一方面,资源共享是以程序(进程)的并发执行为条件的,若系统不允许程序并发执行,自然不存在资源共享问题;另一方面,若系统不能对资源共享实施有效管理, 协调好诸进程对共享资源的访问,也必然影响到程序并发执行的程度,甚至根本无法并发执行。 试述缺页中断与一般中断的区别。P844、操作系统有哪几种基本类型,各自特点是什么?第二章 处理机管理一、选择题1.在下列叙述中,错误的一条是( )。A.操作系统是用户与计算机之间的接口。B.程序的并发执行

8、,使程序失去了顺序执行时具有的封闭性和可再现性。C.进程从一个状态到另一个状态的转换,都是靠使用不同的源语来实现的。D.在单CPU的系统中,任何时刻处于就绪状态的进程有多个,而且只有处于就绪状态的进程经调度程序选中后才可进入运行状态。2进程调度是从( )选择一个进程投入运行。A.就绪队列 B.等待队列 C.作业后备队列 D.提交队列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一条是( )。A.分时系统中,时间片越小,响应时间越长B.多道程序的引入,主要是为了提高CPU及其它资源的利用率 C.飞机票机票系统是分时系统D.PCB是进程存在的唯一标志,而程序是系统感知进程存在的唯一实体4.一个进程被唤醒,意味着( )。A

9、.改进程重新占有了CPU B.进程状态变为就绪 C.它的优先权变为最大 D.其PCB移至就绪队列的队首5.进程和程序的本质区别是( )。A.存储在内存和外存 B.程序是进程的一部分C.分时使用和独占使用计算计资源 D.动态和静态特征6.系统感知进程的唯一实体是( )。A.JCB B.FCB C.PCB D.SJT7.一进程在某一时刻具有( )。A.一种状态 B.二种状态 C.三种状态 D.四种状态8.进程从运行状态变为等待的原因可能是( )。A.输入/输出事件发生 B.时间片用完C.输入/输出事件完成 D.某个进程被唤醒9.进程创建原语的任务是( )。A.为进程编制程序 B.为进程建立PCB表

10、C.为进程分配CPU D.为进程分配所需的各种资源10.进程被创建后即进入()排队。A.阻塞队列 B.就绪队列 C.缓冲队列 D.运行队列5.在分时操作系统中,进程调度经常采用( )算法。A.先来先服务 B.最高优先权 C.时间片轮转 D.随机11( )是作业存在的惟一标志。A.作业名 B.进程控制块 C.作业控制块 D.程序名12作业调度算法的选择常考虑因素之一是使系统有最高的吞吐率,为此应( )。A.不让处理机空闲 B.能够处理尽可能多的作业C.使各类用户都满意 D.不使系统过于复杂13进程从运行状态进入就绪状态的原因可能是( )。A被选中占有处理机 B等待某一事件C等待的事件已发生 D时

11、间片用完14( )是指从作业提交系统到作业完成的时间间隔。A周转时间 B响应时间 C等待时间 D运行时间15由各作业JCB形成的队列称为( )。A就绪作业队列 B阻塞作业队列 C后备作业队列 D运行作业队列16作业调度选中一个作业后,按作业控制说明书中第一个作业步的要求创建该作业的进程,并使进程的状态为()。A就绪B运行C等待D收容17一种既有利于短小作业又兼顾到长作业的作业调度算法是( )。A先来先服务 B轮转 C最高响应比优先 D均衡调度18作业调度程序是从处于( )状态的作业中选取一个作业并把它装入主存。A输入 B后备 C执行 D完成19在单处理器的多进程系统中,进程什么时候占用处理器和

12、能占用多长时间,取决于( )。A进程相应的程序段的长度 B进程总共需要运行时间多少C进程自身和进程调度策略 D进程完成什么功能20既考虑作业等待时间,又考虑作业执行时间的作业调度算法是( )。A响应比高者优先 B短作业优先C优先级调度 D先来先服务21文件控制块的英文缩写符号是( )。APCBBDCBCFCBDJCB22下列算法中,( )只能采用非抢占调度方式。A高优先权优先 B时间片轮转法CFCFS调度算法 D短作业优先23下面对进程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进程是动态的概念B进程的执行需要处理机C进程具有生命周期D进程是指令的集合24在分时系统中导致进程创建的典型事件是( )。A用户注册

13、B用户登录C用户记帐D用户通信25在进程管理中,当( )时,进程从阻塞状态变为就绪状态。A进程被调度程序选中 B进程等待某一事件的发生C等待的事件出现 D时间片用完二、填空题:1所谓( ),就是用户程序要调用操作系统提供的一些子功能。2操作系统通过( )来感知进程的存在。 3进程调度程序具体负责( )的分配。4当一个进程完成了特定的任务后,系统收回这个进程所占的( )和取消该进程的( )就撤消了该进程。5特权指令只能在( )态下执行,若在( )态下执行则被认为是非法指令。6将作业相对地址空间的相对地址转换成内存中的绝对地址的过程称为( )。7OS向用户提供的接口有多种,通过( )方式用户可从终

14、端键入DIR并按回车键来显示当前目录的内容。8在批处理系统、分时系统和实时系统中,都设置了( )调度,在批处理系统中还应设置( )调度。9从静态的角度看,进程是由PCB、程序段和( )组成的。10总的来说进程调度有两种方式,即( )方式和( )方式。11( )把进程的调度单位与资源分配单位两个特性分开,从而使得一个进程的多个( )也可以并发。三、简答题1. 试从动态性、并发性和独立性上比较进程和程序。答:(1)进程是程序的一次执行过程,因此是动态的;动态性还表现在进程由创建而产生、由调度而执行、由撤消而消亡,即它具有一定的生命周期。而程序则只是一组指令的有序集合,并可永久地存放在某种介质上,其

15、本身不具有运动的含义,因此是静态的。(2)多个进程实体可同时存放在内存中并发地执行,其实这正是引入进程的目的。而程序(在没有为它创建进程时)的并发执行具有不可再现性,因此程序不能正确地并发执行。(3)进程是一个能够独立运行、独立分配资源和独立接受调度的基本单位。而因程序(在没有为它创建进程时)不具有PCB,所以它是不可能在多道程序环境下独立运行的。2. 试说明进程在三个基本状态之间转换的典型原因。答:(1)就绪状态执行状态:当CPU空闲,进程调度程序从就绪队列中选取一个进程投入运行。(2)执行状态就绪状态:正在执行的进程的时间片用完而被暂停执行或被其他更重要的进程抢占CPU;(3)执行状态阻塞

16、状态:进程等待某事件(如进程进行I/O请求);(4)阻塞状态就绪状态:进程所等待的事件发生(如I/O操作完成)。P24,图2.4 进程的各个状态及其转换3. 在批处理系统、分时系统和实时系统中,各采用哪几种进程(作业)调度算法?答:批处理系统中可采用先来先服务进程(作业)调度算法、短作业(进程)优先调度算法、最高优先权优先作业调度算法、多级反馈队列调度算法;分时系统中可采用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多级反馈队列调度算法;实时系统中可采用最早截止时间优先算法、最低松驰度优先算法。第三章 存储器管理一、 选择题1、动态重定位技术依赖于( )A装入程序 B重定位寄存器 C目标程序 D编译程序2、在请求分页

17、系统中若未装入过内存的页都应从( )调入。已运行过的页主要从( )调入。A、系统区、文件区 B、文件区、对换区 C、对换区、文件区 D、系统区、文件区3、虚拟存储管理系统的理论依据是程序的( )原理A、静态性 B、局部性 C、创造性 D、可变性4、在以下存储管理方案中,不适用于多道程序设计系统的是( )A、单用户连续分配 B、固定式分区分配 C、可变式分区分配 D、页式存储管理5、在可变式分区分配方案中,某一作业完成后,系统收回其主存空间,并与相邻空闲区合并,为此需修改空闲区表,造成空闲区数减1的情况是( )A、无上邻空闲区,也无下邻空闲区 B、有上邻空闲区,但无下邻空闲区C、有下邻空闲区,但

18、无上邻空闲区 D、有上邻空闲区,也有下邻空闲区6、下面的( )页面淘汰算法有时会产生异常现象。A、先进先出 B、最近最少使用 C、最不经常使用 D、最佳7、下面所列的存储方案中,( )实行的不是动态重定位。A、固定分区B、可变分区C、分页式D、请求分页式8、系统出现抖动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 )引起的。A、置换算法选择不当B、交换的信息量太大C、内存容量不足 D、采用页式存储管理策略9、虚拟存储器的最大容量是由( )决定的。A、内外存容量之和B、计算机系统的地址结构C、作业的相对地址空间D、作业的绝对地址空间10、在请求分页系统的页表中增加了若干项,其中修改位供( )时参考。A、分配页面B、置

19、换算法C、程序访问D、换出页面11、( )内存管理方法更有利于文件的共享与保护。A、分页 B、分段 C、可变分区 D、段页式12、实现虚拟存储器的目的是( )。A、进行存储保护 B、允许程序浮动C、允许程序移动 D、扩充主存容量13、在实行分页式存储管理的系统中,分页是由( )完成的。A、程序员 B、用户 C、操作员 D、系统14、在下面所列的诸因素中,不对缺页中断次数产生影响的是( )。A、内存分块的尺寸 B、程序编制的质量C、作业等待的时间 D、分配给作业的内存块数15、在以进程为单位进行对换时,并不将整个进程换出,其中( )总是部分或全部驻留内存的。A、PCB B、程序段 C、数据段 D

20、、进程16、在请求分页系统的各种置换算法中,( )是最容易实现的置换算法。A、先进先出FIFO B、最近最久未使用LRUC、最佳置换算法OPT D、最少使用置换算法LFU17、从下列关于存储器管理功能的论述中,选出一条正确的论述。A、即使在多道程序设计的环境下,用户也能设计用物理地址直接访问内存的程序。B、为了提高内存保护的灵活性,内存保护通常由软件实现。C、虚拟存储器是物理上对内存容量的扩充。D、地址映射是指将程序空间中的逻辑地址变为内存空间的物理地址。18、内存分配的基本任务是为每道程序分配内存,使每道程序能在不受干扰的环境下运行,主要是通过( )功能实现的。A、内存分配 B、内存保护 C

21、、对换 D、内存扩充19、在动态分区式内存管理中,倾向于优先使用低址部分空间的算法是()。A、最佳适应算法B、最坏适应算法C、首次适应算法D、循环首次适应算法20、在首次适应算法中,要求空闲分区按()形成空闲分区链。A、空闲区起始地址递增B、空闲区起始地址递减C、空闲区大小递增D、空闲区大小递减21、在页式存储管理中,其虚拟地址空间是()的。A、一维B、二维C、层次D、模块22、通常情况下,在下列存储管理方式中,()支持多道程序设计,管理最简单,但内存碎片多。A、段式B、页式C、固定分区D、可变分区23、在请求调页系统中,若逻辑地址中的页号超过页表控制寄存器中的页表长度,则会引起()。A、输入

22、输出中断B、时钟中断C、越界中断D、缺页中断24、在请求调页系统中,若所需页不在内存,则会引起( )。A、输入输出中断B、时钟中断C、越界中断D、缺页中断二、 填空题1、在分页式存储管理的页表里,主要应该包含( )和( )两个信息。2、某系统采用固定分区分配存储管理,内存空间为640K,其中地址0到40K被系统占用,其他空间按分区大小相等的方法划分为4个分区,则当有大小分别为7KB、90KB、30KB、20KB的作业进入内存时,浪费的内存为( )。3、将作业相对地址空间的相对地址转换成内存中的绝对地址的过程称为( )。4、在请求分页的页表中,主要包含的信息有页号、块号、( )、( )和外存地址

23、。5、在请求调页系统中,若逻辑地址中的页号超过页表寄存器中的页表长度,则会产生( )。6、在请求分页系统中,内存块分配中有( )和( )策略。7、静态重定位在程序( )时进行,动态重定位在程序( )时进行。8、存储管理中,对存储空间的浪费是以( )和( )两种形式表现出来的。9、连续分配方式是指为一个用户程序分配一段连续的内存空间,它又可分为单一连续分配,( )和( )。11、对外存对换区的管理应以( )为主要目标,对外存文件区的管理应以( )为主要目标。12、虚拟存储器最基本的特征是(),该特征主要是基于程序的( )。13、在请求调页系统中,凡未装入过内存的页都应从( )调入,已运行过的页主

24、要是从()调入。三、问答题1、 可变分区存储管理中,回收内存时,可能出现哪几种情况?应怎样处理这些情况?可能出现四种情况:A、 回收区与插入点的前一空闲分区相邻接,此时应将回收区与插入点的前一分区合并,不必为回收分区分配新表项,只需修改其前一分区的大小。B、 回收和分区与插入点的后一空闲分区相邻接,此时可将其与后一分区合并,用回收区的首址作为新空闲区的首址,大小为两者之和。C、 回收区同时与插入点的前、后两个分区邻接,此时将三个分区合并,使用前一分区的表项和首址,取消后一分区的表项,大小为三者之和。D、 回收区既不与前空闲分区相邻,也不与后一空闲分区相邻,这时应为回收区单独建立一新表项,填写回

25、收区的首址和大小,并根据其首址插入到空闲链中的适当位置。2、 分页和分段存储管理有何区别?分页和分段的主要区别是:A、 页是信息的物理单位,分页是为实现离散分配方式,以消减内存的外碎片,提高内存的利用率;段则是信息的逻辑单位,它含有一组其意义相对完整的信息,分段的目的是为了能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要。B、 页的大小固定且由系统决定,由系统把逻辑地址划分页号和页内地址两部分,是由机器硬件实现的,因而在系统中只能有一种大小的页面;而段的长度却不固定,决定于用户所编写的程序,根据信息的性质来划分。C、 分页的作业地址空间是一维的,即单一的线性地址空间,程序员只需利用一个记忆符,即可表示一个地址,而分段的

26、作业地址空间则是二维的,程序员在标识一个地址时,既需给出段名,又需给出段内地址。什么是内部碎片,什么是外部碎片,各种分配策略会产生何种碎片?3、 虚拟存储器有哪些特征?其中最本质的特征是什么?多次性:一个作业被分成多次调入内存运行,作业运行时不必将其全部装入,只需将当前要运行的那部分程序和数据装入内存即可。对换性:允许在作业的运行过程中进行换进换出,能有效地提高内存利用率。虚拟性:虚拟性是指能够从逻辑上扩充内存容量,使用户所看到的内存容量远大于实际内存容量。虚拟性是以多次性和对换性为基础的,而多次性和对换性,又必须建立在离散分配的基础上。五、 综合题1、 在一个请求分页系统中,采用LUR页面置

27、换算法时,假如一个作业的页面走向为1、3、2、1、1、3、5、1、3、2、1、5,当分配给该作业的物理块数M分别为3和4时,试计算在访问过程中所发生的缺页次数和缺页率,并比较所得结果。解:1 3 2 1 1 3 5 1 3 2 1 5252233335111111当物理块数为3时,缺页为6,缺页率为1/21 3 2 1 1 3 5 1 3 2 1 55223331111当物理块数为4时,缺页为4,缺页率为1/3页号块号021321362、 若在一分页存储管理系统中,某作业的页表如下所示。已知页面大小为1K字节,试将逻辑地址1011,2148,3000,5012转化为相应的物理地址。解:为了描述

28、方便,设页号为P,页内位移为W,逻辑地址为A,页面大小为L,则:P=int(A/L) ; W=A mod L对逻辑地址1011:P=int(1011/1024)=0 W=1011 mod 1024=1011根据页表,第0页在第2块,所以1011对应的物理地址为2*1024+1011=3059。对逻辑地址2148:P=int(2148/1024)=2 W=2148 mod 1024=100根据页表,第2页在第1块,所以2148对应的物理地址为1*1024+100=1124。对逻辑地址3000:P=int(3000/1024)=2 W=3000 mod 1024=952根据页表,第2页在第1块,所

29、以3000对应的物理地址为1*1024+952=1976。对逻辑地址5012:P=int(5012/1024)=4 W=5012 mod 1024=916根据页表,第4页因页号超过页表长度,所以该逻辑地址为非法,会导致越界错误。3、 在一分页存储管理系统中,逻辑地址长度为16位,页面大小为4096字节,现有一逻辑地址为2F6AH,且第0,1,2页依次放在物理块5,10,11中,问相应的物理地址为多少?解:由题目所给条件,本页式系统的逻辑地址结构为:011位为页内位移,1215为页号。逻辑地址2F6AH的二进制表示为:0010 1111 0110 1010由此得到这一逻辑地址的页号为0010对应

30、为2,页号2对应的块号为11,用十六进制表示为B,所以逻辑地址2F6AH相应的物理地址为BF6AH。页号块号021426384、在采用页式存储管理的系统中,作业J的逻辑地址空间为4页,每页2048字节,且已知该作业的页面映象表,试借助地址变换图求出有效逻辑地址4865所对应的物理地址。解:已知一页大小为2048字节,则逻辑地址4865的页号及页内位移为: 页号:P=int(4865/2048)=2 页内位移:W=4865mod2048=769通过页表知道页号2对应的物理块号为6,将物理块号与页内位移拼接,形成物理地址为:6*2048+769=13057其地址变换过程如图: 页表寄存器 越界中断

31、 逻辑地址页表始址页表长度-页号页内地址+6 769 页号块号02142638页表 物理地址6、在可变分区存储管理中,按地址法组织当前的空闲分区,其大小分别为10KB、4KB、20KB、18KB、7KB、9KB、12KB、15KB,现在依次有3个存储请求为12KB、10KB和9KB。试问使用最先适应算法的分配情况如何?那么最佳适应呢?解:使用最先适应算法时,空闲分区按地址由低到高形成如下链:10K4K20K18K7K9K12K15K分配时从链首开始,请求1从20K的空闲区中划出12K余下8K,请求2将10K的第一个空闲区划出,请求3从18K空闲区划出9K余下9K,完成后形成的空闲区链为:4K8

32、K9K7K9K12K15K使用最佳适应算法时,空闲分区按大小形成如下空闲链:4K7K9K10K12K15K18K20K分配时从链首开始,请求1得到12K空闲区,请求2得到10K的空闲区,请求3得到9K空闲区,完成后形成的空闲区链为:4K7K15K18K20K7、系统内存被划分成8块,每块4KB。某作业的虚拟地址空间共划分成16个页面,当前在内存的页与内存块的对应关系如下,未列出的页表示不在内存。试指出对应于下列虚拟地址的绝对地址:1)20; 2)4100; 3)8300页号块号页号块号01232160459114357解:a)20对应的页号为:int(20/4096)=0,按页表则其对应的物理

33、块号为2对应的页内位移为:mod(20/4096)=20则虚拟地址20对应的绝对地址为2X4096+20=8212b)4100对应的页号为:int(4100/4096)=1,按页表则其对应的物理块号为1对应的页内位移为:mod(4100/4096)=4则虚拟地址20对应的绝对地址为1X4096+4=4100c)8300对应的页号为:int(8300/4096)=2,按页表则其对应的物理块号为6对应的页内位移为:mod(8300/4096)=108则虚拟地址20对应的绝对地址为6X4096+108=246848、某请求分页式存储管理系统,接收一个共7页的作业。作业运行时的页面走向如下:1、2、3

34、、4、2、1、5、6、2、1、2、3、7、6、3、2、1、2、3、6。采用最近最久未使用页面淘汰算法,作业在得到2块和4块内存空间时,各会产生多少次缺页中断?采用先进先出页面淘汰算法时情况又如何呢?解:采用最近最久未使用页面淘汰算法,作业得到2块时1234215621237632123622441166133662226113322552227733133当作业得到2块时,缺页次数为18次。采用最近最久未使用页面淘汰算法,作业得到4块时123421562123763212364466771335533332222222221111111166当作业得到2块时,缺页次数为10次。采用先进先出的页

35、面淘汰算法的情况请同学们自己完成。第四章 设备管理一、 选择题1、通道用于实现( )之间信息传输A内存与外设 Bcpu与外设 C外存与外设 D用户进程与外设2、一般地,缓冲池位于( )中。A设备控制器 B辅助存储器 C主存储器 D寄存器3、按照设备的( )分类,可将系统中的设备分为字符设备与块设备两种。A、从属关系B、分配特性C、操作方式D、工作特性4、磁盘属于一种块设备,磁盘的I/O控制方式采用( )方式。A、程序I/O方式B、程序中断C、DMA方式D、SPOOLing技术5、从下面关于设备独立性的论述中选择一条正确的论述。A、独立性是指I/O设备具有独立执行I/O功能的一种特性B、设备独立

36、性是指用户程序独立于具体使用的物理设备的一种特性C、设备独立性是指能独立实现设备共享的一种特性D、设备独立性是指设备驱动程序独立于具体使用的物理设备的一种特性6、在CPU启动通道后,由( )执行通道程序。A、通道B、CPUC、设备D、设备控制器8、在一般大型计算机系统中,主机对外围设备的控制可通过通道、控制器和设备三个层次来实现,从下面的叙述中选出一条正确的叙述。A、控制器可控制通道,设备在通道的控制下工作B、通道控制控制器,设备在控制器的控制下工作C、通道和控制器分别控制设备D、控制器控制通道和设备9、在程序I/O方式中,对于输出设备,准备就绪是指( )。A、输出缓冲区已空 B、输出缓冲区已

37、有数据C、输出设备已开始工作 D、输出设备已收到I/O指令10、为了实现设备分配,应为每个设备设置一张( )。A、设备控制表 B、控制器控制表 C、系统设备表 D、设备分配表11、从下列关于驱动程序的论述中选择一条正确的。A、驱动程序与I/O设备的特性紧密相关,因此应为每一设备配备一个专门的驱动程序B、驱动程序与I/O控制方式紧密相关,因此对DMA方式应以字节为单位去启动设备C、驱动程序与I/O设备的特性紧密相关,因此应全部用汇编语言编写D、对于一台多用户机,配置了相同的八个终端,此时可只配置一个由多个终端共享的驱动12、SPOOLing系统提高了( )的利用率。A、独占设备B、辅助设备C、共

38、享设备D、主存储器13、通道是一种特殊的( ),具有有执行I/O指令的功能。A、I/O设备 B、设备控制器 C、处理机 D、I/O控制器14、在I/O设备控制的发展过程中,最主要的推动因素是减少主机对I/O控制的干预,提高I/O速度的设备利用率,这在OS中主要依靠的是( )。A、设备分配 B、缓冲管理 C、设备管理 D、虚拟设备15、在操作系统中采用缓冲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增强系统的并行操作,为了使多个进程能有效地同时处理输入和输出,最好使用( )。A、缓冲池 B、单缓冲 C、双缓冲 D、循环缓冲17、从下列关于SPOOLing系统的论述中,选择一条正确的。A、构成SPOOLing系统的基本条件是

39、具有外围输入机和外围输出机。B、SPOOLing系统是在用户程序要读取数据时启动输入进程输入数据。C、SPOOLing是脱机的输入输出。D、在SPOOLing系统中,用户程序可随时将输出数据送到输出井中,待输出设备空闲时再执行数据输出操作。18、磁盘高速缓冲设在( )中,其目的是为了提高磁盘I/O的速度。A、磁盘控制器 B、内存 C、磁盘 D、Cache19、在对磁盘进行读写操作时,下面给出的参数中,( )是不正确的。A、柱面号B、磁头号C、盘面号D、扇区号20、( )是直接存取的存储设备。A、磁盘 B、磁带 C、打印机 D、显示器21、下列算法中用于磁盘移臂调度的是( )A时间片轮转法 BL

40、RU算法 C电梯算法 D优先级高者优先算法二、 填空题1、设备独立性是指( )独立于( )。2、虚拟设备是通过( )技术把( )设备变成能为若干个用户( )设备。3、操作系统中采用缓冲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增强系统的( )能力,为了使多个进程能有效地同时处理输入和输出,最好使用( )来实现。4、SPOOLing系统由磁盘上的( )和( ),内存中的输入缓冲区和输出缓冲区及输入进程和输出进程构成。5、根据用户作业发出的磁盘I/O请求的柱面位置,来决定请求执行顺序的调度,被称为( )调度。6、磁盘访问时间由( )、( )和数据传输时间组成。7、DMA控制器在获得总线控制权的情况下能直接与( )进行数据交

41、换,无须CPU介入。8、I/O控制方式有程序I/O方式、中断驱动I/O方式、( )方式和( )方式。9、磁盘调度的目标是使多个进程访问磁盘的( )最短。三、 问答1、 瓶颈产生的原因?如何解决因通道不足而产生的瓶颈问题?由于通道价格昂贵,致使机器中所设置的通道数量势必较少,这往往又使它成了I/O的瓶颈,进而千成整个系统吞吐量的下降。解决瓶颈问题的有效方法是增加设备到主机间的通路而不增加通道。即把一个设备连接到多个控制器上,而一个控制器又连接到多个通道上。2、 有哪几种I/O控制方式?各适用于何种场合?程序I/O方式即在处理机向控制器发出一条指令后要对设备状态进行循环测试。它是在没有引入中断之前

42、的早期计算机系统中使用的。中断驱动I/O控制方式当某个进程要启动某个I/O设备工作时,便由CPU向相应的设备控制器发出一条I/O命令,然后立即继续执行原来的任务,CPU与I/O设备并行工作。在现代计算机系统中,都毫无例外地引用了中断机构。直接存储器访问DMA I/O控制方式用于块设备的I/O控制方式,能更加提高CPU与I/O并行操作程度。I/O通道控制方式CPU只需进行一次干预,可以读取多个数据块且将它们分别传送到不同的区域,实现CPU、通道和I/O设备三者的并行操作。适用于一次读多个块且分别传送到不同区域或者相反的大型系统中。3、 试说明DMA的工作流程。DMA方式下进行数据输入的过程如下:

43、(以从磁盘读入数据为例来说明)当CPU要从磁盘读入一个数据块时,便向磁盘控制器发送一条读命令。该命令被送到其中的命令寄存器CR中。同时还须发送本次要将数据读入的内存起始目标地址,该地址被送入内存地址寄存器MAR中;本次要读数据的安节数则送入数据计数器DC中,还须将磁盘中的源地址直接送至DMA控制器的I/O控制逻辑上。然后,启动DMA控制器进行数据传送,以后,CPU便可去处理其它任务。此后,整个数据传送过程便由DMA控制器进行控制。当DMA控制器已从磁盘中读入一个字节的数据并送入数据寄存器DR后,再挪用一个存储器周期,将该字节传送到MAR所批示的内存单元中。接着便对MAR内容加1,将DC内容减1

44、,若减1后DC内容不为0,表示传送未完,便继续传送下一个字节;否则,由DMA控制器发出中断请求。4、 引入缓冲的主要原因是什么?A、 缓和CPU与I/O设备间速度不匹配的矛盾。B、 减少对CPU的中断频率,放宽对CPU中断响应时间的限制。C、 提高CPU和I/O设备之间的并行性。5、 为何要引入设备独立性?如何实现设备的独立性?在考虑到设备的独立性时,应如何分配独享设备?设备独立性是指应用程序独立于具体使用的物理设备。引入设备独立性可带来以下好处:设备分配时的灵活性,易于实现I/O重定向。为了实现设备独立性,必须再在驱动程序之上设置一层软件,称为设备独立性软件,其主要功能有以下两方面:执行所有

45、设备的公共操作,包括对独立设备的分配与回收,将逻辑设备名映射为物理设备名,对设备进行保护等;另一功能是向用户层软件提供统一接口。6、 何谓设备虚拟?实现设备虚拟时所依赖的关键技术是什么?通过SPOOLing技术将一台物理I/O设备虚拟为多台逻辑I/O设备,从而允许多个用户共享一台物理I/O设备。实现设备虚拟时所依赖的关键技术是SPOOLing技术。7、 试说明SPOOLing系统的组成。由三部分组成:输入井和输出井、输入缓冲区和输出缓冲区、输入进程SPi和输出进程SPo。8、 设备中断处理程序通常需完成哪些工作?设备中断处理程序的处理过程为:A、 唤醒被阻塞的驱动进程B、 保护被中断进程的CP

46、U环境C、 转入相应的设备处理程序D、 中断处理E、 恢复被中断进程的现场9、 磁盘访问时间由哪几部分组成?由三部分组成:A、 寻道时间Ts:指把磁臂移动到指定磁道上所经历的时间。B、 旋转延迟时间Tr:指定扇区移动到磁头下面所经历的时间。C、 传输时间Tt:指把数据从磁盘读出或向磁盘写入数据所经历的时间。10、 设备分配时的数据结构?如何分配?A、 设备控制表DCT:系统为每一个设备都配置一张设备控制表,用于记录本设备的情况。B、 控制器控制表COCT:为每一个控制器设置了一张用于记录本控制器情况的控制器控制表。C、 通道控制表CHCT:每个通道都配有一张通道控制表,用以记录通道的状态及与通

47、道相连的控制器及队列的情况。D、 系统设备表SDT:这是系统范围的数据结构,其中记录了系统中全部设备的情况,每个设备占一个表目。系统分配设备可按下述步骤进行:A、 分配设备:首先根据I/O请求的物理设备名,查找系统设备表SDT,从中找出该设备的DCT,再根据DCT中的设备状态字段,可知该设备是否正忙。若忙,便将请求I/O的进程的PCB挂在设备队列上;否则,便按照一定的算法来计算本次设备分配的安全性。如果不会导致系统进入不安全状态,便将设备分配给请求进程;否则仍将其PCB插入设备等待队列。B、 分配控制器:在系统把设备分配给请求I/O的进程后,再到其DCT中找出与该设备连接的控制器的COCT,从COCT的状态字段中可知该控制器是否忙碌。若忙,便将请求I/O的进程的PCB挂在该控制器的等待队列上;否则,便将该控制器分配给进程。C、 在该COCT中又可找到与该控制器连接的通道的CHCT,再根据CHCT内的状态信息,可知该通道是否忙碌。若忙,便将请求I/O的进程挂历在该通道的等待队列上;否则,将该通道分配给进程。只有在设备、控制器和通道三者都分配成功时,这次的设备分配才算成功。然后,便可启动I/O设备进行数据传送。六、 综合题1、 假设磁盘有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