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十章第十章 神神 经经 系系 统统 的的 功功 能能神经系统的解剖神经系统的解剖中枢中枢N周围周围N脊髓脊髓脑干脑干间脑间脑大脑大脑小脑小脑延髓延髓脑桥脑桥中脑中脑丘脑丘脑下丘脑下丘脑神经节神经节神经纤维神经纤维传入传入Nf传出传出Nf自主自主N躯体躯体N躯体感觉躯体感觉内脏感觉内脏感觉功能功能脑脑第一节第一节 神经系统功能活动的基本原理神经系统功能活动的基本原理一、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一、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一)神经元(一)神经元神经元神经元即神经细胞即神经细胞, ,为为NSNS的结构和功能的结构和功能的的基本单位基本单位。N N元元胞体胞体突起突起树突树突轴突轴突神经元基本功能神经元基
2、本功能感受刺激感受刺激对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对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可将神经信息传给效应器可将神经信息传给效应器接受刺激、传递信息接受刺激、传递信息2 2、神经纤维的功能与分类、神经纤维的功能与分类功能:传导兴奋功能:传导兴奋 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速度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速度 0.4 0.4120m/s120m/s影响因素:影响因素: 直径直径: :正正比比; (; (有髓有髓f)6f)6直径直径( ( m m) ); 有无髓鞘有无髓鞘: : 有髓有髓NfNf快快( (跳跃式传导跳跃式传导) ); 髓鞘厚度髓鞘厚度: : 轴索轴索/ /总直径总直径=0.6=0.6时最佳时最佳 温度温度: :一定范围内正比一
3、定范围内正比. .糖尿病糖尿病2 2、神经纤维的功能与分类、神经纤维的功能与分类 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 生理完整性生理完整性 绝缘性绝缘性 双向性双向性 相对不疲劳性相对不疲劳性 1.1.在周围神经:在周围神经:施万细胞施万细胞,又称神经膜细胞,又称神经膜细胞(Schwanns cell;Neurolemmal cellSchwanns cell;Neurolemmal cell)卫星细胞,又称被囊细胞卫星细胞,又称被囊细胞 (Satellite cell(Satellite cell;Capsular cellCapsular cell)2.少突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
4、胞3.小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1.星形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2 2在中枢神经系统在中枢神经系统 神经胶质细胞神经胶质细胞功能功能 支持作用支持作用 修复和再生作用修复和再生作用 免疫应答作用免疫应答作用 物质代谢和营养性作用物质代谢和营养性作用 形成髓鞘和屏障作用形成髓鞘和屏障作用 稳定细胞外的稳定细胞外的K K+ +浓度浓度 参与某些物质代谢参与某些物质代谢二二 神经元的信息传递神经元的信息传递突触传递突触传递v化学突触(神经递质)化学突触(神经递质)v电突触(局部电流)电突触(局部电流)定向突触定向突触非定向突触非定向突触突触突触:神经元之间相接触所形成的特殊结构:神经元之间相接触所形成的特殊结
5、构(一)经典的突触传递(一)经典的突触传递 1 1、结构、结构 2 2、经典的突触分类、经典的突触分类v根据突触接触的部位分为:根据突触接触的部位分为:v 轴突轴突- -树突式突触树突式突触v 轴突轴突- -胞体式突触胞体式突触v 轴突轴突- -轴突式突触轴突式突触 2 2、经典的突触分类、经典的突触分类 3 3、突触传递过程、突触传递过程Ca2+突触前神经元兴奋突触前神经元兴奋 突触前突触前去极化去极化 CaCa2+2+通道开放通道开放 突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 突触突触后膜受体后膜受体 突触后膜去极化突触后膜去极化(超级化)(超级化) 突触后电位突触后电位 4 4、突触后电
6、、突触后电位位 *概念:在递质作用下,概念:在递质作用下,突触后膜的膜电位发生突触后膜的膜电位发生去极去极化化改变,这种电位变化改变,这种电位变化 称为称为EPSP。 *实验证据实验证据: *形成形成EPSP的机制的机制:兴兴奋性递质奋性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作用于突触后膜上受体受体 增大后膜对增大后膜对Na+和和K+的通透性的通透性,特别是,特别是Na+的的通透性通透性 局部膜的去极化。局部膜的去极化。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EPSP)4 4、突触后电位、突触后电位 *概念:在递质作用下,突概念:在递质作用下,突触后膜的膜电位产生触后膜的膜电位产生超极化超极化改改变,这
7、种后电位变化称为变,这种后电位变化称为IPSP。 *实验证据:实验证据: *产生产生IPSP的机制的机制: 抑制性递质抑制性递质作用突触后膜,作用突触后膜,使后膜上的使后膜上的Cl-通道开放通道开放 Cl-内内流流 膜电位发生膜电位发生超极化超极化。 抑制性突触后电位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IPSP)伸肌肌梭的传入纤维伸肌肌梭的传入纤维伸肌运动伸肌运动神经元神经元屈肌运动屈肌运动神经元神经元5 5、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与抑制、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与抑制 一个突触后神经元常同时与多个神经末一个突触后神经元常同时与多个神经末梢形成突触,其电位变化的总趋势取决于同梢形成突触,其电位变化的总趋势取决
8、于同时所产生的时所产生的EPSPEPSP和和IPSPIPSP的代数和。的代数和。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与抑制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与抑制 产生部位:轴突的始段产生部位:轴突的始段 突触后神经元动作电位突触后神经元动作电位突触后神经元的电活动变化突触后神经元的电活动变化 6 6、影响突触传递的因素、影响突触传递的因素v(1 1)影响递质释放的因素:)影响递质释放的因素:CaCa2+2+浓度、突触前受体浓度、突触前受体v(2 2)影响已释放递质消除的因素:)影响已释放递质消除的因素: 递质的消除:重吸收、酶解代谢递质的消除:重吸收、酶解代谢v(3 3)影响受体的因素:受体亲和力、数量)影响受体的因素:受体
9、亲和力、数量 药物、毒素、化学物质药物、毒素、化学物质 刺激器刺激器神经递质神经递质 由神经元合成,突触前末梢释放,由神经元合成,突触前末梢释放,特异性作用于突触后膜受体,产生突触特异性作用于突触后膜受体,产生突触后电位的信息传递物质。后电位的信息传递物质。经典的神经递质应符合的条件经典的神经递质应符合的条件 a突触前神经元应具有合成递质的前体突触前神经元应具有合成递质的前体和酶系统,并能合成该递质;和酶系统,并能合成该递质; b递质贮存于突触小泡内,当兴奋冲动递质贮存于突触小泡内,当兴奋冲动抵达末梢时,泡内递质能释放入突触间隙;抵达末梢时,泡内递质能释放入突触间隙; c递质作用于受体后能发挥
10、生理效应;递质作用于受体后能发挥生理效应; d存在递质失活的酶或其他失活方式;存在递质失活的酶或其他失活方式; e有特异的受体激动剂和拮抗剂。有特异的受体激动剂和拮抗剂。 神经调质:神经调质: 一类由神经元合成,作用于受体后,一类由神经元合成,作用于受体后,在神经元之间不起传递信息的作用,而是在神经元之间不起传递信息的作用,而是调节信息传递的效率调节信息传递的效率,增强或减弱递质的,增强或减弱递质的作用。这种作用称为作用。这种作用称为调制作用调制作用。 例:阿片肽对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的例:阿片肽对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的调制作用:调制作用: 作用于作用于- receptor-
11、receptor:促进末梢释放:促进末梢释放NENE,加强血管,加强血管收缩。收缩。 作用于作用于- receptor- receptor:抑制末梢释放:抑制末梢释放NENE,抑制血管,抑制血管收缩。收缩。递质和调质的分类递质和调质的分类分类家族成员胆碱类乙酰胆碱胺类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5-羟色胺、组胺氨基酸类谷氨酸、门冬氨酸、甘氨酸、-氨基丁酸肽类下丘脑调节肽、血管升压素、催产素、阿片肽、脑-肠肽、血管紧张素II、心房钠尿肽等嘌呤类腺苷、ATP气体一氧化氮、一氧化碳脂类花生四稀酸及其衍生物(前列腺素类)递质的共存:递质的共存:戴尔原则戴尔原则 一个神经元内可以存在两种或多种递质,
12、一个神经元内可以存在两种或多种递质,有时还可共存于一个囊泡内,其末梢可同有时还可共存于一个囊泡内,其末梢可同时释放这两种递质时释放这两种递质递质共存递质共存。 意义:意义:协调生理过程。协调生理过程。递质的代谢递质的代谢合成:合成:多在胞浆中合成;多在胞浆中合成;贮存:贮存:被摄取入突触小泡内被摄取入突触小泡内贮存;贮存;释放释放:以出胞:以出胞( (胞裂外排胞裂外排) )方方式释放;式释放;被被消除消除而而失活失活; ; AChACh:被突触间隙中的:被突触间隙中的胆碱酯酶胆碱酯酶水水解;解; 单胺类单胺类( (含含NA):NA):主要被末梢主要被末梢重摄取重摄取; ; 肽类递质肽类递质:被
13、酶促降解。:被酶促降解。(Receptor)1 1、概念:、概念:指细胞膜或细胞内能与某些化学物指细胞膜或细胞内能与某些化学物质发生特异性结合,并诱发生物效应的特殊生质发生特异性结合,并诱发生物效应的特殊生物分子,其本质属于蛋白质。物分子,其本质属于蛋白质。 v(1 1)激动剂激动剂(agonist):(agonist):能与能与ReceptorReceptor发生特异性发生特异性结合并产生生物效应的化学物质。结合并产生生物效应的化学物质。 v(2 2)拮抗剂拮抗剂(antagonist):(antagonist):只与只与ReceptorReceptor发生特异发生特异性结合,但并不产生生物
14、效应的化学物质。性结合,但并不产生生物效应的化学物质。v2 2、配体:激动剂、拮抗剂的统称。、配体:激动剂、拮抗剂的统称。主要的递质和受体系统主要的递质和受体系统1.1.乙酰胆碱乙酰胆碱(ACh)(ACh)及其及其受体受体2.2.去甲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NA(NA或或NE)NE)及其及其受体受体自主神经系统的传导自主神经系统的传导 自主神经系统的传导自主神经系统的传导 1.1.乙酰胆碱乙酰胆碱(ACh(ACh) )及其及其受体受体胆碱能纤维胆碱能纤维: 定义定义:周围:周围NSNS中中, ,释放释放AChACh为递质的为递质的NfNf。 分布分布:自主自主N N节前节前f(f(包括交感和副交
15、感包括交感和副交感) ) 大多数副交感大多数副交感N N节后节后f;f; 少数交感少数交感N N节后节后f(f(支配汗腺和骨支配汗腺和骨 骼肌部分血管的舒血管骼肌部分血管的舒血管f);f); 支配骨骼肌的支配骨骼肌的NfNf. . 胆碱能受体胆碱能受体 型型 主要分布主要分布 主要效应主要效应 拮抗剂拮抗剂 胆碱能节后纤维胆碱能节后纤维 心肌心肌,血管血管:抑制抑制 支配的效应细胞支配的效应细胞 其他其他:兴奋兴奋 自主神经节自主神经节 小量小量:兴奋兴奋 突触后膜和突触后膜和CNS 大量大量:抑制抑制 骨骼肌终板膜骨骼肌终板膜 兴奋兴奋 M阿托品阿托品N2N1筒箭毒碱筒箭毒碱六烃季铵六烃季铵
16、筒箭毒碱筒箭毒碱十烃季铵十烃季铵2.2.去甲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NA(NA或或NE)NE)及其及其受体受体肾上腺素能肾上腺素能f f:以:以NENE作为递质的作为递质的NfNf。 * *多数交感多数交感N N节后节后f f,递质为,递质为NENE。肾上腺素能受体:肾上腺素能受体:能与能与NENE或或E E特异结合的受体特异结合的受体 多数交感多数交感N N节后节后f f支配的效应器细胞膜上支配的效应器细胞膜上 肾上腺素能受体肾上腺素能受体 型型 主要分布主要分布 主要效应主要效应 拮抗剂拮抗剂 1 血管血管,瞳孔括约肌瞳孔括约肌 兴奋兴奋收缩收缩,扩瞳扩瞳 哌唑嗪哌唑嗪 2 胃肠平滑肌胃肠平
17、滑肌 抑制抑制舒张舒张 育亨宾育亨宾 1 心肌心肌 兴奋兴奋正性作用正性作用 心得宁心得宁 2 内脏平滑肌内脏平滑肌 丁氧胺丁氧胺 部分血管部分血管 3 脂肪组织脂肪组织 促进促进分解分解心得安心得安酚妥拉明酚妥拉明抑制抑制舒张舒张3、 多巴胺及其受体多巴胺及其受体 主要存在于中枢:黑质主要存在于中枢:黑质-纹状体、中脑边纹状体、中脑边缘系统、结节缘系统、结节-漏斗部。漏斗部。 已克隆出已克隆出5种种DA-R,功能:参与躯体运动、精神情绪活动、垂体内功能:参与躯体运动、精神情绪活动、垂体内分泌以及心血管活动分泌以及心血管活动 (1)存在于中枢;)存在于中枢; (2)种类:共有)种类:共有7种受
18、体,另外每种受体又有不种受体,另外每种受体又有不同的亚型;同的亚型; (3)作用机制)作用机制 5-HT5-HT3 3为离子通道型受体为离子通道型受体。4 4、5-HT5-HT及其受体及其受体*分布分布:下丘脑后部的结节乳头核:下丘脑后部的结节乳头核*分型分型:H1受体、受体、H2受体、受体、H3受体受体*作用作用:组胺与:组胺与H1受体结合受体结合 激活磷脂酶激活磷脂酶C; 组胺与组胺与H2受体结合受体结合 提高细胞内的提高细胞内的cAMP度;度; H3为突触前受体,通过为突触前受体,通过G蛋白介导抑制组胺和其蛋白介导抑制组胺和其他递质的释放。他递质的释放。6、组胺及其受体、组胺及其受体*分
19、布:中枢神经元;分布:中枢神经元;*种类:兴奋性氨基酸:谷氨酸、门冬氨酸;种类:兴奋性氨基酸:谷氨酸、门冬氨酸; 抑制性氨基酸:抑制性氨基酸:-氨基丁酸氨基丁酸、甘氨酸。、甘氨酸。*谷氨酸的受体分型谷氨酸的受体分型 促代谢型受体:促代谢型受体:11种种 促离子型受体:海人藻酸受体促离子型受体:海人藻酸受体5种种,AMPA-R4种种 ,NMDA-R6种。种。 7、氨基酸类递质及其受体、氨基酸类递质及其受体非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unconditioned reflexunconditioned reflex):):生来生来就有、数量有限、比较固定和形式低级的反射。包就有、数量有限、比较固定和形式
20、低级的反射。包括防御反射、食物反射、性反射等。括防御反射、食物反射、性反射等。条件反射条件反射(conditioned reflex )(conditioned reflex ):通过后天学通过后天学习和训练而形成的反射。习和训练而形成的反射。是反射活动的高级形式。是反射活动的高级形式。三、三、反射活动的基本规律反射活动的基本规律(二)反射活动的中枢控制(二)反射活动的中枢控制单突触反射单突触反射: :在中枢只通过一次突触传递的反射在中枢只通过一次突触传递的反射三、三、反射活动的基本规律反射活动的基本规律(二)反射活动的中枢控制(二)反射活动的中枢控制多突触反射:在中枢经过多次突触传递的反射多
21、突触反射:在中枢经过多次突触传递的反射多突触反射多突触反射 辐散辐散 (Divergence): 辐散的意义:辐散的意义: 一个神经元的兴奋可引起许多神经元的同时一个神经元的兴奋可引起许多神经元的同时兴奋或抑制,从而扩大反应的空间范围。兴奋或抑制,从而扩大反应的空间范围。意义:可使许多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在同一意义:可使许多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在同一神经元发生总和。神经元发生总和。聚合聚合(Convergence)(Convergence):3 3中间神经元链锁状中间神经元链锁状( (Chain) )联系联系: : 意义:兴奋冲动通过链锁状联系,在意义:兴奋冲动通过链锁状联系,在 空间上扩大了反应
22、范围。空间上扩大了反应范围。 4 4中间神经元环状中间神经元环状( (Loop) )联系联系: :意义:环状联系是构成神经系统活意义:环状联系是构成神经系统活 动反馈调节回路的基础。动反馈调节回路的基础。 1。单向传递。单向传递 2。中枢延搁。中枢延搁 3。总和。总和 时间总和时间总和 空间总和空间总和 4。兴奋节律的改变。兴奋节律的改变 5。后放。后放 6。对内环境变化敏感和易疲劳。对内环境变化敏感和易疲劳Nf传导传导兴奋与突触兴奋与突触传递传递兴奋的区别兴奋的区别特征特征Nf兴奋传导兴奋传导突触兴奋传递突触兴奋传递传布方向传布方向双双向向单单向向疲劳发生疲劳发生相对相对不不疲劳性疲劳性易易
23、疲劳疲劳周围影响周围影响绝缘绝缘性性易易受影响受影响能否总和能否总和否否能能节律改变节律改变无无可可改变改变其他其他完整性完整性延搁一段时间延搁一段时间(五)中枢抑制(五)中枢抑制 1 1、 突触后抑制突触后抑制 *产生: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兴奋,释放抑制性神产生: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兴奋,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使突触后神经元产生经递质,使突触后神经元产生IPSP ,发生抑制。,发生抑制。 *分类:分类: 传入侧支性抑制传入侧支性抑制 回返性抑制回返性抑制 1 1、突触后抑制、突触后抑制传入侧支性抑制传入侧支性抑制协调不同协调不同中枢的活动中枢的活动。 一个传入神经元兴奋一个传入神经元兴奋一个中枢神经元
24、的同时,一个中枢神经元的同时,经侧支兴奋另一个抑制性经侧支兴奋另一个抑制性中间神经元,进而使另一中间神经元,进而使另一个神经元抑制个神经元抑制 。 1 1、突触后抑制、突触后抑制回返性抑制回返性抑制终止活动,终止活动, 或使同一中枢或使同一中枢 神经元活动同步神经元活动同步 兴奋从一中枢发出兴奋从一中枢发出后,通过反馈环路,再后,通过反馈环路,再抑制原先发动兴奋的神抑制原先发动兴奋的神经元及邻近的神经细胞,经元及邻近的神经细胞,为一典型的反馈抑制。为一典型的反馈抑制。回返性抑制回返性抑制2 2、突触前抑制、突触前抑制中间神经元兴奋抵达其轴突末梢中间神经元兴奋抵达其轴突末梢 中间神经元释放出某种
25、递质中间神经元释放出某种递质 激活突触前神经元,使其发生去极化激活突触前神经元,使其发生去极化 突触前神经元兴奋抵达其轴突末梢时,突触前神经元兴奋抵达其轴突末梢时,所产生的所产生的ApAp 进入突触前膜进入突触前膜CaCa2+2+数量数量,突触前膜,突触前膜释放的释放的兴奋性递质兴奋性递质 突触后膜产生的突触后膜产生的EPSPEPSP幅度幅度或消失或消失 突触后神经元不能兴奋,表现出抑制突触后神经元不能兴奋,表现出抑制 2 2、突触前抑制、突触前抑制1 1)结构基础)结构基础: :轴突轴突- -轴突式突触轴突式突触2 2) 抑制发生在突触前膜;抑制发生在突触前膜; 突触后膜不产生突触后膜不产生
26、IPSPIPSP; 潜伏期长;潜伏期长; 持续时间长持续时间长(100-200 ms)(100-200 ms)。控制感觉传入活动。控制感觉传入活动。 突触突触后后抑制抑制 突触突触前前抑制抑制结构基础结构基础 抑制性抑制性中间中间N元元 轴轴-轴式突触轴式突触抑制机制抑制机制 释放释放抑制性抑制性递质递质 兴奋性兴奋性递质释放递质释放抑制部位抑制部位 突触后膜突触后膜 突触前突触前N元元 后膜变化后膜变化 IPSP EPSP幅度幅度 特点特点 超极化超极化抑制抑制 去极化去极化抑制抑制 1 1、突触后易化、突触后易化 产生:突触后膜的去极化产生:突触后膜的去极化 ,使膜电位靠近阈电位,使膜电位
27、靠近阈电位水平,在此基础上再次受到刺激较易达到阈电位而水平,在此基础上再次受到刺激较易达到阈电位而爆发动作电位。爆发动作电位。 2 2、突触前易化、突触前易化 产生:当到达末梢的产生:当到达末梢的APAP时程延长时程延长 ,CaCa2+2+通道开放通道开放的时间加长时,运动神经元上的的时间加长时,运动神经元上的EPSPEPSP变化,产生突变化,产生突触前易化。触前易化。 结构基础:轴突结构基础:轴突轴突式突触。轴突式突触。(七)中枢易化(七)中枢易化Sensory Function of Nervous System感觉分类感觉分类(Classification of Sense):特殊感觉:
28、嗅、视、听、味、前庭等特殊感觉:嗅、视、听、味、前庭等 普通感觉:普通感觉: 浅:痛、温、触等浅:痛、温、触等 深:本体感觉(震动觉、位置觉)深:本体感觉(震动觉、位置觉) 复杂:皮肤定位、两点间辨别、复杂:皮肤定位、两点间辨别、 图形觉、实体辨别等图形觉、实体辨别等 (一)感觉传入通路(一)感觉传入通路三级神经元:三级神经元: 第一级神经元:从身体第一级神经元:从身体的各种感受器到脊髓或脑干,的各种感受器到脊髓或脑干,其胞体位于脊神经节内或脑其胞体位于脊神经节内或脑神经节神经节 第二级神经元:从脊髓第二级神经元:从脊髓或脑干的神经核到丘脑或脑干的神经核到丘脑 第三级神经元:从丘脑第三级神经元
29、:从丘脑的神经核团到大脑皮质的神经核团到大脑皮质 1 1、丘脑前的传入系统、丘脑前的传入系统 1 1)深感觉传导路径:)深感觉传导路径: (后索(后索- -内侧丘系传入系统)内侧丘系传入系统) 精细触压觉精细触压觉( (辨别两点距离和感受辨别两点距离和感受 物体表面性状的辨别觉物体表面性状的辨别觉);); 肌肉和关节中的本体觉肌肉和关节中的本体觉 深部压觉深部压觉; ; 特点:先上行,然后在薄束核和楔束核特点:先上行,然后在薄束核和楔束核处交叉到对侧。处交叉到对侧。感觉的传入冲动感觉的传入冲动经后根节外侧部经后根节外侧部( (粗纤维部分粗纤维部分) )进入脊髓后角进入脊髓后角沿同侧后索上行沿同
30、侧后索上行抵达延髓下部抵达延髓下部在在薄束核、楔束核薄束核、楔束核换神经元换神经元第第级神经元发出纤维级神经元发出纤维交叉到对侧交叉到对侧内侧丘系内侧丘系到达到达丘脑感觉接替核丘脑感觉接替核。 2 2)浅感觉传导路:)浅感觉传导路:(前外侧索传入系统)(前外侧索传入系统) 粗略触压觉粗略触压觉 温度觉温度觉 痛觉痛觉 特点:先交叉后上行特点:先交叉后上行轻触压觉轻触压觉, ,痛觉痛觉, ,温度觉的传入温度觉的传入纤维纤维经后根节外侧部经后根节外侧部( (细纤维部分细纤维部分) )进入进入脊髓后角脊髓后角并于此换元并于此换元第第级神经元发出纤维级神经元发出纤维交叉到对侧交叉到对侧脊髓丘脑前束、脊
31、髓丘脑侧束脊髓丘脑前束、脊髓丘脑侧束到达到达丘脑感觉接替核丘脑感觉接替核* *脊髓半离断脊髓半离断: :病变平面以下病变平面以下对侧对侧浅感觉障碍,同侧浅感觉障碍,同侧深感觉障碍深感觉障碍浅感觉浅感觉深感觉深感觉感觉感觉皮肤、粘膜的痛、皮肤、粘膜的痛、温和轻触觉温和轻触觉肌肉本体感觉、肌肉本体感觉、深部压觉和辨别觉深部压觉和辨别觉一级神经元一级神经元二级神经元二级神经元三级神经元三级神经元交叉部位交叉部位脊髓半离断脊髓半离断脊神经节脊神经节脊神经节脊神经节脊髓后角神经元脊髓后角神经元延髓薄束核、锲束核延髓薄束核、锲束核丘脑丘脑丘脑丘脑脊髓脊髓延髓延髓对侧浅感觉障碍对侧浅感觉障碍同侧深感觉和辨同
32、侧深感觉和辨别觉障碍别觉障碍 (1 1)特异感觉接替核:)特异感觉接替核:接受除嗅觉外的第接受除嗅觉外的第级神经元感觉纤维的投级神经元感觉纤维的投射,换元后投射到大脑皮层感觉区。射,换元后投射到大脑皮层感觉区。形成特定感觉。形成特定感觉。包括:包括:后腹核和内、外侧膝状体。后腹核和内、外侧膝状体。 2)2)内内侧膝状体:侧膝状体:是是听觉听觉传导路的换元站,发出的纤维向听觉传导路的换元站,发出的纤维向听觉皮层皮层( (颞叶颞叶) )投射。投射。3)3)外外侧膝状体:侧膝状体:是是视觉视觉传导路的换元站,发出的纤维向视皮传导路的换元站,发出的纤维向视皮层层( (枕叶枕叶) )投射。投射。(2 2
33、)联络核:)联络核:接受特异感觉接替接受特异感觉接替核和其他皮层下中核和其他皮层下中枢来的纤维,换元枢来的纤维,换元后投射到大脑皮层后投射到大脑皮层特定区域。特定区域。与各种感觉在丘脑和大脑皮层水平的联系协与各种感觉在丘脑和大脑皮层水平的联系协调有关。调有关。丘脑前核丘脑前核(内脏活动的调节)、(内脏活动的调节)、丘脑外侧核丘脑外侧核(运动调节)、(运动调节)、丘脑枕核丘脑枕核(感觉的联系)(感觉的联系)维持和改变大脑皮层兴奋状态维持和改变大脑皮层兴奋状态中央中核,束旁核,中央外侧核。中央中核,束旁核,中央外侧核。(3 3)非特异投射核)非特异投射核:髓板内核群。髓板内核群。不与大脑皮层直接联
34、不与大脑皮层直接联系,而通过多突触的系,而通过多突触的接替换元再弥散地投接替换元再弥散地投射到整个大脑皮层。射到整个大脑皮层。 特异投射系统特异投射系统 (1)定义)定义 指丘脑的特异感觉接替核及它们投向大脑皮层的神经指丘脑的特异感觉接替核及它们投向大脑皮层的神经通路。通路。起源:丘脑感觉接替核、联络核。起源:丘脑感觉接替核、联络核。投射特点:点对点地投射到大脑皮层特定区域。投射特点:点对点地投射到大脑皮层特定区域。突触联系:纤维末梢形成丝球结构,与皮层的第四层突触联系:纤维末梢形成丝球结构,与皮层的第四层内的神经元形成突触联系。内的神经元形成突触联系。(2)功能)功能 引起特定的感觉,并激发
35、大脑皮层发出神经冲动。引起特定的感觉,并激发大脑皮层发出神经冲动。 非特异投射系统:非特异投射系统:(1 1)定义)定义 指丘脑的第三类细胞群及它们投射至脑皮层神经通指丘脑的第三类细胞群及它们投射至脑皮层神经通路。路。起源:髓板内核群。起源:髓板内核群。投射特点:经多次换元后弥散地投射到大脑皮层的广投射特点:经多次换元后弥散地投射到大脑皮层的广泛区域。泛区域。突触联系突触联系: :纤维末梢以自由末端的方式与皮层各层内纤维末梢以自由末端的方式与皮层各层内神经元的树突形成突触联系。神经元的树突形成突触联系。(2 2)功能)功能 维持和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维持和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 4、大脑
36、皮层的感觉代表区、大脑皮层的感觉代表区感觉感觉 大脑皮层定位大脑皮层定位体表体表 1 1中央后回(中央后回(3-1-23-1-2区)区) 2 2中央后回与岛叶间中央后回与岛叶间肌肉本体肌肉本体 中央前回中央前回4 4区区内脏内脏 第一、二体表感觉区第一、二体表感觉区 运动辅助区和边缘脑运动辅助区和边缘脑视觉视觉 枕页距状裂上、下缘枕页距状裂上、下缘听觉听觉 颞横回、颞上回颞横回、颞上回 嗅觉嗅觉 海马海马体表感觉:体表感觉:交叉投射,交叉投射, 头面部感觉为头面部感觉为 双侧双侧投射区域大小投射区域大小 与体表感觉的与体表感觉的 精细度有关精细度有关倒置安排倒置安排感觉柱感觉柱第三节第三节 神
37、经系统对姿势神经系统对姿势 和运动的调节和运动的调节Control of the Posture & Motor By Nervous System最后公路最后公路外周外周高位中枢高位中枢反射传出冲动反射传出冲动最后公路最后公路脊髓脊髓运动神经元运动神经元 脑运动神经元脑运动神经元 (一)脊髓和脑干运动神经元(一)脊髓和脑干运动神经元一、运动传出的最后公路一、运动传出的最后公路 单位的大小取决于运动神经元轴突梢分支数目。单位的大小取决于运动神经元轴突梢分支数目。一般是肌肉愈大,运动单位也愈大。一般是肌肉愈大,运动单位也愈大。二、二、中枢对姿势的调节中枢对姿势的调节(一)脊髓的调节功能(一)脊髓
38、的调节功能了解脊髓功能?了解脊髓功能?与高位中枢离断与高位中枢离断(C5)(C5)脊动物脊动物 无反应状态无反应状态脊休克脊休克1 1、脊休克、脊休克: :人和动物的脊髓在与高位中枢之间离人和动物的脊髓在与高位中枢之间离断后反射活动能力暂时丧失而进入无反应状态。断后反射活动能力暂时丧失而进入无反应状态。骨骼肌紧张性骨骼肌紧张性;血压血压外周血管扩张;外周血管扩张;发汗反射消失;发汗反射消失;粪、尿积聚。粪、尿积聚。( (以后反射可恢复以后反射可恢复) ) 初级中枢初级中枢 受高位中枢控制受高位中枢控制屈肌反射屈肌反射抑制作用抑制作用伸肌反射伸肌反射易化作用易化作用 姿势反射姿势反射对侧伸肌反射
39、、牵张反射、节间反射对侧伸肌反射、牵张反射、节间反射中枢神经系统调节骨骼肌的紧中枢神经系统调节骨骼肌的紧张度或产生相应的运动,张度或产生相应的运动,以保以保持或改正身体在空间的姿势持或改正身体在空间的姿势的的反射活动反射活动皮肤受到伤害性刺激时,受刺皮肤受到伤害性刺激时,受刺激一侧的肢体出现屈曲反应,关节的屈肌收缩而激一侧的肢体出现屈曲反应,关节的屈肌收缩而伸肌弛缓。不属于姿势反射。保护。伸肌弛缓。不属于姿势反射。保护。 刺激强度加大,则在同刺激强度加大,则在同侧肢体屈曲反射的基础上,侧肢体屈曲反射的基础上,出现对侧肢体的伸直。出现对侧肢体的伸直。 意义:意义: 在身体失衡时,支持体重,在身体
40、失衡时,支持体重,维持身体平衡。属于姿势反维持身体平衡。属于姿势反射。射。定义:定义: 有神经支配的骨骼肌受到外力牵拉有神经支配的骨骼肌受到外力牵拉而伸长时,反射性引起受牵拉肌肉的收而伸长时,反射性引起受牵拉肌肉的收缩过程。缩过程。类型:类型:腱反射腱反射(tendon reflex)(tendon reflex)、 肌紧张肌紧张(muscle tonus)(muscle tonus) 1 1)腱反射)腱反射:快速牵拉快速牵拉肌腱时引起的牵张反射。肌腱时引起的牵张反射。如:如:膝跳反射膝跳反射腱反射腱反射反射弧反射弧 牵拉肌肉牵拉肌肉 肌梭肌梭 a a纤维纤维 脊髓脊髓-MNs-MNs 快肌纤
41、维收缩快肌纤维收缩常用的腱反射常用的腱反射名称名称检查方法检查方法中枢部位中枢部位效应效应膝反射膝反射扣击膑韧扣击膑韧带带腰腰 2-42-4小腿伸直小腿伸直肘反射肘反射扣击肱二扣击肱二头肌肌腱头肌肌腱颈颈 5-75-7肘部屈曲肘部屈曲 跟腱跟腱 反射反射扣击跟腱扣击跟腱腰腰5-5-骶骶2 2脚向足底方脚向足底方向屈曲向屈曲腱反射的临床意义:腱反射的临床意义: 了解了解NSNS的功能状态的功能状态 腱反射减弱或消退:腱反射减弱或消退: 提示反射弧的损害或中断。提示反射弧的损害或中断。 腱反射亢进:腱反射亢进: 提示高位中枢病变。提示高位中枢病变。(2 2)肌紧张)肌紧张 定义:缓慢持续牵拉肌腱时
42、发生的牵定义:缓慢持续牵拉肌腱时发生的牵张反射,表现为受牵拉的肌肉发生紧张张反射,表现为受牵拉的肌肉发生紧张性收缩,阻止被拉长。性收缩,阻止被拉长。直立直立重力重力关节弯曲关节弯曲牵拉抗重力肌牵拉抗重力肌伸肌伸肌反射性收缩反射性收缩维持直立维持直立 意义:意义:是维持躯体姿势的最基本的反射活动,是姿势反射的是维持躯体姿势的最基本的反射活动,是姿势反射的基础。因而肌紧张对于基础。因而肌紧张对于维持站立姿势维持站立姿势是必不可少的。是必不可少的。内容内容腱反射腱反射肌紧张肌紧张相同点相同点牵张反射牵张反射不同不同点点牵拉方式牵拉方式快速快速缓慢持续缓慢持续持续时间持续时间不能持久不能持久不易疲劳不
43、易疲劳收缩特点收缩特点同步快速同步快速持续交替持续交替中枢联系中枢联系单突触单突触多突触多突触生理意义生理意义协助诊断疾病协助诊断疾病维持姿势维持姿势(3 3)节间反射)节间反射(intersegmental reflex)(intersegmental reflex) 脊髓某节段神经元发出的轴突与邻近上下节段的脊髓某节段神经元发出的轴突与邻近上下节段的神经元发生联系,通过上下节段之间神经元的协同神经元发生联系,通过上下节段之间神经元的协同活动所进行的一种反射活动,如搔扒反射。活动所进行的一种反射活动,如搔扒反射。1 1、脑干对肌紧张的调节、脑干对肌紧张的调节 电刺激脑干网状结构:电刺激脑干网
44、状结构: 易化区和抑制区易化区和抑制区 易化区易化区 延髓网状延髓网状结构的背外侧部、结构的背外侧部、脑桥的被盖、中脑桥的被盖、中脑中央灰质及被脑中央灰质及被盖。盖。 刺激该区可刺激该区可加强肌紧张。加强肌紧张。 抑制区抑制区 延髓延髓网状结构的腹内网状结构的腹内侧部。侧部。 刺激该区可刺激该区可抑制肌紧张。抑制肌紧张。正常:正常: 抑制区和易化区协调活动。抑制区和易化区协调活动。 不协调的表现不协调的表现: 去大脑僵直去大脑僵直中脑上、下丘之间切断脑干中脑上、下丘之间切断脑干 四肢伸直四肢伸直头尾昂起头尾昂起脊柱挺硬脊柱挺硬去大脑僵直去大脑僵直 本质:伸肌肌紧张亢进本质:伸肌肌紧张亢进 产生
45、机制产生机制: :相对不平衡:抑制区相对不平衡:抑制区易化区易化区去皮层僵直去皮层僵直(皮(皮层与皮层下失去联层与皮层下失去联系)系)(蝶鞍囊肿)(蝶鞍囊肿)临床表现临床表现2 . 脑干对姿势的调节脑干对姿势的调节 (1 1)状态反射:)状态反射:头部在空间的位置改头部在空间的位置改变以及头部与躯体的相对位置改变时,可以反射变以及头部与躯体的相对位置改变时,可以反射性地改变躯体肌肉的紧张性。性地改变躯体肌肉的紧张性。 (2 2)翻正反射:)翻正反射:正常动物可保持站立正常动物可保持站立姿势,如将其推倒则可翻正过来。姿势,如将其推倒则可翻正过来。 迷路紧张反射(前庭核)迷路紧张反射(前庭核)内耳
46、迷路的椭圆囊和球囊的传入冲动对躯体伸内耳迷路的椭圆囊和球囊的传入冲动对躯体伸肌紧张性的反射性调节。肌紧张性的反射性调节。现象:(去大脑动物)现象:(去大脑动物) A A仰卧时,伸肌紧张性仰卧时,伸肌紧张性 B B俯卧时,伸肌紧张性俯卧时,伸肌紧张性 (1 1)状态反射:)状态反射: 颈紧张反射颈紧张反射颈部扭曲时颈部脊椎关节韧带和肌肉本体感颈部扭曲时颈部脊椎关节韧带和肌肉本体感受器的传入冲动对四肢肌肉紧张性的反射调受器的传入冲动对四肢肌肉紧张性的反射调节。节。头转向一侧头转向一侧(1 1)状态反射:)状态反射: 颈紧张反射颈紧张反射头前俯头前俯 颈紧张反射颈紧张反射头后仰头后仰颈紧张反射颈紧张
47、反射人人的的颈紧张颈紧张反射反射 翻正反射翻正反射(皮层小脑)(脊髓小脑)中央前回中央前回1 1、大脑皮层运动区:、大脑皮层运动区: 1 1)主要运动区)主要运动区 中央前回、运动前区中央前回、运动前区 (4 4区、区、6 6区)区) 中央前回(中央前回(4 4区)、运动前区(区)、运动前区(6 6区)区)主要运动区功能特征主要运动区功能特征主要运动区功能特征主要运动区功能特征 交叉性:交叉性:倒置性:倒置性: 空间定位呈身体倒影,但头空间定位呈身体倒影,但头 面部仍正立。面部仍正立。不均一性:不均一性: 代表区愈大,运动精细复代表区愈大,运动精细复 杂程度愈高。杂程度愈高。 2 2)运动辅助
48、)运动辅助柱柱 控制几块肌肉控制几块肌肉肌肉肌肉 几个柱控制。几个柱控制。基本功能单位基本功能单位皮层运动柱:皮层运动柱:2 2、运动传导系统及其功能、运动传导系统及其功能(1 1) 发起随意运动的通路:发起随意运动的通路: 皮层脊髓束:皮层脊髓束: 皮层运动区皮层运动区内囊、脑干内囊、脑干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皮层脊髓侧束皮层脊髓侧束精细、技巧性运动精细、技巧性运动四肢远端肌肉四肢远端肌肉皮层脊髓前束皮层脊髓前束姿势维持、粗大运动姿势维持、粗大运动躯干、四肢近端肌肉躯干、四肢近端肌肉 皮层脑干束皮层脑干束 皮层运动区皮层运动区内囊内囊脑神脑神 经核运动神经元。经核运动神经元
49、。(2 2)协调随意运动通路)协调随意运动通路顶盖脊髓束顶盖脊髓束网状脊髓束网状脊髓束前庭脊髓束前庭脊髓束 红核脊髓束红核脊髓束 调节调节姿势维持、粗大运动姿势维持、粗大运动 调节调节精细运动精细运动临床特点临床特点 痉挛性麻痹(痉挛性麻痹(硬硬瘫)瘫)柔软性麻痹柔软性麻痹(软瘫)(软瘫)分布范围分布范围较广,偏瘫、单瘫较广,偏瘫、单瘫和截瘫和截瘫范围局限,以肌群为范围局限,以肌群为主主肌紧张肌紧张张力张力张力张力反射反射腱反射亢进,腱反射亢进,浅反射消失浅反射消失腱反射减弱消失,浅腱反射减弱消失,浅反射消失反射消失病理反射病理反射巴彬斯基征(巴彬斯基征(+ +)巴彬斯基征(巴彬斯基征(- -
50、)肌萎缩肌萎缩损伤部位损伤部位轻度,废用性萎缩轻度,废用性萎缩高位中枢高位中枢显著,早期出现显著,早期出现脊髓和脑运动神经元脊髓和脑运动神经元运动通路损伤运动通路损伤巴彬斯基征(巴彬斯基征(+ +)巴彬斯基征(巴彬斯基征(- -) 基底神经节基底神经节 尾核尾核 壳核壳核 纹状体纹状体 苍白球苍白球( (旧纹状体旧纹状体) ) 丘脑底核丘脑底核 红核红核 黑质黑质基底神经节基底神经节新纹状体新纹状体基底神经节功能:基底神经节功能: 尚不清晰尚不清晰 运动设计和程序编制运动设计和程序编制 随意运动产生和稳定随意运动产生和稳定 调节肌紧张调节肌紧张 处理本体感觉传入信息处理本体感觉传入信息基底神经
51、节与大脑皮层之间纤维联系基底神经节与大脑皮层之间纤维联系 直接通路:直接通路: 新纹状体活动兴奋新纹状体活动兴奋 大脑皮层兴奋大脑皮层兴奋间接通路间接通路: : 抑制直接通路对大脑皮层兴奋抑制直接通路对大脑皮层兴奋 大脑皮层对新纹状体的作用是兴奋性的;大脑皮层对新纹状体的作用是兴奋性的;而从新纹状体到苍白球内侧部以及从苍白球而从新纹状体到苍白球内侧部以及从苍白球内侧部再到丘脑的纤维都是抑制性的,即新内侧部再到丘脑的纤维都是抑制性的,即新纹状体抑制苍白球内侧部,而苍白球内侧部纹状体抑制苍白球内侧部,而苍白球内侧部又抑制丘脑,因此,当新纹状体活动增加时,又抑制丘脑,因此,当新纹状体活动增加时,丘脑
52、和大脑皮层的活动增加,这种现象称为丘脑和大脑皮层的活动增加,这种现象称为去抑制去抑制(disinhibition(disinhibition) )。 黑质黑质- -纹状体投射系统纹状体投射系统与基底神经节有关的疾病与基底神经节有关的疾病(1 1)震颤麻痹)震颤麻痹 (帕金森病(帕金森病 ):): 运动过少,肌紧张过强。运动过少,肌紧张过强。 病变部位及病因:病变部位及病因: 双侧黑质病变;双侧黑质病变; 多巴胺能神经元受损。多巴胺能神经元受损。病变机制病变机制黑质多巴胺能神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受损,直接经元受损,直接通路活动减少而通路活动减少而间接通路活动增间接通路活动增强。强。 症状症状 A
53、A震颤:震颤: 静止性震颤;静止性震颤; B B强直强直: : 齿轮样强直、铅管样强直;齿轮样强直、铅管样强直; C C运动障碍:运动障碍: 动作缓慢、面具脸、小写征、慌张步态。动作缓慢、面具脸、小写征、慌张步态。治疗:治疗:L-DppaL-Dppa;M M受体阻断剂:阿托品、东受体阻断剂:阿托品、东莨莨 菪碱或安坦等菪碱或安坦等在在20年中年中22次获得重量级拳王称号次获得重量级拳王称号 ,20世纪世纪80年代被诊断患有帕金森病年代被诊断患有帕金森病从从1997年开始,每年的年开始,每年的4月月11日被定为日被定为“国际帕进森病日国际帕进森病日“。这一天是帕进。这一天是帕进森病的发现者森病的
54、发现者英国内科医生詹姆斯英国内科医生詹姆斯.帕金森博士的生日帕金森博士的生日 (2 2) 舞蹈病舞蹈病 运动过多,肌紧张不全运动过多,肌紧张不全 病变部位及病因:病变部位及病因: 双侧新纹状体病变,双侧新纹状体病变, 其其GABAGABA神经元受损。神经元受损。发病机制发病机制双侧新纹状体双侧新纹状体GABAGABA能神经元受能神经元受损,直接通路活损,直接通路活动增强而间接通动增强而间接通路活动减少路活动减少症状:症状: A A不自主的上肢和头部舞蹈样动作不自主的上肢和头部舞蹈样动作 B B肌张力降低:肌张力降低: 舞蹈病手姿;挤奶妇手法舞蹈病手姿;挤奶妇手法治疗:利血平治疗:利血平 小脑的
55、分区小脑的分区前庭小脑功能前庭小脑功能 控制躯体的平衡和眼球运动控制躯体的平衡和眼球运动 受损表现:受损表现: A A平衡障碍平衡障碍 B B眼球运动异常眼球运动异常(位置性眼球震颤)(位置性眼球震颤)脊髓小脑功能脊髓小脑功能 调节肌紧张维持躯体平衡调节肌紧张维持躯体平衡 协调随意运动协调随意运动 损伤:损伤: 小脑性共济失调:小脑性共济失调: a a意向性震颤意向性震颤 b b协同不能协同不能 c c小脑共济失调步态小脑共济失调步态 d d肌张力减低肌张力减低皮层小脑功能皮层小脑功能 参与随意运动的设计和程序编制参与随意运动的设计和程序编制 受损:受损: 不能做协调的精巧动作不能做协调的精巧
56、动作 节后纤维:节后纤维: 交感(长)交感(长)递质(递质(NENE) 副交感(短副交感(短)递质(递质(AchAch) 节前纤维:节前纤维: 交感(短)交感(短)递质(递质(AchAch) 副交感(长)副交感(长)递质(递质(AchAch)1 1、自主神经由节前神经元和节后、自主神经由节前神经元和节后 神经元组成神经元组成 2 2、起源不同:、起源不同: 交感神经:脊髓胸、腰段交感神经:脊髓胸、腰段 灰质侧角灰质侧角 副交感神经:脑干脑神经核、副交感神经:脑干脑神经核、 脊髓骶段灰质脊髓骶段灰质 3 3、作用效应。、作用效应。 交感交感广泛,副交感广泛,副交感局限。局限。 交感几乎支配所有内
57、脏器官,交感几乎支配所有内脏器官, 副交感副交感局限。局限。 交感节前与节后神经元的突触联交感节前与节后神经元的突触联系系 辐散度高,辐散度高, 副交感副交感低。低。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内脏功能调节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内脏功能调节, ,简单的用一个口诀可以帮你记忆简单的用一个口诀可以帮你记忆: :交感兴奋心跳快,血压升高汗淋漓,交感兴奋心跳快,血压升高汗淋漓,瞳孔扩大尿滞留,胃肠蠕动受抑制;瞳孔扩大尿滞留,胃肠蠕动受抑制;副交兴奋心跳慢,支气管窄腺分泌,副交兴奋心跳慢,支气管窄腺分泌,瞳孔缩小胃肠动,还可松驰括约肌。瞳孔缩小胃肠动,还可松驰括约肌。 1 1、紧张性支配、紧张性支配 正常情况
58、下,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正常情况下,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持续低频的冲动传出。持续低频的冲动传出。 切断迷走神经:心率加快切断迷走神经:心率加快 切断交感神经:心率减慢切断交感神经:心率减慢 2 2、对同一效应器的双重支配。、对同一效应器的双重支配。 心交感神经:加强心脏的活动心交感神经:加强心脏的活动 心迷走神经:抑制心脏的活动心迷走神经:抑制心脏的活动 3 3、效应器所处功能状态的影响、效应器所处功能状态的影响 交感神经:未孕子宫舒张交感神经:未孕子宫舒张 有孕子宫收缩有孕子宫收缩 4 4、对整体生理功能调节的意义、对整体生理功能调节的意义 环境急骤变化:交感环境急骤变化:交感- -肾上腺系
59、统肾上腺系统 安静时:副交感神经系统安静时:副交感神经系统第五节第五节 脑电活动、觉醒与睡眠脑电活动、觉醒与睡眠 大脑皮层两种电活动大脑皮层两种电活动自发脑电活动自发脑电活动皮层诱发电位皮层诱发电位自发脑电活动和自发脑电活动和(EEG)(EEG) 脑电图:脑电图:在头皮上用引导电极记录到自发脑电活动。在头皮上用引导电极记录到自发脑电活动。 头皮表面头皮表面自发脑电活动自发脑电活动皮层电图:皮层电图:开颅后,直接在皮层表面记录其电位活动。开颅后,直接在皮层表面记录其电位活动。 开颅开颅皮层表面皮层表面自发脑电活动自发脑电活动1 1、脑电图波形、脑电图波形 分为分为4 4种基本波形种基本波形 1 1)各波参数及意义)各波参数及意义 频率频率( (次次/s) /s) 幅值(幅值(VV) 意义意义波:波:0.50.53 3 慢慢 2020200 200 高高 睡眠、疲劳睡眠、疲劳波:波: 4 47 1007 100150 150 困倦困倦波:波: 8 8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厂车间长期租赁合同范例
- 学校禁售烟草合同范例
- 住房卖买合同范例
- 市场摊位转租合同范例
- 中英文加工合同范例
- 微型餐馆转让合同范例
- 上海房东买房合同范例
- 建筑钢筋供应合同范例
- 北京策划公司合同范例
- 店面免租期合同模板
- 事业单位招聘《综合基础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 无锡风机吊装施工方案
-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知识培训
- 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无答案)
- 中小学师德师风建设各项制度汇编
- 2024年保安员证考试题库及答案(共260题)
- 公务员2024年国考申论真题(地市级)及参考答案
- XXXX酒店管理公司成立方案
- 民用无人机操控员执照(CAAC)考试复习重点题及答案
- 疼痛科整体规划和发展方案
- 2024年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水网水务投资限公司及下属单位社会招聘高频难、易错点500题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