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风井监测方案_第1页
中间风井监测方案_第2页
中间风井监测方案_第3页
中间风井监测方案_第4页
中间风井监测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广州市轨道交通六号线二期工程【施工六标】(萝岗站香雪站区间中间风机房) 施工监测方案目 录第一章工程概述 .21.1 工程概况 2第二章施工监测 .22.1 监测目的 .22.2 基坑及周边监测准备工作. 32.3 监测依据 .32.4 监测项目 .42.5监测注意事项. 42.6 监测方法 52.6.1 水平位移监测 .52.6.2测斜监测(土体侧向变形及围护结构变形监测). 82.6.3 沉降监测(支撑立柱及建筑物沉降及倾斜监测). 92.6.4支撑轴力监测. 102.6.5地下水位监测 .112.6.6、土压力监测. 122.6.7地下管线沉降及位移监测 .122.7资料收集与监测工作总

2、体安排 .122.8监测数据处理与分析及反馈 132.8.1 监测数据的检核 .132.8.2 数据分析与预测 .142.8.3 信息反馈系统 .152.9 监测管理 .162.9.1 监测管理体系 .162.9.2主要技术人员组成、内部职责分工、联系方式. 172.9.3 监测仪器 .172.10工作进度计划. 182.10.1 进度计划. 182.10.2 进度保证措施. 182.11 安全保证措施. 187广州市盾建地下工程有限公司与广州机施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体 第一章工程概述1.1 工程概况萝岗站香雪站区间为六号线二期工程第十个区间,位于广州市萝岗区开创大道,西起萝岗站,东至香雪站,

3、途经演艺中心,法院大楼,北二环高速公路等。其左线里程范围为ZDK39+427.600ZDK41+248.605,长1823.834m(长链2.829m),右线里程范围为YDK39+427.600YDK41+248.605,区间长度为1821.005m,均采用盾构法施工。中间风井位于萝岗站香雪站区间内,呈东西方向布置,与联络通道,区间废水泵房合建。起止呈程右线为YDK40+629.898YDK40+653.398,左线为ZDK40+635.887ZDK40+659.387,采用明挖法施工,其周边地势较平坦,建筑物少且比较规整,北侧临近开创大道,西侧临近北二环高速公路,桥桩距离基坑最小距离约为56

4、.9米。开创大道路面现状宽约60m,双向八车道布置,地面车流量较小,路南北两侧建筑物较少,场地开阔;基坑周边架设有高压线走廊(属于220kv广新线以及220kv增棠线),南侧一座高压线塔距离基坑最小距离约为19.6m,东侧一座高压线塔距离基坑最小距离为69.1m ,西北一座高压线塔距离基坑最小距离约为98.6m,地面管线主要集中在中间风机房北侧,由近及远依次是两条1000*1000电力管线(埋深1.48 m),六条两孔200*100电信管线(埋深0.34m),一条300的铸铁给水管(埋深1.23m)及一条1600砼排水管(埋深3.81m),基坑开挖范围内无管线分布。中间风井西南侧正上方有220

5、kv高压线穿过,与地面最小垂直净距约为14m,与基坑连续墙外缘最小水平净距为5.96m,风机房东侧沿线路方向120m处盾构隧道穿越隔陂涌。风机房西北侧有规划的北二环立交桥,经协调后将在风机房围护结构施工完成后开工,不影响风机房的正常施工。第二章施工监测2.1 监测目的基坑开挖是一项复杂的地下工程,由于地置条件的复杂性,地下工程施工质量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又难于鉴别,基坑开挖队周围环境影响很大,失事后果严重。监控量测是施工中监视地层与围岩稳定性以及保证施工安全和周围建筑物安全的重要手段。在施工中对地下室结构以及相关的建筑进行监测,获取相关的信息,及时调整施工方法和支护参数,优化施工设计,对保证施工

6、安全和施工质量有其重大意义。为施工开展提供及时的反馈信息。通过监测随时掌握土层和支护结构的内力变化情况,以及临近建筑物的变形情况,将监测数据与设计预估值进行分析对比,以判断前一步施工工艺和施工参数是否可靠,以确定优化下一步施工参数,以此达到信息化施工的目的,使得监测数据和成果成为现场施工工程技术人员判断工程是否安全的依据。本工程地质条件比较差,为保证施工期间周围环境和地下结构施工的安全,需建立专门的组织机构,在施工的全过程中进行全面而系统的监测工作,并作为一道重要的工序纳入到施工中。2.2 基坑及周边监测准备工作根据基坑开挖范围和开挖深度,对基坑本身及周围环境的位置、沉降等多项内容进行监测,在

7、进场施工前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2.2.1 对周围原有的建筑物进行仔细调查、检测和技术鉴定,并做好记录、拍照、录象等工作,为施工过程中监测抢险及可能产生的纠纷提供必要的依据。2.2.2 详细了解周围地下管线的情况,并做好记录。2.2.3 在周边建筑物、路面设置沉降及变形观测点。2.3 监测依据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城市地下水动态观测规程CJJ/T76-99广州轨道交通施工测量管理细则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99 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2007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

8、J/8-2007其它相关规范、强制性标准规定及地方法规。2.4 监测项目本工程萝岗站香雪站区间中间风机房工程为六号线二期工程第十个区间土建工程,对围护结构桩顶水平位移、土体侧向变形、围护结构变形、支撑轴力、建筑物沉降、倾斜、地下水位、地下管线沉降及位移等按设计要求及施工实际情况进行定期监测,为确保基坑开挖过程中围护结构及周围建筑物的安全与正常使用,以及进行信息化施工管理提供可靠依据。本方案的主要监测项目、测点布置、测试仪器、量测频率等见下表:表2.4-1 主 要 监 测 项 目 表序号监测项目位置和监测对象测点布置测试仪器监测精度量测频率1围护护结构桩顶水平位移围护结构顶沿纵向1015m一个全

9、站仪1mm开挖回筑过程中1天2次,特殊情况连续监测。2土体侧向变形靠近围护结构的周边土体同一孔间距向0.5mSINCO测斜仪,侧斜管1mm开挖过程中5天1次,主体施工2天1次。3围护结构变形围护结构内同一孔间距向0.5mSINCO测斜仪,侧斜管1mm开挖回筑过程中1天1次,特殊情况连续监测。4支撑轴力支撑端部或中部每层支撑均设置VW-1型频率接受仪、反应力、轴力计、应变仪1/100(FS)开挖回筑过程中1天2次,特殊情况连续监测。6建筑物沉降需保护的建筑物需保护的建筑物精密水准仪,经纬仪1mm开挖回筑过程中2天一次,主体施工1周2次,特殊情况连续监测。8地下水位基坑周边间距25m电测水位计5.

10、0mm开挖回筑过程中2天1次,特殊情况一天一次。特殊情况连续监测。10地下管线沉降及位移管线接头间距510m经纬仪、水准仪1mm开挖回筑过程中2天一次,主体施工1周2次,特殊情况连续监测。2.5监测注意事项投入本工程的所有监测仪器设备都经过国家计量鉴定部门合法鉴定并且合格,并上报监理单位及建设单位批准后可投入使用。本站是深基坑工程,选择合适的监测手段是进行监测工作的首要任务,是监测项目顺利完成的保证,在选择监测手段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所采用的测试手段是可靠的和已经被工程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因为监测成果将直接被用来指导施工,是展开后续工作、调整施工工艺参数和施工方案的依据,因此一般多采用

11、成熟的监测手段,如工程测量中的水准仪、经纬仪测量等。 监测手段采用简单易行,适应现场快速变化的施工状况。基坑工程的监测频率较高,平时施工期间一天一次,开挖土方期间为一天一次,当有危险事故征兆时进行连续监测,如此高的频率要求,不可能花费过多的时间进行量测,因此测量手段要操作简便、易行; 所采用的测试手段不能影响和妨碍结构的正常受力或有损结构的变形刚度和强度特征。 测试方法不应该是单一的,而需要采纳多种手段、实行多项内容、设置多道防线的测试方案。2.6 监测方法2.6.1 水平位移监测2.6.1.1 水平监测点的布设 工作基点及基准点的布设为确保按照建筑物变形测量规程的二级精度进行水平位移观测视线

12、长度300m,在基坑周边相对稳定的区域内布设2-4个工作基点(工作基点建立观测墩,以下称工作基点墩),工作基点墩位置布置在基坑的拐角处(在基坑拐角处,变形最小,一般仅为基坑最大变形的1/10左右)。工作基点墩的布置按如下要求进行,首先在基坑边的支护桩冠顶梁上钻孔,孔深100mm,在孔内埋设25钢筋,并浇筑混凝土观测墩,墩尺寸:长宽高=2502501200mm,墩顶部埋设强制对中螺栓和仪器整平钢板,螺栓尺寸暂定为10mm,并刻十字丝,在墩的中间增加加强钢筋,每个墩都加工一个钢盖板, 不使用点时将盖板扣上,以保护测点不受破坏。具体尺寸根据仪器基座丝口尺寸决定。基点墩的具体尺寸见基点观测墩标志图。

13、监测点布设观测墩标志图根据设计确定的支护结构桩(墙)顶水平位移点的位置和数量,在基坑支护结构的冠顶梁上布设观测点,即沿围护结构上端部纵向1015m位置设置测点,观测点采用埋设观测墩的形式, 观测点观测墩的布置按如下要求进行,首先在基坑边的支护桩冠顶梁上钻孔,孔深100mm,在孔内埋设25钢筋,并浇筑混凝土观测墩,墩尺寸:长宽高=150150300mm,墩顶部埋设强制对中螺栓和棱镜整平钢板,螺栓尺寸暂定为10mm,具体尺寸根据仪器基座丝口尺寸决定,同时将强制对中螺栓顶部加工成半球形,并刻十字丝,在墩的中间增加加强钢筋,每个墩都加工一个钢盖板,不使用点时将盖板扣上,以保护测点不受破坏。具体尺寸见测

14、点观测墩标志图。 监测的布点要求在冠顶梁上埋设工作基点和观测点时,首先布设工作基点墩,在建立好工作基点敦后,将仪器架设在工作基点墩上,沿基坑边布设观测点墩,观测点位置必须选择在通视处,要避开基坑边的安全栏杆,一般情况下,离基坑300mm比较合适,既可避开安全栏杆,又不会影响施工,也便于保护。监测点布置情况见下图所示。20广州市盾建地下工程有限公司与广州机施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体2.6.1.2水平监测方法水平位移监测:水平位移监测拟采用极坐标法或小角度法。对工作基点的稳定性检查宜采用前方交会、导线测量和后方交会法测。监测精度控制在1mm。极坐标法外业监测采用laica TC402全站仪监测,进行

15、全自动数据野外采集;小角度法采用WILD T3精密光学经纬仪(标称精度1)进行监测。开挖回筑过程中一天两次,遇特殊情况加密监测。提供连续墙(桩)顶水平位移及沉降曲线以及深层位移曲线。2.6.2测斜监测(土体侧向变形及围护结构变形监测)在基坑工程中测斜仪装置主要用来量测挡土墙、围护桩的水平位移以及土体中各点的水平位移。测斜装置包含三部分:测斜仪、测斜管和数字式测读仪,其中测斜管埋设于连续墙、围护桩、土体内,量测时将测斜仪伸入测斜管内,并由引出线将测斜管的水平位移量值瞬时反映在测读仪上。2.6.2.1 测斜管的埋设测斜管宜选在变形大(或危险)的典型位置埋设,设置基坑边的中部。在本工程采用测斜管埋设

16、的方法为:绑扎埋设及钻孔埋设(1)绑扎埋设是通过直接绑扎或设置抱箍将测斜管固定在连续墙钢筋笼上,钢筋笼入槽(孔)后,水下浇筑混凝土。测斜管与支护结构的钢筋笼绑扎埋设,绑扎间距不宜大于1.5米,测斜管与钢筋笼的固定必须十分稳定,以防浇筑混凝土时,测斜管与钢筋笼相脱落。同时必须注意测斜管的纵向扭转,很小的扭转角度就可能使测斜仪探头被导管卡住。(2)钻孔埋设在本工程中钻孔埋设主要用于土层中钻孔测斜。首先在土层上钻孔,孔径略大于测斜管外径,一般测斜管是外径76,钻孔内径110的孔比较合适,孔深一般要求穿出结构体38m比较合适,硬质基底取小值,软质基底取大值。然后将在地面连接好的测斜管放入孔内,测斜管与

17、钻孔之间的空隙回填细砂或水泥与膨润土拌合的灰浆,埋设就位的测斜管必须保证有一对凹槽与基坑边缘垂直。现场效果图如下:2.6.2.2 测斜方法使用仪器:SINCO测斜仪,侧斜管沿围护结构上端部纵向每1015m布置一个点,且同一孔竖向间距为0.5m。开挖回筑过程中一天两次监测精度控制在1mm。量测方法: 量测方法测斜观测采用正测和反测,观测时先进行正测(每个测斜仪的导轮架上都标有一个正方向),再进行反测,一般是每0.5m,读数一次,测斜探头放入测斜管底应等候5分钟,以便探头适应管内水温,观测时应注意仪器探头和电缆线的密封性,以防探头数据传输部分进水。测斜观测时每0.5m标记一定要卡在相同位置,每次读

18、数一定要等候电压值稳定才能读数,确保读数准确性。2.6.3 沉降监测(支撑立柱及建筑物沉降及倾斜监测)2.6.3.1 沉降监测点的布设 工作基点埋设在基坑外相对稳定且不受施工影响的地点埋设基点2-3个,利用各基点相互检核其稳定性,基点采用深埋。向上的表面加工成半球形。 监测点的埋设周边建筑(构)物沉降监测点:在建筑物的拐角处,离地面20cm,且避开雨水管、窗台线、电器开关等有碍设标与观测的障碍物,并应视立尺需要离开墙(柱)面一定距离。周边土体沉降监测点:沉降观测点应埋设原状土层中,加设保护装置。沉降观测点稳定后,方可进行初始观测。2.6.3.2 沉降监测的方法1、 布设水准控制路线工作基点埋设

19、后根据监测点的分布情况,首先沿监测点规划一条水准路线,采用闭合水准路线结点网。在水准观测之前用钢尺量距确保前后视距差满足二级精度要求,并用红油漆和钉子在地面标志出每站仪器和尺垫的安放位置,固定观测路线,同时满足变形监测的“三定”要求(路线固定、仪器固定、人员固定)。2、 建(构)筑物各沉降点观测根据水准控制线路测量出的各沉降点高程数据,观测周围的各建(构)筑物沉降点、支撑立柱沉降点,采用闭合线路。建筑物沉降点观测时,各观测点也可采用支点观测,但支点站数不得超过2站,且支点观测必须进行两次观测。为保证高程基点的可靠性,每次观测前应对基准点进行检测,并作出分析判断,以保证观测成果的可靠。3、 使用

20、仪器使用仪器高精度数字水准仪(0.3mm/km)进行观测。作业开始后一周内应每天检校i角一次,若i角稳定时,以后每周检校一次。4、数据记录及处理观测数据采用DINI12数字水准仪自动记录。所有观测数据,都按规范规定要求的各项限差进行控制。监测系统对监测原始数据进行数据改正、平差计算、生成监测报表和变形过程曲线图、计算各点的高程及沉降量、累积沉降量。5、倾斜监测通过测量建筑物基础相对沉陷的方法来确定建筑物的倾斜。利用沉降观测点和沉降观测数据进行建筑物倾斜计算。6、监测频率基坑开挖期间每三天一次,主体结构施工期间每周两次,遇特殊情况时加密监测。每次监测完成后及时提供位移、沉降曲线与时间、开挖深度。

21、2.6.4支撑轴力监测在支撑端部或中部,按钢支撑的30%位置设置测点。测试仪器选用VW-1型频率接受仪、反应力、轴力计、应变仪。检测精度控制在1/100(FS)。开挖及回筑过程一天测试两次,直至支撑拆除为止,遇特殊情况加密监测。加强基坑支撑轴力的动态监测对保障施工十分必要,支撑的稳定性是控制整个基坑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支撑轴力监测对了解钢支撑的受力状况、保障钢支撑安全有着重要意义。考虑到支撑布置情况,按最不利工况,在关键支撑上沿钢支撑的轴线方向,在钢管的端头上设置轴力计或应力计(共81支)。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分析支撑轴力,提供支撑轴力时态曲线图,轴力计安装见示意图:2.6.5地下水位监测沿基

22、坑边缘四周设24个观测孔。水位监测仍采用钻孔测水井高程方法,先在设计点位钻孔(孔深约15米),然后用pvc管护壁,用测探仪定期测量孔内水位高程(水位孔埋设见示意图)。2.6.6、土压力监测在基坑周围设置4个孔,编号为A1A4,每点沿2米布置一个土压力盒,共24个。 同一孔竖向间距23m。测试仪器选用VW-型频率接收仪,土压力计,孔隙水压力计。监测精度控制在1/100(FS),施工期间7天一次,开挖期间3天一次。2.6.7地下管线沉降及位移监测根据管线部门的要求,为防止在车站施工中管线因地面发生沉降及位移而产生管线破损,在布置地表沉降点的同时,对管线所在覆盖土的正上方挖孔布置观测点,沿管线轴向以

23、间距510m设置监测点,具体的测点布置在队伍进场后根据实际情况选定。观测点的选择主要对上排水管、电信、煤气管等进行监测,观测点布置在管道接头处。详见图2.6-7.1管线沉降测点埋设示意图。在观测点上方挖出覆盖土,直至露出管面,在管面标注记号作为观测点。埋设直径为150mm的钢管,钢管长度略小于覆盖土的厚度,并加工盖板将观测孔盖住,以保护观测点。图2.6-7.1 管线沉降测点埋设示意图测试仪器选用经纬仪、水准仪 。监测精度控制在1mm。两天测一次,直至完工为止。监测方法和2.6.1、2.6.3节提到的监测方法雷同,不再详述。2.7资料收集与监测工作总体安排 按照业主和现场监理工程师的要求,在工区

24、正式开挖施工前的一个月内,根据设计图完成监测点的布设工作。 各类监测点均应在相应工区施工的工点正式开挖施工前一个星期内完成初始值测定(独立施测二次),若初始值测定的时间距工点正式施工时间较长时,应在工点正式施工前一个星期内对监测点的初始值进行复测。 在业主和现场监理工程师及第三方监测单位的帮助及指导下,收集工区的地质详勘资料和主要的施工设计资料,为监测成果分析提供便利。由于本基坑施工进度不一,在进行沉降监测时,以施工区域为原则,先对距离施工区域二倍基坑深度范围内的建构筑物进行监测,当监测区域内建构筑物变形明显时,应加大监测范围直至无明显变形区域为止。 每次监测时,都要进行施工场地巡视和工况记录

25、。内容包括:监测时间、天气、施工进度及施工工序、地下水位变化情况、地表及周边建(构)筑物是否出现裂缝(有时及时拍照)、有无其他异常情况等。当现场发现地表及周边建(构)筑物出现裂缝或发生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工地监理、业主代表及监测项目部负责人和第三方监测单位,并通过监理方要求加强该区域的监测工作。当发生紧急情况时,按照现场监理工程师及业主的要求及时进行现场监测工作。 2.8监测数据处理与分析及反馈2.8.1 监测数据的检核受观测条件的影响,任何变形监测资料都可能存在误差。误差一般分为三类:粗差(也称错误)、系统误差、偶然误差。在变形监测中,错误是不允许存在的,系统误差要通过一定的观测程序加以消除或

26、减弱。如果在监测成果中存在错误或系统误差,就会对后续的变形分析和解释带来困难,甚至得出错误的结论。在变形监测中,由于变形量本身较小,监近测量误差的边缘,为了区分变形与误差,提取变形特征,应设法消除较大误差,提高监测精度,从而尽可能地减小观测误差对变形分析的影响。监测成果检核的方法很多,首先要加强野外的检核工作,如限制两次读数之差、沉降观测线路的闭合差、正测与反测之差等,外业应尽可能使用先进的仪器设备,提高监测的自动化程度,杜绝粗差,尽可能消除或减弱系统误差,提高监测质量与精度;其次在室内作进一步的检核,具体有: 校核各项原始记录,检查各次变形值的计算是否有误。通过不同方法的验算、不同人的重复计

27、算来消除监测资料中可能存在的错误。 原始资料的统计分析。把原始数据通过一定的方法,如按大小的排序,用频率分布的形式把一组数据的分布情况显示出来,进行数据的数字特征值计算,离群数据的取舍等。 原始观测值的逻辑分析。根据监测点的内在物理意义来分析原始监测值的可靠性。一般要进行一致性分析与相关性分析。一致性分析的主要手段是绘制时间效应量的过程线图和原因效应量的相关图;相关性分析是将本点本测次某一效应量的原始监测值与邻近部位(条件基本一致)各测点的本测次同类效应量或有关效应量的相应原始监测值进行比较,视其是否符合它们之间应有的力学关系。当天测得的原始数据,当天检核整理完毕。2.8.2 数据分析与预测工

28、程建筑物的空间特性和动态变化是变形监测和分析的主要内容。其方法是选定某些特征点,对其周期性地进行重复观测,通过数据处理,研究被监测点群的沉降、水平位移等随时间变化规律,寻找一种能够较好反映数据变化规律的函数关系,对下一阶段的监测数据进行预测,预测监测点可能出现的最大位移值或应力值,以预测建筑物和结构的安全状况,评价施工方法,确定工程措施。 曲线拟合曲线拟合是趋势分析中的一种,常采用的回归函数有:多项式模型 S=A0+A1t+A2t2+Antn指数模型 S=Ae-B/t 对数模型 S=Aln(t)+B双曲线模型 S=t/(A+Bt) 幂函数模型 S=AtB式中:S为变形值(或应力值),A、B为回

29、归系数,t为测点的观测时间(day)。 时间序列分析模型对建筑物上某点按周期进行监测,其观测值xt=(x1,x2,xn)构成时间序列,它们是一串随时间变化而又互相关联的动态数字序列。通过对各类型的动态数据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分析其内在规律和特性,就是时间序列分析法。常采用时间序列分析中的自回归模型AR(P):Xt=1Xt-1+2Xt-2+pXt-p+at 自回归模型是一种线性模型,1,p为模型参数,P为模型的阶,at假设为噪声序列。 灰色系统分析模型基坑支护变形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施工方法、施工工序和施工速度,由于施工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很多,所以支护变形也受到很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灰色预测可以有

30、效的解决部分信息已知,部分信息未知的问题。把发生的位移X看作因变量,时间t为自变量,由于位移是离散型变量,故所建模型属于单变量一维模型问题,可以用GM(1,1)模型来预测变形:X(1)(t+1)= X(0)(1)-B/Ae-At+B/A t=0,1,n-1由于使用GM(1,1)模型的前提条件是建模序列必须满足等时距(或等间距)要求,遇到非等间距监测时序问题,则应采用改进的GM(1,1)灰色优化模型: X(1)(t)= X(0)(1)-X/Ae-A(t-t1)+X/A监测数据分析时,优先采用曲线拟合进行趋势分析。2.8.3 信息反馈系统在本工程开工之后,根据本工程的具体情况,并结合我们以前基坑监

31、测的经验(或按设计要求)制定相应监测参数的预警值,及时向监理单位提供准确可靠的现场监测数据,以确保施工的安全。在数据变化明显或达到预警值时,及时给予报警,并会同有关部门综合分析,预测各因素的发展趋势,共同制定合理的解决办法,项目经理部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施工步骤,或采取技术措施,做到信息化施工。在取得监测数据后,要及时进行整理,绘制位移或应力的时态变化曲线图,即时态散点图,如图2.7-1所示。位移(应力)控制值时间(t)时态散点示意图 (图2.7-1)在取得足够的数据后,还应根据散点图的数据分布状况,选择合适的函数,对监测结果进行回归分析,以预测该测点可能出现的最大位移或应力值,预测结构和建筑

32、物的安全状况。为确保监测结果质量,加快信息反馈速度,全部监测数据均由计算机管理,每次监测必须有监测结果,及时上报监测日报表,定期向监理工程师、设计单位提交监测月报,并附相对应的测点,位移或应力时态曲线图,对当月的施工情况进行评价并提出施工建议,监测反馈程序见图2.7-2。监测结果位移(应力)是否超过级管理位移(应力)是否超过级管理位移(应力)是否超过级管理继续施工综合判断暂停施工采取特殊措 施否是否否不安全图2.7-2监测反馈程序框图 2.9 监测管理本站监测拟安排我部派专人组成监测小组负责实施,我部将调出具备丰富的类似工程监测经验和雄厚的技术力量和专业设备用与该工程的监测。同时,项目经理部将

33、监测管理及监测实施计划纳入施工生产计划中,将监测作为一个重要的施工环节来抓,保证监测工作有确定的时间和空间。施工监测要紧密配合施工步骤,既要测出每一施工步骤对周围环境、主体结构变形的影响,又要计算出各观测点的累计变形量。2.9.1 监测管理体系针对本标段工程监测项目的特点,必须建立专业监测组。监测组拟由派驻现场的1012人组成,由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监测经验及有结构受力计算、分析能力的技术人员担任组长,负责监测工作的组织计划,外协工作以及监测资料的质量审核,其余成员在组长的指导下工作。在监测过程中,与第三方监测单位加强沟通联系与合作。为保证量测数据的真实可靠及连续性,特制定以下各项质量保证措施:

34、1、监测组与监理工程师密切配合工作,及时向监理工程师报告情况和问题,并提供相关切实、可靠的数据和记录。2、测点布置力求合理,应能反映出围护结构的实际变形和应力情况及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3、测试元件及监测仪器必须是正规厂家的合格产品,测试元件要有合格证,监测仪器要定期校核、标定。4、测点埋设应达到设计要求的质量。并做到位置准确,安全稳固,设立醒目的保护标志。5、监测工作要成立专门的量测小组负责完成。并由多年从事监测工作及有类似工程监测经验的工程师负责,小组其它成员也是有监测工作经历的工程师或测工,并保证监测人员的相对固定。6、监测数据及时整理分析,一般情况下,每周报一次,特殊情况下,每天报送一次。监测报告包括阶段变形值、变形速率、累计值,并绘制沉降孔曲线、历时曲线等,作必要的回归分析,及时对监测结果进行评价。7、如发现监测数据异常,立即复测,并检查监测仪器、方法及计算过程,确认无误后,立即上报给甲方、监理及单位主管,以便采取措施。8、当基坑开挖至基底时,是基坑监测工作的关键时期,监测频率是一般情况下的23倍。9、雨季是明挖基坑施工的不利情况,也给监测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雨季在保证正常的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