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实验教案_第1页
八年级实验教案_第2页
八年级实验教案_第3页
八年级实验教案_第4页
八年级实验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实验一:时间、长度的估测与测量实验注意事项 由于本次实验室八年级学生第一次进物理实验室,学生比较好奇,在实验前应先强调以下几点:实验课上的纪律要求(向学生宣读墙上张贴的各种制度)实验室的相关规定(包括:安全、卫生、仪器损坏赔偿,实验过程中不能随意走动等),并安排实验完成后检查仪器完好情况的学生和打扫卫生的学生。本次实验过程中的有关注意事项,并强调实验完成后应将器材整理放回实验桌的原来位置。本次实验的目的1、根据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时间,学会适当工具测量时间。2、通过日常经验或物品粗略估测长度,学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所需器材器材停表(或手表)、刻度尺、三角板、乒乓球、细铁丝、铅笔等。

2、学生按要求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一)让学生练习使用停表1、如图所示,用大拇指按停表控制钮。第一次按动为准备计时,第二次按动为 开始计时 ,第三次按动为 停止计时 。每次计时完后应让停表回零,请参照使用说明,在课堂上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境况进行指导,让所有学生都能用停表计时。并让学生进一步思考,如用手表计时,又该如何做?2、教师将学生分组,让学生与同组同学合作,用停表(或手表)测出对方脉搏每分钟跳动次数,填入下表:姓名第一次测量次/min第二次测量次/min第三次测量次/min第四次测量次/min3、用刻度尺测出物理课本和实验桌的长和宽,填入下表。次数物理课本实验桌(课桌)长宽长宽12平均值将测量

3、结果与你目测相比一下,你的估测能力如何?对于一些实验能力较强,基础比较好的学生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学生进行一下特殊的测量。A、测量乒乓球的直径。(1)准备一把直尺,两个三角板和一个乒乓球,按图所示方法测乒乓球的直径。探究点拨:三角板的一直角边与直尺上的某一长度刻线应重合,另一三角形的直角边应与直尺上的刻度平行。读数时视线与尺面垂直,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数。(2)改变乒乓球在直尺上位置分别测2次,将测量结果填入下表。次数起点值终点值直径(mm)12平均值B、测细铜丝直径。(1)如图把细铜丝紧密排绕在铅笔杆上。(2)测出线圈的 ,数出线圈的圈数,算出铜丝的直径,将以上数据填入表中。线圈长度(m

4、m)线圈圈数铜丝直径(mm)实验完毕:整理实验器材,做好清洁卫生。实验注意事项1、在实验过程中爱护器材;2、读取刻度尺的示数时应注意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3、教师安排学生打扫卫生。4、教师最后关好水电,门窗。实验二:探究小车沿斜面下滑时速度的变化 年级 班,第 实验小组实验注意事项1、针对上次实验过程中出现学生操作时出现的问题在本次实验课上做特别的强调。还应强调在实验时应保护好器材。2、每次实验时都应让小车从斜面的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3、每次实验都应保持斜面的倾角不变;4、测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时应先测出小车全程的运动时间,然后减去小车在前半段路程的运动时间才是小车在后半段路程的运动时间;本次

5、实验的目的练习用刻度尺和停表测平均速度。所需器材小木块、小木板(或斜面)、小车、刻度尺、停表(或手表)、金属片。学生按要求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1、如图所示,用小木块把长木板的一端垫起组成斜面,将小车沿斜面下滑的距离平均分为两段:S1和S2。2、让小车从斜面顶自由滑下,观察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可以看到小车下滑的速度 ,小车做的是 运动。3、把金属片放在中点处,让小车放在斜面项端滑下,用停表测出小车从顶下滑到撞击金属片的时间t1,用刻度尺量出小车通过的距离S1,如图所示,把测得的数据记录在表中。4、把金属片放到斜面终点,让小车从顶端滑下,测出小车撞到底端金属片的时间t,测出从起点到终点的距离

6、S,将测得数据记录在表中。运动路程s/m时间t/s平均速度v/m/sS1=t1v1S=tv=S2=SS1t2=tt1v2根据测出的结果和计算,小车在这三段路上的平均速度相等吗? ,哪段最大? 。小宇把步骤4改为:让小车从点处滑下,如图23,测出从中点到终点长度 S,小车从中间滑下撞到金属片的时间为t,结果发现,t=t1,因此小宇计算后得出V=V1,小车在斜面上作的是匀速行动。你同意小宇的结论吗?假如小宇的实验过程不妥,你认为原因在什么地方?实验完毕:1、整理实验器材,做好清洁卫生。2、教师安排学生打扫卫生。3、教师最后关好水电,门窗。实验三: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年级 班,第 实验小组实验注意

7、事项1、 注意观察发声体发出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2、 注意观察音调与频率的关系。本次实验的目的:通过实验,知道声音产生的条件。所需器材橡皮筋、音叉、烧杯、水、水槽、细线、小颗粒泡沫等。学生按要求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1、将像皮筋一端固定,一只手拉长像皮筋,另一只手拨动橡皮筋。你观察到的现象是:眼睛看到: ,耳朵听到 。2、把小纸屑放在扬声器纸盆上,给扬声器继续接通电源,观察到的现象是: 3、观察敲响的锣鼓,你观察到的现象是: 4、观察正在振动和未振动音叉的发声情况,你看到的现象是: 5、观察用水拍击水面时的情况,你看到的现象是: 实验完毕:整理实验器材,做好清洁卫生。实验结论通过以上的多样

8、化实验证明,你得出结论是:声音是 产生的。最后让学生实验结论思考下面的问题:蟋蟀、蟑、苍蝇、蚊子发声时的情况,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实验完毕:1、整理实验器材,做好清洁卫生。2、教师安排学生打扫卫生。3、教师最后关好水电,门窗。实验四: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注意事项1、 为了能够准确地测出物距与像距地大小,便于比较,玻璃板应在刻度尺上的整刻度线上;2、 在玻璃板后面放蜡烛时视线应与玻璃板垂直,最好使前面点燃的蜡烛和后面未点燃的蜡烛等大,便于比较物像的大小。温馨提示:(教师应在实验前书写在黑板上)1、 由于该实验涉及到玻璃板进行实验,所以先提醒学生在实验时应注意安全,避免玻璃伤人。2、 该实验使用

9、火柴点燃蜡烛,应提醒学生部能玩火,避免引起火灾。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原理光的反向定律。实验器材玻璃板(是最好用茶色玻璃或其他有色玻璃)、支架、刻度尺、两支等长稍粗蜡烛、光屏。实验步骤1、把一支点燃蜡烛放在玻璃板前面,透过玻璃板你将看到玻璃板后面蜡烛的像,如图(a)所示。2、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观察光屏上有无像。(参看探究点拨1)结果: (有或无),像的虚实: 。3、移开光屏,将未点燃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到像的位置,直到看上去跟它的像完全重合。此时未点燃蜡烛就是点燃蜡烛的像的位置。观察比较蜡烛和它所成的像的大小。如图(b)结果: 。4、用刻度尺测出两支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

10、点燃蜡烛到玻璃板距离: mm。未点燃蜡烛到玻璃板距离: mm。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像和物体到玻璃板的距离 。5、将点燃的蜡烛放在不同的位置,移动未燃蜡烛的位置,观察是否与像重合。综合平面镜探究实验结果:平面镜所面的像是 像,像与物体的大小 ,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实验完毕:整理实验器材,做好清洁卫生。最后让学生实验结论思考下面的问题:人站在穿衣镜前,向后退3m,他在镜中的像会变小吗?为什么?(参看实验步骤5)实验完毕:1、整理实验器材,做好清洁卫生。2、教师安排学生打扫卫生。3、教师最后关好水电,门窗。实验五:凸透镜成像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应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点燃

11、的蜡烛放在规定的范围内,然后在移动光屏,直到屏上出现清晰地像为止,能观察像的性质;2、 在观察凸透镜呈虚像时,眼睛应在另一侧通过透镜看蜡烛;3、 注意对实验现象的总结。温馨提示:(教师应在实验前书写在黑板上)1、验涉及到透镜进行实验,所以先提醒学生在实验时应注意安全,避免玻璃伤人。2、验使用火柴点燃蜡烛,应提醒学生部能玩火,避免引起火灾。实验目的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器材凸透镜、蜡烛、火柴、光屏、刻度尺、光具座。实验步骤1、如凸透镜的焦距不知道,可问老师或相互交流,学会粗测透镜焦距f的办法,实际做一做,记下测量结果,f= cm。2、按图51,将蜡烛、透镜、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使

12、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高度大致相等。3、沿光具座移动蜡烛,使它的凸透镜的距离u大于2倍焦距(如3f)然后移动光屏,直到屏上出现明亮、清晰的蜡烛的像。观察像的大小、虚实,倒立还是正立的。量出(或从光具座上读出)物距u和像距v,把观察和测量结果填入下面表51中。并将以下观察和测量的结果也填入表51中。4、继续移动蜡烛,使u=2f,移动光屏,记下像的性质和位置。5、继续移动蜡烛,使f<u<2f,移动光屏,记下像的性质和位置。6、继续移动蜡烛,使u=f,移动光屏,将观察结果记在下中。7、继续移动蜡烛,使u<f,移动光屏,记下像的性质和位置。 凸透镜焦距f= cm实验次数物距u/cm

13、像距v/cm像的大小像的倒、正像的虚实备 注1u>2f2u=2f3f<u<2f4u=f5u<f实验结论当物体(蜡烛)位于凸透镜 之外时,成缩小的 的 像。当物体(蜡烛)位于凸透镜 之外时,成等大、倒立的 像。当物体(蜡烛)位于凸透镜 之外时,成缩小的 、 、 像。当物体(蜡烛)位于凸透镜 以内时,成 、 、 像。最后让学生实验结论思考下面的问题:与其他组同学交流,用不同焦距的凸透镜实验后结论是否相同。烛焰、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等高和烛焰、透镜、光屏在同一直线上机同吗?实验完毕:1、整理实验器材,做好清洁卫生。2、教师安排学生打扫卫生。3、教师最后关好水电,门窗。实验六:

14、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中应拉着木块在长木块上做匀速直线运动;2、 实验中应注意“控制变量”,在探究某两个因素的关系时,应保持其它变量相同;3、 注意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和总结。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粗糙程度、压力大小的定性关系。2、学习在多种因素问题探究过程中常用的变量控制法。3、突出对“猜想与假设”这个环节的训练,尝试根据经验和已有的知识问题的成因,并对问题的结果进行推测。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玻璃板、带钩的小木块、毛巾、图钉、重物(铁块、词典等)实验步骤1、如图61(a)所示,把玻璃板放到桌面上,木块放在玻璃板上,弹簧测力计钩住木块,沿桌面水平匀速拖动小木块,记下弹簧测力计示数。(注意:用一只手压住玻璃板,另一只手慢慢匀速拖动小木块)2、在桌面上铺平毛巾,四周图钉钉住。如图61(b),手拿住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 图6-1动木块,记下弹簧测力计示数。3、如图61(c),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在桌面上匀速滑动,记下弹簧测力计示数。4、在木块上放重物(铁块),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它们在桌面上匀速滑动,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5、改变木块上压力大小,重复步骤4。把每次实验条件和弹簧测力计示数记录在表61中,以便进行对比分析。把每次实验条件和弹簧测力计示数记录在表中,以便进行对比分析。步骤实 验 条 件弹簧测力计示数F/N接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