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南宫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第一节 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学案 湘教版必修1_第1页
河北省南宫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第一节 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学案 湘教版必修1_第2页
河北省南宫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第一节 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学案 湘教版必修1_第3页
河北省南宫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第一节 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学案 湘教版必修1_第4页
河北省南宫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中地理 第二章 第一节 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学案 湘教版必修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节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教师播放一组照片,有玄武岩、花岗岩、沉积岩、化石、大理岩、铁矿石、水晶、岩浆等。然后让同学们说说这些物质都是什么,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带着好奇和疑问,开始这一节课的学习。1.了解地壳的物质组成,矿物、矿产与岩石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2.掌握三大类岩石的特征及其成因,列举常见的具有代表性的岩石,运用示意图说明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过程。3.能解释地质循环的能量来源,并通过绘制三大类岩石与岩浆的转化示意图,分析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结合实际,理解地壳的物质循环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一、地壳的物质组成1.矿物(1)矿产:有用矿物在自然界富集到有开采价值。(2)基本存在形式气态:如

2、天然气;液态:如石油、天然汞;固态:如石英。(3)分类金属矿:黑色金属赤铁矿、磁铁矿;有色金属黄铜矿;贵金属黄金;稀有金属锆、钼等。非金属矿:如石英、长石、云母、方解石等。2.岩石(1)岩浆岩成因:。 分类:,如花岗岩;,如流纹岩、安山岩、玄武岩。 (2)沉积岩成因:裸露于地表的岩石经过作用形成。 特点:、。 常见岩石:。 (3)变质岩成因:岩石在条件下发生作用而形成。 常见岩石:(由变质形成)、(由变质形成)、(由变质形成)、(由变质形成)。 二、地壳的物质循环1.概念:在漫长的地质历史岁月中,。 2.能量来源:

3、地球内部放射性物质的衰变放射能热能机械能。3.影响:大地的沧桑巨变;地壳物质形态的持续转化;岩石的转化。4.【答案】炽热的岩浆上升冷凝形成侵入岩喷出岩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具有层理构造常含有化石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高温、高压变质片麻岩花岗岩大理岩石灰岩石英岩砂岩板岩页岩岩石圈和其下的软流层之间存在着大规模的物质循环1.画图说明矿物、矿产、岩石之间的相互关系。【提示】相互关系如下。2.三大类岩石都可直接相互转化吗?【提示】不可以。岩浆岩只能由岩浆直接冷却凝固而形成,不能由其他岩石直接转化而成,但三大类岩石均可重熔再生成为岩浆。1.下列物质中属于矿物的是()。A.沉积岩B.石灰岩C.

4、铁矿石D.花岗岩【解析】矿物指具有确定化学成分、物理属性的单质或化合物,是化学元素在岩石圈中存在的基本单元。A、B、D三项均为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的集合体。C项为矿物,主要由铁元素组成。【答案】C2.地壳的物质循环的能量主要来自于()。A.太阳能B.风能C.放射性物质的衰变D.地球运动产生的机械能【解析】推动地壳的物质循环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地球内部放射性物质的衰变,放射能转化为热能,热能再转化为推动岩石圈和软流层物质运动的机械能。【答案】C下图中甲、乙、丙、丁代表岩石类型,箭头表示地质作用。读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34题。3.图示岩石中,属于花岗岩的是()。A.甲B.乙C.丙D.丁4.图中序号与

5、其代表的地质作用组合正确的是()。A.外力作用B.固结成岩作用C.地壳下沉D.高温熔化【解析】第3题,由图可知,甲为喷出岩,乙为侵入岩,丙为变质岩,丁为沉积岩,故花岗岩应是乙。第4题,代表冷却凝固作用,代表外力作用,代表重熔再生,代表变质作用,代表固结成岩作用。【答案】3.B4.A探究一地壳的物质组成互动探究下图是小强同学暑假外出旅游时拍摄的岩层剖面照片。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岩石按成因可以分为哪几类?它们的成因及常见岩石分别是什么?(2)图中的岩石属于哪种类型?该类岩石有何特征?【答案】(1)岩石按成因可以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三大类。岩浆岩:岩浆冷却凝固而成,常见的有花岗岩、玄武岩

6、等。沉积岩:岩石的风化物经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作用而形成,常见的有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等。变质岩:原有岩石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发生成分、性质的改变而形成,常见的有大理岩、板岩等。(2)从岩层剖面照片可以看出,该岩层是一层层分布的,具有层理结构,故为沉积岩。具有层理构造和存在化石的特征。归纳总结三大类岩石的区别和联系分类形成特点有用成分举例岩浆岩侵入岩地下岩浆在内力作用下,侵入地壳上部,冷却凝固而成矿物结晶颗粒较大花岗岩是坚固、美观的建筑材料,多种金属矿物是工业生产的原料喷出岩地下岩浆在内力作用下,沿地壳薄弱地带喷出地表冷凝而成矿物结晶颗粒细小,有的有流纹或气孔沉积岩地表岩石在外力作用下受到破

7、坏变成碎屑物质,被搬运到低处沉积、固结而成层理构造、存在化石石灰岩是建筑材料和化工原料,钾盐是化工原料;煤、石油是当前世界最重要的能源变质岩岩石受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等影响,在一定的温度、压力条件下,使原来的成分、结构发生改变而成片理构造大理岩是建筑材料,铁矿是钢铁工业的重要原料探究二地壳的物质循环互动探究结合教材图2-7“三类岩石转化示意”,回答下列问题。(1)地壳物质循环的能量来自哪里?(2)哪些岩石能够转化为沉积岩?(3)哪些岩石能够转变为变质岩?需要什么条件?(4)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都能直接转化为岩浆吗?是如何形成的?(5)请根据教材图2-8写出下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含义。【答案】(1)

8、推动地壳物质循环的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内部放射性物质的衰变,放射能转换为热能,热能再转化为推动岩石圈和软流层物质运动的机械能。(2)暴露于地表的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都能够转化为沉积岩。(3)岩浆岩和沉积岩在地下深处高温、高压条件下发生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4)都能。它们深入到地下重熔再生形成新的岩浆。(5)A.变质岩(或沉积岩)B.沉积岩(或变质岩)C.岩浆岩D.岩浆a.冷却凝固b.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或变质作用)c.变质作用(或外力作用)d.重熔再生归纳总结地壳物质循环简略图示精力多么旺盛/在浪花里跳跃/在大海里浮沉。不幸遇到火山爆发/也可能是地震/你失去了自由/被埋

9、进了灰尘。过了多少亿年/地质勘察队员/在岩层里发现你/依然栩栩如生。但你是沉默的/连叹息也没有/鳞和鳍都完整/却不能动弹。你绝对的静止/对外界毫无反应/看不见天和水/听不见浪花的声音。(艾青)1.艾青描述的地理事物存在于()。A.沉积岩B.岩浆岩C.变质岩D.岩浆【解析】艾青描述的是鱼化石,它存在于沉积岩中。【答案】A2.上题中选择的地理事物()。A.具有层理构造B.一定含有化石C.自然界中硬度最大D.与其“前身”相比,结构和矿物成分没有变化【解析】沉积岩具有层理构造,但不一定含有化石。【答案】A3.读三类岩石转化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中相应的方框内标注出喷出岩、侵入岩、变质岩和沉积

10、岩。A.,B.,C.,D.。 (2)写出图中数字编号表示的地质作用:, , ,。 【解析】地质循环是一种经历若干地质历史时期且遍及全地球的自然过程。陆地上的岩石经过风化作用,其风化产物通过各种不同的物质运动形式,注入湖泊、海洋,再经过长期的地质作用,形成岩石。【答案】(1)侵入岩变质岩喷出岩沉积岩(2)熔化喷出作用崩解、分解、溶解作用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固结成岩作用变质作用【答案】变质岩相互转化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矿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矿物是化学元素在岩石圈中存在的基本单元B.矿物与人类生产、生活关系密切,炼钢用的生铁就是矿物C.矿物就是由化学元

11、素组成的化合物D.矿物在自然界富集起来时,就称为矿产【解析】矿物是具有确定化学成分、物理属性的单质或化合物,是化学元素在岩石圈中存在的基本单元。【答案】A2.若右图是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局部示意图,“”代表重熔再生作用,则分别表示()。A.岩浆岩;变质岩B.岩浆;岩浆岩B.变质岩;沉积岩D.岩石;岩浆【解析】“”代表重熔再生作用,则说明为各类岩石,为岩浆。【答案】D不同的岩石具有不同的成因,可能贮藏着不同的矿产资源。据此回答34题。3.贮煤岩层的岩石类型一般是()。A.侵入岩B.喷出岩C.沉积岩D.变质岩【解析】煤、石油分布于沉积岩地区。【答案】C4.花岗岩、砂岩和石英岩分别属于()。A.变质岩;

12、岩浆岩;沉积岩B.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C.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D.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解析】花岗岩属于常见的侵入岩;砂岩是以砂粒为主的沉积岩;石英岩是由砂岩变质形成的变质岩。【答案】D“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是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说也。”庄子对“彼此是非”的论述,说明万事万物都是相互联系的,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或直接转化,或间接转化,即“彼出于是”,也可由“此”及“彼”。据此回答56题。5.下列转化不能直接实现由“此”及“彼”的是()。A.岩浆岩岩浆B.沉积岩变质岩C.岩浆岩浆岩D.变质岩岩浆岩6.根据庄子的论述,各类岩石在“一定条件”下是

13、可以相互转化的。下列关于岩石转化的“一定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A.岩浆岩侵入作用变质岩B.沉积岩重熔再生新的变质岩C.岩浆喷出作用、冷却凝结侵入岩D.露出地表的变质岩外力作用沉积岩【解析】第5题,只有岩浆才能形成岩浆岩,已形成的岩石在外力作用下都可形成沉积岩,已形成的岩石在变质作用下都可转化为变质岩,各类岩石都可重熔再生成为新的岩浆。第6题,岩浆侵入作用侵入岩;岩浆喷出作用喷出岩;沉积岩或岩浆岩变质作用变质岩;变质岩或岩浆岩外力作用沉积岩;各类岩石重熔再生作用岩浆。【答案】5.D6.D二、综合题7.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箭头表示外力作用的是;表示变质作用的是。 (2)在

14、a、b、c中,a表示的岩石名称是,b表示的岩石名称是。 (3)在a、b、c中,可能有生物遗体存在的是,由岩浆冷凝而形成的是。 (4)简要说明岩石圈物质循环的过程。【解析】本题考查对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基本概念的掌握。由图示可以看出,c为岩浆,a为岩浆岩,b为沉积岩。箭头表示冷凝成岩,表示为外力作用,表示变质作用,表示重熔再生,其中b即沉积岩中可能有生物遗体的存在。【答案】(1)(2)岩浆岩沉积岩(3)ba(4)从图中可以看出,地球内部的岩浆,经上升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岩浆岩受到流水、风、冰川、海浪等侵蚀、搬运、堆积作用形成沉积岩;同时这些已形成的岩石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作用下发

15、生变质形成变质岩;各类岩石在地壳深处或地壳以下发生重熔再生作用,又形成新的岩浆,这就是岩石圈的物质循环。下图是八达岭长城照片,该段长城主要坐落在花岗岩侵入体上。读图,回答89题。8.图中指示山脊和山谷的分别是()。A.和B.和C.和D.和9.八达岭地区花岗岩从形成到出露所经历的地质过程依次是()。A.固结成岩风化剥蚀侵蚀搬运地壳抬升B.地壳抬升侵蚀搬运岩浆侵入风化剥蚀C.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剥蚀侵蚀搬运D.侵蚀搬运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固结成岩【解析】第8题,山脊是由两个坡向相反、坡度不一的斜坡组合而成的凸形地貌,山脊高于两侧;山谷是山脊之间的低洼部分,山谷低于两侧。第9题,花岗岩属于岩浆岩,是岩浆

16、侵入岩石圈上部形成的,后来地壳抬升,经风化、侵蚀、搬运等外力作用将其上部岩层除去才出露。【答案】8.D9.C10.青岛某中学学生利用国庆假期去野外进行岩石考察,他们通过多种方式收集到了许多关于岩石的图片(如下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的岩石是岩,其主要成分是。古诗“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描述了该岩石的主要用途是。 (2)纯白而致密的大理石又称汉白玉。泰姬陵就是用汉白玉建造而成的。汉白玉按成因分类属于岩,它是在条件下,由岩变质形成。因其色泽美观,被广泛用作和装饰材料。 (3)去黑龙江五大连池的同学带回了不少五大连池中的岩石

17、,这些岩石大部分都有气孔构造,请简述其原因。(4)湖南张家界红色地层中的岩石最有可能是岩(成因类型),判断的依据是。图中的岩石成因与其相似。 (5)青岛崂山“怪石”主要是岩浆岩中的岩,因其质地坚硬,不易被风化,常呈现圆滑而巨大的岩石形态。该岩石中的矿物颗粒大,易辨认,常见的矿物有、。(列举三种)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眼”。图中的岩石为石灰岩,其主要成分在初中化学中已学过。图中汉白玉是大理岩,是石灰岩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变质形成的变质岩。图中的五大连池是岩浆穿过沉积岩喷出地表形成的火山的火山口,因而其中的岩石为喷出岩(玄武岩等);由于岩浆喷出地表后迅速冷却凝固,其内部的气体来不及散发,而形成了气孔构造。图中的岩层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因而为沉积岩。图中的岩石多为球形巨石,岩体为一整体,判断其为花岗岩;组成花岗岩的矿物有石英、长石、云母等。【答案】(1)石灰CaCO3烧制石灰(2)变质高温高压石灰建筑(3)岩浆喷出地表后,迅速冷却,其内部的气体来不及散发,便冷凝形成了气孔。(4)沉积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5)花岗(侵入)石英长石云母11.我国在东海开发的春晓油气田,蕴藏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读该海域的地质构造垂直剖面图,回答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