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标准《轨道交通及枢纽防火设计标准》(征求_第1页
广东省标准《轨道交通及枢纽防火设计标准》(征求_第2页
广东省标准《轨道交通及枢纽防火设计标准》(征求_第3页
广东省标准《轨道交通及枢纽防火设计标准》(征求_第4页
广东省标准《轨道交通及枢纽防火设计标准》(征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广东省标准 DBJ/T 15-XX-2022 备案号 J XXXXX-2022轨道交通及枢纽防火设计标准Standard for fire protection design of rail transit and hub (征求意见稿) 2022-XX-XX 发布 2022-XX-XX 实施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发布本标准不涉及专利广东省标准轨道交通及枢纽防火设计标准Standard for fire protection design of rail transit and hubDBJ/T 15-XXX-2022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号:批准部门: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批准日期:202

2、2 年 月 日XXX出版社2022 XX前 言根据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发布<2020年广东省工程建设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粤建科函2020397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本标准。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与定义;3基本规定;4建筑防火分隔;5安全疏散;6消防给水与灭火系统;7防烟与排烟; 8火灾自动报警与校方通信;9消防配电与应急照明。本规范不涉及专利。本规范由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主编单位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广州地铁设

3、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轨道交通及枢纽防火设计标准编制组(地址:广州市越秀区环市西路204号,邮编:510010,Email:chenhuichang)本标准主编单位: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本标准参编单位: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 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 广东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有限公司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广州市设计院 广东省铁路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 刘崇权、王海兵、战营、苏烨、靳首杰、王颖、吴疆、罗燕萍、

4、陈惠嫦、王静伟、关耀东、刘丛胜、刘丽萍、熊晓锋、罗焰华、周梅、汪良、叶少丹、江刚、郭勇、陈贻龙、邱雷、邓孟仁、俞洋、陈欣燕、常煜、钟献荣、谭志昆、朱斌、于德涌、张俊瑄、邓学军、魏旭、利国炜、李爱东、郄雪刚、胡丰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员:目 次1 总 则12 术语与定义33 基本规定133.1 总平面布局133.2 既有线改造154 建筑的防火分隔164.1 一般规定164.2 铁路184.3 城市轨道交通194.4 公共交通枢纽235 安全疏散275.1 一般规定275.2 铁路275.3 城市轨道交通285.4 公共交通枢纽326 消防给水与灭火设施346.1 一般规定346.2 铁路346.3

5、城市轨道交通356.4 公共交通枢纽367 防烟与排烟378 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通信428.1 火灾自动报警428.2 消防通信439 消防配电与应急照明449.1一般规定449.2 城市轨道交通459.3公共交通枢纽46本规范用词说明49引用标准名录50 Contents1 General Provisions12 Terms and definitions33 Basic regulations133.1 General layout133.2 Renovation of the operated lines154 Fire compartmentation164.1 General re

6、quirements164.2 Railway184.3 Urban rail transit194.4 Public transport hub235 Means of egress275.1 General requirements275.2 Railway275.3 Urban rail transit285.4 Public transport hub326 Fire water supply and fire-fighting facilities346.1 General requirements346.2 Railway346.3 Urban rail transit356.4

7、Public transport hub367 Smoke prevention and extraction378 Automatic fire alarm and fire communication428.1 Automatic fire alarm428.2 Fire communication439 Fire power distribution and emergency lighting449.1 General requirements449.2 Urban rail transit459.3 Public transport hub46Explanation of Wordi

8、ng in This Code49List of quoted standards50IV1 总 则1.0.1 为保障公共交通运输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预防轨道交通、以及公共交通枢纽工程火灾,预防和减少火灾危害,制定本标准。【条文说明】1、 本标准作为轨道交通、以及公共交通枢纽工程防火设计、施工、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的设计标准。2、 轨道交通、以及公共交通枢纽防火设计必须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正确处理运输生产和安全、重点和一般的关系,从全局出发,统筹兼顾,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适用。1.0.2 本标准适用于广东省轨道交通、以及公共交通枢纽工程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防火设计。

9、【条文说明】1、 本规程中的轨道交通包括铁路(含城际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含市域铁路)两种形式,属于公共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交通枢纽包括轨道交通、城市综合服务两种功能设施的不同组合。2、 公共交通系统中的民用航空建筑物如航站楼、机场、机坪等,以及水运建筑物如邮轮码头、客运码头、海港、河港等建筑物中有关的轨道交通场所适用于本规程,其他场所的消防设计不包括在本规程内。1.0.3 一座换乘车站及相邻区间、一座综合交通枢纽的防火设计可按同一时间发生一次火灾考虑。【条文说明】1、 参考地铁设计防火标准GB51298, 根据国内外轨道交通工程中火灾的发生情况,综合考虑安全与经济等方面的因素,本条规

10、定一座换乘车站以及该车站的相邻区间、一座综合交通枢纽考虑同一时间内只有一处发生火灾。2、 综合交通枢纽从建筑空间组合上可分为一体化建筑和综合体组合建筑。当综合交通枢纽只有一座一体化建筑时,同一时间内按一处火灾考虑;对于由多座建筑组成的综合体组合建筑,当所有建筑实行统一消防管理,如设置集中消防控制中心时,则该综合体组合建筑按一次火灾考虑;当各建筑在空间与消防管理上均各自独立时,每座独立个体建筑按一次火灾考虑。3、 对于由多座建筑组成的综合体组合建筑,当存在关联或共享设施时,如盖板平台、消防车道或消防水池等,建议实行统一消防管理。1.0.4 轨道交通、以及公共交通枢纽工程,应在平面和竖向设计中统筹

11、考虑并合理确定不同形式与不同功能设施的位置、防火间距、消防车道、消防救援场地和消防水源等。1.0.5 公共交通枢纽中不同功能区域之间应采取防火分隔措施,但火灾信息应能互联互通。【条文说明】1、 当不同功能区域分设消防系统时,可按各自场所的用途、体积、高度、耐火等级、火灾危险性等因素确定安全疏散、防火分隔及室内消防设施的设计参数。对于规模较大的土建消防设施,如消防水池等,宜共用。1.0.6 轨道交通、以及公共交通枢纽工程的防火设计应符合本规程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并鼓励使用。【条文说明】1、 对于本规程有明确规定的内容,轨道交通、以及公共交通枢纽工程的防火设计应执行本规程。2

12、、 对于本规程未提及的内容,应依据国家和行业相关技术标准执行。城际铁路地下车站、地铁、轻轨等车站的消防设计执行地铁设计防火标准GB51298;城际铁路的地面及高架车站、其他铁路工程车站的消防设计执行铁路工程设计防火规范TB10063。地铁、轻轨的区间执行地铁设计防火标准GB51298;铁路及城际铁路的区间执行铁路工程设计防火规范TB10063和铁路隧道防灾疏散救援工程设计规范(TB 10020-2017)。3、 关于标准执行的时效性,可根据住建部建法函2012163号文,原则上按建设工程设计合同签订的时间为准;也可参考武消2018138号,按建设工程的消防设计文件施工图审查机构审查合格,或消防

13、设计文件消防部门受理或备案的时间为准,并鼓励使用。502 术语与定义2.0.1 公共交通 Public transport广义而言,公共交通包括民航、公路、水运、轨道交通等交通方式,狭义的公共交通是指城市范围内定线运营的公共汽车及轨道交通、公共自行车、渡轮、索道等交通方式。【条文说明】本标准公共交通只涉及轨道交通部分内容。2.0.2 轨道交通 Rail transit采用专用轨道导向运行的公共客运交通系统,包括铁路、城市轨道交通,是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2.0.3 铁路 Railway轨道交通的一种形式,包括客运铁路专线(含城际铁路)、货运铁路专线、客货共线铁路等轨道交通工具。【条文说明】本

14、标准只涉及客运铁路专线(含城际铁路)部分内容。2.0.4 城市轨道交通 Urban rail transit轨道交通的一种形式,包括地铁、轻轨、单轨、有轨电车、磁浮、自动导向轨道、市域快速轨道系统,是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条文说明】引自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规范的2.0.1。2.0.5 换乘站 Transfer station指两条及以上相同轨道交通形式(铁路或城市轨道交通)的线路进行换乘的车站。【条文说明】单线车站设置分属不同运行交路的多条股道时可按换乘站处理。如快慢线越行站,站厅建筑面积执行本规程4.3.3条规定时,一条运行交路可按一条线路计算。2.0.6 公共交通枢纽 Public

15、 transport hub主要指由多线或多形式轨道交通设施、城市综合服务功能设施集中布置的组合实体,其中由多线或多形式轨道交通设施组合的为一般交通枢纽;由一般交通枢纽与城市综合服务功能设施组合的为综合交通枢纽。枢纽综合体可由一到多座一体化建筑或单体建筑组成,包括换乘站、换乘枢纽和场站综合体。【条文说明】一般交通枢纽中,由相同轨道交通形式线路换乘的为换乘站(见2.1.5条);由多形式轨道交通形式线路换乘的为换乘枢纽。整体构架详见示意图(图1)。2.0.7 换乘厅 Transfer hall供乘客集散、在不同线路或不同交通形式之间进行转换、或具有乘车等候功能的场所。2.0.8 防火单元 Fire

16、 protection unit在建筑内部采用一定耐火极限的防火隔墙、楼板及其他防火分隔设施分隔而成,用于阻止火灾向同一建筑其余部分蔓延的局部空间。【条文说明】1、 参考广东省标准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技术规程DBJ/T15-150-2018第2.0.15条。2、 设于高大公共空间内的厨房、为旅客服务的办公室、设备用房等局部全封闭空间,具有高火灾荷载、人员流动小,有隔墙和防火门窗,但无独立疏散条件的特点,可视为一个防火单元处理。防火单元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参考国家标准电动汽车分散充电设施工程技术标准GB/T 51313-2018第6.1.5条保守确定。3、 防火单元火灾规模(热释放速率HRR

17、)喷淋有效时按2MW、喷淋失效时按6MW。图1 公共交通枢纽整体架构示意图2.0.9 疏散安全区 Evacuation safety zone火灾情况下,可用于人员安全疏散的室内或室外区域。疏散安全区包括以下三类:A类安全区:不存在灾害隐患,或灾害无法涉及的室内或室外区域。B类安全区:与着火区域设置防火分隔设施,疏散过程中经过的、能够提供确保人员全部撤离着火区域并疏散至A类安全区的过渡区域或场所。C类安全区:与着火区域未设置防火分隔设施,疏散过程中经过的、能够提供确保人员全部撤离着火区域并疏散至A类安全区的过渡区域或场所。火灾情况下,通过防排烟系统控制,形成不同区域之间的相对压差,使安全区内的

18、烟气温度、有毒气体浓度、可见度等均保持在人员安全的范围内。【条文说明】1、 疏散安全区是以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中2.1.4安全出口定义以及地铁设计规范GB50016中28.2.11条文说明为基础,结合轨道及公共交通枢纽工程特性与消防疏散流程,在保证人员疏散安全的前提下扩展得出,并根据其形式差异分为A、B、C三类。2、 A类安全区主要包括以下区域:1) 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规定的避难层、避难走道、室外地面、下沉式广场、天桥、连廊、平台及上人屋面;2) 下沉式广场四周开敞回廊2.8倍层高进深范围、首层架空层2.8倍层高进深范围;(图2、3)3) 地面带上盖车辆基地:盖下周边

19、2.8倍层高进深范围。(图4)4) 带上部物业开发车辆基地的轨行区,包括列车出入线区域、库前咽喉区、位于咽喉区的平交消防车道等。依据地铁防火设计标准(GB51298-2018)条文解释8.2.7“其他库外以轨行区为主的交通区域基本无可燃物,亦非人员长期居留场所,且空间高大,因此未要求设排烟设施。”,车辆基地的轨行区,无论位于盖下或地下,均可视为安全区。库前的平交消防车道也可视为在安全区内,只需与相邻的丁、戊类库房设置不小于库房净高20%的挡烟垂壁,不需采取其它特殊消防设计。(图5)5) 带上部物业开发的车辆基地,设置在非轨行区但满足上方顶板开孔率不小于消防车道面积的25%,且孔边距不大于60m

20、,均匀布置,具备自然通风条件的消防车道,无论位于盖下或地下,均可视为安全区。考虑到实际工程中存在开口与消防车道错位的情况,故要求消防车道开孔中心与消防车道的距离不应大于盖下该区域层高的2.8倍。(图6、7、8、9)3、 B类安全区位于着火区域与A类安全区之间,如:1) 当站厅设备区发生火灾时,紧急疏散通道及站厅公共区为安全区;(图10)2) 当站台设备区发生火灾时,站台公共区、轨行区走道及联系上层的封闭楼梯间为安全区;(图11)3) 双线隧道或单洞双线+中隔墙隧道,当设置联络通道时,通道防火门后区域及对侧隧道可作为临时安全区;当设置紧急出口时,防烟前室及疏散楼梯间可作为安全区(图12)4) 换

21、乘车站不同线路站台公共区不能互为疏散的安全区;(图13、14、15)5) 地面带上盖车辆基地,不满足上述2-3)、4)条的盖下消防车道,当其与库房之间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h的防火分隔,并设置机械排烟措施时,可作为库房发生火灾时的疏散安全区;(图16)6) 地下车辆基地,消防车道与库房之间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h的防火分隔措施,且消防车道满足自然通风条件,或设置机械排烟设施时,可作为库房发生火灾时的疏散安全区。4、 C类安全区位于着火区域与A类安全区之间,结合火灾位置,在满足控烟的条件下,包括如下:1) 站台发生火灾时,站厅(转换厅)为安全区;(图17、18)2) 站厅发生火灾时,站厅对外的通道为

22、安全区;(图19)3) 对于深埋车站(超过3层或站台埋深超过21米的车站),当站台发生火灾时,站台层以上的空间为安全区;(图20)4) 城市轨道交通单线隧道,当隧道设置纵向排烟时,上风侧可作为安全区。5) 地面带上盖车辆基地,设置于轨行区之外且不满足自然通风条件的消防车道,当与邻靠戊类库房一侧采用不小于库房净高20%的挡烟垂壁,且针对消防车道设置机械排烟设施时,可作为戊类库房发生火灾时的疏散安全区。图2 A类安全区示意图a图3 A类安全区示意图b 图4 A类安全区示意图c图5 A类安全区示意图d 图6 A类安全区示意图e 图7 A类安全区示意图f 图8 A类安全区示意图g 图9 A类安全区示意

23、图h图10 B类安全区示意图a图11 B类安全区示意图b图12 B类安全区示意图c图13 疏散安全区示意图d图14 疏散安全区示意图e图15 B类散安全区示意图f图16 B类安全区示意图g图17 C类安全区示意图a图18 C类安全区示意图b图19 C类安全区示意图c图20 C类安全区示意图d2.0.10 地下车辆基地 Underground vehicle base车辆(包括铁路动车、客车)基地室内地面低于室外设计地面,室内地面低于室外设计地平面的平均高度大于该层平均净高 1/2 者。图21 地下车辆基地示意图2.0.11 下沉式车辆基地Sunken vehicle base 车辆(包括铁路动

24、车、客车)基地室内地面低于室外地面,室内地面低于室外地平面的平均高度大于该层平均净高 1/3且不大于1/2者,车辆基地外环消防车道上空的连桥覆盖率不大于25%,可视作地面车辆基地。图22 下沉式车辆基地示意图2.0.12 专用防、排烟风机 Special smoke prevention and exhaust fan风机不兼顾其它功能,且防排烟管路系统独立设置,不与其它通风系统合用,仅用于火灾时排烟或防烟的风机。【条文说明】:如城市轨道交通车站通风空调大系统的排烟风机,虽然不兼顾其它功能,但与通风空调系统合用管路,不属于专用防、排烟风机。2.0.13 场站综合体 Transport comp

25、lex以轨道交通场站为核心,构建轨道交通场站与相关设施布局协调、交通设施无缝衔接、地上地下空间充分利用、轨道运输功能与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有机衔接的枢纽综合体。当轨道交通功能设施只有车站时为车站综合体;当轨道交通功能设施只有车辆基地时为车辆基地综合体。【条文说明】按地铁的常规做法,车辆基地加上盖物业开发时为车辆基地综合体;车站加物业开发时为车站综合体;当既有车辆基地又有车站并进行物业开发时为场站综合体。详见图1。3 基本规定3.1 总平面布局3.1.1 枢纽综合体从建筑空间组合上可分为一体化建筑和综合体组合建筑。一体化建筑中不同功能区域之间应采取防火分隔措施;综合体组合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应符合现行

26、国家标准建筑防火设计规范 GB50016的有关规定。【条文说明】1、 枢纽综合体从建筑空间组合上可分为一体化建筑和综合体组合建筑,当枢纽各形式、各功能组合在一座建筑内,为一体化建筑;当枢纽由多座单体建筑组合而成,称之为综合体组合建筑。2、 带上盖车辆基地盖上与盖下建筑之间采用不少于3h的楼板分隔,各自设有安全出口及消防车道,参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附录A.0.14的要求,盖上盖下建筑可分别计算各自的建筑高度。图23 (车站综合体)一体化建筑示意图图24 (段场)综合体组合建筑示意3.1.2 甲、乙类火灾危险性的生产区域和存储甲、乙类物品的库房不应设置在车辆基地盖板范围内。3.1.3

27、带上盖车辆基地消防控制室宜设在盖板范围外,当需设置在盖板范围内时,应设置在盖下周边2.8倍层高进深范围内或能使消防控制室安全出口直通A疏散安全区。【条文说明】本条参照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8.1.7条,消防控制室设置的位置应便于安全进出。由于车辆基地盖下区域面积较大,消防控制室一旦设在盖体内部,发生火灾后救援人员不易迅速到达进行操作控制,因此提出了此条要求。困难情况下确需设置在盖体内部时,应设置在A类安全区边缘,并确保边缘位置不受近远期物业开发的影响。3.1.4 车辆基地的停车库、列检库、运用库、联合检修库及物资总库周围应设置环形消防车道。当库房总宽度不大于75m时,可沿

28、库房的一条长边设置不少于7m宽的消防车道,该消防车道应连接不少于两处出入口或设置尽端回车场,回车场的面积不应小于15mx15m。【条文说明】1、 在现行国家标准地铁设计防火标准GB51298对消防车道设置要求的基础上,补充明确环形车道与单边车道的宽度要求,其中单边车道宽度为7m主要是考虑消防车会车空间的需求。2、 对于一些设置在咽喉区或车辆基地环形消防车道以外建筑规模较小的生产建筑,如调机工程车库、洗车库、污水处理站,干式牵引变电所,可设置宽度不少于4米的消防车道,尽端式消防车道应设置回车道或回车场。图25 车辆基地消防车道示意图3.1.5 铁路高架进出站平台的交通匝道引桥上应设置消防、救护和

29、抢险通道,且高架平台和交通匝道引桥下的地面层附近,宜设置灭火救援场地,灭火救援场地应与消防车道直接连接,其尺寸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的规定。【条文说明】参考城市道路工程技术规范GB51286-20184.1.7条,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 年版)7.2条。设置消防救援场地主要用于交通匝道引桥上自燃汽车及人员的救援。3.2 既有线改造3.2.1 既有轨道交通、以及公共交通枢纽运营线路的延伸扩建工程,应执行现行规范。3.2.2 不改变原有车站功能和使用性质时,可按原车站设计时所依据的防火标准进行设计。【条文说明】结合地铁的建设情况,不改变原有车站功能和使用性

30、质的改造可以包括以下内容的一项或多项:  1)设备区房间使用功能调整;2)设备区与公共区局部区域互换;3)站厅公共区内部付费区与非付费区的边界调整,或局部设施(如售票机、便民设施、小商铺等)移位;4)站厅公共区闸数量变化或移位;5)在满足原规范基础上增减楼扶梯、内部通道数量;6)土建规模及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调整范围在5%内,且调整后不超过原规范限制范围;7)在原建筑布局上重新装修。12.2.3在既有站厅范围的商铺改造,执行原有规范,且不应增加商铺规模,移动位置时需满足不应设置在乘客疏散区域内的要求。3.2.3 既有站加入新换乘线路的改造时,应遵循下列原则:1 改造后仍属于既

31、有线路的区域,可按原车站设计时所依据的防火规范进行设计。2 改造后属于新建线路的区域,应按现行的防火规范进行设计。3 改造后既有线路区域与新建线路区域连通成公共空间时,应按现行的防火规范进行设计。当既有线路区域与新建线路区域设置防火分隔时,可按原车站设计时所依据的防火规范进行设计。4 局部设备迁改后归既有线路使用,设备系统按原车站设计时所依据的防火规范进行设计;设备迁改后为新建线路使用,设备系统应按现行的防火规范进行设计。3.2.4 车站改造不宜改变原车站的防烟分区;如改变原车站防烟分区的范围,应按改造后的防烟分区面积改造相对应的排烟系统。3.2.5 改造范围内房间疏散门的宽度、数量、防火构造

32、要求以及装修材料的选用等,应符合现行规范的规定。3.2.6 既有站的改扩建工程(如扩大车站规模、增设出入口通道等)中的新建部分,应按现行规范设计。当新建部分与既有站连通成公共空间时,可按3.2.3执行。3.2.7 地面工程的加层改建,应符合以下要求:1 面积不超过建筑屋面面积的 1/4 的加层平面,如加建后建筑的总体高度没造成建筑防火分类改变的,加建部分应按现行规范进行设计。2 面积超过建筑屋面面积 1/4 的加层平面,应按现行规范的要求对总体建筑进行改建设计。3 改扩建工程不得影响交通运输生产和非施工区的防火安全,需要拆建既有消防设施时,应设置确保施工期间交通运输生产和非施工区消防安全的临时

33、设施。4 建筑的防火分隔4.1 一般规定4.1.1 防火分隔是用于防止火灾蔓延至相邻区域而采用的设施,根据设置形式可分为I、II、III三类,其中I类采用固定的实体防火分隔措施;II类采用活动的防火分隔措施;III类采用虚拟空间进行防火分隔。【条文说明】1、 I类防火分隔主要包括防火墙(隔墙)、防火门、防火玻璃、楼板、防火隔间等设施;II类防火分隔主要包括防火卷帘、水幕、高压细水雾等设施,火灾时通过手动或电动启动使用;III类防火分隔主要为防火隔离带,通过设置的安全区域来实现相邻区域的防火分隔。2、 随着轨道交通的网络化发展,车站、车辆基地等轨道交通设施的规模不断增大,行车安全与客流组织的要求

34、越来越高,防火隔离的设置形式需结合建筑空间设计提供多样化的选择。3、 在城市轨道交通地下车辆段(场)防火分隔型消防水系统研究专题研究及专家评审意见的基础上,参考目前的实际案例,利用高压细水雾系统作为B类防火分隔措施。4.1.2 应优先采用I类防火分隔;当I类防火分隔影响行车安全或客流组织时,在不降低消防安全的前提下可采用II类防火分隔;当I、II类防火分隔受条件影响均无法采用时,经专家论证后可采用III类防火分隔。4.1.3 盖板下方轨道交通车辆基地建筑的耐火等级均不应低于一级。【条文说明】参考地铁设计防火标准GB51298对地下车辆基地用房的耐火等级应为一级提出要求,由于带上盖车辆基地内部自

35、然通风、采光条件较差,因此对盖板下方车辆基地建筑的耐火等级提高了要求。4.1.4 为轨道交通工程牵引负荷供电的变电所宜独立建设,确需与车站等其他建筑结合建设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变电所内不应设置与变配电无关的其他功能场所,且应至少有一侧外墙不与其他建筑相邻;2 应与结合建设的相邻区域划分为不同的防火分区,并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4.00h的防火墙和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的楼板作为防火分隔,作为不同功能区域防火分隔的楼板不应开设洞口;3与相邻区域之间的隔墙上不应设置连通口,确需局部连通时,应采用防火隔间的方式进行连通。4变电所内的油浸变压器、充有可燃油的高压电容器和多油开关等火灾危险性较大的设施

36、不应布置在人员密集场所的上一层、下一层或贴邻。当确需布置在人员密集场所的上一层、下一层或贴邻时,应采用降低其火灾或爆炸危险性的措施。5 当变电所内设置消防控制室时,应设在地面或地下一层,并宜靠外墙布置,且附近应有直通室外的出入口;6 当变电所设于地下时,每个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不应大于1000m2,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不应大于2000 m2;当局部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其增加面积可按该局部区域建筑面积的1.0倍计算。7 与结合建设的相邻区域不应共用疏散设施,变电所的疏散楼梯和安全出口、房间疏散门的设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的规定,疏散楼梯、消防电梯宜直通室外,当受

37、地面条件限制无法直通室外时,应采用避难走道、扩大前室等满足疏散要求的空间进行转换;8主变压器室附近的地面应设置应急救援入口。9电缆隧道入口处、电缆竖井的出入口处、电缆头连接处、二次设备室与电缆夹层之间,均应采取防止电缆火灾蔓延的措施。10变电站的变压器应设置能贮存最大一台变压器油量的事故储油设施。当地下变电站采用水喷雾或细水雾消防时,油浸主变压器事故储油设施容量应能容纳最大一台变压器的事故排油量以及消防水量。【条文说明】本条款中的变电所是指将电力系统中上级变电站通过架空线路或高压电缆敷设等方式将传输而来的高压电变换成为轨道交通工程牵引负荷供电的变电所,铁路工程中一般称为牵引变电所,城市轨道交通

38、工程中一般称为主变电所,电压等级一般为110kv或220kv,变压器形式包括干式变压器、油浸式变压器和气体绝缘变压器等。参考35kV-220KV城市地下变电站设计规程(DL/T5216-2017)中的第2.0.2条、第6.1.6条和铁路工程设计防火规范TB10063-2016中第6.2.2条,当变电所采取妥善的防火措施后,可与车站或其他建筑结合建设。珠三角地区经济发达,特别是广州、深圳等城市土地资源稀缺,轨道交通线路引入城市建成区时,变电所选址困难,本条旨在充分利用车站自然形成空间,节约土地资源,缓解变电所选址困难的问题。第1款中要求至少有一侧外墙不与其他建筑物相邻,是为让变电所位于结合建设的

39、工程边缘,通过合理的平面布置,降低其发生火灾后的危险性。第2款中的防火墙和楼板均应满足其任意一侧受到爆炸冲击波作用并达到设计压力时,均能保保证墙体和楼板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并满足防爆要求;第3款中防火隔间的墙体、楼板及防火门也应满足防爆要求。第4款中降低火灾或爆炸危险性的措施包括当不限于在人员密集场所上下或水平之间设置结构夹层,避免直接贴临;提高相应部位的结构抗暴和耐火性能。第5款中的 “人员密集场所”,即我国消防法定义的人员密集场所。防火隔间应满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的相关要求。规定是针对本条所指的变电所一般均无人值守,因此不强制要求变电所内设置需要人员值守的消防控制室。无人值守的变

40、电所应设置消防监控设备,并应与结合建设的车站或临近车站的消防设备联动。在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技术规定重点研究技术专题牵引变电所与车站合建专题及专家咨询会意见(2021年1月27日)的基础上,研究扩展的得出本条文4.1.5 通信、信号、信息、灾害监测房屋、电力牵引供电及电力设备房屋的上方不应布置水泵房、冷冻机房、水箱、水池、厕所、洗浴间、厨房或其他经常积水场所。4.1.6 水泵房、厕所、盥洗室、茶水间、清扫用房等房间面积可不计入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当土建风道与相邻设备房之间采用防火墙及甲级防火门分隔时,风道的面积可不计入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条文说明】1、 当安装风阀的墙将风道公共区同层与设备房

41、进行分隔,可将安装风阀墙作为风道与设备房防火分区的分界点,同时满足与风道相邻的防火分区的墙为防火墙,风道的面积可不计入防火分区积。2、 该条文也适用于地下车站自然形成空间物业开发空间。4.1.7 枢纽综合体中,车站站台及站场的上方建筑物或构筑物采用钢结构时,距轨面12m以上可采用无防火保护的金属构件。【条文说明】参考铁路工程设计防火规范TB100632.0.4条,地上车站参照执行。4.2 铁路4.2.1 轨道交通枢纽的高架车站综合体组合建筑中,非交通功能场所设置在车站高架桥下或临近轨道高架桥时,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不低于1.50h的不燃烧体屋面板及乙级防火门窗与车站分隔。

42、【条文说明】参考铁路工程设计防火规范TB100633.1.5、3.1.1条,“临近”是指不满足防火间距的距离。4.2.2 在铁路高架桥下的餐饮场所,应采用无明火作业。【条文说明】参考铁路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TB100636.1.4 条。4.2.3 行李(包裹)、邮包用房的消防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 行李(包裹)库、邮包库独立建设时,其消防设计按作业型物流建筑执行有关厂房的规定。【条文说明】行包库、邮包库内装卸、分拣作业频繁,且存放时间一般不超过72h,否则,将收取高额保管费,参考物流建筑设计规范GB51157中的3.0.1条,行包库、邮包库可视为作业型物流建筑。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

43、018年版)8.3条的条文说明,邮政建筑 按丙类厂房考虑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例如,广州站枢纽的到达行包库、邮包库均是独立 建设,但出发行包库是与候车室、售票室合建的。2 当行李(包裹)库、邮包库与车站站房及其他功能场所合建时,建筑面积不大于500 m² 者、其消防设计可按车站的附属库房执行民用建筑的规定;建筑面积大于500 m²者、按作业型物流建筑执行丙二类厂房的规定。【条文说明】参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 2018年版第5.4.2 条、8.3.2条。3 行李(包裹)库、邮包库应划分为独立的防火分区,且站房公共区不应与行李(包裹)库、邮包库上下组合设置。【条文说明

44、】参考铁路工程设计防火规范TB10063第6.1.5条。4 行李(包裹)库、邮包库应釆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h防火隔墙和1.5h的楼板与其他部位分隔,隔墙上的门应釆用甲级A类隔热防火门,且应向外开启并保持常闭状态;当隔墙上需要设置货物运输连廊时,应在隔墙上设置防止火灾在相邻建筑蔓延的分隔措施。【条文说明】参考物流建筑设计规范GB5H57-2016第15.3.8条。5 设置充电设施行包和邮包电动牵引车库应符合国家标准电动汽车分散充电设施工程技术标准GBT 51313-2018;不设置充电装置的插电式牵引车库按丁类仓库设置消防设施。【条文说明】行包、邮包电动牵引车为低速电动车,广东省标准电动汽车充

45、电基础设施建设技术规范 DBJ/T15-150-2018第 2.0.1 条不适用。6 行包、邮包用房的其他防火设计要求执行民用建筑的规定。4.2.4 线下式车站站房(含设备区)的屋顶作为技术夹层安装机电设备时,应设置耐火极限不小于2.0h的防火隔墙和甲级防火门等防止火灾向站台、站厅蔓延的措施。【条文说明】1、 轨道交通车站站房位于车站站台的正下方时, 又称为桥式站房。 图26 线下式站房示意图2、 线下式车站常在轨道梁下的设备区屋顶安装通风空调、给水、电力等机电设备,虽然设备区屋顶区域四周敞开,但考虑立面装饰安装格栅百叶后,实际上已形成了设备技术夹层,应设置必要的防火分隔,但可不按防火分区划分

46、、不计建筑面积。参考铁路旅客车站设计规范TB10100-2018第3.2.4条。4.2.5 铁路旅客进出站闸机旁,可设置人工开启关闭的应急疏散口,净宽不小于0.90m。4.3 城市轨道交通4.3.1 地下车站内设置的商铺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出入口通道内严禁设置商铺。2 每个防火分隔区的商铺总面积不应大于100,或每5000范围内的商铺总面积不应大于100,单处商铺的建筑面积不应大于30;4.3.2 地下车站的站厅在满足疏散要求的前提下不做防火分隔,面积超过5000的站厅净高宜不小于5m,面积超过10000的站厅净高宜不小于5.5m。【条文说明】地下车站站厅疏散需满足以下要求:任一点

47、到安全出口的最大疏散距离不应大于50m,每线出入口不少于两个。4.3.3 在站厅公共区布置的集中商业等非轨道交通功能场所,除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地铁设计防火标准GB51298的相关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 当采用通道连通时,通道与商业的防火分隔耐火极限应不低于3.00h;2 当多个通道并列设置时,通道与商业的防火分隔耐火极限应不低于3.00h;通道之间的防火分隔设施耐火极限不应不低于2.00h,通道数量不应多于三条。3 连接通道内应设置2道分别由地铁和商业等非地铁功能的场所控制且耐火极限均不低于3.00h的防火卷帘。【条文说明】1、 防火分隔设施应采用I类防火分隔或防火卷帘。当采用玻璃进行分

48、隔时,应为I类防火玻璃,并满足相应的耐火极限要求。2、 连接通道内的2道防火卷帘的设置间距不限。地铁或商业等非地铁功能场所发生火灾时,由其控制相邻的防火卷帘关闭。关闭后通道如处于火灾区,则距离最近疏散安全区的距离不得大于50m;如处于无火灾区,则疏散距离不限。图27 车站与商业连通时防火分隔措施示意图4.3.4 车站不同层公共区之间设置除上下楼梯或扶梯的开口外的其它连通洞口时,应满足以下要求: 1 当不同层站台之间设置其他上下连通的洞口时,连通空间应设置防火分隔。2 站台层与站厅层之间除上下楼梯或扶梯的开口外,不宜设置其他上下连通的洞口。确需设置其它连通洞口时,应满足5.3.8的疏散要求。3

49、当不同层站厅之间设置其他上下连通的洞口时,各层站厅应独立疏散,连通洞口可不设置防火分隔。【条文说明】1、 不同层站台之间的防火分隔宜在上一层站台洞口的周边实施。2、 疏散要求详见5.3.8安全疏散,以及防排烟、疏散指示等章节。当满足疏散要求时,站厅与站台之间的连通洞口可不设置防火分隔;当不满足疏散要求时,站台层应设置其它安全出口。4.3.5 地下车站采用通道换乘时,换乘通道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地铁设计防火标准GB51298的要求,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换乘通道内不应布置商铺及其他非地铁功能设施。  2 当换乘通道未设置直通室外安全出口时,换乘通道仅作为正常情况下的客流通行,不应作为车

50、站火灾的疏散通道。3 换乘通道两端与车站的连通处应设耐火极限不低于 3.00h 的防火卷帘分隔,每幅卷帘的宽度不应超过10m。当车站火灾时,通道与车站相邻的防火卷帘关闭。【条文说明】1、 换乘通道内除通行人员外,不存在其它的滞留火灾隐患,不考虑自身发生火灾,但要考虑相邻车站火灾时通道内乘客的疏散,疏散长度可不限。当车站发生火灾时,通道与火灾车站相邻的防火卷帘应关闭,通道内的乘客向另一端的车站疏散。2、 防火卷帘的设置位置可按其关闭后,与公共区的连通区域按公共区统一处理,保证最远点疏散距离不大于50m控制。3、 当无法设置对外安全出口时,换乘通道的总长度不宜超过300m。4、 地下车站采用通道换

51、乘时,换乘通道可以连通不同线路车站之间的站厅与站厅、站厅与站台、站台与站台,均可按本条的规定执行。图28 换乘通道防火隔断示意图4.3.6 地下车站采用节点换乘时,在下层站台的通道或楼扶梯口处可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h的防火卷帘分隔,其它部位应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2h的防火隔墙;通道与下层站台的防火分隔处应同时设置宽度不宜小于0.9m开向下层有效站台的逃生门,换乘节点的疏散距离不限。【条文说明】1、 节点换乘车站的站台与站台间换乘通道,受上层站台使用空间的影响,较难设置防火卷帘;而且考虑到上层站台火灾的烟气不会进入朝下的通道,不影响通道内的疏散安全,因此参照地铁设计防火标准GB51298第4.2.

52、6条,仅要求在下层站台与换乘通道之间设置防火分隔。2、 仅作为正常情况下的客流通行,不作为车站火灾的疏散通道。换乘通道内除通行人员外,不存在其它的滞留火灾隐患,因此不考虑自身发生火灾,但要考虑相邻车站火灾时通道内乘客的疏散,疏散距离可不限。3、 当下层车站发生火灾时,防火卷帘关闭,通道内乘客向上层车站疏散;当上层站台火灾,防火卷帘关闭,换乘通道内乘客就近疏散,即可通过逃生门可向下层车站疏散,也可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向上层车站疏散。图29 换乘节点防火隔断示意图4.3.7 利用地下车站主体自然形成空间作地下空间开发,当在开发空间的出入口通道与主体之间设置防火分隔时,位于主体外侧的出入口通道可不计入

53、所属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条文说明】当主体外侧的出入口通道满足自然排烟条件时,可设置为敞开楼梯间,当不满足自然排烟条件时,设置为封闭楼梯或防烟楼梯间。图30 车站自然形成空间物业开发区示意图4.3.8 车站车控室观察窗防火墙上的窗口应采用固定式甲级防火窗,防火窗的玻璃应采用A类防火玻璃,耐火极限不低于1.5小时。4.4 公共交通枢纽4.4.1 公共交通枢纽中严禁设置娱乐、演艺等场所。换乘厅、共享厅、城市通廊等公共空间内设置餐饮、商品零售点等商业设施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每个防火分区内的商业设施总面积不应大于防火分区面积的5%。2 每间商业设施的建筑面积不应大于100 m²,连续设

54、置时,总建筑面积不应大于500 m²;当大于500 m²时,应采用宽度不小于8m的间隔进行分隔。3 每间商业设施的建筑面积大于20m²时,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和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50h的顶板与相邻区域进行分隔,相邻设施之间应在面向公共区一侧设置宽度不小于2.0m的防火隔墙或A类防火玻璃。4 当商业设施内设置餐饮服务时,需设置独立油烟处理系统,且不得有明火作业。5 每间商业设施建筑面积不大于20m²,且与相邻商业设施或其他功能用房之间的间距大于8m时,可不采取防火分隔措施。6 单侧设置商业设施时,外面向人员通行一侧的通道宽度宽度不不应小于6.0m,双侧设置商业设施时,人员通行通道宽度不应小于9m。7 每间具有封闭维护结构的商业设施内,均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条文说明】本条参考铁路工程设计防火规范TB10063-2016,规定了公共交通枢纽中公共空间内设置商业设施的防火要求。4.4.2 综合交通枢纽的铁路车站公共区应为独立防火分区,可采用防火隔离带进行防火分隔,防火隔离带应满足以下要求:1、每个防火分隔区域面积不大于5000 m²,2、防火隔离带的宽度应经计算确定3、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