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联合学院模式下现代学徒制探索与实践(浙江)._第1页
行业联合学院模式下现代学徒制探索与实践(浙江)._第2页
行业联合学院模式下现代学徒制探索与实践(浙江)._第3页
行业联合学院模式下现代学徒制探索与实践(浙江)._第4页
行业联合学院模式下现代学徒制探索与实践(浙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国家骨干高等职业院校 汇 报 大 纲学 院 办 学历 程 与 概 况联 合 学 院创 建 与 实 施校 企 合 作思 考 与 实 践现代学徒制探 索 与 创 新今 后 办 学发 展 与 展 望01ITEM02ITEM03ITEM04ITEM05ITEM2015年8月 教育部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1958年浙江省建筑工业学校2002年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2006年教育部优秀教学评估2010年浙江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2012年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单位01 学院办学 历程与概况杭州钱塘江畔校园占地面积 522亩校园建筑面积 20.43万m2在 校 生 8203人教 职 工 439人校外兼职教师 59

2、4人实验设备 8200余万元图书资料 70余万册国家骨干建设专业 省级重点专业省级优势专业省级特色专业 中外合作专业 01 学院办学 历程与概况建筑工程技术 建筑经济管理园林工程技术 楼宇智能技术建筑工程技术 建筑经济管理工 程 监 理 园林工程技术 建筑设计技术 建筑装饰技术市政工程技术 楼宇智能技术房地产经营与估价建设设计技术 楼宇智能技术融入行业紧贴市场结构合理2个4个7个2个01 学院办学 历程与概况 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 1个,省财政支持实训基地2个,实验实训室76个 校外实习基地513家,其中紧密型校外实习基地100家课堂就教什么 实训就练什么职业岗位做什么 02 校企合作 思考与

3、实践学 校 有 实 力 教 师 有 水 平 学 生 有 质 量服 务 有 平 台 社 会 有 声 誉 文 化 有 特 色计 划 可 控 性 用 人 可 知 性感 情 可 亲 性发 展 可 塑 性 文 化 可 融 性 量身定制培养人才 结合发展培养员工 科技引领助推发展 提供团队提升理念 搭建平台文化共融真实的需求信息丰富的教学资源先进的管理理念充足的实践平台前沿的工程技术企业为什么选择您合作企业为什么愿共同育人企业能给学校带来什么学校能为企业贡献什么2.1 校企合作 思考点2.2 校企合作 着眼点 转变服务态度 拓展合作深度 扩大合作维度 提升合作信度 提高合作效度从被动向主动 转变从形式向内

4、涵 转变从单一向多元 转变从感情向制度 转变从服务向增值 转变2.3 校企合作 着力点构建合作组织体系三层架构政府引导开放融通一体多元解决体制机制不健全双主体共同育人培养专业特需人才多元化联合办学满足中小企业需求一体化专业建设提升专业服务能力 “1+1”校企合作学院 “1+1+X” 行业联合学院 “1+X”专业发展联盟 亚厦装饰学院 绿城物业管理学院 五洲管理学院 金都绿色建筑联合学院 浙江省建筑业行业联合学院 浙江省装饰幕墙行业联合学院 浙江省智慧城管行业联合学院 浙江省建设监理行业联合学院 建筑经济专业发展联盟 楼宇智能专业发展联盟 园林工程专业发展联盟创新“1+”办学模式2.3 校企合作

5、 着力点解决合作模式不完善职业技能教学 建筑人文教育 顶岗就业能力 创新发展能力 融合融合专项能力训练综合能力训练顶岗能力训练学校专业教师企业能工巧匠 课程教学内容职业资格标准 课堂知识传授工程实境教学 对接对接对接优化233人才模式2.3 校企合作 着力点解决培养目标不到位39.63%高级职称教师占比硕士以上学位教师占比双师素质教师占比专任教师中具执业资格聘用兼职教师45.80%72.52%96.56%105人594人54.38%76.89%64人245人 建设后建设前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国家一级注册建造师国家注册监理工程师国家注册造价工程师国家注册执业资格教师 105人

6、占专任教师比 40%百名学院教师下企业百名企业专家上讲台专业带头人 互派结对 28:28骨 干 教 师 互派结对 75:75专兼教师 互派结对校企联合 共同培养 实施双百工程解决师资水平不匹配2.3 校企合作 着力点首创智慧建筑工场智能工程项目现场虚实一体综合实训打造远程空中课堂打造虚拟植物园国内一流建筑智慧实训工场技术联手 标准引领 资源根植核心引领 创新设计 联合攻关 2.3 校企合作 着力点解决教学保障不给力专业对接产业、课堂联系工地、教材融合实例、实习积累经历 职业成长氛围联合考核多方评价校企联合考评内容建立浙江建设行业推进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若干意见、校企合作双师互聘互评制度、校内外实验

7、实训基地管理办法等 10 项制度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实验实训基地、师资队伍建设、毕业实践、顶岗就业等校企联合考评制度解决质量评价不符实2.3 校企合作 着力点03 联合学院 创建与实施“1+1+X”行业联合学院05 “1+1” 校企合作学院0301“1+X”一对多合作办学 订单办学闭门办学02043.1 行业联合学院缘起省级行业协会行业协会各中小型企业学 院 “1+1+X”行业联合学院:建设主管部门指导下,以行业协会为主体、 学院主导、协会下属企业参与组成的办学联合体 培养方向设置紧贴发展需求强化办学主体会长担任院长多元协同办学三方共同出资学生岗位经历协会证书认定3.2 行业联合学院内涵行业

8、协会校企合作联盟学 院人 才 需 求项 目 提 供员 工 培 训办 学 条 件教 学 资 源办 学 品 牌联 合 评 价 质 量双 向 择 优 选 择 就 业提 供 高 素 质 人 才行业专家师资选拔机制课程课题研发联动机制访问工程师培养机制示范实习基地培育机制企 业 顶 岗 实 习提 供 就 业 岗 位人才培养模式方式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专业教学团队组建研发服务团队组建校 内 实 验 实 训共同实施人才培养共同推动行业发展行业联合学院理事会企业1企业2企业3.3.3 行业联合学院运行创新模式政行校企一体育人填补空白建筑行业特需人才破解瓶颈订单式办学持久性局限拓展空间学生自主选择机会搭建平台教师成

9、长发展通道 3.3 行业联合学院创新04 现代学徒制 探索与创新构建现代职教体系的需要服务建设行业升级的需要深化校企合作内涵的需要提升学生就业质量的需要行业企业需求为定位指向 多元主体协同 为办学模式运行机制完善为中心内容职业能力发展为培养目标04 现代学徒制 探索与创新职业岗位标准为过程导向身份证书融合为主要特征凸显“建筑+”特色培养特殊专业急需人才积极拓展 特需专业对接转型 长线专业做深做精 特色专业做优做强 骨干专业建筑工程技术 建筑经济管理园林工程技术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工程监理 建筑装饰工程技术 房地产经营与估价 建筑设计技术等计算机 智慧城管会 计 建筑会计与审计 文 秘 建筑文秘与

10、档案管理 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 建筑工程技术 建筑工程技术 建筑装饰工程技术 (国际工程方向) (BIM技术方向)(建筑幕墙方向)ABCD专业设置与行业需求对接04 现代学徒制 探索与创新签订准员工培养合同签订学徒制培养三方协议确保学生双重身份与权益学 校学 生企 业学生进行顶岗实习校企合作洽谈会现场三方协议书学生身份与员工身份对接04 现代学徒制 探索与创新职前工学交替 职后发展规划04 现代学徒制 探索与创新培养模式与员工发展对接 校企共建“场中校” 学生在工地现场教学在现场教室进行理论学习 成立“场中校”技术研究中心以真实工作项目为载体以真实施工现场为课堂以技术骨干为教学主体以现场操作技能

11、为标准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宗旨构建多方联动“场中校”人才培养基地项目即教材现场即课堂师傅即教师操作即考试学习即创新04 现代学徒制 探索与创新教学课堂与项目现场对接双师同堂教学双导师指导一个学生 双导师指导一个课堂 双教师授课04 现代学徒制 探索与创新专任教师与能工巧匠对接 搭建访问工程师流动站双主体联合培养项目化团队运作多元化锻炼目标 创建访问工程师流动站7个 省教育厅第一批高职院校教师培养培训基地 省教育厅访问工程师校企合作项目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 访问工程师研究项目通过省教育厅验收创新特色制度保障体系 分层选派对象项目进站管理 联合评价激励主要举措04 现代学徒制 探索与创新企业锻炼与社会服务对接实现毕业双证 + 实践经历认可 通过高职学历教育与技工教育融合培养,引进企业技术技能人才评价标准化体系建设,创新职业教育培养质量和教学业绩评价机制,校企共同制订实施“双证书”融合的人才培养方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