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选用小儿退热药_第1页
合理选用小儿退热药_第2页
合理选用小儿退热药_第3页
合理选用小儿退热药_第4页
合理选用小儿退热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合理选用小儿退热药发热即体温异常升高,是病毒、细菌感染或其他疾病引起的常见症状。国外有研究证实,父母对儿童发热普遍存在着恐惧心理,容易不恰当地使用退热药物,这样反而会给孩子的健康带来不利的影响。体温高低不一定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成正比。有些专家认为,如果儿童体温达到38.8,但精力旺盛,无不适感觉,则无需进行退热治疗。当孩子体温超过38.3,但精神萎靡不振,烦躁和呈现痛苦时应予治疗。体温39以上的高热容易引起儿童惊厥,6个月以下儿童在发热时因病情变化快,都应及时治疗。3个月内的婴幼儿应慎用药物退热,宜多用物理方法退热。药物退热效果不好或用药退热后不到两小时体温又超过39时也应采用物理方法降温。药物

2、退热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见效,在孩子体温突然超过40时应先立即采用物理方法退热。儿童使用退热药需根据年龄、病情和健康情况选用恰当的品种、剂型和剂量。退热药大多属于常用的非处方药,安全性和有效性都较好,但儿童不宜使用成人剂型。专门供儿童使用的儿童退热滴剂、混悬剂和颗粒剂有分散性好,起效快,剂量准确和口感好等特点。并且药物使用说明书内容详细,用药剂、量和每日用药次数对应于不同年龄段和相应体重列出,注意事项明晰。儿童服用成人的药片往往要拆分,剂量欠准还容易出错。药片黏附在小儿胃肠道某些部位上还可使稚嫩的组织受到刺激性损害。阿司匹林即乙酰水杨酸,是一种使用历史很长的解热镇痛药物。除退热外, 还有消炎镇痛

3、等作用。故对某些发热兼有明显炎症的患儿如重症上呼吸道感染, 能使堵塞的咽鼓管再通或使吞咽通畅等。但该药有胄肠道刺激症状、出血、水杨酸反应、皮疹或哮喘等不良反应, 其中哮喘最多见约占2/3常用的阿苯片为阿司匹林与苯巴比妥的复方制剂,用于小儿退热一直受到临床的好评。用于退热一般是小剂量短时使用,较为安全。但该药可引起新生儿青紫症、肚脐出血、呕血和便血等不良反应,婴幼儿应禁止使用。匹赖氨酸(来比林)是阿司匹林与赖氨酸结合的产物,毒性有所降低,可注射给药,见效快,3岁以上儿童可以使用。无阿斯匹林的胃肠刺激作用。常用剂量1020mg/kg。可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发热, 如上呼吸道感染发热。在一些西方国

4、家,小儿服用阿司匹林引起瑞氏综合征的现象屡有报道。该征是以急性脑病合并肝脂肪变性为特点的一种严重病变,但病因并未完全阐明。国内罕有阿司匹林引起儿童瑞氏综合征的报道。其个案多与患儿用阿司匹林治疗风湿热等疾病的长期用药史有关。因此,除川崎病以外,许多国家已不再将阿司匹林用于儿童,国内并无严格要求,但要慎用。阿司匹林尤其应避免作为水痘等病毒性疾病时的退热剂,因此时更易使儿童招致瑞氏综合征。在儿童目前仅限于儿童风湿病、川畸病等。因其药理作用弊多于利, 故建议不应常规使用。常用量每次1015mg/kg, 每日三次, 饭后服用, 必要时46小时1次。布洛芬即异丁苯丙酸,为非类固醇类抗炎药,退热快而平稳,退

5、热持续时间可达8小时。该药虽为阿司匹林类似药物,但胃肠道刺激等不良反应明显低于阿司匹林,且易耐受,认为是安全可靠的解热镇痛药物。儿童的用药剂量可依病情而定。一般每次每公斤体重剂量为5毫克,高于39时可用10毫克,需再次用药时应间隔68小时。加大剂量可增加持续退热时间,必要时每次每公斤体重剂量可达40毫克。混悬液浓度100mg/5ml。布洛芬可单用,也常与其他一些药物配伍以。增强疗效。常用的复方锌布颗粒剂含有葡萄糖酸锌,以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活力;马来酸氯苯那敏则可减轻感冒或流感引起的鼻塞、流涕和喷嚏等症状。同时该药可防治急性肺损伤, 如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其用药适应证为具备以下2项或超过2项者(

6、1) 呼吸40次/分,(2) 心率140次/分,3体温39,4外周血细胞1510九次方/L或410九次方/L, 杆状核0.15。该药的特点是起效快, 持续时间长, 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对乙酰氨基酚即扑热息痛,该药主要在中枢神经系统部位上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而产生调节体温和镇痛的作用,很少引起胃肠道不良反应,但可能有皮疹、药物热和粘膜损伤, 偶可引起肝肾损害, 作用起始慢, 但较持久。因具有起效快、作用强和安全的特点,是世界各国广泛推荐与使用的退热药物。WHO推荐两个月以上儿童可首选该药。尤其适用哮喘、流感或水痘的发热患儿, 剂量为每次每公斤体重1015毫克,每日不超过4次,用于

7、退热一般不超过3天。两个月以下婴儿应遵医嘱使用。2岁以下用10%滴剂,2岁以上服用5%糖浆。吲哚美辛又名消炎痛, 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与释放, 阻止致热原进入人脑组织, 解除致热原对下丘脑体温调解中枢的剌激而达到降温目的。具有降温作用温和、稳定、出汗少、无不适感等优点。有研究发现, 此药比阿司匹林退热快, 可减少住院天数, 疗效明显, 且对某些不易控制的长期发热也有效。但该药长期应用不良反应较多35%50%, 主要有体温过低、休克、过敏反应及骨髓抑制等。常用量: 每次0.51mg/kg口服, 如口服药2小时体温不下降者可再服用12次。安乃近可引起粒细胞缺乏、肾损伤和过敏反应等较为严重的。不良反

8、应。药典仍然收载该药,但说明仅在急性高热且病情急重,又无其他有效解热药可用的情况下,用于紧急退热。口服给药已较少采用,多用于滴鼻。应使用20溶液,婴儿每次每侧鼻孔12滴,两岁以上小儿每次每侧鼻孔23滴。用于10个月以下婴儿,作用确切。56岁以上儿童一般不滴鼻给药。6个月以上的高热儿童可按每次每公斤体重1020毫克剂量肌肉注射给药,一般只用一次,以保证安全。基层医疗单位因用药经验和处置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的条件相对缺乏,较少使用安乃近退热。复方氨基比林注射液与安乃近均属吡唑酮类药物, 前者用量每次0.1ml/kg, 但对少量过敏患儿易致粒细胞减少或再生障碍性贫血, 其发病率高于氯霉素10倍, 且注射

9、量稍大时, 可出现大汗淋漓致虚脱状态, 甚至休克, 故不应作为常规解热药。尤其是3岁以下婴儿禁用。 皮质激素有些基层医疗单位的医生视皮质激素为“万能药物”,习惯使用地塞米松退热,这是一种不正确的用药方案。糖皮质激素除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外,主要用于休克、严重感染或炎症的应急治疗。糖皮质激素用于儿童退热容易掩盖病情,可造成误诊。该类药物无抗菌、抗病毒作用,却有显著的免疫抑制作用,使用不当反而可促进细菌或病毒感染扩散而加重病情,也可能使趋于好转的感染死灰复燃。糖皮质激素还有加重对乙酰氨基酚等退热药物不良反应的作用。因此,使用地塞米松等皮质激素药物退热可能酿成小病变大病的不良后果,此法不能轻易使用。小

10、儿发热以感冒为多,病因又多为病毒性感染,以中药治疗具有一定的优势。如小儿感冒口服液、小儿清热解毒口服液、小儿清咽颗粒剂、抗病毒口服液、双黄连口服液等。这些药物使用方便,具有退热、消炎、抗菌、抗病毒和提高免疫力等综合治疗效果。病情较轻时可首选使用。但这些药物一次用药量较大,不方便幼儿使用。中药退热比较安全,但儿童用药也要按说明书使用。引起发热的原因很多,可为感冒、扁桃体炎;也可能是肺炎、麻疹和脑膜炎等严重疾病。退热药物只能改善症状,无抗菌、抗病毒能力。因此,在使用退热药物之前应找出病因,以免影响诊断,耽误治疗。退热药品种很多,有单一成分的,也有形形色色的复方制剂,但主要有效成分却相同或相似,故不

11、宜几种药品同时使用。有些家长一听某种药物安全性好,就喜欢给孩子加大剂量,希望增加疗效,这种认识应当改变。退热药剂量过大容易出现胃肠道症状,甚至引起肝肾功能损害。退热作用过强会引起出汗过多,体温突然下降可致虚脱。尤其是婴幼儿发热,须依有经验的儿科医生处方用药,不可大意。曾有报道,应给予婴儿几滴对乙酰氨基酚滴剂退热,父母却按儿童用量给予了一小勺,结果引起了婴儿严重的肝脏损害。使用退热药后要适当多饮水,这既是儿童机体新陈代谢的需要,也有助于药物的代谢与排泄,以避免和减轻药物不良反应。 应用解热药时应注意:1要熟悉各种解热镇痛药的禁忌证和配伍禁忌, 了解复方制剂中的各种成分, 以防重用药, 增加发生不

12、良反应的几率。2解热药必要时可每隔46小时服药1次, 一般疗程不宜超过一周, 退热后即停服。体弱、失水、虚脱患儿不宜再给予解热发汗药, 应鼓励多饮水, 避免加重病; 反复使用解热药者, 要复查血象, 以免粒细胞减少。3解热药应按时服用, 不能随意加大剂量或缩短给药时间, 不要联合使用。 (推荐:刘建军) 婴幼儿功能性便秘临床指南便秘为儿童常见问题,小学、中学及卫生保健所较为常见。为协助医疗保健工作者评估和治疗功能性便秘患儿,北美儿科胃肠病学、肝脏病学和营养学学会和欧洲儿科胃肠病学、肝脏病学和营养学学会,共同制定了循证指南。该指南着重解决与婴幼儿功能性便秘诊断、治疗和预后相关的9大临床问题。在依

13、据牛津中心的循证医学分级制度的基础上,进行证据质量分级,也采用这一方法解决其他问题。此次共有3次会议,在会议上,所有建议均进行了讨论与表决。该小组成员以名义投票的方式对每一建议进行投票。由于未设计随机对照试验,专家观点可用于支持该建议。有关婴幼儿功能性便秘的诊断,该指南推荐建议如下:1.任何年龄组患者均可采用罗马III标准针对功能性便秘的诊断。2.功能性便秘的诊断需依据病史和体格检查结果。3.建议根据症状体征,及早诊断潜在的便秘。4.若根据罗马III标准,只有一项表现符合,未能明确诊断功能性便秘,需进行辅助检查,推荐行肛门直肠检查。5.患儿为顽固性便秘,或有相关临床表现,建议行肛门直肠检查。6

14、.常规腹部平片检查不能辅助诊断功能性便秘。7.若患儿可疑粪便嵌塞但体格检查不支持,可行腹部平片检查。8.不推荐行结肠运输试验,以辅助诊断功能性便秘。9.结肠运输试验有助于鉴别诊断功能性便秘和非持续性大便失禁。10.不推荐行直肠超声检查,以辅助诊断功能性便秘。11.无相关临床表现的患儿,不建议行常规牛奶过敏的过敏原测试。12.根据专家意见,2-4周的试验牛奶蛋白(CMP)脱敏试验可有助于诊断顽固性便秘。13.筛查甲状腺功能减退,腹腔疾病和高钙血症的常规化学检验,不能辅助诊断功能性便秘。14.根据专家意见,顽固性便秘儿童可行肛管直肠测压检查(ARM)。15.直肠活检是诊断HD的金标准。16.不推荐

15、将钡灌肠作为评估便秘患儿的首选检查。17.顽固性便秘患者,术前可行结肠测压,予以评估。18.顽固性便秘患者,若无神经系统异常表现,不建议行常规脊柱MRI检查。19.顽固性便秘患儿,不推荐进行全层结肠活检,以诊断结肠神经肌肉疾病。20.顽固性便秘患儿,不推荐进行结肠显像研究。有关婴幼儿功能性便秘的治疗,该指南推荐建议如下:1.保证正常的纤维摄入量。2.保证正常的液体摄入量。3.保证正常的运动量。4.便秘患儿不推荐常规使用益生元。5.便秘患儿不推荐常规使用益生菌。6.不推荐传统治疗方法基础上的强化行为治疗。7.根据专家意见,对于4岁以上的便秘患儿,建议进行如厕训练,予以解释和指导。8.不推荐其他的生物反馈治疗。9.不建议常规使用多学科治疗。10.不建议使用替代疗法。11.粪便嵌塞患儿一线治疗:聚乙二醇电解质(福松)口服,1.5 g/(kgd),连续服用3-6天。12.若聚乙二醇(PEG)无效,粪便嵌塞患儿可行灌肠治疗,每日一次,持续3-6天。13. PEG可作为一线维持治疗。起始剂量为一线维持治疗。起始剂量0.4 g/(kgd),根据临床表现调整剂量。14.经PEG治疗的患儿,无需行灌肠治疗。15.若PEG无效,乳果糖可作为一线维持治疗。16.专家建议,补充治疗或二线治疗可采用镁乳、矿物油和刺激性泻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