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修养》完整版教学课件-整套教程电子讲义(最全)_第1页
《国学修养》完整版教学课件-整套教程电子讲义(最全)_第2页
《国学修养》完整版教学课件-整套教程电子讲义(最全)_第3页
《国学修养》完整版教学课件-整套教程电子讲义(最全)_第4页
《国学修养》完整版教学课件-整套教程电子讲义(最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国学修养 第一单元 为学修己,学乐有恒Contents Page目录页为学修己学乐有恒2 圣贤智慧3 为 学 修 己Transition Page过渡页4 (一)古之学者为己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孔子说:“古代学者学习是为了充实提高自己,现在的学者学习是为了做给别人看。”5 (二)修己 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 子路问怎样做才是君子。孔子说:“修养自己以做到恭敬认真。”子路说:“像这样就够了吗?”孔子说:“修养自己并且使周围的人们安乐。”子路说:“像这样就够

2、了吗?”孔子说:“修养自己并且使百姓都安乐。”修养自己使百姓都安乐,尧、舜大概都担心很难完全做到吧!”6 人自身的气质,本来是天生而来、难以改变的,但是唯有读书可以改变人的气质。 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唯读书则可变化气质。(三)唯读书则可变化气质7 (四)君子学以致其道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 子夏说:“各行各业的工匠在作坊里完成他们的工作,君子则通过学习来掌握道。”8 (五)学之乃知,不问不识人才有高下,知物由学。学之乃知,不问不识。 人的才能有高有低,但认识事物都是因为学习,通过学习才能得到知识,不请教发问就不会有所认识。9 学 乐 有 恒Transition

3、 Page过渡页10 (一)学而时习之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同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实践,不也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令人高兴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恼恨,不也是一个君子吗?”11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孔子说:“仲由啊,我教给你的,都懂了吗?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智慧!”(二)知之为知之12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子说“看见圣贤就应该想着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要反省自己有没有类似的毛病。”(三)见贤思齐13 (四)体贴到

4、身上去14 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孔子问:“子贡啊,你把我当成不断学习从而了解现实当下的人吗?”子贡回答:“对,不是这样吗?”孔子说:“不是啊,我的多学是相对的,在多学的基础上,我是用一个道理来贯穿自己的学说的,这个道理就是学习的根本,学习重在抓住根本。”(五)予一以贯之15 (六)学与思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说:“只一味地学习而不进行思考,就会陷入迷惘;只一味地空想而不去学习,就会充满了疑惑。”16 (七)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

5、专一,却口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就是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书上,那么眼睛就不会看仔细,思想不集中,只能随随便便地诵读,那一定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思想集中了,眼会看不仔细,嘴会读不正确吗?17 (八)默而识之,学而不厌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孔子说:“把所见所闻默默地记在心上,努力学习而从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知疲倦,这些事我做到了多少呢?”18 (九)不耻下问 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曾子

6、说“有才能却向没有才能的人请教,知识广博却向知识少的人请教;有学问却像没学问一样,满腹知识却像空虚无所有;即使被冒犯,也不去计较。从前我的一位朋友就是这样做的。”19 行动可以得到知识,但知识不能兼具行动的效果。君子的学问,没有能脱离行动而成为知识的,这是必然的。 行可兼知,而知不可兼行。君子之学,未尝离行以为知也必矣。(十)知与行20 (十一)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说:“对于任何知识、学问、技艺等,知道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21 (十二)学而有乐读易晓窗,丹砂研松间之露;谈经午案,宝磬宣竹下之风。 清晨静坐窗前读易

7、经,用松树滴下来的露水来研磨朱砂,圈点书中精义;中午时分在书桌上诵读经书,让玉磬那清脆的声音随风飘散到竹林间。22 (十三)学而有恒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即便是天下容易生长的植物,暴晒一天,冰冻十天,没有能够长大的。23 Transition Page过渡页各抒已见24 学习等于读书吗? 你眼中的学习有哪些形式?学习等于读书吗?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你对学习有了新的认识吗?快跟你的小伙伴分享你的看法吧!25 Transition Page过渡页学以致用26 方案一:给自己的学习做规划方案二:大学生学习风气调查网络问卷形式Thank You!国学修养 第二单元 明

8、德知礼,修德养性Contents Page目录页明德知礼修得养性29 圣贤智慧30 明 得 知 礼Transition Page过渡页31 (一)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道生成万事万物,德养育万事万物。万事万物虽现出各种各样的形态,环境使万事万物成长起来。故此,万事万物莫不尊崇道而珍贵德。道之所以被尊崇,德之所以被珍贵,就是由于道生长万物而不加以干涉,德畜养万物而不加以主宰,顺其自然。因而,道生长万物,德养育

9、万物,使万物生长发展,成熟果,使其受到抚养、保护。生长万物而不据为己有,抚育万物而不自恃有功,导引万物而不主宰,这就是奥妙玄远的德。32 (二)中庸之为德也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中庸作为一种道德,是至高无上的了!百姓缺少这种道德已经很久了。33 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10、。(三)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34 (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喜欢、愤怒、悲哀、快乐这些情感尚未表达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达出来后而能合乎礼节,就叫做和。中,是天下事物的大根本;和,是天下事物的共同道路。达到了中和,天地便能各安其位,万物便能生生不息。35 (五)故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庄子曰:“故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人不忘其所忘,而忘其所不忘,此谓诚忘。” 庄子说:“只要德行有所优长,形体的残缺(或美丑)就会被人遗忘。人们如果不遗忘所应当遗忘的(形体),而遗忘所不

11、应遗忘的(德性),这才是真正的遗忘。”36 (六)乡愿,德之贼也子曰:“乡愿,德之贼也。”孔子说:“没有真是非的好好先生,是道德的败坏者。”37 (七)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 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礼,不妄说人,不辞费。礼,不逾节,不侵侮,不好狎。修身践言,谓之善行。行修言道,礼之质也。礼,闻取于人,不闻取人。礼,闻来学,不闻往教。 礼是用来区分人与人关系上的亲疏、判断事情之嫌疑、分辨物类之同异、明辨道理之是非的。依礼而言,不可随便取悦于人,不可说做不到的话。依礼,做事不得僭越自己的身份,不得侵犯、侮慢他人,也不得随便地与人套近乎。修持自己的行为,

12、实践自己所说之话,这叫做善行。行为有修持,说话合乎于道,这才是礼的本质。人们取“礼”以修身,并不是有人拿“礼”去约束谁。礼,只可以来而求学,不可以往而施教。38 (八)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 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是以君子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夫唯禽兽无礼,故父子聚麀。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39 (八)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

13、正俗,非礼不备 道德仁义是抽象的概念,没有礼就落不到实处;教育训导,整饬民俗,没有礼就会顾此失彼;区别争、讼的是非曲直,没有礼就无法判断;君与臣、上卿与下士、父与子、兄与弟的名分,没有礼就无法确定。学习做官的本领和学习六艺,如果弟子侍奉老师无礼,师生之间就不会亲密。没有礼,上朝理事、整治军队、到职任事、执行法令就无法体现威严。无论是求福之祷、谢神之祠,还是常规的祭祀,供给鬼神的祭品都有规定,不按照礼数来做就显得内心没有诚意、形式不庄重。所以,作为君子,就要用恭敬、克制、退让的精神来彰显礼教。鹦鹉虽能学人说话,但终究还是飞鸟;猩猩虽然也能说话,但终究还是禽兽。如果作为人而不知礼,虽然能说话,难道

14、不也是禽兽之心吗?正因为禽兽不知礼,所以才父子共妻。所以圣人制定了一套礼来教育人,使人人都有礼,知道自己有别于禽兽。40 (九) 礼之用,和为贵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有子说:“礼的应用,以(遇事做得)恰当和顺为贵。古代圣明君主的治国方法,最可贵的地方就在这里。他们做事,无论事大事小,都按这个原则去做。如果遇到行不通的,仍一味地追求和顺,却不用礼法去节制它,也是行不通的。”41 修 德 养 性Transition Page过渡页42 (一)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不担心别人

15、不知道自己,只担心自己没有能力。43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参说:“我每天从多方面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与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守信了呢?对老师传授的功课,是不是用心复习了呢?”(二)吾日三省吾身44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孔子说:“一个君子,如果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即使读书,所学也不会牢固。行事应当以忠和信这两种道德为主。不结交仁德上不如自己的朋友。有了过错,要不怕改正。”(三)过则勿惮改45 (四)修德,讲学,闻义徙之,不善改之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

16、能改,是吾忧也。” 孔子说:“不去培养品德,不去讲习学问,知道怎样做符合道义却不能改变自己,有缺点而不能改正,这些都是我所忧虑的。”46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所谓使自己的内心真诚,就是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要像厌恶难闻的气味和爱好美丽的女人一样,一切都发自内心。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哪怕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一定要慎重。(五)君子必慎其独也47 (六)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17、之所以说修养自身的品性要先端正自己的心思,是因为心有愤怒就不能够端正;心有恐惧就不能够端正;心有喜好就不能够端正;心有忧虑就不能够端正。心思不端正就像心不在自己身上一样。虽然在看,但却像没有看见一样;虽然在听,但却像没有听见一样;虽然在吃东西,但却一点也不知道是什么滋味。所以说,要修养自身的品性必须要先端正自己的心思。48 (七)以仁安人,以义正我 董仲舒:“春秋之所治,人与我也。所以治人与我者,仁与义也:以仁安人,以义正我。” 董仲舒说:“春秋所要关注的,是他人和自己。用来对治他人与自己的,是仁和义:用仁去安定他人,用义来端正自己。”49 (八)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夫君子之行,静

18、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品德高尚、德才兼备的人依靠内心安静、精力集中来修养身心,依靠俭朴的作风来培养品德。不看清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身心宁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增长才干必须刻苦学习。不努力学习就不能增长才智,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过度享乐和怠惰散漫就不能奋发向上,轻浮急躁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随着光阴流逝,意志随着岁月消磨,最后就像枯枝败叶那样(成了无所作为的人),对社会没有任何用处

19、,(到那时)守在破房子里,悲伤叹息,又怎么来得及呢?50 (九)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曲礼曰:“毋不敬,俨若思,安定辞。安民哉!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曲礼上说:“要想成为一个懂礼的人,就不要做不恭敬的事,举止要端庄、严肃而若有所思,言辞要安静和气、从容不迫。做到这三点,才能安抚人民,成为榜样。傲慢之心不可产生,欲望不可放纵无拘,志向不可自满,享乐不可无度。”51 察觉自己愚昧的人还不太愚昧,晓得自己糊涂的人还不太糊涂。太愚昧和太糊涂的人,至死不悟。 知其愚者,非大愚也;知其惑者,非大惑也。大惑者,终身不解;大愚者,终身不灵。(十)知其愚者,非大愚也52

20、(十一)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人们的生活习惯与心态),从节俭的状态转到奢侈的状态容易,但从奢侈的状态再转到节俭的状态则非常困难。53 (十二)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54 (十三)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之所以说管

21、理好家庭和家族要先修养自身,是因为人们对于自己亲爱的人会有偏爱;对于自己厌恶的人会有偏恨;对于自己敬畏的人会有偏向;对于自己同情的人会有偏心;对于自己轻视的人会有偏见。因此,很少有人能喜爱某人又能看到其缺点,厌恶某人又能看到其优点。所以有谚语说:“人都不知道自己孩子的坏,人都不满足自己庄稼的好。”这就是不修养自身就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的道理。55 (十四)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 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 品德高尚的人总是自己先做到,然后才要求别人做到;自己先不这样做,然后才要求别人不这样做。不采取这种推己及人的恕道,而想让别

22、人按自己的意思去做,那是不可能的。56 (十五)君子有絜矩之道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悌,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 之所以说平定天下在于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是因为:在上位的人尊敬老人,老百姓就会孝顺自己的父母;在上位的人尊重长辈,老百姓就会尊重自己的兄长;在上位的人体恤救济孤儿,老百姓也会同样跟着去做。所以,品德高尚的人总是实行以身作则,推己及人的“絜矩之道”。57 (十六)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商汤王刻在洗澡盆上的箴言说:“如果能够一天新

23、,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康诰说:“激励人弃旧图新。”诗经说:“周朝虽然是旧的国家,却禀受了新的天命。”所以,品德高尚的人无处不追求完善。58 (十七)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59 Transition Page过渡页各抒已见60 如何看待道德绑架行为? 道德绑架是指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以看似道德的逻辑去约束或规范别人的行为。从在公交车上老人对年轻人的“逼迫让座”,到网友对马云的“逼捐”,到“别让李嘉诚跑了”,再到娱乐明星范玮琪在大阅兵当日在

24、微博上晒娃引来网友批“不爱国”,等等。你怎么看待这些现象?你在现实中遭受过道德绑架吗?61 Transition Page过渡页学以致用62 方案一:不同年龄段人眼中的道德人物专访方案二:自身修养提高月计划Thank You!国学修养 第三单元 通才练识,博学有道Contents Page目录页通才练识博学有道65 圣贤智慧66 通 才 练 识Transition Page过渡页67 (一)君子不器子曰:“君子不器。”孔子说:“君子不能像器皿一样(只有一种用途)。”68 (二)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孟子曰:“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 孟子说:“广博地学习,详尽地解说,目的在于融会贯通

25、后返归于简约。”69 孔子说:“君子广泛地学习文化知识,再用礼来加以约束,这样也就不会离经叛道了。”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三)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70 (四)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孔子说:“从学习诗开始,把礼作为立身的根基,掌握音乐使所学得以完成。”71 博 学 有 道Transition Page过渡页72 (一)学不可以已 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学习是没有止境的。靛青,是从蓼蓝中提取出来的,但比蓼蓝更青;冰,是水凝结形成的,但比水更寒冷。73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

26、,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登到高处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可是远处的人却能看见;顺着风喊,声音并没有加大,可是听的人却能听得很清楚。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走得快,却可以达到千里之外,借助舟船的人,并不善于游泳,却可以横渡长江黄河。君子的资质秉性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二)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74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 知道自己还有所不知,这是很高明的。不知道却自以为知道,这是很糟糕的。(三)知不知,尚矣75 (四) 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

27、大。人在学习上,既不可自卑,又不可自大。76 物固莫不有长,莫不有短。人亦然。故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故假人者遂有天下。无丑不能,无恶不知。丑不能,恶不知,病矣。不丑不能,不恶不知,尚矣。 事物本来无不有长处,无不有短处。人也是这样。所以,善于学习的人能取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短处。因此,善于吸取众人长处的人能得天下。不要把不能看作羞耻,不要把不知看作耻辱。把不能看作羞耻,把不知看作耻辱,就会陷入困境。不把不能看作羞耻,不把不知看作耻辱,这才是正确的做法。(五)不丑不能,不恶不知,尚矣77 (六) 善学、善问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

28、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 会学习的人,无需教师费力就能取得好的效果,并能感激教师;不会学习的人,即使教师很勤苦,自己的收效也甚少,到最后还要埋怨教师。会提问的人,像木工砍木头一样,先从容易的地方着手,再砍坚硬的节疤,时间长了,问题就愉快地解决了。不会提问题的人却与此相反。78 (七)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骏马一跃,也不足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

29、到达,)它的成绩来源于不停地走。(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了,(那么)腐烂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79 (八)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 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喝到土壤里的水,这是因为它用心专一啊。螃蟹有六条腿,两个蟹钳,(但是)如果没有蛇、鳝的洞穴它就无处存身,这是因为它用心浮躁啊。80 (九)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 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 求取君子之道的办法,就

30、好比走极远的路一样,必须由近才能慢慢走远;就好比登极高的山一样,必须从低才能慢慢爬到高。81 大学教学,按照时序进行,必须有正式的课业,课后休息时也得有课外练习。不学习弹奏杂乐,就不能懂得音乐;不学习各种比喻的方法,就不能理解诗经;不学习各种服饰的用途,就不懂得礼仪;不重视学习各种技艺,就不能激发对学业的兴趣。所以君子对于学业,要心中念着,反复研习,休息或闲暇时也念念不忘。如果能这样,就能学懂课业并尊敬师长,乐于同朋友交往并信守正道,即使离开了师长和朋友,也不会违背他们的教诲。 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

31、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十)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82 (十一)精于物者以物物,精于道者兼物物 农精于田而不可以为田师,贾精于市而不可以为市师,工精于器而不可以为器师。有人也,不能此三技而可使治三官,曰:精于道者也,精于物者也。精于物者以物物,精于道者兼物物。 农民精于种田,不可凭借这一点就能作为掌管农事的官员;商人精于做买卖,不可凭这一点就能作为掌管市场的官吏;工匠精于制造器物,不可凭借这一点就能作为掌管百工的官吏。有些人不能从事这三种技艺,而可以作为管理农、商、工的官吏。有的人只懂得具体事务

32、而不能兼于其他的事情,即精于物而不精于道;有的人虽不精于具体的事务但是却通过管理来掌握事务,即精于道而不精于物。精于具体事务的人,只能处理具体的事务,但精于道的人,却能处理好各种事务。83 (十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冥思苦想仍不得其解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给他指出一个方面,如果他不能由此推知其他三个方面,就不再教他了。”84 (十三)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

33、。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广泛学习,详细询问,周密思考,明确辨别,切实实行。要么不学,学了没有学会绝不罢休;要么不问,问了没有懂得绝不罢休;要么不想,想了没有想通绝不罢休;要么不分辨,分辨了没有明确绝不罢休;要么不实行,实行了没有成效绝不罢休。别人用一分努力就能做到的,我用一百分的努力去做;别人用十分的努力做到的,我用一千分的努力去做。如果真能够做到这样,虽然愚笨也一定可以聪明起来,虽然柔弱也一定可以刚强起来。85 (十四)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 或失则易,或失则

34、止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 人们学习失败的原因,要么是贪多,要么是知道一些就满足了,要么是态度轻率,要么是畏难中止。86 Transition Page过渡页各抒已见87 你怎么看待碎片化阅读? 网络时代的到来,带来了爆炸式的信息量,人们获取知识的方式,已经从过去的读书看报,变成了今天的手持手机即可享受全世界带来的最新鲜的资讯,并且可以通过这种阅读方式更加快速的增长自己的信息量,但是不知道你们在自己的朋友圈、微博和各类网站进行碎片化阅读的时候,有没有感觉到,这种碎片化的阅读已经完全的改变了你的阅读习惯和方式。 有人认为,我们在接触这些碎片化阅读之前,想要摄取足够的知识

35、,最常见的方式就是摊开一本书,进行一种系统且全面的阅读,虽然时间较长,但是对于知识的掌握变得更加的全面。而这种碎片化的阅读带来的则是快速更迭的信息量,包罗万象的知识种类和难辨真假的各类口水文。88 你怎么看待碎片化阅读? 也有人认为,虽然碎片化阅读有很多显而易见的缺点,但是很多新东西出现之初,都会伴随着很多缺点,需要的是改进跟正确看待。毫无疑问,我们现在已经进入到了一个碎片化阅读的时代,我们可以轻易地接触到海量的信息,各类的知识也从需要到图书馆查阅,变成了现在打开手机即可连接世界的唾手可得。碎片化的这种阅读方式,让各个层级的人都有了自己关注的点,并且可以用这种阅读方式增强自己的性格,丰富自己的

36、知识面。 你怎么看待碎片化阅读?碎片化阅读对你的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89 Transition Page过渡页学以致用90 方案一:阅读计划列书单方案二:泛读VS精读辩论赛Thank You!国学修养 第三单元 通才练识,博学有道Contents Page目录页通才练识博学有道93 圣贤智慧94 通 才 练 识Transition Page过渡页95 (一)君子不器子曰:“君子不器。”孔子说:“君子不能像器皿一样(只有一种用途)。”96 (二)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孟子曰:“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 孟子说:“广博地学习,详尽地解说,目的在于融会贯通后返归于简约。”97 孔子说:“君

37、子广泛地学习文化知识,再用礼来加以约束,这样也就不会离经叛道了。”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三)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98 (四)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孔子说:“从学习诗开始,把礼作为立身的根基,掌握音乐使所学得以完成。”99 博 学 有 道Transition Page过渡页100 (一)学不可以已 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学习是没有止境的。靛青,是从蓼蓝中提取出来的,但比蓼蓝更青;冰,是水凝结形成的,但比水更寒冷。101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

38、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登到高处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可是远处的人却能看见;顺着风喊,声音并没有加大,可是听的人却能听得很清楚。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走得快,却可以达到千里之外,借助舟船的人,并不善于游泳,却可以横渡长江黄河。君子的资质秉性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二)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102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 知道自己还有所不知,这是很高明的。不知道却自以为知道,这是很糟糕的。(三)知不知,尚矣103 (四) 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人在学习上,既不可自卑

39、,又不可自大。104 物固莫不有长,莫不有短。人亦然。故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故假人者遂有天下。无丑不能,无恶不知。丑不能,恶不知,病矣。不丑不能,不恶不知,尚矣。 事物本来无不有长处,无不有短处。人也是这样。所以,善于学习的人能取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短处。因此,善于吸取众人长处的人能得天下。不要把不能看作羞耻,不要把不知看作耻辱。把不能看作羞耻,把不知看作耻辱,就会陷入困境。不把不能看作羞耻,不把不知看作耻辱,这才是正确的做法。(五)不丑不能,不恶不知,尚矣105 (六) 善学、善问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

40、,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 会学习的人,无需教师费力就能取得好的效果,并能感激教师;不会学习的人,即使教师很勤苦,自己的收效也甚少,到最后还要埋怨教师。会提问的人,像木工砍木头一样,先从容易的地方着手,再砍坚硬的节疤,时间长了,问题就愉快地解决了。不会提问题的人却与此相反。106 (七)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骏马一跃,也不足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到达,)它的成绩来源

41、于不停地走。(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了,(那么)腐烂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107 (八)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 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喝到土壤里的水,这是因为它用心专一啊。螃蟹有六条腿,两个蟹钳,(但是)如果没有蛇、鳝的洞穴它就无处存身,这是因为它用心浮躁啊。108 (九)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 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 求取君子之道的办法,就好比走极远的路一

42、样,必须由近才能慢慢走远;就好比登极高的山一样,必须从低才能慢慢爬到高。109 大学教学,按照时序进行,必须有正式的课业,课后休息时也得有课外练习。不学习弹奏杂乐,就不能懂得音乐;不学习各种比喻的方法,就不能理解诗经;不学习各种服饰的用途,就不懂得礼仪;不重视学习各种技艺,就不能激发对学业的兴趣。所以君子对于学业,要心中念着,反复研习,休息或闲暇时也念念不忘。如果能这样,就能学懂课业并尊敬师长,乐于同朋友交往并信守正道,即使离开了师长和朋友,也不会违背他们的教诲。 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

43、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十)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110 (十一)精于物者以物物,精于道者兼物物 农精于田而不可以为田师,贾精于市而不可以为市师,工精于器而不可以为器师。有人也,不能此三技而可使治三官,曰:精于道者也,精于物者也。精于物者以物物,精于道者兼物物。 农民精于种田,不可凭借这一点就能作为掌管农事的官员;商人精于做买卖,不可凭这一点就能作为掌管市场的官吏;工匠精于制造器物,不可凭借这一点就能作为掌管百工的官吏。有些人不能从事这三种技艺,而可以作为管理农、商、工的官吏。有的人只懂得具体事务而不能兼于其

44、他的事情,即精于物而不精于道;有的人虽不精于具体的事务但是却通过管理来掌握事务,即精于道而不精于物。精于具体事务的人,只能处理具体的事务,但精于道的人,却能处理好各种事务。111 (十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冥思苦想仍不得其解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给他指出一个方面,如果他不能由此推知其他三个方面,就不再教他了。”112 (十三)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

45、,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广泛学习,详细询问,周密思考,明确辨别,切实实行。要么不学,学了没有学会绝不罢休;要么不问,问了没有懂得绝不罢休;要么不想,想了没有想通绝不罢休;要么不分辨,分辨了没有明确绝不罢休;要么不实行,实行了没有成效绝不罢休。别人用一分努力就能做到的,我用一百分的努力去做;别人用十分的努力做到的,我用一千分的努力去做。如果真能够做到这样,虽然愚笨也一定可以聪明起来,虽然柔弱也一定可以刚强起来。113 (十四)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 或失则易,或失则止人之

46、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 人们学习失败的原因,要么是贪多,要么是知道一些就满足了,要么是态度轻率,要么是畏难中止。114 Transition Page过渡页各抒已见115 你怎么看待碎片化阅读? 网络时代的到来,带来了爆炸式的信息量,人们获取知识的方式,已经从过去的读书看报,变成了今天的手持手机即可享受全世界带来的最新鲜的资讯,并且可以通过这种阅读方式更加快速的增长自己的信息量,但是不知道你们在自己的朋友圈、微博和各类网站进行碎片化阅读的时候,有没有感觉到,这种碎片化的阅读已经完全的改变了你的阅读习惯和方式。 有人认为,我们在接触这些碎片化阅读之前,想要摄取足够的知识,

47、最常见的方式就是摊开一本书,进行一种系统且全面的阅读,虽然时间较长,但是对于知识的掌握变得更加的全面。而这种碎片化的阅读带来的则是快速更迭的信息量,包罗万象的知识种类和难辨真假的各类口水文。116 你怎么看待碎片化阅读? 也有人认为,虽然碎片化阅读有很多显而易见的缺点,但是很多新东西出现之初,都会伴随着很多缺点,需要的是改进跟正确看待。毫无疑问,我们现在已经进入到了一个碎片化阅读的时代,我们可以轻易地接触到海量的信息,各类的知识也从需要到图书馆查阅,变成了现在打开手机即可连接世界的唾手可得。碎片化的这种阅读方式,让各个层级的人都有了自己关注的点,并且可以用这种阅读方式增强自己的性格,丰富自己的

48、知识面。 你怎么看待碎片化阅读?碎片化阅读对你的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117 Transition Page过渡页学以致用118 方案一:阅读计划列书单方案二:泛读VS精读辩论赛Thank You!国学修养 第四单元 心诚态谦,沟通有道Contents Page目录页心诚态谦沟通有道121 圣贤智慧122 心 诚 态 谦Transition Page过渡页123 (一)言行,君子之所以动天地也,可不慎乎! 子曰:“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况其迩者乎?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况其迩者乎?言出乎身,加乎民;行发乎迩,见乎远。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言行,君子

49、之所以动天地也,可不慎乎!” 孔子说:“君子住在家里,发出善美的言论,则千里之外的人也会闻风响应兴起,何况是接近他的人呢?如发出不善的言论,则千里之外的人也会违背他,而不以为是,何况是接近他的人呢?言语是从本身发出,而能影响于百姓,行为是从近处着手,而显现于远处。言行是君子的关键要枢,关键的发起,是光荣或受辱的主宰。言行正是君子感动天地之由,可以不谨慎吗?”124 (二)修辞立其诚 子曰:“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 孔子说:“君子要增进道德方能建功立业。对己忠,对人信,这便能增进道德。检点言辞和行为,树立诚信威望,对自己的言辞承担责任,这便能建立基业。”125

50、孟子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有人于此,其待我以横逆,则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仁也,必无礼也,此物奚宜至哉?其自反而仁矣,自反而有礼矣,其横逆由是也,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忠。自反而忠矣,其横逆由是也,君子曰:此亦妄人也已矣。如此则与禽兽奚择哉?于禽兽又何难焉?”(三)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126 孟子说:“君子之所以不同于普通人,就是因为存的心思不一样。君子将建立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存于心中,将社会行为规范存于心中。能建立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的人能爱别人,心中有社会行为规范的人能尊敬别人。能爱别人的人

51、,别人也能常常爱他;能尊敬别人的人,别人也常常尊敬他。这里有个人,他对我蛮横而不顺从,那么君子就要自我反省:我必然有爱心不够的地方,必然有不遵守社会行为规范的地方,否则这种情况怎么能够出现呢?他自我反省而达到仁爱,自我反省而达到遵守社会行为规范,那人仍然是蛮横而不顺从,君子又会自我反省:我必然有不诚挚的地方。自我反省而达到忠诚,那人蛮横而不顺从的情况仍然如是,君子就会说:这无非是个狂妄之徒而已,这样的人,跟禽兽有什么区别呢?对禽兽又有什么可责难的呢?”127 (四)爱之为道也,情亲意厚,深而感物 何谓观其爱敬,以知通塞?盖人道之极,莫过爱敬。是故孝经以爱为至德,以敬为要道;易以感为德,以谦为道

52、;老子以无为德,以虚为道;礼以敬为本;乐以爱为主。然则人情之质,有爱敬之诚,则与道德同体,动获人心,而道无不通也。然爱不可少于敬。少于敬,则廉节者归之,而众人不与。爱多于敬,则虽廉节者不悦,而爱接者死之。何则?敬之为道也,严而相离,其势难久;爱之为道也,情亲意厚,深而感物。是故,观其爱敬之诚,而通塞之理可得而知也。128 什么叫“观其爱敬,以知通塞”?但凡人伦之道,爱和敬是最高准则。所以,孝经以爱为至德,以敬为要道;易经以感应为德,以谦卑为道;老子以“无”为德,以“虚”为道;礼记以敬为根本;乐经以爱为主旨。这说明人情的实质,只要对人有爱敬之诚,就代表道德高尚,其行为举动就得人心,做事就会畅通无

53、阻。就爱和敬的分量而言,对人的爱不能少于敬。如果爱少于敬,那么只有清廉有节操的人归附,而大多数人不愿意追随。如果爱多于敬,那么虽然清廉有节操的人心里不高兴,但可得到众人的真心拥戴。为什么会这样?原因是人与人相敬,过于严肃易造成彼此有较大的距离,这种关系难以持久;而人与人相爱,情深意浓,是发自内心的感动。所以说,观察一个人和他人相爱相敬的程度,就可以了解他和别人之间的沟通是否通畅。129 (五) 仁者,谓其中心欣然爱人也 仁者,谓其中心欣然爱人也;其喜人之有福,而恶人之有祸也;生心之所不能已也,非求其报也。故曰:“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 所谓仁爱之士,是说其从心底里欣然地去爱别人;他喜欢别人得到

54、幸福,而不希望别人遭到祸患;这是从心中生起而不能停止的情感,是不求回报的情感。所以说:“最高的仁有所表现而不是为了什么表现。”130 (六)诚于中,形于外 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品德低下的人在私下里无恶不作,一见到品德高尚的人便躲躲闪闪,掩盖自己所做的坏事而自吹自擂。殊不知,别人看你,就像能看见你的心肺肝脏一样清楚,掩盖有什么用呢?这就叫做内心的真实一定会表现到外表上来。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哪怕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一定要谨慎。131 沟 通 有 道Transition Page过

55、渡页132 (一)口者,心之门户也 口者,心之门户也;心者,神之主也。志意、喜欲、思虑、智谋,此皆由门户出入。 口是心灵的门窗,心灵是精神的主宰。意志、情欲、思想和智谋都要由这个门窗出入。133 (二)辞达而已矣134 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孔子说:“侍奉在君子旁边陪他说话,要注意避免犯三种过失:还没有问到你的时候就说话,这是急躁;已经问到你的时候你却不说,这叫隐瞒;不看君子的脸色而贸然说话,这叫盲目。”(三)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135 (四) 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子曰:“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孔子说:“把道路上听来的

56、东西四处传说,是背弃道德的行为。”136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孔子说:“花言巧语,面貌伪善,过分恭敬,左丘明认为这种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把怨恨装在心里,表面上却装出友好的样子,左丘明认为这种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五)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137 (六)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 孔子说:“国家政治清明时,言语和行为都要正直;国家政治黑暗时,行为仍要正直,但言语应谦逊谨慎。”138 (七)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

57、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孔子说:“可以和他谈的话但没有与他谈,这是错失了人才;不可与他谈及却与他谈了,这是说错了话。聪明的人不错过人才,也不说错话。”139 (八)言必有中 鲁人为长府。闵子骞曰:“仍旧贯,如之何?何必改作?”子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鲁国的执政大臣要翻修长府。闵子骞说:“照老样子不好吗?何必一定要翻修呢?”孔子说:“闵子骞这个人平常不大说话,但一开口必定说到要害上。”140 (九)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孔子说:“古代的君子从不轻易地发言表态,他们以说了而做不到为可耻。”141 子贡问怎样才能做一个君子。孔子说:“

58、对于你要说的话,先实行,然后说再出来。”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十)先行其言而后从之142 (十一)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子曰:“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孔子说:“说话大言不惭,实行这些话就很难。”143 (十二)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子贡问道:“怎样才可以叫做士?”孔子说:“自己在做事时有知耻之心,出使外国各方,能够完成君主交付的使命,可以叫做士。”子贡说:“请

59、问次一等的呢?”孔子说:“宗族中的人称赞他孝顺父母,乡党们称他尊敬兄长。”子贡又问:“请问再次一等的呢?”孔子说:“说到一定做到,做事一定坚持到底,(不问是非地固执己见,)那是小人啊。但也可以说是再次一等的士了。”144 (十三)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 定公问:“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为君难,为臣不易。如知为君之难也,不几乎一言而兴邦乎?”曰:“一言而丧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予无乐乎为君,唯其言而莫予违也。如其善而莫之违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之违也,不几乎一言而丧邦乎?” 鲁定公问:“一句话就可以使国家兴盛

60、,有这样的话吗?”孔子答道:“不可能有这样的话,但有近乎于这样的话。有人说:做君难,做臣不易。如果知道了做君的难,这不近乎于一句话可以使国家兴盛吗?”鲁定公又问:“一句话可以亡国,有这样的话吗?”孔子回答说:“不可能有这样的话,但有近乎这样的话。有人说过:我做君主并没有什么可高兴的,我所高兴的只在于我所说的话没有人敢于违抗。如果说得对而没有人违抗,不也好吗?如果说得不对而没有人违抗,那不就近乎于一句话可以亡国吗?”145 (十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孔子杜绝了四种弊病:不凭空臆测,不武断绝对,不固执拘泥,不自以为是。146 (十五)言之有物君子以言有物,而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