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复习资料姚先本_第1页
心理学复习资料姚先本_第2页
心理学复习资料姚先本_第3页
心理学复习资料姚先本_第4页
心理学复习资料姚先本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3心理学第一章绪论1. 心理学的含义: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2.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现象及其规律3. 心理现象的分类:*心理过程心理现象心理状态、个性心理认识过程-感知,表象,思维,想象,记忆等 情感过程-对事物的态度体验过程意志过程-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注意,灵感,激情,犹豫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信念,理想,价值观个性心理特点-能力,气质,性格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及个性心理的关系(为什么说个体的心理现象具有高度的整合性?)答:首先,在整个心理过程中,人的认识、情感和意志三个方面是密切联系、相互影响的。第二,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点也是密切关联的。第三,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个

2、性心理,三者体现着人的整体心理活动在“动态一过渡态一稳态”方面的 相互关系和时相特征。总之,心理过程和个性的相互制约关系,从整体上反映着人的心理活动的共同规律和差异规律的辩证统一。4. 心理学的基本观点(如何科学地理解人的心理现象的实质?)UMP 71)心理对物质载体的依存性(心理与脑):心理是物质的派生现象,它的产生需衣服于一定的物质实体。科学表明,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 机能,也就是说,人脑是人的心理活动的物质载体。2)心理与环境的相互制约性:从心理的内容和源泉来看,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人脑与客观现实相互作用的结果3)个性心理活动的主体性(简析人的心理的主体性):首先表现在心

3、理是人脑的主观映像;其次,心理的主体性还表现在,人对现实的反映总是通过个体的主观世界的折射而实现的;第三,心理的主体性更表现在人对现实反映的主观能动性反面;最后必须指出人的心理的主体性最重要的特点在于人的意识性。人的意识是心理发展的最高水平,所以人的心理也可以叫做意识,有了意识人才能成为真正的主体。5. 心理学的理论取向心理生物学理论取向行为主义理论取向一一华生,强化认知理论取向精神分析理论取向一一弗洛伊德,强调潜意识在整个精神活动中的重要作用现象学理论取向6. 心理学的起源与发展1879年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有影响的心理实验室,开设了实验心理学,这标志着 心理科学的诞生和

4、独立,也意味着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发展历史的开始。7. 心理学的任务(DEFCP)描述:即对心理事实用科学语言予以叙述以便人们认识它;只说明事实的真相,不探究问题发生的原因; 解释:解释是对个体行为做进一步分析,探索产生该行为的可能原因预测:预测是根据现有的资料,估计将来某一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控制:研究心理是为了有效的调整人的心理,使之利于社会,群体和个人的健全发展,这就是心理学的根本任务;提升: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人,从事心理学研究,其主要的目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类的生活品质。8.心理学研究的具体方法UP31观察法:是指在自然条件下,对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有系统,有计划的观察,从中发现心理现

5、象产生和 发展的规律性。客观观察法,自我观察法实验法:是指有目的的控制一定条件或创设一定的情境,以引起被试的某些心理活动来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实验室实验法,自然实验法测验法:这是采用一种专门的测量工具,在较短的时间内,对被试的某些或某方面的心理品质做出测定,鉴 别和分析的一种方法。调查法:可分书面调查(问卷法)和口头调查(访谈法)(5)个案法: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就是利用个案法建立起来的理论。第二章心理发展理论1. 心理发展:是指个体随年龄的增长,在相应环境的作用下,获得新结构或引起心理结构发生改变的过程,是一 种体现在个体内部的连续而又稳定的变化。2. 心理发展的基本问题:1)遗传与环境的

6、关系遗传素质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生理成熟影响心理发展的速度和水平环境和教育是心理发展的决定性因素2)连续性和阶段性的关系3)主动性和被动性的关系4)心理发展的关键期第三章 注意一、意识与无意识1. 意识:是指还能为人所察觉到的个体心理活动。例如:人们在意识的作用下,能感觉到颜色、味道、声音、物 体等等,还能伊势丹自己的学习目标等。2. 意识的三个基本特点:概括性自觉性 能动性3. 无意识:也称潜意识,就是不能为人所察觉的个体心理活动的总和。4. 睡眠过程五阶段:睡眠开始浅睡阶段深睡阶段(3、4)快速眼动阶段二、 注意的含义,特点,功能,种类UMP87-931. 含义: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现象的

7、指向和集中2. 特点:指向性和集中性3. 功能:选择功能,维持功能,调节功能4. 种类和形成条件1)无意注意:事先没有预设的目的,也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又称不随意注意。无意注意产生的条件(影响无意注意产生的因素有哪些?)P88刺激物的特点刺激的强度(包括绝对强度和相对强度)刺激之间的差异程度 刺激的变化刺激物的新异性个体的主观状态2)有意注意:是事先有预设的目的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又称随意注意。有意注意形成的条件(引起和维持有意注意的主要心理学因素有哪些?)P89? 对活动任务的认识? 对活动的间接兴趣? 个体的意志努力? 对活动的精心组织3)有意后注意:是事先有预设的目的,但不需要

8、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形成有意后注意的条件:对活动浓厚的兴趣活动的自动化5.注意的品质:UMP91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如何运用注意规律组织教学 注意的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1根据注意的外部表现了解学生的听课状态 感官活动、身体动作、生理活动。2、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活动? 第一、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第二、注意讲演、板书技巧和教具的使用;? 第三、注意教学内容的组织和教学形式的多样化;3、运用有意注意规律组织教学活动? 第一、提高活动的目的性;? 第二、激发学习动机;? 第三、训练良好的注意习惯;4、运用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相互交替的规律组织教学活动注意力的培养

9、1. 培养间接兴趣2.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3.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4. 重视集中注意的自我训练)第四章感觉与知觉-、感觉的涵义1. 含义:感觉是个体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刺激的觉察2. 感受性:是指人的感官对各种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3. 感觉阈限:是人感到某个刺激存在或刺激发生变化所需刺激强度的临界值。感觉阈限与感受性的大小成 反比例关系。4. 理解绝对感觉阈限与差别感觉阈限P965. 感觉的种类: 外部感觉是个体对内部刺激的觉察,主要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皮肤觉 内部感觉是个体对内部刺激的觉察,主要包括机体觉、平衡觉和运动觉6. 视觉和听觉是最重要的感觉UMP98 P997. 感觉现象UMP1

10、01感觉后象;感觉的适应;感觉的对比;感觉的相互作用二、知觉的涵义1. 知觉:是个体信息将感觉信息组织成有意义的整体的过程2. 感觉与知觉的关系: 联系:二者同属于认识过程,他们都是对事物的直接反映;感觉是知觉的基础,是知觉的有机组成部分,感觉越丰富,知觉越完整;知觉是感觉的深入与发展 区别:感觉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知觉是对事物整体的反映;感觉只和单一的感觉器官相联系,知觉是多种感觉器官协同活动的结果;感觉的产生是由事物的性质引起的,而知觉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个体的知识经验。3. 知觉的特征(简述知觉的基本特征)UMP1031)知觉的意义性(理解性)人在知觉过程中,总是赋予知觉对象一定的意义,这

11、就是知觉的意义性(又称理解性)。2)知觉的完整性人在知觉的过程,中总是倾向于把零散的对象知觉为一个整体,这就是知觉的完整性。3)知觉的选择性当我们面对众多的客体是,常常优先知觉部分客体,这就是知觉的选择性。 被清楚地知觉到的客体叫对象,未被清楚地知觉到的客体叫背景。4)知觉的恒常性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我们的知觉映象在相当程度上却保持着它的稳定性。它是人们 知觉客观事物的一个重要特性4.知觉的种类:空间知觉形状知觉 大小知觉方位知觉距离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真动知觉似动知觉错觉:是对事物的一种不确定的知觉。不同于幻觉,它是在客观事物的刺激作用下,产生的一种对刺激的主观歪曲的反映。方

12、向错觉线条弯曲错觉 线条长短错觉面积大小错觉第四章记忆一、记忆的涵义1. 记忆:记忆是人脑对有关信息进行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认知加工过程2. 记忆的基本环节:1)信息的编码(识记); 机械识记 理解识记2)信息的储存(保持); 相对而言的遗忘,是指对识记材料不能再回忆或再认。3)信息的提取(再认和回忆)影响提取的因素:a。信息的保存是否巩固b。提取线索的途径是否得当3. 记忆的分类:根据记忆的内容不同来分:形象记忆、情境记忆、语义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根据记忆的方式分类:理解记忆、机械记忆根据记忆材料组织的性质分类:陈述性 程序性4. 记忆的品质 :记忆的敏捷性 记忆的持久性 记忆的准确性 记

13、忆的准备性、记忆的信息加工系统信息输入 一注意感觉记忆1复述短时记忆 长时记忆i信息丧失+信息丧失感觉记忆:信息是以其物理特性来编码的短时记忆:容量为 7+-2个组块长时记忆:是以语义的形式编码三、记忆的规律及策略(一)记忆的规律1. 遗忘的规律: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有先快后慢的特点。2.影响遗忘的因素:(1)记忆材料的性质(2)记忆材料的长度(3)个体的心理状态(4)个体的学习程度3.遗忘机制(干扰说)前摄抑制:先学习的材料对组织和回忆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倒摄抑制: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1 (简述干扰与遗忘的关系。? 性质和时间上相互接近的经验,可以相互促进,

14、也可以相互干扰。? 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称为前摄抑制,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或回忆先学习 的材料的干扰,称为倒摄抑制。? 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受前后两种学习材料的性质、难度、学习时间的安排、学习巩固程度等条件制约。? 首先,前后两种学习所识记的材料具有中等程度的相似性时,干扰最大;先后两种学习具有高相似或不 相似,则干扰则较小其次,如果先学习的材料或后学习的材料难度较大,抑制也较大。? 第三,先后两种学习的时间间隔越小,干扰就越大。? 第四,学习巩固程度越高,越能抵御干扰。)(二)记忆的基本策略UMP115(1)注意策略(2)复述策略(3)精细阐述策略(4)组织策略(5)提

15、取策略(简述记忆的信息加工系统,并举例说明记忆过程常用的几种记忆策略。? 记忆活动是由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三个相互联系的记忆系统组成。? 这三个记忆系统在信息的储存时间、信息的编码方式、记忆的容量等方面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 三个系统的信息加工水平是不同的,感觉记忆的加工水平最低,长时记忆的信息加工水平最高。信息的长期保持是在一定条件下,将信息由感觉记忆转入短时记忆,再由短时记忆转入长时记忆 记忆策略主要有:注意策略、复述策略、精细阐述策略、组织策略、提取策略等)四、运用记忆规律指导学生学习(1)合理安排学习内容和时间(2)选择适当的记忆方法(3)反复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合(4 )及时复

16、习(5)选择适当的复习方式 第五章想象与思维(4分)一、想象的涵义:1. 想象:是个体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产生新形象的过程。2. 想象的种类:想象按其有无一定的目的性和自觉性分为(1)有意想象:有意想象是指事先有预定的目的的想象。UM P129再造想象:根据现成的描述而在大脑中产生新形象的过程。创造想象:不是根据现成的描述而在大脑中产生新形象的过程。血想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与个人生活愿望相联系,并只想未来的想象。(2)无意想象:无意想象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的想象。3、想象的认知加工方式(简述想象活动中的认知加工方式)UMP1291、粘合:把从未结合过的形象要素,结合在一起,构成新形

17、象。2、夸张:对客观事物的形象中的某一部分进行改变,突出其特点,从而产生新形象。3、人格化:对客观事物赋予人的形象和特征,从而产生的新形象。4、典型化:是根据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来创造新形象二、表象的涵义、特点、作用1. 涵义:表象是表征的一种特殊形式,是认识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过度的桥梁2. 特点:表象是以对客观事物的知觉为基础的具有明显的直观形 表象还具有一定的概括性象的概括性是个体对知觉形象进行综合的结果。三、思维的涵义、特征、种类1. 涵义:思维是一种高级的认知活动,是个体对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2. 特征:概括性;间接性;问题性3. 种类: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辐合思维,发散思

18、维常规思维,创作思维4. 思维的认知加工方式UP117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抽象与概括系统化和具体化5. 思维的种类1)根据思维活动凭借的工具不同,分为动作思维 形象思维 抽象思维2)根据在解决问题时思维活动的方向不同,辐合思维 发散思维3)根据思维活动及其结果的新颖性常规思维创造思维6. 思维的品质:思维的敏捷性、创造性、深刻性、逻辑性、灵活性、独立性批判性逻辑性、广阔性; 最主要的就是思维的敏捷性、深刻性和创造性7. 问题解决(1)含义:一般是指形成一个新的答案,超越过去所学规则的简单应用而产生一个解决方案。(2)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表征问题设计方案执仃方案评价结果(3)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情

19、绪与动机UMP123对问题情景的知觉定势功能固着原型启发四、创造性思维1、定义:是一种新颖的、独特地并具有社会价值的思维活动。2、 特点:思维的流畅性思维的变通性思维的独特性 思维的敏感性UM P127(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造性,亦称创造力,是指运用个人的才智产生出新颖、独特而有价值的产品的能力,其核心成分是创 造性思维。首先,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其次,培养学生独立的个性。、需1.含义:需要是指由生理上或心理上的缺失或不足引起的一种内部紧张状态,是个人活动积极性的源泉2.特点:需要的客观现实性、主观差异性、动力发展性、整体关联性3.种类:自然性需要与社会性需要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U4.需

20、要的层次理论第六章需要与动机P145到高层次发第三,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包括不同的层次,而这些需要都是含有低层次 展的,而且层次月底的需要强度越大。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二、动机1. 含义:动机是引起并维持人们从事某项活动,以达到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2. 动机的形成:需要是动机形成的基础;诱因是动机形成的外部条件3. 功能:动机的激活功能;指向功能;维持和调整功能4. 耶克斯一一多德森定律(Yerks Dodson Low)的研究表明,各种活动都存在一个最佳的动机水平。任务较 易,最佳激起水平

21、较高;任务难度中等,最佳动机激起水平也适中;任务越困难,最佳激起水平越低。这就是著名的耶克斯一一多德森定律(Yerks Dodson Low)(简称倒“ U”曲线规律)。5. 动机的冲突:UMP1691)双趋冲突两个并存目标有同样的吸引力2)双避冲突两个威胁目标逃避一个接受另一个3)趋避冲突一个目标即能满足需要同时带来威胁4)多重趋避冲突:即个体面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目标,而每一目标或情境既对个体有吸引力又遭个体排斥,从而无法简单地选择一个目标,这时所引起的心理冲突就是多重趋避冲突。第七章情绪、情感一、情绪1.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2. 情感:是情的感受方面,即情绪过程的主观体验;3

22、. 情绪包括四个方面:内部的主观感受或体验外在的行为表现形式认知解释生理唤醒4. 情绪功能:UP152情绪对环境具有适应功能;情绪对其他心理和行为活动具有调节功能;情绪对社会交往活动具有协调功能;情绪与个体的健康发展密切相关二、情绪与情感的区别和联系区别:1.情绪既用于人类,也用于动物;而情感只用于人类,特别在描述人的高级社会情感时;2. 比较而言,情绪具有较大的情境性,即即时性、冲动性、外显性;而情感具有较大的稳定性、深刻性、持久性和内隐性;联系:情绪是情感的基础;情感是在情绪体验逐步稳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通过情绪表现出来。三、表情1. 表情:情绪具有独特的外部表现形式,即表情UP153

23、UMP154是对某种竟外的环境刺激做出的适应性反映2. 分类:表情一般分为面部表情、体态表情和言语表情四、情绪状态(种类)1. 心境:心境是一种比较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心境具有弥散性2. 激情: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短暂的、爆发式的情绪状态3. 应激:应激是个体在出乎意料的紧张情况下产生的情绪状态,4. 良好的情绪的培养:了解自我;管理自我;自我激励;识别他人的情绪;处理好人际关系; 抗挫折训练,做生活的主人第八章意志、*1T 1*克服各种困难从而实现目的的心理过、意心1. 含义:意志是个体自觉的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程。2. 意志行动的特征: 意志行动是有自觉目的性的行动;意

24、志行动与克服困难相联系; 意志对行动具有调节作用二、意志的关联因素1) 意志与认识的关系 认识过程是意志产生的前提 意志对认识过程也有很大的影响2) 意志与情绪的关系 情绪既可以成为意志的动力,也可以成为意志的阻力。 意志能够控制情绪,使情绪服从理智。三、意志的过程1. 采取决定阶段:包含确定目的或目标,制定计划,产生和解决心理冲突、做出决策等许多环节2. 执行决定阶段:是意志行动的最重要环节、重心环节四、 意志的品质UMP1701. 自觉性、果断性、坚忍性、自制力(2.如何培养: 加强对学习目标的意义和结果的认识以激励学生的意志行动; 设置困难情境,以使学生或得意志行动的成功经验; 以学生积

25、极的情感体验增强其意志力量; 加强意志的自我锻炼)第九章智能理论1. 能力:是一种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2. 智力:是一种综合的认识能力,由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等基本因素组成;其中思维 力是智力的核心,创造力是智力的最高表现;3. 仓能力:根据一定目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价值的产品的能力品质, 创造性思维是其核心和基础;4. 智力的发展1) 智力发展的一般概况:布卢姆 贝利结论:人类智力的发展是非匀速增长的;13岁以前,智力发展呈快速上升趋势。约25岁智力发展达到顶峰,35岁开始有下降趋势。2) 智力呈正态分布

26、,一半人智商在 90110之间。5. 能力的影响因素:遗传因素:不能决定一个人能力发展的速度和程度,是能力发展的自然前提,只为能力的发张提供了一种可 能性;环境因素:环境有广义的环境和狭义的环境:广义的环境主要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而狭义的环境是指 教育,教育是环境中的主导力量,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为学生提供知识、发展能力的过程,因此 教育更直接决定个体能力发展的速度和水平;个体的实践因素:能力是在个体的实践活动中得以形成和发展的,从事活动是能力发展的基本途径; 个体的主观能动性:能力的发展离不开人的主观努力,即人的主观能动性6.能力发展的个体差异:UMP*1947.能力类型差异;

27、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能力发展的性别差异;判断产品是否具有创造力的标准:新颖、独特、有价值8.创造力发展的关联因素:UP199(1) 创造力与智力的关系创造力是一种较特殊的智力品质,是智力发展的结果; 智力是创造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2) 创造力与知识技能知识技能是创造力的前提,有了知识技能不一定就能创造。(3) 创造力与人格的关系高创造的人的人格特征:好奇心强,兴趣广泛,思维灵活,喜欢钻研一些抽象的问题,自信心强(学生创造力培养的途径.营造有利于学生创造力发展的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学校环境;.进行创造性教学,教学理念上要从注重学校转变为关注“问”;教学气氛上要激活问题意识;增强

28、学生提出问题的动机;教学过程上要培养问题意识;提高学生提出问题的 能力.弓I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 第十章人格理论一、气质的涵义1. 含义:气质是人生来就具有的典型的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 理特征,它反映了人格的自然属性;2. 学说:体液说、体型说、激素说、活动特性说、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气质的体液说:体液说是最早的气质学说,把气质分为四种:多血质、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是由巴甫洛夫提出的,他认为,人的气质是由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决定的;3. 气质的特征:1)气质反映的是心理活动的动力方面的特征2)气质是一种典型的心理特征3)气质是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4)气质

29、具有天赋性二、气质的类型1. 气质的类型:是指在一类人身上共有的或相似的心理活动力特征的有规律的结合2. 典型的心理特征:多血质(例:水浒燕青)、粘液质(例:水浒林冲); UM P217胆汁质(例:水浒李逵)、抑郁质(例:红楼林黛玉)3. 气质差异与实践活动:气质类型无好坏之分;气质差异与职业的选择;气质差异与因材施教; 气质与心理保健三、性格1. 性格:是个体在对现实的态度及其相应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稳定而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2. 性格的特征UMP2221)性格的态度特征:指个体在对现实生活各个方面的态度中表现出来的一般特征。表现为对社会、对集体、对他人的态度特征;表现为对学习、劳动和工

30、作的态度特征;表现为对自己的态度特征;2)性格的理智特征:指个体在认知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表现在感知、想象、记忆、思维等方面四、性格和气质的关系(一)性格与气质的区别其一、它们反映了心理活动的不同侧面。其二、性格与气质的形成条件有很大区别。其三、性格与气质的发生发展也是不同步的。其四、性格与气质的区别还表现在,相同气质的人可以形成完全不同的性格,而不同气质的人也可以形 成基本相同的性格。(二)性格与气质的联系其一,由于神经活动的类型对暂时神经联系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因而气质会影响性格的的形成和具体表现。 一定的气质对形成某些性格特征有重要影响。 气质会影响性格的具体特征的表现形式。其二,

31、由于已形成的暂时神经联系会改变神经活动类型的某些特征的具体表现,因而,性格对气质有一 定的制约作用。(1.区别: 性格与气质虽然都与人的心理活动有关,并在人的活动中得到体现,但它们反映的是心理活动的不同 侧面:性格侧重反映与心理活动的动机和内容有关的方面,是个体对现实的态度及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的总 和;气质侧重于反映与心理活动的动机和内容无关的动力特征; 性格与气质的形成条件有很大的区别:气质具有明显的天赋性;而性格是后天获得的具有明显的社会 性。正因如此,从社会意义上讲,气质没有好坏之分,而社会则有好坏之分;性格与气质的发生发展也是不同步的:气质是生下来就有的,并逐渐在个体的生活中表现出来

32、,具有很 强的稳定性;而性格则是在个体的生活实践中,随着个体的自我意识的发生发展而发生发展的,相对于气质, 性格交易发生改变;性格与气质的区别还表现在,相同气质的人可以形成完全不同的性格;而不同气质的人也可以形成基本 相同的性格;2. 联系:一定的气质对形成某些性格特征有重要影响,气质会影响性格的具体特征的表现形式;性格对气质有一定的制约作用,性格对气质的制约作用在教育上有重要意义。)第十一章自我意识1、自我意识也被称为自我,是指个人对自己的身心状况、自己与周围世界关系的认知、情感以及由此而产生的 意向。2、自我意识的特征1)内容的多重性2)发展的矛盾性3)整体的形象性4)个性的独特性3、自我

33、意识的结构1 )自我认知 自我认知包括个体对自身的认知,以及个体对与外部世界的关系的认知两个方面。 个体对自身的认知,一般通过自我观察、自我分析、社会比较、自我暴露、自我蒙骗五种方式进行。2)自我体验 是指自己对自己怀有的一种情绪体验,也就是主观的我对客观的我所持有的一种态度。 自我体验主要包括自我价值感、成功体验与失败体验、自豪感与羞愧感以及内疚等情绪体验。3 )自我行动 是个体在人际互动中以自我满意的方式表现自己的过程。自我行动的方式:整饰自己、投其所好、自我防卫。第十二章学习动机1. 含义:学习动机是指学生个体内部促使他从事学习活动的驱动过程。2. 学习动机理论强化理论成就动机理论:奥苏

34、泊尔的三个内驱力,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 归因理论 归因理论认为,个人对其成败原因的归结广泛地影响着后来行为的动机。表3d成就归因的四个主慕原因字制点稳定性内部外部锐定能力枉光的难度不稳运努力运气3.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问题情境: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努力克服,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问题情境的难度在 50%左右,最利于激发学习动机。2)学习材料要具有科学性和趣味性科学性:内容正确、符合客观规律,逻辑结构严谨,适合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 发展水平。趣味性:内容要生动活泼,富有趣味,与学生生活经验联系紧密,适用性较强

35、。3)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及时批改和返还学生的作业、测验和试卷;眉批、评语要写得具体,有针对性、启发性和教育性。4)进行正确的评价和适当的表扬与批评要使学生对评价有一个正确的态度。评价必须客观、公正和及时。评价必须注意学生的年龄特征与性格特征。5)适当开展竞赛(1)按能力分组竞赛;(2)按项目分组;(3 )鼓励学生和自己竞争。6)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一方面,引导学生找出成功或失败的真正原因;另一方面,教师也应根据每个学生过去一贯的的成绩优劣差异,从有利于学生的角度进行归因。第十三章教师心理健康1、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及表现(一)人格异常问题(二)人际适应不良问题(三)职业心理枯竭问

36、题生理枯竭:经常性的产生疲劳感、耗竭感,缺乏精力,对疾病抵抗力差。情绪衰竭:经常表现为烦躁、失望、焦虑、易怒、神经过敏。败感强,心智枯竭:常感自卑、厌烦,自我评价过低,常常怀疑自己,自尊心低、退缩,成就感差,失工作热情减退,感到前程无望,一有机会就想调动工作岗位。价值枯竭:对自己工作的意义和价值评价下降,自我效能感低,认为教育教学毫无意义,毫无价值,工作 敷衍了事,备课不认真或不备课,缺少创造性,教学效率差,教学质量不高。非人性化冷漠:对领导、同事、学生麻木冷漠、悲观,不信任他人,对他人再无同情心可言,甚至冷嘲热 讽。开始疏远学生,甚至自己的家人和孩子。行为症状:表现为冲动、言语过激、易激怒、

37、好发脾气,人际摩擦增多,有时会体罚、打骂学生,对刺激物 依赖性强,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极端的心理枯竭状态会出现自伤或自杀行为。(四)身心健康问题2、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哪些?(一)社会因素1、社会对教师的要求和期望不断提高的影响2、传统观念的不良影响3、社会提供给教师的资源有限4、社会现实问题及不良风气的冲击5、教育改革力度不断加大的压力(二)学校因素1、教师的角色冲突与困惑 教师的角色冲突有两个来源:一是人们期望教师提供给学生高质量的教育,但教师又缺乏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教学方法和教材的自主 权;二是教师有维持纪律的责任,但教师又没有足够的权威做到这些。2、学校管理方式不当领导者对教师不公

38、正;不信任;教师实际生活问题得不到解决,而又无必要的精神安慰;领导者对教师 挑剔过多,当众批评,挫伤教师的自尊心;忽视教师的进修要求,干涉教师参加正当的业务活动和社会 活动;用非所长,政治上的进步要求得不到关心等。3、学校环境与条件不良 学校的自然环境和条件 人文社会环境与条件 学生的品行、学习情况4、学校中的人际关系5、教师的工作任务繁重(三)家庭因素首先,家庭牵累较多,缺少闲暇消遣时间其次,教师子女的升学就业压力较大,教师为其子女的前途操心过多另外,部分大龄青年教师的婚姻问题、教师及其家庭的住房、工资收入、医疗等方面的不尽如意等(一)个人因素包括教师的自我期望、能力素质、感受力、人格状况以

39、及个体自身的特点等。3、简述维护教师心理健康的方法。一)优化社会环境1、提高教师社会地位,改善教师生活条件2、深化教育改革,减轻教师心理压力3、提高培训质量,增强教师的职业满意感4、坚持正确舆论导向,重塑教师形象5、开展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优化教师心理素质(二)完善学校管理1、优化学校环境2、端正领导作风3、健全激励机制4、密切人际关系5、开展健康休闲(三)注重自我维护1、树立科学观念2、进行身体锻炼3、学会科学用脑4、丰富业余生活5、扩大交往范围6、善于调适情绪第十四章学校群体心理理论UP399 400 404 4071、社会助长,是指因他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使个人的活动效率与水平提高的现象,也称为社会助长作用。2、社会惰化,是指个体与群体其他成员一起完成某种事情时,或个人活动时有他人在场,个人所付出的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