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图像一、单项选择题1. (2018江苏省泰州中学高三二模)下列装置图或曲线图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A.如图1所示,用0.1 mol L1 NaOH溶液分别滴定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相同体积的盐酸和 醋酸,其中实线表示的是滴定盐酸的曲线B.某温度下FeS、CuS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2所示,纵坐标c(M2+)代表Fe或Cu2+的浓度,横坐标c(S2一)代表S2一的浓度。在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Fe和Cu2+的溶液中滴加硫化钠溶液,首先沉淀的离子为Fe2+C.如图3所示,用0.1 mol L11 CH3COOH溶液?定20 mL 0.1 mol L 1 NaOH溶液的滴定曲 线,当 p
2、H=7 时:c(Na+) = (CH 3COO )c(OH ) = c(H +)D.据图4,若除去CuSO4溶液中的Fe*可向溶液中加入适量 CuO至pH在5.5左右 答案 C解析 A项,用0.1 mol L 1 NaOH溶液滴定醋酸时,随着加入氢氧化钠的量的增加,醋酸会 电离出一部分氢离子,所以出现的pH值突越要缓慢,错误; B项,依据图像分析可知,硫化铜溶度积小于硫化亚铁,同浓度Fe2+和Cu2+的溶液中滴加硫化钠溶液,先析出的沉淀是硫化铜,错误;C项,反应后溶液pH=7,依据溶液中电荷守恒分析,用0.1 mol L 1 CH3cOOH溶液滴定20 mL 0.1 mol L NaOH溶液,
3、反应生成醋酸钠,溶液呈中性,溶液中存在电荷守 恒,c(H )+c(Na )=c(OH )+c(CH3COO ), c(H )= c(OH ),则 c(CH 3COO )=c(Na ),得 到当pH=7时:c(Na +) = c(CH3COO )c(OH ) = c(H +),正确;D项,分析图像可知铁离子元全沉淀的pH约为3.7,加入氧化铜可调下溶液pH,到pH = 5.5时铜离子会沉淀,应调下溶液pH小于5.5,错误。2. (2018南京市高三三模)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甲一,-|.514岫石反应过程反应时间A .图甲表示放热反应在有无催化剂的情况下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B.图乙表示
4、一定温度下,澳化银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其中 a点代表的是不饱和溶液,b点代表的是饱和溶液C.图丙表示25 c时,分别加水稀释体积均为100 mL、pH = 2的一元酸CH3COOH溶液和HX溶液,则25 C时HX的电离平衡常数大于 CH3COOHD.图丁表示某可逆反应生成物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由图知t时反应物转化率最大答案 B解析 图甲中反应物比生成物的能量低,所以反应为吸热反应,选项 A错误;澳化银在水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澳离子和银离子浓度的乘积等于定值(Ksp),则在图乙中在曲线上的点都代表饱和溶液,曲线下方的点都是不饱和溶液,选项 B正确;酸越强加水稀释时的pH变化越快,所以
5、由图示得到,醋酸的酸性强于HX,所以HX的电离平衡常数一定小于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选项 C错误;由图丁得到,t时刻不是生成物的量最大的时刻,应该是反应达t时刻的转化率最高,选项 D错平衡以后生成物的量最大,反应物的转化率最高,所以不是 误。3. (2018江苏省百校高三12月大联考)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合的是()甲丙A.图甲表示t1时刻增加反应物浓度后v正和v逆随时间的变化B.图乙表示反应 2SO2(g)+02(g)2SO3(g) AH0在两种条件下物质能量随反应过程的变化C.图丙表示25 C时用0.01 mol LNaOH溶液滴定20.00 mL 0.01 mol L 1 -HCl溶液时
6、pH随NaOH溶液体积的变化D.图丁表示电解精炼铜时纯铜和粗铜的质量随时间的变化答案 A解析 A项,增加反应物浓度后,正反应速率突然增大,但刚开始,生成物浓度不变,逆反应速率不变,然后逐渐反应达到平衡,正确; B项,2SO2(g)+O2(g)2SO3(g) 川ROHD.图4为KNO3和NaCl溶解度曲线,若除去 NaCl中少量的KNO3,可在较高温度下制得浓溶液后,再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得纯净NaCl答案 B解析2NO2(g)N2O4(g)在ti时迅速将体积缩小,平衡正向移动,c(N2O4)变大,故A错误;根据图示pH为45时Fe”完全沉淀,Cu2+不沉淀,所以除去 CuSO,溶液中的F
7、ek可采用 加入CuO调节溶液pH到45,故B正确;图3表示MOH和ROH两种一元碱的溶液分别 加水稀释时的pH变化,则碱性:MOH VROH,故C错误;除去 NaCl中少量的KNO3,可 蒸发结晶、趁热过滤、洗涤、干燥,故 D错误。6 . (2017淮安市高三调研)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GE M球里A.图 I 表示反应 A + B=C + D 的 AH=(a c)kJ molB.图n表示不同温度下水溶液中H.和。H的浓度变化曲线,图中a点对应温度高于b点C.图出表示N2+3H22NH3的v逆随时间变化曲线,由图知ti时刻可能减小了容器内的压强D.图IV表示向醋酸稀溶液中加水时溶液的
8、导电性变化,图中 p点pH大于q点答案 C解析 A项,根据图I ,反应A + B=C + D属于放热反应,AH = (a - c) kJ mol 1,错误;B项,根据图n ,温度越高,水的离子积常数越大,图中 a点对应温度低于 b点,错误;C项,根据图出,ti时刻,反应速率减小,平衡逆向移动,可能减小了容器内的压强,正确;D项,根据图W,向醋酸稀溶液中加水时,溶液中离子的浓度逐渐减小,溶液的导电性逐渐减弱,p点酸性比q点强,pH小于q点,错误。7 .(2018 南昌市高三三模)已知 298 K 时,Ksp(NiS) = 1.0 X 10 21, Ksp(NiCO 3) = 1.0X 10 7;
9、 p(Ni)=-lgc(Ni2+), p(B) = |gc(S2一)或一|gc(C03一)。在含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Na2s和 W2CO3 的混合溶液中滴加 Ni(NO 3)2溶液产生两种沉淀,溶液中阳离子、阴离子浓度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常温下NiCO3的溶解度大于 NiS的溶解度B.向d点对应的溶液中加入对应阴离子的钠盐,d点向b点移动C.对于曲线I,在 b点加热,b点向c点移动_ , 、 , . 一一 、._,0一D.P为3.5且对应的阴离子是 CO3答案 C解析 A项,常温下Ksp(NiS) v Ksp(NiCO 3), NiS、NiCO3属于同种类型,常温下 NiCO3
10、的溶 解度大于NiS,正确;B项,Ksp(NiS) Ksp(NiCO3),则曲线I代表NiS,曲线n代表NiCO 3, 在d点溶液中存在溶解平衡NiS(s) Ni2 +(aq)+S2 (aq),加入NazS, S”浓度增大,平衡逆向移动,Ni2+减小,d点向b点移动,正确;C项,对曲线I在b点加热,NiS的溶解度增大, Ni2+、S2浓度增大,b点向a点方向移动,错误;D项,曲线n代表NiCO 3, a点c(Ni 2+)=c(Co3一), Ksp(NiCO 3)= c(Ni2+) c(C03 ) = 1.0X 10 7, c(Ni 2+)= c(CO2 ) = 1.0 x 10 3.5, p(
11、Ni) = p(B) = 3.5 且对应的阴离子为 co3 ,正确。8 .(2018白城市通渭县三校高三模拟)常温下,分别向体积相同、浓度均为0.1 mol L11的MOH、ROH两种碱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溶液的pH与溶液浓度的对数(lg c)间的关系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Kb(MOH)的数量级为510B.a、b两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ac(H+)D.用相同浓度的盐酸分别中和a、b两点溶液,消耗盐酸体积:VaVb答案 D解析 A项,没有稀释前MOH溶液中氢离子浓度是10 11 mol L。1,则氢氧根是10 3 mol L 1,Li10-3X10-35 - 上一一。4口所以Kb(MO
12、H) =- =10 ,正确;B项,a、b两点溶放中a点溶放碱性强,对水的0.1 10抑制程度大,所以水的电离程度: aROH, ROH的电离程度大于 MCl的水解程度,因此溶液显碱性,即 c(OH )c(H + ),正确;D项, 两种碱溶液的物质的量相等,用相同浓度的盐酸分别中和时消耗盐酸体积相等,即Va = Vb,错误。9 .(2018日照市高三5月校际联考)H2RO3是一种二元酸,常温下用1 L1 mol L1 Na2RO3溶液 吸收RO2气体,溶液的pH随RO2气体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2-A.a 点溶放中 2c(Na )=3c(RO2 )B.向b点溶
13、液中加水可使溶液的pH由6.2升高到7.4C.常温下,NaHRO3 溶液中 c(HRO 3 )c(RO3 ) c(H 2RO3)D.当吸收RO2的溶椒呈中性时,c(Na )=c(RO3 )+c(HRO3)答案 C解析 A 项,a 点溶液中含有 Na2RO3 和 NaHRO3 各 2 mol, Na2 RO3 + H2O + RO2=2NaHRO 3, 3此时a点溶放呈碱性,说明 RO3发生了水解,则2c(Na )3c(RO3 ),错误;B项,b点导致溶液呈酸性的因素是 HRO3的电离,因此溶液加水后生成的氢离子浓度逐渐减小,pH只会无限接近7,不会超过7,错误;C项,当通入5 mol RO2时
14、,溶液中生成5 mol NaHRO3,剩63八一 、,1 . . 一余Na2RO3为g mol,此时溶放的pH = 6.2显酸性,说明HRO3以电离为王,故常温下,NaHRO3溶液中,c(HRO 3)c(RO3 )c(H2RO3),正确;D项,当吸收RO2的溶液呈中性时,根据电荷守恒:c(H +) + c(Na +) = 2c(RO2 ) + c(HRO3) + c(OH ),由于 c(H+)=c(OH ),所以 c(Na+) =2一一 一 2c(RO3 )+c(HRO3),错误。10.(2018 南昌市高三二模)已知:pKa= lgKa, 25 C时,H2SO3 的 pKa1=1.85, p
15、Ka2=7.19。常温下,用0.1 mol L 1 NaOH溶液滴定20 mL 0.1 mol L 1 H2SO3溶液的滴定曲线如图所示。卜列说法不正确的是7.1J 屏I加A.A点所得溶液中:V。等于10 mLB.B 点所得溶液中:c(Na +) + c(H +) = 2c(SO2 ) + c(HSO3)+c(OH )C.C 点所得溶液中:c(Na + )3c(HSO3)D.D点所得溶液中水解平衡常数 Kh1 = 10 6.81答案 A解析 A衡常数为若恰好是项,A点溶液中pH = 1.85,则溶液中c(H + )=10 1.85 mol L 1+ 一Ka产CH尸!个03)= 10T85,所以
16、c(H+)=Kan表明溶液中 c H2SO310 mL NaOH,此时溶液的溶质为等物质的量的NaHSO3和,H2SO3的一级电离平c(HSO 3) = 4H2SO3),H2SO3,由于溶液显酸性,则所得溶液中c(H2SO3)vc(HSO3),因此所加NaOH体积需v 10 mL,才能使溶液中c(HSO3)/R I +c(Na )+c(H )=c(HSO3) 十= c(H2SO3),即Vo3c(HSO3),正确;D项,D点加入NaOH溶液40 mL,此时溶液中恰好生 成亚硫酸钠,为第二个滴定终点,此时亚硫酸钠水解使溶液显碱性,则Kh1 = Kw/Ka2=1。-14/107.19 =10 6.8
17、1,正确。11.(2018深圳市高三调研)25 C时,向Na2CO3溶液中滴入盐酸,混合溶液的pH与离子浓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lg X=lg2;HC。抽c CO卜列叙述正确的是()A.曲线m表示pH与B.当溶液呈中性时,cJHCOR变化关系c H2CO3十2c(Na )= c(HCO3)+2c(CO3 )6.4C.Ka1(H2CO3)= 1.0X 10D.25 C 时,CO3 +H2OHCO3+OH-的平衡常数为 1.0*10-7.6答案 C解析 A项,碳酸钠溶液中滴加盐酸, 发生CO2 + H +=HCO3 , HCO3 + H+=H2O + CO2 T ,根据图像,推出曲线m表示的
18、是 哭乎,错误;B项,根据电荷守恒,c(Na+) + c(H+)=c(OH ) c HCO3+ c(HCO3) + 2c(CO3 )+c(Cl ),因为溶液显中性,因此 c(H+)=c(OH ),即得出 c(Na+) =ocHCO3 L一 ,一,一c(HCO3)+2c(CO3 )+c(Cl ),错误;C项,n曲线代表的是 pH与lg工|的关系,根据N c H2CO3 |点,c(HCO3)/c(H2CO3)= 10,此时 c(H+)= 10 7.4 mol L 1,根据电离平衡常数的定义,H2CO3一 十的一级电离平衡常数为 c(HC03尸c(H L 10X 107.4= 106.4,正确;D项
19、,该反应的平衡常c H2CO3数为c(HC03 F2c(0H )根据 M 点,c(hco3)/c(co2 )=10, c(h+)=10 9.3 mol L 1, c(OH) c CO3=10 4.7 mol L11,代入数值,得出此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为10 3.7,错误。 ,、 一 . ,. 、一1、*,一、12.(2018河南省名校局三第二次考试 )室温下,用0.10 mol L- NaOH溶液分别滴定 20.00 mL浓度均为0.10 mol LT的CH3COOH溶液和HCN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A. 当加入 10 mL NaOH 时:c(CH3COOH) c(H
20、CN)B.点和点所示溶液中:c(Na*)c(OH )c(CH3COO )c(H + )C.已知室温下某碱 AOH的Kb=1X 10 9,则ACN的水溶液呈碱性D.点和点所示溶液中都有:c(CH3COO )+ c(OH )= c(CH3COOH) +c(H +)答案 C解析 A项,根据图像,当加入10 mL NaOH溶液时,点得到等物质的量浓度的 CH3COOH和CH3COONa的混合液,点 溶液呈酸性,CH3COOH的电离程度大于 CH3CO。一的水解程 度,溶液中粒子浓度由大到小顺序为c(CH3CO。)c(Na+)c(CH3COOH),点得到等物质的量浓度的HCN和NaCN的混合液,点 溶液
21、呈碱性,CN-的水解程度大于 HCN的电离程 度,溶液中粒子浓度由大到小顺序为c(HCN) c(Na+)c(CN ),加入10 mL NaOH溶液时,两溶液中c(Na + )相等,两溶液中c(CH3COOH) vc(HCN),错误;B项,点和点在NaOH 滴定CH3COOH溶液过程中的电荷守恒为 c(Na+)+c(H+)=c(OH-) + c(CH3CO。一),点溶液 的 pH = 7,点溶液中 c(H+)= c(OH ),则 c(Na+) = c(CH3COO ),点加入 20 mL NaOH 溶 液充分反应后得到 CH3COONa溶液,点溶液中由于CH3CO。一的水解溶液呈碱性,溶液中 离
22、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Na+) c(CH3COO ) c(OH ) c(H +),错误;C项,根据图像cH )cCN )5 即 c(H+)c(Na+)c(CH3COOH),溶液中电荷守恒为 c(Na+)+ c(H +)= c(oh)+ c(CH 3COO ),点溶液中 c(CH 3COO ) + c(OH ) c(CH 3COOH) + c(H+),根据点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点 溶液由CH3COONa和略过量的CH3COOH 组成,点 溶液的pH=7,根据电荷守恒 c(Na+)+c(H+)=c(OH) + c(CH3CO。一),点溶液 中 c(Na )=c(CH3COO ), c(Na
23、 )c(CH3COOH),则 c(CH3COO )+c(OH )c(CH3COOH) + c(H+),错误。13.(2017临沂市高三三模)已知电导率越大导电能力越强。 常温下用0.100 mol LNaOH溶液 分别滴定10.00 mL浓度均为0.100 mol L1的盐酸和醋酸溶液,测得滴定过程中溶液的电导率如图所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曲线代表滴定盐酸的曲线B.滴定醋酸的过程应该选择甲基橙作为指示剂C.a、b、c三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cabD.b点溶液中: 一 十 一 c(OH )c(H )+c(CH3COO )+c(CH3COOH) 答案 D解析 醋酸是弱酸、盐酸是强酸。同浓度的盐酸
24、、醋酸溶液,盐酸的导电能力强,所以曲线 代表醋酸、曲线 代表盐酸,故A错误;氢氧化钠滴定醋酸,终点时溶液呈碱性,所以应 该用酚酗:作为指示剂,故B错误;a点表示醋酸钠溶液、c点表示氯化钠溶液、b点表示氢氧化钠与醋酸钠白混合液,b点水电离受到氢氧化钠的抑制,a点水电离受到醋酸钠的促进,c点氯化钠对水电离无影响,所以a、b、c三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acb,故C错误;b点表示等浓度的氢氧化钠与醋酸钠的混合液,根据电荷守恒c(Na +)+c(H+)= c(OH ) +c(CH3COO );根据物料守恒 c(Na+)= 2c(CH3COO )+2c(CH3COOH);所以 c(OH )=c(H+) +
25、 c(CH3COO)+ 2c(CH3COOH),故 c(OH )c(H + )+c(CH3COO )+c(CH3COOH),故 D 正确。 14.(2018莆田市高三质量测试)向10 mL 1 mol L 1的HCOOH溶液中不断滴加1 mol L 1的 NaOH溶液,并一直保持常温,所加碱的体积与lg c水(H+)的关系如图所示。c7k(h+)为溶液中水电离的c(H + )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常温下,Ka(HCOOH)的数量级为B.a、b两点pH均为7C.从a点到b点,水的电离程度先增大后减小D.混合溶液的导电性逐渐增强答案 B解析 A项,甲酸溶液中水电离出的氢离子为1012 mo
26、l L1,则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为0.01 molL1,所以常温下,Ka(HCOOH)=吟?-10 4,因此数量级为IO”,正确;B项,a点甲酸过量, 1 0.01水电离出的氢离子为 10 7 mol L 1,溶液pH=7; b点氢氧化钠过量,pH7,错误;C项, 从a点到b点,溶液中的溶质由甲酸和甲酸钠变为甲酸钠,然后又变为甲酸钠和氢氧化钠, 所以水的电离程度先增大后减小,正确;D项,溶液的导电能力强弱取决于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和离子所带电荷的多少,离子浓度越大,离子所带的电荷越多,溶液的导电性越强。甲酸是弱酸,生成的甲酸钠以及氢氧化钠均是强电解质,所以混合溶液的导电性逐渐增强, 正确。15.(
27、2018莆田市高三质量测试)常温下,二元弱酸 H2Y溶液中滴加KOH溶液,所得混合溶液 的pH与离子浓度变化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曲线M表示pH与lg cHYT;粒变化关系 c H2YB.a 点溶液中:c(H +) c(OH ) = 2c(Y2 ) + c(HY ) c(K ), ,一 , 、.,,一、一 、,4.3C.H2Y的二级电离平衡常数 Ka2(H2Y) = 10D.交点 b 的溶液中:c(H2Y) = c(Y2 ) c(HY ) c(H + ) c(OH )答案 D一 一解析 A项,随着pH的增大,&Y的电离程度逐渐增大, 溶液中c(HY)逐渐增大,。叫 屁
28、c H2Yc Y渐减小,lg cHY-fe渐增大,lg cHY一般渐减小,因此曲线M表示pH与lg cHY-4关系,正cH2Yc YcH2Y确;B项,a点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H +)+ c(K + )=2c(Y 2 )+c(HY ) + c(OH ),因此c(H+)一c(OH ) = 2c(Y2 ) + c(HY )c(K+),正确;C 项,pH=3 时,1g cHY 13 则 Ka2(H2Y) c Y2+3= c(Y )c(H L%=10,正确;D项,交点b的溶液中存在:g= 1g叫_13cHY 10c H2Yc Y因此 (丫2一)101.3即 c(Y2 )c(H )c(OH )D.V(
29、NaOH) : V(H2A) =3 : 2 时,2c(Na )+c(OH ) = 2c(H2A) + c(HA )+c(H )答案 D解析 A项,“A H.+HA一的电离平衡常数 Ka1=qHc(HcAHA),当c(HA-)=c(H2A)时溶 液的 pH=3.30,即溶液中 c(H+)=103.3,代入 Ka1= 10 3.30,正确;B 项,NaOH 滴入 H2A 溶液中,溶液中的电荷守恒为 c(Na+) + c(H+)= c(HA ) + 2c(A2 )+ c(OH ),当 c(Na )=c(HA ) +2- .十、 一,一 .一 1_.、,2-2c(A )时,c(H )=c(OH ),溶
30、放呈中性,正确;C项,根据图像 pH=6.27时,溶放中c(A ) =c(HA ),溶液呈酸性,c(H+)c(OH -),正确;D项,NaOH滴入H2A溶液中,溶液中的 电荷守恒为c(Na + )+ c(H +)= c(HA ) + 2c(A2 ) + c(OH ), NaOH溶液和H2A溶液物质的量浓 度相等,当 V(NaOH) : V(H2A)=3 : 2 时,溶液中的物料守恒为2c(Na*)=3c(H2A)+c(HA-) + c(A2 ),将两式整理得,3c(Na + )+ c(OH )= 2c(H 2A) + c(HA ) + c(H+),错误。17.(2018宿州市高三质检)若定义p
31、c是溶液中微粒物质的量浓度的负对数,则常温下,一定 浓度的某酸(H2A)水溶液中pc(H2A)、pc(HA ) pc(A)随着溶液pH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pH=4 时,c(HA )c(A2 ),故A错误; 调节溶液pH的方法不确定,所以 c(H2A) + c(HA )+c(A2 )不一定是定值,故 B错误;根据图示 c(H2A)= c(HA )时,pH =1.3,所以 Kai =一 十cHA )cH根据图示 c(A2 )= c(HA )时,pH = 4.3, Ka2 =cH2A2一十cfA ) cH )=c(H+)= 10 1.3,故 C 正确;c HAc(H
32、+ ) = 10 4.3, HA的水解常数Kh=Kw=10 12.7,电离大于水解,所以 NaHAKa1的水溶液呈酸性,故 D错误。18.(2018赣州市高三适应性考试)常温下,某酸 衡时某种粒子的浓度占各粒子浓度之和的分数H3A水溶液中含A的各种粒子的分布分数(平 )与pH关系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aH 2A水溶液呈碱性B.H 3A 溶液中存在:c(H *) = c(OH ) + c(H 2A ) + c(HA 2 ) + ;c(A3 )2-C.向H3A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 NaOH溶液至pH = 5时,, A L 100.6 c H3AD.向H3A溶椒中加入氨水使 pH从5-9发
33、生的王要离子反应是:H2A + OH =HA + O答案一 十解析从图像可知H3A为弱酸,存在电离平衡,H3AH2A +1, Ka1 = c.H3*)=-2.210;H2AHA2 +H+; K2 * += cHA ) c(H L 10a2c(H2A)7.2, H2A+H2OH3A + OH 水解常数为cfH3A cfOH +j k=-一水的离子积常数为c H2AKw = c(H + ) c(OH )=10 14 ,所以 K =c(H 3A)KwKwc(H2A)c(H) Ka1-7.2= 10,%=小=位1,所以电离大于水解,所以NaH2A水溶液呈酸性,错误;B项,HA*A3 +H+; H2OH
34、+ +OH,根据电荷守恒:c(H+)一 十,23I 一一,CH2A CfH 22= c(OH )+c(H2A ) + 2c(HA )+3c(A ),错误;C 项,因为 Ka =1.J; =10;2 一 十Ka2=c叱M L 10 7.2, 心(2 =c H 2Ac(HA2 ch+ ) Ka1 Ka2 cfHA2 )-*4 *, -2 T- -.c H 3Ac H c H3Ac H3A1当溶液至 pH = 5时,c(H + )=10 5, cHAL (10 2.2x 10 7.2)/10 10= 100.6,正确; c H3A解质,所以在离子反应方程式中不能拆,错误。D项,因为一水合氨为弱电、不
35、定项选择题19.(2017南京市、盐城市高三二模)下图所示与对应叙述相符的是()rno2 噎 r电工rV(ILO) 乙20 00 mL V(NaOH)丙A.图甲表示一定温度下FeS和CuS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则Ksp(FeS)Ksp(CuS)B.图乙表示pH= 2的甲酸与乙酸溶液稀释时的pH变化曲线,则酸性:甲酸 乙酸C.图丙表示用 0.100 0 mol L 1 NaOH溶液滴定25.00 mL盐酸的滴定曲线,则 c(HCl)=-10.080 0 mol L D.图丁表示反应 N2(g)+3H2(g)2NH3(g)平衡时NH3体积分数随起始 n(N2)/n(H2)变化的曲线,则转化率:映(H2)= ob(H2)答案 AC解析 A项,依据图像分析可知,硫化铜溶度积小于硫化亚铁,正确; B项,随着稀释,甲 酸白p pH变化大,说明酸性:甲酸乙酸,错误; C项,图丙表示用0.100 0 mol L 1 NaOH 溶液滴定 2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北师大版选择性必修1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 2025年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地理下册月考试卷
- 2025年粤教版选择性必修1历史下册月考试卷
- 2025年浙科版高二化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
- 2025年苏教新版九年级地理下册月考试卷
- 2025年牛津上海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 二零二五版奶茶店顾客满意度调查与改进措施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赌博引发婚姻破裂的财产分割与子女抚养合同2篇
- 2025年度影视后期制作与剪辑服务合同范本4篇
- 2025年度专业树木种植与生态旅游开发合同4篇
- 《化工设备机械基础(第8版)》全套教学课件
- 《带一本书去读研:研究生关键学术技能快速入门》笔记
-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举一反三专题17.6勾股定理章末八大题型总结(培优篇)(学生版+解析)
- 2024届上海高考语文课内古诗文背诵默写篇目(精校版)
- DL-T5024-2020电力工程地基处理技术规程
- 2024年度-美团新骑手入门培训
- 初中数学要背诵记忆知识点(概念+公式)
- 驾照体检表完整版本
- 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及风险评估
- 农村高中思想政治课时政教育研究的中期报告
- 20100927-宣化上人《愣严咒句偈疏解》(简体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