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目录第 1 章 流体流动与输送设备第一节流体静力学 第二节流体动力学 第三节管内流体流动现象 第四节流体流动阻力第五节管路计算第六节流速与流量的测量 第七节流体输送设备 第 2 章 传热 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热传导第三节 对流传热第四节 传热计算第五节 对流传热系数关联式 第六节 辐射传热 第七节换热器第 4 章 非均相物系分离 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颗粒沉降第三节 过滤第四节 过程强化与展望 第 5 章干燥 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湿空气的性质及湿度图 第三节 干燥过程的物料衡算与热量衡算 第四节干燥速率和干燥时间 第五节 干燥器第六节 过程强化与展望 1第 1 章流体流动与输送设备第一节流体静力
2、学流体静力学主要研究流体处于静止时各种物理量的变化规律。1-1-1密度单位体积流体的质量,称为流体的密度。f ( p, T)液体密度一般液体可视为不可压缩性流体,其密度基本上不随压力变化,但随温度变化,变化关系可从手册中查得。液体混合物的密度由下式计算:1a1a2anm12n式中, ai 为液体混合物中i 组分的质量分数;气体密度气体为可压缩性流体,当压力不太高、温度不太低时,可按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计算pMRT一般在手册中查得的气体密度都是在一定压力与温度下的数值,若条件不同,则此值需进行换算。气体混合物的密度由下式计算:m1112nn式中,i 为气体混合物中i 组分的体积分数。或pM mmRT
3、其中M m M 1 y1 M 2 y2M n yn式中, yi 为气体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摩尔分率。对于理想气体,其摩尔分率y 与体积分数 相同。1-1-2压力流体垂直作用于单位面积上的力,称为流体的静压强,又称为压力。在静止流体中,作用于任意点不同方向上的压力在数值上均相同。2压力的单位( 1) 按压力的定义,其单位为 N/m 2,或 Pa;( 2) 以流体柱高度表示,如用米水柱或毫米汞柱等。标准大气压的换算关系:1atm = 1.013 105Pa =760mmHg =10.33m H 2O压力的表示方法表压= 绝对压力 大气压力真空度= 大气压力 绝对压力1-1-3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静力学基
4、本方程:压力形式p2p1g (z1 z2 )能量形式p1z1 gp2z2 g适用条件:在重力场中静止、连续的同种不可压缩流体。( 1)在重力场中,静止流体内部任一点的静压力与该点所在的垂直位置及流体的密度有关,而与该点所在的水平位置及容器的形状无关。( 2)在静止的、连续的同种液体内,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各点的压力处处相等。液面上方压力变化时,液体内部各点的压力也将发生相应的变化。( 3)物理意义:静力学基本方程反映了静止流体内部能量守恒与转换的关系,在同一静止流体中,处在不同位置的位能和静压能各不相同二者可以相互转换,但两项能量总和恒为常量。应用:1. 压力及压差的测量(1) U 形压差计p1p
5、2(0)gR若被测流体是气体,可简化为p1p2Rg 0U 形压差计也可测量流体的压力,测量时将U 形管一端与被测点连接,另一端与大气相通,此时测得的是流体的表压或真空度。( 2)倒 U 形压差计3p1p2Rg(0 )Rg(3)双液体U 管压差计p1p2Rg(AC )2. 液位测量3. 液封高度的计算第二节流体动力学1-2-1流体的流量与流速一、流量体积流量 VS单位时间内流经管道任意截面的流体体积,m3 /s 或 m3/h。质量流量 mS单位时间内流经管道任意截面的流体质量,kg/s 或 kg/h 。二、流速平均流速 u 单位时间内流体在流动方向上所流经的距离,m/ s。质量流速 G 单位时间
6、内流经管道单位截面积的流体质量,kg/ ( m2 s)。相互关系:质量流量mSkg/sSSm =V体积流量VS m3/smS=GA= d2G/4S2V =uA= d u/4质量流速Gkg/( m2s)(平均 )流速um/sG=u 1-2-2 定态流动与非定态流动流体流动系统中,若各截面上的温度、压力、流速等物理量仅随位置变化,而不随时间变化,这种流动称之为定态流动;若流体在各截面上的有关物理量既随位置变化,也随时间变化,则称为非定态流动。1-2-3 定态流动系统的质量守恒连续性方程mS1mS2常数u1 1 A1u 2 2 A2常数=常数(不可压缩流体)VS1VS 2常数u1 A1u2 A2常数
7、4圆管1-2-4 定态流u2 d 22动系统的机械能守恒柏努利方程u1 d12常数一、实际流体的柏努利方程以单位质量流体为基准:z1 g12p1We z2 g12p2WfJ/kg2u12u2以单位重量流体为基准:z11u12p1H e z212p2hf2gg2gu2gJ/N=m适用条件:( 1)两截面间流体连续稳定流动;( 2)适于不可压缩流体,如液体;对于气体,当p1p 2 20% ,可用两截面的平均密度m 计算。p1二、理想流体的柏努利方程理想流体是指没有黏性(即流动中没有摩擦阻力)的不可压缩流体。z1 g12p1z2 g12p 22u12u2z11 u1 2p1z21 u2 2p 22g
8、g2gg表明理想流体在流动过程中任意截面上总机械能、总压头为常数,三、柏努利方程的讨论(1)当系统中的流体处于静止时,柏努利方程变为p1p2z1 gz2 g上式即为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式。(2)在柏努利方程式中,zg、 1 u2 、 p 分别表示单位质量流体在某截面上所具有的位2能、动能和静压能;而We、 Wf 是指单位质量流体在两截面间获得或消耗的能量。输送机械的有效功率:PemsWe5输送机械的轴功率:PeP四、柏努利方程的应用应用柏努利方程时需注意的问题:( 1)截面的选取所选取的截面应与流体的流动方向相垂直,并且两截面间流体应是定态连续流动。截面宜选在已知量多、计算方便处。截面的物理量均
9、取该截面上的平均值。( 2)基准水平面的选取基准水平面可以任意选取,但必须与地面平行。为计算方便,宜于选取两截面中位置较低的截面为基准水平面。若截面不是水平面,而是垂直于地面,则基准面应选管中心线的水平面。(3)计算中要注意各物理量的单位保持一致,对于压力还应注意表示方法一致。第三节管内流体流动现象1-3-1 流体的黏度一、牛顿黏性定律牛顿黏性定律表明流体在流动中流体层间的内摩擦力或剪应力与法向速度梯度之间的关系,其表达式为.FA d u或d udydy牛顿黏性定律适用于层流。黏度是度量流体黏性大小的物理量,一般由实验测定。物理意义:促使流体在与流动相垂直方向上产生单位速度梯度时的剪应力。单位
10、: Pas, cP1cP=10-3 Pa s影响因素:温度与压力液体: T, ;不考虑 p 的影响。气体: T, ;一般在工程计算中也不考虑p 的影响。剪应力与速度梯度的关系符合牛顿黏性定律的流体,称为牛顿型流体 ;不符合牛顿黏性定律的流体称为非牛顿型流体。运动黏度 为黏度 与密度 的比值,单位为m2/s,也是流体的物理性质。1-3-2 流体的流动型态6一、流体流动类型层流(或 滞流) 流体质点仅沿着与管轴平行的方向作直线运动,流体分为若干层平行向前流动,质点之间互不混合;湍流(或 紊流) 流体质点除了沿管轴方向向前流动外,还有径向脉动,各质点的速度在大小和方向上都随时发生变化,质点互相碰撞和
11、混合。二、流型判据雷诺准数Red u( 1-28)Re 为无因次准数,是流体流动类型的判据。( 1) 当 Re 2000 时,流动为层流,此区称为层流区;( 2) 当 Re 4000 时,一般出现湍流,此区称为湍流区;( 3) 当 2000 Re 4000 时,流动可能是层流, 也可能是湍流,该区称为不稳定的过渡区。根据 Re 准数的大小将流动分为三个区域:层流区、过渡区、湍流区,但流动类型只有两种:层流与湍流。雷诺准数物理意义:表示流体流动中惯性力与黏性力的对比关系,反映流体流动的湍动程度。1-3-3 流体在圆管内的速度分布一、层流时的速度分布由实验和理论已证明,层流时的速度分布为抛物线形状
12、,管中心处速度为最大,管壁处速度为零。管截面上的平均速度与中心最大流速之间的关系为1u 2 umax二、湍流时的速度分布湍流时速度分布由实验测定,管中心区速度最大,管壁处速度为零。管截面上的平均速度与中心区最大流速之间的关系为u0.8umax三、层流内层的概念当流体在管内处于湍流流动时,由于流体具有黏性和壁面的约束作用,紧靠壁面处仍有一薄层流体作层流流动,该薄层称为层流内层 (或层流底层 ),层流内层为传递过程的主要阻力。其厚度与流体的湍动程度有关,流体的湍动程度越高,7层流内层越薄。层流内层只能减薄,但不能消失。第四节流体流动阻力1-4-1 流体在直管中的流动阻力一、直管阻力的通式范宁公式的
13、几种形式:lu 2能量损失Wf2dWfl u 2压头损失hfd 2ggpflu 2压力损失Wf2d二、层流时的摩擦系数层流时摩擦系数是雷诺数 Re 的函数64Re流体在直管内层流流动时能量损失的计算式为32luWf2d或32lu 哈根 -泊谡叶方程pf2d表明层流时阻力与速度的一次方成正比。三、湍流时的摩擦系数因次分析法 主要步骤( 1)通过初步的实验和较系统的分析,找出影响过程的主要因素;( 2)通过无因次化处理, 将影响因素组合成几个无因次数群,减少变量数和实验工作量;( 3)建立过程的无因次数群关联式(通常采用幂函数形式) ,通过实验确定出关联式中各待定系数。因次分析法的 基础 :因次一
14、致性,即每一个物理方程式的两边不仅数值相等,而且每一项都应具有相同的因次。因次分析法的 基本定理 :设影响某一物理现象的独立变量数为n 个,这些变量的基本因次数为 m 个,则该物理现象可用N(nm)个独立的无因次数群表示。8湍流时摩擦系数是 Re 和相对粗糙度的函数:d( Re,)d -Re- 图:d( 1)层流区Re2000=64/Re, 与无关Wf, hf u1d( 2)过渡区2000 Re 4000=f( Re,)Wf , hf u12d( 4)完全湍流区Re Re c=f()与 Re 无关Wf, hf u2d(阻力平方区 )(虚线以上 )四、非圆形管内的流动阻力此时仍可用圆管内流动阻力
15、的计算式,但需用非圆形管道的当量直径代替圆管直径。d e流通截面积A当量直径44润湿周边1-4-2 局部阻力一、阻力系数法将局部阻力表示为动能的某一倍数,u 2u 2Wf或hf22g式中, 称为 局部阻力系数 ,一般由实验测定。注意,计算突然扩大与突然缩小局部阻力时,u 为小管中的大速度。进口阻力系数进口0.5 ,出口阻力系数出口1。二、当量长度法将流体流过管件或阀门的局部阻力,折合成直径相同、长度为l e 的直管所产生的阻力即l e u 2或l e u 2Wfhfd 2gd 2式中 l e 称为管件或阀门的当量长度, 也是由实验测定。1-4-3 流体在管路中的总阻力当管路直径相同时,总阻力:
16、9WfWflu2Wfd2或WfWfll e u 2Wfd2注意:计算局部阻力时,可用局部阻力系数法,亦可用当量长度法,但不能用两种方法重复计算。第五节管路计算1-5-1 简单管路在定态流动时 , 其基本特点为:( 1)流体通过各管段的质量流量不变,对于不可压缩流体,则体积流量也不变,即VS1VS2VS3(2)整个管路的总能量损失等于各段能量损失之和,即WfWf 1Wf 2Wf 3计算可分为两类:设计型和操作型。计算中注意试差法的应用。1-5-2 复杂管路一、并联管路特点:( 1)主管中的流量为并联的各支管流量之和,对于不可压缩性流体,则有VSVS1 VS2 VS3( 2)并联管路中各支管的能量
17、损失均相等,即Wf 1Wf 2Wf 3WfAB注意:计算并联管路阻力时,可任选一根支管计算,而绝不能将各支管阻力加和在一起作为并联管路的阻力。二、分支管路与汇合管路特点:( 1)总管流量等于各支管流量之和,对于不可压缩性流体,有VSVS1 VS2( 2)虽然各支管的流量不等,但在分支处O 点的总机械能为一定值,表明流体在各支管10流动终了时的总机械能与能量损失之和必相等。pBzB g12WfOBpCzC g1 2WfOC2u BuC2第六节流速与流量的测量1-6-1 测速管测速管测得的是流体在管截面某点处的速度,点速度与压力差的关系为:.2 pu用 U 形压差计测量压差时.2Rg(0)u注意测
18、速管安装时的若干问题。1-6-2 孔板流量计孔板流量计是利用流体流经孔板前后产生的压力差来实现流量测量。孔速2Rg( 0)u0 C0体积流量VSu0 A02Rg(0)C0 A0质量流量mSC0 A02Rg ( 0)式中 C0 为流量系数 或孔流系数, C0f (Re, A0), 常用值为 C0 0.6 0.7。A1孔板流量计的特点:恒截面、变压差,为差压式流量计。1-6-3 文丘里( Venturi )流量计文丘里流量计也属差压式流量计,其流量方程也与孔板流量计相似,即2Rg( 0)VSCV A0式中 CV 为文丘里流量计的流量系数(约为0.98 0.99)。文丘里流量计的能量损失远小于孔板流
19、量计。1-6-4 转子流量计11转子流量计是通过转子悬浮位置处环隙面积不同来反映流量的大小。环隙流速u0CR2( f)Vf gAf体积流量Vs2( f)Vf gCR ARAf式中 CR 为流量系数, AR 为转子上端面处环隙面积。转子流量计的特点:恒压差、恒环隙流速而变流通面积,属截面式流量计。转子流量计的刻度,是用20的水(密度为1000kg/m3)或 20和 101.3kPa 下的空气(密度为1.2kg/m 3)进行标定。当被测流体与上述条件不符时,应进行刻度换算。在同一刻度下,两种流体的流量为VS 21 (f2 )VS12 (f1 )式中下标1 表示标定流体的参数,下标2 表示实际被测流
20、体的参数。注意:转子流量计必须垂直安装;为便于检修,转子流量计应安装支路。第七节流体输送设备1-7-1 离心泵一、离心泵的工作原理与构造1.工作原理离心泵启动前,应先将泵壳和吸入管路充满被输送液体。启动后,泵轴带动叶轮高速旋转,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液体从叶轮中心甩向外缘。流体在此过程中获得能量,使静压能和动能均有所提高。液体离开叶轮进入泵壳后,由于泵壳中流道逐渐加宽,液体流速逐渐降低,又将一部分动能转变为静压能,使泵出口处液体的静压能进一步提高,最后以高压沿切线方向排出。液体从叶轮中心流向外缘时,在叶轮中心形成低压,在贮槽液面和泵吸入口之间压力差的作用下,将液体吸入叶轮。可见,只要叶轮不停地转动
21、,液体便会连续不断地吸入和排出,达到输送的目的。气缚现象: 离心泵启动前泵壳和吸入管路中没有充满液体,则泵壳内存有空气,而空气的密度又远小于液体的密度,故产生的离心力很小,因而叶轮中心处所形成的低压不足以将贮槽内液体吸入泵内,此时虽启动离心泵,也不能输送液体,此种现象称为 气缚现象 ,表明离心泵无自吸能力。因此,离心泵在启动前必须灌泵。2.离心泵的主要部件叶轮其作用为将原动机的能量直接传给液体,以提高液体的静压能与动能(主要为静压12能)。泵壳具有汇集液体和能量转化双重功能。轴封装置其作用是防止泵壳内高压液体沿轴漏出或外界空气吸入泵的低压区。常用的轴封装置有填料密封和机械密封两种。二、离心泵的
22、性能参数与特性曲线1. 性能参数流量 Q离心泵单位时间内输送到管路系统的液体体积,m3/s 或 m3/h。压头(扬程)H单位重量的液体经离心泵后所获得的有效能量,J /N 或 m 液柱。效率 反映泵内能量损失,主要有容积损失、水力损失、机械损失。轴功率 P离心泵的轴功率是指由电机输入离心泵泵轴的功率,W 或 kW 。离心泵的有效功率Pe 是指液体实际上从离心泵所获得的功率。Pe100%PPe QH gQH泵的有效功率:或Pe102泵的轴功率为PQH g或QHP1022. 特性曲线离心泵特性曲线是在一定转速下,用20水测定,由H -Q、 P-Q、 -Q 三条曲线组成。( 1) H-Q 曲线:离心
23、泵的压头在较大流量范围内随流量的增大而减小。不同型号的离心泵, H-Q 曲线的形状有所不同。( 2) P-Q 曲线:离心泵的轴功率随流量的增大而增大,当流量Q 0 时,泵轴消耗的功率最小。因此离心泵启动时应关闭出口阀门,使启Wk动功率最小,以保护电机。P/P( 3) -Q 曲线:开始泵的效率随流量的增大而增大, 达到一最大值后, 又随流量的增加而下降。这说明离心泵在一定转速下有一最高效率点,该点称为离心泵的设计点 。一般离心泵出厂时铭牌上标注的性能参数均为最高效率点下之值。高效率区通常为最高效率的92左右的区域。3. 影响离心泵性能的主要因素13密度: Q 不变, H 不变, 基本不变, P;
24、黏度: Q, H, , P;转速:比例定律Q1n1; H 1( n1)2; P1( n1) 3Q2n 2H 2n2P2n2叶轮直径:切割定律Q1D1;H 1( D1)2; P1( D1)3Q2D2H 2D 2P2D2三、离心泵的工作点与流量调节1. 管路特性曲线管路特性曲线表示在特定的管路系统中,输液量与所需压头的关系,反映了被输送液体对输送机械的能量要求。管路特性方程H eABQ 2H管路 特性曲线p, B8ll eH Q其中Az2g d5MgHMHe Q泵 特性曲线管路特性曲线仅与管路的布局及操作条件有关,而与泵的性能无关。曲线的截距A 与两贮槽间液位差z 及操作压QMQ力差p 有关,曲线
25、的陡度B 与管路的阻力状况有关。高阻力管路系统的特性曲线较陡峭,低阻力管路系统的特性曲线较平坦。2. 工作点泵安装在特定的管路中,其特性曲线H -Q 与管路特性曲线H e- Q 的交点称为离心泵的工作点。若该点所对应的效率在离心泵的高效率区,则该工作点是适宜的。工作点所对应的流量与压头,可利用图解法求取,也可由管路特性方程:H ef (Q)泵特性方程:H(Q)联立求解。3. 流量调节( 1)改变管路特性曲线最简单的调节方法是在离心泵排出管线上安装调节阀。改变阀门的开度,就是改变管路的阻力状况,从而使管路特性曲线发生变化。14这种改变出口阀门开度调节流量的方法,操作简便、灵活,流量可以连续变化,
26、故应用较广,尤其适用于调节幅度不大,而经常需要改变流量的场合。但当阀门关小时,不仅增加了管路的阻力,使增大的压头用于消耗阀门的附加阻力上,且使泵在低效率下工作,经济上不合理。( 2)改变泵特性曲线通过改变泵的转速或直径改变泵的性能。由于切削叶轮为一次性调节,因而通常采用改变泵的转速来实现流量调节。这种调节方法,不额外增加阻力,且在一定范围内可保持泵在高效率下工作,能量利用率高。4. 离心泵的组合操作( 1)并联操作两泵并联后,流量与压头均有所提高,但由于受管路特性曲线制约,管路阻力增大,两台泵并联的总输送量小于原单泵输送量的两倍。( 2)串联操作两泵串联后,压头与流量也会提高,但两台泵串联的总
27、压头仍小于原单泵压头的两倍。( 3)组合方式的选择如果单台泵所提供的最大压头小于管路两端( zp ) ,则只能采用串联操作。g对于低阻输送管路,并联组合优于串联;而对于高阻输送管路,串联组合优于并联。四、离心泵的汽蚀现象与安装高度1. 汽蚀现象汽蚀现象是指当泵入口处压力等于或小于同温度下液体的饱和蒸气压时,液体发生汽化,气泡在高压作用下,迅速凝聚或破裂产生压力极大、频率极高的冲击,泵体强烈振动并发出噪声,液体流量、压头(出口压力)及效率明显下降。这种现象称为离心泵的汽蚀 。2. 汽蚀余量实际汽蚀余量p1u12pVNPSH2ggg允许汽蚀余量(NPSH )允p1允u12pVg2gg( NPSH
28、) 允 一般由泵制造厂通过汽蚀实验测定。泵正常操作时,实际汽蚀余量NPSH 必15须大于允许汽蚀余量( NPSH )允,标准中规定应大于0.5m 以上。3. 离心泵的允许安装高度离心泵的允许安装高度是指贮槽液面与泵的吸入口之间所允许的垂直距离。p0 p1允u12H g允hf 0 1g2gH g允p0 pV ( NPSH)允hf 0 1g根据离心泵样本中提供的允许汽蚀余量(NPSH )允 ,即可确定离心泵的允许安装高度。实际安装时,为安全计,应再降低0.5 1m。判断安装是否合适:若H g实 低于 H g允 ,则说明安装合适,不会发生汽蚀现象,否则,需调整安装高度。欲提高泵的允许安装高度,必须设
29、法减小吸入管路的阻力。泵在安装时,应选用较大的吸入管路,管路尽可能地短,减少吸入管路的弯头、阀门等管件,而将调节阀安装在排出管线上。五、离心泵的类型与选用1.离心泵的类型按输送液体性质和使用条件,离心泵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清水泵:适用于输送各种工业用水以及物理、化学性质类似于水的其它液体。( 2)耐腐蚀泵:用于输送酸、碱、浓氨水等腐蚀性液体。( 3)油泵:用于输送石油产品。( 4)液下泵:通常安装在液体贮槽内,可用于输送化工过程中各种腐蚀性液体。( 5)屏蔽泵:用于输送易燃易爆或剧毒的液体。2. 离心泵的选用基本步骤:(1)确定输送系统的流量和压头一般液体的输送量由生产任务决定。如果流
30、量在一定范围内变化,应根据最大流量选泵,并根据情况,计算最大流量下的管路所需的压头。( 2)选择离心泵的类型与型号根据被输送液体的性质及操作条件,确定泵的类型;再按已确定的流量和压头从泵样本中选出合适的型号。若没有完全合适的型号,则应选择压头和流量都稍大的型号;若同时有16几个型号的泵均能满足要求,则应选择其中效率最高的泵。( 3)核算泵的轴功率若输送液体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则要核算泵的轴功率,以选择合适的电机。1-7-2其它类型化工用泵一、往复式泵1. 往复泵( 1) 往复泵的构造及工作原理主要部件:泵缸、活塞、活塞杆、吸入阀和排出阀。工作原理:依靠活塞的往复运动,吸入并排出液体。( 2)往
31、复泵的流量与压头单动泵流量QTASn当活塞直径、冲程及往复次数一定时,往复泵的理论流量为一定值。往复泵的压头与泵的几何尺寸无关,与流量也无关。往复泵具有 正位移特性 ,即流量仅与泵特性有关,而提供的压头只取决于管路状况。( 3)往复泵的流量调节多采用旁路调节或改变活塞冲程或往复次数。往复泵适用于输送小流量、高压头、高黏度的液体,但不适于输送腐蚀性液体及有固体颗粒的悬浮液。2计量泵计量泵也为往复式泵,适用于要求输送量十分准确的液体或几种液体按比例输送的场合。3隔膜泵为输送腐蚀性液体或悬浮液的往复式泵。二、旋转泵旋转泵包括齿轮泵和螺杆泵,其工作原理是依靠泵内一个或多个转子的旋转来吸液和排出液体。旋
32、转泵与往复泵一样,也具有正位移特性,因此也采用旁路调节或改变旋转泵的转速,以达调节流量的目的。1-7-3气体输送设备一、离心式通风机1. 工作原理与结构17离心式通风机的结构和单级离心泵相似,工作原理也与离心泵完全相同,藉蜗壳中叶轮旋转所产生的离心力将气体压力提高而排出。2. 性能参数与特性曲线流量(风量) Q是指单位时间内通风机输送的气体体积,以通风机进口处气体的状态计,m3/s 或 m3/h。风压 pT 是指单位体积的气体流经通风机后获得的能量,J/m3 或 Pa。pT( p2 p1 )2u22静风压ps ( p2p1 )动风压pk u222全风压pTpspk轴功率与效率pTQP1000特
33、性曲线一定型号的离心式通风机的特性曲线以20、 101.3kPa 的空气作为工作介质进行测定,包括全风压与流量 pT-Q 静风压与流量sP-Q 和效率与流量- Q 四条线。p -Q 轴功率与流量3.离心式通风机的选用离心式通风机的选用与离心泵相仿,即根据输送气体的风量与风压,由通风机的产品样本来选择合适的型号。但应注意,通风机的风压与密度成正比,当使用条件与通风机标定条件( 20、 101.3kPa,空气的密度0 1.2kg/m 3)不符时,需将使用条件下的风压换算为标定条件下的风压,才能选择风机。换算关系为pT0pT0pT 1.2二、往复式压缩机1. 往复压缩机的工作过程压缩机的一个工作过程
34、是由膨胀、吸气、压缩和排出四个阶段组成的。余隙系数:余隙体积VA 与一个行程活塞扫过的体积(VC VA )之比VAVCVA18容积系数 0:在一个压缩循环中,气体吸入的体积(VC VB)与活塞扫过的体积(VCVA )之比0VCVBVCVA对于多变压缩过程,二者关系1p2k011p1容积系数 0 与压缩机的余隙系数及压缩比(p2p1 )有关。余隙系数一定时,压缩比越大,容积系数越小;压缩比一定时,余隙系数越大,容积系数越小。2多级压缩压缩比大于8 时,宜采用多级压缩多级压缩,每级适宜压缩比为3 5。三、真空泵真空泵用于从设备内或系统中抽出气体,使其处于低于大气压下的状态。第2章传热第一节概 述1
35、 1 传热的基本方式热传递三种基本方式:传导、对流和辐射。传导是物体中温度较高部分分子,通过碰撞或振动将热能以动能形式传给相邻温度较低部分的分子,这种物体内分子不发生宏观位移的传热方式。对流是流体之间的宏观相对位移所产生的对流运动,将热量由空间中一处传到他处的现象。辐射是一种以电磁波传递热量的方式。工业的换热方法:间壁式换热、混合式换热和蓄热式换热。1 2 稳定传热与不稳定传热稳定传热若传热系统中各点的温度仅随位置变而不随时间变,则此传热过程为稳定传热。不稳定传热若传热系统中各点的温度既随位置变又随时间而变,则此传热过程为不稳19定传热。第二节热传导2 1 热传导的基本概念和付立叶定律付立叶定
36、律 dQdStn式中负号表示热流体方向与温度梯度方向相反,即热量从高温传向低温。22 导热系数付立叶定律中的比例系数d,其值等于温度梯度下的热通量。因此,值表示dStn了物质导热能力的大小,是表征物质导热性能的参数,称为导热系数。23平壁的热传导1仅限于讨论以下条件的热传导稳定导热;平壁面积与平壁厚度相比很大,热量只沿垂直壁面的方向作一维传导;单层或多层平壁中每层都为均质材料,各层导热系数均为不随温度而变化的常数。2通过单层平壁的导热速率方程式为:t1t 2tQb RS导热通量表达式为:QttqSbR3通过多层平壁的导热速度方程,根据串联过程的概念,利用速率与推动力和阻力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
37、Qt1t n 1tnbiRSi 1i导热通量可表示为:2024圆筒壁的导热1讨论仅限于如下条件:稳定导热、热量只沿径向传递的一维导热、无内热源、导热系数为常数。2单层圆筒壁的导热速率方程:QSm(t1t2 )r2r1圆筒内外壁面的平均值Sm2L (r2r1 )ln r22rm Lr1r 2r1r2 2时,可取 rmr2 r1S2 S1其中 rmr2对于工程计算,当2或 Smlnr12r13多层圆筒壁导热速率方程Qt1t n 1nbii 1i Smi应该注意,对于多层圆筒壁传导,通过各层的导热速率都相同,但热通量则由于各层平均传热面积不等而各不相同。4导热速率与导热温差及热阻的关系导热温度差t导热速率导热阻力R对于定态传热过程,通过各层的导热速率均相等。第三节对流传热1.对流传热速率方程流体与壁面间的对流传热速率由牛顿冷却定律表达式:TTw(T Tw )dSdQ1dS对流传热系数和传热面积以及温度差相对应。Q(TTw ) SiQ(t wt) S0212. 对流传热系数的物理意义称为对流传热系数,表示流体与壁面间温差为时,单位时间通过单位面积以对流传热方式传递的热量。表示了对流传热的强度。第四节传热计算4 1 热负荷 的确定根据能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木材采购合同与木材质量保证协议4篇
- 2025年度门楼安全门采购与安装合同4篇
- 招投标与合同管理中的2025年度合规性审查3篇
- 二零二五年度人力资源派遣中介委托合同3篇
- 2025年有机农业专用农药农膜供应合同范本4篇
- 二零二五版龙门吊拆除与专业运输及安装调试服务合同4篇
- 2025年度绿色生态农业承包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按揭房屋买卖合同税费计算指南3篇
- 2025年度模特经纪公司模特签约合同范本4篇
- 2025年度交通设施建设履约担保合同模板2篇
- GB/T 45120-2024道路车辆48 V供电电压电气要求及试验
- 2025年中核财务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春节文化常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
- 华中师大一附中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第二次考试数学试题(含解析)
- 12123交管学法减分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寒假实践特色作业设计模板
- 《数据采集技术》课件-XPath 解析库
- 财务报销流程培训课程
- 成人脑室外引流护理-中华护理学会团体 标准
- 24年追觅在线测评28题及答案
- 春节慰问困难职工方案春节慰问困难职工活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