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一、人的认识从何而来(一) 实践及其特点1. 实践的概念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_存在。2实践的特点(1) 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实践的基本要素包括实践的主体、实践的对象和实践的手段。它们都是客观的。实践活动的过程是物质相互作用的过程,这个过程及其结果是受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制约的,也具有客观性。(2) 实践具有能动性。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在改造自然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中,人创造岀自然中原来没有的新的物质生活资料;在改造社会的过程中,
2、人创造岀新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实践给客观世界打上了深深的人的活动的烙印。(3) 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实践不是单个人的孤立的活动,而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离开了他人和社会的纯粹个人的实践活动是根本不存在的。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的发展着的。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上,实践活动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是各不相同的。(4) 总之,实践是人有意识、有目的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是社会历史性的活动。3. 实践的基本形式(1) 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最基本的实践活动)(2) 变革社会的实践(3) 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验活动【知识理解】1全面把握实践的含义(1) 实践以人为主体,这意味着实践是人类特有的
3、活动,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辩(2) 实践不是纯粹的思维活动,认识活动,它是以客观世界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客观世界,即发生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活动,而停留在人的头脑或口头的活动(如“思考”论”等)不是实践活动。(3) 实践是一种直接的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2全面理解实践的特点特点原因或表现客观物质性(1) 实践的基本要素包括实践的主体、实践的手段和实践的对象,它们都是客观的。(2) 实践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也受到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的制约,也具有客观性(3) 坚持实践的客观物质性就是在实践问题上贯彻了唯物主义思想能动性(1)实践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人
4、们在行动之前就已有了明确的目的,并通过实践创造出客观世界中原来没有的东西,实践给客观世界打上了深深的人的活动的烙记,这也是和动物的本能活动所不同的。(2)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创造出自然界中原来没有的新的物质资料;在改造社会的过程中,人们创造出新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3) 实践的这一特点体现了意识对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实践就是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4) 坚持实践的主观能动性就是在实践问题上贯彻了辩证法的思想社会历史性(1) 实践的社会性:是指任何实践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离开了他人和社会的纯粹的个人的实践活动是根本不存在的。(2) 实践的历史性:是指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的发展着的。在
5、不冋的历史发展阶段上,实践活动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是各不相同的。【判断】1 实践是人们改造整个世界的活动错。实践是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2 大猩猩在摘果子是实践活动错。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3同学们在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是实践活动错。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4实践是社会性活动,单个人的实践活动是不存在的错。实践不是单个人的孤立的活动,而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5实践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活动错。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这种反映只有
6、在实践中、在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实现。在实践活动中,人们借助一定的工具同客观物质对象发生关系,从而获得对客观事物的认识。2.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实践不断产生新问题、提出新要求,推动人们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这些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促进人类认识的发展。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因为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着自己的主观世界,提高自己判断和推理的能力,从而推动认识不断深化。3.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通过实践,人们可以把自己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成现实的存在。在这一过程中,人们把指导自己实践的认识和实践所产
7、生的结果加以对照,从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4.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认识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认识的目的。【知识理解】1全面理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理解误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1认识的本质: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2认识的发生:只有在实践中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实现。3认识的获得:无论是直接经把间接经验作为认识的来源验还是间接经验都是实践的产物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1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2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3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们的认识能力把认识绝对化,思想僵化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1原因:实践处在主观和客
8、观的交汇点上2过程:A通过实践,人们可以把自己头脑中的观念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B人们把指导自己实践的认识和实践所产生的结果加以对照,从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反映了客观事物。把客观事物或者科学理论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1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2认识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脱离实践,纸上谈兵,认识不为实践服务2区分认识的来源和认识途径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而且是唯一的来源。一切真知都源于实践2)人们获得认识的途径有两个,即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直接经验是通过亲身参加实践获得的经验,间接经验则是从他人那里获得的经验。就知识的整体来说,无论何种知识都离
9、不开直接经验,一切真知来源于实践【判断】1 科学理论是检验认识的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错。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2 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是指导实践错。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3实践是认识的重要来源错。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4. 实践是获取认识的唯一途径错。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是获取认识的途径二、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一)真理是客观的1. 真理的含义(1)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2)人的认识都是对客观对象的反映,其中与客观对象相符合的认识就是真理,不符合的认识则是谬误。2. 真理最基本属性是客观性,真理与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3. 由于人们的立场、观
10、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但真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二)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1. 真理的条件性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只要再多走一小步,哪怕是向同一方向迈出的一小步,真理就会变成谬误。2. 真理的具体性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如果我们不顾过程的推移,不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只是照搬过去的认识,或者超越历史条件,把适用于一定条件下的科学认识不切实际地运用于另一条件之中,真理就会转化为谬误。3. 真理的条件性
11、和具体性表明,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知识理解】1. 如何理解真理的客观性1)真理作为一种认识,其形式是主观的,但内容是客观的。客观性是真理的基本属性。真理真理的客观性的客观性又称客观真理,指在真理中包含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包含两重含义:其一,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其二,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也是客观的2)真理内容的客观性决定了在同一时间、地点、条件下,对同一客观事物真理性的认识只有一个。认为在同一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存在着多个真理性的认识是错误的。3)坚持客观真理,必须反对主观真理。“有用既是真理”等观点,是唯心主义的真理观。2既然真理是客观的,为什么又说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12、原因:第一,真理是客观的,这是真理问题上的唯物主论;但追求真理又是个无限的过程,这是真理问题的辩证法。第二,任何真理都是标志主管和客观的符合,都同谬误有着原则的界限。但是任何认识又都是在一定条件下的认识,在这个条件侠士真理,超出这个条件则是谬误。3正确理解真理和谬误的关系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1)对立(区别):真理是标志着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谬误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的错误反映,它同真理有严格的界限,二者是相互对立的。(2)统一(联系):1)真理和谬误相互依存、互为前提。没有谬误作为比较,就无所谓真理;没有真理作比较,也就无所谓谬误。事实上,在人
13、的认识过程中,不可能只有真理而没有谬误,任何人都不可能完全避免错误的发生。2)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一方面,任何真理都是具体的,都有它试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一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为谬误。另一方面,谬误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想真理转化。谬误之所以发生,往往是因为它超出了真理存在的条件,因而,只要再回到真理存在的条件范围内,谬误就会转化为真理。谬误向真理转化的另一种含义是指人们可以从错误中引出真理性的认识。人们在犯了错误后,只要善于分析犯错误的原因,认真总结教训,就能使错误成为认识发展的重要环节,进而达到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实现谬误向真理的转化。【判断】1认识就是真理,真理就是认识错
14、。人的认识都是对客观对象的反映,其中与客观对象相符合的认识就是真理。2多数人的意见就是真理错。真理最基本属性是客观性,真理面前人人平等。3. 真理和谬误相互包含错。真理与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4. 任何真理都是客观与主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错。任何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三) 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1认识具有反复性(1)含义: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2)原因: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1) 从认识的主体来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客观条件:具体的实践水平,特别是社会实践所达到的广
15、度与深度的制约。主观条件:受不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的限制。2) 从认识的客体来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2认识具有无限性(1) 含义: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2) 原因:1) 认识的对象是无限的变化着的物质世界2) 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3) 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3认识的上升性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不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而是一种波浪式的进或是螺旋式的上升。真理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它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但是,那些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已经确定的真理并没有被推
16、翻,而是不断地向前发展。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使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知识理解】认识是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统1)从每一个具体认识、人的现实认识能力上看,任何认识都是有限的,任何认识都不是终极认识。每一具体认识受各种条件的制约,只能是对世界一个层次、一个方面、一个发展阶段的认识,只能是相对正确的认识。人的现实认识能力也是有限的,人类不能完全认识所有的事物,对每个具体事物的认识也达不到终极认识。2)从认识的目的、人的认识能力的发展上看,认识又是无限的。人类认识世界的目的是改造世界,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是没有止境的,也不是机械重复的,而是一个不断深化的
17、过程,因此,认识应不断发展,为事物的发展提供不断地指导。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人的认识能力也是不断发展的,因而人的认识也是无限发展的。另外,我们不能因为认识具有有限性就认为世界是不可知的。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判断】1. 认识具有无限性,因此,人们对事物的正确认识能够一次完成错。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2. 真理永远都是对的,不需要发展。错。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构建知识体系】总结疑难问题】、实践的特点哲理一)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实践的构成要素是客观
18、的,实践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受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的制约。二)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实践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地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三)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实践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受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二、实践与认识辩证关系哲理(一)实践决定认识哲理原理: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二)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哲理原理: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的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则会把人的实践活动引入歧途。方法论:要求我们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19、做到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与时俱进。三、真理的客观性、条件性、具体性哲理原理:(一)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但真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二)真理都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三)真理都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方法论:要求我们要坚持真理,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正确对待错误,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四、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哲理(认识的特点)原理:(一)认识具有反复性1、从认识的主体来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还会受到不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的限制。2、从认识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塑料制品的表面质量与检测方法考核试卷
- 2024至2030年中国高脚深波大盘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团体心理治疗介入社区工作者职业倦怠的实务研究》
- 2024至2030年中国超薄型调音台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电气安装施工安全管理考核试卷
- 《共沉淀法处理含钒废水的研究》
- 合成材料制造中的产品设计与创新考核试卷
- 城市生活与城市居民社会心理考核试卷
- 《控制权博弈视角下恶意并购的动因及经济后果研究》
- 2024-2030年中国槽罐船行业市场运营模式及未来发展动向预测报告
- 药物性肝损害
-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课件语文园地五-教学课件
- 【公开课】《农业专题复习》【课件】
- 第7课《大雁归来》课件(共15张ppt)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 培训的方式和方法课件
- 三年级下册口算天天100题(A4打印版)
- 三基选择题(东南大学出版社)
- 2021年大唐集团招聘笔试试题及答案
- DBJ53/T-39-2020 云南省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 2022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解读课件PPT模板
- 实验五 PCR扩增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