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陆蠡》阅读练习及答案_第1页
《怀念陆蠡》阅读练习及答案_第2页
《怀念陆蠡》阅读练习及答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怀念陆蠡陆蠡因为留下了海星竹刀绿记三本散文集,翻译了不少外国书籍,而被誉为“绝代散文家”,他更是一位崇高的爱国主义者。1938年,卢沟桥事变发生后第二年,陆蠡来到已沦为“孤鸟”的上海,主持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的工作。他坚持斗争,出版了大量洋溢着爱国主义激情的抗日书籍,引起日本侵略者的注意。1942年4月13日,上海中央巡捕房和法租界巡捕房联合派人到出版社,拿着陆蠡的照片,指名要抓人。这时陆蠡恰好外出,巡捕们便入内翻箱倒柜大搜查,最后带走了两个人和部分书籍。陆蠡回来后,为了营救被抓走的两位同事,找巡捕房交涉,当即被拘捕,不久被转到日本宪兵队。在日本人面前,陆蠡表现出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据说,有一次日

2、本人提审陆蠡:“你爱不爱国?”陆蠡坦然回答:“爱国。”又问:“你赞不赞成南京政府(指汪精卫伪政府)?”他毅然回答:“不赞成!”再问:“依你看,日本人能不能把中国征服?”他断然答道:“绝对不能征服!”一字一句,气壮山河。后来,陆没有了音信。他的亲友四处寻找,多方营救,终属徒然,他就这样在世界上永远地消失了。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人们似乎忘记了这位杰出的天台人。但陆蠡在文学史上留下的业绩,不会因时间而消逝。我们应该重新认识陆蠡,重新认识他那带着浓郁乡土味的优美散文和独具个性的人格魅力。据说,陆蠡从小便显示出不同凡响的聪慧,有“神童”之称。7岁时,县知事到学堂视察,命陆作文,他面无难色,略作思索,便提笔

3、成文。知事阅后,大为赞赏,当即掏出随身携带的所有银圆,奖励陆蠡,这件事一时被传为佳话。后来知事升至台州府任职,便向陆蠡父亲提出带陆蠡到台州府读书的建议。陆12岁时,又由耶稣堂一位姓邵的先生带到杭州教会学堂蕙兰中学补习英语。第二年,陆蠡跨越初中,直接考入之江大学附属高中部。从此,陆蠡从平桥小镇走向外面的世界。之后,陆蠡相继进入杭州之江大学、上海劳动大学读书,完成学业后先后在福建泉州平民中学、上海南翔立达学园任教,后来再到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工作。在走南闯北的二十多年里,陆蠡写下了许多优美的散文,这些散文表达了他向往光明、追求快乐的美好理想。在三十年代的散文家中,陆蠡的散文最是奇丽明朗,清新可诵。他

4、的散文有许多写到故乡的山水,是天台山的神秀山水给了他聪慧和灵气。故乡的山水、童年的回忆,一直是他创作的源泉。写到故乡,陆蠡的笔端总是满蘸着深情。陆蠡是一个地道的天台人,他的血脉中涌动着天台人特有的激情,这不仅体现在他的散文中,更体现在他的为人品格上。忠诚善良,讲义气,富有正义感,不趋时媚俗,有一副热心肠,为朋友可以赴汤蹈火。天台人所应有的优点,在陆蠡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平时,陆蠡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只知默默耕耘。但在关键时刻,他总是挺身而出,哪怕是在日本侵略者的淫威面前也是如此。诗人柯灵说:“圣泉(陆蠡学名陆圣泉)不趋时,不阿俗,切切实实,闭门劳作,劳作所得,殷勤地献与世人。他决不孤芳自赏,或

5、者顾影自怜。他是纯朴的,一个道地的山乡人。这点纯朴使他在品格上显得高,见得厚,也正是他终于默默地为祖国献出生命的根基。”在他失踪以后的半个多世纪中,许多熟悉或者不熟悉他的人,一直不停地写纪念文章,敬仰、称道他的崇高心灵和无私品格。巴金先生在怀念他的文章中深情地写道:“在我活着的四十几年中间,我认识了不少的人,好的和坏的,强的和弱的,能干的和低能的,真诚的和虚伪的,我可以举出许多许多。然而像圣泉这样有义气、无私心,为了朋友甚至可以交出自己生命、重视他人幸福甚于自己的人,我却见得不多。古圣贤所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他可以当之无愧。”这样的评价,可能在巴金先生的一生中再也没有献给过第

6、二个人了。陆蠡虽然不是一个叱咤风云的伟人,但他是一个真正有骨气的天台人,他以自己34岁的生命在天地间书写了一个大写的“人”。我们的时代需要陆蠡精神,需要陆蠡那样的硬气和实干精神,需要那种知难而上、百折不挠的信念。陆蠡的精神和他留下的绝妙文章,任何时候都是我们的一笔宝贵财富。与陆蠡的成就和历史地位相比,我们对他了解得太少,宣传得太少,研究得太少。他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应该由我们去继承和发扬。124.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陆蠡陆从小聪慧过人,有“神童”之称。他文思敏捷,深受县知事的赞赏。12岁时到杭州补习英语,由此从平桥小镇走向外面的世界。日本人审问陆蠡时,陆蠡

7、的表现是“坦然”“毅然”“断然”,他态度明朗,回答斩钉截铁,正义凛然,陆蠡精神是“绿”的精神。A. 陆蠡被巡捕房拘捕之后,不久便被转到日本宪兵队。后来,亲友四处寻找,多方营救,陆蠡却终无音信。他应该是死于日寇的屠刀下了。巴金对陆蠡有很高的评价,他对比了自己所认识的很多品德、才干各异的人,认为像陆蠡这样有义气、无私心的人,再无第二个了。125. 陆蠡的“硬气”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126. 有人说是陆蠡优美的散文打动了读者的心,使他名留青史;也有人说是他的人格魅力感动了读者,使他成为人们永远怀念的人。请结合选文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124. 【答案】C思想进步,坚持斗争。为营救同事,挺身

8、而出。针锋相对,毫不畏惧。观点一:优美的散文使他名留青史。理由:他的散文的内容多是写故乡山水,童年回忆。他的散文字里行间涌动着他特有的激情和深挚的眷恋。他的散文表达了向往光明、追求快乐的美好理想。他的散文奇丽明朗,清新可诵,充满乡土气息。观点二:他的人格魅力使他成为我们永远怀念的人。理由:富有正义感,充满爱国热情。面对巡捕和日寇,他都表现出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忠诚善良,纯朴厚道。具备一个地道山乡人的本质,这是他能为祖国献出生命的根基。热心肠,讲义气,为营救同事,挺身而出,甚至不惜牺牲生命。默默耕耘,注重实干,沉默寡言,不趋时媚俗。观点三:两者兼而有之。理由:将观点一与观点二中的理由综合起来即可。

9、【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要先通读全文,了解和把握全文的内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结合文本内容对文章某一内容要点进行分析和概括。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文字同文本相关内容进行比较,以确定正误。A项,“12岁时到杭州补习英语,由此从平桥小镇走向外面的世界”错。陆蠡是在13岁考入高中后才“从平桥小镇走向外面的世界”。B项,“陆蠡精神是绿的精神”牵强。D项,巴金的原话是“见得不多”,而不是“再无第二个”。故选Co点睛:这道题综合性比较强,既涉及到了对文中字词句段的理解,也涉及到了对文章主旨的探究,还涉及到了对文章结构、手法的把握。解答这类题的

10、方法是:(1)快速通读全篇,抓住中心句关键句理清全文结构。(2)认真品读重要段落,抓住关键段把握全文情感主旨。(3)吟咏精读主体段落,抓住表现形式鉴赏评价语言与情旨。(4)细致咀嚼重要语句,抓住关键词句揣摩挖掘作者情感内蕴。(5)对照选项一一排除得出答案。考生可以按照上述方法逐一分析即可得出答案。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解答本题,要抓住题干中“硬气”的表现在文本中筛选相关信息。陆蠡在沦为“孤岛”的上海,主持出版社工作,坚持斗争,出版了大量洋溢着爱国主义激情的抗日书籍,这说明他思想进步,有硬气。陆蠡在得知同事被巡捕抓走后,直接去找巡捕房交涉,挺身而出,营救同事,这也是硬气的表现。陆蠡面对日本人的逼问,直面回击,针锋相对,表现出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这也是硬气的表现。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本题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题干中所列点中的任何一点进行探究,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正确、论述是否合理酌情给分。探究类的题目回答时要联系文本和自己的看法。或批评,或赞同,无论哪一种,都要能自圆其说即可。同时,两个观点并不矛盾,都谈也可以。可以选择题干中两种观点中的一点,也可把题干中的两种观点综合起来作答。若认为是陆蠡优美的散文使他留名青史,可从陆蠡散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