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生化复习-2014(1)第一章第一章 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1. 1.蛋白质的特征性元素及含量;蛋白质的特征性元素及含量;2. 2.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2020种基本氨基酸(有遗种基本氨基酸(有遗传密码编码)及三字符、结构特点、特殊的传密码编码)及三字符、结构特点、特殊的AAAA分类;分类;3. 3. 谷胱甘肽的组成及生理意义;谷胱甘肽的组成及生理意义;4. 4.蛋白质一、二、三、四级结构的概念及维系鍵;蛋白质一、二、三、四级结构的概念及维系鍵;5. Pr5. Pr二级结构的种类;二级结构的种类;6. 镰型红细胞贫血症的发病机制;镰型红细胞贫血症的发病机制
2、;7.蛋白质等电点的概念、不同蛋白质等电点的概念、不同pH下下Pr的带电情况;的带电情况;8. 维持维持Pr胶体稳定的因素:表面电荷、水化膜胶体稳定的因素:表面电荷、水化膜9. 蛋白质变性的概念、变性蛋白质的特点蛋白质变性的概念、变性蛋白质的特点(主要主要特点是生物活性丧失特点是生物活性丧失)10. 蛋白质特征性紫外吸收波长:蛋白质特征性紫外吸收波长:280nm第二章第二章 核酸的结构和功能核酸的结构和功能1. 1. 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核苷酸);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核苷酸);2. DNA2. DNA和和RNARNA化学组成的比较化学组成的比较( (从磷酸、戊糖、碱从磷酸、戊糖、碱基、核苷酸等
3、几个方面进行比较基、核苷酸等几个方面进行比较) );3. 3. 核苷酸之间的连接键;核苷酸之间的连接键;4. DNA(B4. DNA(B型型DNA)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要点;双螺旋结构模型要点;5. 5. 染色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核小体)、核小体的染色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核小体)、核小体的组成;组成;6. 6. 真核细胞内主要真核细胞内主要RNARNA及其功能;及其功能;7. mRNA7. mRNA结构特点:前体、结构特点:前体、5 5端端 和和3端结构端结构特点;特点;8. tRNA8. tRNA的结构特点:一级结构(分子量最小,的结构特点:一级结构(分子量最小,含稀有碱基最多,含稀有碱基最多
4、, 3端的端的-CCA结构)结构);二级;二级结构结构( (三叶草型三叶草型) )、三级结构、三级结构( (倒倒L L型型) );9. rRNA9. rRNA的结构特点:真核、原核生物核糖体中的结构特点:真核、原核生物核糖体中大小亚基大小亚基rRNArRNA组成的区别;组成的区别;10. 10. 核酸的紫外吸收波长:核酸的紫外吸收波长:260nm260nm;11. DNA11. DNA变性的概念、实质;增色效应的概念;变性的概念、实质;增色效应的概念;12. Tm12. Tm值的概念及其与值的概念及其与GCGC含量的关系。含量的关系。第三章第三章 酶酶1. 1. 结合酶的化学组成结合酶的化学组
5、成 ( (酶蛋白、辅助因子酶蛋白、辅助因子) )及其及其作用;作用;2. 2. 酶活性中心的概念、活性中心内的必需基团酶活性中心的概念、活性中心内的必需基团的组成的组成( (结合基团和催化基团结合基团和催化基团) ) ; 3. 3. 同工酶的概念;同工酶的概念;4. 4. 酶催化作用的特点;酶催化作用的特点;5. 5. 酶能加速反应的主要机制(能更有效的降低酶能加速反应的主要机制(能更有效的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反应的活化能);6. 6. 底物浓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呈矩形双曲线;米氏方底物浓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呈矩形双曲线;米氏方程式及相关计算;程式及相关计算;Km Km 的概念、意义(是酶的特
6、征性的概念、意义(是酶的特征性常数);常数);7. 7. 抑制剂:不可逆性抑制(特点及实例);可逆性抑抑制剂:不可逆性抑制(特点及实例);可逆性抑制制竞争性抑制(特点及实例)、非竞争性抑制、竞争性抑制(特点及实例)、非竞争性抑制、反竞争性抑制反竞争性抑制( (注意三者动力学特点比较);注意三者动力学特点比较);8. 8. 酶活性(快速)调节的两种方式:变构调节(概念、酶活性(快速)调节的两种方式:变构调节(概念、变构酶的作用特点)、共价修饰(概念、特点、最常变构酶的作用特点)、共价修饰(概念、特点、最常见方式);见方式);9. 9.酶原及酶原激活的概念,酶原激活的实质及生理意义。酶原及酶原激活
7、的概念,酶原激活的实质及生理意义。第五章第五章 维生素维生素1. 1. 维生素的分类;维生素的分类;2. 2. 维生素维生素A A、D D、B B族维生素(族维生素(B B1 1、B B2 2、PPPP、B B6 6、叶酸)、叶酸)、维生素维生素C C的活性形式、主要功能及缺乏症。的活性形式、主要功能及缺乏症。第六章第六章 糖代谢糖代谢1. 1. 糖酵解:反应部位、反应过程、限速酶糖酵解:反应部位、反应过程、限速酶( (最重要的是最重要的是PFK-1) PFK-1) 、特点、特点( (产能方式、数量等产能方式、数量等) )、终产物、生理意、终产物、生理意义(注意成熟红细胞的主要供能方式);义(
8、注意成熟红细胞的主要供能方式); 2. 2. 糖有氧氧化:反应部位、过程、限速酶、终产物、特糖有氧氧化:反应部位、过程、限速酶、终产物、特点、产能方式及数量点、产能方式及数量( (注意糖原和葡萄糖的区别注意糖原和葡萄糖的区别) )、生、生理意义。注意其中的三羧酸循环(理意义。注意其中的三羧酸循环(TCATCA循环)的反应循环)的反应部位、过程、限速酶(最重要的是异柠檬酸脱氢酶)、部位、过程、限速酶(最重要的是异柠檬酸脱氢酶)、特点特点 (4 (4,2 2,1) 1)、产能方式及数量。、产能方式及数量。3. 3. 糖酵解与糖有氧氧化的异同点(从反应部位、反应条糖酵解与糖有氧氧化的异同点(从反应部
9、位、反应条件是否需氧、终产物、限速酶、产能方式和数量、生件是否需氧、终产物、限速酶、产能方式和数量、生理意义等方面分析)。理意义等方面分析)。4. 4. 丙酮酸脱氢酶系的组成丙酮酸脱氢酶系的组成( (三种酶、五种辅酶三种酶、五种辅酶) ) ;5. 5. 磷酸戊糖途径的反应部位、主要产物、限速酶、磷酸戊糖途径的反应部位、主要产物、限速酶、生理意义;蚕豆病发生机制;生理意义;蚕豆病发生机制;6. 6. 糖原合成:反应部位、关键酶、活性葡萄糖的糖原合成:反应部位、关键酶、活性葡萄糖的供体(供体(UDPGUDPG););7. 7. 糖原分解:反应部位、关键酶、肌糖原不可补糖原分解:反应部位、关键酶、肌
10、糖原不可补充血糖的原因充血糖的原因 ;8. 8. 糖异生:概念、反应部位、关键酶、生理意义;糖异生:概念、反应部位、关键酶、生理意义;9. 9. 血糖的概念、正常人血糖浓度、血糖的来源和血糖的概念、正常人血糖浓度、血糖的来源和去路;升高去路;升高 降低血糖的激素。降低血糖的激素。第七章第七章 脂代谢脂代谢1. 1. 营养必需脂酸的概念;营养必需脂酸的概念;2. 2. 软脂酸的合成部位,合成原料软脂酸的合成部位,合成原料 ( (注意原料乙酰注意原料乙酰CoACoA需经柠檬酸需经柠檬酸- -丙酮酸循环丙酮酸循环) ),限速酶;,限速酶;3. 3. 脂肪动员的概念、产物、限速酶;甘油彻底氧化脂肪动员
11、的概念、产物、限速酶;甘油彻底氧化的产能数量;的产能数量;4. 4. 脂酸的活化形式(脂酰脂酸的活化形式(脂酰CoACoA);脂酸活化的反应);脂酸活化的反应部位、脂酰基载体(肉碱)、限速酶;部位、脂酰基载体(肉碱)、限速酶;5. 5. 脂酰脂酰CoA-CoA-氧化:反应部位、过程氧化:反应部位、过程(4 (4步步) )、两次脱、两次脱氢反应的辅酶、能量的计算氢反应的辅酶、能量的计算( (主要是偶数碳主要是偶数碳) );6. 6. 酮体的概念、合成原料、生成和利用的特点、限酮体的概念、合成原料、生成和利用的特点、限速酶、生理意义(长期饥饿时脑组织的能量来速酶、生理意义(长期饥饿时脑组织的能量来
12、源);源);7. 甘油磷脂合成的部位、原料、主要途径甘油磷脂合成的部位、原料、主要途径( (注意不注意不同途径的产物同途径的产物) );9. 9. 胆固醇合成的原料、关键酶及胆固醇在体内的去胆固醇合成的原料、关键酶及胆固醇在体内的去路(注意最主要去路);路(注意最主要去路);10.10.血浆脂蛋白的分类血浆脂蛋白的分类( (超速离心法超速离心法) )及其功能;及其功能;第八章第八章 生物氧化生物氧化1. 1. 呼吸链的概念;两条呼吸链的名称(呼吸链的概念;两条呼吸链的名称(NADHNADH氧化呼氧化呼吸链及琥珀酸氧化呼吸链)及各组分的排列顺序;吸链及琥珀酸氧化呼吸链)及各组分的排列顺序;递氢体
13、及递电子体;递氢体及递电子体;2. ATP2. ATP的生成方式的生成方式氧化磷酸化及底物水平磷酸化氧化磷酸化及底物水平磷酸化(概念);(概念);3. P/O3. P/O比值的概念,氧化磷酸化的偶联部位比值的概念,氧化磷酸化的偶联部位( (注意与呼注意与呼吸链结合吸链结合) ),两条呼吸链的产能数量;,两条呼吸链的产能数量;4. 4. 三类抑制剂对电子传递链抑制机制(注意实例);三类抑制剂对电子传递链抑制机制(注意实例);5. 5. 体内直接利用的主要能量形式(体内直接利用的主要能量形式(ATPATP);肌肉中能);肌肉中能量的主要储存方式(磷酸肌酸)。量的主要储存方式(磷酸肌酸)。6. 6.
14、 胞液中胞液中NADHNADH进入线粒体氧化呼吸链的穿梭机制进入线粒体氧化呼吸链的穿梭机制( (名名称、发生部位及产能数量称、发生部位及产能数量) )。第九章第九章 氨基酸代谢氨基酸代谢1. 1. 必需氨基酸的概念;必需氨基酸的概念;2. 2.氨基酸的脱氨基方式氨基酸的脱氨基方式( (转氨基作用、氧化脱氨基转氨基作用、氧化脱氨基作用,联合脱氨基作用作用,联合脱氨基作用) ) ;3. ALT/AST3. ALT/AST的组织分布、临床意义及其辅酶(磷的组织分布、临床意义及其辅酶(磷酸吡哆醛);酸吡哆醛);4. 4. 氨基酸生糖及生酮性质的分类;氨基酸生糖及生酮性质的分类;5. 5. 体内氨的转运
15、方式体内氨的转运方式(2 (2种种) )、脑组织解氨毒的主要、脑组织解氨毒的主要方式;氨的去路方式;氨的去路( (主要去路主要去路尿素尿素) );6. 6. 鸟氨酸循环的部位、反应过程及限速酶;终产鸟氨酸循环的部位、反应过程及限速酶;终产物;尿素两个物;尿素两个N N原子的来源;原子的来源;7. 7.高氨血症及氨中毒(肝昏迷)的机制;高氨血症及氨中毒(肝昏迷)的机制;8. 8. 一碳单位的概念、种类、载体、来源和生物一碳单位的概念、种类、载体、来源和生物学意义;学意义;9. 9. 体内甲基的直接供体;活性硫酸根的供体体内甲基的直接供体;活性硫酸根的供体; ;10. 10. 芳香族芳香族AAAA
16、代谢的产物及相应的代谢障碍病代谢的产物及相应的代谢障碍病(如苯丙酮酸尿症、白化病的发病机制)。(如苯丙酮酸尿症、白化病的发病机制)。第十章第十章 核苷酸代谢核苷酸代谢1. 1. 嘌呤碱的元素来源;嘌呤碱的元素来源;2. 2. 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途径:概念、反应部位、原料、嘌呤核苷酸从头合成途径:概念、反应部位、原料、主要过程(两个阶段);补救合成途径的概念、部主要过程(两个阶段);补救合成途径的概念、部位、两种方式位、两种方式;3. 嘌呤核苷酸的抗代谢物:嘌呤核苷酸的抗代谢物:6-MP6-MP、氮杂丝氨酸、甲氨、氮杂丝氨酸、甲氨蝶呤的作用机制;蝶呤的作用机制;3. 嘌呤核苷酸分解代谢的终产物;
17、痛风症的原因、治疗嘌呤核苷酸分解代谢的终产物;痛风症的原因、治疗药物(别嘌呤醇);药物(别嘌呤醇);4. 嘧啶核苷酸合成的两条途径及特点、嘧啶碱的元素来嘧啶核苷酸合成的两条途径及特点、嘧啶碱的元素来源、抗代谢物(如源、抗代谢物(如5-FU是胸苷酸合酶的抑制剂);是胸苷酸合酶的抑制剂);5. 脱氧核苷酸的生成方式(脱氧核苷酸的生成方式(2种方式)。种方式)。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非营养物质代谢非营养物质代谢1. 1. 生物转化的概念、反应部位、生理意义、反应类型生物转化的概念、反应部位、生理意义、反应类型(两相反应及其各自包括的反应类型);(两相反应及其各自包括的反应类型);2. 2. 结合反应的常
18、见类型,最主要的是葡糖醛酸结合反结合反应的常见类型,最主要的是葡糖醛酸结合反应(葡糖醛酸基的供体)、其次是硫酸结合反应应(葡糖醛酸基的供体)、其次是硫酸结合反应(硫酸基的供体);(硫酸基的供体);3. 3. 胆汁酸的分类;胆汁酸的分类;4. 4. 初级胆汁酸的生成部位、限速酶;胆汁酸的肠肝循初级胆汁酸的生成部位、限速酶;胆汁酸的肠肝循环及其生理意义;环及其生理意义;5. 5.血红素合成的原料、限速酶。血红素合成的原料、限速酶。6. 6.胆红素的主要来源、运输方式、解毒方式(结合反胆红素的主要来源、运输方式、解毒方式(结合反应,注意区分结合胆红素及未结合胆红素)。应,注意区分结合胆红素及未结合胆
19、红素)。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物质代谢的整合与调节物质代谢的整合与调节1. .糖、脂、蛋白质的相互转变的关系;糖、脂、蛋白质的相互转变的关系;2. 2. 各代谢反应发生的部位、限速酶的归纳总结;各代谢反应发生的部位、限速酶的归纳总结;3. 不同生理条件下的整体调节机制(如短、长期饥饿)不同生理条件下的整体调节机制(如短、长期饥饿)第十四、十五章第十四、十五章 DNA的生物合成及损伤修复的生物合成及损伤修复1. 1. 复制的概念;半保留复制、半不连续复制、领头链、复制的概念;半保留复制、半不连续复制、领头链、随从链、冈崎片段的概念;随从链、冈崎片段的概念;2. DNA2. DNA复制的原料、聚合酶及
20、其功能复制的原料、聚合酶及其功能( (重点掌握原核重点掌握原核生物生物) ) 、模板、引物;能正确写出所给核酸序列的、模板、引物;能正确写出所给核酸序列的互补序列(注意碱基配对及方向性)互补序列(注意碱基配对及方向性)3. 3. 原核生物原核生物DNADNA复制过程(起始、延长和终止阶段复制过程(起始、延长和终止阶段的特点)的特点)4. 4. 端粒、逆转录的概念;端粒、逆转录的概念;5. DNA5. DNA损伤的原因(重点掌握紫外线对损伤的原因(重点掌握紫外线对DNADNA结构的结构的影响)、引起突变的类型及修复方式。影响)、引起突变的类型及修复方式。 第十六章第十六章 RNA的生物合成的生物
21、合成1. 1. 不对称转录(编码链、模板链);不对称转录(编码链、模板链);2. 2. 复制和转录过程的不同点(从模板、原料、产物、复制和转录过程的不同点(从模板、原料、产物、核心酶、配对等方面回答);核心酶、配对等方面回答);3. 3. 原核生物转录的原料、原核生物转录的原料、RNARNA聚合酶聚合酶( (全酶、核心酶全酶、核心酶的组成及作用阶段,的组成及作用阶段,因子的作用因子的作用) );启动子(核心;启动子(核心序列);转录各阶段及特点;序列);转录各阶段及特点;4. 4. 真核生物的三种真核生物的三种RNARNA聚合酶及其对应的产物;顺式聚合酶及其对应的产物;顺式作用元件、反式作用因
22、子的概念;作用元件、反式作用因子的概念;5. 5. 真核生物真核生物mRNAmRNA的加工过程(注意外显子、内含子的加工过程(注意外显子、内含子的概念)。的概念)。第十七章第十七章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蛋白质的生物合成1. 1. 翻译的概念翻译的概念; ; 合成原料,合成场所,合成原料,合成场所,mRNAmRNA、tRNAtRNA、rRNArRNA在翻译过程中的作用在翻译过程中的作用; ;2. 2. 遗传密码的概念及特点;起始密码子(遗传密码的概念及特点;起始密码子(AUGAUG)、)、终止密码子(终止密码子(UAGUAG、UAAUAA、UGAUGA);密码子与反);密码子与反密码子的配对(注意方向性);密码子的配对(注意方向性);3. 3. 原核、真核生物的起始氨基酰原核、真核生物的起始氨基酰-tRNA-tRNA;4. 4. 原核生物翻译过程:起始、延长(原核生物翻译过程:起始、延长(3 3步循环)、终步循环)、终止。止。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医疗器械工程居间合同范本
- 施工电梯布置专项方案
-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与管理技术作业指导书
- 承包山林合同书
- 市场营销策略制定与实施作业指导书
- 停车场管理服务合同
- 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 林业经济管理与政策作业指导书
- 鸡舍租赁合同
- 技术服务合同格式
- 中国人口研究专题报告-中国2025-2100年人口预测与政策建议-西南财经大学x清华大学-202501
- 2024年山东水利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验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版)含答案解析
- 辽宁省名校联盟2025年高三1月份联合考试 语文试卷(含答案详解)
- 25版六年级寒假特色作业
- 浙江省杭州市9+1高中联盟2025届高三一诊考试英语试卷含解析
- 旅游行业智慧旅游营销策略与方案
- 《应收培训》课件
- 2024年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培训课件
- 2024统编版初中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 小记者新闻写作培训
- 【《智慧城市建设中电子政务建设问题及完善策略一以泸州市为例》9000字(论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