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用疫苗研究进展及发展情况概述_第1页
兽用疫苗研究进展及发展情况概述_第2页
兽用疫苗研究进展及发展情况概述_第3页
兽用疫苗研究进展及发展情况概述_第4页
兽用疫苗研究进展及发展情况概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兽用疫苗研究进展及发展情况概述学院:动物科技学院班级:姓名:学号:日期:兽用疫苗研究进展及发展情况概述目前兽医上应用的病毒疫苗是灭活苗和弱毒苗。虽然它们对畜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某些疫苗的效果并不理想。因此仍需开发高效的新型疫苗。近年来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以及免疫学的迅速发展,为新型疫苗的研制提供了条件。目前有一些疫苗已取得许可证;另有一些还处于实验阶段。最理想的疫苗应取得100%的保护率,但这是不现实的。较理想的疫苗应在免疫后的几周内,无需再免疫,便得到90%以上的保护。这不仅可以减少重复免疫的成本,而且可以显著降低环境中病体的数量。理想疫苗的另一个特点是成本核算低,这一点很重要。疫苗的使用

2、应当安全,没有任何副效应,不能发生免疫抑制和对同时免疫的其他疫苗存在干扰等情况。当使用多种疫苗免疫时,疫苗的协调作用是疫苗设计者关心的问题。止匕外,疫苗在遗传学和热稳定性上要过关。遗传学上稳定是为了防止病毒返祖而变为致病源,目前这是传统弱毒苗的最大的缺点。从疫苗的生产到最终使用的过程中并不能总是保持冷藏,因此疫苗的热稳定性成为判定疫苗效果的另一个标准。最后一点是免疫应当在畜禽幼时进行,以被动免疫的方式完成。遗憾的是,目前没有任何一种疫苗能达到上述标准,但随着新方法的应用,开发的疫苗至少可以达到相当的标准。新型兽用疫苗是免疫学和病毒学的研究热点,主要包括亚单位疫苗、基因工程缺失苗、重组病毒活载体

3、疫苗和基因疫苗。目前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研究和疫病的防治上。最近的疫苗发展方向集中于在基因疫苗上。高效、安全、稳定、成本低是疫苗开发的重点。一、活疫苗活疫苗又称弱毒疫苗,是微生物的自然强毒株通过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学的方法,连续传代,使其对原宿主动物丧失致病力,或只引起亚临诊感染,但仍保持良好的免疫原性、遗传特性的毒株,用以制备的疫苗,如猪瘟兔化弱毒疫苗、传染性支气管炎弱毒苗等。止匕外,从自然界筛选的自然弱毒株若同样具有上述遗传特性,也同样可以制备弱毒疫苗。如鸡新城疫IV系苗、禽霍乱“1010”弱毒菌苗等。随着现代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活疫苗的范畴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基因缺失疫苗、活载体疫苗和病毒

4、抗体复合物疫苗也属于活疫苗。1、弱毒疫苗弱毒疫苗是一种病原致病力减弱但仍具有活力的完整病原疫苗,也就是用人工致弱或自然筛选的弱毒株,经培养后制备的疫苗。目前,市场上应用的活疫苗大多为弱毒疫苗。该苗的优点是病原可在免疫动物体内繁殖,用量小,免疫原性好,免疫期长,成本低,使用方便。缺点是弱毒株的毒力易返强,对一些极易感动物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其免疫效果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且运输和保存有一定的条件限制。该苗制作的关键是弱毒株的获得。目前常用的致弱方法有:从自然界中筛选弱毒株;通过异种动物或细胞传代致弱;采用物理和化学方法致弱;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对病原进行重组。2、基因缺失疫苗该苗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病

5、原微生物的毒力基因缺失,形成弱毒株后再培养制成疫苗。该苗兼有活疫苗和死疫苗的特点。目前已研制成功的基因缺失疫苗有伪狂犬病毒TK-基因缺失疫苗、伪狂犬病毒gE-缺失疫苗、牛传染性鼻气管炎基因缺失疫苗等。3、基因工程或载体疫苗该苗是将致病性病原体的外源基因插入到载体病毒或细菌的非必需区而构建的重组病毒或细菌所生产的疫苗。该疫苗不仅具有活疫苗和死疫苗的优点,而且对载体病毒或细菌以及插入基因相关病毒的侵染均有保护力。同时,一个载体可表达多个免疫基因,因此,可用该技术生产多价疫苗或多联苗。目前常用的载体病毒有痘苗病毒、腺病毒、杆状病毒、单纯疱疹病毒、SV4。牛乳瘤病毒、植物嵌合病毒等,常用的载体细菌有B

6、CC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酿酒酵母等。4、病毒抗体复合物疫苗该疫苗是由特异性高免血清或抗体与适当比例的相应病毒组成。其特点是可以延缓病毒释放,提高疫苗安全性和免疫效果。该苗的关键是病毒与抗体的比例要适度。该疫苗可以在孵化期(经卵免疫)使用,可以用强毒株给鸡首免,在母源抗体表面提供免疫保护。目前已研制成功并被批准投放市场的有旧DV-Ab复合体疫苗。二、死疫苗死疫苗又称灭活疫苗,是以含有细菌或病毒的材料利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处理,使其丧失感染性和毒性而保持有免疫原性,并结合相应的佐剂,接种动物后能产生自动免疫、预防疫病的一类生物制品。如禽霍乱组织灭活苗,新城疫油乳剂灭活苗等。同样,死疫苗也不仅仅是灭活

7、疫苗,化学合成疫苗、分泌抗原疫苗、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抗独特型抗体疫苗、免疫复合体疫苗、核酸疫苗等都属于死疫苗范畴。1、灭活疫苗该疫苗是完整病毒经灭活剂灭活后制成的疫苗。病原灭活是制备该疫苗的关键。目前常用的灭活剂有甲醛、乙酰乙烯基亚胺、乙烯亚胺、B-丙酸内酯等。2、化学合成疫苗该疫苗主要是通过化学反应合成一些被认为可以对人或动物有免疫保护作用的小分子抗原制备的疫苗,包括人工合成肽苗和人工合成多糖苗。由于多糖合成比较困难,因此,临床上应用的多糖苗中的多糖几乎都是从病原体内提取的。合成肽苗相对较多,如口蹄疫VPl疫苗、流感病毒血凝素合成月t苗、疟疾合成多肽疫苗Spf66等。该疫苗的优点是可以大量

8、合成;适合难于人工合成培养的病原,无法致弱的病毒;纯度高,准确性好,使用安全。该疫苗的缺点是只能刺激体液免疫,不能刺激细胞免疫,因而限制了该苗的发展。3、分泌抗原疫苗寄生虫的分泌或代谢产物具有很强的抗原性。从其培养液中提取有效抗原制作的虫苗即为分泌抗原疫苗,如牛和犬的巴贝斯虫苗等,该疫苗的特点是,它属于一种混合疫苗,含有多种成分。应用时不仅需要免疫佐剂,还需要多次接种。由于提纯成本太高,限制了应用。4、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除去病原微生物中有害成分和对免疫无关成分,保留其有效成分制成的疫苗称亚单位疫苗。如口蹄疫VP3疫苗和VPI疫苗、猫白血病疫苗、仔猪腹泻K88疫苗均属此类疫苗。该疫苗具有死苗的特

9、点,但比死苗的副作用小,性质稳定,易保存。缺点是免疫原性差。5、抗独特型抗体(Id)疫苗用抗独特型抗体作疫苗即为抗独特型抗体疫苗,目前该疫苗的研制是一个新的热点,且正在研制的疫苗很多,如牛种布氏菌抗独特型抗体疫苗,抗旧DV-Id疫苗,伊氏锥虫抗Id疫苗等。该苗的优点是:不含传染源,使用安全;可大量制备单克隆抗独特型抗体;抗独特型抗体疫苗不需提纯,可接受T细胞的充分协助;可替代无法致弱或毒力易返强毒株,或污染成分有害于宿主动物的灭活苗进行免疫,获取同样的免疫效果;当抗原无法分离或不足量时,亦可用抗Id疫苗;该苗可以设计出能选择模拟抗原决定簇的抗独特型,且这种抗原决定簇是多种病原株所共有的;该苗兼

10、有治疗作用。但该苗制作方法比较复杂,免疫原性较弱,有异种蛋白副作用。6、免疫复合体疫苗该苗是由病毒亚单位和特异性抗体所构成的免疫复合物(1C)制备的疫苗。与病毒抗体复合物疫苗所不同的是,该苗是死苗,且剔除了病毒中的有害及与免疫无关的成分,使用起来更安全,副作用更小。该苗制作的关键技术是抗原与抗体的比例问题。即制备时抗原应等量或稍过量。正在研制的NDV抗NDV复合物疫苗,在应用试验中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三、免疫佐剂随着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一些新型疫苗不断研制成功,由于这些疫苗的抗原分子较小,免疫原性很弱,必须在免疫佐剂的配合下,才能激发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进而推动了免疫佐剂研制的发展。免

11、疫佐剂是指先于抗原或与抗原同时,或与抗原混合后注射动物,能非特异性增强机体对抗原免疫应答的物质。免疫佐剂大致有以下几类。1、化学类免疫佐剂是具有免疫增强作用的化学物质,如氢氧化铝、弗氏佐剂、矿物油、水花生油乳剂、吐温-80、司盘、左旋咪嚏、脂质体等。2、微生物类免疫佐剂如分枝杆菌、BCG脂多糖、胞壁酰二肽、胞肽、脂溶性蜡质D短小棒状杆菌。3、植物类免疫佐剂多为从植物或大真菌中提取的多糖类。如茯苓多糖、红花多糖、酵母多糖、香菇多糖、中草药类等。4、生化类免疫佐剂主要为体内的各种细胞因子。如胸腺肽、转移因子、白细胞介素、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等。5、抗生素类免疫佐剂如红霉素,伊维菌素、聚微球粒载体、

12、硒、维生素(E、DC)免疫刺激复合物(1SCOM驿也作为免疫佐剂被研究。四、转基因疫苗转基因疫苗是疫苗研究的一个新方向,用转基因动物生产疫苗就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制造疫苗、医药产品和激素等的抗原的基因转移到动物体内,当动物生长后,获得的动物产品(乳、蛋、肉)中带有疫苗成分。如今已有了用转基因动物生产人的血清白蛋白、A-抗胰蛋白酶、凝血因子等。用植物生产疫苗,首先将编码保护性反应蛋白的结构基因克隆入Tl质粒,然后用这种重组质粒转化作物杆菌或病毒感染植物细胞后,就能把导入的外源基因整合到这些细胞的染色体上,这种含簟合外源基因染色体的植物细胞在一定的条件可以生长为新的植株,这一新的植株可以把表达的外源基因与其新的性状传给子代,成为表达的疫苗品系。利用这种转基因植物生产疫苗。目前已有狂犬病毒G蛋白在转基因番茄中表达,NVC喳转基因烟草和土豆中表达的报道。五、口服疫苗口服疫苗是通过口服(饮水或采食)而使动物在胃肠道粘膜产生局部免疫应答,进而获得全身性保护的疫苗。目前口服疫苗研制的进展不是很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