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交通工程学考研题整理版有答案参考_第1页
东南大学交通工程学考研题整理版有答案参考_第2页
东南大学交通工程学考研题整理版有答案参考_第3页
东南大学交通工程学考研题整理版有答案参考_第4页
东南大学交通工程学考研题整理版有答案参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东南大学历年交通工程学试题(10.22-10.31丁杨敏整理)第一章绪论(一定要考上东南!)一、(1994年)简述交通工程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二、(2002年)你认为我国交通工程近期应重点研究哪些问题,试据其中一个问题详述其具体研究内容三、(2006年)简述交通工程学的研究内容,你认为我国交通工程近期应重点研究哪些问题。4、(2008年)你认为我国交通工程近期应重点研究哪些问题,试据其中一个问题详述其具体研究内容答:交通工程学白研究内容:1交通特性分析技术,2交通调查方法,3交通流理论,4道路通行能力分析技术,5道路交通系统规划理论,6道路交通管理技术7交通安全技术8静态交通系统规划9交通系统的

2、可持续发展规划10交通工程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我国交通工程学科面临的任务:一.城市交通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城市交通规划中规划化的交通调查内容,方法研究;城市交通需求预测理论与方法规范化的研究;城市交通网络计算机模拟技术的研究;城市交通网络规划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城市交通规划方案评价技术的研究;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优化理论与技术的研究;城市交通规划快速反应系统的理论与方法的研究;现代先进科学方法在城市交通规划中应用的研究.二区域综合交通运输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三适应我国交通特点的交通控制理论与方法研究四交通流理论方面基础研究五交通综合治理方面的理论,方法与措施六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交通运输系统研究七智能交通

3、系统(ITS)基础理论研究第二章交通特性(加油啦,小子!)一、(1992年)在一条长度为24公里的干道起点断面上,于6分钟内观测到汽车100辆通过,设车流是均匀连续的且车速V=20公里/小时,试求流量(q)、时距(ht)、空距(hd)、密度(K)以有第一辆汽车通过此干道所需时间6以分钟或小时计均可。(15分)二、(1992年)试说明区间平均车速、时间平均车速,行驶车速、设计车速的定义及区间平均车速与时间平均车速的关系。(15分)六、(1995年)何谓“地点车速”、“区间车速”、“行驶车速”、“设计车速”?“时间平均车速”与“区间平均车速”有何关系?十、(1999年)何为时间平均车速和空间平均车

4、速,两者有何区别与联系,各有什么用途?十三、(2002年)何谓行驶车速和区间车速?各有何用途?主要调查方法有哪些?十五、(2003年)何为时间平均车速和空间平均车速,各有什么用途?两者有何关系?12'二十(2008年)何谓行驶车速和行程车速?各有何用途?调查方法是什么答地点车速:车辆通过某一地时的瞬时车速行驶车速:行驶某一区间所需时间(不包括停车时间)及区间距离求得的车速运行车速:中等技术水平的驾驶人在良好的气候条件,实际道路状况和交通条件下所能保持的安全车速,用于评价道路通行能力和车辆运行状况。行程车速:(区间车速)车辆行驶路程与通过该路程所需的总时间(包括停车时间)之比.临界车速:

5、交通流率达到理论通行能力时的车速。设计车速是指在道路交通与气候条件良好的情况下仅受道路物理条件限制时所能保持的最大安全车速用作道路线形几何设计的标准。时间平均车速在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断面各车辆的地点车速的算术平均值%(4-1;式中:江时间平均车速:”叫第i辆车的地点车速;n观测的车辆数.区间平均车速在某一特定瞬间,行驶于道路某一特定长度内的全部车辆的车速分布的平均值。当观测长度为一定时,其数值为地点车速观测值的调和平均值程时间的平均值之比。其数学表达式分别为(4-2)(4-3)-"1M1上、_L*Iw*=二一;-十和式中:入区间平均车速;*1第i辆车行驶/距离所用时间;n观测到的车

6、辆数;I行驶路段的长度。作用:时间平均车速和区间平均车速都是描述交通流运行速度的指标,它们都是交通流理论研究中的主要特征参数。前者用于描述某地点一段时间内交通流的平均运行速度;后者用于描述某一路段某一瞬间交通流的平均运行速度。行驶车速用途:用于评价该路段的线型顺适性和通行能力分析,也可用于计算道路使用者的成本效益分析。行程车速用途:行程车速是一项综合性指标,用以评价道路的通畅程度,估计行车延误情况。要提高运输效率归根结底是要提高车辆的行程车速。行驶车速和行程车速的区别在于行车时间,两者调查方法一样,只是后者需计入停车时间。1牌照法2流动车法3跟车法三、(1993年)我国的自行车交通存在的主要问

7、题是什么?可采用哪些方法解决这些问题?所采用的方法各有何特点?答:引申:行人交通设施包括人行道、人行横道、人行天桥、人行地道、电动扶梯及机场电(自)动步道等,它们是供行人步行或代步的主要设施。步行是人类最基本、最古老的和最现实的交通出行方式,无论人们采用何种交通工具、何种出行方式,到达何种出行目的地,其起点和终点始终离不开步行。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许多城市中心区房屋密集、人口集中,市中心区干道两侧的人行道上经常被拥挤的人群满满的塞住,有不少路段连自行车道也经常被行人占用,以致自行车骑上机动车道。有不少的观测资料表明,我国城市步行交通在总出行量中占约40%,中等城市约50%,小城市则多达60%以

8、上。因此,研究行人交通设施通行能力对于解决城市的交通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也是发展以人为本的现代化交通所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目前,我国步行交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行人交通设施不健全,人车干扰严重;缺乏全面系统的行人交通设施规划没计;车流密集,行人过街难;交通管理力度不够,步行困难,行人交通违章现象严重。这些问题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秩序的稳定。要解决好这些问题,一方面要深入研究我国行人交通的规律和特性;另一方面,要结合我国的现状,树立系统工程的思想,全面考虑影响交通的因素。然后要应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进行管理,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四、(1994年)

9、何谓“交通量“、”年平均日交通量“、”平均日交通量“、”高峰小时交通量“、”第30小时交通量“?请扼要阐明交通量的分布特性。27、(2007年)高峰小时流量比、高峰小时系数答交通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一地点,某一断面或某一车道的交通实体数.平均日交通量:任意期间的交通量累计之和除以该期间的总天数所得的交通量年平均日交通量:一年内连续累计交通量之和除以该年的天数所得的交通量。月平均日交通量:一月内连续累计交通量之和除以该月的天数所得的交通量。周平均日交通量:一周内连续累计交通量之和除以周日的天数7所得的交通量。高峰小时交通量指一天内的交通高峰期间连续1h的最大小时交通量。第30位小时交通量

10、将一年当中8760个小时交通量,从大到小按序排列,排在第30位的那个小时的交通量,称为第30位小时交通。高峰小时流量比:高峰小时交通量占该天全天交通量之比。高峰小时系数:高峰小时交通量与扩大的高峰小时交通量之比。五、(1995年)试述交通量的空间分布和时间分布特性。答一交通量的时间分布特性:1月变化一年内各月交通量的变化,以月变系数为指标:年平均日交通量与月平均日交通量之比2周变化一周内各天交通量的变化,也称日变化。以周变系数为指标:年平均日交通量与某周日的平均交通量之比。3时变化一天24小时内各个小时内交通量的变化特性。指标:用某一小时或某一时段交通量占全日交通量之比表示。二交通量的空间分布

11、特性:1城乡分布:城市内交通量大,郊区和农村交通量小2路段上的分布:与路段的功能等级和区位有关3交通量方向分布:方向不平衡性用方向分布系数表示4交通量在车道上的分布:在交通量不大的情况下,一般靠近右侧车道的交通量比较大,随着交通量增大,靠近中心线的车道交通量比重也增大。七、(1997年)1.试述交通密度的定义。答1交通密度是指在某一瞬时内单位长度的一条车道上的车辆数又称车流密度答2.如何度量高速公路的交通密度?在实际中往往采用较容易测量的道路占有率来间接表征交通密度,车辆占有率越高,车流密度越大。它包括空间占用率和时间占用率。3.已知某高速公路的允许最大车速为120km/h,若其密度为10辆/

12、km,阻塞密度为100辆/km,速度-密度呈直线关系,此时平均车速为多少?答V=120*(1-10+100)=108Kmzh11八、(1998年)何为车头时距,其在通行能力研究中有哪些主要作R-L用?交叉口的服务水平一般根据哪些指标进行划分,你认为交叉=口的服务水平应根据什么指标进行划分,为什么?"25.何为车次的码山季头同距海何良掂M专用一氤京七艺的把关施工程可兔中W何作用r.答车头间距:同向行驶的一列车队中,相邻两辆车车头之间的距离。车头时距:用时间表示的车头之间的间隔。(交通密度的倒数,即为该路段长度上各车辆之间的平均间距,此间距统一以各车辆的前保险杠(车头)为测量点,称作车头

13、间距.如果各车辆间的平均间距以平均时间差来表示,则可称作车头时距.车头时距是交通流率的倒作用:车头间距和车头时距表述了车辆在交通流中的纵向分布.在估计交通延误及车辆或行人横向穿越时的可利用间隙,为交通信号系统配时及研究车辆交汇时,都需要应用到车头间距或车头时距的知识.车辆在路上并不会按照相等的车头间距或车头时距行驶,相继车辆间的间距或时距通常都是随机分布的.在某些常见的交通条件下,可采用泊松分布表述.服务水平的划分: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以车流密度作为主要指标;二三级公路以延误率和平均运行速度作为主要指标;交叉口则用平均车辆延误来描述其服务水平。我认为对信号交叉口服务水平可按交通的高峰时段来评价.

14、因为高峰小时的服务交通量大,信号交叉口运行压力大,一般会使车辆的平均停车延误变大,所以对应的服务水平就较低,故可综合考虑高峰时段的服务水平,非高峰时段的服务水平来评价信号交叉口服务水平。这样大大减少了调查工作量和计算量。九、(1999年)何为交通密度,如何得出,有何用途?十二、(2001年)何为交通密度,与车头间距间有何关系,有何作用?十四、(2002年)何谓交通密度,怎么表示?有何用途?主要调查方法有哪些?十六、(2003年)何为交通密度,有何用途?主要调查方法有哪些?12'二十三、(2005年)何谓交通密度?有何用途?主要调查方法有哪些?17、(2007年)空间占有率时间占有率定义

15、填空?30、(2008年)何谓交通密度,怎么表示?有何用途?主要调查方法有哪些?答1交通密度是指在某一瞬时内单位长度的一条车道上的车辆数又称车流密度2在实际中往往采用较容易测量的道路占有率来间接表征交通密度,车辆占有率越高,车流密度越大。它包括空间占用率和时间占用率。一空间占用率空间占用率是指在单位长度车道上,汽车投影面积总和占车道面积的百分率。在实测中,一般测量路段(车道)上的车辆总长度与该路段(车道)长度的百分比,其表达式如下(5-1)式中:凡空间占用率,L观测路段总长度,四h第i辆车的长度,叫网一观测路段内的车辆数同车辆的空间占用率不仅与交通量有关,还与车辆的大小有关。它表示的是某一时刻

16、车辆占用路段的比例,用来反映观测路段上的交通负荷程度。车辆的空间占用率与密度的差别在于密度不能直接反映车队的长度,而车辆的空间占用率则在测定时,就已预见到车队的长度。二、时间占用率时间占用率是指在道路的观测断面上,车辆通过时间累计值与测定时间的比值,一般用百分率表示,其表达式如下:凡二号小;)式中:旦时网占用率,侨*T测定时间长不二“第i辆车通过现测断面所占的时间,公n测定时间内通过观测断面的车辆数,辆。车辆的时间占用率不仅与交通量有关,还与车辆的长短及地点车速有关。它是从车辆行驶的时间占用方面来反映道路的拥挤情况。车辆的时间占用率与密度的差别在于密度是在一个区间段内测定的,而道路的时间占用率

17、是在一点测得的,交通量也在一点测得,两者之间可建立直接的联系。三车流密度还可以用平均车头间距来计算。车头间距是指同一车道上行驶的连续车辆中,前后两车车头与车头之间的距离。观测路段上所有的车头间距的平均值即为平均车头间距。根据平均车头间距即可求得观测路段平均车流密度:1000人=用式中;K车流密度,辆车道以3平均车头间距,m*因此,平均车头间距间接地反映了道路的交通运行情况。3密度的应用:从车流的密度大小可以判定交通拥挤情况,从而决定采取何种管理措施,研究交叉口信号灯的配时,高速公路检测控制系统设计,服务水平分级地面上(高处)摄影观测法航空摄影观测法道路4交通密度的调查方法:出入量法占有率的检测

18、和调整十七、(2004年)某双向两车道公路,2003年5月13日星期二测得日交通量为14770辆/日,五月份月变系数为0.98,星期二的日变系数为0.97,设计小时系数为0.125,方向不均匀系数为0.6,单车道通行能力取800辆/小时,则该公路双向需修成c_oa二车道b四车道c六车道d八车道十八、(2004年)一批驾驶员按一试车方案各以同一速度沿道路驾车行驶,分别用雷达测速计和在道路上行驶的行程时间记录,两种方法计算各自的车速及平均车速。如对所有车辆行驶的速度由车上经校正的示速表表明并不一样,则下列答案正确的是_b_o两种方法所得的平均车速相同b.前者大于后者c.前者小于后者d.前者小于或等

19、于后者十九、时间平均车速(Vt)与空间平均车均(Vs)的关系为_d。a.(%)>(VS)b.(%)w(VS)c.(可)=(VS)d.(Q-(VS)二十、(2005年)高峰小时交通量与高峰小时内某一时段的交通量扩大为高峰小时后的交通量之比称为aa.高峰小时系数b.高峰小时交通量c.高峰小时流率d.高峰小时流量比二十一、(2005年)车辆行驶路程与通过该路程所需的总时间(包括停车时间)之比称为c。a.地点车速b.行驶车速c.行程车速d.临界车速二十二、(2005年)某双向道路,两个方向的交通量分别为400辆/小时和600辆/小时,该道路的方向不均匀系数Kd应为ba.40%b.60%c.50%

20、d.66.7%二十四、(2005年)在一条30km长的某路路段的起点断面上,在5min内测得60辆汽车,车流是均匀连续的V=30km/h,试求Qht、hs、K以及第一辆车通过这段路所需时间t。二十五、(2006年)区间平均速度Vs指在某一特定瞬间,行驶于道路某一特定长度内的全部车辆的车速分布的平均值,当观测长度为一定时,其数值为地点车速观测值的调和平均值;时间平均速度vt指在单位时间内测得通过道路某断面各车辆的地点车速的算术平均值;由区间平均速度推算时间平均速度的关系式为。二十六、(2006年)在一条24km的公路路段起点断面上,于6分钟内测得100辆汽车,车流是均匀连续的,车速v=20km/

21、h、试求流量(q)、平均车头时距(ht)、平均车头间距(hs)、密度(k)以及第一辆车通过该路段所需的时间。28、(2007年)一批驾驶员按一试车方案各以同一速度沿道路驾车行驶,又分别从雷达测速计和在道路行驶的行程时间记录,算各自的车速及平均车速。如果所有车辆行驶的速度由车上经校正的示速表表明并不一样,则前者得到的是时间平均速度,后者得到的是空间平均速度。29、(2008年)某双向道路,两个方向的交通量分别为400辆/小时和600辆/小时,该道路的方向不均匀系数Kd应为60%第三章交通调查(全力以赴!加油小子!)一、(1993年)何谓行车延误、固定延误、停车延误、行驶延误、排队延误、引道延误?

22、影响延误的因素是什么?三、(1997年)何谓行车延误?试述各种延误的定义及调查延误有何用?五、(1998年)交叉口延误一般分为哪几种,主要有哪些调查方法,交通口延误有何作用?八、(2002年)何谓行车延误?其用途?调查方法有哪些?答:1延误(行车延误)是指由于交通摩阻与交通管制引起的行驶时间损失。2固定延误指由交通控制装置、交通标志等引起的延误。它与交通流状态和交通于扰无关,主要发生在交叉路口。3停车延误指刹住车轮与车辆停止不动的时间。等于停车时间,包括车辆由停止到起动时驾驶员的反应时间。4行驶延误指行驶时间与计算时间之差。计算时间为车辆在交通不拥挤的条件下以平均车速通过该路段的时间。5排队延

23、误指车辆排队时间与以畅行车速通过排队路段的时间差。排队时间是指车辆从第一次停车到越过停车线的时间。6引道延误指引道时间与车辆畅行行驶过引道延误段的时间之差。在入口引道上,从车辆因前方信号或已有排队车辆而开始减速行驶之断面至停车线的距离叫引道延误段。7控制延误指控制设施引起的延误,对信号交叉口而言是车辆通过交叉口的实际行程时间和车辆以畅行速度通过交叉口时间之差。控制延误包括车辆在交叉口范围内的停车延误和加减速损失时间。影响延误的因素:1驾驶员2车辆3道路4交通负荷6服务水平7交通控制8环境行车延误的主要调查方法:跟车法和输入一输出法。延误资料的应用:1评价道路交通堵塞情况2探求行车延误的发展趋势

24、3评价道路服务质量4道路改建的依据5运输规划6经济分析7前后对比研究8交通管制二、(1993年)简述起讫点调查的目的、基本内容和步骤,四、(1997年)何谓OD调查?简述O刚查的目的、内容与步骤。六、(1998年)O硼查在交通规划中有何作用,主要有哪些调查方法?各种方法有什么特点,适用于什么条件?十、(2003年)何谓OD调查?简述主要调查类别及各自的调查方法?16'十二、(2004年)何谓OD调查?简述主要调查类别与方法答:起讫点调查目的和意义:1通过搜集出行类别与数量资料,在计算机上模拟现状的出行,为发现主要交通症结,调整与改善道路系统功能,从系统上和政策上对近远期工程项目排序提供

25、依据。2由O硼查资料,土地使用资料建立各类交通预测模型,为远期交通规划提供依据。3客观地分行评价各类交通出行的特征,特别是公共交通服务水平,为提高公共交通系统运行效率,制定近远期交通政策提供有效信息。基本内容:1个人出行2车辆出行3货物流通出行调查方法:1家访调查(个人出行)2发(放)表调查(车辆出行)3路边询问调查4明信片法5工作出行调查6车辆牌口调查7公交站点调查8购月票填卡调查9境界线出入调查10货物流通调查(货流OD调查步骤:1组织调查机构2调查准备3OD调查的抽样率及抽样方法4人员训练5制定计划6典型试验7实地调查OD调查精度检验1分隔查核线检验2区域境界线检验3在调查区内,拟定众所

26、周知的交通枢纽4把由OD周查表推算出来的各类人口,社会交通特征与现有的统计资料进行比较,检查其误差程度。七、(1998年)根据流动车法的原理推导出相应的计算交通量、平均行车时间、平均行驶速度公式,说明流动车法有何优点和不足?7、(2000年)交叉口延误分为几种,有哪些观测方法,有何作用?九、(2002年)测试车在长1500米的路段上,往返行驶12次,观测数据列于下表,试求道路上的车流向东和向西行驶的流量和车速。L=1500m东一西西一东t(秒)XYZt(秒)XYZ1215.38820210.5100502220.28531220.281233198.17303192.870014193.466

27、12207.477125199.66821196.784406211.78240224.39031十一、(2003年)写出流动观测车法计算交通量、平均行程时间、平均车速的公式,并说明表达式中各自参数的含义。10'十三、(2004年)在一条车流中有30%的车辆以60公里/小时的稳定速度行驶,有30%的车辆以80公里/小时行驶,其余40%则以100公里/小时行驶,一观测车以70公里/小时的稳定车速随车流行驶5公里时,有17辆车超越观测车(指超越观测车数减去被测试车超越数),在观测车以同样速度逆车流行驶5公里时,迎面相遇的有303辆车,试问:a.车流的平均车速和流量是多少?(12分)b.试求

28、有多少辆车以100km/h行驶的车超越观测车?(6分)c.用上述观测法得到的是时间平均车速还是空间平均车速?(2分)十四、(2005年)对于过境车辆(起讫点均在调查区外),应该用b方法调查其出行情况?a.家访b.发明信片法c.路边询问d.电话询问十五、(2005年)测试车在长5km的路段上往返行驶共12、次,观测数据列于表中,求东行、西行车流量、运行时间与车速。用测试车法测得的数据行驶时间t与测试车对向行驶的来车数x(辆)测试车被超车次数减去测试车超车数y东行6次平均4.6min西行6次平均4.7min90.585.02.0-1.0十六、(2006年2008年)浮动车法测试车在长1500米的路

29、段上,往返行驶12次,观测数据列于下表,试求道路上的车流向东和向西行驶的流量和车速。L=1500m东一西西一东t(秒)XYZt(秒)XYZ1215.38820210.5100502220.28531220.281233198.17303192.870014193.46612207.477125199.66821196.784406211.78240224.3903118、(2008年)对于过境车辆(起讫点均在调查区外),应用那种方法调查起出行情况?明信片法19、(2008年)关于分隔核查线,系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a.必须位于铁路中心线上b.用以查核调查资料的准确性c.必须将调查区域分成大致相等的

30、部分d.常位于主干道路的中心线上第四章道路交通流理论(一定要考上东南!)一、(1992年)某路段10年的统计,平均每年有2起交通事故,问此路段明年发生事故5起的概率是多少?又某交叉口骑自行车的人,有1/4不遵守红灯停车的规定,问5人中有2人不遵守交通规定的概率是多少?(15分)二、(1992年)某交叉口信号周期为40秒,每一个周期可通过左转车2辆,如左转车流量9为220辆/小时,是否会出现延误(受阻),如有延误,试计算占周期长的百分率,无延误则说明原因(设车流到达符合泊松分布)。(20分)三、(1993年)某高速公路拟建立收费站。已知车辆是随机到达收费站的,其到达率为2000辆/小时,每辆车交

31、费所需时间符合平均时间为6秒的指数分布。在采用多路排队多通道服务情况下,请用具体计算指标比较说明在应该收费站设2个、4个及6个收费口的效果。四、(1994年)某停车场,到达车辆数是50辆/小时,停车场的服务能力为80辆/小时,其单一的出入道能容纳5辆车,问此出入道是否合适?五、(1994年)若在5公里长的公路上随机40分布辆汽车,求任意500米路段上有5辆以上的概率。六、(1995年)某信号灯交叉口的周期t=95s,有效绿灯时间g=45s。在有效绿灯时间内排队的车流以800辆/小时的流量到达交叉口,在有效绿灯时间外到达的车辆要停车排队。设信号灯交叉口上游车辆到达率人=360辆/小时,服从泊松分

32、布。求使到达车辆不致两次排队的周期所占的最大百分率。七、(1995年)某无信号灯控制的交叉口,主要道路的双向交通量为N=1500辆/小时,车辆到达符合泊松分布,车流允许次要道路车辆穿越的车头时距t=5秒,次要道路车流的平均车头时距to=3秒。求次要道路车流能穿越主要道路车流的交通量八、(1996年)在某高速公路的入口匝道口,因意外情况关闭了tr=0.15h。已知车辆以均一的到达率九=800辆/h到达匝道,而入口开启后排队的车队以均一离去率N=1200辆/h离开匝道。试计算由于匝道口关闭而引起的:(1)单个车辆的最长延误时间tm;(2)最大排队车辆数Q;(3)排队疏散时间to;(4)排队持续时间

33、tj;(5)受阻车辆总数n;(6)平均排队车辆数QT(7)单个车辆的平均延误时间飞;(8)车时总延误D。九、(1996年)已知某交叉口的定时信号灯周期长80s,一个方向的车流量为540辆/h,车辆到达符合泊松分布。求:(9)计算具有95初信度的每个周期内的来车数;(10) 在1s,2s,3s时间内有车的概率。十、(1997年)车流在一条单向双车道公路上畅通行驶,速度为100km/h,由于突发交通事故,交通管制为单向单车道通行,其通行能力为1200辆/h,此时正值交通高峰,单向车流量为2500辆/h。在发生交通事故的瓶颈段的车速降至5km/h,经过1.0h后交通事故排除,此时单向车流量为1500

34、辆/h。试用车流波动理论计算瓶颈段前车辆排队长度和阻塞时间。(1998年)根据对某实际观测数据的拟合,得到了如下速度(S)-密度(D)关系:10S=54.9e(-D/163.9)D<50S=26.8Ln(162.5/D)D_50当D=50时,流量应有两个,分别为多少?这种关系有什么特点,反映了何种交通现象?十二、(1999年)车流在一条单向双车道公路上畅通行驶,速度为90km/h,其通行能力为每车道1000辆/h,单向车流量为1500辆/h。由于施工,交通管制为单向单车道通行,在交通管制段车速降至10km/h,经过1.0h后施工完成,公路恢复单向双车道通行。试用车流波动理论计算施工段前车

35、辆排队长度和阻塞时间。十三、在交通连续流模型中,假定流速V与密度K之间的关系式为V=a(1-bK)2,试依据两个边界条件,确定系数a、b值,并导出速度与流量,以及流量与密度的关系式。10'十三、(2000年)在速度(V)密度(K)关系中,包括如下线性模型和指数模型V=Vf(1-区)KjV=Vfe(_K/Kj)设畅行速度Vf=90km/h,阻塞密度Kj=120km/h,试分别求出两种关系式对应的的极大流量、临界密度、最佳密度。并对两种模型进行比较分析。十四、(2001年)何为连续流,何为间断流,连续流和间断流各有什么特征?23、(2007年)简述交通连续流与间断流的主要运行特征及有效指标

36、答:按交通设施对交通流的影响,交通流可分为连续流和间断流.(1)连续流:没有外部固定因素(如交通信号设施等)影响的不间断流,如公路,道路基本路段上的交通流.对连续流的研究是以事彳之间的间隔时间,即车头时距为基础的.(2)间断流:有外部固定因素影响的周期性交通流,是以一系列相等时间间隔为基础的交通量,如铁路,航空,水运,道路交叉口的交通流.连续流特征:1总体特征:交通量行车速度车流密度是表征交通流特性的三个基本参数能反映交通流的一些特征变量:极大流量QmQ-V曲线上的峰值;临界速度Vm即流量达到极大时的速度;最佳密度km即流量达到极大时的密度;阻塞密度Kj车流密集到所有车辆基本上无法移动(V=0

37、)时的密度;畅行速度Vf车流密度趋于零,车辆可以畅行元阻时的平均速度.2数学描述:速度与密度关系流量与密度关系流量与速度关系间断流特征:信号间断处的车流:车辆进入交叉的第一个车头间距较大,第二车头间距比第一车头间距略短,第三车头间距比第二车头间距更小一点,依次类推。车辆启动过11程所造成的影响随后续车辆的到来,逐渐减弱,直到某一时刻车辆在穿过停车线时已完全加速。这一时刻可以观察到大小接近的车头间距。关键变量:饱和交通量比率和损失时间在停车或让路标志处的车流:在停车或让路标志处的引道上,司机必须作出一些判断,以选择主干道车流中合适的间隙穿过车流。有效性指标:在间断流中,速度和密度等指标不足以表征

38、服务水平,在某一地点,存在周期性的停止,停车的次数和延续时间是表征间断流服务水平的有效手段。十五、(2002年)什么叫车流波动理论?回波速度表达式是什么?在交通工程中有什么作用?26、(2008年)什么叫车流波动理论?回波速度表达式是什么?在交通工程中有什么作用?答:1车流波动理论指运用流体力学的基本原理,模拟流体的连续性方程,建立车流的连续性方程,把车流密度的疏密变化比拟成水波的起伏而抽象为车流波,当车流因道路或交通状况的改变而引起密度的改变时,在车流中产生车流波的传播,通过分析车流波的传播速度,以寻求车流流量和密度,速度之间关系的理论。2 回波速度表达式是:3 波动理论在“流”的状态比较明

39、显的场合,如分析瓶颈路段的车辆拥挤问题时,有其独特的用途。十六、(2002年)某高速公路基本路段速度(v)与密度(k)进行研究,得到下列关系式:v=57.5(1-0.008k)计算:(1)自由流速度(Vt)(2)阻塞密度(Kj)(3)速度(v)与交通量(Q)的关系(4)交通量(QQ与密度(k)的关系(5)在该路段得到的最大流量(Qm及此时所对应的车速值(v)?17、(2003年)在交通连续流模型中,假定流速V与密度K之间的关系式为V=a(1-bK)2,试依据两个边界条件,确定系数a、b值,并导出速度与流量,以及流量与密度的关系式。10'十七、(2004年)道路交通流中车头时距统计分析可

40、用b来描述。a二项分布b负指数分布c泊松分布d负二项分布十八、(2004年)通过高速公路特定路段数据采集、统计,并分析得出速度(V)与密度(K)的两个修正公式:V=57.5(1-0.008K)V=61.2e-0.015K(1)(2)试就上述两个公式,分别回答如下问题:a.找出自由流速度V)及最佳密度(Km)(8分)b.推导流量-速度及流量-密度的函数关系式(8分)c.确定路段的最大流量值(Q)(4分)12十九、(2005年)车头时距分布可以用a_拟合。a.负指数分布c.泊松分布b.二项分布d.负二项分布二十、(2005年)当速度采用Greenshields线性模型,以下表达式正确的是d_a.Q

41、(1-ruU-)kjb.Q=V(1U)ki八“k、2c.Q=VVf(1)kjd.kQ=Vf(1)kkj二十一、(2006年)某设左转专用道的信号灯控制十字交叉口,设左转专用相位,信号周期为40s,每周期内可通行左转车3辆,如果左转车流为220辆/小时,是否会出现延误?假定车辆到达符合泊松分布,这种延误在周期中所占的百分比是多少?二十二、(2006年)设车流的速度与密度的关系为V=88-1.6K,若要限制车流的实际流量不大于最大流量的0.8倍,求速度的最低值和密度的最高值。(假定车流的密度最佳密度Km24、(2007年)车流波动理论的应用25、(2008年)道路交通流中,车头时距可用负指数分布来

42、描述27、(2008年)交通量模拟三参数问题第五章道路通行能力(不怕苦不要怕累!好好体会!)一、(1993年)已知某十字交叉口,其东西干道一个方向有3条车道分别供左转专用、直行和直右混行;南北干道一个方向有2条车道,分别供直左混行和直右混行。车种比例,大车:小车=2:8,车头时距为2.65秒。信号灯周期为125秒;绿灯时间,东西向为70秒,南北向为50秒。路口折减系数取0.9。东西方向的左转车与右转车分别占该进口交通量的15喷口10%南北方向的左转车与右转车各占该进口交通量的15%设该交叉口不影响对向直行车的左转交通量为134辆/小时;直右车道上允许的右转交通量为185辆/小时。请按停车线法计

43、算应该交叉口的设计通行能力。二、(1994年)何谓高速公路合流部分、分流部分的通行能力?应如何计算?答:合流、分流部分的通行能力是指高速道路与匝道接连部分的通行能力,当匝道车流汇入高速道路时,其连接部分有高速道路本身的车流交通量又有匝道驶入高速道路部分交通量,两者汇合一起,成为合流运行部分,此部分具有通过车流的实际能力称为合流部分通行能力。当高速道路车流驶向匝道,一部分车辆直行,而另一部分车辆则从连接部分驶向匝道,这连接部分的通行能力称为分流部分通行能力。13应如何计算:合流部分的交通量来自于高速道路本身的交通量和匝道部分交通量的汇合,高速道路和匝道的交通量又随其本身的车道分布而产生变化,而变

44、化情况又较为复杂。为避免产生交通拥挤,作为匝道通行能力的计算就必须根据匝道连接部分的通行能力与匝道本身按其道路与交通条件而定的通行能力,取其中的较小值作为依据。据美国的观察分析,高速道路的外侧车道交通量是匝道交通量和高速道路本身交通量的函数,在连接部分要有足够的长度,保证驶入的车辆不至于发生难于交织。要使连接部分的构造设计合理,合流部分的交通量应是交通不发生排队拥挤时服务水平的交通量,其值根据观察统计资料认为,在单向车道的高速道路与单车道匝道合流时为每车道1800辆/h是适宜的。匝道驶入高速道路的交通量与高速道路外侧车道交通量之和,不应大于高速道路在其服务等级下的一条车道的通行能力是分析合流部

45、分通行能力的依据。高速道路与出口匝道连接部分就是车流的分流部分,分流部分的通行能力也可采用合流部分通行能力的分析方法。分析计算的步骤:1建立匝道几何构造及交通量,2计算车道1交通量,3将所有交通量换算成每小时小客车的交通量,在将车道1交通量换算成当量小客车交通量之前必须确定车道1中大型车的百分率,4计算检验点交通量Vm,Vd及Vf,5确定各检验点的服务水平(本题中不需,只在要求计算服务水平时才需这步)三、(1996年)道路路段通行能力按性质可分为三种,试述其定义和确定方法,九、(2002年)何谓道路通行能力?有何作用?它与交通量、服务交通量有何区别与联系?答:1道路通行能力:也称道路容量,是指

46、在一定的道路,交通,环境条件下,道路的某一断面在单位时间内所能通过的最大车辆数。2基本通行能力(理论通行能力)指公路组成部分在理想的道路,交通,环境条件下,该组成部分一条车道或一车行道的均匀段上或横断面上,不论其服务水平如何,1h所能通过标准车辆的最大最大辆数。3可能通行能力指一已知公路组成部分在实际或预测的道路,交通,控制及环境条件下,该组成部分一条车道或一车行道对上述诸条件有代表性的均匀段上或横断面上,不论其服务水平如何,1h所能通过的车辆(在混合交通公路上为标准车辆)的最大辆数。4设计通行能力(实用通行能力)指一设计中的公路的组成部分在预测的道路,交通,控制及环境条件下,该组成部分一条车

47、道或一车行道对上述诸条件有代表性的均匀段上或横断面上,在选用白服务水平下,1h所能通过的车辆(在混合交通公路上为标准车辆)的最大辆数。确定方法:1基本通行能力:在理想的道路条件(主要是车道宽度应不小于3.65m,路旁的侧向余宽不小于1.75m,纵坡平缓并有开阔的视野、良好的平面线形和路面状况)及在理想的交通条件(主要是车辆组成为单一的标准型汽车,在一条车道上以相同的速度,连续不断地行驶,各车辆之间保持与车速相适应的最小车头间隔,且无任何方向的干扰)建立车流计算模式所得出的最大交通通过量,即基本通行能力。路段上一条车道的通行能力,可按车头间距和车头时距两种方法来计算。其计算公式为:Co=3600

48、/6或R=lOOOr/L。式中;Co条车道的基本通行能力儿一饱和连续车流的平埼车头时距(自):行驶速度(km/h):L连续车流的车头间距(m)a142可能通行能力是用基本通行能力乘以公路的几何结构、交通条件对应的各种补偿系数求出的。3设计通行能力确定:只要确定道路的可能通行能力,再乘以给定服务水平的服务交通量与通行能力之比,就得到设计通行能力。与交通量、服务交通量有何区别与联系:通行能力与交通量不尽相同,交通量是道路上实际运行着的交通体的观测值,其数值具有动态性与随机性;而通行能力则是根据道路的几何特性、交通状况及规定运行特征所确定的最大流量,其数值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与规定性。在正常运行状况下,

49、道路的交通量均小于通行能力,通行能力作用:分析通行能力的主要目的是确定在一定的运行质量条件下,道路设施所能容纳的最大交通量。通行能力是道路交通特征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一项重要指标。确定道路通行能力是道路交通规划、设计、管理与养护的基础和依据。(1)通过道路通行能力和设计交通量的具体分析,可以正确地确定新建道路的等级、规模、主要技术指标和线形几何要素;(2)通过对现有道路通行能力的观测、分析、评定,并与现有交通量对比,可以确定现有道路系统或某一路段所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方案或措施;(3)道路通行能力可作为交通枢纽的规划、设计、改建及交通设施配置的依据;(4)道路通行能力可作为路网规划、设计和方

50、案比选的依据;(5)道路通行能力可作为交通管理、运营、行车组织及控制方式确定或方案选择的依据四、(1996年)何谓“服务水平”?划分服务水平等级的依据是什么?试对美国所划定的六个服务水平等级进行扼要的描述,并分析其合理与否?八、(2002年)何谓服务水平?其分级是按什么指标划分的?你认为高速公路、双车道二级公路、城市道路信号交叉口服务水平评价分析用什么指标合理?设计时各应采用何种服务水平等级?十三、(2004年)何谓服务水平,其分级是按什么指标划分的?你认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双车道二级公路、信号交叉口服务水平评价分析用什么指标合理?设计时各应采用何种服务水平等级?十六、(2005年)简述交通

51、量、服务交通量、通行能力的区别与联系十八、(2005年)服务水平等级划分的依据是什么?25、(2008年)简述交通量、服务交通量、通行能力的区别与联系,及道路通行能力的作用24、(2008年)何谓服务水平?划分指标是什么?对于高速双车道、城市信号交叉口的划分指标各是什么?应采用什么等级?答:服务水平是指道路使用者根据交通状态,从行车速度、舒适、方便、经济和安全等方面所能得到的服务满意程度。服务水平的实质是描述车流之间的运行条件及驾驶员和旅客感觉的一种质量量度。划分指标是:1行车速度和运行时间2车辆行驶时的自由速度(畅通性)3行车延误、停车次数或排队长度4安全性(事故率和经济损失)5行车舒适性和

52、乘客满意程度6经济性(形式费用)7负荷系数高速公路基本路段、匝道一主线连接处、交织区均采用二级服务水平。在不得已的情15况下,匝道一主线连接处、交织区可降低要求采用三级服务水平;通行能力是指在一定的道路、交通、管制和环境条件下,对应于一定的行驶质量即服务水平,在某一道路断面上单位时间(通常取15min或lh)所能通过的最大车辆数。通行能力实质上是道路负荷性能的一种量度,它既反映了道路疏通交通的最大能力,也反映了在规定特性前提下,道路所能承担车辆运行的极限值。通行能力一般以veh/h(辆/小时)、puc/h(当量标准小客车川、时)表示,基本单位是pcu/h/1n(当量小客车/小时/车道)。通行能

53、力与交通量通行能力与交通量虽有相同之处,如它们都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断面的交通体数量,表示的单位和方法相同等,但是,两者之间还是有着本质区别。交通量是道路上实际运行着的交通体的观测值,其数值具有动态性与随机性;而通行能力则是根据道路的几何特性、交通状况及规定运行特征所确定的最大流量,其数值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与规定性。在正常运行状况下,道路的交通量均小于通行能力,当交通量远远小于通行能力时,车流为自由流状态,车速高,驾驶自由度大;随着交通量的增加,车流的运行状态会逐渐恶化,当交通量接近或达到通行能力时,车流为强制流状态,将会出现车流拥挤、阻塞等现象。由此可见,在交通流状态分析中,交通流和通行能

54、力二者缺一不可,通行能力反映了道路的容量,交通量则反映了道路的负荷量。因此,常用交通量与通行能力的比值来表征道路的负荷程度(或利用率、饱和度)。道路通行能力受道路条件、交通条件、管制条件、环境和气候条件以及规定运行条件等因素影响,但其中直接影响通行能力数值的主要因素有:车行道宽度与侧向净空、行车道数量、交通组成、驾驶员特性、道路纵坡、横向干扰与视距等。服务交通量:是指在通常的道路条件、交通条件和管制条件下,并保持规定的服务水平时,道路的某一断面或均匀路段在单位时间内所能通过的最大小时交通量。不同的服务水平允许通过的服务交通量不同。允许服务交通量愈小,驾驶自由度就愈大,舒适与安全性就愈好,此时运

55、行质量就愈高。反之,允许的服务交通量大,则服务水平低。各国等级划分不一,一般均根据本国的道路交通的具体条件划分为36个服务等级,日本分为三个等级,美国定为A、B、C口E、F六个等级。我国按照公路设施提供服务程度的不同,将服务水平划分为四级。五、(1998年)某交叉口,东西干道一个方向有2条车道,南北干道一个方向有3条车道,各车道的车流方向如图所示。车种比例为大车:小车=1:1,车头时距为3.26秒。信号灯周期为120秒;绿灯时间,东西向50秒,南北向为65秒。第一辆车起动,通过停车线时间为2.3秒。路口折减系数为0.9。东西方向的左转车与右转车各占该进口交通量的15%南北方向的左转车和右转车分别占该进口交通量的20%F口10%左转车影响系数为0.925。设该交叉口不影响对向直行车的左转交通量为109辆/h,直右车道上允许右转交通量为150辆/h。请按停车线法计算该交叉口的设计通行能力六、(1999年)双车道公路车辆运行有何特点,其服务水平一般根据什么指标进行划分?你认为应根据什么指标进行划分,为什么?七、(2001年)双车道一般公路路段车流有何运行特征,其服务水平主要根据哪些指标进行划分,为什么?答:双车道公路车辆运行特点:在双车道一般公路上,汽车超车时,必须进入对向车道行驶若干距离后,回到本向车道,才能完成超车过程。因此双车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