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德实验中学校本教研成果集_第1页
绥德实验中学校本教研成果集_第2页
绥德实验中学校本教研成果集_第3页
绥德实验中学校本教研成果集_第4页
绥德实验中学校本教研成果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绥德实验中学校本教研成果集校本教研制度建设校本教研成果展示校本教研工作总结目 录前言校本教研制度建设校本教研制度1教本教研实施方案8教师校本培训方案 12课改实验教师评价暂行办法 14教师教研成果奖励办法 21课堂教学评价 23“课改之星”评选办法 25“教科能手”评选办法 27教师信息技术教育培训计划 29实验中学教师集体备课实施方案 31教研组、备课组、课题组活动管理制度 34实验中学教师反思制度 36实验中学课题研究管理办法 37校本教研成果展示市级、县级课题一览表 40教师教学成果获奖登记表 42校本教研大事记 43校本教研培训登记表 44教师参加各级教学竞赛登记表 46教师承担校本任

2、务登记表 47教师校际校本教研培训任务登记表 49校本教研工作总结绥德实验中学校本教研工作总结51前言绥德实验中学是一所县办初级中学,于2001年9月在绥德师范旧址创办,占地面积12000平方米,现有教职工137人,设有31个教学班,学生2722人。学校机构健全,周边环境好,学习风气浓,管理严格规范,是一个理想的读书育人场所。短短5年,实验中学就取得了辉煌的成就。2004年10月被县教育局评为“县中小学课程改革示范学校”,同月,又被陕西省教科所授予“陕西省以校为本教学研究制度建设实验学校”,2005年12月又被榆林市教育局评为“榆林市示范初中”自2002年课改以来,学校不仅加强了各级各类制度建

3、设,而且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校本培训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如今,我校现有省级“教学能手”1名,市级“教学能手”3名,县级“教学能手”、“教坛新秀”18名,有五个市级课题,9个县级课题,已有400多篇论文在各级各类教科研成果大赛中获奖。其中:国家级37篇,省级62篇,市级102篇,县级158篇。有50多篇论文在国家、省、市、县级刊物上发表。此外,由郝东亚、高崇贵、张二东、李杰、马宏武等七位教师编辑的初中数学竞赛培优“举一反思”和由张丕荣、李少华、郝鹏飞、汪晓波、马宝江等老师编辑的中考物理优化训练均已出版发行。从2005年起,我校就与基层学校结成帮扶对子,先后有刘咏梅、王娜、李杰、宋飞、田凤虎等

4、40多名教师与所帮扶的对象进行了听课、评课,专题研讨,小型讲座等形式多样的手拉手活动。此外,我校几年来还热情接待了来自定边、靖边、府谷、米脂、子洲、清涧等县14所兄弟学校领导及老师们到学校考察,在频繁的校际交流活动中开阔了视野,更新了理念,锻炼了队伍,很好地促进了校本教研的发展。实验中学校本教研制度加强和改进教师的教学研究工作是促进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全面落实的重要保障。为了履行职责、创造性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校本教研制度”。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以新课程为导向,改进和加强教研工作,立足学校,建立以解决学校在课程实施中所面对的各种具体

5、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以促进学生健康、主动的发展和教师专业化成长为宗旨的以校为本教研制度,使学校成为学习化组织,推动课程改革目标的全面落实。二、基本目标 1、为了学校即以改进学校实施新课程教育教学实践,解决学校、教师开展教育教学、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自身专业化成长中所面临的问题为指向,选择学校、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经常遇到和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进行研究。2、在学校中学校自身在实施新课程中出现的问题由学校自己来解决,由学校校长、教科室、教务处组织教师共同来分析探讨,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从而使学校逐步适应新课程,改变只“等”(等专家指导)、“靠”(靠行政部门、教研部门)现象。

6、3、基于学校从本校和教师自身的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学校内部的教育智慧,盘活学校内部的资源及适时邀请专家参与,开展各种形式的研究活动,提高教学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校本研究的工作指向。“以校为本”的目的: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学校的课程建设能力,全面提高基础教育教学质量。1、校本研究的主要任务:教学研究对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学校课程建设能力,全面提高基础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根据课程改革的要求,当前教学研究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改进和完善教学研究制度与工作方式,努力将教学研究工作重心下移到学校,逐步形成民主、开放、高效的教研机制;认真研究课程功能

7、、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和课程管理,深入了解并及时解决教学中的困难和问题,总结、推广教学经验,探索教学规律,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专业水平和中小学课程建设与管理能力。2、校本研究的主要内容1)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把学校建设成为学习化组织。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是当前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的必然要求。开展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要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作为研究主体,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学习化组织。2)充分发挥教师个人、教师集体和教研组长等各方面

8、的作用。教师:要增强研究意识,养成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的习惯,不断提高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课程开发和建设的能力,使日常教学工作和教学研究、教师专业成长融为一体,形成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职业生活方式。教师集体:学校要营造严谨、务实、民主、宽松的教研氛围,改变教师教学研究各自为战和孤立无助的状态,有效开展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研究。教师要积极参与教研活动,做到互相学习、共同切磋、分享经验,提高教学研究水平。教研组长: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对教学实践高度关注的热情,以各种方式参与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的建设,努力发挥专业引领作用,为学校和教师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专业研究人员应尊重教师的劳动,并努力与

9、教师建立起平等、合作的伙伴关系,虚心向教师学习,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3)校长是第一责任人和身体力行者。校长要确立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将主要精力用于教学研究和教学管理,并确保教师参加教研和培训所必需的经费投入;要建立融汇校内外教学研究资源,直接服务于教师发展的、开放的学校教研网络;要建立教研激励机制,定期奖励教学研究成果;要给教师以人关怀,尊重和保护教师的专业自主,为教师的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排忧解难;要为教师、教研人员和研究者获得经常性的沟通和联系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使教师的困惑能及时得到回应,教师的经验能及时得到关注和分享。通过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学习化组织

10、。四、校本研究的主要形式1)有效地组织教师团队工作:强调教师之间的合作精神是教师团队工作的核心。如灵活运用同质或异质分组的原则,将教师形成若干小组一起检查学生的学习状况;把检查的结果和他们的教学结合起来进行分析;目的不仅提高个人的教学工作水平,并且提高教师整体的教学水平。2)推进听课文化发展:强调建立良好的听课文化环境,教师之间在教学上的开放和互相支援是发展优质教育的重要资源,是一种有利于教师持续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集体备课、集体听课和集体评价是其中的一种方式。其长处在于,教师之间可以分享备课资料和集体研究课堂教学的效果。注意从教师的专业发展方面来加以开展,而不流于教学规范。教师之间的相互指导

11、,如“老带青”、“结对子”等,强调教师之间日常的互相合作和经验分享、交流。示范课展示,基于合作基础的学校、教师和专家之间的听课和交流,激发教师专业发展动力。3)建立学校与教研机构的伙伴关系:教研机构和学校组成发展共同体,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是建立以校为本教研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4)自我反思:它是开展校本研究的基础和前提,校本研究只有转化为教师个人的自我意识和自觉自愿的行为,才能得到真正的落实和实施。反思过程中教师充分地体现双重角色:既是引导者又是评论者,既是教育者又是受教育承担者。新课程非常强调教师的自我反思,按教学的进程,教学反思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5)同伴互助:校本研究强调教

12、师在自我反思的同时,开放自己,加强教师间以及在课程实施等教学活动上的专业切磋、协调和合作,共同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成长。同伴互助的实质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之间的对话、互动与合作,其基本形式有:交谈、协作、帮助。教师群体的差异很大,而且由于长期以来的压抑,教师普遍缺少批判反思与整合能力,开展校本研究不但要注意教师个人专业能力的提高还要注意培养合作精神。6)专业引领:校本研究是一种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理论指导专业引领是校本研究得以深化发展的重要支撑。专业引领就其实质而言,是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是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对话,是理论与实践关系的重建。从教师角度讲,加强理论学习,并自觉接受理论的

13、指导,努力提高教学理论素养,增强理论思维能力,这是从教书匠通往教育家的必经之路。五、校本研究具体制度教学研究是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学校教研工作在校长和教务处领导下开展工作。建立起以校长、教务处、教科室、教研组、教师组成的多级教研网络。各级应明确自己的职责和工作制度,学习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现代教育理论,端正教育思想,明确培养目标,按照教育规律和学生认知特点,开展教学研究和实践。各级工作制度如下:一级(校长室、教务处)校本教研工作制度在校长领导下,全面制定学校教研工作规划与多项规章制度,形成一支强有力的教研队伍。根据国家和上级有关方针政策制定本校长期和近期教研工作目标,并负

14、责监督实施。1、选送优秀教师参加高层次进修,做好骨干教师的选送和培训工作,组织全校教师分期分批参加上级组织的业务培训。努力做好自培工作,包括学校自己组织的业务培训和教师的自我学习培训。2、根据形式发展,制定学校教科研课题,并逐级落实。3、发动全校师生员工从本校、本职工作出发,学习教育理论,注重联系实际,加强对实践成果的经验总结。4、负责全校的教研流程管理工作,加强对学校教师的教研的指导和管理,组织校、区级课题的论证、申报工作,选编学校的教科研论文集。及时检查各项教研工作的落实、进展情况和教研工作交流。及时安排和及时总结本校教研工作情况。5、加强业务学习与研究,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以身作则,

15、理论联系实际,促进全校师生形成实事求是、崇尚学术、勇于创新、不断进取的校本教研风气。二级教研组(长)校本教研工作制度教研组是学校落实教学工作,开展教学研究和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的重要组织之一。教研组长应在校长、教导处领导下负责组织领导本学科有关教学研究的全部工作。1、组织教师学习本学科课程标准,明确本学科的目的、任务,讨论并确定分年级教学要求,制定学期教学计划。组织领导全组教师制定学期工作计划、年级教学进度计划、教学科研计划和教研组学习活动计划,并严格执行。2、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根据教学实际,围绕学校教科研课题确定教研组每学期的研究课题,有计划地开展研究与交流汇报,组织教学研究课、公开展示课,

16、及时总结、交流、推广教学经验,撰写经验论文。3、组织好教学研究活动。组织组内教师进行集体备课,研究解决教学疑难问题,组织进行教学反思等。学习教学经验,教改经验、总结工作、讨论分析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质量等状况,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办法。教研组活动要有出勤和活动记录。4、大力抓好本学科教师的教学工作,组织组内教师认真钻研教学大纲、教材、探索教法和学法,认真备课,写好规范化教案,讲好每一节课,教好每一个学生。共同研究: (1)单元、章、节、课时的目的和要求;(2)重点、难点、疑点、关键点;(3)作业或练习;(4)教学过程的组织和教学方法的选择;(5)统一进度,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提高。5、

17、依据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结合教改,确定教研中心和教改课题,组织全组成员学习新理念,不断总结教学成果,推广教学新经验。6、每学期组内面向全体教师开展一次观摩评议活动,组织一次教师论坛活动.通过以上形式研究教材、教法和学法,提升教学理念,交流教学经验,提高教学质量。活动要有总结材料。7、做好以老带新工作,充分发挥老教师传帮带作用,要落实到人,加速培养新教师和青年教师。 8、教研组长要保证上述各项工作的贯彻落实,开学时订好教研组工作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学期结束做好工作总结,并定期向学校行政领导和教师汇报工作。真正创建严肃活泼,刻苦钻研,文明和谐的教研组。三级教师校本教研工作制度教学研究是提高教学质

18、量、提高教师素养的重要手段。教师是开展校本教研工作的承受者和受益者,是开展教研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参加教研活动的质量影响到全校教研活动的质量和教学工作的质量,教师必须主动、认真地进行教研活动,在活动中不断成长,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能力。1、认真参加学校各级教研组组织的各项教研活动,态度端正。认真完成学校、教研组交给自己的任务。2、每位教师认真完成教研组交给自己的集体备课任务,在教研组讨论时要认真准备,积极发言。3、认真参加听课、说课、评课活动以及教师个人论坛活动。4、在教学实践的同时,要坚持做到:“七个一”活动。即:教师每节课有一次教学反思,每周向教研组提供一个本人遇到的值得探讨的问题

19、,每月向学校提供一个典型各案,每学期上一堂校级研讨课,完成一篇有价值的教学论文或经验总结,编制一份试卷,制作一个质量较高的课件或教具。5、要熟悉课程标准、教科书及必要的教参资料,认真制定好一学期的授课计划。6、能把握好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认真备好课,写好教案。备课时,既要备教材大纲,又备学生实际,即备知识能力点,又备德育心理渗透点,既备有效教法,又备学法指导,既备书面练习、作业,又备实验实践材料。7、教师要形成读书学习的习惯,在做好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坚持不懈地学习,在学习中丰富知识、开阔视野、更新观念、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8、要增强研究意识。教师研究以自我反思为主,以自己的教

20、学行为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自我审视和分析,形成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职业生活方式。实验中学校本教研实施方案作为教师工作实践的主要场所学校,应该成为一个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学习型组织。校本教研的实施,能为学校学习型组织的创建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搭建一个建立在教师自身实践基础上的平台。为了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有关工作要求,确立“学校是教研基地,教室是教研室,教师是教研员”的办学新理念,充分发挥教学研究工作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作用,提高我校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水平和能力,根据我校教学、教研实际情况,特制定以下校本教研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

21、究制度是新时期学校发展的现实要求和紧迫任务,是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际需要,是为全员教师提供教学研究更广阔的思维空间和个人才能更好展示的平台。我校校本教学研究将紧紧围绕“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基于学校”三大内涵,坚持“立足教学,贴近教师,直面问题,全面提升”这一重点,科学构建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教研体系和内容,全面促进学校教育健康和谐发展。二、校本教研的总体目标l、通过校本教研,组织教师自主研讨、解决新课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困惑,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提升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2、通过校本教研,改变多年来已形成的教师被动教研的习惯,探索一条新的教师专业发展的道路,努力建设一支有

22、较强科研能力、教育教学水平的教师队伍。3、通过校本教研,建立适合我校发展的校本教研制度,把我校建设成为有浓郁学习风气和教研氛围的学习化组织,促进我校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提升学校品味,树立学校新形象。三、主要研究内容与方向1、课程研究,即新课程改革目标、教材开发与教材评价、课程管理、课程资源与教师等研究。2、教材研究,即对教材重点、难点、疑点的处理、课后思考与练习、阅读内容的处理与指导等方面的研究。3、方法研究,即指教与学的方法研究。4、手段研究,即研究基于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学与教。5、考试研究,即考试组织与管理,考试内容与要求,考试心理与策略等方面的研究。6、心理研究,即学与教的心理的研究

23、。7、课堂研究,即课堂结构、课堂实施、课堂效率、师生关系、教学活动、教学机智等方面的研究。8、“两特”研究,即特长生和特尖生培养的模式、方法、策略等方面的研究。四、基本过程校本教研既然是一种研究,就得遵循或体现研究的基本规范与基本程序,从而不同于一般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一般地说,校本研究总是要涉及到以下几个环节或经历以下几个基本过程:教学问题教学设计教学行动教学总结和反思。1、基于“教学问题”的课题研究:教学研究是以“教学问题”为起点。校本教研所指向的教学问题是教师“自己的问题”而非“他人的问题”,是在学校里发生的“真实的问题”而非“假想的问题”。校本教研强调解决教师自己的问题、真实的问题、实

24、际的问题,但并非任何教学“问题”都构成研究课题,只有当持续地“追踪"某个有意义的教学问题,只有当比较细心地“设计”解决问题的思路之后,日常的教学问题才可能转化为“课题”。2、基于“有效教学”理念的教学设计:设计是指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案、设想、策划,教师日常的教学设计所形成的方案即教师的“教案”。校本教研意义上的设计虽不完全等同于一节课或一个单元的教学设计,但它时间上离不开教师日常的、具体的、以一节课或一个单元教学为单位的教学设计.校本教研中的"设计"意味着教师在发现某个值得追踪的问题之后,在接下来的一系列的课堂教学的设计中寻找和确定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形式方法。3、

25、基于“教学对话"的教学行动:行动是设计方案付诸实施的过程,对教师而言, “行动"不仅意味着观察事先所“设计”的方案是否能解决问题,而且意味着在“教学对话”中创造性执行事先“设计”的方案。4、基于“问题解决”的教学反思:反思一般指回头思考,这个环节主要做以下几件事:整理和描述。对已经观察和感受到的、与问题、设计和行动有关的各种现象进行回顾、归纳和整理,其中要特别注意对有意义的细节或情节的描述和勾画,使其成为自己的教育故事或教学案例。评价和解释。在回顾、归纳和整理的基础上,对问题、设计与行动的过程和结果作出判断,对有关现象和原因作出分析和解释,探讨各种教学事件背后的理念,揭示规

26、律,提高认识,提炼经验。重新设计。针对原有方案及其实施中存在的各种偏差或“失误”,根据新的感悟、新的发现、新的认识和新的思考,修改原有方案或重新设计方案,并付诸实施,进行进一步的检验论证和改革探索。五、校本教研的主要形式1、课题研究形式课题研究是教育科研的核心和龙头,是校本教研活动开展的最重要的形式,我们要求各课题组围绕学校、教师、学生三者之间,对其带有共性的问题进行研究,既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经验总结、理论的提升、规律的探索和教师的发展,在校本课题研究中,坚持围绕课题学理论,围绕课题搞教学、围绕课题说课案,把校本课题研究落到实处。2、课例分析形式它主要包括一个课例、二轮反思、三次研讨。其

27、基本过程是:原行为(自我设计实施教学自我反思合作研讨)新设计(再次设计合作研讨)新行为(实施教学共同研讨自我总结)3、案例捕捉形式一个好的案例,往往代表一类典型事件,能给人以思考,它有利于促使教师对教学行为和教学方式进行分析和反思。它的来源不仅包括课内,也包括课外,不仅包括教法,也包括学法、教师和学生的成长等方面。4、活动与交流形式教学比武活动。经验交流活动。每学期举行包括教学经验、德育经验、教育科研、课程开发等方面的各种形式的经验交流活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切实发挥同伴的互助与专家的引领作用。教研论坛。每次论坛活动由组织人确定主题,形式不拘一格,方式灵活多样。六、校本教研成果的认定和奖

28、励1校本教研成果经学校校校本研究评价小组评定后予以推广。2对校本教研的工作情况,每学期进行全面考评。3考评结果可按考评方案予以奖励。七、校本教研的组织机构1积极推行以年级组为管理主体,备课组为校本教研核心的新型教育教学研究管理形式。2建设一支以教研处、教务处为主体,年级组长、备课组长为重点的校本教研骨干队伍。3成立校本教研领导小组,统筹校本教研工作。实验中学教师校本培训方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次教育革命,其理念是全新的,改革是彻底的,对教师的要求是崭新的,因此必须要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校本培训工作,以此来提升教师的教学研究水平和能力,引领教师的专业成长,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结合校实际,特制定本

29、培训方案。一、指导思想和原则1、构建以“领导为核心,骨干为先驱,语文组为龙头”的培训体系。2、坚持“边实践、边学习、边研究”的原则。3、采取“分层培训、外出取经、课程带动、优化管理”的办法。二、总体目标1、要求教师在认真学习有关课改的纲领性文件,了解课改的背景、指导思想、教育理念、改革目标和相关的政策措施的基础上逐步转变教育观念。2、教师必须认真学习和研究新课标,了解新课程的目标、内容和评价要求,掌握新的教材的结构、内容、要求和特点,提高驾驭新教材的能力,逐步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扩大知识面,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3、教师必须将课改新理念循序渐进地渗透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并能于同学科

30、教师一起探讨符合我校实际的教学方式。4、为把学校建设成为学习化组织,承担课改实验的主要学科教师还必须认真学习有关校本教研的理论知识和教研方式,并积极参与到校本教研中,以提高自身的教研能力。三、具体方式与措施1、积极开新课程教研、教改活动。以年级组为单位定期召开培训会,指定专人进行专题讲座或课改汇报,商讨有关问题,解决教师在课改中遇到的困惑或难题。2、大力开展听课评课活动。要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通过公开课、研讨课、观摩课的方式进行交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3、定期进行现代技术教育培训,掌握电子表格的应用、文字的处理、多媒体课件制作和资料查阅、下载及利用等。4、外出培训:利用省、市、县举办各级各

31、类培训的机会,派出骨干教师进行学习,归来后须作学习汇报。5、定期邀请市、县教研人员来校作课改信息动向、学科培训或教研培训的讲座。6、抓住上级部门来校调研的机会,允许骨干教师、学科教师参加上级调研的座谈会,借机咨询、商讨有关问题,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7、安排自学任务:按学期定任务,有计划地学习有关课改或教研的专业书籍,必须做学习笔记,学校将定期进行评检。四、培训组织机构培训组主任:张丕荣培训组副主任:慕煜斌 高崇贵培训组成员:刘延德 刘咏梅 李元生 李国平 王彩霞 延 燚五、培训经费学校每年将拿出一定经费用于校本培训工作,最大限度地给予保证。实验中学实验教师评价暂行办法教育评价是教育科学研究的

32、重要领域之一,教师评价则是整个教育评价中极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课程改革中的教师是发展的教师,是进行适应和调整的不断追求者,教师评价必须适应并促进教师角色的转变。我们根据学校的教育目标和教师的任务,对教师个体的工作质量进行各方面的评价,使教师在评价过程中有所追求、有所启发、有所发展,为学校提供更科学的管理手段。一、教师评价的指导思想 1、力求民主性改变以往高高在上的姿态,从对教师冷冰冰的审视和裁判转向对教师的关注和关怀;从指令性的要求转向协商和讨论的沟通和交流;从教师被动接受检查转向多主体参与的互动过程。在评价活动中,我们尽可能的广罗信息,多角度地征求意见,使评价有较为客观公正的群众基础,以便达

33、到令人信服的目的。2、凸现实事求是,全面评价。不凭感觉印象,严格按照客观标准进行。同时对教师的全部工作进行多指标、多方位的综合分析和判断,使教师评价更科学、更准确、更能反映教师工作的真实情况。3、注重个体差异学生不是生产线上统一规格的产品,教师也不是机械操作的熟练工。教师的工作是一门艺术,具有很强的创造性,教师之间的差异客观存在。一个严肃的教师和一个幽默的教师都有可能受到学生的爱戴。因此,我们在教师评价中虽提出了相对一致的评价标准,却也给教师留下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空间。评价标准如果太笼统,会削弱评价的可操作性和导向性;而如果评价标准太琐细,往往会把教师整齐划一,丧失良好教学的“精华”,并可

34、能成支离破碎的“食谱”式教学。二、教师评价的根本目的充分发挥教育评价的导向、激励、改进的功能,通过评价过程的反馈、调控的作用,促进每个教师的不断总结、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也促进学校的领导不断加强对教师队伍的管理和建设,最终达到全面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目的。三、教师评价的标准1、职业道德。敬业爱岗,为人师表;具有无私奉献精神;公正、诚恳;有健康心态和团结合作的精神。2、学科知识。准确掌握去学科的有关概念,灵活运用本学科的基本方法,了解本学科动态与发展。不断更新知识,站在学科前沿。3、了解和尊重学生。能全面了解、研究、评价学生;尊重学生、关注个性差异;能鼓励全体

35、学生充分参与学习,进行积极的师生互动。 4、课堂教学的设计与实施。能根据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确定教学目标。积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及校内外学习资源,设计教学方案,使之适合学生的经验、水平与能力善于与学生共同创造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讨论、质疑、探究、合作、交流的机会,能精心计划教学形式,使之有趣而又有效,比如:两位教师最终的教学成绩相差不大,但其中一位教师教法新颖,学生学得轻松,减轻了学生负担;另一位则主要靠强硬的手段、占用学生的课余时间获取成绩,那么对第一位教师的评估自然就该高一些。5、教育效果。师生关系融洽,学生心情舒畅;学生学习刻苦,成绩不断提高;学习目的正确,学习习惯良好,学习气氛浓厚;学生

36、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逐渐形成;实践意识不断增张,创新精神日益形成。6、反省与计划性。制定并有效实施个人发展计划,具有随环境变化调整的能力。能积极主动地与学生、家长、同事、学校领导进行交流和沟通。并有意识听取有关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建立反省习惯,可以分为天、周、月、学期等不同形式进行,在反省结果和下一期计划之间应建立联系。四、教师评价的方法1、学生评价与教师自评相结合 这是我校定期开展的一项活动。学生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直接参与者,学生的发展是教师工作的重心和目标,他们对教师的教学效果,以及师生交往有着最直接的感受和判断。这样的活动不仅给教师的评价提供了依据,而且从外部加强了教师的警惕心和责任心,使教师

37、不再高枕无忧,工作懈怠,这种危机感会变成压力,但也会变为动力。同时,教师最了解自己,清楚自己的工作背景和工作对象,根据学生的直接反馈,及时进行分析和反思,并在研讨中提出自己教育教学过程的困难和疑惑。通过这样的自我检查、自我激励、自我调控,使教师看到自己的优势,同时看到自己的不足,促使教师在自愿中采取积极有效的整改措施,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见附表1)。2、家长评价家庭是学生生活的重要场所,教师往往无法直接了解学生在家中的表现,家长的评价则从一个重要的侧面为教师提供了有关学生发展状况的信息量。学生对学校、对老师、对同学的看法也常常会告诉父母,因此,这对教师的改进和提高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当然,对于

38、因认识上的差异性或局限性而作出的评价,教师要以积极的态度正确对待,及时听取来自家长的想法、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加强与学生和家长的沟通,进一步改进自己的工作 (见附表2)。3、质量测试测试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在大力实施课程改革的今天,考试不再是唯一的评价手段,但仍是评价的重要方式之一。所以将每学期学校组织的两次大型测试(期中、期末)结果作为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依据(见附表3)。4、综合素质评价 该评价由教研组、教务政教教研处、校委会进行评价。由于在教育教学目标、方法及教学对象等方面的相似性,教研组对于教师的工作有着更深刻的共鸣和更准确的理解。所以,教研组评价有着重要的意义;教务处、教研处、

39、政教处、校委会则根据教师素质;教师职责以及教师工作效果作出综合性评价,(见附表4)。为了使教师评价更科学、更准确,我们采取了将以上评价策略相结合的办法。这种综合评价,更有利用客观评价教师,激励教师的自主发展。总之,教师评价是素质教育的呼唤,更是一项系统工程。如何运用教育理论指导教师评价工作,从而加快教育制度的改革和创新,大面积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应该成为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和奋斗目标。 附表1实验中学科任教师评价表(1) 年级 班 科目 科任教师 时间 评价内容学生评价(打“”)意见和建议教学态度端正 基本端正 不端正( ) ( ) ( )教学能力 强 较强 不强( ) ( ) ( )教学方法

40、恰当灵活 基本恰当 陈旧死板( ) ( ) ( )教学效果好 一般 差( ) ( ) ( )电教使用多 少 很少( ) ( ) ( )辅 导认真 较认真 不认真( ) ( ) ( )对学生教 育好 中 差( ) ( ) ( )作业批改祥细 较细 不细( ) ( ) ( )坚守课堂教学岗位不迟到早退 有时迟到早退 经常迟到早退( ) ( ) ( )为人师表好 较好 不太好( ) ( ) ( )综合评价结 果优 良 中 差( ) ( ) ( ) ( )附表2实验中学科任教师评价表(2) 年级 班 科目 科任教师 时间 评价内容学生评价(打“”)意见和建议教学态度端正 基本端正 不端正( ) ( )

41、 ( )对学生关心程度 关心 基本关心 不关心( ) ( ) ( )学生学科知识获取量大 中 小( ) ( ) ( )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高明显 一般 不明显( ) ( ) ( )学生学习该学科的态度主动 一般 被动( ) ( ) ( )作 业布置量过量 适中 较少( ) ( ) ( )教师是否经常与家长联系经常 偶尔 不( ) ( ) ( )综合评价结 果优 良 中 差( ) ( ) ( ) ( )实验中学教师教学质量测试评价表 年级 班 科目 科任教师 时间 期 中期 末项 目项 目参加人参加人平均分平均分最高分最高分最低分最低分100n120100n12090n10090n10080

42、n9080n9070n8070n8060n7060n7050n6050n60n50n50级平均名次级平均名次综 合 评 价结 果优 良 中 差综 合 评 价结 果优 良 中 差实验中学教师教学质量测试评价表 年级 班 科目 科任教师 时间 项目具体评价内容分值教研组评价教务处教研处政教处评 价校委会评价总分教师素质思想品德(工作态度、师德修养)8业务知识(教育与心理知识、所任学科专业知识)8心理品质(一般心理品质、职业心理品质)5工作能力(教学能力、思想教育能力、教研能力、协调能力)10教师职责组织教学(教学计划、课堂教学、作业批改、晚修辅导、教学评价)10思想教育(与学生谈心)在教学活动中渗

43、透德育教育6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指导学生进行体质训练、加强心理健康教育)5开展课外校外活动(指导兴趣小组活动、开展社会实践)5协调关系(家访、召开家长会、进行社会调查)5教研改革(教学经验、教学研究、教学实验)10教师工作效果工作数量(教学工作量、职务工作量、社会活动量)10工作质量(学生德智体提高情况、升级升学、个人集体奖)10科研成绩(论文发表数量、质量、获奖等级、教研成果、获奖等级)8评价结果教研组评价占25%,教务、教研、政教处评价占50%,校委会评价占25%得分教师教学教研成果奖励办法为了促进教师钻研业务,积极投身于教研、教改和参加教学竞赛活动,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更好地为我校

44、教学质量作贡献,特制订本奖励办法:一、经评赛后获各级“教学能手”、“教坛新秀”等称号者,学校给予奖励,标准如下:校级县级 市级 省级 国家级80元150元300元500元 800元二、参加各级教学竞赛的教师,学校给予奖励,标准如下:级别 校级 县级 市级 省级 国家级一等奖: 50元 100元 200元400元 500元二等奖: 30元 80元 150元300元 400元三等奖: 20元 60元 100元200元 300元优秀奖: 10元 40元 50元 100元 200元注:未获奖的教师按优秀奖计发奖金。三、学校对教师撰写的教育、管理、教学总结、教材研究等学术论文(不含文艺作品、文学评论和通

45、讯报道)和仪器制作,经上级部门选用后,给予奖励。1、发表论文凡在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专门学术刊物和报纸上发表的论文,分别发给奖金100元、80元、60元、40元。2、获奖论文 级别 校级 县级 市级 省级 国家级一等奖: 20元 40元 60元 80元 100元二等奖: 15元 30元 50元 60元 80元三等奖: 10元 20元 40元 50元 60元优秀奖: 5元 10元 30元 40元 50元3、宣读论文凡在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专业学术会作指定宣读的论文,分别发给奖金100元、80元、60元、40元。四、学生参加教育部批准的面向全国中学生开展的竞赛活动并获奖,任课教师和指导教师

46、按以下金额计奖 级别 校级 县级 市级 国家级一等奖: 100元200元 300元400元 二等奖: 80元 150元 200元300元 三等奖: 60元 100元 150元200元 优秀奖: 30元 60元 100元150元 注:(1)学科竞赛获省级以上(含省级),团体优胜奖者,奖给该科目任课教师2000元,按获奖比例发放。竞赛获省级第一名者,奖给该科任教师1000元,市级第一名者,奖给该科任教师500元。(2)任课教师按奖金总额的90%计奖,学校专门指定的辅导教师按10%计奖。(3)中途调走的教师不计奖,因工作需调整的按比例计奖。五、县对抗赛管理及奖励办法县办中学初中语、数、外对抗赛,是对

47、县办中学教学质量高低的一次大检阅,影响面大,社会效应强,应加强 管理。1、学生个人单科获县一、二、三等奖,每生抽取奖金50元、30元、15元奖给当时的任课教师。2、所教学学生单科平均成绩超过县第一名学校平均15分,奖给任课教师50元;超过第一名学校平均分5分以上每分加20元(参赛人数少于应出赛人数的80%者,按50%计奖),低于县第三名学校平均成绩扣任课教师30元。3、年级单科成绩获县团体第一名,对该年级的该科任课教师加奖500元,以班级分配。4、所带班级学生的各科对抗赛平均成绩均超出县第二名学校的平均成绩,且出赛人数达到规定比例,分别奖给班主任200元、100元。5、获得县上评出的优秀指导教

48、师奖给50元。六、其它1、教师指导学生发表或论文获奖,按国家级、省级、市级、县分别奖给指导教师50元、40元、30元、20元。2、教师指导学生在读书活动、开卷竞赛活动中获奖,不论何种级别,按一、二、三等奖,奖指导教师30元、20元、10元。3、对合著作品,第一作者分奖金2/3,第二作者分1/34、参编论著,主编200元,副主编100元,编委50元。5、对同评选过程的按最高等级计奖。6、以上奖金经教研处提案,报主管校长批准后,由总务处发放。实验中学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表实验中学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表备注各项累计得分:85分以上为优,84-71分为良,70-60分为中,60分以下为差。实验中学“课改之

49、星”评选办法为了追求更高水平的教育品质,以迎接21世纪的挑战,基础教育体系伴随着风行全球的教育改革浪潮,戮力以赴。轰轰烈烈的课程改革已奏响了序曲,新的理念、新的教学模式给老师们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但同时也带来了不可多得的机遇。潮来潮往,在课程改革的风头浪尖,涌现了一大批锐意进取,敢于创新的教师,为了鼓励他们,促进他们专业的成长,学校特制定“课改之星”评选办法。一、指导思想全面解析新课程彻底吃透新理念切实指导新课堂量身打造新教师二、根本目的为了将课程改革推向深入,实现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与实践的融合,切实提升我校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和学校办学质量。三、方法措施1、确定此评选活动每两年举行一次2、确立参

50、赛对象凡年龄在37周岁以下,未获得过“教学能手”、“教坛新秀”“课改之星”称号的任课教师均可参加。3、参赛名额分配根据各教研组人数(去掉已获称号人数)多少,按10%左右的比例去分配。各参赛教师自愿报名,然后在组内举行初赛后,推荐参加校级比赛。4、参赛内容及要求课堂教学(100分)课堂教学要符合时代精神和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总体目标上能够做到基本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有机整合。能够时时注意培养和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学要有特色,学生的个性张扬与教师的有效引领和谐统一,既能面向全体,又能关注个别差异,使不同层面的学生均有所得。重视生成性内容,能够密切联系科学、社会

51、和生活实际。讲普通话,各种教学媒体的使用正确、合理、恰到好处。平时教案(10分)平时教案要完整、规范、节次齐全,能正确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教学目标全面、准确、恰当,有新意、有创见,实用性、操作性强,还要有教后反思。赛后反思(10分)参赛教师对于自己参赛的课堂教学中的成功之处,不足之处,自我感触等问题进行理性的思考、省视、分析,形成书面材料,形式不局一格,内容可长可短。问卷调查(10分)依据教务处每半年对各教师的“问卷调查”结果去评价,满意率100%得10分,95%以上得9分,90%以上得8分,85%以上得7分,80%以上得6分,70%以上得5分,70%以下得14分。作业布置和批改(10分)依据教务处每半年对各教师的作业检查情况去评价,要求作业布置量适中,题型灵活,紧跟时代步伐,批改全面,细致认真。5、打分规则课堂教学竞赛实行评委现场打分的办法,每项的得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然后求其平均值。最后将五项分数汇总,确定获奖教师并授予“课改之星”荣誉称号。6、参赛教师的讲课顺序和讲课内容均由抽签决定,先抽顺序签,再抽内容签。每位参赛教师的内容签均在讲课前一天抽取,以确保备课时间均等。四、“课改之星”评选竞赛组织机构组织委员会主任:张丕荣组织委员会成员:高崇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