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练习题及答案_第1页
中国古代文学练习题及答案_第2页
中国古代文学练习题及答案_第3页
中国古代文学练习题及答案_第4页
中国古代文学练习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古代文学史一练习题及答案、填空题诗经中风、雅、颂三个部分是根据 _战国策的编定者是刘向 。论语是一部语。司马迁认为,“离骚”的含义是 遭遇忧愁汉书共有作品 100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出自诗经中的小雅采薇 汉乐府民歌中以想像的方式描写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的作品是战城 曹丕的 燕歌行是一首著名的七言诗。哀江南赋序的体裁是骈体文O10、 西洲曲属于南朝乐府 西洲曲11、古诗十九首的产生时代是12、 被称作“七子之冠冕”的作家是王粲O13、 正始时期的著名作家除了阮籍、嵇康向秀(或刘伶)14、左思的诗歌咏史八首名为咏史,实为咏怀。15、 谢灵运是东晋时期最著名的 山水诗人。

2、二、解释题 赋比兴是诗经的三种基本表现手法。赋是“铺陈其事而直言之也” 引起所咏之词也” 。正始是魏齐王曹芳的年号。正始文学是指正始年间至西晋建立时期的文学,代表作家有阮籍、嵇康、 刘伶和向秀。乐府是汉代掌管音乐的官署,乐府中所采集和创作的作品当时称作歌诗,魏晋以后,人们称这些作品 为乐府,后来文人采用乐府诗的形式进行创作,其作品也被称作乐府。建安时代的作品大力表现时代动乱和民生疾苦,表达人生忧患和建功立业的理想,内容深厚,风格刚 健清新、慷慨悲凉,有浓郁的艺术感染力。这些特点统称为建安风骨。世说新语是南朝刘义庆与其门下文士编纂的一部轶事小说。全书分“德行”、“政事”、“言语”、“文学”等36

3、门,记载了从东汉末年到东晋末年的名士们的言论和行为。其特点是“记言则玄远冷隽,记行 则高简瑰奇”。三、简答题1、简析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的艺术特点。本诗的构思极为巧妙。诗中以神话传说为题材表现人间夫妇别离之苦,本身就带有浪漫色彩。诗人又把 星辰的特点与人的特点融合在一起,生动地刻划了一个美丽而深沉的织女形象。既通过“终日不成章”这 一典型细节写出她内心的愁苦,又用银河、星光与她的形象相映衬,创造了一种情景交融的诗歌意境。本诗的语言浅显生动,尤其是叠字的运用生动巧妙。这些叠字从不同角度刻划了织女的形象和她的生活 环境,富于表现力;同时,它们平仄相间,清浊相配,用在诗句的开关,产生了悦耳的音乐

4、美。简述骈文的文体特征和南朝骈文的主要成就。骈文在体裁上有三个基本特征:讲究句子的对偶。定型化的骈文又以四字句和六字句为主,因此又称作“四六文” 重视藻采和用典,形式华美。讲求声韵之美,特别是注重平仄的合理搭配,以造成抑扬铿锵的世奏感。南朝骈文的主要成就:代表作家作品有鲍照登大雷岸与妹书、孔稚珪的北山移文、陶宏景的答谢中书书、吴均的与宋元思书、丘迟的与陈伯之书、徐陵玉台新咏序等。3、简析陶渊明诗歌的主要艺术特点。陶渊明的诗能够敞开心扉,表现真挚的情感、真实的体验和真率的个性,有一种自我表现的色彩;风 格自然平淡,不事雕琢,不作夸饰,常用白描手法;善于创造境界,其中不仅情景交融,而且往往包含哲

5、理。4、简析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的写作特点。本文表现了孟子高超的论辩技巧,孟子在论辩中善于针对齐宣王的心理,因势利导,使对方转变态度,愿意听自己讲仁政的主张;本文具有强烈的感情和强劲的气势;语言浅显生动,善于运用比喻。答题指导:简答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某部作品的艺术特点、某一时期文学的创作成就、作家的创作特点、 作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等内容的理解和记忆程度。在回答的繁简上一定要注意与论述题有区别。在回答简1、2、3、4、5、6、7、89、东汉末年1、2、5、2、音乐划分的。;比是比喻;兴是“先言它物以答题时,应首先从总体上把握好这一问题应分几个层次或有几个要点,然后准确、清晰地一一列举或进行 简要的解释

6、说明,不需要像论述题那样展开过多,只要求学生对相关知识点进行简单的归纳和总结,并做 到条理分明清晰、层次分明、表述准确、不漏要点。四、论述题1、论述离骚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离骚的内容离骚全诗共 370 多句, 2400 多字,分为前后两大部分。前一部分诗人自序身世、现实以及因参与 政治革新而受谗被疏的过程,抨击了楚国的黑暗现实。后一部分以幻想的方式表现诗人被疏之后的不懈求 索和最终选择。 离骚的内容主要有下列三个方面:。屈原的政治思想接近于儒家,他主张效法一是表现了屈原的进步理想。这种理想就是实现“美政” 历史上的圣君贤相,励精图治,举贤授能,修明法度。二是表现屈原为实现理想而进行的不懈努力

7、,以及因此而遭受的打击,暴露了楚国的黑暗现实。 三是表现屈原坚贞洁白的品质和至死不渝的爱国精神。离骚的艺术成就(1)离骚是诗歌史上的浪漫主义杰作。诗人驰骋丰富的想象和幻想,采用象征、比喻、拟人、夸 张等手法,驱使各种神话形象、历史人物、禽鸟花草,纷至沓来,构成了瑰丽奇伟的艺术境界。抒情主人 公的形象异常芳洁高大,从精神世界到外表服饰都带有理想化的特点,远远高出于世俗之上。(2)离骚中广泛运用了比兴手法。屈原使比不再局限于以物比物,兴也不仅仅用于作品的发端。 他用具体鲜明的形象来比喻人的品质和志行, 诗中的比兴带有普遍的的象征意义。 诗中还大量“引类譬喻” , 使比兴的意象互相联系,各成系统。(

8、 3)离骚中的感情非常强烈。 离骚中自始至终奔涌着火山爆发般的激情。诗中表现了主人公 所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的及在斗争过程中作出的巨大牺牲,表现了主人公与环境的尖锐冲突以及他内凡 的剧烈冲突。全诗带有浓厚的悲剧性,具有崇高的美学风格。诗中出现了个性鲜明的抒情主人公形( 4)离骚篇幅宏伟,内容丰富,在抒情中带有叙事的成分, 象,如同诗人的自序传。2、分析汉乐府民歌陌上桑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思想内容 :遭到拒绝,反映了当时统治者的横暴荒淫, 歌颂了下层诗中写一个太守凭借权势调戏采桑女子罗敷, 妇女的坚贞和机智。艺术特点 :忠于爱情,同时又勇敢、机智,不仅(1)诗中生动塑造了一个劳动妇女罗敷的形象

9、。她勤劳美丽、 敢于反抗,而且善于斗争。这一形象从外貌到精神都是光彩照人的。(2)诗中采用虚实结合和侧面烘托的手法,写罗敷的美貌。(3)此诗在描写中多处运用铺陈手法,尽情渲染,具有夸饰性。(4)此诗叙事性强,情节引人入胜,带有喜剧性,体现了民歌的浪漫色彩。3、联系具体作品,分析战国策的艺术成就。 战国策的散文艺术具有很高成就,作为谋臣策士游说活动的记录,其文章也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在记言和叙事方面都有新的突破。(1)辩丽横肆的辞令。A、游说辞令是战国策中最引人注目的内容,这些说辞纵横驰骋,辩丽恣 肆而又浅显生动,富于形象性,与左传的行人辞令有了很大不同。从陈说方式来看,战国游士在游说 人主时,

10、已不再讲究谦恭文雅的风度,也很少用道德礼义去说服人。为了打动人心,往往无所顾忌的分析 形势,指陈利害,甚至不惜张大其辞,危言耸听。B、战国策的辞令词藻富丽,准确传神,句式错综变化。文中常常综合运用铺陈、排比及夸张、比 喻等手法,造成淋漓酣畅的气势和铿锵有力的节奏。C、战国策中还有很多寓言故事。这些寓言大都是说者根据临时需要而顺手拈来,取材广泛,寓意 鲜明,富于现实感。它们虽未独立成篇,但有些故事已有较为完整的情节,叙事也颇为生动。(2 )富于传奇色彩的叙事。 A、书中围绕谋臣策士的游说活动,描写了一大批个性鲜明的人物,其范围之广泛,上至国君贵族,下至闾巷细民。其中刻划最精采的,还是那些“天下骏

11、雄弘辩之士”。作者以 生动的笔触,再现了他们在战国政治舞台上的卓越风采。B、 与左传在编年叙事中随事写人有很大不同,战国策往往在一篇作品中集中叙写一个人的事 迹,在叙事中又有不少夸张、渲染乃至虚构,作者不仅通过富于特征的言行表现人物性格,而且注意揭示 其内心世界,这样就使人物形象血肉丰满,形神兼备。加以细致入微的描写。、庄辛说楚襄王等篇目,掌握战国策的艺术成就。 庄辛 此文是庄辛对楚襄王的两次进谏之辞。其写作特点是: (1) 善于引譬设喻,深入浅出,生动形象。文章逐段铺叙,层层深入,C、战国策叙事记言,都以人物为纲;书中所记,多为权谋之士出奇智谋异策,转危为安,运亡为 存的事迹,作者又往往着意

12、渲染,因此,奇异曲折的情节与恢奇卓异的人物有机结合在一起,是作品带有 传奇色彩。D作者在写人叙事时,往往不惜笔墨, 答题要点:应结合冯谖客孟尝君 说楚襄王的内容和写作特点也要重点把握。 夸张渲染,危言耸听,以声势夺人。 (2) 掀起五道波澜,构成逼人的气势。 (3)语言精彩传神,描写生动。段与段之间构成排比,一段之内时有对 偶,句式灵活,节奏感强。 (4)富于文采。文章通过君臣问答,对事物进行铺陈描写,辞藻丰富而华美, 最后以一方表示心悦诚服而结束。这些都和后来的散体赋颇为相似。3、战国策的辞令辩丽横肆,铺张扬厉,富于气势和文采,并且善于运用比喻和寓言,如苏秦说 齐宣王、庄辛说楚襄王 ;叙事生

13、动,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富于传奇性,例如冯谖客孟尝君、苏秦以连横说秦 。4 、分析项羽本纪中项羽的形象以及作者刻画这一人物的主要手法。项羽的形象特点:项羽是楚国贵族的后裔,他的祖父被楚将王翦所杀,他的家族与秦国有刻骨仇恨,因此,他以复仇的 心态参加了反秦起义,并且为推翻秦朝立下了大功。但由于他顽固地站在旧的贵族立场上,在推翻秦朝之 后,他未能顺应历史潮流,实现天下的统一,反而重新分封诸侯,使天下又陷入分裂战乱之中,他自己也 在战乱中走向灭亡。无论是他的反秦还是最后的失败,都能使人看到他作为一个旧贵族的特点。项羽早年就胸怀大志,他学书不成,学剑也不肯学到底,表示要学万人敌,他见到威焰赫赫,不可一

14、世的秦始皇,极为藐视地说:“彼可取而代之。”他的英雄气概和过人才气在这时就已初露端倪。在陈涉 起义之后,他和项伯果断地杀死秦朝的会稽太守,发动了起义。当起义军受到严重挫折,首领宋义畏敌如 虎,不顾反秦起义的大局,一味按兵观望时,又是他当机立断,杀死宋义,率领渡河救赵,和秦军展开殊 死决战,终于大破秦军,挽救了危局,他自己也成为诸侯军的领袖。即使在失败的时候,项羽这种英雄气 概和过人才气也显示得淋漓尽致。东城之战,项羽以二十八骑冲入汉军重围,仍然所向披靡,不失“力拔 山兮气盖世”的英雄本色。最后,他感到自己无颜见江东父老,拔剑自刎,把自己的名马和头颅也送给故 人作了人情,显得那么坦然、从容,表现

15、出他性格中刚直厚道,宁折不弯的一面。相比之下,项羽的对手 则显得那么怯懦、委琐。项羽性格中这些英雄气质使他成为一个受后人喜爱的艺术形象。项羽的缺点和弱点也是非常突出的。 他缺乏政治远见和谋略, 不善于把握历史的动向和机遇, 他只是 为复仇、为夺回失去的天堂而参加反秦斗争,在推翻秦朝之后却失去了明确的行动目标,拿不出任何建设 性的方针与措施。他性格豪爽憨厚,同时也粗疏寡谋;在关键时刻,他一方面优柔寡断,轻信别人;另一 方面又刚愎自用,不听忠臣范增的劝告;他自恃强大,低估了对手,同时又高傲自负,争面子,图虚名, 在鸿门宴上放走刘邦,铸成大错。此后,他又采取了一系列错误的举措,终于导致了垓下的失败。

16、在失败 之际,他仍不知悔悟,反而怨天尤人,再三强调这是“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项羽这些缺点使他成为 一个悲剧人物。司马迁如何塑造项羽的形象: 司马迁非常准确地把握了项羽的性格特点,既突出了他“气拔山兮气盖世”的英雄气质,又写出了他 的缺点、错误和失败,二者有机地统一在一起,形成了项羽的悲剧性格。为了刻划项羽的形象, 司马迁精心选取了最能表现项羽悲剧英雄特点的材料,通过“巨鹿之战” 、“鸿门宴”、垓下之战“等最具典型性的情节和场面,在紧张激烈的矛盾冲突中,在不同人物性格的碰撞和对 比中,突出项羽的性格特点。司马迁在不违背历史真实的基础上, 进行了一些有声有色的描写和渲染, 倾注了自己的全部感情

17、。 例 如写项羽在垓下被围,面对美人名马慷慨悲歌,生动表现了他的内心矛盾,创造了浓郁的悲剧氛围;“东 城之战”的酣畅淋漓,则进下展示了项羽一往无前的气势与才情;而乌江自刎前的一系列表现,则又使人 深深感受到项羽性格中憨厚、刚直、豪爽的一面。这些细致的描写和渲染,从历史著作的角度来说是可有 可无的,但对于刻划人物,却起到了画龙点晴的作用,使人物形神毕现,生动感人。答题要点:项羽的身份、立场、抱负、英雄气概、以及他的缺点和弱点。司马迁刻画这一人物,既突 出了他的英雄气质,又写出了他的缺点、错误和失败。精心选取了最能表现项羽悲剧英雄特点的材料,倾 注了自己的感情。答题指导:论述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重

18、大的文学史问题的理解和阐释能力,分值很高,在答题时要 求不仅观点鲜明,层次清晰,还要举例子较深入地展开,在语言组织能力上相对于其他题型也有更高的要 求。以本道论述题为例,这是一道要求分析作品中人物形象的论述题,主要是要考查学生对作品的熟悉程 度以及对作品人物的理解能力。回答时要充分调动自己对作品的记忆,书写时应改做到条理清晰,观点明 确而使人信服。回答这道题时,项羽的形象可从他的身份、立场、抱负、英雄气概、以及他的缺点和弱点 等方面进行分析。 司马迁刻画这一人物的手法, 可从司马迁既突出了项羽的英雄气质, 又写出了他的缺点、 错误和失败;精心选取了最能表现项羽悲剧英雄特点的材料,倾注了自己的感

19、情等方面进行分析。在阐释 的过程中需要具体的例证来说明自己的观点,做到言之有理又有据。其他要求分析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 成就、结构等的论述题在答题中同样要遵循这种言之有理有据的原则,在确定了从哪几个方面回答之后要 通过例子具体深入地展开说明。 客观题部分: 一、选择题(每题 1 分,共 15题)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王风君子于役B.陈风月出左传是一部( B )史书B. 编年体 A )1、A出自诗经中的(C.秦风兼葭D )D.小雅采薇2、A. 国别体3、战国后期的诸子散文不包括(A. 庄子4、司马迁认为,A. 遭遇忧愁C.纪传体D.纪传体兼编年体B. 荀子 离骚”的意思是( A

20、B. 离别的忧愁C )B. 扬雄C. 韩非子D. 吕氏春秋C .楚国曲名D .抒发忧愁之情5、归田赋的作者是A. 枚乘6、汉书比史记减少的体裁是(A. 本纪B. 世家7、汉文学史上最杰出的长篇叙事诗是(A. 十五从军征B. 战城南8、 古诗十九首的产生时代是( D A. 西汉前期B. 西汉末年C.张衡C. 书C. 陌上桑C. 东汉前期D.蔡邕D. 表D. 孔雀东南飞D. 东汉末年9、被称作“七子之冠冕”的建安作家是(A. 孔融B. 曹植10、大人先生传的作者是(A. 阮籍B.11、左思的诗歌代表作是A. 咏怀B.12、玄言诗主要产生于(A. 正始A ) 嵇康 B )咏史C )时期 B. 西晋C

21、.C.王粲D. 刘桢C.刘伶D.陶渊明游仙诗C. 东晋D. 拟行路难D. 南朝13、被钟嵘评价为“才秀人微”的作家是A. 孙绰B. 鲍照14、下列赋中不属于庾信作品的是(A. 春赋B. 小园赋)C. 江淹D. 吴均C. 别赋D. 哀江南赋15、搜神记的作者是( D )C. 任昉D. 干宝A. 张华 B. 刘义庆 主观题部分:一、 简答题 (一)举例说明什么是诗经中的赋、比、兴。1、赋就是直言其事,直抒其情。在诗中,它是一种积极修辞手段。诗人往往用这种手法对客观 事物展开具体细致的描绘。2、比就是比喻。 诗中的比喻丰富多样,或用明喻,或用暗喻,或用正喻,或用反喻,都十分生动 形象,富于情趣。有时

22、,诗人运用博喻,把一连串比喻排列在一起,从不同角度突出事物的特征。3、兴用于一篇或一章的发端,用以引出后面的句子。有的兴句与后面的内容没有内在的联系,只是 起个引子的作用。但多数兴句具有类比、象征的意味,能使人产生联想,或用于烘托、渲染气氛。有些起 兴的意象具有丰富的内涵,可在诗中产生多重艺术效果。(二)简述汉代散体大赋的形式特点。( 1)普遍采用虚构人物进行主客问答的方式,引出后面的大段描写;末尾又总是以一方压倒一方而 结束。这种写法是古代隐语和战国散文留下的痕迹,在散体赋中形成了固定的程式。(2)赋的中间用铺陈夸张的手法对事物进行穷形尽相,绘声绘色的描写,极力表现客观对象广阔性、 无限性、

23、丰富性,渲染其种类之多、形态之美、变化之繁富,场面之豪奢。从而形成宏大的结构、令人眼 花缭乱的画面和惊心动魄的气势。(3)辞藻丰富华美。作者常常在赋中堆砌大量生僻的词汇,又喜欢把很多同一偏旁的字罗列在一起, 造成强烈的视觉效果。句式以散体为主,灵活多变,但也有不少四字句和骚体句。句子的节奏感很强,有 的地方还押韵,非常便于诵读。(4)结尾往往寄托一点讽谏,但这种讽谏的效果非常微弱,完全被前面的大段铺陈描写所掩盖,很 难被欣赏者的发现。三、论述题(每题 5分,共 2 题) 1分析庄子逍遥游的艺术特色。1、本文浪漫气息浓厚,突出体现了庄子富于想像力,诗意与哲理交融的特点。首先,本文所提 出的逍遥游

24、的理想就带有浪漫的特抽。 为了阐明自己的观点, 作者展开了奇思遐想, 运用高度夸张的手法, 创造了绚丽斑斓的艺术境界。在作者的笔下,小小的鱼子竟有必千里大,还能化作大鹏。雄伟的大鹏鼓翼 高飞,“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千里”。藐姑射之山的神人“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乘云气, 御飞龙,游于四海之外”。而蜩、斥鴳、鸴鸠等小动物也有人的情感和语言。这些奇幻诡异的艺术形象纷 至沓来,使人应接不暇,拍案称奇。作者运用这些出人意表的想像,展开了大与小的对比,他嘲笑了那些 狭隘、拘执的思想、行为,展示了无限自由的人生境界。文章使人的思想豁然开朗,具有荡胸涤臆,发蒙 解惑的效果。2、文中巧妙灵活地运用了比

25、喻和寓言,形象生动,寓意丰富而深刻。全文除中间点明主旨的几句话 外,全都是借助于形象来说理。 其中有比喻, 有寓言, 也有妙趣横生的人物对话, 这种对话也包含着寓意, 具有寓言的性质。作者对比喻、寓言的运用也极为自由灵活,有的是正面比喻,有的是反喻,有的是几个 譬喻层见叠出,有的是譬喻中套譬喻,故事中有故事。前人称此文“文复生文,喻中夹喻,如春云生起, 层委叠属,遂为垂天大观。真古今横绝之文也。”(宣颖南华经解)3、本文行文跌宕纵恣,大开大阖,挥洒自如,具有章法结构的变化之美。文章紧紧围绕绝对自由这 一中心,从不同角度展开论述,笔触自由驰骋。各段落之间跳跃起落,似断实连。开头突兀而来,经过层

26、层转折,反复譬喻,方点出中心论点,使人恍然大悟,原来前面所说的一切都是铺垫。结尾在与惠施的反 复论辩中,以无用之用戛然而止,耐人寻味。“篇中忽而叙事,忽而引证,忽而议论。以为断而非断,以 为续而非续,以为复而非复。只见云气空濛往返纸上,顷刻之间,顿成异观。(林云铭庄子因)答题要点: (1)本文浪漫气息浓厚,突出体现了庄子富于想像力,诗意与哲理交融的特点。本文所提出的 逍遥游的理想就带有浪漫的特质。为了阐明自己的观点,作者展开了奇思遐想,运用高度夸张的手法,创造了绚丽斑斓的艺术境界。( 2 )文中巧妙灵活地运用了比喻和寓言,形象生动,寓意丰富而深刻。其中有比喻,有寓言,也有 妙趣横生的人物对话,

27、这种对话也包含着寓意,具有寓言的性质。作者对比喻、寓言的运用也极为自由灵 活。(3)本文行文跌宕纵恣,大开大阖,挥洒自如,具有章法结构的变化之美。文章紧紧围绕绝对自由 这一中心,从不同角度展开论述,笔触自由驰骋。各段落之间跳跃起落,似断实连。2、分析史记项羽本纪中项羽的形象,并说明司马迁是如何塑造这一形象项羽的形象特点:项羽是楚国贵族的后裔,他的祖父被楚将王翦所杀,他的家族与秦国有刻骨仇恨,因此,他以复仇的 心态参加了反秦起义,并且为推翻秦朝立下了大功。但由于他顽固地站在旧的贵族立场上,在推翻秦朝之 后,他未能顺应历史潮流,实现天下的统一,反而重新分封诸侯,使天下又陷入分裂战乱之中,他自己也

28、在战乱中走向灭亡。无论是他的反秦还是最后的失败,都能使人看到他作为一个旧贵族的特点。项羽早年就胸怀大志,他学书不成,学剑也不肯学到底,表示要学万人敌,他见到威焰赫赫,不可一 世的秦始皇,极为藐视地说:“彼可取而代之。”他的英雄气概和过人才气在这时就已初露端倪。在陈涉 起义之后,他和项伯果断地杀死秦朝的会稽太守,发动了起义。当起义军受到严重挫折,首领宋义畏敌如 虎,不顾反秦起义的大局,一味按兵观望时,又是他当机立断,杀死宋义,率领渡河救赵,和秦军展开殊 死决战,终于大破秦军,挽救了危局,他自己也成为诸侯军的领袖。即使在失败的时候,项羽这种英雄气 概和过人才气也显示得淋漓尽致。东城之战,项羽以二十八骑冲入汉军重围,仍然所向披靡,不失“力拔 山兮气盖世”的英雄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