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工通信原理ppt第一章_第1页
广工通信原理ppt第一章_第2页
广工通信原理ppt第一章_第3页
广工通信原理ppt第一章_第4页
广工通信原理ppt第一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专业基础课专业基础课40现代通信原理,曹志刚,清华大学出版社现代通信原理,曹志刚,清华大学出版社 通信原理,樊昌信,国防工业出版社通信原理,樊昌信,国防工业出版社 通信系统原理教程,王兴亮,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通信系统原理教程,王兴亮,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平时成绩平时成绩30(作业、课堂、考勤)(作业、课堂、考勤) 期末考试期末考试70(闭卷)(闭卷)第第1 1章章 概述概述 1.1 通信的发展通信的发展 1.2 通信的概念通信的概念 1.3 通信系统通信系统 1.4 信息论基础信息论基础 1.5 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 1.1 通信的发展通信的发展 1.1.1 1.

2、1.1 通信发展简史通信发展简史1838年,年,摩尔斯摩尔斯发明发明有线电报有线电报,开始了电通信阶段,开始了电通信阶段 1864年,年,麦克斯韦麦克斯韦创立了创立了电磁辐射理论电磁辐射理论1876年,年,贝尔贝尔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发明了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发明了电话电话 1888年,年,赫兹赫兹用实验用实验证明电磁理论证明电磁理论,促使后来无线通信的出现,促使后来无线通信的出现 1896年,年,马可尼马可尼发明发明无线电报无线电报1937年,年,雷沃斯雷沃斯发明发明脉冲编码调制脉冲编码调制,奠定了数字通信基础,奠定了数字通信基础 1946年,第一台数字年,第一台数字电子计算机电子计算机问世问世 1

3、947年,年,晶体管晶体管在贝尔实验室问世,为通信器件的进步创造了条件在贝尔实验室问世,为通信器件的进步创造了条件1948年,香农提出了年,香农提出了信息论信息论,建立了通信统计理论,建立了通信统计理论 1961年,发明年,发明集成电路集成电路20世纪世纪80年代,计算机年代,计算机局域网局域网出现出现 20世纪世纪90年代,年代,蜂窝电话蜂窝电话系统开通系统开通1.1.2 1.1.2 通信技术的发展与展望通信技术的发展与展望电缆通信 (有线)微波中继通信 (无线)光纤通信 (有线)卫星通信 (无线)移动通信 (无线)1.2 通通 信信 的的 概概 念念 1.2.1 1.2.1 通信的定义通信

4、的定义通信(Communication)就是信息的传递,是指由一地向另一地进行信息的传输与交换,其目的是传输消息。1.2.2 1.2.2 通信的分类通信的分类1. 1. 按传输媒质分类按传输媒质分类按传输媒质的不同, 通信可分为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 有线通信特点是媒质能看得见,摸得着。 无线通信特点是传输媒质看不见、摸不着。 2. 2. 按信道中传输的信号分类按信道中传输的信号分类模拟信号是指信号的某一参量有无限个取值。 数字信号是指信号的某一参量只有有限个取值。 参量可以是连续波的振幅、频率、相位或是脉冲波的振幅、宽度、位置等。3. 3. 按工作频段分类按工作频段分类根据通信设备的工作频率不

5、同,可分为长波通信、 中波通信、短波通信、微波通信等。通信的中工作频率和工作波长可互换, 公式为 fC式中, 为工作波长;f为工作频率;C为电波在自由空间中的传播速度,通常认为C=3108 m/s。 4. 4. 按调制方式分类按调制方式分类根据消息在送到信道之前是否采用调制,通信可分为基带传输和频带传输。基带传输:信号没有经过调制而直接送到信道中去传输的通信方式;频带传输:信号经过调制后再送到信道中传输,接收端有相应解调措施的通信方式。常用的调制方式 调 制 方 式 用 途 常规双边带调幅 AM 广播 抑制载波双边带调幅 DSB 立体声广播 单边带调幅 SSB 载波通信、无线电台、数传 线性调

6、制 残留边带调幅 VSB 电视广播、数传、传真 频率调制 FM 微波中继、卫星通信、广播 非线性调制 相位调制 PM 中间调制方式 幅度键控 ASK 数据传输 频率键控 FSK 数据传输 相位键控 PSK、DPSK、QPSK 等 数据传输、数字微波、空间通信 连 续 波 调 制 数字调制 其他高效数字调制 QAM、MSK 等 数字微波、空间通信 脉幅调制 PAM 中间调制方式、遥测 脉宽调制 PDM(PWM) 中间调制方式 脉冲模拟调制 脉位调制 PPM 遥测、光纤传输 脉码调制 PCM 市话、卫星、空间通信 增量调制 DM 军用、民用电话 差分脉码调制 DPCM 电视电话、图像编码 脉 冲

7、调 制 脉冲数字调制 其他语言编码方式 ADPCM、APC、LPC 中低速数字电话 1.2.3 1.2.3 通信的方式通信的方式1. 1. 按消息传送的方向与时间分类按消息传送的方向与时间分类按消息传送的方向与时间不同,可分为单工通信、 半双工通信及全双工通信。 (a) 单工方式; (b) 半双工方式; (c) 全双工方式 2. 2. 按数字信号排序分类按数字信号排序分类按照数字信号排列的顺序, 分为串序传输和并序传输。串序传输:数字信号序列按时间顺序一个接一个地在信道中传输的通信方式;并序传输:数字信号序列被分割成两路或两路以上的数字信号序列同时在信道上传输。 按数字信号排序划分的通信方式

8、(a) 串序传输方式 ; (b) 并序传输方式 3. 3. 按通信网络形式分类按通信网络形式分类通信的网络形式通常可分为三种:两点间直通方式、分支方式和交换方式。 (a) 两点间直通方式; (b) 分支方式; (c) 交换方式 分支方式及交换方式均属网通信的范畴。无疑,它们和两点间直通方式相比,还有其特殊的一面。例如,网通信中有一套具体的线路交换与消息交换的规定、协议等,其中既有信息控制问题,也有网同步问题等,尽管如此,网通信的基础仍是点与点之间的通信。 因此,本书只把注意力集中到点与点之间的通信上,而对网通信只限于基础知识介绍。 1.3 通信系统通信系统 1.3.1 1.3.1 通信系统的模

9、型通信系统的模型1.3.2 1.3.2 模拟通信系统模拟通信系统1.3.3 1.3.3 数字通信系统数字通信系统1. 1. 数字频带传输通信系统数字频带传输通信系统2. 2. 数字基带传输通信系统数字基带传输通信系统与频带传输系统相对应,我们把没有调制器/解调器的数字通信系统称为数字基带传输通信系统。3. 3. 模拟信号数字化传输通信系统模拟信号数字化传输通信系统在日常生活中,大部分信号(如语音信号)为连续变化的模拟信号,要实现模拟信号在数字系统中的传输,则必须在发送端将模拟信号数字化,即进行A/D转换;在接收端需进行相反的转换,即D/A转换。1.3.4 1.3.4 数字通信的主要优点和缺点数

10、字通信的主要优点和缺点 1. 1. 数字通信的主要优点数字通信的主要优点 (1) 抗干扰、抗噪声性能好。 (2) 差错可控。 (3) 易加密。(4) 易于与现代技术相结合。2. 2. 数字通信的主要缺点数字通信的主要缺点数字通信相对于模拟通信来说,主要有以下两个缺点:(1) 频带利用率不高。数字通信中,数字信号占用的频带较宽。以电话为例,一路数字电话一般要占据约2060 kHz的带宽,而一路模拟电话仅占用约4 kHz的带宽。 (2) 需要严格的同步系统。数字通信中,要准确地恢复信号,必须要求接收端和发送端保持严格同步。因此,数字通信系统及设备一般都比较复杂,体积较大。1.4 信信 息息 论论

11、基基 础础 1.4.1 1.4.1 信息的度量信息的度量“信息”(information)与消息(message)信息:消息中包含的有意义的内容;传输信息的多少可直观地使用“信息量”进行衡量。对接收者来说,事件愈不可能发生,愈会使人感到意外,则信息量就愈大。 由概率论可知,事件的不确定程度可用事件出现的概率来描述,事件出现(发生)的可能性愈小,概率愈小;反之,概率愈大。 因此,消息中的信息量与消息发生的概率紧密相关,消息出现的概率愈小,消息中包含的信息量就愈大,且概率为零时(不可能发生事件)信息量为无穷大, 概率为1时(必然事件)信息量为0。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消息中所含信息量与消息出现的概率

12、之间的关系应反映如下规律: (1) 消息中所含信息量I是消息出现的概率P(x)的函数, 即 I=IP(x) (2) 消息出现的概率愈小,它所含信息量愈大,反之信息量愈小,即 P=1时 I=0P=0时 I= (3) 若干个互相独立事件构成的消息, 其所含信息量等于各独立事件信息量的和, 即 )()()()(2121xPIxPIxPxPI可以看出,I与P(x)间若满足以上三点, 则它们有如下关系式: )(log)(1logxPxPIaa信息量I的单位与对数的底数a有关:a=2 单位为比特(bit,或b);a=e 单位为奈特(nat,或n);a=10 单位为笛特(Det)或称为十进制单位;a=r 单

13、位称为r进制单位。 【例】 试计算二进制符号等概率和多进制(M进制)等概率时每个符号的信息量。解解:二进制等概率时,即P(1)=P(0)=1/2(bit)121log)0() 1 (2 IIM进制等概率时,有 P(1)=P(2)=P(M)=1/M 11log)()2() 1 (MMIIIM(M进制单位) =log2M (bit) 【例】 试计算二进制符号不等概率时的信息量(设P(1)=P)。 解解 P(1)=P, 故P(0)=1-P,则 )bit( )(1log)0(log)0()bit(log) 1 (log) 1 (2222PPIPPI可见, 不等概率时, 每个符号的信息量不同。 1.4.

14、2 1.4.2 平均信息量平均信息量 平均信息量等于各个符号的信息量乘以各自出现的概率之和。 二进制时: )0(log)0() 1 (log) 1 (22PPPPI把P(1)=P代入,则 符号)/()1 (log) 1(log)1 (log)1 (log2222bitPPPPPPPPI下面计算多个信息符号的平均信息量。设各符号出现的概率为 niinnxPxPxPxPxxx121211)()(),(),(,且则每个符号所含信息的平均值(平均信息量)为 )(log)()(log)()(log)()(log)(122222121niiinnxPxPxPxPxPxPxPxPI由于平均信息量同热力学中的

15、熵形式相似,故通常又称它为信息源的熵,平均信息量的单位为bit/符号(比特/符号)。当离散信息源中每个符号等概出现,而且各符号的出现为统计独立时,该信息源的信息量最大。此时最大熵(平均信息量)为 NxPxPIniNNniii2112112maxloglog )(log)(例例 设由5个符号组成的信息源, 其相应概率为 161161814121EDCBA试求信源的平均信息量I。 解解 符号)/(875. 116416483212116log16116log1618log814log412log2122222bitI5个符号等概率出现时 )/(322. 25loglog22max符号bitNI【例

16、】 一信息源由4个符号A、B、C、D组成,它们出现的概率为3/8、1/4、1/4、1/8,且每个符号的出现都是独立的。试求信息源输出为CABACABDACBDAABDCACBABAADCBABAACDBACAACABADBCADCBAABCACBA的信息量。解解:信源输出的信息序列中,A出现23次,B出现14次,C出现13次,D出现7次,共有57个。则出现A的信息量为 )bit(11.302357log232出现B的信息量为 )bit(35.281457l142 og出现C的信息量为 )bit(72.271357log132出现D的信息量为 )bit(18.21757log72该信息源总的信息

17、量为 I=30.11+28.35+27.72+21.18=107.36 (bit)每一个符号的平均信息量为 )/bit(88. 15736.107符号符号总数II上面计算中,我们没有利用每个符号出现的概率来计算,而是用每个符号在57个符号中出现的次数(频度)来计算的。 实际上,用平均信息量公式直接计算可得 )/bit(90. 18log814log24138log83222符号I总的信息量为 I=571.90=108.30 (bit) 可以看出,本例中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是有差异的,原因就是前一种方法中把频度视为概率来计算。当信源中符号出现的数目m时,则上两种计算方法结果一样。 当57个符号等概

18、率出现时 )/(bi833. 557logl22max符号tNogI1.5 1.5 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 1.5.1 1.5.1 一般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一般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有效性和可靠性。有效性是指要求通信系统高效率地传输消息。 可靠性是指要求通信系统可靠地传输消息。 两者是相互矛盾的。1.5.2 通信系统的有效性指标通信系统的有效性指标 1. 1. 码元传输速率码元传输速率R RB B又可称为码元速率、数码率、传码率、 码率、信号速率或波形速率。码元速率是指单位时间(每秒钟)内传输码元的数目,单位为波特(Baud), 常用符号“B”表示(注意,不能用小写)。例如,系

19、统在2s内共传送了4800个码元,则系统的传码率为2400B。 码元速率RB与信号的进制数无关,只与码元宽度Tb有关。 bTR1B通常在给出系统码元速率时,有必要说明码元的进制, 多进制(N)码元速率RBN与二进制码元速率RB2,在保证系统信息速率不变的情况下可相互转换,转换关系式为 RB2=RBNlog2N (B) 式中,N=,k=2, 3, 4 2. 信息传输速率信息传输速率又可称为信息速率、传信率、比特率等。指单位时间(每秒钟)内传送的信息量,单位为比特/秒(bit/s),简记为b/s或bps。例如,若某信源在1秒钟内传送1200个符号,且每一个符号的平均信息量为1(bit),则该信源的=1200b/s或1200 bps。因为信息量与信号进制数N有关,因此,也与N有关。 bRbR3.Rb与与RB之间的互换之间的互换在二进制中,码元速率RB2同信息速率Rb2在数值上相等, 但单位不同。 在多进制中,RBN与RbN之间数值不同,单位亦不同。它们之间在数值上有如下关系式: NRRBNN2blog(1-9) 在码元速率保持不变的条件下,二进制信息速率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