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性骨病的诊断与治疗实用教案_第1页
肾性骨病的诊断与治疗实用教案_第2页
肾性骨病的诊断与治疗实用教案_第3页
肾性骨病的诊断与治疗实用教案_第4页
肾性骨病的诊断与治疗实用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1页/共34页第一页,共34页。第2页/共34页第二页,共34页。一、肾性骨病的分类(fn li)和特点(一)高骨转化型 骨X线捡查可见骨膜下吸收、骨硬化等特征表现。骨组织活检示纤维性骨炎为主要改变,成骨和破骨细胞数目和活性增加,骨重建增加,骨矿物化过程加速,骨小梁形状和排列(pili)不规则,骨组织失去其规则的板层状结构甚至形成布纹状骨:胶原纤维在骨小梁区聚集,骨面积大量增加,整个骨小梁区以至骨髓发生纤维化。第3页/共34页第三页,共34页。肾性骨病的分类(fn li)和特点第4页/共34页第四页,共34页。(二)低骨转化(zhunhu)型_1骨软化病 骨活检的特征性改变是骨的运转率降低,

2、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数目和活性降低,骨的生成和吸收减少,骨矿化率和生成率降低,钙化骨面积减少,骨前质相对增多,一般不会(b hu)出现骨髓纤维化的改变,但铝染色有明显的铝在骨前质和矿化骨间沉积,90的低骨运转型病人属于此型骨病。第5页/共34页第五页,共34页。(二)低骨转化(zhunhu)型_ 2动力缺失型 以骨生成显著(xinzh)减少为主要表现。其主要病因是铝在骨组织的沉积。PTH生成减少及其它因素如骨生长因子的缺乏也是本型的原因之一。病人没有继发性甲旁亢的表现,多有钙和1,25(OH)2D3治疗过度,或糖尿病、铝中毒。血钙水平多正常或轻度降低,血磷水平通常在正常范围,碱性磷酸酶,骨钙素和

3、iPTH水平多正常或偏低。 第6页/共34页第六页,共34页。(二)低骨转化(zhunhu)型_ 2动力缺失型 骨组织学改变主要为骨细胞活性明显降低,成骨细胞面积和骨生成(shn chn)率减少,骨前质的形成和矿物化均受抑制,骨小梁面积减少。第7页/共34页第七页,共34页。(三 ) 混合型 以上两种因素均存在,既有高骨转化型骨损害,又有低骨转化型骨损害的特点(tdin),为两者不同程度改变的混合性骨病。组织学表现为纤维性骨炎和骨软化并存。多数透析病人(占45-80)及非透析的终末期肾衰患者的骨病变多属于此型。 第8页/共34页第八页,共34页。二、肾性骨病的发病(f bng)机理 1 磷潴留

4、 肾功能减退时肾脏排磷减少( jinsho),血磷升高。高血磷促进钙在骨质沉积,肠道钙吸收减少( jinsho),血钙降低。低血钙和高血磷均刺激PTH分泌增多,导致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同时高血磷抑制了近端小管细胞 线 粒 体 中 1 羟 化 酶 的 活 性 , 使 肾 脏 1 , 2 5 ( O H ) 2 D 3 产 生 减 少( jinsho)。第9页/共34页第九页,共34页。 2 低钙血症 血清中总钙含量和离子钙水平的降低对PTH分泌具有显著的刺激作用,PTH增高,从而促进钙的重吸收,并使尿磷排泄增多。但终末期慢性肾衰时即使PTH增加亦不能增加磷从肾小管排泄而出现(chxin)高磷血症,

5、且因1,25(OH)2 D3生成障碍,肠道吸收钙减少。血钙降低,进而PTH持续分泌亢进而发生甲旁亢。第10页/共34页第十页,共34页。二、肾性骨病的发病(f bng)机理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而PTH分泌过多亦抑制1,25(OH)2 D3产生,活性D3的产生进行性降低,钙吸收减少( jinsho),血钙降低,造成骨矿物化减少(jinsho)。第11页/共34页第十一页,共34页。二、肾性骨病的发病(f bng)机理 第12页/共34页第十二页,共34页。二、肾性骨病的发病(f bng)机理 第13页/共34页第十三页,共34页。第14页/共34页第十四页,共34页。 7其它 新近研究表明

6、,一些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IL-l、IL-4、IL-6、IL11),肿瘤坏死因子,内皮素,成骨蛋白-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微球蛋白等参与影响骨的重建,在肾性骨病的发生中可能起重要(zhngyo)作用,但其具体作用机制尚在进一步研究中。 第15页/共34页第十五页,共34页。第16页/共34页第十六页,共34页。肾性骨病的治疗目的:(1)尽量维持血钙磷水平正常;(2)防止和纠正甲旁亢及甲状旁腺 增生;(3)预防和逆转骨外钙化; (4) 减少铝在骨的沉积(chnj); (5) 促进儿童的生长发育; (6) 纠正代谢性酸中毒。 第17页/共34页第十七页,共34页。 (一) 降低血磷和补充钙剂:

7、 1限制饮食中磷的摄入 慢肾衰时控制血磷在45-6mgdl水平,对于升高(shn o)血清1,25(OH)2D3、降低PTH水平,预防继发性甲旁亢的进展及软组织钙化是有效的。虽然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能从血液中清除大量的磷,但90终末期肾衰病人仍需控制饮食中磷(主要为肉和乳制品)的摄入。每日磷的摄入量不应超过800mg。第18页/共34页第十八页,共34页。 2磷结合剂的使用和补充钙剂 氢氧化铝凝胶作为传统的肠道磷结合剂,长期应用有铝中毒的可能,碳酸钙是目前公认最好的磷结合剂,它既能结合磷,又能补充钙,尚可纠正酸中毒,有效剂量为4-12gd。此外(cwi),常用的钙剂尚有乳酸钙、葡萄糖酸钙、醋酸钙

8、等。第19页/共34页第十九页,共34页。 (二)常规剂量1,25(OH)2D3的使用 1,25(OH)2D3能明显升高血钙浓度,抑制甲状旁腺激素( j s)基因转录,从而抑制轻、中度的甲旁亢,减少骨的吸收和矿物化增加,在很大程度上纠正骨组织对PTH的抵抗性,改善骨病。常规剂量025- 0.5g d口服治疗,可明显纠正低钙血症和高磷血症,减少肾性骨病的发生率。第20页/共34页第二十页,共34页。(二)常规(chnggu)剂量1,25(OH)2D3的使用 部分患者存在以下问题 而限制了1,25(OH)2D3的使用: 1高钙血症 2难于纠正( jizhng)高PTH血症 3对于有严重纤维性骨炎或

9、有症状的继发性 甲旁亢病人效果欠佳。 4转移性钙化第21页/共34页第二十一页,共34页。 (三)其他 对铝沉积为主的病理类型用去铁胺(DFO)去除骨组织中铝的沉积,DFO可与铝结合,动员骨铝进入血液(xuy),经血透或腹透加以清除。血透病人用量为1520mgkg,每周3次,透析中静脉输注,2小时输完:或透析前12小时肌注1g,每周1次;腹透者可用40mg/kg加入每袋2L透析液中。一般3个月后骨铝显著降低,临床症状改善。副作用少见。 第22页/共34页第二十二页,共34页。 (四)甲状旁腺切除术 适用于有生化、X线及组织学证据的严重继发性甲旁亢并能排除铝相关骨病可能的患者。当内科治疗不能奏效

10、时,通过手术切除甲状旁腺,消除PTH过度(gud)产生对骨的作用。第23页/共34页第二十三页,共34页。(五)肾移植 可使肾功能恢复,通过恢复体内维生素D活性产物的生成(shn chn)而反馈抑制PTH,血钙磷恢复正常水平,缓解肾性骨病,甚至痊愈。 第24页/共34页第二十四页,共34页。 (一)冲击(chngj)治疗的理论基础 1在肾衰病人,血1,25(OH)2D3的降低可能是PTH升高的直接原因。有学者发现,部分尚未出现高磷或低钙血症的病人,已有血1,25(OH)2D3的降低和PTH的升高。提示早期的高PTH血症可能主要与血1,25(OH)2D3降低有关。第25页/共34页第二十五页,共

11、34页。 2口服冲击治疗,1,25(OH)2D3 (2-5g/次,2-3次/周)或静脉给药(每次透后1-3g,3次/周)。这两种方法均是间断大剂量给药,使血中1,25-(OH )2D3迅速升高形成峰浓度,远远高于持续口服剂量的药物浓度。尿毒症患者由于甲状旁腺组织中(尤其结节性增生(zngshng)部位)维生素D受体数目减少或受体后缺陷,导致对普通治疗浓度耐受,只有极高血药浓度才有可能恢复甲状旁腺的反应性。第26页/共34页第二十六页,共34页。 3、1,25-(OH)2D3具有( jyu)起效慢(24小时)、作用维持时间长(96小时)的特点。 4、静脉给药因避开肝脏代谢直接进入血循环,药物活性

12、高,疗效好。 第27页/共34页第二十七页,共34页。 (二)冲击治疗的效果 显著改善低钙血症和高磷血症; 骨组织学改变明显改善; 临床症状如骨痛等明显减轻( jinqng); 副作用较少,高钙血症的发生率低; 口服冲击治疗可取得和静脉注射相同的效果。第28页/共34页第二十八页,共34页。 (三) 使用(shyng)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首先必须控制高磷血症,以避免钙磷乘积过高导致难于逆转的转移性钙化。 2磷结合剂 氢氧化铝凝胶一般不宜使用(shyng),以免引起铝的贮积。高磷血症控制后,维持治疗期间以使用(shyng)碳酸钙为宜;如钙磷乘积不高,应首先选用碳酸钙,尽量避免使用(shyng

13、)铝剂。 第29页/共34页第二十九页,共34页。 3 要 定 期 观 察 血 钙 , 以 免 血 钙 过 高 造 成 的 损 害 , 当 血 钙 大 于275molL时应及时停药。 4适当降低透析液中钙的浓度:如透析液中钙离子浓度小于1.25-l75molL (57mgdl),可显著减少高钙血症的发生率。 5对于未曾使用(shyng)的病人,首先选择小剂量治疗。如果效果欠佳或病人出现难于纠正的高PTH血症,可考虑使用(shyng)静脉或口服冲击治疗方案。 第30页/共34页第三十页,共34页。 五肾性骨病未来的治疗(zhlio)方向 1.选择性新型1,25(OH)2D3衍生物: 与骨化三醇相比,具有相似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选择性更高,毒性降低,高钙血症、高磷血症等不良反应明显(mngxi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