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上课_第1页
温度、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上课_第2页
温度、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上课_第3页
温度、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上课_第4页
温度、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上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第2节节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 000 K时反应时反应C(s)+2H2(g) CH4(g)的)的K=8.28107(molL-1)-1,当各气体物质的量浓度分别,当各气体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为H2: 0.1 molL-1,CH4:0.2 molL-1时,上述反应是否时,上述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达到平衡状态?若未处于化学平衡状态,反应在向哪个若未处于化学平衡状态,反应在向哪个方向进行?方向进行?Q Q和和K K的相对大小与平衡移动的关系是怎样的?的相对大小与平衡移动的关系是怎样的?判断依据:判断依据:Q与与K的相对大小的相对大小Q

2、= =K 可逆反应处于平衡状态可逆反应处于平衡状态QK 化学平衡正向(向右)移动化学平衡正向(向右)移动QK 化学平衡逆向(向左)移动化学平衡逆向(向左)移动三、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三、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1 1、化学平衡移动定、化学平衡移动定义义(阅读教材(阅读教材P P4646)某条件下化学某条件下化学 平衡状态平衡状态改变条件改变条件 Q=KQK Q=K化学平衡移动化学平衡移动平衡破坏平衡破坏新条件下的新化学新条件下的新化学 平衡状态平衡状态2、化学平衡的移动方向、化学平衡的移动方向平衡平衡正向正向移动或移动或向右向右移动移动如果条件改变的结果如果条件改变的结果使使QK一段时间后

3、一段时间后如果条件改变的结果如果条件改变的结果使使QK平衡平衡逆向逆向移动或移动或向左向左移动移动1、温度升高,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温度升高,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K_ (增大或减小)(增大或减小)2、结合结合Q Q与与K K的相对大小预测平衡移动的方向及反应现象的相对大小预测平衡移动的方向及反应现象 。升温后瞬间升温后瞬间Q等于等于_ ?3、如何设计实验探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呢?课本、如何设计实验探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呢?课本P47-图上图上0.6016.8K/ (molL-1)-1333298T/K(一)温度的影响(一)温度的影响红棕色红棕色 实验原理:实验原理:活动活动探究探究2NO2(

4、g) 减小减小实验用品:实验用品: 两只充有两只充有NO2的密闭烧瓶的密闭烧瓶 2个个100ml烧杯烧杯 热水热水 冰水冰水原低温时的平衡常数值,此时原低温时的平衡常数值,此时Q _ K,平衡向,平衡向_移移 ,颜色颜色_ 降温呢?降温呢?左左加深加深序序号号实验内容实验内容实验实验记录记录 实验实验结论结论( (平衡移平衡移动方向动方向) )温度变化温度变化混合气体颜色混合气体颜色c(NO2)1 1将充有将充有NONO2 2的的烧瓶放入冰烧瓶放入冰水中水中2 2将充有将充有NONO2 2的的烧瓶放入热烧瓶放入热水中水中降温降温颜色变浅,足够长颜色变浅,足够长时间后体系颜色不时间后体系颜色不再

5、改变再改变减小减小 正向正向(放热方向)(放热方向)升温升温增大增大 逆向逆向(吸热方向)(吸热方向)颜色加深,足够长颜色加深,足够长时间后体系颜色不时间后体系颜色不再改变再改变分组实验分组实验结合结合实验实验完成下表完成下表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是通过改变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是通过改变平衡常数平衡常数实现的实现的即温度改变,新温度下的即温度改变,新温度下的K改变,从而改变,从而KQ(原温度浓度商)原温度浓度商)红棕色红棕色 K K值值 增大增大减小减小 升高温度升高温度 放热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放热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_K_,浓度商,浓度商Q_K,Q_K,化学平化学平衡向衡向_反应方向移动反应方

6、向移动( (填填“正正”或或“逆逆”),即向),即向_方向方向移动(填移动(填“吸热吸热”或或“放热放热”) 吸热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吸热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_K_, 浓度商浓度商Q_K,Q_K,化学平化学平衡向衡向_反应方向移动反应方向移动( (填填“正正”或或“逆逆”),即向),即向_方向方向移动(填移动(填“吸热吸热”或或“放热放热”)分析表格中数据,总结温度改变与化学平衡移动的关系分析表格中数据,总结温度改变与化学平衡移动的关系2NH3(g) N2(g) + 3H2(g) H= + 92.2kJmol-12.00.0015K/ (molL-1)2673473 T/K0.6016.8K/

7、(molL-1)-1333298T/K2NO2(g) 减小减小增大增大逆逆吸热吸热正正吸热吸热 降低温度降低温度 放热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放热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_K_,浓度商,浓度商Q_K,Q_K,化学平化学平衡向衡向_反应方向移动反应方向移动( (填填“正正”或或“逆逆”),即向),即向_方向方向移动(填移动(填“吸热吸热”或或“放热放热”) 吸热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吸热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_K_, 浓度商浓度商Q_K,Q_K,化学平化学平衡向衡向_反应方向移动反应方向移动( (填填“正正”或或“逆逆”),即向),即向_方向方向移动(填移动(填“吸热吸热”或或“放热放热”)分析表格中数据,总结

8、温度改变与化学平衡移动的关系分析表格中数据,总结温度改变与化学平衡移动的关系2NH3(g) N2(g) + 3H2(g) H= + 92.2kJmol-12.00.0015K/ (molL-1)2673473 T/K0.6016.8K/ (molL-1)-1333T/K2NO2(g) 298增大增大正正放热放热减小减小逆逆放热放热 化学反应:化学反应:2A+ B 2C,达到化学,达到化学平衡后,升高温度时,平衡后,升高温度时,C 的浓度增加,的浓度增加,此反应(此反应( ) A、是放热反应、是放热反应 B、没有显著的热量变化、没有显著的热量变化 C、是吸热反应、是吸热反应 D、原化学平衡没有发

9、生移动、原化学平衡没有发生移动C练习练习 :活动活动探究探究(二)浓度的影响(二)浓度的影响Fe3+3SCN- Fe(SCN)3实验原理:实验原理:1 1、根据、根据浓度商浓度商Q Q的表达式的表达式分析:增大了反应物的浓度或分析:增大了反应物的浓度或 减少了生成物的浓度,减少了生成物的浓度,Q Q如何改变?反之如何改变?反之Q Q如何改变?如何改变?2 2、根据、根据Q Q与与K K的相对大小的相对大小预测化学平衡的移动方向?预测化学平衡的移动方向?3 3、如何设计实验探究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呢?如何设计实验探究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呢?实验用品:实验用品: 0.01 molL-1 FeCl3

10、溶液溶液 1 molL-1 FeCl3溶液溶液 0.03molL-1KSCN溶液溶液 1molL-1KSCN溶液溶液 1molL-1NaOH溶液溶液 Fe粉粉 试管试管 胶头滴管胶头滴管 药匙药匙 Q=Fe(SCN)3/ Fe3+ SCN-3编编号号实验内容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实验现象1 先加先加5ml0.03molL-1KSCN溶液溶液,再再取取5ml0.01 molL-1 FeCl3溶液溶液与与之之混合,观察颜色变化混合,观察颜色变化;然后然后分成五份分成五份。一份做对比。一份做对比2取第二份,再加取第二份,再加2滴滴1molL-1 FeCl3溶液溶液,观察颜色变化观察颜色变化。3取第三份加

11、取第三份加2滴滴1molL-1 KSCN溶溶液液,观察颜色变化观察颜色变化。4取第四份加取第四份加2滴滴1molL-1NaOH溶溶液液,观察颜色变化观察颜色变化。5取第五份加少量铁粉,观察颜色取第五份加少量铁粉,观察颜色变化变化。正向移动正向移动正向移动正向移动Q Q KQ Q KQ、K关系关系加加KSCN溶液后溶液后红色加深红色加深加加FeCl3溶液溶液后后红色加深红色加深加加NaOH溶液溶液后后红色变浅红色变浅加加Fe粉红色变浅粉红色变浅逆向移动逆向移动逆向移动逆向移动Q Q KQ Q K平衡移动平衡移动溶液变成红色溶液变成红色Fe3+3SCN- Fe(SCN)3 浓度的改变 QQ与K的关

12、系 结果增大反应物浓度减小生成物浓度增大生成物浓度减小减小减小减小增大增大增大增大Q KQ KQ K平衡右移平衡右移平衡右移平衡右移平衡左移平衡左移平衡左移平衡左移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或减少生成物的浓度,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或减少生成物的浓度,Q QK,K,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减少反应物的浓度或增大生成物的浓度,减少反应物的浓度或增大生成物的浓度,Q QK,K,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aA(g) + bB(g) cC(g) + dD(g)在一定温度下对于化学反应:在一定温度下对于化学反应:讨论并填写下表。讨论并填写下表。交流交流研讨研讨Q =cc(C) cd(D)c

13、a(A) cb(B) 减小反应物浓度【学以致用学以致用】 1.可逆反应可逆反应H2O(g) + C(s) CO(g) + H2(g)在一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状态,改变下列条件,能否引起定条件下达到平衡状态,改变下列条件,能否引起平衡移动?平衡移动?CO的浓度有何变化?的浓度有何变化?请回答:平衡_ 移动,CO的浓度 _;平衡_移动, CO的浓度 _ ; 平衡_移动, CO的浓度 _。增大水蒸气浓度增大水蒸气浓度 增加增加H2浓度浓度 增加碳增加碳1.增加固体或纯液体的量不能引起增加固体或纯液体的量不能引起Q K ,平衡不移动。,平衡不移动。2.平衡移动的平衡移动的方向方向决定于决定于Q 与与

14、K的相对大小的相对大小 您有何心得体会?您有何心得体会?向右向右增大增大向左向左减小减小不不不改变不改变2、可逆反应、可逆反应FeCl 3 +3KSCN Fe(SCN)3 + 3KCl一定条件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状态,改变下列条件,能否引起平衡移动?下达到平衡状态,改变下列条件,能否引起平衡移动?加入固体加入固体KCl 加水至体积扩大为原来的两倍加水至体积扩大为原来的两倍加入加入KCl溶液溶液请回答:写出Q的表达式平衡_移动平衡_移动平衡_移动。向左向左向左向左不不 Fe Fe3+3+ + 3SCN+ 3SCN- - Fe(SCN) Fe(SCN)3 3请您告诉我:请您告诉我:人体血液内的血红蛋

15、白人体血液内的血红蛋白(Hb)易与易与O2结合结合生成生成HbO2,因此具有输氧能力,因此具有输氧能力,CO吸入肺中发生反应吸入肺中发生反应CO+HbO2 O2+HbCO煤气中毒的病人为什么要及时转移到煤气中毒的病人为什么要及时转移到通通风风处?处? 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H2(g)+Br2(g) 2HBr(g) H0, 达到化学平衡状态且其它条件不变时:达到化学平衡状态且其它条件不变时: (1)如果升高温度如果升高温度,平衡混合物的颜色平衡混合物的颜色_; (2)如果在体积固定的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气,如果在体积固定的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气, 化学平衡化学平衡 移动(正向、逆向

16、或不移动),移动(正向、逆向或不移动), Br2(g)的平衡转化率的平衡转化率_(变大、变小或不变变大、变小或不变)。加深加深正向正向变大变大 浓度的改变,引起浓度的改变,引起Q的改变的改变 ;借助借助Q Q与与K的相对大小进行判断的相对大小进行判断 升高温度升高温度,平衡向,平衡向吸热吸热方向移动方向移动 降低温度降低温度,平衡向,平衡向放热放热方向移动方向移动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是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是通过改变通过改变平衡常数平衡常数来实现的来实现的改变浓度,若改变浓度,若Q Q K,平衡,平衡逆向逆向移动移动改变浓度,若改变浓度,若Q Q K,平衡,平衡正向正向移动移动 1、 在一定条件

17、下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反应CO + NO2 CO2 + NO达到平衡后,降低温达到平衡后,降低温度,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浅。下列判断正确的是度,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浅。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正反应为吸热反应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B. 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C. CO的平衡转化率降低的平衡转化率降低 D. 各物质的浓度不变各物质的浓度不变B2、氯化铜的稀溶液在盐酸中呈黄绿色,存在的化学平衡是、氯化铜的稀溶液在盐酸中呈黄绿色,存在的化学平衡是 Cu (H2O)42+ + 4Cl- (CuCl4)2- + 4H2O。下列可使溶液变。下列可使溶液变成淡蓝色的方法是(成淡蓝色的方法是( ) A.

18、减少蒸馏水减少蒸馏水 B. 加硝酸银溶液加硝酸银溶液 C. 加氯化钠固体加氯化钠固体 D. 加硫酸钠固体加硫酸钠固体 淡蓝色淡蓝色黄绿色黄绿色B 3 3、关节炎病因是在关节滑液中形成尿酸钠晶体,尤其在、关节炎病因是在关节滑液中形成尿酸钠晶体,尤其在 寒冷季节易诱发关节疼痛。其化学机理为:寒冷季节易诱发关节疼痛。其化学机理为: HUrHUr + H + H2 2O UrO Ur - -+ H+ H3 3O O+ + 尿酸尿酸 尿酸根离子尿酸根离子 UrUr- -( (aq)+Naaq)+Na+ +(aq(aq) ) NaUr(sNaUr(s) ) 下列对反应叙述中正确的是下列对反应叙述中正确的是

19、( )( ) A. A. 正反应的正反应的H H0 0 B. B. 正反应的正反应的H H0 0 C. C. 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 D. D. 降低温度,平衡逆向移动降低温度,平衡逆向移动B4 4、已知合成氨的热化学方程式:、已知合成氨的热化学方程式:N N2 2(g) + 3H(g) + 3H2 2(g) 2NH(g) 2NH3 3(g) (g) H H(298 K )=-57.2KJmol298 K )=-57.2KJmol11请从温度和浓度的角度进行分析,怎样提高平衡时氨的产量?请从温度和浓度的角度进行分析,怎样提高平衡时氨的产量?1. 1.降低反应的温度降低反应的温度2.2.增加氮气或氢气的浓度增加氮气或氢气的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