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法(其他税种)_第1页
税法(其他税种)_第2页
税法(其他税种)_第3页
税法(其他税种)_第4页
税法(其他税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税税 法法TAXATION LAWSTAXATION LAWSl重庆理工大学会计学院l陈 立第六章 关税【教学重点【教学重点】l进口的关税完税价格的确定进口的关税完税价格的确定【教学难点【教学难点】l关税完税价格的确定关税完税价格的确定【教学方法【教学方法】l讲授讲授【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目的和要求】l了解我国关税制度概况了解我国关税制度概况l熟悉纳税人、征税对象、税率设置等方面的规定熟悉纳税人、征税对象、税率设置等方面的规定l掌握关税完税价格的确定和应纳税额的计算掌握关税完税价格的确定和应纳税额的计算一、概念u关税是依法对货物、物品征收的一种税。二、种类u进口关税u出口关税u过境关税“境”指

2、关境,非国境。三、征税对象 货物 物品四、纳税义务人 进口:收货人 所有人 出口:发货人贸易性商品贸易性商品个人物品个人物品行李和邮递物品进口税(关于进境旅客所携行李物品验放标准有关事宜)(关于进境旅客所携行李物品验放标准有关事宜)海关总署公告海关总署公告20102010年第年第5454号号, ,2010-08-19 一、进境居民旅客携带在境外获取的个人自用进境物品,总值在5000元人民币以内(含5000元)的,海关予以免税放行,单一品种限自用、合理数量,但烟草制品、酒精制品以及国家规定应当征税的20种商品等另按有关规定办理。 二、进境居民旅客携带超出5000元人民币的个人自用进境物品,经海关

3、审核确属自用的,海关仅对超出部分的个人自用进境物品征税,对不可分割的单件物品,全额征税。 注:非居民的免税额为2000元实行全额征税验放:电视机、摄像机、录像机、放像机、音响设备、空调器、电冰箱(电冰柜)、洗衣机、照相机、复印机、程控电话交换机、微型计算机及外设、电话机、无线寻呼系统、传真机、电子计算器、打字机及文字处理机、家具、灯具、餐料。最低完税价格为每件5000元,税率为20%。 五、税率1、进口关税税率(1)税率设置:四栏税率u最惠国税率u协定税率u特惠税率u普通税率(2)税率计征办法u从价税u从量税u复合税u滑准税关税税率随进口商品价格由高到低而由低至高设置计征关税。2、出口关税税率

4、u一栏税率u仅对少数产品征收出口关税3、特别关税u报复性关税u反倾销税与反补贴税u保障性关税六、应纳税额的计算1、从价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应纳关税税额关税完税价格税率(1)进口u以到岸价(CIF价)为关税完税价格(2)出口u以离岸价(FOB价)扣除关税税额为关税完税价格货价保费运费关税完税价格离岸价(1出口关税税率)例、某进出口公司2010年10月进口一批小汽车,境外成交价900万元,支付运抵我国报关地的运费50万元、保险费30万元,报关后发生境内运费5万元、保险费2万元。已知小汽车关税税率为30、消费税税率为5。请计算进口该批小汽车应纳的关税、消费税和增值税。关税完税价格9005030980万

5、应纳关税98030294万应纳消费税(980294)(15)567.05万应纳增值税(980294)(15)17227.98万2、从量税应纳税额的计算3、复合税应纳税额的计算4、滑准税应纳税额的计算第七章第七章 资源税资源税【教学重点【教学重点】l计税依据的确定计税依据的确定l应纳税额的计算应纳税额的计算【教学难点【教学难点】l计税依据的确定计税依据的确定l税收优惠税收优惠【教学方法【教学方法】l讲授讲授【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目的和要求】l了解我国开征资源税的意义了解我国开征资源税的意义l熟悉纳税人、征税范围、税率、税收优惠、征收管理的规定熟悉纳税人、征税范围、税率、税收优惠、征收管理的规定l

6、掌握计税依据的确定和应纳税额的计算掌握计税依据的确定和应纳税额的计算一、征税范围一、征税范围p矿产品、盐矿产品、盐二、纳税人二、纳税人p在我国境内开采矿产品或生产盐的单位和个人在我国境内开采矿产品或生产盐的单位和个人p包括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及外籍个人包括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及外籍个人三、税率三、税率p定额税率定额税率p实施实施“普遍征收,级差调节普遍征收,级差调节”的原则的原则四、计税依据:课税数量四、计税依据:课税数量p销售:销售数量销售:销售数量p自用:自用数量自用:自用数量五、应纳税额的计算五、应纳税额的计算p应纳税额应纳税额=课税数量课税数量单位税额单位税额六、税收优惠六、税收优

7、惠1 1、开采原油过程中用于加热、修井的原油,免税、开采原油过程中用于加热、修井的原油,免税2 2、对地面抽采煤层气暂不征收资源税、对地面抽采煤层气暂不征收资源税3 3、进口的矿产品和盐不征收资源税、进口的矿产品和盐不征收资源税4 4、出口的矿产品和盐不免征或退还已纳的资源税、出口的矿产品和盐不免征或退还已纳的资源税七、征收管理七、征收管理1 1、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与增值与增值2 2、纳税期限、纳税期限 税相同税相同3 3、纳税地点:开采或生产所在地、纳税地点:开采或生产所在地第九章第九章 城镇土地使用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教学重点【教学重点】l应纳税额的计算应纳税额的计算l税收

8、优惠税收优惠【教学难点【教学难点】l计税依据的确定计税依据的确定【教学方法【教学方法】l讲授讲授【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目的和要求】l了解我国开征城镇土地使用税的意义了解我国开征城镇土地使用税的意义l熟悉纳税人、征税范围、征收管理的规定熟悉纳税人、征税范围、征收管理的规定l掌握应纳税额的计算和税收优惠政策掌握应纳税额的计算和税收优惠政策一、纳税人拥有土地使用权的单位和个人从2007年1月1日起对外资企业、外国企业和外籍个人开征二、征税范围城镇土地,不包括农村三、应纳税额的计算计税依据:实际占用的土地面积税率:定额税率有幅度的差别税率应纳税额实际占用应税土地面积单位税额四、税收优惠四、税收优惠五、

9、征收管理与纳税申报五、征收管理与纳税申报纳税期限:按年计算、分期缴纳纳税期限:按年计算、分期缴纳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第十章第十章 房产税房产税【教学重点【教学重点】l计税依据的确定和应纳税额的计算计税依据的确定和应纳税额的计算【教学难点【教学难点】l计税依据的确定计税依据的确定【教学方法【教学方法】l讲授讲授【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目的和要求】l了解我国开征房产税的意义了解我国开征房产税的意义l熟悉纳税人、征税对象、征税范围、税率、税收优惠、征收熟悉纳税人、征税对象、征税范围、税率、税收优惠、征收管理的规定管理的规定l掌握计税依据的确定应纳税额的计算掌握计税依据的确定应纳税额的计算房

10、产税与土地增值税的界定房产税与土地增值税的界定自用出租出售房产税房产税土地增值税一、纳税人一、纳税人房屋产权所有人房屋产权所有人产权出典的,由承典人纳税产权出典的,由承典人纳税自自2009年年1月月1日起,对外资企业和外籍个人征收日起,对外资企业和外籍个人征收二、征税对象二、征税对象房产房产三、征税范围三、征税范围城镇,不包括农村城镇,不包括农村四、计税依据四、计税依据1、房产自用、房产自用从从价价计征计征 余值余值= =原值原值(1-10%1-10%30%30%)原值原值净值净值市价市价重置成本重置成本 不可随意移动的附属设备和配套设施,应计入房产原值不可随意移动的附属设备和配套设施,应计入

11、房产原值对原有房产进行改建、扩建的,要相应增加房屋的原值对原有房产进行改建、扩建的,要相应增加房屋的原值2 2、房产出租、房产出租从从租租计征:租金收入计征:租金收入五、税率五、税率1、从价计征:、从价计征:1.2%2、从租计征:、从租计征:12%例、某企业一栋房产原值例、某企业一栋房产原值4000万元,万元,2008年年7月月20日起将其日起将其中原值中原值200万元的仓库对外出租,租期万元的仓库对外出租,租期1年,月租金年,月租金1.5万元,万元,当地税务机关规定允许按原值减除当地税务机关规定允许按原值减除30%。请计算该企业。请计算该企业 2008年应纳的房产税。年应纳的房产税。解:应纳

12、房产税解:应纳房产税=(4000-200)(1-30%)1.2% +200(1-30%)1.2%7/12 +1.5512%六、税收优惠六、税收优惠七、征收管理七、征收管理1、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纳税义务发生时间2、纳税期限:按年计算、分期缴纳、纳税期限:按年计算、分期缴纳3、纳税地点:房产所在地、纳税地点:房产所在地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车船税车船税【教学重点【教学重点】l应纳税额的计算应纳税额的计算【教学难点【教学难点】l税额确定的特殊规定税额确定的特殊规定【教学方法【教学方法】l讲授讲授【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目的和要求】l了解我国开征车船使用税的意义了解我国开征车船使用税的意义l熟悉纳税人、征税

13、范围、税率、税收优惠、征收管理的规定熟悉纳税人、征税范围、税率、税收优惠、征收管理的规定l掌握应纳税额的计算掌握应纳税额的计算一、纳税人一、纳税人1 1、车船的所有人或管理人、车船的所有人或管理人 二、征税范围二、征税范围1 1、车辆、车辆2 2、船舶、船舶三、税率:定额税率三、税率:定额税率n幅度定额税率幅度定额税率 四、计税依据四、计税依据1 1、除货车外的其他车辆:、除货车外的其他车辆:辆辆2 2、货车:、货车:自重吨位自重吨位3 3、非机动船:、非机动船:净吨位净吨位 五、应纳税额的计算五、应纳税额的计算n应纳税额年应纳税额应纳税额年应纳税额1212应纳税月份数应纳税月份数 第十二章第

14、十二章 印花税印花税 stamp taxstamp tax【教学重点【教学重点】l计税依据的确定和应纳税额的计算计税依据的确定和应纳税额的计算【教学难点【教学难点】l计税依据确定的具体规定计税依据确定的具体规定【教学方法【教学方法】l讲授讲授【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目的和要求】l了解我国印花税的性质与特点了解我国印花税的性质与特点l了解违章处罚了解违章处罚l熟悉纳税人、税目、税率、税收优惠、征收管理的规定熟悉纳税人、税目、税率、税收优惠、征收管理的规定l掌握计税依据的确定和应纳税额的计算掌握计税依据的确定和应纳税额的计算1、概念:是对经济活动和经济交往中书立、使用、领受应、概念:是对经济活动和经

15、济交往中书立、使用、领受应税凭证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税。税凭证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税。2、性质:行为税、性质:行为税3、特点、特点(1)覆盖面广)覆盖面广(2)税率低、税负轻)税率低、税负轻(3)纳税人自行完税)纳税人自行完税“三自三自”纳税法:纳税法:自己计算应纳税额自己计算应纳税额自行购买印花税票并足额粘贴自行购买印花税票并足额粘贴自行注销或画销自行注销或画销轻税重罚轻税重罚二、纳税人、税目、税率和计税依据二、纳税人、税目、税率和计税依据税目税目纳税人纳税人税率税率计税依据计税依据合同合同立合同人立合同人4档档比例税率比例税率合同记载的金额合同记载的金额产权转移书据产权转移书据立据人立

16、据人书据记载的金额书据记载的金额营业营业账簿账簿记载资金记载资金的账簿的账簿立账簿人立账簿人实收资本实收资本+资本公资本公积积其他账簿其他账簿定额税率:定额税率:每件每件5元元件数件数权利、许可证照权利、许可证照领受人领受人具体规定具体规定1、在国外书立、领受的,但在国内使用的应税凭证,其纳税、在国外书立、领受的,但在国内使用的应税凭证,其纳税人是使用人;人是使用人;2、由两方及以上当事人共同书立的应税凭证,当事人各方都、由两方及以上当事人共同书立的应税凭证,当事人各方都是纳税人;是纳税人;3、同一凭证载有两个及以上经济事项的:分别记载金额的,、同一凭证载有两个及以上经济事项的:分别记载金额的

17、,分别计税;未分别记载金额的,从高适用税率;分别计税;未分别记载金额的,从高适用税率;4、不论合同是否兑现或是否按期兑现,均应贴花。对已履行、不论合同是否兑现或是否按期兑现,均应贴花。对已履行并贴花的合同,所载金额与实际结算金额不一致的,只要未并贴花的合同,所载金额与实际结算金额不一致的,只要未修改合同金额,一般不再办理完税手续;修改合同金额,一般不再办理完税手续;甲、乙双方签订一份商品买卖合同,合同金额甲、乙双方签订一份商品买卖合同,合同金额1000万元,则万元,则该份合同应纳印花税该份合同应纳印花税1000326万元,甲、乙各自万元,甲、乙各自纳税纳税3万元。万元。甲、乙双方签订一份加工承

18、揽合同,先由甲方向乙方提供价值甲、乙双方签订一份加工承揽合同,先由甲方向乙方提供价值200万万元的原材料,再由甲方进行加工,收取加工费元的原材料,再由甲方进行加工,收取加工费50万元,则甲、乙双方万元,则甲、乙双方各自应纳印花税各自应纳印花税200 350 5若合同未分别记载原材料和加工费金额,则应纳印花税若合同未分别记载原材料和加工费金额,则应纳印花税250 55、在签订时无法确定金额的合同,可在签订时先按定额、在签订时无法确定金额的合同,可在签订时先按定额5元贴元贴花,以后结算时再按实际金额计税,补贴印花;花,以后结算时再按实际金额计税,补贴印花;6、以物易物的购销合同,按合同所载的购销合

19、计金额计税贴花;、以物易物的购销合同,按合同所载的购销合计金额计税贴花;7、将建设工程分包或转包的,应按新的分包或转包合同所载金、将建设工程分包或转包的,应按新的分包或转包合同所载金额计税贴花;额计税贴花;8、对股票交易按股权转让书据项目征收印花税:、对股票交易按股权转让书据项目征收印花税:应纳印花税应纳印花税=当日实际成交价格当日实际成交价格9、企业记载资金的账簿,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增加的,、企业记载资金的账簿,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增加的,就其增加部分贴花;对启用的新账簿,实收资本和资本就其增加部分贴花;对启用的新账簿,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未增加的,免贴印花。公积未增加的,免贴印花。甲乙双方签订

20、一份以物易物合同,甲方以价值甲乙双方签订一份以物易物合同,甲方以价值100万元的万元的钢材换取乙方价值钢材换取乙方价值100万元的水泥。万元的水泥。则甲乙双方各自应纳印花税(则甲乙双方各自应纳印花税(100100) 3甲与乙签订一份价款为甲与乙签订一份价款为5000万元的建筑安装工程总包合同,万元的建筑安装工程总包合同,甲方将价款为甲方将价款为1000万元的部分工程分包给丙。万元的部分工程分包给丙。则总包合同应纳印花税则总包合同应纳印花税50003分包合同应纳印花税分包合同应纳印花税10003三、税收优惠三、税收优惠四、征收管理四、征收管理1、纳税方法、纳税方法(1)“三自三自”纳税办法纳税办

21、法 (2)汇贴或汇缴办法)汇贴或汇缴办法l汇贴:一份凭证应纳税额超过汇贴:一份凭证应纳税额超过500元的,填写缴款书或元的,填写缴款书或完税凭证完税凭证l汇缴:同一种类应税凭证需频繁贴花的,可按期汇总汇缴:同一种类应税凭证需频繁贴花的,可按期汇总纳税,最长不超过纳税,最长不超过1个月个月(3)委托代征办法)委托代征办法2、纳税环节:书立或领受时、纳税环节:书立或领受时3、纳税地点:就地纳税、纳税地点:就地纳税【教学重点【教学重点】l征税对象征税对象l计税依据的确定和应纳税额的计算计税依据的确定和应纳税额的计算【教学难点【教学难点】l计税依据的确定计税依据的确定【教学方法【教学方法】l讲授讲授【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目的和要求】l了解我国契税的发展历史了解我国契税的发展历史l熟悉纳税人、税率、税收优惠、征收管理的规定熟悉纳税人、税率、税收优惠、征收管理的规定l掌握征税对象的规定掌握征税对象的规定l掌握计税依据的确定和应纳税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