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常见纠纷_第1页
农村常见纠纷_第2页
农村常见纠纷_第3页
农村常见纠纷_第4页
农村常见纠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土地纠纷从多年的实践看农村涉及农民土地问题而产生的纠纷多为:地半纠纷(含丢垄)、离婚当事人分割承包田纠纷、子女分割父母承包田纠纷、私开滥挖引发的田间路通行、排水纠纷和宅基地使用权纠纷等。(一)地半儿纠纷的预防和调解地半纠纷在我们县特别是西部乡镇发案率最高,此类纠纷存在易激化、难调解、纠纷当事人求决心情迫切等特点,应当引起做调解工作同志们的注意。有个数字:济沁河乡今年5月地半纠纷共发案38件,从几年来济沁河乡民间纠纷发案统计看,地半纠纷的发案数量,约占全乡纠纷总数的二分之一。我觉得预防和化解地半纠纷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教育村民守界经营土地。不贪图小利,按承包面积经营承包田是避免发生地半纠

2、纷的关键。多种地邻一点带来的后果是地邻关系的失和、在村民中的威信降低。从法律层面说你多种那么一点点地属于侵犯他人承包田经营权的违法行为,不但要赔偿人家的损失,严重还要受到治安或刑事处罚。有这么一个案例:地邻的一个地半长不足50米,被李某使用了,地邻索要多次他就是不给人家,铲地期间李某和地邻家的女主人相遇,女主人提出了返还地半的要求,“地不让人、老婆孩子不让人”,我的地凭啥给你一个半,这名妇女一听火冒三丈,把李某骂了个狗血喷头,失去理智的李某挥起锄头朝这位妇女打去,结果这位妇女的肋骨被打折3根,经法医鉴定,属于轻伤。李某银铛入狱,不但赔了人家10000多元伤害赔偿金,还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自私自

3、利的后果实在是太严重了。济沁河乡的7位调解主任堪为调解地半纠纷的专家,齐齐哈尔市模范调解员、桦树村调解主任王目坤同志,把村民的诉求视为命令,54岁了每到春季,把米绳子绑在摩托车上,村民随叫随到,今年5月受理地半纠纷13件,化解13件,调成率为100%原龙头村调解主任张宝贵同志经常放弃自家500亩土地的耕种,为村民的地半纠纷奔波忙绿,5月份化解地半纠纷11件,他们的事迹非常感人。我觉得调处地半纠纷应把握好两点:1、公平公正处理纠纷。村民手里有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村委会有土地台账,处理地半纠纷的证据不难取得,土地没不了,关键是不分亲疏远近公正的处理纠纷。偏亲向友,处理不好纠纷,矛盾激化了你付不起责

4、任。无调处不当引起的的矛盾纠纷激化也是司法行政机关对调委会基本要求。2、要有责任心。地半纠纷多发生在农忙时间,群众找到头上要及时到场,避免影响耕种土地。前面提到的王目坤,村民有纠纷打个电话就到场,他的事迹受到县领导的肯定。我当了多年所长,每到春季一怕上访和二怕地半纠纷处理不好,心情可谓如履薄冰。2、教育村民流转承包田将面积约定清楚。土地的流转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近几年我县农村承包田流转规模越来越大,流转的价款也越来越高,建议流转土地时与对方签订承包田流转协议,协议中注意将承包田的面积、垄数、实际地宽约定清楚,垄较长的建议多丈量几绳并写入协议之中,作为以后处理争议、维护权益的证据。丈量土地时最

5、好约上地邻并请地邻在承包田流转协议上签字。有的同志可能会说小题大做,其实不然,先君子后小人,事前麻烦一点比日后对簿公堂强百倍。去年4月的一天,我在所里忙着处理一起上访问题,突然接到会兴村一位张姓村民的电话,这位村民焦急的说:高所长快来吧,我因地的事快出人命了。放下电话我不敢怠慢马不停蹄地赶往现场。纠纷现场一位70多岁的老太太躺在张某的车前,老太太嘴里不住的嚷着:不把地半给我你别想种地,老人的儿子纠集一些亲属拿着棍棒数落张某连一个老人的便宜也占,不把地退出来就送张某回老家。我将老人扶起为她拂去身上的尘土,我向老人保证一定把她的纠纷处理好并把老人搀扶回家。老人的亲属见我对老人这样尊重也降了火气,我

6、对他们说:如果我处理不明白你们再动粗也不迟。我向老人下了保证,向老人的亲属吹了牛,一个司法所长连一地半纠纷处理不了我是什么所长?群众会怎样看我?双方僵持不下纠纷激化的可能性极大,如果激化了我还怎么面对当事人呢!我在心里不住的打鼓。我找来米绳和村委会的土地台账,量了纠纷双方的地,又丈量了两家地邻的土地终于弄清了张某占用老人30厘米土地的事实。我要求张某将多占老人的土地给让出来,可张某说啥也不同意,他说:地是从王家转包来的,要地找王家要去吧,我包地说的就是这些垄我一点也没多种,没办法我又与远在大连务工的王某接通了电话,用了近半个小时方说服王家给老人让出地半。做完调解协议书回到乡里已是晚上9点多了,

7、一身一鞋的土,晚饭也没顾得上吃,可我心里非常高兴,因为纠纷的两家可以高高兴兴种地了。3、教育村民翻地起垄时注意界限。因重打垄引发的地半纠纷为数不少。重打垄前要搞清相互收取地半的关系,该给人家的半给人留下,该收半的先告知地邻,再进行收半,免得日后争议;打垄时还要注意驾驶好农机,千万不要越界。我乡一村干部驾车技术实在欠佳,自家地重打垄时将垄弄得七扭八歪,不自觉的占了地邻的地,垄窄的40厘米,宽处70-80厘米,焉能不起争议。4、坡地耕作别咬上家。坡地耕作时为了自己的地够垄数,很多人往往使劲往上咬,常使坡上地主地数不够,反之,上家也别滚垄吃下家,因此引发纠纷。建议耕作坡地时事先将犁杖调整好,注意界限

8、。5、学会处理地半纠纷。发生了地半争议,应按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应保持争议地利用现状,然后按农村土地承包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的规定收集证据,申请调解、仲裁或提起诉讼。在纠纷解决前任何一方不得改变争议地利用现状即争议地以前谁种还由谁种,待纠纷解决完结再纠正错误。处理地半纠纷的法律依据:土地管理法第16条第3款规定,在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解决前,任何一方不得改变土地利用现状。农村土地承包法第51条规定,因土地承包经营发生纠纷的,双方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解决,也可以请求村民委员会、乡(镇)人民政府等调解解决。当事人不愿协商,调解或者协商不成的,可以向农村土地承包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也可以直接

9、向人民法院诉讼。农村土地承包法第52条规定,当事人对农村土地承包仲裁机构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裁决书之日起30日内向人民法院诉讼。逾期不起诉的裁决书即发生法律效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第2条第2款规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包括:(一)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农村土地承包合同发生的纠纷;(二)因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入股等发生的纠纷;(三)因收回、调整承包地发生的纠纷;(四)因确认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发生的纠纷;(五)因侵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发生的纠纷;(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和气生财、冲动是魔鬼,这里送给朋友们几句话:相邻种地要

10、和气,流转土地要量地。翻茬起垄看仔细,守界经营是福气。(二)离婚当事人分割承包田纠纷很多离婚的夫妇离婚时不对承包田进行分割,有的离婚时故意不分割,目的是将承包田作为子女的扶育费交由另一方耕种,但对哪块地是自己的、做子女抚育费的期限不做约定。纠纷了找政府调解有的甚至提起了诉讼,这是对自己的权益的漠视。建议夫妻离婚时将承包田分割清楚,在分割时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公平的按地力,将承包田一块或几块归一方使用。这种分割方法利于双方今后对土地的经营耕作,有为数不少的纠纷当事人常持这种态度,你不是要地吗?我块块给,以此阻止另一方要地,其实不给人家土地是侵犯他人承包经营权的行为,若一方请求权益是要赔偿人家损

11、失的,得不偿失。2、以地抵子女抚育费书面约定清楚。离婚时一方若想以承包田的流转收益作为子女的扶育费,要将属于自己的土地的地块、坐落、面积、每年抵顶子女扶育费的数额、期限约定清楚。这样可以有效避免日后争议,也便于期限届满收回土地。3、土地分割协议报村委会备案。分割土地后要将土地分割协议书提交村委会备案。这样做可以将地帐分开,避免日后领取粮食补助再起争议。有这么个案例:王某与李某因感情不合,王某舍下出生刚刚两个月的孩子出走,后两人办理了登记离婚手续,两人协议一切财产归李某所有、孩子归李某抚育。去年3月王某返乡向李某要地,遭李家拒绝,受理后我们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规定,要求李某将承包田予王某返还。李

12、某的工作通了,可孩子的奶奶任我们说法讲理她就是听不进去,她认为孩子是我一把尿一把屎养大的,你连看都没看过一眼,还有脸要地,地归孩子了,爱那告那告去。调解陷入僵局,把纠纷推向法庭我们可以相安无事,可依据这么明了的纠纷调不下来我们又觉得不是滋味。为使孩子的奶奶转变观念,我们向李家的邻居高大婶普起了法,高大婶主动做起了工作,终于使孩子的奶奶弄明白了土地承包经营权受法律保护这个理,愉快的将前儿媳的土地返还了。处理当事人离婚分割土地纠纷的法律依据:农村土地承包法第9条规定,国家保护集体土地所有者的合法权益,保护承包方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犯。农村土地承包法第30条规定,承包期内,妇女结婚

13、,在新居住地未取得承包地的,发包方不得收回其原承包地;妇女离婚或者丧偶,仍在原居住地生活或者不在原居住地生活但在新居住地未取得承包地的,发包方不得收回其原承包地。(三)子女分割父母承包田纠纷承包经营权受法律保护,父母的承包经营权同样不可侵犯。现在国家给粮补、土地流转的价格不菲加之粮食收购价格较高等,年老的父母的土地成了一些子女争夺的焦点,有的兄弟姐妹间为争夺父母的土地大打出手,社会影响恶劣。如何处理好父母的土地问题,我们建议做子女的要做好以下几点:1、尊重父母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很多父母尚有劳动能力,他们和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对土地很有感情,愿意经营土地,存在不种地缺点啥的心理。做子女的要尊重父

14、母的承包经营权,不打父母土地的注意,父母经营有困难时帮助父母铲趟收割,收益归父母所有。父母愿意部分或全部流转土地时尊重父母的意愿,不侵占父母流转土地的收益。2、多子女家庭父母归某一子女时,父母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仍归父母所有。3、父或母去世一方时,父母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由仍由健在的父或母所有。4、父母均过世,父母的土地由和父母共同分地的子女经营,但土地台账已分开的子女无权经营父母的土地了。5、父母的土地台账单立,父母均已过世,此时村委会有权将父母的土地收回,作为村机动地使用。6、父母承包的林地,父母都去世时,子女在承包期内有继续经营父母承包的林地的权利。林地的承包人有多个子女的,继续经营父母承包林地

15、的权利可均分。处理子女分割父母承包田纠纷的法律依据: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14条规定,赡养人有义务耕种老年人的田地,照顾老年人的林木和牲畜,收益归老年人所有。农村土地承包法第31条规定,承包人应得的收益,依照继承法的规定继承。林地承包人死亡,其继承人可以在承包期内继续承包。物权法第124条第1款规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四)私开滥挖引发的田间路通行和排水纠纷。田间路的通行、排水是法律赋予承包人的基本权利,但一些当事人为一己私利私开滥挖土地,使两类纠纷频发。表现:田间路边的荒地俨然属于自己的我想开就开,置他人的通行和法律于不顾;为了我的地能排出水,不顾他

16、人的土地损害,将山洪引入他人的承包田中,更有甚者公然雇用钩机在他人的承包田中掘开500多米的排洪沟,其法律意识、道德水准不知哪里去了。预防这类纠纷的发生应做好以下几点:1、遵守土地管理法、草原法,检举揭发滥开滥挖者,保护生态环境。2、讲道德不在田间路边开荒,尊重他人的通行权利。3、依法处理承包田排水问题,合理规划,不破坏洪水历史流向,尊重他人的土地承包经营权。2009年,我所受理了一起排水纠纷,李某前几年为了多种点地把已使用多年的排水沟填上,为了排山洪,雇用钩机,私自将地邻已长出青苗的承包田挖了一条长500余米,宽1.5米的泄洪沟,我们找他问他问什么这样做?李某竟说不挖沟山洪排不出去。我们又问

17、他为什么不在你自己的地里挖沟呢?李某说:我家的苗好,没让他家拿雇沟机前在他地里挖条沟还不行吗?今年5月我们所受理一件相邻关系纠纷。李某和王某两家承包田地头顶地头,中间隔了一条宽不足2米的田间路。王家为防李家趟地四轮车压苗,秘密将田间路挖了一条深80多公分的沟子,李家不知道挖沟了,还是正常趟地,结果四轮车掉进钩子造成翻车,险些将人压在车下,还造成四轮车半轴、变速箱损坏。李家修车花了1000余元。这些相邻关系纠纷,只要学点法律、不太自私都是可以避免的。我们都是做调解工作的,有责任把处理相邻关系的法律依据告诉群众。相邻关系纠纷的处理依据:(五)宅基地纠纷。1、邻里之间要讲求团结,买卖房屋请邻居到场,

18、将宅基地的边框四至指认清楚,并写入房屋买卖合同。2、新建、扩建房屋尊重历史,占用人家宅基地的再建时给人家让出来。要使用人家宅基地的与邻居协商,在邻居同意的情况下再行使用。3、在界址墙边栽树要防止树木的根系日后延伸到邻居的宅基地中。树长大后可能影响邻居今后通风采光的就不要栽了。二、除婚约或离婚的返还彩礼纠纷解除婚约或离婚后返还彩礼纠纷在我乡的发案率较高,此类案件多发生在青年男女之间,老年人再婚因感情不和离婚而请求返还彩礼的也有相当的比例。产生此类纠纷的主要原因是男方给女方数额较大的财务,媒人要求女方返还彩礼不果,男方为避免人财两空被迫拿起法律武器维护合法权益。订婚(或结婚时)喜气洋洋,分手了双方

19、反目对簿公堂。2003年12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十条规定,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风俗给付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一)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二)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三)婚前给付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适用前款第(二)、(三)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从以上司法解释可以看出,收受彩礼是法律所不支持的行为,我们真心希望发生返还彩礼纠纷的当事者,尊重法律,尊重他人的财产所有权,依法妥善处理好返还彩礼纠纷。俗语说:“谁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既然不能为夫妻还可做朋友,何必往感情的伤口上再撒盐。四、赡养纠

20、纷赡养纠纷也是我乡发案率较高的纠纷之一,发案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008、2009、2010年发别发生2件、6件和9件。这类纠纷社会影响恶劣,与和谐社会建设及我国尊老敬老的传统相悖。产生此类纠纷的案由主要有:1、子女间互相攀比。结婚时父母给的少了、父母未给看孩子了、父母的土地给他人种了等,以父母给予多少作为是否赡养父母的条件,忘记了法律义务,忘记了父母把你养大跟谁讲过条件。2、道德品质败坏,殴打虐待父母。置养育之恩、道德伦理于不顾,轻则辱骂父母、重者对父母施以拳脚,年迈的父母老泪纵横求助司法部门解决养老问题。前不久,我乡一村民就因殴打公公被治安拘留12天。3、挑拨父母和赡养者之间的关系。不对父母

21、进孝心,很挑鼻子竖挑眼,指责赡养者这不是、那不对,导致父母与承担赡养责任的姊妹弟兄反目。殊不知赡养好父母并非易事。4、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得不到尊重导致父母另作选择。老人辛苦一生,一些多年养成的生活习惯做子女的应当尊重。很多老年人呆不住,愿意种点土地活动活动筋骨,可有些年轻人不理解,导致父子反目。王老汉想种几垄施农家肥玉米享用,但儿子百般反对,老人一气之下选择到女儿家生活。5、生活必须无保障。父母愿意种地但无人给趟地、拉地,父母弄不动烧柴子女不管等易引起纠纷。赡养纠纷的预防措施:1、多子女家庭,弟兄姐妹和和气气早到一起研究父母的赡养问题,必要时可请邻居、村委会、司法部门同志参与达成赡养协议。2、学

22、法律明义务。婚姻法第21条规定,父母对子女有抚养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义务。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时,未成年的或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的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此外对老年人赡养问题老年人权益保护法还有特殊规定。这里应当明确并非只有老年人才可以要求子女承担赡养义务,无劳动能力、生活困难的父母即使不是年满60岁的老人同样可以要求子女承担赡养义务。3、向孝亲敬老模范学习。4、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5、不打父母土地注意。五、故意伤害人身纠纷的预防人身伤害案件也是我乡发案率较高的案件之一。此案侵害人身健康权,严重危害社会秩序,是治

23、安管理处罚法、刑法处罚和打击的重点。(一)、人身健康权的范围。一是身体组织的完整性,如打断他人的手臂、打落牙齿都是对他人身体组织完整性的破坏;二是人体器官功能的正常性,如打伤他人脾脏、打瞎眼睛等是破坏人体器官功能正常的行为。(二)故意伤害案立案标准。1、行为人故意实施伤害行为,可以通过殴打的方式,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如车撞、设置陷阱、利用动物等方式。2、造成轻微伤害。所谓轻微伤害,指尚未达到他人身体组织完整性或人体器官功能损伤的情况,如肉体的暂时疼痛、肌肤轻微擦伤、口鼻暂时流血等。如果伤害超过轻微伤达到轻伤或重伤的程度,则超出了行政处罚的范围行为人应当承担刑事责任,3、必须针对他人完成。自然人自

24、己伤害自己的行为不是故意伤害行为。4、必须具有非法性。(三)故意伤害罪的立案标准。1、要有损害他人身体的行为。行为的方式,即可以表现为积极作为,也可以表现为消极的不作为。前者如拳打脚踢、刀砍枪击、棒打石砸、火烧水汤等;后者如负有保护幼儿职责的保姆不负责任,见幼儿拿刀往身上乱戳仍然不管,结果幼儿自己的眼睛刺瞎的就构成本罪。既可以自己实施,又可以利用他人如未成年人、精神病人实施,又可以利用驯养的动物如毒蛇、狼犬等实施。2、损害他人身体的行为必须是非法行为。如正当防卫造成伤害而未过当的。3、损害他人身体的行为必须已造成了他人身体一定程度的损害,才构成本罪。就结果的严重程度而言,则有3种形态,即轻伤、

25、重伤或死亡。(四)治安管理处罚法、刑法对故意伤害行为的处罚标准。1、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3条规定,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并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500元以下罚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并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1)结伙殴打、伤害他人的;(2)殴打、伤害残疾人、孕妇、不满14周岁或60周岁以上人的;(3)多次殴打伤害他人或者一次殴打、伤害多人的。2、刑法对故意伤害罪的量刑标准。刑法第232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

26、致人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五)预防故意他人身体案件的预防。1、依法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矛盾纠纷,有纠纷能解决的协商解决,不能解决的找相关部门解决,不鲁莽做事。2、学法律、讲义务、尊重他人的生命健康权。六、牲畜毁地赔偿纠纷的预防工作实践中,每到春秋季节,我们常遇到一些当事人为取得得牲畜损毁庄稼或树木赔偿,不顾他人财产所有权,故意将他人的牛或羊赶回家,让畜主拿钱投;也有气愤不过将他人的牲畜砍伤打死的;也有漫天要价向畜主索要高额罚款的。就损害发生的原因而言:有赶着牛群或羊群故意损毁人家的庄稼、树木的,多数属于畜主对牛群或羊群疏于管理而进了人家的承包田或树地引起纠纷。该赔偿纠纷当事人饲养的牛或羊明明进了人家的承包田或树地,为不拿赔偿否认进地事实;更多的是受害方高额索赔甚至向畜主索要罚款,实际损失和受害方的要价相差悬殊引发纠纷。那么遇到牲畜损毁庄稼或树木怎么办呢?1、固定受损证据。用手机、照相机或采取请无利害关系的人现场作证等方式固定牲畜实施损害行为的证据、固定受损证据,作为受害方今后向致害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