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关注学生不同兴趣金溪镇中心学校 刘开封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阅读的评价有较为明确的建议。“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不同兴趣、不同表现和不同学习需要。评价要有利于鼓励学生对课程的自主选择,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化要求,采用生动活泼,灵活多变的评价方法。”同时,“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是当前改革的重要理念和方向。”以发展性评价为核心的新课程评价的一个重要理念是“以学为主”,学生是整个语文学科课程的活动主体。因此,教师应注意从以下几方面人手对阅读课堂进行评价。1、由单向、静态的评价走向多向、动态的评价。生成式理念下的课堂阅读教学的特点决定了对阅读教学的评价必
2、定由封闭走向开放,由单向、静态的评价走向多向、动态的评价。这突现了语文教学的评价并非只是单一的评、教师的“教”,也并非只评学生的“学”,而是进行多向的师生互动评价,注重将教师的评价与学生的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相结合。这就改变了以往的评价只有教师参与的倾向,确立了“学生也是课堂教学评价主体”的地位。2、教师的评价要有导向性与中肯性。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评价不应是简单的肯定或表扬,教师要善于运用教学机智激发学生内心深处对知识的求真的热情和渴望。在那一句句简单的话语中,我们应该看到教师潜在的良苦用心对学生潜力的发掘,对学生学习信心的激发并为学生的正确阅读指明方向。记得我曾经听过一节罗曼罗兰的名人传序公开
3、课,在“拓展延伸”这个环节中,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什么才是真正的英雄?你心目中的英雄应该是怎样的?这时有学生大胆的说:“胜者为王败者贼,成功的人就是英雄”对于这个在今天看来很有市场的观点,如果教师不作正确引导,就会造成学生思想的混乱和价值判断的庸俗。因为教师的责任除了教书而外,育人是更其重要的责任。尤其语文课,更担负着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的责任。3、教师的评价要关注学生的心灵,体现语文课的人文性。新课改的重要理念之一是关注学生的健康发展。因此,教师在恰如其分的给学生作出客观公允
4、的评价外,也要关注学生心灵的健康成长,只有真正关注学生心灵的课堂,才会充满灵动的生命的色彩。4、教师的评价要及时、准确,关注不同学生的个体学习差异。新课标强调语文课程评价要根据总目标和分类目标,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在保证基本达成目标的基础上,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不同兴趣、不同表现和不同学习需要。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区别对待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然后加以积极的引导。记得我在执教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时,有学生回答:这首诗体现了作者的爱国主义情怀这是一个明显错误的认知,但是更让我吃惊的是这是一个平时上课很少发言的孩子。因此,我抓住了这个契机,适时的给予了他中肯的表扬。同时指出他回答问题时的小小
5、偏差。接着镇静的问大家:谁能背出一两首强烈体现爱国主义情怀的诗歌?这个问题一出,大家纷纷举手回答。这样我和学生一起再一次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收效很大。5、教师的课堂评价要注意记录。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也是学生课堂学习的观察者。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评价要贯穿课堂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通过对学生的课堂观察来对学生做出评价。教师可以借助课堂记录表来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做出适当的评价并为课下对学生的状况分析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通过对学生课堂过程中的各项学习表现的详细记录,教师可以对学生课堂的学习过程做长期的跟踪了解,从而作出中肯的、科学的评价,这样不仅使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评价更有说服力,而且也使教师
6、在将来的教学中更加具有针对性,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效果 树立新理念 走进新课改金溪镇中心学校 田奕秋一、改观念是走进新课改的前提新的教育理念强调以人为中心,着眼于“人”的综合素质。过去,我们总习惯于以教材为中心,崇尚教材知识点的“拉网式”教学。现在,课程改革摒弃了以往的教学模式,重视文化熏陶、人文教育与综合实践。于是,很多教师就觉得心里不踏实、不放心,甚至忧心忡忡,就觉得我们按“课改”的要求来教学,课堂上热热闹闹,学生将来考试怎么办。其实教师的种种“忧心”是其思想陈旧所致。就拿考试来说吧,考试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一种评价,而学习效果决不能只停留在知识点的落实与掌握的
7、层面上,更多地则表现为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试想:如果所学习的知识不能内化为学生的能力,不能为学生将来步入社会的生存与发展提供帮助的话,学生学的知识再多又有何意义呢?另一方面,从考试本身发展来看,它也经历了由知识到能力的转变,教材知识只能为学生能力的形成提供支撑点,而决不是我们教学的终极目标。现在考试题型不断在变化,也越来越灵活,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按照传统应试教育的模式教学,学生也决不能适应当今考试的评价的需要,更不能适应学生本身发展的要求。二、改教法是走进新课改的条件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双方互动的过程,它决不是教师讲学生听,或者学生专注听教师讲的单项传输。课堂的互动性决定了
8、教师在课堂上角色地位的改变,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者、知识的垄断者、教材机械的传授者,而应该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平等的参与者,学生探究疑难的积极引导者与促进者。课堂的结构模式也将发生彻底的改变,不再是以教论学,而是以学论教。教师出色地教是为学生更好地学提供服务的,因此,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摆正自己的位置,给自己的课堂角色进行重新定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学与教的统一。变革教法还表现在对教材的解读与处理上,很多教师总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思维,因为过去对教材的处理有固定的模式,易操作、简单,不需动脑筋,如:语文的课堂教学重视课文的肢解、分析,总离不开“字、词、句、段,语、修、逻、文”,数学课堂
9、教学离不开从“概念定理公式例题浩如烟海的习题训练”的固定模式。而“课改”的课堂教学重视精神性的教育,让学生在生活中、实践中来感悟体验所学的知识,这种教学没有定式,非常灵活,不易把握,特别是备课要求高,难度大,尤其如“问题探究”,教师不能只凭自己过去的经验,更要深入为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置疑提问进行“估计”。过去备课有一本“教参”便可高枕无忧,现在备课要阅读大量的书籍,查阅大量资料,广泛搜集有关信息。此外,还要通过自己的真切感受,进行删选、加工、处理,在课堂上教师要随时给学生释疑、答疑。“课改”课堂教学的这一系列变化对教师来说将意味着不轻松、难度大,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地锻炼自己,加快自己对这种课堂
10、教学的“磨合”、适应,要潜心研究,不断探索。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自己的教学中真正为学生制作出丰盛、营养丰富的“课堂大餐”。三、改学法是走进新课改的根本课程标准有一个重要的理念就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但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也并非易事,如果我们在引导学生进行课堂教学时操作不当,即使我们在课堂上留给学生一定的学习时间,学生却感到无所事事,无所适从。这样,学生非但没有成为学习的主人,反而成为课堂学习的冷漠的旁观者,在课堂里肯定是收获甚微。那么,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堂学习呢?其一,体验学习:在课堂上要设法引导学生置身于教材学习的情境,让学生在这种特定的教材情境中来感悟
11、、体验,从而激发学生思考问题的欲望,不断地升华学生的思想情感,点然学生的智慧火花。其二,“对话”学习:就是让学生多与教材对话,多与作者对话,多与生活对话。在课堂上多创设特定的话题情境,让学生通过讨论,在群体交流中,各个学习个体思维不断碰撞,从而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如:在教散步一文时,首先把学生的思维引向家庭生活“散步”的话题,然后让学生与作者对话:走小路作者为什么要写小路沿途的景色;与生活对话:假如我是文中的老奶奶,或是文中的小孙子,我会怎么想,怎么做;与编者对话:散步为什么放在单元中作为略读课文,而不是作为精读课文有了这些对话对象,就自然有了问题点,有了问题点,就有了探究欲望,学生在课堂的自主
12、学习就能落到实处。其三,实践学习:课堂上多为学生创设“实践”情境,让学生在这些模拟实践的状态中进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语文教学中的口语交际,要多为学生创设口语交际“实践”情境,让学生敢说、会说,在“说”中不断提升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以及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方法很多,我们课改教师不能只在表面上做文章,要想点子,想心思,把学生的课堂“学习主人”的地位真正地落到实处。四、改评价是走进新课改的关键说到评价,我们要澄清认识上的几个误区。一是把考试和评价对等。新课程要求我们把握好三个维度,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价值观的有机融合。考试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
13、”比较容易考查,而“情感与态度”不容易关注。考试即使能考查“知识与能力”,但它所考查的对象也只是在学生的知识储备中、能力构成中占极其细小的比重,很难反映出学生综合素质的全貌。因此,考试只是对学生进行评价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绝不是对学生进行评价的全部。我们决不能以单纯的考试成绩来论学生的优劣,对学生的评价还是要从思想品质、学习情感、学习习惯、学习方法、自学能力、特长发展等方面全方位地评价学生,我们除了在微观上对学生进行量化评价以外,还要在宏观上对学生进行质的评价。二是把教学与考试错位。过去教学围绕考试转,考试指挥教学转,考试就是方向灯,考试就是指挥棒。其实,从本质上讲,考试只是教学检测的
14、一种手段,是教学的一种辅助形式,是教学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决不能把考试和教学本末倒置,使考试凌驾于教学之上;必须矫正自己的思维,让考试真正为教学服务,不能为考试而教学,而应该是为教学而考试。为了真正达到“考试为教学服务,教学为开掘学生智力,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服务”的良性运作,我们必须在考试方法上、题型的设计上、设疑的角度上认真地研究与思考,注重灵活运用知识,多学科的渗透整合,多项能力的组合链接。这样,我们的考试评价才能真正符合“课堂改革”的要求,才能真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总之,走进新课改是我们每一位实验教师肩上担负的沉甸甸的责任,我们只有通过“改观念清洗
15、大脑,改教法调整课堂,改学法激活心智,改评价服务导航”,我们的课堂改革才会呈现出勃勃生机,我们的课堂教学一定会演绎成学生人生旅程中最亮丽的风景。有效教学信息技术 促进学生信息素养金溪镇中心学校 田奕秋俗话说:信息是个宝,还要用得巧。在信息技术日益普及的今天,如何紧跟信息技术课程改革,合理应用、规范操作、推陈出新、技为己用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就显得极为重要,尤其是在学生吸纳知识阶段,它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信息社会适应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与其他学科相比,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寓教于乐的全新课程,能够紧跟时代的发展与节奏,以多媒体、网络化和智能化为特点吸引孩子们,使其爱上课,感兴趣。然而,不可否认的
16、是,现实中也存在这种现象:表面上学生爱上这门课,实际上仅仅是因为能够上网聊天、玩游戏、看动画、观视频,而对一些基本的理论知识、技能却应付了事,不愿认真学习。因此,面对新一轮课程改革,如何使信息技术课抓住学生们的兴趣点,找到教学的关键点,总结学科的知识点,掌握思维的突破点,培养创新的连接点,就值得我们每位在一线教学的信息技术的同仁去探索、去实践、去反思、去总结。经过几年信息技术新课程培训和教学实践,我深深体会到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教学对促进学生信息素养有重要意义。一、精心导入,把课堂建设成寓教于乐的兴趣场好奇、爱玩是学生们的天性,因此,不管哪一种教学都要按照其心理特点及发展规律循序渐进,这是首要的。
17、因此,教师可以精心设计教学主题和课程内容,通过游戏的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愿望,让学生们在玩中成长进步,在玩中掌握知识,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当然,这里面就有一个“度”和“鲜”的问题。比如,我在讲选修课Flash动画软件时,学生起初感觉很有意思,也很容易上手,上课就比较认真和积极,可几节课下来,新鲜劲过去了,就觉得基本技能都掌握了,动画制作不过如此,也就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听课的效果也不会很好,这时,就要有一个“鲜”的要求,通过教师巧妙地推新,使学生了解如何认真研究Flash。我是这样设计的:利用Flash制作拼图游戏,要求学生们既要实际操作,又要进行比赛,看谁制的拼图游戏构思巧妙、方
18、法独到。于是,兴趣来了,竞争意识也来了,学生们看到Flash不但可以做动画还可以做小游戏,这样激发了他们进一步学习的主动性。另外,要有一个“度”的掌握。如程序设计内容较枯燥,教师可以通过恰当的例子的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例如,讲条件语句时可利用学生爱看的“购物街”节目,自己编一个猜商品价格的程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这些方式使本来枯燥、难懂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有趣,使之更贴近学生兴趣爱好,把课堂建设成寓教于乐的兴趣场,所达到的教学效果一定会事半功倍、一举多得。二、大胆放手,把课堂建设成师生互动的合作场在信息社会中,学习的资源无限扩大、异常丰富,如何使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解决实际问题,就
19、对我们的信息技术教育提出一个全新的挑战。“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传授给学生知识,并不是一味“填鸭”,而是希望孩子们能“举一反三”、教学相长。教育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学习方法,从被动的接受知识转向自主的学习知识,是应对这一问题的重要手段。因此,在教学中应该适当“留白”,给学生们想象和发展的空间,老师们更应大胆放手,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解决实际中遇到的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自主获得知识技能。如在布置任务时,让学生有选择地完成任务,更好地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通过教师巧妙地设计安排和教师的大胆放手,进一步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在这样的师生互动的合作场中,教学效率大幅度
20、地提高。三、鼓励创新,把课堂建设成张扬个性的创意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信息技术课就要发展学生的爱好和兴趣,培养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创新,做到与众不同。而这方面,留给学生创造和发挥的空间有很多,如讲校本课程“Flash动画”制作时,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情况下就可以制作自己的动漫作品,对他们来说这是有趣并有挑战的事情,因此,在教学中要适度引导、鼓励发挥、鼓励创造,要不拘一格选作品;在讲评时也要注重灵活多样,注重能力方面的评价,切忌千篇一律,没有作品自己的风格和特点。因此,在经过教师耐心教导,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后,我所教的学生大胆创新,推陈出新,在信息技术学
21、科的各项比赛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我为他们的进步感到由衷的高兴。所以说,教师要注重学生完成作品的过程和方法,从多方面入手,不断提升创新意识,把我们的课堂建设成张杨个性的创意场,使学生在研究、学习、摸索、操作的过程中,自主发展、增长才智。四、提升素养,把课堂建设成塑造人格的体验场欲做事,先做人。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除了进行知识技能方面的教育外,一定还要加强思想方面的教育。在这方面,我校一些学生通过作品体现其对学习、生活、社会存在的一些问题的感悟、理解。通过我校学生的作品,我们感到他们不但具备了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也具备了对社会、对生活的反思能力,在学习中逐渐地成熟起来,这是值得我们每个教育者欣慰的
22、。例如,我校高飞宇同学用Flash创作的作品散步,他将我们生活中的一件小事浓缩到作品中来,熟练运用其所学所悟反映社会热点问题、主动思考社会的良好现象。当然,物有两面,在因特网发展迅速的今天,还要注意进行计算机使用的道德规范教育。教育学生养成使用计算机的良好习惯,负责任地规范地使用计算机;还要教育学生自觉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不浏览不良信息,不沉溺于虚拟空间。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不断激发学生自尊自强,从而形成健全的人格素养,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升了素养,把人文素养内化为自己的意识,形成习惯,实现把课堂建设成塑造人格的体验场。新课改对于每一位教师都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
23、教师必须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把课堂建设成寓教于乐的兴趣场、建设成师生互动的合作场、建设成张扬个性的创意场、建设成塑造人格的体验场,在这样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使学生从学会、会学到乐学,使课堂变为师生共同进步的成长乐园,这样才是我们进行教学活动的终极目标。优化组合教学资源 发挥整体教学效率金溪镇中心学校 黄勇在新课标理念下,语文课程资源理论得以进一步廓清。语文读本作为苏教版语文教材的配套教材,也是语文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读本的实际使用情况又如何呢?笔者粗略调查了一下,结果很让人痛心。学生几乎不约而同地把语文读本带回家里,有5的学生随
24、便翻阅了一下,挑感兴趣的几篇读了读,其余的学生则没有打开过,更有甚者,有些学生根本不知道有这本书。学生为什么不爱看语文读本呢?对此,笔者作了一些思考,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课业负担沉重,使学生无暇自读。2.重理轻文,使学生对读本不屑一读。3.考试指挥棒的驱使,使学生的心态变得浮躁,读本大多被“束之高阁”。4.流行文化、快餐文化的冲击,使学生的阅读空间变小,阅读品位变低,学生没有兴趣去读。5.教师指导不力,使学生的阅读处于自发状态,多数学生不知如何去读。综上,语文读本被不同程度地忽视了,那么教师怎样把那么多丰富的内容教给学生,学生如何在更短的时间内有效地阅读,无疑对我们高中语文教师来说是一个巨
25、大的挑战。在此,我们要大胆灵活地使用读本,善于将读本与课本有机整合起来,做到“整”之有法,“用”之有效。对此,我有几点浅见:一、移入课堂,精读精讲教师是教材执行者,更是课程开发者;要克服对教材的盲目崇拜态度,不贪多,不求全,大胆取舍;该详则详,该略则略;勇于跟读本打通,可以补充和调换篇目。在不违背教学大纲和影响教学进度的前提下,对于教科书中明确“标有*的是选教或自读内容”的课文尽量少占用课堂时间,对于读本中教师认为更经典更具文学性,且学生易于接受的一些文章,应当作课文精讲。对于读本中学生十分感兴趣且艺术价值高的一些篇目,应当作课文精讲。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既可以引入晚游六桥待月记、湖心亭看雪、田
26、单列传、淝水之战、过秦论、群英会蒋干中记、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石钟山记、伶官传序、左忠毅公逸事、梅花岭记、与妻书等诸多传统经典,又可以引入雨巷、再别康桥、就是那一只蟋蟀、雅舍、药、荷花淀、胡同文化、受戒、墙上的斑点、阿Q正传等现代经典。这些文章具有很强的典范性,可以将其补充为精读课文。二、补充阅读,整体把握语文读本中的文章主要包括延伸性、鉴赏性、知识性三类,其中“延伸性”一类的文章就是语文教科书的补充和拓展,目的正是帮助学生更为正确、更为全面、更为深刻地理解课文。如庄子一书,课本选秋水,读本选庖丁解牛,秋水的主旨在宣扬事物的相对性,却让我们看到了视野的局限和谦虚的必要,这种作者主观立意和作品客观
27、意义相分离的主旨“分裂”现象,还在庖丁解牛中表现出来:庖丁解牛用故事演绎保身、全身、养亲、尽年的人生旨趣,主旨在消极出世,却让我们看到了敬业求精、注重实践、把握规律的“言外”之意。三、迁移阅读,拓展延伸本着“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教学的继续和补充”,“课内学得少一点,精一点,课外则多一点,广一点,深一点”的教学理念,即以课本内容为核心向读本延伸,具体是指用“课内学一篇,课外带几篇”的诱导法,学习一篇课文来带动阅读一个专题的作品,譬如学完金岳霖先生,我们感受到了他“有趣”、“重情”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读本“半瓣花上说人情”专题中的三篇文章记辜鸿铭、怀李叔同先生、怀念萧珊,从中了解辜鸿铭特立独行
28、的性格,感受李叔同的独特精神境界,触摸到萧珊伟大美丽的灵魂。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历史人物和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同样,学习一个题材来带动阅读同一题材的其他作品,如必修二“和平的祈祷”这一专题,表现了世界大战时期战争的残酷,战争对人民身心的摧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读本中“战争风云”专题和“和平,人们在期待”专题,了解中国古代的战争风貌,纵观现代战争的风云。通过这种方法,对文本作全方位的延伸,学生可以拓展视野,增加知识,徜徉于文学艺术的殿堂中。四、比较阅读,求同存异所谓比较阅读,是指把内容或形式相近的两篇或两组文章放在一起,对比着进行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对其有关的内容不断进行比较、对照和鉴别,从而发现
29、矛盾、把握特点,使认识更加充分、深刻。教师可指导学生将必修教材的篇目与读本的有关篇目进行比较阅读,就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构思立意、选题选材、布局谋篇、人物塑造、环境描写、情节安排等方面分条列表,进行比较,归纳出异同,总结出方法。如必修二中有一篇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读本中收录了季羡林的荷塘清韵,教师可以将这两篇文章进行比较阅读。荷塘月色主要是通过描绘“荷塘上的月色”、“月色下的荷塘”来表现作者内心的情绪的幽微变化,荷塘清韵则是通过对“季荷”的刻画来托物言志,表现作者高尚的人格追求和对人生的豁达与乐观。五、自主阅读,深化理解叶圣陶老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些例子”。对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学生搞懂了,
30、正像学数理化一样,“例题”搞懂了,需要找“习题”来巩固知识,形成能力,学语文也要有“习题”。那么,语文科我们到哪里去找“习题”最方便呢?语文读本上的很多文章就可以作为“习题”,我们可以根据老师在分析“例题”时用的方法,自己去独立阅读与“例题”类似的文章。这种阅读方法至少有两大好处:第一、省去了另外找资料来进行训练的麻烦,就近取材、信手拈来,既完成了语文读本的学习,又方便及时地训练了教材要求的能力;第二、“例题”与“练习”的近距离结合,“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以课文为例子和依凭,以语文读本为训练材料,巩固知识,形成能力,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相信你很快会发现,语文学科的学习,也会有“吹糠见米”
31、之效果。总之,读本是教本的拓展与延伸,是丰富学生语文知识不可缺少的重要载体。教学中可将教本与读本进行“联姻”,优化组合教学资源,真正发挥整体教学效率的功能,有利于学生学习思维和学科素养的提高。学会放手,试着换位金溪镇中心学校 刘开封1教方法,让学生自查自批学生在完成自己的习作后,利用课余时间对自己的作文进行评改。习作者主要完成以下几项工作:(1)文体是否符合要求。(2)错别字几个。将错字在原文处作出标记,并改正。(3)有几处病句,凡病句都要在原处划横线,再旁批,分析造成病句的病因。(4)标点符号是否齐全。(5)卷面是否整洁干净。2分小组,让学生互批互改(1)分组,把一个班的同学分成若干个小组,
32、人数以6至8人为宜,分组应依据自愿原则和互补原则。教师将学生自己批改过的作文分发给各小组,小组成员阅览完后在草纸上写好批语和分数,再与本组同学交换,看本组其他同学改过的,发现错批、漏批或批语不当的及时转告主批人,且写出分数。之后主批人再将改好的批语写在本子上,取几位阅览者给出分数的平均分,并分别签名。时间为二节课。(2)同学们互相批改,要求让学生掌握点评技巧,作出恰当的点评,教师指导学生完成这样几个任务:1)关注文章标题是否形象、新颖而又易懂。2)关注文章审题,点题是否到位、文章是否切题、立意是否深刻。3)关注结构布局,过渡是否自然、层次是否明了。4)关注表达方式是否切合文体、运用是否恰当。5
33、)关注文章文采,语言是否生动、说理是否深刻、句式是否灵活、修辞是否恰当。3教师再查阅,使心中有数教师再审阅,这是习作批改的中心环节,也是对学生进行指导的重要环节。学生自批互批往往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有的不认真,有的不会改,有的甚至把文章改坏,如果教师不及时做出再次评价,很可能有些误评会把学生引向歧路,因此教师的检查很关键。教师再审阅时应注意两点:既看原文,又看批语。看原文以了解学生写作;看批语,以掌握互评情况。教师边批改边做批改记录,并将记录内容和互评情况综合分析整理,再进行集中讲评。4教师讲评,使学生知道优点和缺点教师经过浏览审阅,对全班学生作文已经有比较全面的了解,教师应该做好以下工作:
34、(1)先总结本次作文自批和互批的情况,批改优秀的给予表扬,不认真的给予指正。(2)教师对学生自批自改、互批互改中涌现的优秀范文,当堂让作者亲自朗读修改前和修改后的作品。读完后要求大家对文章发表意见,习作者也可以谈自己的写作动机和对自己作文的看法,再由教师进行总结。因此通过对一篇或几篇作文的细致评价,可以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学生对自己作文的审题、立意、布局谋篇和运用语言方面,具有启发作用。5写总结,让学生谈感受善结者常进,总结出效益。这一点对作文训练来说尤其这样。学生可以对自己或他人作文得失的总结、评判,也可针对批语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见,与批改者进行讨论。并且归纳出一些写作的方法、技巧。
35、每次作文之后,要完成不少于100字的书面总结。教师阅览完后再与总结者交流感受。学生的收获很大,如:一个学生给作文有一种爱叫做放手的总结:“在自批时发现太粗心,在互批时懂得什么是细心,什么是责任。从同学的旁批中可以看出她对这篇文章的喜爱之情,分析得非常具体,指出了优点与缺点,让我对这篇文章有了全新的认识,在下次的写作中会更加注意”6学生自批互批的效果(1)缩短了教师批改作文的时间,增加了作文的量。(2)互批增加了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调动了写作的积极性,激发了作文的兴趣。(3)互批培养了批改者的阅读理解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和表达能力。我们老师平常对学生的赏析水平往往估计不足,认为学生写不出什么赏析评
36、论类的文字来。其实不然。可以举两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一个学生给作文读于易水送人下评语时写道:“全文非常有感情,一直处在高昂的情绪中,高调开篇也高调结尾,展示出了你很好的文笔,思维的敏捷、感情的细腻,这是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忠与义贯穿全文,且文章所引用的诗句都让人热血沸腾,读后已融入那悲壮、豪迈和苍凉意境之中。希望他的这种品质能永远传承”再看一篇给有一种力量,让我感动的作文的评语:“开篇点明主题,清晰明了;中间用小标题形式分段叙述,使文章的整体结构也突显出来;结尾虽短,但也呼应了开头。文章所列举的例子非常感人,能让人产生共鸣。有一种力量让我感动,这种力量是梦想、坚持、柔情,希望每个人都能拥有这种
37、力量”由以上两则评语来看,我们高中学生的欣赏评价水准并不低。新教程的实践与探索才刚刚开始,我们只有多走进去,才能感受更多,领会更深,希望我们的老师学会放手,试着换换位。我相信作文自批互批一定能在高中阶段取得辉煌成果。信息技术课改特征探究金溪镇中心学校 曾庆书课程整合是指把信息技术作为工具与课程融合,以增强对某一学习内容或多学科领域的学习。信息技术使得学生能够以过去无法实现的方式进行学习。当学生能够选择信息技术工具来帮助他们及时地获取信息,分析、综合、并熟练地表达信息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才是有效的。信息技术应该成为课堂活动的整体组成部分,就像教室里的其他所有可能获得的工具一样。一、信息技术带来
38、教学媒体的转换这也是最显著、最直观的改变,传统的教学媒体多以教科书、黑板为主,后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又引入了一些视听多媒体手段来辅助教学,但以“教科书黑板”为主(即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对学生的教育也仍是单向传输为主,媒体手段多是辅助老师向学生灌输知识的工具,交流只是辅助手段。而现代信息技术的引入几乎可以从根本上改变这种教学方式从教学媒体来看,教科书、多媒体、网络成为传递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黑板退居其后,而从教学方式来看,交互式教学代替多年的单向传输教学成为可能,这种技术手段的变革会对教学改革带来极大的促进作用。学生学习的过程,不仅要看作是一个知识的累积过程,更需要看
39、作是一个思维探究的过程。虽然我们强调对信息的加工、处理以及协作能力的培养,但最重要还是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我们把这些能力也看作是一种课程资源,因为“思维”不仅是数学学习的内容,也是数学学习必不可少的过程。民间有句俗语“知人知面,不知心”其实就是指一个人的思维具有极其的隐秘性,数学学习中的思维也具有这样的特性,如何才能将这种思维简洁而又准确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教会学生思维呢?目前恐怕也只有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多媒体最能胜任这个角色了。因此,我们在遇到抽象的数学思维而无法很好表达时,往往就运用这一法宝。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
40、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事实证明,借助多媒体不但能让学生知道老师的“人”、老师的“面”,还能知道老师的“心”;数学课程资源中的抽象性、逻辑性思维也就被简洁而又准确展现出来了,在数学思维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二、信息技术会促进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师生关系的转变信息技术引发了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师生关系的一系列变化,下面我们分别作一下介绍,以便我们可以更好的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信息技术会促使教学观念的变化金溪
41、镇中心学校 曾庆书我国传统的教学大多采用班级授课制模式,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事实上多数还是以“教”为中心,很容易形成对学生的“填鸭式”的知识灌输。其弊端已引起越来越多人的注意。而信息技术的充分利用,有可能从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上带给我们重要的转变,网络技术的使用很容易扭转以“教”为主的教学方式,形成以学生“学”为中心的交互式教学方式,而教师的教学观念必须进行转变,以适应新形势下变化的师生关系。从教学方法来看,我们当前所提倡的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自主性学习等都容易借助信息技术得到实现,从而有可能解决长期以来存在的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的转化问题。开始的教学方法是:老师讲授课学生被动听课
42、学生练习,到后来我们稍微改进了一下:老师动态讲解课程学生有趣的听课(被动)学生根据老师演示进行练习。我们发现,尽管老师是在想方设法的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学生在被动的听课,听完之后仍然有一部分学生是在毫无目的的操作;虽然以后我们有所改动,但是还是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此我们想对信息技术课大胆的进行教学改变。具体改变如下:一、改变课堂教学进度比例。二、改变教学方法。三、提高学生上课兴趣。四、加大学生自学能力。五、调动学生课下学习兴趣。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中的多媒体具有视听合一与计算机交互功能,产生一种新的图文并茂的人机交互方式,而且可以立即反馈。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的学习
43、活动很大程度上依靠检测、考试、教师训导的外力,需要依靠教师对教材重要性、必要性的反复强调来推动。而在信息技术指导下,学生面对的是计算机友好的交互界面,生动逼真的实验模拟,饶有兴趣的游戏探索,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这有助于激发他们的创造灵感,有利于他们迸发出奇特的思维火花。如我们在设计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一课时,将长方体、正方体制作成可以在电脑上进行拼凑、拆解的动手游戏活动,游戏活动分为“棱长”、“顶点”和“面”的认识三道关,每道关包含了相应的认知操作过程,计算机会根据操作完成情况判断是否过关。在课堂上,我们设定了小组竞赛的学习情境,以小组成员全体过关为获胜标准。这样一来,不但解决了
44、学生的学具问题,而且让学生亲历了动手操作的实践过程,加深了学生对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最重要的是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也得到了升华。可见,这种教学软件既能为学生提供生动活泼的多媒体反馈信息,又能不断刺激学生对新信息的探究与提取,使学生始终处于兴致勃勃的创造活动中。因此,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编写”交互性资源,不仅帮助我们整合数学课程资源,还可以构筑探究型的学习平台。信息技术会促进教学中师生角色的转化金溪镇中心学校 曾庆书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常具有无人替代的权威性,而学生经常被动的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师生关系一般为施教与受教的关系。而在网上教学中,教师更多成了学
45、生学习组织者、协调者、引导者,甚至经常扮演合作者。教师的主要任务不再充当讲授知识、传递信息的工具,而是帮助学生培养和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的角色也对应着有了转变,有被动受教育者成为主动获取知识。参与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获得信息的主要工具转变为网络,学生将会以更加平等、开放的心态参与教学活动,师生关系将会建立在和谐、民主、平等的基础上,更有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新的教学理念拒绝“圣经式”的教材观,它要求教师确立课程资源的意识,认识到教材实质是一种文本性资源,是师生对话的话题或范例,是可以选择、拓展、补充和增删的。毋宁说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以学生经验和社会实际条件为基础的,是以更好的体现新课程标
46、精神,促进学生持续发展为终极目标的。因此,教师在课程实施中完全有空间和可能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即“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但是,教材作为学生学习内容的一种重要载体,是由教育管理部门、学科专家、教材审议专家等人员通过对学生和社会的研究,立足学生实践,根据学科的科学体系而编著的。它体现了课程标准的精神和理念,对教学提供了基本的教学内容、方法、规范和要求,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平台。但是我们是不是就能够随心所欲地重组教材,抛弃教材,另起炉灶,另搞一套,靠自己的经验来教学,凌驾于教材之上呢?!,答案肯定是不能的。因此,我们认为信息技术要整合数学课程资源,首先就要尊重教材,深层次地钻研教材。尤其是重
47、点、难点、关键处,要钻深、钻透。要能立足于原教材的“精神”上来突出教材的趣味性与可用性,燃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利用教学内容的生活性,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紧扣教材呈现方式的多样性,构筑学习数学的广阔空间;把握教材使用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渗透教材编写意图的多元性,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由于数学课程资源单一,教师不但成为课堂与教学资源的“统治者”,还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统治者,教师和学生之间是传递知识与接受知识的关系。而在信息时代,特别是在远程教育技术的学习网络里,有人这样形容,每个学习者既可以是学生,也可以同时是其他学习者的老师,或者说,在信息网络世界里
48、,已经没有了学生和老师的区分,每个学习者都具有多重的身份。他既是知识和信息的求学者,又可以是知识和信息的提供者和分享者。在这样的学习活动中,教师的角色将转变为学生的学习组织者和管理者。作为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应当积极开发利用远程教育课程资源,引导学生走进丰富多彩的知识世界,让他们到网上去学习,在那里提取信息、搜集资料,开阔视野,促进发展是不可不做的尝试。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时,我们就进行了一次大胆的尝试,将学生分为“百分数的产生”、“百分数的读写”、“百分数在生活中的运用”、“百分数与分数、比的区别”4个学习小组,并向4个小组提供了北京景山学校、华博士数学网、中小学基础教育网、等多个网站及百度搜索
49、引擎的搜索方法。要求学生提前在家里先完成初步的相关信息搜索,作好信息资源的出处和相关知识的记录;在上课时,小组成员共同对每位同学的搜寻的资源进行整理、分析、筛选,确定向全班同学合作交流的最有效信息,再通过网络向全体同学交流广播。原本预计要延时的教学任务竟然提前完成了,特别是课堂小结时,同学们谈收获、谈感受各抒己见,充满成功喜悦的感觉真是难以言表。自此以后,我们坚持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这样的合作学习活动。多次的尝试,师生们都感到利用远程教育网络“补充”扩展性资源的整合方式,可以很好地构筑合作型学习平台。信息技术促进教师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金溪镇中心学校 曾庆书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主要职能是“教”即传
50、道,授业,解惑。教育技术的现代化使教师的角色发生转变,主要职能由“教”变成“导”,由传统教育教学中教师为中心的主体者转变到今日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导者、启发者、帮助者和促进者。教师的大量工作也由课堂上的讲授知识变成了课前的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软件制作,选择教学活动策略;变成了课中的演示导学;变成了课后教学信息反馈和教学策略调整,进一步优化教学效果。而且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量的增加,必将更加注重教师“导”的作用。信息技术的应用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熟练掌握这门技术已是现代教育的必备之技,广大教师要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转变教育观念,积极进行角色转化,改变不适宜的教育思想模式,自觉的学习现代教育
51、技术,不断提高业务水平,掌握获取、应用、处理信息的方法,提高自己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广大教师们只有树立起超前的科学意识,“活到老,学到老。”永不满足,才能适应当前教学改革的发展,成为时代发展的弄潮儿,信息技术的运用不仅能把知识更多更快地传授给学生,简化教学程度,加快教学节奏,加大课堂教学密度,增加了容量,而且课堂上反馈信息技术的应用,为教师及时、有效的组织课堂活动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它使教师在最短时间内获取了学生学习的第一手信息资料,有助于教师关注学生的差异并及时进行控制,极大的促进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如在数学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在计算机上进行在线答题,大屏幕上显示出同学们做题的情况,教师对学生
52、的做题的结果作出分析。在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一直在不断地摸索如何快速有效的收集反馈信息。信息技术的介入,从客观上,保证了学生全员参与活动,教师可以大量、迅速的捕捉反馈信息,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对于调控课堂、关注个性、实现分层教学、组织有效的教学活动,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引发学生探究的需求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整合于学科教学中,解决了传统教学不能解决的“多边互动,因材施教”问题。即优秀生可以快一点,差生可以慢一点。利用计算机的分组辅导、个别辅导、交互辅导功能,教师可以将整体教学和个别辅导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因材施教,比较自由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个性。例如在四年级长方形、正
53、方形的面积计算教学中,我们将长方形面积计算推导过程制作成可以在计算机上操作使用的“学具”,为学生准备了用小方格一个一个地量,用小方格一行一行地量等多种测量方法,由学生自主选择符合自己个性的推导过程。又如,在三年级找规律的教学中,我们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提供了普通、强化、拓展等四个不同等级的练习题,不同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智力、能力的状况,根据自己对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适当地选择不同层次的题目和不同的速度来进行解答。对于解答的结果,计算机可以及时进行评判,并进行鼓励和赞扬。如果学生遇到了一些疑难问题,还可以点按帮助按扭来答疑解惑。学习中,学生始终保持着一种平和的心态,没有思想压力和心理负担
54、,自身的潜能得到了应有的发挥,甚至会有超水平的表现。这种张扬学生个性,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保障不同的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倡导的大众数学思想。这样一来数学教学课堂呈现多边互动、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场面,每个学生都在自觉地寻找知识中发展自己。于是主动性、积极性、趣味性,由于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介入融为了一体,学习效率和教学技能相应得到提高。可见这种“提供”选择性资源的整合方式,非常有利于构筑学生个性型的学习平台。人类最常用的信息交流手段是通过视觉和听觉进行的,科学家在研究感官与学习、感官与记忆之间的关系时发现:在学习过程中同时使用听觉和视觉学习效果最佳,对记忆率的研究结
55、果也表明了相同的结论。在教师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把教学内容通过信息技术,将文字、声音、动画、图像集于一体,直观形象,新颖生动的呈现给学生,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求,丰富了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让学生从中获得良好的心理体验,以饱满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学习,自主获取知识,为学生发现和探索创设了条件,彻底改变了“教师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四、结束语信息技术课程的改革和发展将会涉及到现行的课程、教材和教学资源建设、教学模式、教学评价以及师资培训等改革。我们需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按教育的客观规律办事,做好学校信息技术教育各方面
56、的基础建设工作,让所有学生成为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公民。中学生物新教材的亮点金溪镇中心学校 黄勇人教版的初中生物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不但形式上加以改进,内容上也更加贴进时代,不失知识的系统性,又能反映生物科学的新成果;既能密切联系生活,又能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教材结构上还增添了两处小栏目“小资料”和“小问题”,它们与相关的教材内容紧密联系,成为师生共同喜欢的新亮点。特别是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已颁布的背景下,在倡导“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大胆质疑、主动探索、创新实践”的教育新理念下,研究使用好教材中的这两处亮点,可以为教学带来极大的便利。一、“小资料”的统计分析可将初中新教材
57、第一、二册(试验修订版)的所有“小资料”归纳分为四类,统计分析如下:1.知识延展类,共计21则,这类“小资料”紧紧围绕教材内容,从多角度对教材进行延伸、扩展、深化,有助于学生挖掘更多的知识,与新教材“培育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功能是相统一的,并使学生成为主动学习的探求者。例如,教材中描述细胞核形状时只有一句话“最常见的是球型、卵型”,而通过第32页小资料的补充,使学生对细胞核的形状有了更多的认识,从而对细胞及其结构也有了更立体化的认识。2.数据补充类,共计18则,这类“小资料”为教材补充了大量的数据,最具说服力。如“各类细胞直径的比较”、“细胞膜主要化学成分的含量”等。第二册第61页的“小资料”通过“耍儿死亡率”的数据说明了近亲结婚的危害,令学生印象深刻。这类“小资料”的设置,使学生学会对各种信息的处理、使用和筛选,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为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打下了基础。3.激发兴趣类,共计7则,这类“小资料”有的介绍了国内外生物学的发展史,有的介绍了生物科学发现的背景,还有的涉及了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例如,第二册第101页的“小资料”对加拉帕戈斯群岛“热泉”生物现象的介绍,使学生对丰富奇妙的生态系统发生了极大的兴趣,自发引出了对其他生态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展会宣传推广合同(2篇)
- 小卖铺租赁合同(2篇)
- 2025年度建筑密封硅酮胶招标采购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智慧城市物联网设备采购合同2篇
- 二零二五版果园果树种植技术指导与承包合同3篇
- 2024版短期贷款合同范例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消防工程监理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建筑工程项目招投标与合同履约担保服务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股权代持纠纷调解与风险防范合同5篇
- 二零二五年度不动产权属转移担保合同3篇
- 薪酬与福利管理实务-习题答案 第五版
- 废旧物资处置申请表
- GB/T 37234-2018文件鉴定通用规范
- GB/T 31888-2015中小学生校服
- 质量检查考核办法
- 云南省普通初中学生成长记录-基本素质发展初一-初三
- 2023年系统性硬化病诊断及诊疗指南
- 外科医师手术技能评分标准
- 《英语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简明教程》全册配套优质教学课件
- 采购控制程序
- 六年级上册数学简便计算题200题专项练习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