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6心愿 凡卡教学设计 青岛新世纪学校 蒋文教材分析:这篇课文是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写的短篇小说,采用了“写信”这一表达形式。9岁的凡卡给自己的爷爷写信,诉说了自己在莫斯科学徒生活的悲惨遭遇,表达了想回到乡下爷爷身边的急切心情。课文是由作者的叙述、信的内容和凡卡的回忆三部分穿插起来的。揭露了旧俄时代穷苦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即使是儿童也逃脱不了悲惨的命运。学情分析:学生已初步具有读懂比较长的文章的能力,能抓住课文的主要脉络和重点语句理解课文。他们与课文中的凡卡年纪相仿,在情感上容易产生共鸣。但课文由作者的叙述、信的内容和凡卡的回忆三部分组成的,内容较复杂,需引导学生动笔读书、集体交流等方法疏通课文。
2、文中凡卡的称呼不一,可以在初读课文时解决。而“凡卡为什么会回忆起快乐的往事”“爷爷能不能收到信”“凡卡能实现梦中的愿望吗”等问题,都应在引导学生细细品读课文的基础上逐步解决。教学目标:1 正确规范地读写本课的生字新词。2 通过学习凡卡写信的内容以及他的神态、动作、联想,来了解他的内心。 3 通过理解课文,了解旧俄沙皇统治下穷苦孩子的悲惨生活,激发学生痛恨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4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1理解凡卡写的信的内容,了解凡卡遭受的苦难。2理解写信过程中凡卡的联想和文章结尾的含义。教学难点:理解写信过程中凡卡的联想和文章结尾的含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作
3、者的简要资料、生字新词、课文的重点语段),搜集到有关作者的资料。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查阅有关作者的生平资料。教学过程:一、 板书课题并解题。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凡卡”是故事中的人物。本文是以故事中人物名字来命题的。2交流本文作家契诃夫的有关资料。学生交流:本文的作者是契诃夫。他是俄国著名的作家。生于1860年,逝世于1904年。他出身于小商人家庭,1879年进莫斯科大学医学科求学。做过店员也当过医生。他生活在19世纪末期,正是沙皇统治俄国最黑暗的年代。社会动荡不安。他的作品无情地揭露了沙皇统治下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3教师简要介绍凡卡的写作背景。凡卡写于1886年,它反映了
4、沙皇尼古拉三世时,无数破产了的农民被迫流入城市谋生,他们深受剥削之苦,连儿童也不能幸免。契诃夫家的小杂货店里有两个小学徒,就常受他父亲的虐待。他自小了解学徒生活,也同情小学徒的不幸命运,所以凡卡这篇小说写得真实感人,也使我们从中看到旧俄时代穷苦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点评:开课时,通过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关于作者和写作背景的交流,奠定了学习课文的基础。因为作者所写的时代和学生有一定的距离,在理解上有难度。进行交流之后,就拉近了读者与作者、作品之间的距离,降低了学习的难度。)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并回答:你读懂了什么?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2
5、检查学生预习的情况。(课件出示)(1)读准字音,认准字形。 (2)在正确的读音后面画“”。 3指名回答课文写了凡卡什么事?按怎样的顺序写的?(课文主要写凡卡给乡下爷爷写信,诉说自己莫斯科学徒生活的悲惨遭遇。是按准备写信写信写信后的顺序写的。)4引导学生质疑,教师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输理总结。凡卡写信的内容是什么?凡卡怎么给爷爷写信的?凡卡为什么给爷爷写信?为什么希望爷爷带他回村子?凡卡写的这封信,爷爷能收得到吗?他梦中的愿望能实现吗?为什么?等5默读课文,找找哪儿是作者的叙述?哪儿是凡卡写信的内容?哪儿是写凡卡在写信中所想到的?(点评:课文中出现了很多生字新词,有的读音容易出现问题,采用课件
6、巩固的方法,效果明显。课文由作者的叙述、信的内容和凡卡的回忆三部分组成的,内容较复杂,引导学生在理清课文大致思路的基础上,鼓励大胆质疑,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 细读课文,深入感悟,解决疑问。(一) 信中了解凡卡的生活,体会情感,解决疑问。1默读凡卡写信的内容,想想凡卡在信中写了什么?提示:可根据“他写道”、“接着写下去”、“他继续写道”、“凡卡接着写道”把信的内容分层来理解。2学生交流,教师点拨。(第一层:凡卡思念爷爷;第二层:凡卡在鞋铺受尽折磨;第三层:凡卡受不住了;第四层:凡卡再次哀求爷爷带他回乡下及他对村里人的问候。3了解凡卡的悲惨生活。(1) 默读“凡卡在鞋铺受尽折磨
7、”一层,你有怎样的感受?(2) 学生交流,教师点拨。作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写凡卡学徒生活的艰辛和悲惨。挨打:被老板揪着头发,拖到院子里,拿皮带打;老板娘用鱼嘴戳他的脸,就因为凡卡收拾鱼“从尾巴上弄起”;挨饿:吃的“简直没有”,挨冻,而且睡不好。睡不好觉等。从这些地方可以体会到凡卡学徒生活的艰辛,命运的悲惨,当时社会的黑暗。(3)凡卡还受了哪些折磨?为什么?请同学们展开想象,替凡卡说下去。(4)朗读指导。一个九岁的孩子担负这么重的劳动,遭受这么多的折磨,怎么忍受得了呢?该怎么读呢?(二)从凡卡的心情中了解凡卡的生活,体会感情,解决疑问。1读作者的叙述部分,想想凡卡在写信时,心情是怎样的?有什么变化吗
8、?2出示投影:理解重点句子。从重点词中体会凡卡的内心活动。凡卡撇撇嘴,拿脏手背揉揉眼睛,抽噎了一下。他很满意没人打搅他写信,就戴上帽子,连破皮袄都没披,只穿着衬衫,跑到街上去了。过了一个钟头,他怀着甜蜜的希望睡熟了。交流:第1句对凡卡诉说自己受折磨情况后的动作描写,突出表现凡卡极度痛苦的心情。第句说明凡卡急于要把信寄出去,好让爷爷快点来接他,快点脱离苦海的内心活动。第句由于写信没有被打搅而满意,寄信也很顺利,心情肯定轻松了许多。所以怀着甜蜜的希望睡熟了。3再读读这三个句子,把你的体会读出来。4、感情朗读,深化理解。老师引读,凡卡向爷爷诉苦,请求爷爷带他回村请一位同学读,从他的读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9、?(凡卡孤苦无依,受尽折磨,凡卡迫切希望离开这里。)(三)从回忆中了解凡卡的生活,体会情感,解决疑问。1指名读凡卡的联想,思考:凡卡联想起什么事?为什么会想起这些?2在书中寻找答案,边读边划出,进行交流。(第一次联想到了爷爷守夜的情形和乡村冬夜的景色。第二次联想到与爷爷砍圣诞树的情景。联想到爷爷,突出了凡卡对爷爷的思念;联想冬夜的景色,说明冬夜充满了快活、欢乐的气氛,这与凡卡的学徒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说明凡卡思念爷爷,思念家乡的一切;联想到爷爷砍圣诞树可以看出爷爷在农村的生活很贫苦,但在凡卡的回忆里是那样的美好、快乐、有趣,说明凡卡在莫斯科生活的孤单与凄凉。)(四)细读课文,从梦中体会凡卡的
10、命运,解决疑问。1 默读凡卡的甜蜜的梦这段内容,思考:凡卡的梦能实现吗?为什么?凡卡睡醒后会发生什么事?2 进行交流。(点评:课文结构复杂,教学中采用扣主线、弃枝叶,确定教学的重点。抓住信的内容、凡卡的回忆和梦等重点内容体会凡卡学徒生活的悲惨。抓住文中的重点句让学生体会。让学生讨论凡卡受尽哪些折磨?进而体会凡卡的非人生活。借助反复的朗读,多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进入语言描绘的感情氛围,体验作者的内心世界,达到情感的贯通,把教学推向高潮,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中注意启发学生想象。如:凡卡还受了哪些折磨?为什么?请同学们展开想象,替凡卡说下去。这样的教学设计能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增添悲剧感人的力
11、量。)四、 教师总结:通过以上对这篇课文的学习,我们了解到本文结构比较复杂,它由三部分内容组成:作者叙述凡卡的悲惨遭遇,凡卡信的内容,写信过程中凡卡的回忆,其中凡卡的信的内容是全文的重点。在这三部分内容的表达上,抓住了细节,表现了凡卡,这个仅仅九岁的孩子复杂的内心活动,给爷爷写信,哀求爷爷把他带回去,说明了他在莫斯科学徒生活的悲惨,使我们深深同情他的悲惨命运,更加痛恨那个吃人的黑暗社会。附:板书设计五、作业设计:1 正确规范的书写本课生字词。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 你一定想对凡卡说点什么吧?采用写信的形式给凡卡说说自己的心里话。 种子的梦青岛太平路小学 苏婷教材分析:这是一首儿童诗,一共八小
12、节,向我们讲述了一粒种子的梦想:它想象了自己生长过程中所经历的几个阶段的不同体验,告诉我们种子生长的艰难过程以及它为实现梦想而付出的努力。种子如“儿童”,作者借此来告诫我们,在成长过程中有着许多的坎坷,要勇敢地面对,努力地克服,只要有梦想经过努力,就一定会成功。表达了一种对梦想的追求,对美好的追求。学情分析:儿童诗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体裁。文中,作者以第一人称向我们阐明,文字质朴、亲切,但含义深刻,学生领悟有一定难度。要抓住诗中难点,借助多种渠道体味感知,进而突破。最好能与学生自身经历相结合。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9个生字,读准字音,正确书写“褐色、积攒、絮语、盟誓、酿造”等词语。2、抓住重点词句
13、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感悟。3、通过理解种子的成长历程,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有梦想就会有追求、有努力,就会有希望,就会成功”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感悟,明确种子的“梦”,理解种子艰难地生长过程。教学难点:把种子的生长过程与儿童的成长历程相结合,进而激发学生思想感情的升华。教学准备:教师:学生录制课文录音;任意植物的种子;种子生长过程的课件;音乐。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繁衍;作者资料。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同学们,看,(出示任意一粒植物种子)这是什么?(学生回答同时板书:种子)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学生交流课前掌握的植物生长信息)2、一粒小小的种子也是有生命的
14、,听,它在向我们诉说着自己的梦呢。(板书:梦)(播放学生录制的课文录音)点评: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课文,以孩子的童音读出课文内容,拉进了距离,让孩子感受到了没有发芽的种子的一种稚嫩。3、说说看,你都听到了些什么?(学生谈)4、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种子的梦。(板书补充课题)齐读课题。点评:以孩子的感兴趣的视角切入主题,用孩子富有童趣的声音作为引导,将学生带入情境,激发学习兴趣。(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看了题目,你想了解些什么?(问题集中在:种子的梦是什么?它为什么要做梦?)在后面的学习中,我们就来一一解答这些问题。2、打开书,大声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3、检查预习:(1) 交流作者资料。
15、(2) 检查生字新词。点评:这一环节将会利用多媒体出示文中需要学生认识记忆的生字词,在出示过程中,用红色突出易错笔划,引起学生注意。4、指读课文,纠正字音。5、全班齐读。点评:“学问,学问,有问才会学”,质疑的过程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初读的基础上整体感知课文。(三)深入学习,提升认识:1、这是一首儿童诗,读过之后,你知道种子的梦是什么吗?(学生概括文章内容:种子梦想自己从播种到发芽,到开花结实,再到最后不断繁衍。)2、种子梦想了自己最终能够开花结实继续繁衍的生长过程,课文又是怎样具体描述的呢?再来读一读文章。3、顺势引导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第1-3小节讲述了埋在土中正在生长的种子;在具备
16、一切生长条件下(第4小节),种子发芽(第5小节)。随后开出了鲜艳的花朵(第6-7小节),最终结实繁衍再生长(第8小节)。4、课件出示种子的生长过程。5、刚才我们看到了一粒小小种子的生长过程。有什么感觉?点评:将抽象的文字形象化,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有助于学生理解种子的生长过程。谈感受,是为了让学生根据所看到的形象画面,初步体会种子生长的艰难。6、让我们再来读读课文,一起感受一下种子生长的历程。7、有了梦想就要去一步步的实现它。种子又是如何实现自己的“梦”的?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又发生了些什么?默读课文。8、交流。(学生谈出在种子的生长过程中有努力也有帮助即可。)9、既然有努力也有帮助,那我们就
17、来找找看,种子都做出哪些努力?都获得了哪些帮助?10、出示学习要求:小组合作学习,将找到的信息在组内交流互补,抓住关键词句,体会深层含义。11、全班交流:(1)努力:A、对困难的克服。找出描写种子生长过程中代表困难的词句。(冰冷冰冷、土层的压力、冰雪的妒忌)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B、自己的付出。交流相关词句。(根须吮吸、冲破、积攒力气、伸展、挤碎、倾心交付)谈谈你的体会。结合两部分的努力,说说你的感受。(2)帮助:种子的生长除了有自己对困难的克服、自己的付出,还要借助许多其他事物的帮助。你找到了哪些?(水分、阳光、蜜蜂、大地)12、不难看出,种子的生长是艰难的,要遭遇这么多困难,借助许多力量。那
18、它为什么还会有这样的梦想呢?(因为种子有着自己的追求,有着自己美好的梦想,也有实现梦想的决心,只要有了这些,它就会不断地努力,直至实现愿望。尽管过程是艰难的,但是它却毫不畏惧。)13、再读课文,体会作者表达。(配乐)14、这也是植物的生长规律。播种发芽开花结实繁衍,过程中要有自己努力,还要有其他事物的帮助。虽然会遇到坎坷,但对于美好梦想的追求不变。15、有没有同学也要来谈谈你的体会?点评:教师小结后,很容易激发学生的联想。他们会结合学过的枫叶如丹,将植物的生长与人的成长相连。自然抓住文章的难点。在此谈出体会,不仅仅是对文章中种子艰难地生长过程,更多的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成长来谈。16、小结。(四
19、)拓展延伸:1、一粒种子竟会有如此远大的梦想,那你呢?你的梦又是什么呢?2、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动笔写下自己的梦。点评:作者借种子的梦告诉我们要有追求、有梦想,虽然会遇到困难坎坷,但要勇于面对,尽力克服。学生在理解后,将思想内化,说说自己的“梦”,从而拓展思维,锻炼表达,也为练笔做了准备。附:柯岩简介柯岩,女,当代著名诗人,作家。广东南海县人,满族。1949年开始专业创作,先后为中国青年艺术剧院、中国儿童艺术剧院专职编剧,中国作家协会驻会作家。柯岩从事多种文学样式的写作,三十多年来出版过最美的画册相亲记“小迷糊”阿姨周总理,你在哪里?奇异的书简、癌症死亡寻找回来的世界春的消息柯岩作品选柯岩儿童诗选
20、等30部。由于柯岩在文学上的成就,她被推选进多种协会、学会,担任过许多社会职务。如:中国人民保卫儿童委员会全委;中国文联全委;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书记处书记;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北京关心青少年教育协会副会长及诸多刊物恶毒编委及顾问,并被应聘为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山东大学等多所高等学院的教授。7单元火与光 普罗米修斯的故事朝城路小学 邹敬教材分析: 本篇课文是一篇神话故事,全文讲述了天神普罗米修斯为了帮助人类过上幸福的生活,脱离苦海,不顾主神宙斯的反对,历尽千辛万苦寻找火种,把火带给人类,教给人类用火取暖做饭的本领,让人类过上幸福的新生活。他的做法激怒了宙斯,受到了严厉的惩罚。在巨大的苦痛面前,
21、他毫不退缩,不乞求仁慈,决不为自己做过的事懊悔,为了人类的幸福生活,他不惜忍受痛苦,成为人类心目中伟大的英雄。本课篇幅较长,要引导学生快速浏览全文,理清文章层次,抓住文章的重点段落细致阅读。教师在教学中要抓准文章的主线索“普罗米修斯为什么能成为人类心中的英雄?”这一切入点展开教学,层层深入,感受普罗米修斯为拯救人类的生活,不惜忍受痛苦,不惜牺牲自己的伟大精神和英雄气概。学情分析:本课是一篇神话故事,内容生动感人,情节起伏跌宕,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的能力,并能在阅读中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抓住文中印象最深的细节去体会感悟。教学中教师要围绕着主要问题引导学生自主
22、阅读,让学生通过抓重点词句,感悟体会人物的思想品质。另外,学生已具备了查找,筛选,运用资料的能力,课前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查找资料,了解远古时代人类的生活,为学习理解课文做好铺垫。教学目标:1、 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独立识字。认识本课11个生字,在课文中能正确认读,并做到正确书写,准确运用。2、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3、 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普罗米修斯的做法,感悟这位人类的英雄为拯救人类的生活,不惜忍受痛苦,不惜牺牲自己的伟大精神和英雄气概。4、 激发学生对英雄的崇敬之情,并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英雄的行为。教学重点:1、 引导学生在快速浏览课文中,
23、理清文章层次,概括文章大意。2、 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普罗米修斯的做法,感悟这位人类的英雄为拯救人类的生活,不惜忍受痛苦,不惜牺牲自己的伟大精神和英雄气概。教学难点:在学习课文中激发学生对英雄的崇敬,并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英雄的行为。教学准备:1、 引导学生查找远古时代人们的生活资料。2、 通过翻阅书籍,了解普罗米修斯这一西方神话中的人物。3、 制作需要重点理解的句子的教学课件,制作普罗米修斯受难时的图片。教学过程:一、情境生疑,引入新课。1、(课件出示燃烧的“火”)同学们,我们的生活能离开火吗?火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帮助?(学生畅所欲言,说说火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2
24、、如果生活中离开了火,我们的生活又会是怎样一番情景?3、远古时代的人类就过着没有火的生活。课前你们通过预习,查资料,对当时人类的生活有哪些了解?过渡:此时,天神普罗米修斯来到了人间。(出示课题:普罗米修斯的故事)4、在这个故事中,你最想了解些什么?(点评:在开课初,为学生创设燃烧的火焰这一情境,能够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形成学习任务,从而展开学习活动。特定情境的创设,引发思考,让学生感受到火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没有火是万万不行的。远古时代的人类就过着没有火的生活,很自然的引出天神普罗米修斯,引发学生思考,他能拯救人类吗?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二、检查预习,巩固生字。1、在预习中你发现
25、了哪些容易读错的字词,想提醒大家注意?2、学生互相领读易读错的字词,为阅读理解课文扫清障碍。(点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这一环节的设计中,让学生在预习中通过自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法独立识字,并把自己学习中发现的易读错的字词提醒别人,互帮互学,既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又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真正体现了“大语文”教育观。)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快速浏览课文,记住同学们的提醒,把课文读通顺。2、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3、读了课文,普罗米修斯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普罗米修斯是一位伟大的英雄。)(点评:在这一环节中,从整体入手注重培养学生在初读课文
26、中概括文章大意的能力。“普罗米修斯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一题的设计,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主要线索去思考,为下一步深入的理解课文做好铺垫。)四、自读自悟,朗读交流。1、普罗米修斯为什么能成为人们心中一位伟大的英雄?默读课文,画出重点词句仔细体会。(点评: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材,学生能够深入的读书,深入地理解课文,对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是非常重要的。)2、全班交流。(1) 学生抓住相关词句体会(普罗米修斯同情人类的悲惨生活,为了帮助人类寻找幸福生活,放弃神仙的生活,来到人间,鼓足勇气去向宙斯求火。是一位关心人类生活的英雄。)(2) 出示句子“普罗米修斯把长芦苇的一端触到火焰,绒髓点着了,慢慢地燃烧起
27、来了。他端着那个宝贵的火种赶回出发前的地方。”通过联系上下文朗读体会到普罗米修斯发现绒髓可以点火,为了人类他历尽千辛万苦寻找火种。真是位英雄。(3) 他教给人类用火取暖,做饭的本领,教给人类制造工具的本领,让人类过上幸福的新生活,是一位教会人类生活的英雄。(4) 抓住句子(课件出示):“狂风终日在他身边呼啸;冰雹敲打着他的面庞;凶猛的大鹰在他耳边尖叫,用无情的利爪撕裂他的肌体。普罗米修斯忍受了这一切苦痛而不哼一声,决不乞求仁慈,决不对自己做过的事说一句懊悔的话。”从中体会出普罗米修斯被捆在峭壁上,受到各种痛苦的折磨,但他为了人类的幸福生活决不懊悔,决不屈服,是一位真正伟大的英雄。3、有感情朗读
28、普罗米修斯受难的情景,此时的他在你心目中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为什么会有这么深的印象?4、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的幸福,忍受着巨大的痛苦,他的做法不仅感动了人类,也感动了天地神灵,他们是怎么做的?读读书中是怎么写的?(点评: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围绕着中心问题自主阅读,抓住重点词句反复朗读,层层深入,感受普罗米修斯为拯救人类的生活,不惜忍受痛苦,不惜牺牲自己的伟大精神和英雄气概。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用心去思考语言文字的内涵,去体验语言文字中蕴涵着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联系课文情境体味,从而达
29、到融会贯通,自悟自得。)五、回归整体,升华感悟。1、再读全文,普罗米修斯的哪些英雄行为令我们敬佩?2、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你对英雄行为是怎样理解的?(点评:“大语文”教育观指出:“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的各个领域开拓延伸,全方位的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同他们的生活有机结合起来。”这一环节凭借生活创设问题情境,联系生活进行思想感悟,既培养了学生的思想意识,又促进了学生的发展,使学生们对英雄有了真正的认识。) 奇异的激光教学设计青岛莘县路小学 陈琳娜教材分析:这是一篇说明文。作者言简意赅地从最亮的光、最快的刀、最准的尺三方面说明激光是“奇异”的光。并且运用了下定义、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介
30、绍了激光的特点和用途,从而更加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激光确实是“奇异”的光。学情分析: 激光这种高新技术,对于学生来说也许很陌生,但是它却在军事、医学等方面应用十分广泛,并且有着特殊的贡献,因此,应该让学生对激光有一个大体的了解。学生在第九册教材中已经初步体会了说明文文字精炼,数据准确,说服力强的特点,也初步学习了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在本课的学习中,应让学生进一步学习列数字、作比较、下定义和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教学目标:1、通过流利的朗读课文,掌握本课的9个生字,正确理解读写“研制、灼伤”等词语。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激光的用途,理解激光是“奇异”的光。3、了解几种常见的说明
31、方法,并能找出本课介绍激光特点的说明方法。4、激发学生对激光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从小热爱科学。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激光的用途,理解激光是“奇异”的光。教学难点: 了解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并能找出本课介绍激光特点的说明方法。教学准备:教师:搜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激光的音像资料。学生:搜集生活中运用激光的例子。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激光,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已经运用的越来越广泛了。谁想介绍一下自己对激光的了解? (学生交流) 你们知道得还真不少。今天我们要学的内容与激光紧密相关(板书课题奇异的激光),理解"奇异"。为什么说激光是“奇异”的光呢?今天我们这堂课
32、要举行科技博览会。在博览会上激光研究所的讲解员要向参观的人们介绍这种奇异的激光,让更多的人了解激光。同学们,你们愿意当激光研究所的讲解员吗?点评:语文课上要开“博览会”,学生们会觉得很新鲜,学习兴趣一下子就会被调动起来了。二、确定方法,自主探究。过渡:要想当好讲解员,就必须先学习课文。(一)学习“最亮的光”教师提出学习要求:1、先读这两段话,弄懂不理解的字、词。2、想一想激光的特点和用途是什么?最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再分别用横线和曲线划出文中有关的句子。特别是抓住重点词句,体会它们的作用。3、再读课文,加深对这种玻璃的认识。深入思考,变成自己的理解,准备在博览会上讲解。(二)自学“最快的刀”、
33、“最准的尺”1、请同学们总结刚才的学法,自学“最快的刀”、“最准的尺”两部分。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随时指导学生按照要求学习课文。提醒学生通过抓重点词,理解“最快的刀”、“最准的尺”。点评: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教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三、举行科技博览会 好了,现在马上举行科技博览会。请激光研究所的讲解员为我们介绍这种奇异的激光。(教师可以播放事先准备好的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音像资料,帮助学生进行讲解)1、请学生扮演讲解员进行讲解。2、其他的同学认真听
34、,评价一下他是否是一名合格的讲解员。评价依据:1)他的讲解是否精练、准确?是否有很强的说服力?2)听了他的讲解,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为什么?最好能结合重点词句来谈。3、教师引导学生结合以下重点词句评价:从以下语句及带点的词语可以知道激光是“最亮的光|”1)最亮时,它比太阳还要亮100亿倍呢!2)我们如果对着激光看,眼睛就会严重受损以至永久地失明。从以下语句及带点的词语可以知道激光是“最快的刀”1)然而用激光刀来钻眼就方便多了,只见闪光灯一闪一闪,在啪啪声中,一颗颗比钢还硬的钻石上的小孔就打成了。 2)用激光刀切开皮肤,可以减少流血,减轻痛苦。从以下语句及带点的词语可以知道激光是“最准的尺
35、”1)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准的尺。2)你会发现它的精确度是很高的,过去任何一种计量方法都赶不上。(教师随机穿插提问学生遗漏疏忽之处,随机理解重点词句。引导学生从特点和用途两方面讲解。) 点评: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说明文的文体特点,能够找出文中介绍激光特点时使用的说明方法,并体会使用这种说明方法的好处。同时训练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内涵,体会其表达效果。四、拓展延伸。今天难得见到激光研究所的人员,我们想知道激光除了刚才介绍的用途以外,现在还有哪些用途?在不久的将来,还会有哪些用途呢?点评: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
36、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五、总结今天,我们的博览会开的很成功,通过讲解员的耐心讲解,我们终于知道了激光确实是“奇异”的光。并且从大家的精彩点评中,我们也了解了说明文文字精炼,数据准确,说服力强的特点,又进一步学习了列数字、作比较、下定义和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并从中体会到这样写的好处。 灯光教学设计市南区实验二小 张文龙教材分析灯光是一篇凝聚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的文章。该文通过一件关于灯光的往事的回忆,歌颂了革命先烈的奉献精神,说明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提醒我们要建设好前辈们用鲜血和生命创建的伟大祖国。学情分析文中所写的战争年代与学生所处的和平环境相去甚远,学生知之甚少
37、,可能无法体验当时的处境,因此,课前要引导学生收集查找有关资料,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多读课文,多感悟。教学目标1 读懂课文,理解先烈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为此作出的贡献,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倍加珍惜。2 了解作者由具体事物而产生的联想,理解课文思想内容。3 学习本课生字词。4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从郝副营长在激战前的神情和谈话,理解先烈的宽广胸怀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从郝副营长在战斗中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的壮举,学习先烈的无私奉献精神。教学难点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体会革命前辈的崇高品质。教学准备教师:作者简介,文章拓展资料。学生:预习课文,查找有关资料。教学过程一、 审题入手,初读课
38、文,理清文章脉络初读课文,回答问题:1 课文为什么以“灯光”为课题?2 灯光引起了作者一件什么事的回忆?3 课文几次写到“灯光”?是怎样写的?点评:这篇课文以课题“灯光”为线索,可引导学生从审题入手,初读课文,理清文章的层次。学生带着这几个问题边读边思考,使他们很快明确了文章的思路,理清了文章的脉络,初步感知课文的梗概,为具体理解课文内容做好有力的铺垫。二、 围绕“灯光”,深切领悟;引导想象,丰富内容1 在描写天安门前璀璨的灯光时,赋予灯光以感情色彩。“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着周围的雄伟建筑,使人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赋予了灯光强烈的感情色彩,含义深刻,耐人寻味。让学生
39、理解这“灯光”起到两层意义:以天安门广场的灯光触动作者往事的回忆;从动人的往事中对比广场灯光让学生思考:这灯光为什么令“我”感到光明和温暖?通过朗读思考,使学生认识到,作者漫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天安门广场,在这和平、安详的环境里,看到祖国的建设突飞猛进,日新月异,心头感到十分温暖。这种感情、感觉是有情激发的想象,包含着对人的精神、价值的评赞这“光明”和“温暖”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2 课文第二大段是作者由景生情,追忆战争年代的一件往事,这是课文的重点,也是全文的中心,这里可围绕“灯光”这一线索提问,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表情展开想象,丰富任务的内涵: 郝副营长在战斗的间隙,为什么借火柴的亮光,
40、深情地注视书上一幅插图?他在默默地沉思什么?对未来憧憬些什么? 体会郝副营长说的话:“听说一按电钮那玩意儿就亮了,很亮很亮”,“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通过展开丰富的想象,学生体会“多好啊!”的含义,深切体会一个革命先辈宽广的胸怀和崇高的内心世界,使人物的思想感情表达得更强烈。3 在后续部队和突击队失去联系的危急时刻,战士们靠什么取得了战斗的胜利?郝副营长为什么用火柴点燃了那本心爱的书,他当时怎样想的?他为什么那样做?体现了他什么精神?4 理解“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点评:以上设计
41、,紧紧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表情,通过引导学生想象战士当时这样做的想法,这样做了之后的意义,深刻体会郝副营长的内心世界,使人物立体化、形象化,更便于学生理解,更能感化熏陶学生,受到思想教育。三、 提炼中心,悟情明理1 郝副营长的美好愿望是什么?现在有没有实现?是怎样实现的?2 如果你看到天安门前的灯光及万家灯火时会想到什么?启示学生:从此你看到都市的夜景,璀璨的灯光时,坐在明亮的灯光下读书写字的时候会想起什么?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文中“光明”、“温暖”的含义。让学生认识到靠千千万万郝副营长这样的革命先烈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今天不仅要缅怀先烈,并要以实际行动告慰先烈,一定刻苦
42、学习,珍惜今天的学习生活。点评:第一步指导学生理清了课文层次,第二步对课文内容深切理解,此时学生已入情入境,进一步引导学生提炼中心,与生活相联系,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这体现了教育即生活,学生更容易接受,教师不是空泛的说教。四、 拓展延伸搜集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开创新中国的故事,召开“踏着先烈足迹”的故事会。点评:举一反三,通过活动不但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为了新中国的建立革命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的可歌可泣的英雄壮举,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回报社会的决心,而且培养学生养成搜集资料的能力8单元角度牛和鹅教学设计青岛定陶路小学 薛静教材分析:这篇课文是以“角度”为主题的第八单元的第一篇主体课文,写了“我”因为相
43、信“牛的眼睛看人,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鹅的眼睛看人,人比鹅小,所以鹅不怕人”这句话,常欺负牛,怕鹅。在遭到鹅袭击时,怯懦、不敢还击,金奎叔将鹅制服,鼓励我不要怕鹅,使我悟出一个道理:“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呀!”说明要尊重事实,不要被固有思想左右;换个角度看问题,产生的结果大不一样。学情分析:文章内容涉及到动物,会受到学生的喜爱。作者是以孩子的眼光写了他小时侯的事,便于学生与作者心灵对话,产生情感共鸣。因为“我”看问题的角度变了,与牛和鹅的接触的情形前后比较变化明显,学生易于理解。从本文获得的启示学生可能分析不透,需要教师点拨,同学间互相交流启发的基础上完成。教学目标:
44、1. 会读写生字、新词,在语言环境中理解生字新词,读准除生字外,一些易读错字的读音。2. 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明确文中一处破折号的作用;体会作者对人物进行心理描写的好处;学习准确使用动词使文章更生动;理解“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呀!”这句话的含义。3. 悟出这样的道理:“要尊重事实,不要被固有思想左右;”“换一个角度看问题,产生的效果大不一样。”从中受到教育,指导今后的行为。教学重点:继续学会抓住重点词句,特别是人物心理活动描写理解语言、体会文章的阅读方法。教学难点:教会学生由读文理解课文领悟到“要尊重事实,不要被固有思想左右;”“换一个角度看问题,产生的效果大不一样。
45、”这个道理的过程。教学准备:教师:制作包含图片、重点词句的多媒体课件学生:熟读课文,借助字典或联系上下文读准字音,理解重点词句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课件出示一组漫画图1:一个人物背影全身照片,这个人留长发,体型消瘦,旁边一个女孩怯生生地问:“阿姨,几点了?”图2:被称做阿姨的人,一转头,小女孩怔住了,原来这个人是个叔叔。提问:看过这组漫画你想到什么?师从同学们谈的看法中提炼出这一条:“不能带着固有的思想看待事和物。”点评:直观形象地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不能带着固有思想看问题这一点2.出示一张牛的图片、一张鹅的图片提问:你对它们的印象分别是怎样的?点评:使学生对牛和鹅先有初步印象
46、,进而在学习课文过程中进行对比阅读3.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牛和鹅,“我”与牛和鹅发生了什么呢?二、 初读课文,读准字音,概括文章主要内容。1.快快打开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提问:有哪些字的读音需要提醒同学们注意?(如果学生谈不到,师点拨:扳、似的、吭、束缚、掐住,边说边用课件出示该词,引导学生练读)点评:真正做到从学生实际出发,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提高;生生互相提醒中,共同提高3.试用一段话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点评:落实概括能力的训练三、 理解课文。1.理解课文1-4自然段 (1)请同学们练读课文1-4自然段。 请一位同学读“我
47、们”对牛的印象及由此带来的表现;请一位同学读“我们”对鹅的印象及由此带来的印象。 (2)同位合作这样读一读。 (3)谈谈读了课文后的体会。(在学生谈的过程中用评价的方式指导学生要结合课文中的词句谈,要谈的有凭有据。在学生谈的过程中,提问点拨:牛比鹅大,为什么我们欺牛怕鹅?如果学生注意不到,引导学生注意这句话:“我们都很相信这句话。”这句话为下文做了铺垫。)学法指导:指导学生抓住文章重点词句理解词句含义2.过渡:“我们”尤其是“我”怕鹅,可就偏偏遭遇了鹅的袭击。学习课文5-7自然段。(1) 指名读课文5-7自然段,找出读后留下印象最深的句子,并结合句子谈谈自己的阅读感受。(2) 提问,在学生畅谈
48、中点拨重点:出示描写“我”的心理活动的句子:“我的心理很害怕,怕他们看见了会追过来。”“我想,它一定要把我咬死了,”从中能体会出我非常怕鹅,一点也不敢反抗。出示“鹅听见了,好象眼里根本没有我们似的。”找出动词,体会到在我们眼里“鹅”不怕人,“鹅”大胆地想来袭击我们,我们很怕鹅。“好象眼里根本没有我们似的。”一句照应了课文第一自然段。练读。出示“这时,拉住我不放。”找出象声词,体会到在我眼中,老雄鹅很可怕。练读。点评:在学习第一部分进行了学法指导的基础上,让学生再运用这种方法理解课文,掌握这种阅读方法过渡:如果是你亲眼看到这紧张的时刻,你会怎样做?3.师述:金奎叔来解救我了。(1)师生配合读8-
49、11自然段,师“金奎叔是个结实的汉子他飞快地走了过来, 鹅,可是 老雄鹅”(2)提问:在金奎叔的制压下,鹅怎样了?(3) 分角色读金奎叔与我的对话。请同学们点评他们的朗读,理解金奎叔的话。4.学习课文12-13自然段(1)师提问“我”从金奎叔的话中,悟到什么?“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呀!”从“实在”你体会到什么?由课文内容想开去,联系生活实际你得到什么启迪?(2)这件事以后我怎样对待牛和鹅了?为什么我与牛和鹅的接触中前后情形大不相同?由此,你得到什么启迪?四、 回顾课文,总结升华。师述:我们对待任何事物,都要尊重客观事实,从事实出发;同时,换个角度看待问题,得到的结果就大不相
50、同。教学设计古诗二首青岛福林小学 支 爱 文 教材分析:题西林壁这首古诗是苏轼在1084年,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全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而且还蕴含着人生的哲理,内涵深刻,耐人寻味。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登飞来峰为王安石岁时所作。年夏,他在浙江鄞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时,途经杭州,写下此诗。这首诗是他初涉宦海之作。前两句写飞来峰塔的形象,后两句写登飞来
51、峰塔的感想。此时王安石年少气盛,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抒发胸臆,寄托壮怀。两首古诗在从全篇的立意构思看,都寓情理于诗境之中,可谓异曲同工。王安石的“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与苏轼“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一脉相承,表现技法极为相似,王诗就肯定方面而言,比喻“掌握了正确的观点的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不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而苏诗是就否定方面而言的,比喻“人们之所以被事物的假象所迷惑,是因为没有全面、客观、正确地观察事物,认识事物。”两者都极具哲理性。 学情分析:学生在第九册刚学过了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还学习了描写王安石的文章千锤百炼为一绿,学
52、生对两位诗人有一定的了解。而且学生在学习、诵读古诗文的过程中积累了一些学习古诗的方法。但是哲理诗在遣词造句谋篇方面具有不确定性和跳跃性,似断实续,留下了万语千言道不尽的艺术空白,这就给小学生的阅读理解带来一定困难。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两首古诗。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句的意境,明白古诗阐述的道理。3、学会观察的方法,乐于把观察所得表达出来。4、在两首古诗的对比学习中,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教学重点:理解诗句的内容,体会诗中所蕴含的哲理。教学难点:理解身在最高层和身在此山中对事物的认识有什么不同?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预习课文,并搜集相关资料。教学过程:
53、-、谈话导入,入情入境。同学们,你们等过山吗?谁能谈一谈你当时的感受?(引导学生回忆、谈论)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两首诗都是诗人登山后所写的,你想了解他们登山后的感想吗?(点评:设计此环节,主要是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情感体验,为学习两首古诗作铺垫)二、整体通读,想象诗境。1、自由读两首古诗,要求读正确,读通顺。学生读后借助工具书和所查的资料自学。2、 交流、讨论、相互帮助,大致说说诗句的意思。(遇到有困难的地方作上记号)(设计自学的环节,课堂上给学生充分学习、思考、合作交流的时间。)3、 指名读古诗,听一听,是否读的正确、通顺。4、 全班齐读两首诗,边读边想两首诗有哪些相同的地方。读后交流:(1
54、)作者都是宋朝的诗人。指名简介王安石和苏轼。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老人,北宋大政治家,当过宰相,在神宗皇帝支持下实行改革,历史上叫做“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又是文学家,诗和散文都写得很好。他十分注重修辞,他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经过几十次修改才选定“绿”字,千百年来传为美谈。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散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书法,诗词造诣很高。 (2)都有景物描写。写的什么?(借机解题)题西林壁西林:庐山上的西林寺。这首诗书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登飞来峰飞来峰 ,山名,在今浙江省杭州西湖西北灵隐寺前。 (3)都借写景说明道理。(我们平时学得比较多的是唐诗,由于唐诗几乎把所有的艺术领域都挖掘完了,宋朝的诗人只能另辟蹊径,这样他们在让宋词的创作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的同时,在诗歌领域也开创了哲理诗这个属于他们那个时代的独特的智慧之花。)这两首诗蕴含了什么哲理?让我们一首一首的来品悟。(点评:在开课伊始,即将两首古诗全盘托出,以初知大意为整合基础,聚焦两首诗的共性,将两首诗巧妙的整合在一起,使学生知人、知时,整体论诗)三、分步解读,感悟哲理。(一)学习登飞来峰1、指名朗读登飞来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至2030年内销型苦丁茶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道路安全工作计划汇编
- 乡镇妇女联合会2024年妇女工作计划
- 2024地铁线路建设咨询服务合同
- 2024二手货车买卖合同协议书范本
- 二零二四年度项目委托管理合同标的职责分配3篇
- 2024年度融资租赁合同:某航空公司采购飞机的融资租赁3篇
- 2024专业版房产销售代理协议
- 二零二四年度校园清洁服务合同:某培训学校与某清洁公司之间关于提供校园清洁服务的合同2篇
- 2024年哈尔滨客运技能竞赛题库
- 十八项核心制度
- 2024不锈钢玻璃地弹门工程合同书
- 国家基金项目申报课题项目立项申报模板
- 第八届红十字应急救护大赛(初赛)考试题库(含答案)
- 药物制剂实训室建设方案
- 2024-2034年全球及中国桦树汁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前景趋势与投资发展研究报告
- 2024年济南历城区九年级中考英语一模考试试题(含答案)
- 部编小学语文单元作业设计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2
- 康复医院护工培训课件
- 王阳明心学完整版本
- 《无人生还》读书分享交流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