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故 乡教学案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学习小说人物描写的方法2. 学习小说采用对比表现主题的方法。、能力目标:1. 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习惯;2. 培养学生思维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情感目标: 加强作品与现实生活的多元化链接,从而激发学生对新生活的热爱与珍惜。教学重点、难点:“我”回故乡的见闻和感受“我”离开故乡时的心情与感受课时: 1 课时 教学设想:本文是一篇传统的教材篇目, 也是鲁迅先生的代表作之一。 如果教学中再走 “介绍背景、分段、逐段分析、概括中心思想”的老路子,那就辜负了新课改教 材选入此文的美意了。应遵循作者写作思路,走进作者心境,把握小说主题,引 导学生学会阅
2、读作品。 加强作品与现实社会的链接, 为作品注入时代的活力。 注 重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学过程一、话题导入 激活思维 自古以来,“思故乡,赞故乡”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同学们能不能随口就说 出几个写“故乡”的诗词名句来?(学生发言) (激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为课文学习做准备。 )故乡,让离家的游子多了一个永远也做不完的梦; 故乡, 在游子的记忆里沉 淀出了无限的美丽与思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的文学世界,感受故 乡的魅力。(播放朗读课件)二、掩卷沉思 整体感知 同学们,阅读一篇小说,就如同认识一个人一样,只有走进他的内心世界, 你才能与他相知交流。从这篇小说中,你读到了什么?
3、 学生发言总结:1、感知人物我”人物:闰土、杨二嫂、母亲、水生、宏儿、问题设计:在众多人物中,谁是小说主人公? (众说纷纭,预计会落在“我”和“闰土”上,让学生展开辩论,给学生创造自 由发表观点的空间,鼓励学生大胆发言。 )教师总结:判断小说主人公要看人物在小说中是否通过他来表现小说“主题思想” 。这 篇小说中闰土处在小说的中心地位, 对表现小说的主题起决定作用, 因此闰土就 是本文的主要人物。而“我”只是本文的线索人物。2、感知情节 问题设计:谁能用最简练的语言将以上人物串成一段话,并表现小说的写作意图。 (学生复述情节,整体感知小说情节,锻炼学生语言概括能力)3、感知主题 问题设计:此次回
4、故乡,“我”的心情如何?为什么? (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能围绕“沉重、失望” ,并自圆其说即可。) 教师总结:阔别故乡二十余年,重履故土,内心应是按捺不住的欣喜与激动,而“我” 却以沉重的心情感叹物是人非。 在离开故乡时, 发自内心的呼喊: 沟通,渴望新生活。三、品味作品 问题探究1、神游故乡,能否用一个字来概括故乡给“我”的印象? (生答:变) 问题:那么,究竟故乡的什么发生了变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人变(以闰土为例课件展示,学习运用对比手法表现人物的方法; 写的方法。) 对比 少年闰土 外貌十一二岁, 脸色灰黄,中年闰土紫色圆脸,头戴小毡帽,颈套银项圈,红活圆实的手。 很深的皱纹,眼
5、睛红肿,头戴破毡帽,身穿极薄的棉衣,渴望人与人的学习人物描浑身瑟索,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动作热情、纯活泼刚健,动作干脆利落,说话脱口而出,朴质、生动;有智有勇, 真。说话吞吞吐吐,断断续续,谦恭而又含糊,显得迟钝麻木。 对“我”的态度对“我”友“只是不怕我”,送“我”贝壳和鸟毛,告诉“我”很多稀奇的事。 好,热情,和“我”建立了纯真的友情。对“我”恭恭敬敬,称呼“我”为老爷,和“我”之间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 了。对生活的态度天真活泼,无忧无虑。悲哀痛苦,生活压得他喘不过气来。把希望寄托在神灵上。景变(课件展示,引导学生体会自然环境描写对人物心情所起的渲染、 烘托作 用。)二十年
6、前:这里有“深蓝”的天空,有“金黄”的圆月,有“碧绿”的西瓜,一 个五彩缤纷的世界。 (美丽) 二十年后: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阴晦)2、问题:以前的故乡和现实的故乡真的不相同吗?为什么?(学生纷纷发表见解)教师引导:其实,以前的故乡和现实的故乡没有什么不同,只不过那时“我”是以纯真少年的眼光来看这个世界罢了,所以世界显得那样单纯、美好,甚至有一丝神奇。3、问题:然而是什么原因让 “我”觉得记忆中的故乡如此美丽,而现实中的故乡却 如此让人失望呢?(学生讨论,采用探究式学习方法,理解小说主题。 ) 教师总结:心情在作怪。而心情的沉重主要来自于人的变化:儿时故乡,
7、给我许多欢乐、甜 蜜的回忆,甚至可以说代表了一种“理想” ;而现实的“故乡”却面目全非,毫 无生气,昔日的人物也失去了纯真与温情, 变得冷漠、麻木、市侩和猥琐,使“我” 感到“希望”的幻灭,心中无比的“悲哀” 。4、问题: 在表现人物二十年前的关系变化时,你觉得哪些情节最能触动你的灵魂?(学生发言) 分析示例: 一声“老爷”呼出了小说的主题 儿时亲密无间的伙伴,二十多年后的聚首,一声悲惨而又冰冷的“老爷”生生把 两个本该是“西窗剪烛” “夜话巴山”的朋友隔成了两个迥异的世界。这中间, 隔着的应该是推不倒的大山,填不尽的汪洋,即使是愚公、精卫也奈何不了的。 这也带给作者深深的思考:齐读“我躺着,
8、听船底潺潺的水声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引导学生融入作者的情感世界,带着思想去朗读。 ) 教师总结:真正好的文学作品,它能使我们感受到更多、更大、更普遍的东西。它就像 是一个发光体,所能够照亮的范围是无限广大的。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 无所谓无的。 这正如地上的路;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 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提问: 同学们认为作者对待希望的态度是怎样的?(学生各抒己见) 教师总结:希望的有无取决于实践, 有了希望不去实践, 也就无所谓有;只有勇于实践, 希望才能成为现实。话题链接是旧中国千千万万农民的代表; 小说中的故乡, 是旧中国千 生活在农村的我们, 生长在农民家庭的我们, 感受着
9、新农村 的巨大变化,此时此刻,你想对闰土说些什么? 师生畅谈新农村:我家昨天领到一笔数目可观的独生子女费,全家可高兴了。我家生活比较困难,国家的“两免一补”政策为我解除了后顾之忧。 我家领到了一大笔种粮补助款。邻居女儿上大学,申请了助学贷款,是无息的。(意在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变化,深入理解我国人口政策、土地政策、 补”等政策给农村带来的巨大变化。 )千万万农村的代表。两免一四、关注社会 1. 与闰土对话 小说中的闰土,2. 与先生对话同学们,从阴晦的故乡中走出来,让我们畅然的呼吸新时代的空气。忽 然有所感悟:鲁迅先生之于“希望”的阐述,不正是今天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构 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美好目标吗?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 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美好的图画与“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 黄的圆月”又是何等相似啊!先生若地下有知,定会含笑于人间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数字化转型助力制造业迈向高质量发展
- 2025至2030年中国耐磨钢锥斗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美国花式台球桌市场现状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网络安全分析系统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001
- 2025至2030年中国纺织工业余热回收器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 EGFR、KRAS和TP53在肺癌患者中的突变状态及在BaP诱导16HBE细胞恶性转化中的作用
- 2024年山东泰山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夏季校园招聘29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至2030年中国立式全塑储罐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硅太阳能航空障碍灯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 2024年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第一批)统一安排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音乐鉴赏与实践教案:第一单元第四课2.音乐的力量(下)
- 创新创业实战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大学生职业素养训练(第六版)课件 第十一单元树立诚信意识
- 河南省2024年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试卷(含答案)
- 公司工资表模板
- DB34∕T 4010-2021 水利工程外观质量评定规程
- 人教版(2024)数学七年级上册3.1列代数式表示数量关系第1课时《代数式》教学课件
- 上海市市辖区(2024年-2025年小学三年级语文)统编版期中考试(下学期)试卷(含答案)
- DL∕T 1954-2018 基于暂态地电压法局部放电检测仪校准规范
- 2024年江苏常州中考一模数学试卷试题及答案详解
- DB22-T5020-2019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