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法律逻辑学》的实践教学环节——以个案分析为突破口_第1页
论《法律逻辑学》的实践教学环节——以个案分析为突破口_第2页
论《法律逻辑学》的实践教学环节——以个案分析为突破口_第3页
论《法律逻辑学》的实践教学环节——以个案分析为突破口_第4页
论《法律逻辑学》的实践教学环节——以个案分析为突破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论法律逻辑学的实践教学环节以个案分析为突破口笛21卷V01.21第7期No.7重庆工学院(社会科学版)JoumofChongqingInstituteofTechnology(SocialScienceEdition)2007年7月Ju1.20o7【学术笔谈:法律逻辑与法律教育】论法律逻辑学的实践教学环节以个案分析为突破口郭哲(湖南大学法学院,长沙410079)摘要:法律逻辑学当融于法学研究与法律实践中,法律逻辑学的教学应特别注重其实践环节.以路易斯安那州诉凯利及比尔谋杀案的案例分析教学为例,说明了个案分析在实践教学环节中的关I键词:法律逻辑;实践教学;个案分析卜,lJ.中图分类号:1381;

2、13900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924(2007)07一OO2O一03筇s茚出尔尔缔乖奈蜂钎铝镓绵乖%心镲尔乖乖珠OnPracticeTeachingof"LegalLogic"?一TakingCaseAnalysisasBreaking-throughPointGU0Zhe(LawSchool,HunanUniversib,Changsha410079,China)Abstract:logicshouldbemergedintotheIhofthescienceoflawandpracticeoflaws,whoseteachingshouldattach

3、specialattentiontopractice.TakingthecaseanalysisteachingofBillMurderCaseinLouisianaStateasexample.thispaperdemonstratestheeffectofcaseanalysisinpracticeteaching.Keywords:le:gallogic;parcticeteaching;caseanalysis逻辑学是一门工具性的基础科学,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学科分类中,逻辑学被列为七大基础学科的第2位,即:数学,逻辑学,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列宁曾言:"任何科学都是应用逻

4、辑."1牛津法律指南中也指出:"法律研究和适用法律要大量地依靠逻辑."-2J因此,对于法律工作者来说,掌握逻辑是至关重要的.正因为如此,目前我国所有高等院校的法学专业都把法律逻辑学作为法学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来设置.法律逻辑学是研究思维形式的逻辑结构和逻辑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法律领域中特有逻辑现象和逻辑问题的一门科学.法律逻辑学决不是形式逻辑加法律例子的简单组合,当融于法学研究与法律实践之中因此法律逻辑学在实践教学环节上应特别注重以典型案例进行逻辑分析,注重对法律领域中特有逻辑现象与逻辑问题的关注,以此为突破口来提高法学专业学生运用法律逻辑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

5、个案分析的具体运用法律逻辑学抛开了纯思维分析的局限,而更注重于在实际法律工作中的运用,无论是在侦查还是审判过程中,法律逻辑学的归纳,演译,类比,假设等一些分析手段无不被运用得淋漓尽致.尤其是在案件的审判过程中,律师或?收稿日期:20070609作者简介:郭哲(1970一),女,湖南长沙人,法学博士生,湖南大学副教授,主要从事法理学,法哲学,法律逻辑学研究.郭哲:论法律逻辑学的实践教学环节2l检察官往往利用被告人证词上的逻辑漏洞予以驳斥,最终将客观事实展现在公众面前.为了锻炼学生对法律逻辑原理中演译推理,归纳推理,假设等知识点的综合运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笔者引用了2O世纪8

6、O年代发生在美国的一件庭审案件路易斯安那州诉凯利及比尔谋杀案来具体分析法律逻辑学在法律实践中的运用,使学生从实际案例中体会到逻辑的力量.首先,在案发当日现场拍摄下来的物证照片中,勒布朗发现了这样两张照片:其中一张是在门口的托盘中的钥匙的照片;另一张是当时晚10时拍摄下的凯利女儿的照片,照片上的女孩手中握着小勺.身体略微前倾,脸上带着天真无邪的笑容.勒布朗作出这样的推理:A.人有习惯将进门的钥匙放在固定的地方,凯利家就在进门的地方放置了盛钥匙的托盘,而照片证明案发当晚凯利的钥匙也是放在托盘内的.按正常逻辑:如果凯利一进门就受到了比尔的攻击(P),筮丕卫夔垩望±!鉴匙垄捶垒(Q).现在照

7、片证明剂匙星垄堑盘().根据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后件式,我们可以得出:PQ,Q,所以.P故我们可以得知,P:凯利一进门就受到了比尔的攻击是不成立的,判断出凯利进门并没有受到比尔的攻击.B.凯利从下午4时回家,到晚上1O时照片拍摄的时候共有6个小时,该女婴仍然不哭不闹,脸上一点泪痕都没确.按正常逻辑:如果凯利进门后一直同比尔在周旋而没查理仝窒墨(P),那么仝窒矍二定金(Q).现在照片证明趣全窒矍丛塑过().根据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后件式,我们可以得出:PQ,Q,所以,P.故我们可以得知,P:凯利进门后一直同比尔在周旋而没有理那个女婴为假,甚至可能有人在照顾那个女婴或者给她喂过饭.根据A和B两

8、段推理,都指出一个事实,那就是凯利撒了谎.再次,勒布朗又注意到了另一个细节,是关于被告比尔的.比尔在案发当日刻意将汽车停在离现场很远的地方,他自称是为了避开凯利的注意,但在他到达凯利家门口看到了凯利的车子后,仍然进入了他们的房间.这是一个矛盾的事实.根据矛盾律在法律工作中的运用,勒布朗以此为突破口,推理得出:P.比尔将车停得远是为了避免凯利的注意.T.比尔明知凯利在家还进去他家.0.比尔将车停得远是为了避免别人(凯利邻居)的注意.P和T是两个明显矛盾的判断,若T为真,则P为假.即比尔将车停得远不是为了避免凯利的注意(p).根据选言推理,比尔将车停得远的地方,要么他想避开凯利的注意,要么他想避开

9、别人(凯利邻居)的注意.PVQ,Q,所以,0.故Q:比尔将车停得远是为了避免别人(凯利邻居)的注意为真.而比尔是要避开别人的注意就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比尔是有预谋地进入凯利家的,进一步说明比尔有去杀人的准备.根据上述推理分析,比尔和凯利的证词都有漏洞.不是简单的记忆性错误,而且是逻辑错误.然而在现场只有凯利和比尔存在的证据,并没有具有攻击能力的第三人.如果现场只有他两人可以犯案,我们不妨可以作出以下的选言判断.要么比尔杀了珍妮特,要么凯利杀了珍妮特.要么比尔和凯利一起杀了珍妮特.根据不相容选言判断,如果比尔和凯利两人的证词均不可信的话,就存在第3种可能,即比尔和凯利一起杀了珍妮特.这个结论看起

10、来似乎有些荒谬,但检察官勒布朗决定将比尔和凯利两人一起定为被告,再次提起公诉.这种推理需要通过事实证据来验证,否则是不足以取信于陪审团的.李昌钰博士是法庭科学方面的专家,被法庭认定为专家证人,他从现场和两名被告衣服上残留的血迹进行分析.他在现场用一瓶红墨水,一个眼药滴管和一些白纸向人们演示在涉及人体损伤的犯罪现场和事故现场上可以看到的各种形状的血痕.李博士在现场演示了模拟不同的速度,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流量的墨水会造成什么样的痕迹.这是典型的类比推理,在实际案例中,就是根据血痕来判断该血痕离血源的距离和角度.实验中,血痕A具有a,b,C,d,e的属性.现实中.血痕B具有a,b,C的属性,所以,血

11、痕B也具有d,e的属性.其中尤为重要的是本案的关键线索:中速喷溅血痕.中速喷溅血痕是在一定压力下形成的,它在空中飞行的距感谢在一次法律硕士讨论课中谢芳同学提供本案例.路易斯安那州诉凯利及比尔谋杀案案情如下:l984年2月的一个星期五晚上,美国海滨城市新奥尔良市市郊的利奇伍德大街北面的一栋房子发生了一桩谋杀案,报案人凯利声称自己的朋友比尔闯进其家行凶并杀死了他的妻子,且比尔被自己赶跑了.新奥尔良洲的州检察官办事处经过初步调查后,决定对比尔?方尼坦尔提起公诉.然而,在一审中,被告人比尔的证词与凯利的证词大栩径庭,使陪审团未能得出统一结论.被告人与证人的证词有如此大的差别,哪一种才是事实的真相,或者

12、两个都不是事实的真相?本案的公诉检察官文森特?勒布朗及着名的康涅狄格州法庭科学实验室主任李昌钰博士根据当时的一些证词和物证,通过逻辑分析找出了事实真相.22重庆工学院离不会超过2.5米(8英尺),更不会飞到其他房间里去,沾染上该血痕的物体离血源一定不会太远.在死者珍妮特卧倒的起居室的墙上就有死者血型(A型)的中速喷溅血痕,这表明死者在这一地点受到重复打击.这些从下向上的中速喷溅血痕说明当时那血源是处于较低的位置.可以肯定当时死者躺在地上被人用硬物重复敲击头部,而在比尔和凯利的裤腿上均发现了A型血的中速喷溅血痕,意味着当珍妮特被人用球棒猛击头部的时候,凯利和比尔都处在离她很近的距离,距离在1米(

13、两三英尺)左右.这点同凯利和比尔的证词也有很大的矛盾.因为在他俩的证词中,没有任何一个人提到过在近距离看到另一个对死者行凶.而事实证明:当鲜血从珍妮特头部伤口喷溅出来的那一时刻,两被告人都在同一房子里,而且就在离珍妮特很近的地方,因此那喷溅出来的血液才落到了两名被告人的衣服上.检察官勒布朗在作结案呈词的时候这样说道:"我不禁要问,在珍妮特被袭击的时刻,两名被告人站在珍妮特旁边能干什么呢?毫无疑问,他们不是凶手,就是帮凶."这里也用到了选言判断,若比尔刻意隐瞒出现在现场的事实,那只有两种可能:a.他用凶器杀害珍妮特.b.他以认可态度看行凶者用凶器杀害珍妮特.这构成了一个二难推

14、理:若比尔用凶器杀害了珍妮特,则他是凶手.若比尔以认可的态度看凶手杀害了珍妮特,则他是帮凶.所以无论比尔在现场是干什么,他都构成了犯罪.同样,该二难推理适用于凯利.在侦查过程中,邻居和亲戚都反映凯利和珍妮特夫妻俩的感情不怎么好,珍妮特曾多次向人提及要和凯利离婚.同时珍妮特的雇主也反映说珍妮特是一个具有反抗精神的倔强的姑娘.以此不妨这样推理:1)提出假说,如果只是判断为凯利或比尔单独作案,则出现了两个都涉嫌作伪证的证据,在道理上说不过去.如果按照上面提到的共同作案的假设来看,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两个人说的话都是假的了,因为证词不过是他们编织出来的脱罪工具,难免会有漏洞.通过对其他邻居亲戚的证词采集,

15、初步假定了结构较为完整的假说.2)推演假说,若是比尔和凯利合谋杀了珍妮特,那么在两个被告的身上就应当能找到证据.3)验证假说,在李昌钰博士的调查取证中,他从两被告的裤腿上均找到了死者珍妮特的A型血.这足以证明比尔和凯利合谋杀人.以上推理过程,内容真实,证据可靠,不得不让陪审团信服.最后,陪审团一致通过,判处凯利20年监禁,判处比尔15年监禁.两被告人服从法律宣判.从本案可以看出,现实生活中的法律现象是纷繁芜杂的,出于涉案人的个人利益而作的虚假证词,以及高科技的犯罪手段,反侦查意识的增强,往往将真相掩盖得很深.唯有运用法律逻辑学的原理,去伪存真,抽丝剥茧才能在众多的真假证言证据中找出事实真相.2

16、个案分析在实践教学环节中的作用法学学生需要学习逻辑学,同时法律逻辑学由于其独特的研究视角,由于它是结合着法律工作者的实际思维过程和法律条文来研究人的思维形式结构和逻辑规律的,因此,它能为法学学生今后的法律工作者提供更有实用价值的,有针对性的逻辑知识及逻辑方法,而个案分析在实践教学环节中能使学生从已知探求未知,提高其推理能力,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表述能力,进而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论辩能力.首先,探求未知世界的根本途径无疑是实践,但根据已经掌握的知识,运用正确的逻辑推理形式,也能获得新的知识.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是这样,在法律实践中同样如此.几乎可以说,案件的侦破工作每前进一步都是与侦查人员运用逻辑推

17、理分不开的,起诉书和判决书实际上就是三段论推理.律师的辩护词也是一个三段论推理,正如英国着名哲学家麦考密克所述:"我们需要法律的技术人员,能干和富有想象力的技术人员.但是,要成为这样一个技术员,其任务就是要仔细研究技术,在律师们的技术当中重要的就是进行正确的推理和有力的论证的技术."【3J法学学生作为将来的"法律的技术人员"通过个案分析的训练无疑能大大提高他们的推理能力.其次,个案分析能提高学生的表述能力.人们表达思想和建构理论都力求思想明确,条理清楚,结构严谨,首尾一贯.这些都需要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毛泽东说过:"只有学会语法,修辞和逻辑,

18、才能使思想成为有条理和可以理解的东西."斯大林在赞扬列宁逻辑才能时说:"我佩服的是列宁演说中那种不可战胜的逻辑力量.我记得当时有很多代表说:'列宁演说中的逻辑好像万能的触角,用钳子从各方面把你钳住,使你无法脱身,你不是投降,就是完全失败."'14在形成思想和交流思想的过程中是离不开逻辑的.表达思想不仅需要有鲜明性和生动性,而且要有准确性和说服力.一般来说,鲜明性和生动性要由较好的词章和口才来保证,这就需要在把握语言技巧上下工夫;而准确性和说服力要由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作保证,这就需要通过逻辑思维的训练,自觉做到概念明确,判断恰当.在实践教学环节,以个

19、案为突破12,让学生拓展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以清晰流畅的语言分析案例,从而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和语言技巧能力.再次,个案分析能提高学生的论证能力.英国着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和科学家培根说道:"读史使人明知,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博物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lL5J对于法官和律师,都应善于说理,善于辩论,熟练运用论证的方法.论辩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证明和反驳的过程.起诉书就是一篇由证明组成的立论;辩护词就是一篇驳论文;判决书则更是具有证明和反驳内容的论证.作为将来的法律工作的法学学生来说,学习和掌握法律逻辑学的知识,运用(下转第121页)刘波:诗经中

20、折射出的文学自觉意识l2l的成熟的艺术特点是"本",汉儒"六义"观是"假名"(概念),为"末",二者体现的是体和用的关系.除了文体成熟,自觉外,诗经中的语言历来也足备受称赞的,如诗经中的双声,叠韵的运用.诗经的语言清新沈美,令人叹为观止.如野有蔓草"野有蔓草,零露溥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清新的画面靠的就是清新的语言再如蒹葭篇用清风,荷露般的语言描绘出一幅朦胧,绮宕的梦幻画卷,备受后人崇叹.可以说先秦诗人运用语言之老到,其境界后人是难以企及的.至于在"声文&quo

21、t;表现上,主要体现在诗的押韵上,诗经)305篇,几乎都押韵而且押韵似乎也有迹可循.顾炎武日之录归纳诗押韵规律大致有三:逐句押韵,隔句押韵,除第2旬不押以外,各旬均押.顾炎武指出在这大致框架内,又有错综复杂的变化.总之,诗经是先秦成熟的诗歌形式,其形体是完美,丰满的.宋人包恢界定诗歌之最高境界"盖天机自动,天籁自呜,鼓以雷霆.预顺以动,发自中节,声自成文,此诗之至也."(敝帚稿略二).诗经正是这般豪华落尽见真淳的"天籁"之作.4从先秦时人评诗中看待文学自觉性的问题先秦时人有"赋诗言志"的习惯,政客在外交场合引诗互答,他们对诗应有相当深

22、的了解,虽有"赋诗断章"的现象.但赋诗总不能乱引诗.如左传?晋公子重耳之亡篇,载重耳与秦穆公赋诗言志之事,重耳赋河水(小雅?沔水)以河水人海为喻,暗示自己思归晋国;穆公赋六月(大雅?六月)以尹吉甫辅佐周宣王北伐胜利为喻,表达自己愿意以武力帮助重耳登上晋公之位.二人所赋之诗与所言之志是吻合的而显得典雅凝炼.再如左传?襄公十六年"晋侯与诸侯宴于温,使诸大夫舞,日:'歌诗必类',齐高厚之诗不类.苟偃怒,且日:'诸侯有异志矣.'使诸大夫盟高厚,高厚逃归.于是叔孙豹,晋苟偃,宋向戌,卫宁殖,郑公孙虿,小邾之大夫盟,日:'同讨不庭.&q

23、uot;'杨伯峻注"必类":"必类者,一则须与舞相配,而尤重表达本人思想.""不庭"义见左传?隐公十年,杨伯峻注为:"庭,动词.朝于朝廷也.诗?大雅?常武'徐方来庭'犹言徐国来朝.不庭即不朝."齐高厚赋诗不当,而引发诸侯的讨伐,犹一言败国也.从上述引诗二例可以看出先秦时人对诗是格外重视的,此所谓一言以兴邦,一言以覆国,非虚誉也.另外,从先秦时人对诗经评价中,也可以看出先秦时人对诗歌美的认识.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记有吴公子季札在鲁观周乐,评价诗经之事.季札对诗经之风,雅,颂各篇或褒或贬,几乎篇篇都有评价.如他对周南,召南的评价是"美哉!始基之矣,犹未也.然勤而不怨矣!"季札评诗经主要从政治,伦理的角度出发,体现出上层观风知志的特点.除此之外,还有针对诗经的艺术性而作出评述的,如季札对魏诗的评价为"美哉!讽混呼!大而婉,险而易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