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项脊轩志教学设计(一) 课前预习:1、学生通过查阅工具书和相关资料,自行疏通项脊轩志中的文句。2、根据所给的归有光的简要生平年表,以归有光的年龄为序,编写一张“项脊轩”的纪事年表。(各小组准备一到两张幻灯片)3、阅读先妣事略、寒花葬志等补充材料,体会归有光的文章在写作上的特点。(二)教学过程一、导入:古往今来读书人都喜欢给自己的书房起一个情趣盎然或别具深意的名称,于是这“斋、室、堂、轩”也都成了书房的代名词。张溥的书斋被称为七录斋、梁启超的书斋名为饮冰室、纪晓岚的书斋被称为阅微草堂、曹雪芹的书斋名为悼红轩。(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写就了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红楼梦”。 读书人在书斋中埋
2、首苦读,皓首穷经,也在这小小的书房中观察生活,体会变迁,书房成了许多读书人情感纠结的所在。那么今天我们就走进归震川先生的书房“项脊轩”,来体会一下与这间小书房有关的许多故事。二、提问1:整理的书房为何被命名为“项脊轩”,在文章中,整理除了称这间小书房,“项脊轩”或“轩”以外,还用了什么名称?(室、南阁子)提问2:为何会有这些名称上的不同呢?在做书房时称为轩,由轩到室的演变有情感的因素。三、请四组中的一组同学代表展示所做的“项脊轩”纪事年表。谢谢xx同学的介绍,我们发现在这篇仅547个字的文章竟写下了如此多的生活琐事和细节。那么我也做了一张纪事年表,当然,我是尽力把所有的内容做在了一张表内的。展
3、示“纪事年表”。项脊轩纪事年表先是(15岁之前) 有诸父分家事、妪述先妣生前事。束发(约15岁):修葺南阁子及之后读书轩中。中有先大母探望、以脚步声辨人和轩四次遭火事。18到19岁:写了项脊轩志的正文。后五年(23岁)妻魏氏嫁入归家。中有妻从归问古事,凭几学书事。有述诸小妹问阁子事。后六年(28岁):妻亡,室坏不修。当年有种枇杷树事。后二年(30岁左右):复葺南阁子。其后不常居。其后若干年:亡妻所植枇杷树已亭亭如盖。(完成附记)四、引出全文的感情线索。由此看来,项脊轩志中的这间小书房,已然成为了贯穿全文的一条线索,是整理感受家事变化的一个窗口。所以这也就是我布置大家在预习中编写“项脊轩”纪事年
4、表的原因。经过那么多的事情,而所有的事情却又勾起了整理两种截然相反的情感,那么这两种不同的情感用文中的话来说就是“多可喜,亦多可悲”。(1)请同学们从年表所记录的事件中找出与“多可喜”相对应的文章内容,并说出可喜之处。一是文章第一段轩成后的描写。喜在经过修葺后的项脊轩焕然一新,一改往日的小、旧、漏、暗,变得适宜于读书。对于自幼好学的归有光而言实在是可喜可贺。当然其中的一些细节的描写也很精彩,比如小鸟啄食、桂影斑驳等,写出了改造后的项脊轩环境优美。二是附记中写妻子与整理在项脊轩中生活的一段。喜在何处呢?妻子“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凭几学书”,妻子归宁,转述诸小妹问阁子的话,这些都是最生动的片断。
5、看着似乎是极为寻常的琐事,但是却将夫妻恩爱,琴瑟和谐的生活描写得生动有趣。正面写情:“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时”,时常,经常,有“问”就有“答”,有“学”就有“教”。字里行间,仿佛能听见项脊轩中不断传出来了欢声笑语,能感受到他们夫唱妇随,心心相印,志趣相投,情深似海的感人场面。侧面写情:“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此语表述非常巧妙,值得玩味:吾妻转述的是诸小妹的话。诸小妹怎么会问起“阁子”的事呢?无疑是“吾妻”经常在她们面前提起的原因。由此还可以推出,“吾妻”在诸小妹面前提起的,不仅是“阁子”,更有“阁子”中的人,“阁子”中他们亲密无间的生活。五、由喜
6、入悲。(1)那么,整理在附记中写这段喜的目的何在呢?以喜衬悲。好那么我从这里开始对作品中第二种情感的分析。悲在何处?如此妻子已经离自己而去,自然内心痛苦。(2)在附记中哪些地方能看出整理的悲痛之情呢?(是吗,何以见得?)“吾妻死,室坏不修”。“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有点道理,这里可能有一定的客观因素。当然,整理怕睹轩思人的主观因素可能也不少吧。还有没有细节显示出整理的哀伤之情的?“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六、另一个细节是文章最后所提到的枇杷树的作用何在? 借物抒情:文章到此,看似结束。可整理笔锋一转,又起波澜:巧妙地以描写庭院中亭亭如盖的枇杷树来收束全篇。这看似随
7、意的一笔,却使文章余音缭绕,意蕴无穷。“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看到树,自然想当年妻子的音容笑貌,也似乎听到了妻子的欢声笑语。而如今,物在人去,眼前的枇杷树已“亭亭如盖”,有如自己对妻子的浓浓的怀念之情与树俱增,缠绵不尽。七、拓展到寒花葬志。是啊,整理明写树,实则托物抒情,寄托自己对亡妻的怀念之情。课前我发的阅读材料中有一篇寒花葬志,想必同学们都已经读过,那么我想问一个问题,你们觉得归有光在寒花葬志一文中仅仅是为了悼念一位生前曾经服侍过他的婢女吗?学生肯定回答:不是。那么整理的写作目的又何在呢?请结合材料分析。文中不仅写了婢女还写了妻子。在写寒花的所有事件中都有妻子的影子。寒花三事,
8、妻子两笑。(所选择的主要事例中都有妻子的影子,绝非偶然。)三事:一是初来归家时候的装束。初见时候的印象往往是比较深刻的;二是写寒花不给归有光吃荸荠时的顽皮举动,充满生活情趣;三是吃饭时“目眶冉冉动”天真无邪充满稚气的神态。妻子两笑“魏孺人笑之”孺人指予以为笑。第一次笑的原因是寒花不给归有光吃荸荠,是妻在旁笑归有光;第二次是妻示意归有光一起笑寒花。事例琐碎,细节所用语言也很平。但却从中写出了主仆三人之间和谐美好的生活画面。然而,如今妻子已亡故多年,连从小就侍奉妻子的小婢女也已经作古,只剩下归有光孑然一身,这又是多么可悲之事。可见,从深层内蕴来看本文中隐含着的对亡妻的追念。所以揣摩归有光的内心世界
9、,我们会发现,寒花也许就可以当作另一棵枇杷树。清代黄宗羲曾写下过这样的文字“予读震川文之为女妇者,每以一二细事见之,使人欲涕。”喜者忽以悲,悲者忽以喜。八、以下两个人物可以选择一个分析。同学们在“吾妻死,室坏不修”和亭亭如盖的枇杷树中体会到了归有光失妻的哀痛之情。那么文中的归有光是否仅仅只有失妻之悲呢?文中还有什么地方也写出了他的哀痛呢?他哀痛的对象又是谁呢?整理又是写了怎样的琐事或细节来引发他的哀痛之情的呢?“余泣,妪亦泣”,对象是母亲。 从事件上看是两件平常之事。一是母亲当年曾经来过轩中,二是大姊在老妪怀中呱呱啼哭,母亲闻声问饥问寒的情景。当然还有一层原因,称母亲是先妣,可见母亲已经亡故,
10、对于失去娘亲的孩子来说,母亲生前的任何一个细节都足以引发无尽的哀伤。对于老妪来说,待己甚厚的女主人自然也更容易引起怀念之感。特别是第二件琐事中的两个细节非常感人,“一动一语”娘以指扣门扉曰:“儿寒呼,欲食乎” 生动传神。绘形绘声地再现了慈母的音容笑貌,引起整理对母亲的深深怀念。近人林纾曾言“震川之述老妪语,至细琐,至无关紧要,然自少失母之儿读之,匪不流涕矣。”其实,我特地印给大家的先妣事略中还有许多感人的琐事和细节,同学们都看了,能否也举出一二和大家分享呢?(那么为什么项脊轩志中不把这些感人的片段写入呢?因为项脊轩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也是一个视点,所有的故事都必须围绕这个地点展开。)九、如果选择
11、另一个人物。同学们在“吾妻死,室坏不修”和亭亭如盖的枇杷树中体会到了归有光失妻的哀痛之情。那么文中的归有光是否仅仅只有失妻之悲呢?文中还有什么地方也写出了他的哀痛呢?他哀痛的对象又是谁呢?整理又是写了怎样的琐事或细节来引发他的哀痛之情的呢? “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对象是祖母。从事件上看只有一件平常琐事就是祖母来探望归有光。这件事是整理年幼时亲身经历的,她主要抓住了三个生动感人的细节来描写的(或者说三言两动): 第一:祖母看到孙儿终日读书轩中就说“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话语中既有疼爱之情,又有赞赏之意。 第二:祖母离开时,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
12、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一个“阖”字,表露出祖母对孙儿的关切之情;喃喃自语中,尤其一个“久”,一个“待”,寄托了祖母对归家多年功名无望,而今终于从孙儿的埋头苦学中似乎看到了希望的激动和喜悦之情。 第三:顷之,祖母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情真意切,语重心长,话语中寄托了祖母殷殷的希望。文中称祖母为先大母,可见在整理18岁时,祖母也已纪离他远去。唉,可惜的是,归有光经过八次殿试,直到60岁才考中进士,最后卒于太仆寺丞任上,正六品。看来祖母让他重振家门,执象笏上朝的愿望终究是无法实现了。而这一层悲哀,我想只有我们旁观者能够感受吧。好,其实文中还有许多值得大家细
13、品的悲哀之事,还有一个对归有光来说极为重要的人物我们来不及分析了。不过我想既然方法我们已经掌握了,那么就请同学们将此作为今天课后的思考题。十、教师小结。小小的一间书斋,却关联着家庭的兴衰,凝聚着三代人亲情。在这看似寻常的琐事中,在这淡雅而传神的文句里,我们读出了母亲对子女的关爱,读出了祖母对儿孙的期盼,也读出了夫妻之间的恩爱有加。然而人寿不永,世事难测,三位归有光的至亲女眷却先后撒手人寰,其中酸楚又怎一个“悲”字了得。十一、小结归有光散文的几个特点。好借着上项脊轩志,同学们也在课前课上阅读了最能代表归有光写作风格的三篇作品。那么,我想请一位同学为我们简要归纳一下归有光散文的特点。好,我也简单地
14、作了一个归纳,和大家分享一下。归有光文章的三个特点: 1、多写身边琐事,用细节传情。(日常生活的琐事,没有惊人事件和曲折的过程,对一些细节却非常关注。)2、语言清淡朴素、不刻意雕琢。(项脊轩志中除了第一段对修葺一新的书房所进行的描写外,全文的语言非常质朴,如述家常。)3、感情自然真实、似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恻之思,溢于言语之外。(文中少有痛哭流涕,呼天抢地之语,但却能让读者为之动容,泪下。)十二、课后作业。 1、从归有光的散文中继续寻找琐细但感人的内容并加以分析。2、拓展阅读欧阳修的泷冈阡表、韩愈祭十二郎文、袁枚祭妹文等作品,找出其中让人感动的片断和细节,谈谈其表达效果,并与项脊轩志进行比较。十三、情感延伸。最后还想再说一句。无关琐事、无关细节。但却关于真实的内心。人生不满百,总会有和亲人阴阳两隔的时候。 欧阳修在泷冈阡表中写下“祭而丰,不如养之薄也。” 多年前我曾和同学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辽宁省丹东市五校协作体2025届高三12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 初中数学第四章 三角形单元复习题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 2《合理利用网络》表格式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3
- 藏族民间舞蹈的文化特征
- 化工安全作业票培训讲座
- 临时工劳务派遣合同模板
- 员工服务合同协议书
- 人防工程专业分包合同
- 2025耕地流转合同范本
- 2025年劳动合同书范本
- 中职学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 胰腺炎的中医特色护理
- 《冠脉造影流程操作》课件
- 2023架空线路复合绝缘子无人机红外检测导则
- 山西省临汾市多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英语试卷
- 膨胀防火涂料
- 付款申请表(劳务)
- 建筑施工现场安全警示(案例)教育课件
- 绿化工程施工进度表1
- 学校“五育并举”综合素质评价方案
- 山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教师招聘考试历年真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