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理念下阅读教学中的感悟教学_第1页
浅谈新理念下阅读教学中的感悟教学_第2页
浅谈新理念下阅读教学中的感悟教学_第3页
浅谈新理念下阅读教学中的感悟教学_第4页
浅谈新理念下阅读教学中的感悟教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谈新理念下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感悟教学摘要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阅读是学生的个性 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 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感悟,就是让 学生知有所获,情有所感,理有所悟。感悟性教学的核心思想是:“以学生 为本,以读为主,联系生活,整体感悟” 。要在新课程理念下,在阅读教学 中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应从以下方面下功夫:在品词品句中感悟;在反 复品读中感悟;在情境表演中感悟;在放飞想象中感悟。关键词:新理念 阅读教学 感悟 感悟教学 三品情境表演 放飞想象语文课程标准 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

2、之间的对 话。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 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 体验和理解” 。感悟,顾名思义,就是让学生知有所获,情有所感,理有所悟。它是 一种个体的自觉自得行为,不能告诉,不能灌输,不能复制,但是在课堂 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来加深学生的理解、体验,从而使学生因领会、理解,感同身受而有所悟。感悟性教学的核心思想是:“以学生为本, 以读为主,联系生活,整体感悟” 。如何在新课程理念下,在阅读教学中培 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

3、下功夫:一、在品词品句中感悟语文课程标准 在第三学段阅读教学的要求中指出:要“理解词语 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 “要联系上下文和自 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抓好词句教学 是阅读教学的根本,也是加强学生对语言文字感受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教材中好词好句比比皆是。教学中充分让学生品味、体会这些好词好句, 对词、句进行比较、揣摩,深入赏析词句,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感 悟作者用词造句的准确性和生动性,才能品出语言的韵味来。如草船借箭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 曹军水寨去受箭。 ”粗

4、粗一看,语 句平淡朴实,似乎没什么特别之处。讲读时,我先引导学生讨论:“此时, 战斗的情况如何?为什么把船逼近曹军水寨?这样做会有什么后果? 诸葛亮是一个怎样的人?”然后再让学生通过朗读,比较分析:“逼近”这 个词用得好不好?为什么?能不能换成“靠近”?学生饶有兴趣地带着问 题深入课文细细品读,深入体会,展开讨论。一时间,朗读声与讨论声交 织在一起。一会儿,学生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有的学生说:“逼近”一词 用得十分生动、形象。如果换成“靠近”就显得平淡多了,所表达的情感 就会减弱;有的学生说:把船“逼近”曹军水寨是为了更好地受箭,从这个词我们可以体会到诸葛亮的胆识和智谋;有的学生说:从“逼近”

5、一词 我们可以深刻地体会到当时战斗的紧张气氛;还有的学生说:“逼近”一词 写出了诸葛亮不怕危险、有胆识、当机立断、临阵不慌的气魄汉语真是极具灵性。可能谁都无法想到,一个简简单单的词语,由于 教师的调拨和学生的意会下,通过比较揣摩,朗读感悟,品出了文章中的 味道,进一步理解了课文语句的意思和人物的性格特点,同时也体会到了 用词造句的精妙和讲究。二、在反复品读中感悟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 朗读和默读。 ” “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古 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课文 的关键之处,精妙之处,反复地诵

6、读课文,在读中理解,读中品味,读中 有感,读中领悟,品出言中之意,悟出言中之理,感悟言中之情。如桂 林山水 中有这样一句话:“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 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 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如何来读懂这句话,领会这句话呢?教学中, 我这样设计:1 、初步感受读。说说读了这句话你读懂了什么。2 、深入文本加深感受品读( 1 这句话写出漓江水的什么特点?(静、清、绿( 2 根据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 3 品重点词语。 (无瑕、翡翠( 4 指学朗读:“静、清、绿、无瑕、翡翠”重音轻读,注意“啊” 的读音,要读出喜爱、赞美之情。

7、( 5 注入感情地朗读。 (用喜爱、赞美之情来朗读这句话。 ( 6 品读。 (个人读、评读、小组品读、打擂台读等( 7 动情地读。 (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漓江水优美的图片,创设绚 丽的色彩,动态的画面,让学生加深体会,带着深深地感触,心灵的震撼 来朗读这句话。 从初知到体会,到感悟,到动情,学生的情感在不断地变化,感受在 不断地加深。通过反复地品读,学生深入地感受到了漓江水独特的美。这 时,学生的朗读已不单单地是理解阅读了,而是带着对漓江水,对自然景 观的惊叹,赞美而又动情地读. ,以读促讲,以读生情,使学生对文章的理 解达到了更高的境界。三、在情境表演中感悟语文新课程标准 中明确提出:“语文是

8、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 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该是语文实 践。 ”语文教育中所一直提倡的大语文教育观也指明了这一点,可见语文学 习不能只局限于课堂上的“教”与“学” ,而应树立大语文教育观,通过语 文综合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情境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 在新课程被广泛接受的今天,越来越多的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运用。原因 在于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的潜能,而且情境教学贴近生活,便于联系实际,对拓宽学生思维面也有益,学生也乐于接 受。在课堂教学中,我经常运用表演式情境教学法进行教学。即在学生明 确课本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设置有关情境,按

9、教师要求,让学生进行表演、 体会、评述的一种形式。巧妙地引导学生做一做,试一试,演一演,让学 生通过自身体会感受课文内容,可以起到其它教学手段起不到的作用,收 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如将相和一课写的是战国时期赵国文官蔺相如和武官廉颇之间一 个千古传诵的动人故事。课文由“完璧归赵” 、 “渑池之会” 、 “负荆请罪” 三个小故事组成,每个故事都有矛盾的发生、经过、结果,情节比较生动, 非常适合课本剧表演。教学时,可以采用以演代讲,以演悟情的方法,让 学生通过切身体会感悟课文内容。在教学“完璧归赵”的故事时,我先让 学生深入朗读,理解课文,理清这个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用一个小 标题概括故事内容

10、;然后再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想象、讨论,最后让两个 学生上台表演蔺相如智斗秦王一段。在学生表演后,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 联系表演,向扮演角色的学生提问题。当然都是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问题, 以此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最后再让学生说说“完璧归赵”的意 思。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高涨,人人都认真学习课文内容,争着上台表 演,不仅学得生动活泼,而且进一步体会到了人物的品质。由此可见,教师在情境表演中引导学生领会文章的主旨,有利于学生 领悟语言内涵,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四、在放飞想象中感悟 想象是感悟的基础,感悟是想象的升华。爱因斯坦也认为:“想象比知 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一切,推动着

11、进步,并且是知 识进化的源泉。 ”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有意识地把培养学生在想象中进 行感悟渗透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调动学生想象的积极性。我深深体会到, 启发学生发挥想象,合理想象,能丰富教材内容,提高感悟能力。 语言文字本身所描述的没有什么可感性,但可以借助人的联想和想象, 化干瘪的符号为形象鲜活的画面,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感知,达到“神与我 游” 、 “物与我在” ,创造出生动的画面,这是一种“妙悟”的境界。在语文 教学中培养学生在想象中进行感悟的方法是多方面的,关键是教师平时多 引导学生去体会、去想象、去感悟。巧用、活用想象会收到“言有尽而意 无穷”的课堂教学效果。 桂林山水一文最后一个自

12、然段描写生动,意境优美。教学时,我 不仅让学生用充满六爱和赞叹之情来朗读,而且还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想。 让学生的情感理解不仅停留在语句表面,还让学生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来 感悟。首先,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述,然后引导学生发挥想象,驰 骋思维。 1 、 “这样的山”和“这样的水”指的是怎样的山,怎样的水? 2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样的山”和“这样的水”融合在一起是怎样的 景象,再加上空中云雾、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作点缀,是怎样一 幅美景。 (引导学生观察课本图画发挥自己的想象来说) 6 3 、 “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你怎么理解?它是怎样的美景? 4 、如果你来到桂林浏览,看见这样的山和水,看见如此美景,你会发 出怎样的感叹?你会说些什么?(引导学生边观察封而图画边想象) 这时,让学生读一读课文中最优美,最奇妙的词句,然后再引导学生 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说话,以此实现文本对话的目的。学生在前面内容理 解中积累的丰富多彩的情感,这时亟待进发。这样“想”与“读”相结合, 放飞了想象的翅膀,彰显了学生的个性亮点,激发了学生心中的丰富情感。 总之,感悟是学生在阅读中实现,在阅读中自悟自得的个性化行为。 没有感悟的课堂是没有生气的,没有感悟的课堂是没有收获的。当然,语 文感悟能力的培养是一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