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二氧化硫》教学引发的思考_第1页
由《二氧化硫》教学引发的思考_第2页
由《二氧化硫》教学引发的思考_第3页
由《二氧化硫》教学引发的思考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由二氧化硫教学引发的思考 “二氧化硫”听起来,太熟悉了。无非是围绕二氧化硫的性(酸性氧化物的性质、还原性、氧化性、漂白性)展开教学,了解其危害性和用途。 但要完成“二氧化硫”的教学,我心中开始有了许许多多的思索:如何让这一节课不仅仅停留在物质化学性质的罗列上?如何让学生从已知的知识出发逐渐走近并研究未知的世界?如何让学生在特定的、自然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于是,我的脑海里是一片汪洋“?”。经过一些时间的思考,我心中对“二氧化硫”有了一些把握:二氧化硫的组成(氧和硫)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可能是酸性氧化物;二氧化硫的结构(化合价)中间价可能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一、课前的

2、疑惑都是石蕊惹的祸!对于如何引入二氧化硫的漂白性,我还是心事重重:如果仅仅借助于二氧化硫具有漂白功能而被不法分子用在食品的加工上引入,会不会让学生产生“化学是不是老来危害人”的错觉?如果直接告知学生具有漂白性,或直接用实验来验证,是不是会让学生觉得难以接受只能被动地接受? 忽然间,心中有了一个简单的推理过程:品红是一种有色物质,验证酸性氧化物用到的石蕊试液也是一种有色物质;二氧化硫能使品红褪色,那么二氧化硫能不能使石蕊褪色?最好的办法就是实验。 结果失败了看上去有些褪色,但不太明显。 实验得不到验证,那看看别人对此的看法,网上一搜索,出来一大片。归纳一番,基本上是

3、一种观点:SO2 的漂白是有一定局限性的,只能漂白一部分有机色素,二氧化硫漂白性的实质是先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而亚硫酸再与有机有色物质反应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因此,向石蕊试液中通入SO2后,只能变成红色,但不会褪色。要漂白紫色石蕊试液,必须将石蕊氧化破坏其结构才能变成无色物质,SO2没有这么强的氧化性。 我的疑惑还是没有消除。没有人支持我的观点,但我对别人的观点也有不同的见解:石蕊到底是什么物质?为什么一定要被氧化才能褪色?化合就不能生成无色物质吗?唉,为什么偏偏想到石蕊呢? 但是由于实验中的一个小问题使我把注意力牵到了实验上。二、课堂的意外都是活塞惹的祸!事先,我设计了

4、一个实验装置(图1)。可是课前实验中,分液漏斗中的液体很难流到烧瓶中,必须得解决这个问题。 H2SO4  Na2SO3  石蕊试液  KMnO4(H+)溴水  品红试液  氢硫酸 NaOH溶液    很快,我就想到用另一个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于是拿来一个分液漏斗,安装起来(图2)。匆匆忙忙地进行实验改装之后,我对反应装置能否顺利地产生气体已经信心十足。于是没有做任何的试验,就打算在课堂上表现一番。 课堂上,反应十分顺利,现象十分明显。但当我看见一滴液体掉在铁架台上时,我意识到坏了,分液漏斗的活塞

5、出问题了是的,我根本没有试过这分液漏斗是好是坏。我尝试着转动活塞,没有效果,液体一滴接一滴掉在烧瓶底部的亚硫酸钠上,亚硫酸钠只好使劲地喊着“救命”,可是谁也没有听见,我知道此时的它只会无奈地“喘气”。 正所谓“急中生智”,在学生汇报了实验现象后,我立即将反应装置移到了教室之外生怕由于二氧化硫从反应装置中逸出,将会污染整个教室。唉,我怎么能信任这个活塞呢?忙活了“半天”,总算缓过神来,继续我们的课堂。三、课后的奇迹都是硫酸惹的祸!下课了,我急着去整理实验仪器。不对石蕊怎么颜色不对淡淡的、很淡很淡的黄色,绝对不是红色。 于是,我大胆的猜测二氧化硫能使石蕊试液褪色,但需要一段时间

6、。 我心里一直在埋怨,当我课前实验准备的时候你不表现,现在倒好,想显示一番“威风”吧!四、课后体会1.从学生原有经验出发,精心设计问题情景。知识具有情景性,是在情景中通过活动而产生的,只有在真实世界的情景中学习才更为有效。我觉得情景的创设,要基于学生的经验,要和生活、社会中的问题相联系。2.从知识的生成角度看,教会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动手实验,查找资料等方法,从根本上教会学生认知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动学生的思维,激活潜在的创新意识。 创设良好的探究氛围,构建可操作的探究问题探究学习要求学生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在探究过程中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在探究活动中形成探究能力。这样让学生在探究中创新,在创新中使知识进一步升华和巩固。五、教学反思:教学反思一:让学生落实书上的知识点,让学生真正培养学生化学素养、探究能力上下功夫。教学反思二:仅仅从演示实验,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探究吗?老师设计好的问题确实是学生要探究和想反问的吗?是教师领着学生学还是指导学生学呢?从提高学生观察、发问和兴趣及进一步探究方面还应落实和整改哪些内容?教学反思三:学生只掌握了知识点就可以了吗?从培养探究能力角度看,老师是否把演示实验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