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现代远程教育教育学概论课程试卷样题_第1页
郑州大学现代远程教育教育学概论课程试卷样题_第2页
郑州大学现代远程教育教育学概论课程试卷样题_第3页
郑州大学现代远程教育教育学概论课程试卷样题_第4页
郑州大学现代远程教育教育学概论课程试卷样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考试样题郑州大学现代远程教育教育学概论课程试卷(样题)合分人: 复查人: 一、名词解释:(每题 5 分,共 10 分)分数评卷人1教育2民办教育二、单选题:(每题 1 分,共 10 分)(说明:将认为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写在每小题的括号内)分数评卷人1. 教育学就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 的科学。( )A.教育现象B.教育问题C.教育规律D.心理活动2. 关于原始社会的教育,正确的观点是:( )A.教育还没有从社会生活中分化成为专门的事业。B.有了专门的教育机构和专职教育人员。C.教育是与生产劳动相分离的。D.有了官学与私学之分。3. 教育学成为一门学科在大学里讲授,则始于:( )A. 赫

2、尔巴特B. 夸美纽斯C. 康德D. 昆体良4.“人是教育的产物”这句话是下面哪位人物所讲?( )A. 杜威B. 康德C. 夸美纽斯D. 赫尔巴特5.“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出自 。( )A.论语B.学记C.孟子D.荀子6.下列不属于皮亚杰的观点的是:( )A.儿童的道德判断发展划分为两极水平。B.他率,具有主观性。C.自率,具有主观性。D.儿童的道德发展判断遵循着由他律到自律的发展程序。7. 初中德育学科课程内容分 部分。( )A.一B.二C.三D.四8. 年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纲要(试行)( )A.2000B.2001C.2002D.20039.不属于中学分流教育模式的有:( )A.

3、“ 2+1”模式B. “3+1”模式C.“4+1”模式D.渗透教育模式10.研究报告的类型不包括:( )A.实证性研究报告B.文献性研究报告C.回炉研究报告D.理论性研究报告三、多选题:(每题 2 分,共 10 分)(说明:将认为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写在每小题后而的括号内)分数评卷人1. 符合原始社会的教育特征的是:A.教育面向全体儿童B.没有专门的教育机构和教师。C.教育是与生产劳动相分离的。D. 没有阶级性。2. 符合封建社会的教育特征的是:A.学校体制趋于完备B.出现“二馆”、“六学”C.不具有等级性D. 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官吏E. 在欧洲还具有宗教性3. 关于“教师中心说”的说法正确的是

4、:A.强调教师在学生中的权威作用B.主张从学生的需要和学生的兴趣出发来设计教学C.学生的心智成长全仰仗于教师对教学形式、阶段和方法的定式指导D.十分强调教师的权威4. 教学过程的特点包括:A.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B.教学是一种情知交融的认识活动C.教学是一种有规可循的科学认识活动D.教学一种限制性的创造性的艺术活动5. 班集体的培养措施有:( )A.确定共同的奋斗目标B.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C.培养班干部,形成领导核心D.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E.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F.协调人际关系四、简答题:(每题 6 分,共 30 分)分数评卷人1 确定教育目的、学制和培养目标的依据有哪些?2.

5、中等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是怎样的?3.为什么说教师工作是一种专门职业?4. 广义的德育包括哪些内容?5. 我国关于教学过程的“六阶段说”是什么?五、论述题:(每题20,共 40 分)分数评卷人1. 我国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怎样设计的?2. 什么是地方课程,论述地方德育课程的功能、开发与实施。附:章节练习题答案第一章 教育的研究对象练习题答案1.名词解释(1)教育狭义的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的要求,依据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佩德、发展智力和体力,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2.简答(

6、1)教育规律具有什么特点?第一,它是教育现象所固有的客观存在。第二:它是反复起作用的。第三,在阶级社全里,人们对教育规律的认识受阶级意识的制约和影响。(2)教育规律有哪些?教育适应并促进社会发展的规律教育适应并促进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规律。0(3教育学的萌芽阶段古代教育思想家的观点和主张有哪些?第一,把教育看成治国安民的工具,提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主张通过教育培养统治人才和化民成俗,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的。第二把“诗”、“书”、“礼”、乐”、“春秋当作主要教育内容。第三,在思想品德教育方面,提出长善救失、防微杜渐、潜移默化、立志、力行、内省、

7、慎独等第四,提倡尊师爱生、教学相长,重视教师的作用,强调教师要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身作则、尽传道、授业、解惑之责。 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发展练习题答案1.名词解释(1)教育功能即教育对社会和人的发展所起的作用。2.简答(1)教育功能有哪些?育人功能、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2)教育的育人功能主要表现在哪里?促进人的先天素质发展,使生理、心理素质得以呈现。把人类在历史进程中所形成的人类精神文明移植于个体之中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造就出合格的社会成员。(3)教育对经济发展起巨大的作用的原因是什么?教育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教育

8、还是产生新的科学技术知识的手段。(4)教育的政治功能的主要表现是什么?教育能为一定政治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学而优则仕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发挥政治职能。促进政治民主化(5)教育的文化功能主要表现在什么地方?传递、保存文化创造、更新文化传播文化(6)我国教育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是什么?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科技人才,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第三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练习题答案 1.简答(1)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有哪些?遗传、环境、教育、个体的主观能动性。(2)为什么说遗传是影响人的发展的生理前提?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遗传素质的发展过程制约着人的发展的过程及阶段。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

9、发展的影响。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3)在影响人的发展的诸因素中,突出教育的作用的原因是什么?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人们施加影响的活动。教育是在受过专门训练和有经验的教师指导下进行的。教育对人的影响较系统、全面和深刻。教育的主导作用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教育不是万能的。(4)教育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有哪些?教育要适应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循序渐进地促进受教育者的发展教育要适应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差异性相不均衡性,做到因材施教。教育要适应受教育昔身心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做到了解受教育者,为受教育者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教育要适应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互补性和协调性,做到尊重

10、受教育者,为受教育者潜能的发挥创造条件。(5)小学生的生理发展是怎样的?身体的发展比较平稳。身体的组织和器官迅速变化。大脑发展快。(6)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是怎样的?认识有了明显的变化。情感和意志的发展较迅速。思维逐步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逻辑思维过渡。自我意识在发展。(7)初中生的生理发展是怎样的?身体迅速生长。性成熟开始。神经系统的结构和机能发生巨大变化。(8)初中生的心理发展是怎样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情感丰富。意志行为更为复杂。自我意识的发展有了新的特点。(9)高中生的生理发展是怎样的?身体的发育已经基本成熟,发展速度进入相对平缓阶段。性机能的发育基本成熟。神经系统已发育完善。(10)高

11、中生的心理发展是怎样的?认知能力有了深入的发展。情绪、情感不仅丰富面且复杂,意志趋成熟。自我意识发展渐趋成熟。对异性的好感与爱慕。热烈追求理想,开始探索人生的意义。(11)中学生青春期的特点是什么?幼稚性与成熟性并存依赖性与独立性并存冲动性与理智性并存闭锁性与开放性并存2.论述(1)论述怎样进行中小学生的教育?学校、社会、家庭应该为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减轻过重的课业负担,生活要有节奏。培养稳定而积极的情绪和情感。进行青春期生理、心理和性道德、性法制的教育。加强中小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生命科学教育并把它作为人生观、世界观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安全教育,防止意外伤亡事

12、故。(2)论述中学生青春期教育应进行怎样的探索?情感的教育、良好人格训练、以性健康为中心的健康教育、法制观念的确立、性知识教育、学校、家庭、社会青春期教育合力的形成。 第四章 教育目的、学制和培养目标练习题答案1.名词解释(1)教育目的是国家所规定的教育工作应遵循的方面和目标,所指明的是教育工作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是各级各类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一切教育活动的总要求、总规格。(2)学制(学校教育制度)则是构成国民教育体系的各级各类学校的总系统,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培养目标、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3)民办教育是指由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

13、费,面向社会举办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是我国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2.简答(1)确定教育目的、学制和培养目标的依据有哪些?教育目的、学制和培养目标的规定,受制于社会经济、政治制度;教育目的、学制和培养目标,受生产力、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程度的制约;受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的制约;受教育对象身心发展现律和年龄特点的制约。 第五章 我国的中等教育、义务教育和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练习题答案1.简答(1)中等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是怎样的?中等教育的普及性和基础性的特点,使它对全民族素质的提高具有决定的影响。中等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的承上启下地位,是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的基础。中等教育对受教育者的终身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

14、响。(2)义务教育制度的特点有哪些?义务教育的强迫和免费。义务教育的普及、平等和基础性。义务教育的民族性和公共性。义务教育的阶级性和政治性。义务教育制度的时代性和历史性。确立义务教育法律,实施义务教育,需要长期的努力。义务教育法的实施是政府行为。2.论述:(1)实施义务教育法,一般要做哪些工作?面对这些工作应采取哪些措施?一般要做如下工作:调查清楚应受义务教育对象的数量和情况;建立稳定、可靠、数量足够而又能不断增加的经费来源;培养足够的师资;采取动员、督促和强制家长送适龄少年儿童入学的具体措施。为了解决这四个问题,通常采取的措施有:制定相应法律,把实施义务教育明确规定为各级政府的职责。举办师范

15、学校,培养大批义务教育的教师,并采取一系列的行政和经济措施来吸引优秀青年从教;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共同负担实施义务教育的经费,颁布允许地方可自行征收用于实施义务教育经费的税收和法律;设置公立学校,使实施义务教育成为政府行为,以确保义务教育目的的达成。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办学,学制也可因时因地制宜,长短不一。(2)论述我国实施义务教育的主要经验。 统一认识制定地方性法规、条例因地制宜,分步实施调查研究,分区规划实行以县为主,省、地(市)和乡(镇)分工负责的管理体制。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保证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建设一支数量足够的、能胜任教育工作的、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建立检查督导制度,不断地进行检查

16、督导。保证入学,制止辍学,禁止雇用童工和实行“两免一补”。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不断地调整学校网点布局,使学校保持最有利于教育的适度规模。减少大量留级、复读现象科学地管理学籍第六章 课程练习题答案1.名词解释(1)显性课程 指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而正式引入学校课程计划的各门学科,以及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活动,按照编制的日课表实施,这种课程许多国家由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制定颁布。(2)课程结构是指各种课程类型以及具体科目在学校课程体系中的价值、地位、作用和相互关系。2.简答(1)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社会需求、科学知识的进步、学生身心的发展(2)课程有那些类型?学科课程、相关课

17、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核心课程、活动课程(3)美国课程论专家泰勒认为,编制任何一种课程,都必须回答哪些问题?学校应当追求哪些目标? 选择和形成学习经验。有效地组织学习经验。课程评价。(4)我国课程编制的一般程序是什么? 制定课程计划、制定课程标准、编辑教科书、 (5)我国原来的基础教育课程存在哪些不足?教育观念落后,人才培养目标同时代发展的需求不能完全适应;思想品德教育的实效性、针对性不强;课程内容存在着“繁、难、偏、旧”的状况;课程结构单一,学科体系封闭,脱离实际;题海战术存在课程评价过于偏重学生成绩课程管理过于强调统一,难以适应各地多样化需求。(6)课程计划由哪些部分组成?课程设置、学科

18、开设顺序和活动课的安排、各门学科和活动的教学时数、地方安排的课程、学年的学周安排。(7)编写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要求是什么? 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 知识的内在逻辑与教学法要求的统一。 理论与实际统一。 传授知识、技能与培养能力相结合。 教科书的形式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注意与其他学科的纵向和横向联系。3.论述 (1)我国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是什么?第一,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第一,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

19、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第三,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第四,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第五,建立与素质教育相一致的评价和考试制度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

20、能。 第六, 建立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第七,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2)我国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怎样设计的?明确区分义务教育和非义务教育的课程标准。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标准体现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让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能够达到,体现国家对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非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标准应在坚持使学生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有一定的层次性和选择性。并开设选修课程,为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优化课程结构。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强调整体、一贯、

21、连续性、顺序性。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在达到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同时,可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因地制宜地设置符合当地需要的课程 。改变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加强德育。建立和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的评价体系。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管理课程,提高课程的适应性 。 第七章 教师与教师专业发展练习题答案1.名词解释(1)教师职

22、务制度简单地说,就是国家对教师岗位设置及各级岗位任职条件和取得该岗位职务的程序等方面的有关规定的总称。(2)教师聘任制度就是聘任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由学校或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教育教学需要设置的工作岗位,聘请具有教师资格的公民担任相应教师职务的一项制度。2.简答(1)为什么说教师工作是一种专门职业?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成长规律,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现代教育既要传授知识,又要传授能力。教师既要有专业知识,又要有渊博的综合知识。教师要具备高超的信息素养现代师生关系要建立在民主、平等、理解和信赖的基础上。(2)教师的具体任务是什么?教好功课。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纪律、法制教育工作。组织学生开展课

23、外活动。参与学校管理,关心学校工作。积极参加教育科研和各种进修活动。协调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关系。(3)教师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怎样的?传递人类社会文化成果的作用。巩固和发展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塑造年轻一代心灵的作用。全而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4)教师劳动的特点有哪些?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塑造人的心灵更困难、更复杂。教师劳动的创造性。教师劳动的长期性。教师劳动的示范性。教师劳动的个体性和劳动成果的集体性。(5)教师资格分类有哪些?主要分为:幼儿园教师资格、小学教师资格、初级中等学校教师资格、高级中等学校教师资格、学生实习指导教师资格、高等学校教师资格。(6)教师资

24、格获取的基本条件有哪些?必须是中国公民;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具有教育教学能力;具备规定的学历或者国家资格考试合格。(7)教师职务任职条件是怎样规定的?具备各级各类相应教师的资格;遵守宪法和法律,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具备相应的教育教学水平、学术水平,具有教育科学理论的基础知识,全面地、熟练地履行现职务职责;具备学历、学位要求;身体健康,能正常工作。(8)教师考核的内容有哪些?政治思想、业务水平、工作态度、工作成绩。(9)社会主义条件下师生关系的特点是什么?民主平等、尊师爱生、双向反馈、教学相长。 (10)建立和发展良好的师生关系应注意那些

25、方面?理解学生、以身作则、深入细致工作、做好家长及社会有关部门的工作。3.论述(1)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主要要求是什么?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忠诚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提高教师的文化知识水平和教育工作能力。第一,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第二比较广博的文化修养;第三,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第四,进行教育工作的实际能力,包括:了解学生的能力、教学设计的能力、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能力、组织能力、准确生动的语言表达能力、5.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增强教师的体质,提高教师的健康水平。 第八章 德育原理练习题答案1.名词解释(1)品德品德是个体社会行为的内在调节机制,是思想品质与道德品质的总称

26、,是合乎社会规范要求的稳定的心理特性,又称品行和德性。(2)德育目标德育目标是教育者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德育活动,促使受教育者发展所要达到的要求和标准。简言之,就是德育工作者预期的学生所要达到的道德标准。(3)德育过程德育过程即把一定社会的思想和道德规范施加给受教育者,并将其内化为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它反映的是德育活动流程和程序。2.简答(1)广义的德育包括哪些内容?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法制教育。(2)制定德育目标的依据是什么?社会需要、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现代教育理论、法律政策依据。(3)制定德育目标的原则有哪些?方向性原则、全面性原则、基础性原则、

27、发展性原则、科学性原则。(4)德育过程的现代转换需要注意什么?尊重与倾听、接纳与同感、理解与对话、期望与等待(5)皮亚杰儿童道德发展的四个年龄阶段是什么?自我中心主义(25岁)权威阶段(68岁)可逆阶段(810岁)公正阶段(1112岁)第九章 学校德育的实施1.名词解释(1)校本课程是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基于学校发展的需要的,以学校教师为主体,师生共同开发的,具有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2)校本德育课程依据学生的道德发展需要,以学校德育资源的整合为基点,以学校文化的凸显为核心而开发的具有学校特色的德育课程。(3)德育评价是依据一定的评价指标,运用科学可行的方法技术,系统地收

28、集有关的资料信息,对学生的德育状态与品德建构水平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2.简答(1)现代德育课程体现出哪些特征?生活化、自主性、整合性、拓展性(2)道德学习的特点是什么?生成性、整合性、知情行的整合、情感性、个别性(3)道德学习的主要方法是什么?体验感悟、情境感受、实践明理、价值辨析、道德反思(4)德育评价的功能有哪些?导向功能、诊断功能、强化功能、调节功能3.论述(1)论述德育课程的两种设计模式:单一的学科课程模式和综合课程模式单一的学科课程模式是以道德认知为主线,从道德观念的解读到道德观念的理解,到道德行为的导向,依据年级递增,核心概念的内涵逐步加深,外延逐渐扩大。优势:是进行系统的道德认知

29、训练。有利于对课程目标的把握,尤其是道德知识点的落实。不足:容易脱离生活实际,缺乏足够的情感积淀,将德育课程简化为道德认知课程。综合课程也叫广域课程,现代德育学科课程较多的采用这种模式。按照生活逻辑而不是学科逻辑,或通过主题单元,或通过课程模块进行编排,以归纳逻辑方式展开。强调学习过程中的实践体验、情境感受、价值辨析、道德反思,并根据学生的年龄增长,由近及远,由浅入深,发展学生的道德理性思维与价值判断能力,以实现道德的自主建构,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优点是使德育更加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2)论述综合实践活动德育课程的内涵、特点、价值和组织。2001年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纲要(

30、试行),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四大板块。内涵:综合实践活动德育课程,是以德育内容来组织实施国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特点:实践性、探究性、开放性价值:此课程对道德教育十分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弥补了德育学科课程的局限,从而成为德育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组织:要在老师指导下学会选择具有德育意义的研究课题,然后独立或组成研究小组进行研究设计。研究中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资料收集或信息处理,形成可行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要注意让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进行合作、交流,培养团队精神。(3)什么是地

31、方课程,论述地方课程的功能、开发与实施。地方课程是由省一级的教育行政部门或其授权的教育部门依据当地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发展需要而开发的课程。地方德育课程的功能:通过让学生知家乡、爱家乡,培养家乡情感,并由爱家乡延伸到爱祖国。地方德育课程的开发立足于浓郁的地方特色和乡土文化的研究。要对各类德育内容(心理、青春期、安全教育等)进行通整。要避免走学科课程的路子,防止出现过分追求课程逻辑性的倾向。地方德育课程的实施注意以实践为主,让学生走出课堂。注意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要通过讨论、对话、辩论等形式,让学生道德的自主建构。 第十章 智育练习题答案1.名词解释(1)智育是教育者指导和促进学生掌握知识

32、、形成技能和发展能力的教育活动,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2.简答(1)智力技能的形成有哪些阶段?活动的定向阶段物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出声的外部语言活动阶段无声的外部语言活动阶段内部语言活动阶段第十一章 体育与卫生练习题答案1.简答(1)体育的任务是什么?指导学生锻炼身体,促进学生身体正常发育,增强学生的体质。使学生逐步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技巧,学会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逐步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不断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守纪律、坚毅、勇敢、合作、竞争、进取等品德。(2)学校体育的内容是什么?田径运动、体操、球类运动、游戏、武术、游泳、军事体育。(3

33、)体育的组织形式有哪些?体育课、早锻炼和早操、课间活动和课间操、课外体育活动、各种运动队、体育运动竞赛。(4)体育的基本要求是什么?体育锻炼的全面性体育锻炼的循序性体育锻炼的经常性体育锻炼的差异性(5)学校卫生的任务有哪些?加强宣传教育工作,使学生树立健康第一,卫生光荣不讲卫生耻辱的思想。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卫生知识,了解科学营养知识,养成良好的卫生和饮食习惯。按照卫生的要求,科学地组织教育、教学工作。搞好学校的各项卫生设施,为学生创造健康的学习环境。做好疾病的防治工作,保证学生身心的正常发育。指导学生科学用脑,提高学习效率。(6)学校卫生工作的主要内容有什么?环境和设备卫生、教育教学卫生、膳食卫

34、生、体检和疾病防治、心理卫生、健康教育 第十二章 美育练习题答案1.名词解释(1)美育也称审美教育。它是以陶冶情感、培养情操为特征,以生动形象为手段,提高学生感受美、理解美、创造美的能力,进而促进学生全面、自由发展的一种教育形式。 第十三章 劳动技术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练习题答案1.名词解释(1)劳动技术教育是指培养学生劳动观点、劳动习惯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并使学生初步掌握一些生产劳动或通用的职业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育。(2)职业技术教育是指培养学生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需要的知识和技能的教育。2.简答(1)劳动技术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意义是什么?提高全民族素质、推进经济建设和杜会发

35、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学生走向牛活的必由之路。是当前我国教育结构改革的重要措施。创造经济价值,改善办学条件,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2)劳动技术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任务是什么?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劳动习惯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要求学生初步掌握现代生产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懂得一般的生产过程和学会使用一般的生产工具。掌握组织生产和管理生产的初步知识和技能。初步树立学生的职业观和职业道德。(3)劳动技术教育和职业技术的内容是什么?现代工业和手工业牛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现代农副业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服务性等第三产业劳动的知识和技能。管理生产的初步知识和技能。个体经营和参加市场竞争的知识和技能。

36、(4)实施劳动技术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原则是什么?教育性原则、实际操作原则、综合技术原则、安全保健原则、效益性原则、开拓创新原则。(5)中学分流教育模式有哪些?“ 2+1”模式“3+1”模式渗透教育模式插入教育模式综合教育模式(6)职业定向指导的过程研究学生、 帮助学生了解各种职业、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咨询、推荐(7)职业定向指导的途径有哪些?各科教学 、职业指导课、 劳动技术课、职业技术垛和公益劳动 、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 第十四章 教学工作(上)练习题答案1.名词解释(1)教学的概念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共同的活动。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以教材等为中介,积极主动地掌握系

37、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智能,增强体质,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审美情操,促进个性的全面发展。这种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就是教学。2.简答(1)教学的任务有哪些?传授和学习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的智能、创造才能和体力;陶冶学生的思想品德和美感,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和可持续发展。(2)教学过程的特点有哪些?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教学是一种情知交融的认识活动。教学是一种有规可循的科学认识活动。教学一种限制性的创造性的艺术活动。(3)我国关于教学过程的“六阶段说”是什么?引起求知欲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知识技能和技巧(4)魏书生的“六步教学法”是怎样的?魏朽生

38、认为学生的知识、智力和能力的发展主要靠自学。学生走向社会后主要学习途径也是自学;因此教学改革应着重研究如何引导学生学习新教材,培养学习能力。定向,即明确本节的重点、难点,事先告诉学生,使学生心中有数,方向明确;自学,即学生根据重点难点进行自学,自己寻找答案;讨论,把自学中没有解决的问题,由学生共同讨论,寻求答案; 答疑,把经讨论仍末解决的问题交老师解答;自测,即根据定向指出的重点难点,自拟一组10分钟的自测题进行自测,自己评分,自己检查学习效果;自结,即由学生自己总结这节课的收获。(5)教学原则有哪些?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巩固性原则最优化原则因

39、材施教原则 第十五章 教学工作(中)练习题答案1.名词解释(1)教学方法是师生为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而采取的相互关联的内隐和外显的动作体系。(2)教学组织形式是指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为实现教学目标所采用的社会结合方式。(3)班级授课制是指把年龄和程度大致相同的学生,编成固定人数的班级,教师按照各门学科的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组织教材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按照课程表规定的时间,向全班学生进行授课的教学组织形式。(4)复式教学是一种特殊的小组教学的组织形式,它把不同年级的学生安排在一个教学班中,由一位教师在同一节课中分别对不同年级组的学生进行不同内容和任务的教学,教师的教学与学生自学或做作业交替进行,

40、动静结合是复式教学的重要特点。2.简答(1)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些?讲授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练习法、.演示法、实验法、参观法、讨论法、实习作业法(2)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是什么?依据教学规律和原则。依据具体的教学目的和任务。依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心理特征。依据学科特点和具体教学内容。依据学校条件和教师特点。(3)影响教学组织形式选择的因素有哪些?学习的目的和类型。班级中学生的能力和个性差异的幅度。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学习经验。教学的行为和力式。教学环境与设备配置。教师的人数与水平。教学的技能技巧与个人风格等。(4)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有哪些? 备课、上课、课外作业、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5

41、)教学基本环节中的上课有哪些要求?目标明确、内容正确、方法恰当、结构紧凑、积极性高3.论述:(1)什么是班级授课制?为什么说班级授课制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它有哪些局限?受哪些因素的影响?班级授课制是指把年龄和程度大致相同的学生,编成固定人数的班级,教师按照各门学科的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组织教材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按照课程表规定的时间,向全班学生进行授课的教学组织形式。第一,教师按照一定的上课时间表,有计划地同时对几十名学生进行教学扩大了教育对象,提高了教学工作效率。第二,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指导下进行活动,有利于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第三,各门学科轮流交替上课,既能扩大学生的

42、知识领域,又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越和效果,减轻疲劳。第四,把年龄和程度相近的学生编成班级,在集体组织形式中进行学习,易于互相讨论切磋,共同提高,发挥集体教育作用。 较难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难以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教师、书本居中心地位,容易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容易使学习活动脱离学生的实际。 一是班级的规模。二是学习的目标以态度和技能及高层次的认知目标为学习目标时,小班制效果较好,而知识、事实层次的月标的学习则两者均可。三是教学方式。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法,则班级授课制效率高,而需要师生互动、生生互功的教学方式则以分组和个别教学为宜。第十六章 教学工作(下)练习题答案1.名词解释(1)

43、教学设计所谓教学设计是一种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各种资源和条件,根据特定的教学目标,选择最佳教学程序和教学策略,帮助学习者达成预期目标的设计策划活动。(2)教学疾病指教学系统在内外异常因素的作用之下,教学的形态结构和行为特征发生异常变化,系统功能不能很好地得以发挥,以致产生不良影响与消极作用的不正常状态。2.简答(1)教学设计的基本程序是什么?确定教学目标进行教学分析确定起点行为编写教学的具体目标设计标准参照测验发展教学策略开发和选择教学材料设计和实施形成性评价进行教学调整设计与实施总结性评价3.论述(1)论述课堂教学疾病的类型、表现及预防诊治设计教学疾病的类型其一,道德性教学疾病。往往与教师的

44、道德认识水平、思想品德修养、教师的价值取向、教师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人生观及个性品质如诚实、正直、公平、责任感、纪律性、组织性等有关。其二,心理性教学疾病。往往与教师的个性心理品质、自我监控能力、轻度的人格障碍等有关。其三,技术性疾病。由于认识水平低、工作能力弱、工作经验缺乏、再加上不了解教学规律和规范,而导致产生不良教学后果的病态教学行为。教学疾病的具体表现形式第一,教学失衡。教学失衡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因缺乏系统整体观的指导,在整合系统各因素以实现整体功能过程中所产生的偏离、片面和失衡状态。目标失衡、内容失衡、方法失衡、评价失衡 第二,教学失范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不规范;课堂规则的制定与执行不规范

45、;教师的身教失去示范作用。第三,教学失偏教师个人的价值取向和教育理念会影响其教学活动。教师个人的经历经验和心智模式会导致归因错位。教师多年来所形成的工作习惯和态度也会导致教学失偏第四,教学阻隔由于师生社会角色、知识水平和年龄的差异,再加上教学环境因素的影响,在课堂教学中明显存在着阻碍教学活动顺利进行、影响师生之间平等交往、有效交流的阻隔现象。这种阻隔分为空间阻隔和心理阻隔两类。教学疾病的预防和诊治的设计第一,全面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和专业技能,培养教师的反思性教学意识第二,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课堂教学规范第三,分析教学疾病的类型及成因,做好预防诊断和控制矫正工作。一是鼓励和强化良好的教学行为二是选择

46、有效方法,终止病态性教学行为;三是运用行为矫正策略,有效诊治和转变病态性教学行为。 第十七章 课外教育活动练习题答案1.简答(1)课外教育活动的特点是什么?参加活动的自愿性活动内容的广泛性活动的自主性活动的灵活性活动的实践性(2)课外教育活动的意义有哪些?扩大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适应学生多种需要,愉悦身心,增进健康。陶冶情操,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3)课外教育活动的内容有哪些?科学技术活动文化艺术活动体育活动劳动工艺活动社会实践活动(4)开展课外教育活动的基本要求有哪些?要有明确的目的性、计划性。要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活动要丰富多彩、富有

47、吸引力。注意发挥学生集体和个人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新精神。(5)组织和领导课外教育活动的主体有哪些?学校直接组织和领导的活动。学校共青团、少无队组织的活动。校外教育机构组织与领导的教育活动。社区和家庭配合学校进行的教育活动。 第十八章 班主任及班级管理活动练习题答案1.名词解释(1)班级班级是以学习为目的的团体,即指若干身心发展水平相近的学生为了品德、智能、身心、审美、劳技等各方面素质的发展,而以一定的角色发生相互作用的群体。(2)班级管理班级管理是班主任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按照一定的要求和原则,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对班级的构成要素及影响班级的因素进行组织、协调和控制,通过构建良好的班级集体

48、,促进学生成长的综合性活动。2.简答(1)班级的特点是什么?班级成员身心发展水平比较一致班级是非自愿选择的组织班级成员间的平等性班级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班级是一种正式群体班级是以共同的学习任务组建的群体(2)班级的功能是什么?班级对学生社会化的影响班级对学生自我意识的影响班级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班级对学生的激励作用班级对学生个性的影响(3)班主任应具备的素质是什么?班主任应有健康的身体和完善的人格。科学的人生观和强烈的责任感。正确的学生观。班主任要有多方面的兴趣爱好和全面的能力。(4)班主任的职责是什么?做好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抓好思想品德教育。教育学生掌握好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关心学生的身体健

49、康和课余生活。(5)班主任的工作方法有哪些?了解自己的工作对象把握特点,因材施教做好个别教育工作协调各种教育力量正确评定学生做好班主任的规划和总结(6)班集体的特征是什么?有共同的奋斗目标;有坚强的领导核心和健全的组织机构;有共同的行为准则、严格的组织纪律、健康的舆论和优良的班风;有丰富的教育活动;每个人都是班级的主人;每个人都能展示自己,是提升个体生命质量的民主集体。(7)班主任培养班集体的措施有哪些?确定共同的奋斗目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培养班干部,形成领导核心。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协调人际关系。(8)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原则有哪些? 人本原则 目标原则 民

50、主原则 合力原则 法治原则 自治原则(9)班级常规管理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班级工作程序常规班级档案制度常规工作职责常规学习生活常规传统活动常规家长工作常规(10.)班级常规管理有哪些注意事项?统一标准,持之一恒抓住重点,以一贯之实事求是,灵活创新教师引导,有序提高全员参与,自主自治3.论述(1)班主任的角色地位是怎样的?班主任角色应有怎样的转变?班主任是班集体的设计者和管理者班主任是实现教育目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骨干力量班主任是沟通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教育力量的桥梁班主任的角色转变有:由单一型向多元型转换由权威型向对话型转换由限制型向引导型转换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换由被动适应型向主动创造型转换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换第十九章 教育科研活动练习题答案1.名词解释(1)教育科研活动教育科研活动是采用科学的方法,对教育现象和教育实践中的事实,加以考察、探索、收集、整理、分析、概括,从而揭示教育现象和客观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