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氧生物处理_第1页
厌氧生物处理_第2页
厌氧生物处理_第3页
厌氧生物处理_第4页
厌氧生物处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废水的厌氧处理The Anaerobic Processes2主要内容主要内容 第一节:厌氧生物处理的基本原理 第二节 污水的厌氧生物处理方法 第三节 厌氧法的影响因素 第四节 厌氧生物处理法的设计3第一节:厌氧生物处理的基本原理废水厌氧生物处理废水厌氧生物处理是是指在无分子氧条件下通过指在无分子氧条件下通过厌氧微生物厌氧微生物 ( (包括兼氧微生物)的作用,将废包括兼氧微生物)的作用,将废水中的各种复杂有机物分解转化成甲烷和二氧水中的各种复杂有机物分解转化成甲烷和二氧化碳等物质的过程,也称为化碳等物质的过程,也称为厌氧消化厌氧消化(anaerobic digestion) (anaerob

2、ic digestion) 。与好氧过程的根本区别:不以分子态氧作为受与好氧过程的根本区别:不以分子态氧作为受氢体,而以化合态氢体,而以化合态氧、碳、硫、氮氧、碳、硫、氮等作为受氢等作为受氢体。体。厌氧生物处理是一个复杂的微生物化学过程,厌氧生物处理是一个复杂的微生物化学过程,依靠三大主要类群的细菌,即依靠三大主要类群的细菌,即水解产酸细菌水解产酸细菌、产氢产乙酸细菌产氢产乙酸细菌和和产甲烷细菌产甲烷细菌的联合作用完成的联合作用完成。4厌氧过程可分为四阶段:生化阶段生化阶段 物态变化物态变化液化(水解)液化(水解)酸化(酸化(1)酸化(酸化(2)气气 化化生化过程生化过程大分子不溶态大分子不溶

3、态有机物转化为有机物转化为小分子溶解态小分子溶解态有机物有机物小分子溶解态小分子溶解态有机物转化为有机物转化为(H2+CO2)及)及A、B两类产物两类产物B类产物转化为类产物转化为(H2+CO2)及)及乙酸等乙酸等CH4、CO2等等菌菌 群群发酵细菌发酵细菌产氢产乙酸细菌产氢产乙酸细菌甲烷细菌甲烷细菌发酵工发酵工艺艺甲烷发甲烷发酵酵酸酸 发发 酵酵5q液化阶段 显著特征是液态污泥的pH值迅速下降,不到10d,降到最低值; 产物中有机酸是主体,在一个月左右,达到最高值。q气化阶段 产生消化气,主体是CH4,因此气化阶段常称甲烷化阶段,CO2也相当多,还有微量H2S。6 在工程技术上,研究甲烷细菌

4、的通性是重要的,这将在工程技术上,研究甲烷细菌的通性是重要的,这将有助于打破厌氧生物处理过程分阶段的现象,从而最有助于打破厌氧生物处理过程分阶段的现象,从而最大限度地缩短处理过程的历时。大限度地缩短处理过程的历时。 影响甲烷细菌生长重要环境因素:影响甲烷细菌生长重要环境因素:pH值和温度。值和温度。 PH值应在值应在6872,最适温度在,最适温度在35一一38和和52一一55各有一个。各有一个。 产乙酸细菌和产甲烷细菌之间严格的共生关系:产乙酸细菌和产甲烷细菌之间严格的共生关系: 甲烷细菌是专性厌氧的甲烷细菌是专性厌氧的 与产酸菌相比甲烷茵对温度、与产酸菌相比甲烷茵对温度、pH值、有毒物质等更

5、值、有毒物质等更为敏感。为敏感。因此有人提出,考因此有人提出,考虑到这种共生关系,虑到这种共生关系,反应器中的剪切力反应器中的剪切力要注意控制,不能要注意控制,不能在系统内进行连续在系统内进行连续的剧烈搅拌的剧烈搅拌甲 烷 菌7第二节 污水的厌氧生物处理方法q化粪池化粪池q厌氧生物滤池厌氧生物滤池q厌氧接触法厌氧接触法q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q分段厌氧处理法分段厌氧处理法8化粪池化粪池 是最早的厌氧生物处理构筑物 厌氧滤池(厌氧滤池(anaerobic filteranaerobic filter又称又称厌氧固定膜厌氧固定膜反应器反应器,是,是6060年代末开发的新型高效

6、厌氧处理年代末开发的新型高效厌氧处理装置。装置。 滤池呈圆柱形,池内装放填料,池底和池顶密滤池呈圆柱形,池内装放填料,池底和池顶密封。封。 厌氧微生物附着于填料的表面生长,当废水通厌氧微生物附着于填料的表面生长,当废水通过填料层时,在填料表面的厌氧生物膜作用下,过填料层时,在填料表面的厌氧生物膜作用下,废水中的有机物被降解,并产生沼气,沼气从废水中的有机物被降解,并产生沼气,沼气从池顶部排出。池顶部排出。厌氧生物滤池厌氧生物滤池进水可采用升流式,也可以采用降流式10厌氧生物滤池厌氧生物滤池厌氧生物滤池的特点:厌氧生物滤池的特点:q缺点:缺点: 厌氧微生物总量沿池高度分布是很不均匀的,在池进厌氧

7、微生物总量沿池高度分布是很不均匀的,在池进水部位高。水部位高。 当废水中有机物浓度高时,特别是进水悬浮固体浓度当废水中有机物浓度高时,特别是进水悬浮固体浓度和颗粒较大时,进水部位容易发生堵塞现象和颗粒较大时,进水部位容易发生堵塞现象。改进:改进:v 出水回流;出水回流;v 部分充填载体;部分充填载体;v 采用软性填料。采用软性填料。q优点:优点:11滤池中的微生物量较高,可承受的有机容积负滤池中的微生物量较高,可承受的有机容积负荷高,荷高,CODCOD容积负荷为容积负荷为2-16 kgCOD/(m2-16 kgCOD/(m3 3d)d),且,且耐冲击负荷能力强;耐冲击负荷能力强;废水与生物膜两

8、相接触面大,强化了传质过程,废水与生物膜两相接触面大,强化了传质过程,因而有机物去除速度快;因而有机物去除速度快;微生物固着生长为主,不易流失,因此不需污微生物固着生长为主,不易流失,因此不需污泥回流和搅拌设备;泥回流和搅拌设备;启动或停止运行后再启动比前述厌氧工艺法时启动或停止运行后再启动比前述厌氧工艺法时间短。间短。厌氧生物滤池厌氧生物滤池优点优点12厌氧接触法厌氧接触法 在混合在混合接触池(消化池)接触池(消化池)后设后设沉淀池沉淀池,将沉淀,将沉淀污泥回流至消化池,形成了污泥回流至消化池,形成了厌氧接触法厌氧接触法(anaerobic contact process)。厌厌氧氧接接触触

9、法法工工艺艺特点特点13特点v 通过污泥回流,保持消化池内污泥浓度较高,一般为通过污泥回流,保持消化池内污泥浓度较高,一般为10-15g/L10-15g/L,耐冲击能力强;,耐冲击能力强;v 消化池的容积负荷较普通消化池高,消化池的容积负荷较普通消化池高,水力停留时间比水力停留时间比普通消化池大大缩短,普通消化池大大缩短,如常温下,普通消化池为如常温下,普通消化池为15-3015-30天,天,而接触法小于而接触法小于1010天;天;v 可以直接处理悬浮固体含量较高或颗粒较大的料液,可以直接处理悬浮固体含量较高或颗粒较大的料液,不存在堵塞问题;不存在堵塞问题;v 混合液经沉降后,出水水质好,混合

10、液经沉降后,出水水质好,o 需增加沉淀池、污泥回流和脱气等设备需增加沉淀池、污泥回流和脱气等设备o 厌氧接触法存在混合液难于在沉淀池中进行固液分离厌氧接触法存在混合液难于在沉淀池中进行固液分离的缺点的缺点。厌氧接触法厌氧接触法14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 由由反应区反应区、沉淀区沉淀区和和气室气室三部分组成。三部分组成。 上流式厌氧污泥床的池形有圆形、方形、矩形。上流式厌氧污泥床的池形有圆形、方形、矩形。小型装置常为圆柱形,底部呈锥形或圆弧形。小型装置常为圆柱形,底部呈锥形或圆弧形。 大型装置为便于设置气、液、固三相分离器,大型装置为便于设置气、液、固三相分离器,则一般为矩

11、形,高度一般为则一般为矩形,高度一般为3-8m3-8m,其中污泥床,其中污泥床1-2m1-2m,污泥悬浮层,污泥悬浮层2-4m2-4m,多用钢结构或钢筋混,多用钢结构或钢筋混凝土结构,凝土结构,(UASB upflowUASB upflow anaerobic sludge blanket reactor) anaerobic sludge blanket reactor) UASB布置结果示意图布置结果示意图布水区布水区反应区反应区三相分离区三相分离区超高超高16需要全图cad图纸1819特点 反应器内污泥浓度高反应器内污泥浓度高,一般平均污泥浓度为一般平均污泥浓度为30-40g/L30-4

12、0g/L,污泥床中的污泥由活性生物量占污泥床中的污泥由活性生物量占70-8070-80的高度发展的的高度发展的颗粒污泥颗粒污泥。 有机负荷高,有机负荷高,水力停留时间短。水力停留时间短。中温消化,中温消化,CODCOD容积负荷一容积负荷一般为般为10-20kg COD/10-20kg COD/(m m3 3d d);); 反应器内设三相分离器,反应器内设三相分离器,被沉淀区分离的污泥能自动被沉淀区分离的污泥能自动回流到反应区,一般无污泥回流设备;回流到反应区,一般无污泥回流设备; 无混合搅拌设备。无混合搅拌设备。投产运行正常后,利用本身产生的投产运行正常后,利用本身产生的沼气和进水来搅动沼气和

13、进水来搅动v 污泥床内不填载体污泥床内不填载体,节省造价及避免堵塞问题。节省造价及避免堵塞问题。v 反应器内有短流现象反应器内有短流现象,影响处理能力。影响处理能力。v 运行启动时间长运行启动时间长,对水质和负荷突然变化比较敏感。对水质和负荷突然变化比较敏感。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20将水解酸化过程和甲烷化过程分开在两个反应器内进行。v 第一段:完成水解和液化固态有机物为有机酸;缓冲和稀释负荷冲击与有害物质,并截留难降解的固态物质。 反应器可采用简易非密闭装置、在常温、较宽反应器可采用简易非密闭装置、在常温、较宽pHpH值范围条件下运行。值范围条件下运行。v 第二段:保持

14、严格的厌氧条件和pH值,以利于甲烷菌的生长;降解、稳定有机物,产生含甲烷较多的消化气。 第二步反应器则要求严格密封、严格控制温度和第二步反应器则要求严格密封、严格控制温度和pHpH值范围。值范围。分段厌氧处理法分段厌氧处理法21接触消化池接触消化池- -上流式污泥床两步消化工艺上流式污泥床两步消化工艺热交换器热交换器被废水加被废水加热到需要热到需要的温度的温度水解产酸反应,水解产酸反应,控制条件之产控制条件之产生脂肪酸,尽生脂肪酸,尽量不产生沼气量不产生沼气沉降分离,去除沉降分离,去除不溶性有机物不溶性有机物产甲烷阶段,使第一步反产甲烷阶段,使第一步反应产生的有机酸生成甲烷应产生的有机酸生成甲

15、烷和二氧化碳等最终产物和二氧化碳等最终产物22纤维填料厌氧滤池和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复纤维填料厌氧滤池和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复合法工艺合法工艺23两步厌氧法具有如下特点:(a a)耐冲击负荷能力强,运行稳定,避免)耐冲击负荷能力强,运行稳定,避免了一步法不耐高有机酸浓度的缺陷;了一步法不耐高有机酸浓度的缺陷;(b b)两阶段反应不在同一反应器中进行,)两阶段反应不在同一反应器中进行,互相影响小,可更好地控制工艺条件;互相影响小,可更好地控制工艺条件;(c c)消化效率高,尤其适于处理含悬浮固)消化效率高,尤其适于处理含悬浮固体多、难消化降解的高浓度有机废水。体多、难消化降解的高浓度有机废水。(d d)

16、但两步法设备较多,流程和操作复杂。)但两步法设备较多,流程和操作复杂。24其它厌氧处理法其它厌氧处理法 厌氧生物转盘: 构造与好氧生物转盘相似,构造与好氧生物转盘相似,不同之处在于盘片不同之处在于盘片大部分大部分 (70(70以上以上) )或全或全 部浸没在废水中,整部浸没在废水中,整个生物转盘设在一个密闭的容器内。个生物转盘设在一个密闭的容器内。 厌氧挡板反应器: 从研究厌氧生物转盘发展而来的,生物转盘不从研究厌氧生物转盘发展而来的,生物转盘不转动即变成厌氧挡板反应器。转动即变成厌氧挡板反应器。 同时,厌氧挡板反应器实质上是一系列升流式同时,厌氧挡板反应器实质上是一系列升流式厌氧污泥床,但不

17、设三相分离器厌氧污泥床,但不设三相分离器。25厌氧生物转盘示意图厌氧生物转盘示意图 特点:微生物浓度高勿需处理水回流生物膜经常保持较高的活性耐冲击负荷,处理过程稳定性强可采用多级串连,各级微生物处于最佳生存条件运行管理方便q盘片成本较高26厌氧挡板反应器示意图厌氧挡板反应器示意图特点:v反应器启动期短。实验表明接种一个月,就有颗粒污泥形成,两个月可稳定运行。v避免厌氧滤池等堵塞问题v避免UASB因污泥膨胀而发生污泥流失问题v不需要搅拌v不需要载体27第三节 厌氧法的影响因素 温度条件 pH值 氧化还原电位 有机负荷 厌氧活性污泥 搅拌和混合 废水的营养比 有毒物质28温度对厌氧消化过程的影响温

18、度对厌氧消化过程的影响0 02 24 46 68 82525 3030 3535 40404545 5050 5555 6060温度()温度()有机物负荷有机物负荷(g/L(g/L. .d)d)0 01 12 23 34 4产气量(L/L产气量(L/L. .d)d)有机负荷有机负荷产气量产气量29pHpH值值 产酸细菌对酸碱度不及甲烷细菌敏感,其适产酸细菌对酸碱度不及甲烷细菌敏感,其适宜的宜的pHpH值范围较广,在值范围较广,在4.5-8.04.5-8.0之间。之间。 产甲烷菌要求环境介质产甲烷菌要求环境介质pHpH值在中性附近,最值在中性附近,最适宜适宜pHpH值为值为7.0-7.27.0-

19、7.2,pH6.6-7.4pH6.6-7.4较为适宜。较为适宜。 在厌氧法处理废水的应用中,由于产酸和产在厌氧法处理废水的应用中,由于产酸和产甲烷大多在同一构筑物内进行,故为了维持甲烷大多在同一构筑物内进行,故为了维持平衡,避免过多的酸积累,常保持反应器内平衡,避免过多的酸积累,常保持反应器内的的pHpH值在值在6.5-7.5(6.5-7.5(最好在最好在6.8-7.2)6.8-7.2)的范围内的范围内。30氧化还原电位(氧化还原电位( ORPORP)厌氧环境主要以体系中的氧化还原电位反映。厌氧环境主要以体系中的氧化还原电位反映。高温厌氧消化系统:高温厌氧消化系统:适宜氧化还原电位为适宜氧化还

20、原电位为-500-500-600mV-600mV;中温厌氧消化系统及浮动温度厌氧消化系统:中温厌氧消化系统及浮动温度厌氧消化系统:氧化还原电氧化还原电位应低于位应低于-300-300-380mV-380mV。产酸细菌:产酸细菌:对氧化还原电位的要求不甚严格,甚至可在对氧化还原电位的要求不甚严格,甚至可在+100+100-100mV-100mV的兼性条件下生长繁殖;的兼性条件下生长繁殖;甲烷细菌:甲烷细菌:最适宜的氧化还原电位为最适宜的氧化还原电位为-350mV-350mV或更低。或更低。 就大多数生活污水的污泥及性质相近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就大多数生活污水的污泥及性质相近的高浓度有机废水而言,只要

21、严密隔断于空气的接触,即可保证必要的值。而言,只要严密隔断于空气的接触,即可保证必要的值。31有机负荷有机负荷 在厌氧法中,有机负荷通常指容积有机负荷,简称在厌氧法中,有机负荷通常指容积有机负荷,简称容积负荷,即消化器单位有效容积每天接受的有机,即消化器单位有效容积每天接受的有机物量物量(kgCOD/mkgCOD/m3 3d)d)。 对悬浮生长工艺,也有用对悬浮生长工艺,也有用污泥负荷表达的,即表达的,即kg kg COD/(kgCOD/(kg污泥污泥d)d)。 在污泥消化中,有机负荷习惯上以在污泥消化中,有机负荷习惯上以投配率投配率或或进料率进料率表达,即每天所投加的湿污泥体积占消化器有效容

22、表达,即每天所投加的湿污泥体积占消化器有效容积的百分数。积的百分数。 在通常的情况下在通常的情况下:厌氧消化工艺处理高浓度:厌氧消化工艺处理高浓度工业废水的有机负荷:工业废水的有机负荷:中温为中温为2-3 kgCOD/(m2-3 kgCOD/(m3 3d)d),在高温下为在高温下为4-6 kgCOD4-6 kgCOD /(m /(m3 3d)d)。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厌氧滤池、厌氧流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厌氧滤池、厌氧流化床等新型厌氧工艺的有机负荷化床等新型厌氧工艺的有机负荷在中温下为在中温下为5-15 kgCOD/(m5-15 kgCOD/(m3 3d)d),可高达可高达30 kgCO

23、D/(m30 kgCOD/(m3 3d)d)。32各种反应器要求的污泥浓度不尽相同,一般介各种反应器要求的污泥浓度不尽相同,一般介于于101030gVSS/L30gVSS/L之间。之间。 为了保持反应器的生物量不致因流失而减少,为了保持反应器的生物量不致因流失而减少,可采用多种措施:可采用多种措施:如安装三相分离器、设置挂膜介质、降低水流如安装三相分离器、设置挂膜介质、降低水流速度和回流污泥量等。速度和回流污泥量等。 污泥浓度污泥浓度33搅拌和混合搅拌和混合 通过搅拌:通过搅拌:消除池内梯度,增加食料与微生物之间的接触消除池内梯度,增加食料与微生物之间的接触避免产生分层,促进沼气分离。避免产生

24、分层,促进沼气分离。进料迅速与池中原有料液相混匀。进料迅速与池中原有料液相混匀。 搅拌程度与强度要适当。搅拌程度与强度要适当。 搅拌的方法:搅拌的方法: 机械搅拌器搅拌法机械搅拌器搅拌法 消化液循环搅拌法消化液循环搅拌法 沼气循环搅拌法等沼气循环搅拌法等 沼气循环搅拌,还有利于使沼气中的沼气循环搅拌,还有利于使沼气中的COCO2 2作为产甲烷的底物被细菌作为产甲烷的底物被细菌利用,提高甲烷的产量利用,提高甲烷的产量34废水的营养比废水的营养比 厌氧法中碳厌氧法中碳: :氮氮: :磷控制为磷控制为200-300:5:1200-300:5:1为为宜。宜。 在碳、氮、磷比例中,碳氮比例对厌氧消在碳、

25、氮、磷比例中,碳氮比例对厌氧消化的影响更为重要。研究表明,合适的化的影响更为重要。研究表明,合适的C/NC/N为为10-18:110-18:1。 有毒物质有毒物质 有毒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与处理系有毒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与处理系统的运行方式、污泥驯化程度、废统的运行方式、污泥驯化程度、废水特性、操作控制条件等因素有关水特性、操作控制条件等因素有关。35第四节 厌氧生物处理法的设计 厌氧生物处理法的设计包括: 流程和设备的选择 反应器和构筑物的构造和容积的确定 需热量的计算和搅拌设备的设计等36厌氧法特点:优点:优点:(1 1)应用范围广)应用范围广 好氧法一般只适用于中、低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而好

26、氧法一般只适用于中、低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而厌氧法既适用于高浓度有机废水,又适用于中、低浓厌氧法既适用于高浓度有机废水,又适用于中、低浓度有机废水。度有机废水。 有些有机物对好氧生物处理法来说是难降解的,但对有些有机物对好氧生物处理法来说是难降解的,但对厌氧生物处理是可降解的厌氧生物处理是可降解的,如固体有机物、着色剂蒽醌和如固体有机物、着色剂蒽醌和某些偶氮染料等。某些偶氮染料等。(2 2)能耗低)能耗低 好氧法需要消耗大量能量供氧,曝气费用随着有机物好氧法需要消耗大量能量供氧,曝气费用随着有机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大,而厌氧法不需要充氧,而且产生浓度的增加而增大,而厌氧法不需要充氧,而且产生的沼气

27、可作为能源的沼气可作为能源37厌氧法特点:(3 3)负荷高)负荷高 通常好氧法的有机容积负荷为通常好氧法的有机容积负荷为2-4 kgBOD/(m2-4 kgBOD/(m3 3d)d),而厌氧法为,而厌氧法为2-lO kgCOD/(m2-lO kgCOD/(m3 3d)d),高的可达,高的可达50 kgCOD/(m50 kgCOD/(m3 3d)d)。(4 4)剩余污泥量少,且其浓缩性、脱水性良好)剩余污泥量少,且其浓缩性、脱水性良好 好氧法每去除好氧法每去除l kgCODl kgCOD将产生将产生0.4-O.6 kg0.4-O.6 kg生物量,而厌氧出去生物量,而厌氧出去除除l kgCODl

28、kgCOD只产生只产生0.02-0.l kg0.02-0.l kg生物量,其剩余污泥量只有好氧生物量,其剩余污泥量只有好氧法的法的5 5-20-20。 同时,消化污泥在卫生学上和化学上都是稳定的。因此,剩余同时,消化污泥在卫生学上和化学上都是稳定的。因此,剩余污泥处理和处置简单、运行费用低,甚至可作为肥料、饲料或污泥处理和处置简单、运行费用低,甚至可作为肥料、饲料或饵料利用饵料利用。(5 5)氮、磷营养需要量较少)氮、磷营养需要量较少 好氧法一般要求好氧法一般要求BOD:N:PBOD:N:P为为l00:5:1l00:5:1,而厌氧法的,而厌氧法的BOD:N:PBOD:N:P为为l00:2.5:

29、0.5l00:2.5:0.5,38厌氧法特点:(6 6)有杀菌作用)有杀菌作用厌氧处理过程有一定的杀菌作用,可以杀死废水和污泥厌氧处理过程有一定的杀菌作用,可以杀死废水和污泥中的寄生虫卵、病毒等。中的寄生虫卵、病毒等。(7 7)污泥易贮存)污泥易贮存厌氧活性污泥可以长期贮存,厌氧反应器可以季节性或厌氧活性污泥可以长期贮存,厌氧反应器可以季节性或间歇性运转间歇性运转。缺点:缺点:厌氧设备启动和处理所需时间比好氧设备长;厌氧设备启动和处理所需时间比好氧设备长;出水往往达不到排放标准,需要进一步处理,出水往往达不到排放标准,需要进一步处理,厌氧处理系统操作控制因素较为复杂。厌氧处理系统操作控制因素较

30、为复杂。厌氧过程会产生气味对空气有污染厌氧过程会产生气味对空气有污染39一、流程和设备的选择一、流程和设备的选择 包括:工艺和设备的选择;消化温度等。 几种厌氧处理法的比较:40二、厌氧反应器的设计二、厌氧反应器的设计 反应器的设计可以在模型试验的基础上,按照所得的反应器的设计可以在模型试验的基础上,按照所得的参数值进行计算,也可以按照类似废水的经验值:参数值进行计算,也可以按照类似废水的经验值: 反应器容积:反应器容积:NqVVtqVV对于传统消化法:消化时间对于传统消化法:消化时间1 15d5d,负荷:,负荷:1 13kg(COD)/m3kg(COD)/m3 3.d.d,BODBOD5 5

31、去除率去除率50509090。厌氧生物滤池或厌氧接触法,消化时间厌氧生物滤池或厌氧接触法,消化时间0.5-3d0.5-3d,负荷:,负荷:3 310 kg(COD)/m10 kg(COD)/m3 3.d.d。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可采用更高负荷。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可采用更高负荷。消化气的产气量一般按消化气的产气量一般按0.40.40.5Nm3/ kg(COD)0.5Nm3/ kg(COD)采用中温消化采用中温消化,41 消化池所需热量包括:将废水提高到池温所需热量和补偿池体所散失的热量。三、消化池热量的计算三、消化池热量的计算对于一般钢筋混凝土池子,外面加设绝缘层,f(值约为2025KJhm2)。池体

32、散失热量:42第四节第四节厌氧和好氧技术的联合运用简介厌氧和好氧技术的联合运用简介 高浓度有机废水用一种方法很难处理到要求的高浓度有机废水用一种方法很难处理到要求的水平。所以需要用厌氧和好氧处理方法联合应水平。所以需要用厌氧和好氧处理方法联合应用才能达到好的效果。用才能达到好的效果。 某制药厂废水的处理工艺:某制药厂废水的处理工艺:43废废水水 初次初次沉 淀沉 淀池池换换热热器器上流上流式厌式厌氧污氧污泥床泥床生 物生 物接 触接 触氧 化氧 化池池二次沉淀池出水污泥回流污泥回流沼气沼气净化净化沼气沼气利用利用沉渣利用沉渣利用某制药厂废水处理工艺流程某制药厂废水处理工艺流程44 采用厌氧与好

33、氧工艺相结合的工艺,还采用厌氧与好氧工艺相结合的工艺,还可以达到生物脱氮、脱磷的目的可以达到生物脱氮、脱磷的目的 首先,由亚硝酸菌将氨态氮转化为亚首先,由亚硝酸菌将氨态氮转化为亚硝酸盐:硝酸盐:NH4O2HCO3- NO2-H2CO3 H2O亚硝酸菌亚硝酸菌 再由硝酸菌将亚硝酸盐转化为硝酸盐:再由硝酸菌将亚硝酸盐转化为硝酸盐:NO2-NH4+H2CO3HCO3-O2 NO3- H2O硝酸菌硝酸菌45 反硝化即脱氮,是在缺氧条件下,通过反硝化即脱氮,是在缺氧条件下,通过脱氮菌的作用,将脱氮菌的作用,将亚硝酸盐和硝酸盐还亚硝酸盐和硝酸盐还原成氮气原成氮气,该反应过程中,反硝化菌需,该反应过程中,反硝化菌需要有机碳源(如甲醇)作电子供体,利要有机碳源(如甲醇)作电子供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